0

明清以后中国科技衰落的原因【汇编六篇】

不知道大家是否都看过中式风格装修效果图,中式的装修风格应该说是受到我们传统建筑的设计影响,现代中式风格家具一般颜色沉敛深厚、文化品位浓郁,接着小编带大家一起来欣赏欣赏。

浏览

5664

文章

6

篇1:中国封建制度衰落的原因

全文共 1674 字

+ 加入清单

封建制度是社会组织形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包括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制度。不过封建制度为什么走向衰落呢?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封建制度的弊端:

①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③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中央集权往往导致了权利集中在皇帝一人,形成君主专制. 专制因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所以往往引发分裂混乱,造成宦官和外戚专权. 所谓极端君主专制,就是它不但将皇权作为一切政治权力的源泉,而且以片面的极端方式,将皇帝权威推进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将臣僚变成了皇帝的私人奴仆。在政治等级上,从主奴的角度,确立了臣僚对皇帝严格的政治人身依附关系。在政治运行中,尽量用专制皇帝的个人人格,取代臣僚的独立人格,用皇帝的是非取代臣僚的是非,用皇帝的利益取代国家的利益,将皇帝的意志作为政策、法律的核心。而人们通常所谓的法治,只能是专制君主实行人治的必要补充,至于以科层制为特点的官僚体制,则是君主独裁政体下一部庞大而又严密的行政机器。

中国封建制度衰落的原因

一、经济方面。

经过明初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到明朝中后期,农业、手工业空前发展,促使了商品经济出现高度繁荣。在此基础上,若干手工业部门尤其是江南较为发达的丝织业部门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一些富有的商人购买织机开设“机房”,成为“机户”,他们雇佣“机工”为其劳作。“机户”开设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它与封建制度下的手工作坊有着本质的区别。封建手工作坊主一般不脱离劳动,帮工、学徒“衣食于主人”,与作坊主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而“机户”开设的手工工场是利用手中的资本雇佣“机工”劳动,靠剥削“机工”的剩余劳动为生。这种占有生产资料的“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而那些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计日受值”的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机户”与“机工”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恰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本质的特征——雇佣关系。明朝中后期,在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到清代,这种萌芽有了缓慢发展,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手工工场有了增加,其规模也比明朝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同于封建制度下的人身依附关系,更不同于奴隶制度下的人身占有关系。尽管它在产生时是脆弱稚嫩的,并从一开始就受到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但由于它是新型的生产关系,表明旧的封建生产关系正在走向衰落。预示历史发展的趋势,正日益瓦解着封建制度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正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反映。

二、政治方面。

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是封建社会政治上的主要特点之一。到明清时期,这一特点更为突出。一方面,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废除了在中国沿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君权相权合而为一。清朝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立,标志中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加强对人民思想控制,竭力压制新兴的民主思想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排斥西方国家的先进文化。如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及闭关锁国政策。不难看出,明清时期封建制度已丧失自我调节推动社会发展的机能,为挽救这行将就木的旧制度,统治者不断强化自身权力,以高压政策加以维护,从而成为历史发展的巨大障碍。这正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反映。

三、思想文化方面。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封建城市繁荣,市民阶层队伍扩大,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增加,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国古代适应市民阶层的章回体小说趋于完善,出现了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四大名著。该书通过具体剖析贾府这个贵族家庭由盛转衰的过程,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危机反映在思想领域中则出现了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杰出的民主思想家。他们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后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有这些变化,正是封建社会衰落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客观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108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是怎么回事?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吧!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迟滞,影响近代科技发展。中国古代科技思想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因此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忽视抽象科学的研究。古代科技中的天文学、农学、医学成就比较突出,就反映了这一特点。近代科技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这与中国古代科技思想迥然不同。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中国由于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中国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社会整体转型的迟滞同时导致科技思想转型也没有跟上世界科技思想的发展潮流。这是近代以来我国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

(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古代中国儒家文化占据统治地位,儒家讲求入世,主张“学而优则仕”,大量知识分子醉心于科举考试对科技发展不重视。统治者大力提倡儒学,对科技的发展重视不够。直到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依旧将西方的先进科技称为“奇技淫巧”,即使主张学习西方的洋务派,也只是对西方的部分实用技术感兴趣,对西方的科技缺乏全面的认识。政府对科技的漠视使中国古代的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历史上能够青史留名的科技人才寥寥无几。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西方,早在1624年英国的议会就通过“专利法”鼓励和保护私人发明,极大的推动了近代英国的科技发展。

(三)落后的教育体制制约科技的发展。宋代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人的个性发展,不利于科技进步。从明代开始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学校讲授四书五经,以培养科举人才为主要目的,自然科学一片空白。相比之下自从1810年西方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柏林大学开办以来,很快成为全世界的大学样板。中国具有近代色彩的学校出现在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时期,第一所现代意义的大学建立于维新变法时期。单从学校建设来看我们就比西方落后将近100年,教育体制的落后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

(四)社会动荡影响科技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清朝晚期虽然有大批的有志青年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试图挽救民族危亡,但是由于政局不稳、吏治腐败,从而报国无门。尤其是清朝结束后中国长期陷入战乱之中,中国的科技发展缺乏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科技的发展。

总之,中国与欧洲相比,我们可以说,近代科学之所以能在欧洲产生,根本原因就在于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欧洲产生;而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受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旧生产方式的束缚、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全文共 150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我国先进的技术成就,特别是四大发明,对于西方近代文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那么,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吧!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讨论。这个问题,国际科学史界都把它称为“李约瑟难题”。许多人都以为,这是李约瑟(JosephNeedham,1900-1995)於1964年最先在《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文中提出的,他的问题是:

“为甚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产生?……为甚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期间,在应用人类的自然知识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远比西方更有成效得多?”

其实,关于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的探讨,在李约瑟以前很久,早就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韩琦在《关于十七、十八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科学落后原因的论述》一文中,就介绍了法国耶稣会士巴多明(D.Parrenin)、启蒙思想家伏尔泰(F. Voltaire)、重农学派代表人物奎奈(F. Quesnay)、英国哲学家休谟(David Hume)、法国哲学家狄德罗(D. Diderot)的有关论述。而中国学者,早在本世纪新文化运动之初,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的讨论

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任鸿隽(1886-1961)在1915年创办《科学》杂志之时,就探讨了“说中国之无科学的原因”,认为“无归纳法为无科学之大原因”。

二抗日战争胜利前后(1944-1947)的讨论

1944年,这是抗日战争胜利前一年,也是中国科学社成立30周年。在这一年,中国学术界又一次展开了关於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讨论。

三改革开放初期(1980-1982)的讨论和成都会议

从1949年到70年代末,中国大陆的政治风云使科学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稀少,仅有的一些成果也都属於中国古代科学史和内史方面的成果。对外史和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问题几乎无人问津。

四成都会议以后(1983-1997)

成都会议以后,自1984年开始,中国学术界开始了持续多年的文化热。而关于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或“李约瑟难题”的讨论,也一直持续到今天。中山大学哲学系“马应彪科学哲学论坛”还设立了“李约瑟专题研究基金”,鼓励这方面的研究。

诸家说法

a.数学缺乏说

b.文化制约说

c.语言决定论

d.态度决定论

e.墨家绝世说

f.社会制度决定说

g.地理位置决定论

杨振宁认为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原因有五点:

第一,中国的传统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换句话就是比较注重实际的,不注重抽象的理论架构。

第二,科举制度。

第三,观念上认为技术不重要,认为是"奇技淫巧"。

第四,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

第五,有"天人合一"的观念。

杨振宁认为,其中第四点和第五点跟《易经》有着密切的关系。2004年9月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以“《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为题,提出观点称“《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杨振宁和爱因斯坦一样,把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视为近代科学的源泉之一,并认为中国古代文化缺少这个源泉:“中国传统对于逻辑不注意,说理次序不注意,要读者自己体会出来最后的结论。”实际上,中国传统中不仅缺少合乎逻辑的严密推演法,也缺少合乎逻辑的严密归纳法。杨振宁认为《易经》的“取象比类”、“观物取象”的所谓归纳法,其实是在“天人合一”的神秘主义观念指导下的不合乎逻辑的类比法。例如:“枯杨生华,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雅士儒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明代中国衰落的原因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明代中国衰落是有原因的,那么,明代中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明代中国衰落的原因吧!

明代中国衰落的原因

明代衰落的根本就是其政策跟不上地方民间经济形式发展的需要.明代在维持封建小农经济上取得了成功,但这是以抵制商品经济发展为巨大代价的.典型的重农抑商政策虽然维持了帝国百余年的稳定,但结果就是明代的整体架构都建立在四个字基础上,即"维持现状.

明朝衰退的原因是吏治的腐败。其根源是高度集中的皇权。皇权高度集中只适合于高素质的皇帝。明朝中后期皇帝大都无能,致使宠宦宠臣弄权,但朝臣是无法对他们有效节制的,故使明朝吏治非常腐败。东林党人想拯救晚明,但其实党派之争也加速了明朝的覆灭。

在经济上,明朝对商业的控制是历代最森严的.洪武朝规定天下民分四户,商人最初在四户中没有任何归属,到永乐朝才被归为"杂户",其社会地位可见一般.古语云:士农工商,商居最末,是儒家思想重农抑商使然.

在政治上,自从洪武帝废了胡惟墉的宰相,从此再也没有设立这个职务,从而导致了皇权的绝对化。因为皇权的专权,导致了法律如同虚设,全以皇帝为主导,今天是这么个说法,明天又变了个样。这使得上上下下全部都乱了套,也使得官吏徇私枉法无人可管,造成为什么明朝反贪最严,却越反越贪的后果。而且因为皇权的绝对化,导致了宦官专权的出现。

在文化上,唐代的科举有进士,有明经,有特科。特别是特科,成就了不少千古名相,如贤良方正,如能言直谏,使天下才俊尽入毂中矣!而明朝却只有进士科,形式只限于以后遗臭天下“八股文”。其目的就是使天下士子无法自由发挥,不能妄议朝政。选拔出来的士大夫,只能成为皇帝本人的奴隶,沦为皇权的执行者,而不是社稷的建设者。这样选出来的国家栋梁,可以说基本上都是朽木,没有什么可塑性,不懂得通变,就更加不懂得治国了。所以,纵观整个明朝,高居庙堂之上的没几个是贤能德才之辈,懂得治国的更是寥寥无几,而真正有才能的却不是在野就是不得重用,真是可悲可叹呀。偌大的国家就是找不到几个经纬治国之才,这样的国家怎么能治理好,怎么能不走向灭亡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明清以后中国科技衰落的原因

全文共 1106 字

+ 加入清单

明清之际中国科技发展及逐渐滞后,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明清以后中国科技衰落的原因吧!

明清以后中国科技衰落的原因

明清以后中国科技衰落的原因一. 统治者对科技发展重视不够

明清时期,特别是明朝中期以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日益没落、腐朽。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地妄自尊大,他们对西方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几乎一无所知,也不可能以政府的名义组织人员进行科学研究。虽然中国当时也有一些科技成就领先世界,但大都是对过去成就的总结,或少量应用性技术的继续运

用。政府对科技研究的漠视,使科技再难取得进步。

明清以后中国科技衰落的原因二. 缺少物质基础和动力

中国虽然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传统,一方面使广大农民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剥削者用钱去买田置地,束缚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这就阻碍和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封建国家经济实力极为有限,这就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明清以后中国科技衰落的原因三. 实行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闭关锁国”政策。

明朝中后期,政府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建立后继续沿用并变本加厉。“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对西方国家所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和工业革命一无所知,对国际贸易的急剧变化毫无准备,结果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进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二是由于长期与西方隔绝,使我国失去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机会,同时也使我国军事技术大大落后于西方。因此,“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不利于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取长补短。

明清以后中国科技衰落的原因四. 考试制度日益落后,政府实行反动文化政策。

明代规定科举考试只能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八股取士使读书人不讲究实际学问,大量读书人为了功名利禄而对科技研究毫无兴趣。在文化政策方面,明清两代特别是清朝实行残酷的“文字狱”,严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泯灭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才智,使中国科技的发展失去了客观条件。

明清以后中国科技衰落的原因五. 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古代历朝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开疆拓土。清朝时,“我国的东部、南部已经包括了很长的海岸及其许多岛屿,西部已经包括了西藏高原及许多少

数民族地区,北部已经包括了极为辽阔的沙漠地区”。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当时我国东、南部是浩瀚的太平洋,西部是喜马拉雅山和茫茫大漠,北部是人烟稀少的西

伯利亚。这种地势使统治者不愿再向更广的方向发展而选择固守本土,但也因此失去了及时了解西方国家动向的许多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浅析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

全文共 2253 字

+ 加入清单

近代中国衰落,是有原因的,那么,近代中国衰落是什么?那么,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浅析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吧!

浅析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拥有悠远的历史.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长期雄居于世界的东方。然而当历史进入十九世纪之后,中国却明显地衰落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一百多年,中国处在了西方列强的蹂躏之下,跌进了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经历的这段悲惨的命运,是一种偶然的不幸呢,还是某种社会主导因素发展的必然结果呢?这是一个当今中国社会并未清楚地认识的问题,值得进行深入地研究,并且弄清这一问题对中国今后的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一般认为的观点是:中国近代的衰落是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造成的,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个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宣仁之治也同样是发生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可见,把中国近代的衰落完全归结于封建专制是不全面的.

我国的封建社会始于东周末年.成型于秦汉时期,一般认为在宋代时期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封建经济蓬勃发展,总产值超过唐朝数倍,新技术层出不穷,遥遥领先于世界。*上.赵匡胤立下秘密誓约于祖庙:“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誓不诛大臣、言官”,“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并且就此设密旨于宗庙,要求子孙世世代代遵守,还又专门建立了言官谏言制度。从此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期。在这时期皇帝对不同意见,或任之,或只是贬外地当官,或免职,而没有杀戮,也没有打成*的迫害。宋朝不兴文字狱,对读书人比较宽容。因此就了有很多诗人词人,写出了传之千古含沙射影的愤恨张狂之诗词。也有了宋词以及宋朝文明之盛.

文化上.宋朝也是最贯彻儒家思想的朝代.在宋朝,对孔子的极力颂扬,对孔子的学说也极力阐发光大的同时,儒家的第二圣人--孟子,也恢复了其应有的地位。在宋朝主主张“民重君轻” 的孟子被正式确立了亚圣的地位,而这就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开明专制的时期。在这里士大夫可以公开讨论学习孟子的“民重君轻”思想,也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朝的开国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相比一千多年前的世界,西方还要经历中世纪的火刑来对付不同意见呢?赵匡胤开创的宋朝实在是很伟大。

然而这样煌煌天朝,巍巍神州,如同希腊和罗马帝国一样,在过于安逸的生活,重文轻武的社会氛围下,人们渐渐的变得不再尚武.在野蛮游牧民族的入侵下土崩瓦解.导致中国人民遭受了世界上空前绝后灾难。

尚处于奴隶社会末期的蒙元大举入侵中原.神州处处,烽烟四起,堆尸成山,血流成河,历史的发展从此彻底的改变了.蒙古人在中国北方(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山西)屠杀汉、女真人口占人口比例约90%,其中元世祖忽必略自己估计直接有一千八百万人(估计这是直接屠杀),焚烧房屋农田造成冻死、恶死,用死尸污染水源造成的疾病没有人能直接统计。估计是三千万。 以蒙古贵族为主的统治阶级,没有认识到农业生产的优越性.对各族特别是汉族人民的掠夺和奴役十分残酷。他们疯狂地兼并土地,把广阔的良田变为牧场,如大臣伯彦得赏赐土地就达2万顷。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文化和生产力水平大幅下降.结果造成了中华文明的一次大的衰落.元灭亡以后.在中国出现了另一个华夏文明的帝国,也就是明朝,然而蒙元的入侵对于中华文明的伤害是颠覆性和毁灭性的,事实上,明朝封建社会的发展不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就再也没有达到过宋代的水平.尽管如此,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的苏州、杭州等地的纺织业中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即在手工工场里机户拥有资金和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进行生产,成为了早期的资本家;机工一无所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但这一些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随着明王朝的覆灭也烟消云散了.

1644年,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明朝毁灭了,北方的另一个游牧民族满族趁机入关.又一个尚处于奴隶社会末期的游牧民族主导了中国的命运.清初的中国,与其说是封建社会,不如说是变相的奴隶社会.伪清顺治元年,清廷圈占京郊500里以内土地,以安置胡满贵族、勋臣和八旗兵丁。本指无主土地和明朝皇族、王公贵族等遗留土地。但胡满贵族趁机强占大量民地、良田。共进行三次。第一次从顺治元年十二月初五开始,二、三次分别在伪清顺治四年和伪清康熙八年,共圈占土地约17万顷。设置皇庄、王庄及八旗官兵田庄。胡满计量土地以"绳"为单位,每绳42亩。又称丈量土地为绳圈,故名。几次圈地造成汉族农民大量流徙和死亡,破坏了北京地区和附近被圈府州县的农业生产。胡满贵族强迫汉族农民在其庄园强迫劳动,汉族农民可以被随意处死,毫无人身自由可言,广大汉族农民不甘心被满胡所奴役,纷纷逃亡.胡清伪廷又制定极为严厉的“逃人法”,用来维护落后的农奴制度。大肆捕杀逃亡之人.

综上所述,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实质上打断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过程,在宋明时期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被游牧民族的野蛮奴隶制度所取代.这种历史的倒退,事实上封杀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通路.奴隶制的落后生产关系显然不能适应近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中国社会因此逐渐的走向衰落,百业凋零,人民困苦不堪,在近代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东方的大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远历史,创造过伟大华夏文明的天朝大国迅速的沦为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盘中之食也不足为奇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