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吐司面包的典故【热门20篇】

浏览

5741

文章

777

篇1:学富五车成语故事 学富五车的典故来历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思想家,他们各自著书立说自己的观点,其中宋国人惠施认为天下无物不变,无时不动,任何东西的性质都是相对的,事物之间没有绝对的区别。庄子对惠施的学识非常肯定,评价他学富五车,知识广博。

成语典故

《庄子集释》卷十下〈杂篇·天下〉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译文

惠施的学问广博,他的文章够五辆马车之多,道术杂乱无章,言辞之中有一些不恰当的话语。他分析事物之一,说:“大到极点而没有边际的,称为‘大一’;小到极点而没有内核的,称为‘小一’。没有厚度,不可累积,但能扩大到千里。天和地一样低,山和泽一样平。太阳刚刚正中的时候就偏斜,万物刚刚生出就向死亡转化。大同和小同相差异,这叫‘小同异’;万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异,这叫‘大同异’。南方既没有穷尽也有穷尽,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已来到。连环可以解开。我所知的天下的中央,在燕国之北越国之南。泛爱万物,天地合为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变心易虑典故出处介绍 变心易虑释义解读

全文共 1341 字

+ 加入清单

孙策死后把东吴交给孙权来打理,没想到在孙权的带领下东吴日益壮大,成为了三国中唯一能和曹魏抗衡的国家。其实很多人都对孙权的评价很高,认为孙权是曹操还有刘备中情商最高的人,东吴始终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内斗这方面孙权是做的很好的。而且孙权也是一位能放下自己身段的人,这次讲的成语变心易虑背后就有这么一个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张昭传》,时间大约是在孙权称帝后的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至嘉禾元年(公元232年)之间。这个故事其实是吴大帝孙权与江东老臣张昭之间的一次谈话。先来看看原文: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

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昭避席谢,权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焉。

这段话的大意是这样:张昭每次上朝,言辞气概雄壮严厉,神色大义凛然。他曾经因为直言不讳不合孙权的心意,孙权有一段时间禁止他参加朝会。后来蜀汉使者来到东吴,炫耀蜀汉的德泽美好,东吴群臣却无人能够应对,。孙权叹息地表示:“如果张昭在场,即使蜀汉使者不被折服,也一定会垂头丧气,哪会像现在这样自卖自夸!”

第二天,孙权先派人前去探望,随后自己来到张昭府中。看到孙权到来,张昭离开坐席向孙权谢罪,孙权跪坐阻止。等双方坐定之后,张昭抬头对孙权说道:“从前太后、桓王不是把老臣托付给陛下,而是将陛下托付给老臣,因此我尽节效忠,以报厚恩,即使死了也足以让后人称道。可惜我思虑短浅,违背了陛下的旨意,自以为从此沉沦直到老死,再也得不到陛下的信任。没想到又蒙陛下召见,可以继续侍奉左右。不过我内心是想为国家做事,尽忠报国,死而后已。如果想改变我的初衷,以讨好取悦他们而获得荣华富贵,这是我做不到的。”孙权听罢,随即向张昭道歉。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张昭话中的“变心易虑”,意为改变心意,违背初衷。这句成语的最早出现在《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张昭本是江淮名士,不仅为孙策占据江东立过大功,在孙权掌权之初也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孙权年纪的增长,对于这位老臣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对张昭的直言不讳非常不满。

张昭也有个弱点,总是将孙权当孩子,喜欢倚老卖老,喜欢用孙权的母亲和哥哥对自己的信任和重视来教训孙权,这更让孙权难以忍受。故此,有一段时间孙权对张昭都非常的冷淡,甚至当中讥讽。而张昭也不愿受辱,干脆辞职退休,从此远离孙权,想过几天清静日子。但蜀汉使者的出现,令孙权意识到张昭的作用,于是便上门拜访,一则想让张昭发挥余热,二来又想让张昭俯首帖耳。

没想到张昭根本不吃孙权这一套,老调重弹,不仅再度提起孙权的母亲和哥哥,又以“变心易虑”提醒孙权自己不会发生任何的改变。因为有事相求,这一次孙权只好忍了,向张昭道歉,不过心里却非常不满。没过多久,双方再度出现矛盾,结果闹出了孙权命人用土封住张昭家门的大笑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闭门思愆典故出处介绍 闭门思愆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给我们的感觉似乎一直都是非常顺利,从出仕到最后病逝都是自带光环的人,如果说三国里被神化最高的人可能就是诸葛亮了。但是在正史中,诸葛亮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受刘备重视,也是从各种小事开始做起,毕竟刘备的起点也没曹操和孙权那么高。对于诸葛亮来说也是心中抱负满满,想要上位的人,所以对于一些传统的东西就需要有人出来改造反省了。

本文要介绍的这个三国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来敏传》注引《诸葛亮集》,发生时间是在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涉及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来敏。原文如下:

昔成都初定,议者以为来敏乱群,先帝以新定之际,故遂含容,无所礼用。后刘子初选以为太子家令,先帝不悦而不忍拒也。后主既位,吾闇于知人,遂复擢为将军祭酒,违议者之审见,背先帝所疏外,自谓能以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这段话的大意是这样:当年先帝平定益州之时,就有不少评议者认为来敏在众人中制造混乱。不过由于当时局势未稳,先帝也就宽恕了他,只是采取了不礼聘、不录用的方式。后来刘巴提议由来敏担任太子家令,先帝虽不高兴,但也没有狠心拒绝。

之后我主(刘禅)继位,我没有知人之明,就又将来敏提拔为辅军将军和军祭酒,不但忽视了评议者的正确意见,也违背了当初先帝疏远他的初衷。我自以为能以敦促、劝勉的方式令其改过自新,能用正确的道理来进行劝导,但事实证明此举毫无作用。如今我只好上表撤销他的所有职务,令其在家中自我反省。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诸葛亮所说的“闭门思愆”,意思与成语“闭门思过”一样,都是关上门自我反省的意思。这个成语也是诸葛亮首创。

来敏是何许人也?此人称得上是名门之后,其先祖是东汉开国名将来歙,其父来艳曾经担任过朝廷的司空,来敏与当时的益州牧刘璋也是亲戚。除了家世显赫之外,来敏本人也很有学问,其本传中称他“涉猎书籍,善左氏春秋,尤精于仓、雅训诂,好是正文字”,称得上是位名士。

来敏这个人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经常口出狂言,妄议朝政,故此数次被罢免。诸葛亮的这篇《罢来敏教》便是将来敏的失误公诸于世,以儆效尤。

不过,虽然是谴责来敏,但诸葛亮在文中也对自己的缺陷做了一次深刻的反思,这便是文中提到的“闇于知人”和“背先帝所疏外”,来敏只不过是诸葛亮用人失误的例子之一,他看错的又何止来敏一人,廖立、马谡都是诸葛亮力荐和重用之人,但结果一个不顾城池安危独自逃跑,一个刚愎自用丢了街亭。究其缘由,都是诸葛亮“闇于知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说到识人,刘备比诸葛亮就高明的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雁塔题名的典故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游慈恩寺,一时兴起,将名字题在大雁塔下。不料,此举引得文人纷纷效仿。尤其是新科进士更把雁塔题名视为莫大的荣耀。他们在曲江宴饮后,集体来到大雁塔下,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的时间用墨笔题在墙壁上。这些人中若有人日后做到了卿相,还要将姓名改为朱笔书写。

在雁塔题名的人当中,最出名的要算是白居易了。他27岁一举中第,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尽管新科进士们诗兴不减,而慈恩寺的墙壁毕竟空间有限,不久,白墙便成“花墙”。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抛砖引玉是谦词还是敬词 抛砖引玉的故事典故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成语,在古代很多都是通过一些故事典故,或者就是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做法来形成的,有点意思并没有特指,但是意思就是那个意思,比如说这个“抛砖引玉”,很多人都明白它的意思,但是其他方面那就不得而知了。那么关于抛砖引玉到底是谦词还是敬词呢?它的故事典故又是什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抛砖引玉是谦词还是敬词

抛砖引玉是一个谦词。

它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这个词用在句子里主语是“我自己”,动作是自己的动作,因此是自谦的说法。

2、抛砖引玉的故事典故

唐朝时有一个叫赵嘏(gǔ)的人,他的诗写的很好。曾因为一句“长笛一声人倚楼”得到一个“赵倚楼”的称号。那个时候还有一个叫常建的人,他的诗写的也很好,但是他总认为自己没有赵嘏写的好。

有一次,常建听说赵嘏要到苏州游玩,他十分的高兴。心想,“这是一个向他学习的好机会,千万不能错过。可是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留下诗句呢?”他想,“赵嘏既然来到苏州,肯定会去灵岩寺的,如果我先在寺庙里留下半首诗,他看到以后一定会补全的。”于是他就在墙上题下了半首诗。后来赵嘏真的来到了灵岩寺,在他看见墙上的那半首诗后,便提笔在后面补上了两句。常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他用自己不是很好的诗,换来了赵嘏的精彩的诗。

后来人们说,常建的这个办法,真可谓“抛砖引玉”了。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先把自己的不是很好的观点或文章介绍给大家,目的是为了引出别人的高论或佳作。是一个表示自谦的说法。

3、抛砖引玉的意思

读音:pāo zhuān yǐn yù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解释: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近义词:引玉之砖、一得之见

反义词:直言不讳、直截了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犹豫未决什么意思?犹豫未决典故介绍

全文共 1419 字

+ 加入清单

254年,曹芳暗自联合李丰、夏侯玄等人准备废除司马师,夺回政权。可惜消息败露,和此计划有关的人全被诛杀。后来司马师更是废曹芳,立曹髦为帝。司马师死后,曹髦命令司马昭镇守许昌,不许回京。司马昭还犹豫不决,后来还是决定抗命率军回京,这才继续能让司马家继续把控朝政。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犹豫未决”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和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发生在毌丘俭叛乱被平定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司马师、司马昭和钟会。原文如下:

(毌丘俭)前至慎县城下,县令宋白开门接入,设席待之。俭大醉,被宋白令人杀了,将头献与魏兵。于是淮南平定。司马师卧病不起,唤诸葛诞入帐,赐以印绶,加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诸路军马;一面班师回许昌。师目痛不止,每夜只见李丰、张缉、夏侯玄三人立于榻前。师心神恍惚,自料难保,遂令人往洛阳取司马昭到。昭哭拜于床下。师遗言曰:“吾今权重,虽欲卸肩,不可得也。汝继我为之,大事切不可轻托他人,自取灭族之祸。”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昭急欲问时,师大叫一声,眼睛迸出而死。时正元二年二月也。

于是司马昭发丧,申奏魏主曹髦。髦遣使持诏到许昌,即命暂留司马昭屯军许昌,以防东吴。昭心中犹豫未决。钟会曰:“大将军新亡,人心未定,将军若留守于此。万一朝廷有变,悔之何及?”昭从之,即起兵还屯洛水之南。髦闻之大惊。太尉王肃奏曰:“昭既继其兄掌大权,陛下可封爵以安之。”髦遂命王肃持诏,封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昭入朝谢恩毕。自此,中外大小事情,皆归于昭。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司马师平定毌丘俭发动的“淮南之乱”,随即病重身亡。司马昭向曹魏皇帝曹髦发丧,曹髦下旨命司马昭暂时驻扎许昌,防止东吴入侵。对于曹髦的这个决定,司马昭犹豫不决,钟会提出建议,认为如果司马昭留守许昌,一旦京城洛阳发生变故,局势将变得难以收拾。司马昭猛然醒悟,立即率军回到京城洛阳,从而彻底控制了朝政。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犹豫未决”,意为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赵世家》中的“吴娃死,爱弛,怜故太子,欲两王之,犹豫未决,故乱起,以至父子俱死,为天下笑,岂不痛乎!”

小说中提到的司马师在许昌病逝之事,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晋书·景帝纪》载:“初,帝目有瘤疾,使医割之。鸯之来攻也,惊而目出。惧六军之恐,蒙之以被,痛甚,啮被败而左右莫知焉。闰月疾笃,使文帝总统诸军。辛亥,崩于许昌,时年四十八。”由此可见,司马师的确是在许昌病逝的。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曹魏皇帝曹髦下旨让司马昭留守许昌的故事情节,也符合真实的历史。据《三国志·钟会传》载:“景王薨于许昌,文王总统六军,会谋谟帷幄。时中诏敕尚书傅嘏,以东南新定,权留卫将军屯许昌为内外之援,令嘏率诸军还。会与嘏谋,使嘏表上,辄与卫将军俱发,还到雒水南屯住。”

为何司马昭没有接受皇帝曹髦的诏命返回京城洛阳呢?原来这是皇帝曹髦精心策划的一场试图推翻司马氏、恢复皇权的重要举动。一旦司马昭留守许昌,曹髦便可联合忠于自己的曹魏大臣向司马昭发难,以恢复皇权。可惜,曹髦的这一精心部署却被钟会识破。在钟会的提醒下,司马昭果断拒绝了曹髦的诏命,率兵返回京城,让曹髦的企图彻底破产,至此,曹魏朝政落入司马昭之手,魏晋嬗代也成为历史的必然。而作为年轻的钟会而言,他的这一次举动挽救了司马氏的命运,也因此得到了司马昭的重视,成为曹魏政坛炙手可热的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危在旦夕典故出处介绍 危在旦夕释义解读

全文共 983 字

+ 加入清单

危在旦夕是我们现在非常常用的一个成语,不过你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是怎么来的么?其实危在旦夕早在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过,而且还是一位三国时期的人物发明的。其实整个三国时期有很多成语直到现在都还为我们所用,中间也是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的进化,把有些重复意思的成语就给淘汰掉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危在旦夕的典故介绍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太史慈传》,时间为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相关人物为太史慈和刘备。原文如下:

(太史慈)遂到平原,说备曰:“慈,东莱之鄙人也,与孔北海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灾共患之义。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区区,延颈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围,从万死之中自讬於于君,惟君所以存之。”备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即遣精兵三千人随慈。贼闻兵至,解围散走。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太史慈于是来到平原,对刘备表示:“我太史慈不过是东莱的一个粗人,与北海相孔融既非亲戚也非同乡,只是因为相互尊重彼此的名气、志向,有分担灾祸和共济患难的情谊。现在管亥作乱,孔北海受到围攻,孤军无援,危险就在眼前。因为您素有仁义之名,能救助他人于危难,故此孔北海伸长了脖子等待您,并派我冲破重重围困向您求救,希望您能施以援手!”刘备动情地表示:“原来孔北海还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我刘备啊!”于是派出三千精兵岁太史慈一起前往北海。贼兵听说援军将至,便放弃了对北海的围困。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太史慈口中的“危在旦夕”,意为危险就在眼前。这也是由太史慈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刘备本是幽州涿郡的一位草根。早年闯荡中原,但屡遭挫折,不是差点死于叛军之后,就是遭到朝廷的通缉,真可谓举步维艰。直到他投靠了昔日同窗公孙瓒之后,境遇才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公孙瓒让他担任平原相。在此期间,刘备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在平原境内稳定局势、发展生产,赢得百姓的拥戴。第二件大事便是率部前往北海去援救孔融。

孔融在当时虽然与刘备职务相当,仅仅是封国中的一名国相,但他却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在全国享有盛誉。故此,当刘备得知连孔融这位的大名士对自己赞赏有加时非常激动,二话不说就派兵救援。经过此次事件后,刘备的名气在中原变得广为流传。这也为他后来得到陶谦、袁绍的关注并顺利地成为徐州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史慈也算是帮了刘备的大忙。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长安米贵”由什么典故而来?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长安米贵”出自唐•张固《幽闲鼓吹》,说的是白居易初到京城拜访顾况,顾况看到“居易”两字,皱起眉头打趣说:“近来长安米价很贵,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的故事。

“长安米贵”用以指居于大都市生活费用昂贵。

【出处】

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二记载此事﹐作"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典故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音guī)人。他擅长作诗的名气,很早就传开了。大概在他十五六岁那年,他父亲白季庚在徐州做官,让他到京城长安去见世面,结交名人。那时候,正是朱泚叛乱之后,长安遭到很大的破坏。特别是连年战争,到处闹,长安米价飞涨,百姓的日子很不好过。

当时,长安有一个文学家顾况,很有点才气,但是脾气高傲,遇到后生晚辈,常常倚老卖老。白居易听到顾况的名气,带了自己的诗稿,到顾况家去请教。顾况听说白居易也是个官家子弟,不好不接待。白居易拜见了顾况,送上名帖和诗卷。顾况瞅了瞅这个小伙子,又看了看名帖,看到“居易”两个字,皱起眉头打趣说:“近来长安米价很贵,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

白居易被顾况莫名其妙地数落了几句,也不在意,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请求指教。顾况拿起诗卷随手翻着翻着,他的手忽然停了下来,眼睛盯着诗卷,轻轻地吟诵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读到这里,脸上显露出兴奋的神色,马上站起来,紧紧拉住白居易的手,热情地说:“啊!能够写出这样的好诗,住在长安也不难了。刚才跟您开个玩笑,您别见怪。”后来就有了“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之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倍道兼行什么意思?倍道兼行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懿早年并不会带兵打仗,但皇帝交给他的任务也不能拒绝,所以每次只能靠速度取胜,便有了兵贵神速的故事。这次类似的事情在司马师身上也放生了,不过司马师带兵的经验明显比司马懿高出不少,面对叛乱也能快速做出应对之策。不过当时司马师的眼伤还比较严重,为了平定叛臣也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次要为大家讲述的成语“倍道兼行”,背后的典故故事就和司马师有关,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晋书•景帝纪》,时间是在曹魏正元二年(公元255年),主人公是司马师。原文如下:

镇东大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举兵作乱,矫太后令移檄郡国,为坛盟于西门之外,各遣子四人质于吴以请救。二月,俭、钦帅众六万,渡淮而西。帝会公卿谋征讨计,朝议多谓可遣诸将击之,王肃及尚书傅嘏、中书侍郎钟会劝帝自行。戊午,帝统中军步骑十余万以征之。倍道兼行,召三方兵,大会于陈许之郊。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镇东大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起兵作乱,假借皇太后的旨意在各郡国中传送檄文,并在西门外设立祭坛盟誓,又各自派儿子共四人前往东吴作为人质,请求东吴派兵协助。同年二年,毌丘俭和文钦率领六万人马,渡过淮河向西进军。

司马师召集公卿大臣商讨对策,不少大臣认为可以派遣其他将领率部出征,而王肃及尚书傅嘏、中书侍郎钟会却劝司马师亲自出征。戊午,司马师统率中军步骑总计十余万人前去征讨,每天加倍行进,一天走两天的路程。同时,司马师又召集三方的军队,大规模汇集在陈许的郊野一带。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倍道兼行”,意为每天加倍行进,一天走两天的路程,形容加速疾行。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孙子•军争》中的“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

这则成语故事介绍的是曹魏中后期“淮南三叛”中的一个小插曲。时任曹魏镇东大将军的毌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在淮南一带起兵叛乱。当时,控制曹魏大权的司马师刚刚割掉眼部的肿瘤,身体极度虚弱,使得一些人对前景感到担忧。不少人建议另派大将征讨。而王肃、傅嘏、钟会等人却力劝司马师带兵亲征。

最终,司马师亲自率部出征,终于平定了此次叛乱。不过,司马师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由于战事异常激烈,司马师眼疾复发,战后不久便因病去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谁的爱情故事?背后典故介绍

全文共 1234 字

+ 加入清单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可能大家在其他作品或者影视剧中也有看到过这句话,但你知道这背后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吗?在天上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下愿为并生连理枝,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誓言,可能对于多数人来说爱情就是要这样缠缠绵绵。但这个故事恐怕算不上完美,甚至有些心酸,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这个典故,就一起来看看吧。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人们对爱情美好的期许,也是一句忠贞不渝的誓言。这句话几乎人人都知道,可它背后的故事却很少有人了解。

你以为连理枝天生就是长在一起的吗?不,不是,至少传说中不是。

战国时期,宋康王戴偃驱车出游,来到河南封丘。见一采桑女子貌美过人,便心生恶念。为了能时常看到她,康王令人在青堆村东筑一土台望之,名为青陵台。接着他差人访查,得知是此女子是中书舍人韩凭之妻息氏。于是康王命韩凭将妻子献给他,韩凭夫妇不从,凭在台下自杀,息氏亦投台死。

宋康王将其二人分葬于大路两旁,不准合墓。后两墓各生一梓树,根交于下,枝交于上,树栖鸳鸯,雌雄各一,声音凄婉感人。宋人哀之,给这棵树起名为「相思树」。文人墨客,对此多有题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路过此地时,感触颇深,于是就有了他著名的诗篇《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千古绝唱。

还有一个更古老的传说,相传混沌之初,玉皇大帝的一个女儿流落人间。因其父为玉皇,人们称其女为玉女。她降生在两江之交的地方——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处的一户农家。玉女长得十分美貌,不仅天姿聪慧,而且心地善良。她与邻居的田姓小伙子自幼一起玩耍,一起放羊,一起长大成人。

后来当地的头人他抓走了玉女,田姓小伙子得知后邀约了几个村子的伙伴前去要人,闹得天翻地覆。这场人间争斗又被玉帝得知,玉帝派出天兵天将,要人间交出玉女。小伙子趁乱救出玉女,二人逃到金沙江边,天地为媒,结为夫妻。玉帝要玉女返回人间,玉女不从,玉帝降洪水于金沙江淹死了二人。洪水退去后,江边长出了连理枝。

钱蕙荪是大家闺秀,其父爱如掌上明珠。蕙荪长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就美丽出众,且以文才知名。前来求婚的人络绎不绝,父亲总要亲自考试。可就算父亲看过眼的,到蕙荪那里也会被驳回,而且理由十分中肯。惹得表兄梁霞城说她“你的才华,真可以说是上官婉儿再生。”

这个叫梁霞城的年轻人,与蕙荪为中表兄弟,擅长诗词。蕙荪的母亲去世后,后妈对她很约束很严,蕙荪平时循规蹈矩,唯独与霞城表兄十分亲密,二人互相读书请教,整天在小屋里谈诗论文,一点也不避嫌疑。二人互生爱意,可梁霞城的父亲却不同意自己的儿子娶表妹为妻。蕙荪知道后,整日哭泣,也未将心意告诉父亲。

后来,钱家回乡养老,霞城也因事到外地。直到有一日,一位姓秦的公子到来,他家世好,样貌好,又有才华,钱父没跟女儿商量就答应了这门亲事,直到两家议定互送聘礼时蕙荪才得到一点消息。表哥听说后也匆忙赶回,可木已成舟,二人相顾无言。最终,蕙荪自杀,表哥随她而去,两家人将二人合葬,园中长出了两棵树,枝叶交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面如土色什么意思?面如土色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58 字

+ 加入清单

刘焉去世后,刘璋继任益州牧,不过刘璋生性多疑,而且性格懦弱,不知道应该和谁交友和谁为敌。本想引入刘备帮他一起对抗曹操,结果却是引狼入室,导致丢了益州。其实刘备早就对益州动了歪脑筋,和法正里应外合,选择了一个最恰当的时机反攻刘璋。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面如土色”,就和刘璋丢益州有关,当时刘璋手上少说也有3万兵力,为什么就这样轻易投降了呢?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发生在刘备围困成都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璋、马超、董和与谯周。原文如下:

却说败兵回到益州,报刘璋。璋大惊,闭门不出。人报城北马超救兵到,刘璋方敢登城望之。见马超、马岱立于城下,大叫:“请刘季玉答话。”刘璋在城上问之。超在马上以鞭指曰:“吾本领张鲁兵来救益州,谁想张鲁听信杨松谗言,反欲害我。今已归降刘皇叔。公可纳士拜降,免致生灵受苦。如或执迷,吾先攻城矣!”刘璋惊得面如土色,气倒于城上。众官救醒。璋曰:“吾之不明,悔之何及!不若开门投降,以救满城百姓。”

董和曰:“城中尚有兵三万余人;钱帛粮草,可支一年:奈何便降?”刘璋曰:“吾父子在蜀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攻战三年,血肉捐于草野,皆我罪也。我心何安?不如投降以安百姓。”众人闻之,皆堕泪。忽一人进曰:“主公之言,正合天意。”视之,乃巴西西充国人也,姓谯名周,字允南。此人素晓天文。璋问之,周曰:“某夜观乾象,见群星聚于蜀郡;其大星光如皓月,乃帝王之象也。况一载之前,小儿谣云:若要吃新饭,须待先主来。此乃预兆。不可逆天道。”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经过数年激战,刘备连克多地,对成都展开围困。此时,刘璋派人向汉中张鲁求援,张鲁令马超率部进入益州与刘备交锋。不过,诸葛亮运筹帷幄,令马超与张鲁反目,马超也随即归顺了刘备。当马超率部兵临成都城下时,刘璋万念俱灰,没过几天便开城投降。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刘璋得知马超归顺刘备后的反应,叫做“面如土色”,意为脸失去了平常的润色,形容惊恐至极。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太平广记·二五七·封舜卿》中的“封顾之,面如土色,率无一词,惭恨而返。”

刘璋为何得知马超归顺刘备便开城投降呢?答案非常简单。在小说当中,刘璋自己的军队大都被刘备歼灭,所剩军队也困守在成都城内,迟早会被刘备歼灭。此时,马超所代表的张鲁集团成了刘璋唯一的指望。只有借助马超的力量,刘璋才能对刘备进行内外夹击以解成都之围。而马超归顺刘备,显然粉碎了刘璋最后的一丝幻想,刘璋也就只能投降了。

说完了小说情节,再来说说历史真相。小说中的这一描述与历史记载有一个相似之处,那便是当马超出现在成都城下,刘璋很快开城投降。这一史料出现在《三国志·马超传》中,原文是这样:“,闻先主围刘璋于成都,密书请降。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

与小说描述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刘璋并未向张鲁求援,马超也没有与刘备发生过较量。既然如此,得知马超兵临城下,刘璋为何立刻决定放弃抵抗呢?这个疑问在史料中找不到任何记载,也就变成了一个千古之谜,至今仍未有明确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门可罗雀的典故 门可罗雀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门可罗雀讲的是翟公当廷尉的时候有很多宾客前来拜访,塞满门庭。当他被罢官之后,就没有宾客再来了,门口都可以张网捕鸟了。当翟公复官之后,由于宾客又来拜访他,他便在门上写了一张纸条,门客便都不好意思的走了。

门可罗雀的典故

门可罗雀出处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汲郑列传》:“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门口罗雀本来的意思是指可以张网捕雀,后来用来形容事业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的意思。

门可罗雀的故事

开封的翟公曾经当过廷尉。他在当官的的时候,登他家门拜访的宾客十分拥挤,塞满了门庭。但是由于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后来被罢了官,生活陷入困境。这个时候宾客也不再上门了,门口空当的可以张起网捕麻雀了。

但是官场多变,过了一个时期,翟公官复原职。于是,那班宾客又想登门拜访他。经过了一系列的变故之后,翟公感溉万千,在门上写了几句话:“一生一死,乃知交情;—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八百标兵奔北坡是什么典故 八百标兵的故事来由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八百标兵奔北坡”来源于民间绕口令,全文如下: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八了百了标了兵了奔了北了坡,炮了兵了并了排了北了边了跑。炮了兵了怕了把了标了兵了碰,标了兵了怕了碰了炮了兵了炮。

绕口令简介

绕口令又被称为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等。绕口令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语言游戏,由于它是将若干双声、叠韵词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有意集中在一起,组成简单、有趣的语韵,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

绕口令的结构方式有对偶式和一贯式两种。对偶式两句对偶,平行递进;一贯式的绕口令一气呵成,环环相扣,句句深入。

绕口令有哪些

1、牛郎恋刘娘,刘娘恋牛郎,

牛郎连连念刘娘,刘娘连连念牛郎,

牛郎年年恋刘娘,刘娘年年恋牛郎,

牛郎念刘娘,刘娘念牛郎,

娘恋郎来郎念娘,郎恋娘来娘念郎。

2、嘴和腿:

嘴说腿,腿说嘴,

嘴说腿爱跑腿,

腿说嘴爱卖嘴。

光动嘴不动腿,

光动腿不动嘴,

不如不长腿和嘴。

3、板凳与扁担:

板凳宽,扁担长。

扁担没有板凳宽,

板凳没有扁担长。

扁担在绑在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扁担偏要扁担绑在板凳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乐不思蜀什么意思 乐不思蜀历史典故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乐不思蜀主要是特别的快乐,根本就不思念蜀国,比喻某些人在新的环境当中,他觉得非常的有乐趣,根本就不想再回到原来的是环境当中去。所以人们就根据这个故事慢慢引申出了乐不思蜀的成语,主要代表的是人们安于现状乐而忘返,主要讲述的是一个人乐而忘本。

1

乐不思蜀的历史典故

话说魏王自己没有任何的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安排了蜀国的歌舞,蜀国随行的官员从歌舞中看到了蜀国灭亡的样子非常的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他在这里非常的快乐,并不想要回到蜀国。

2

散席之后刘禅的近臣教他,下次司马昭再问的时候,刘禅应该痛哭流涕,并且说蜀国是自己的家乡,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回到那里。随后不久,司马昭再次问刘禅的时候,刘禅装着非常悲痛,但是根本就哭不出来,司马昭发现了其中的端倪,觉得刘禅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

3

乐不思蜀的点评

乐不思蜀跟乐而忘返其实有一定的区别,因为乐而忘返并没有忘本的意思,乐不思蜀则有忘本的含义,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一句,做人不能够忘本。由此可见,乐不思蜀在不同的环境下含义是不一样的,但主要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初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所向无前什么意思?所向无前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2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要为大家讲述的成语是所向无前,这个成语的背景发生自三国时期,是由曹操首创的成语。其实曹操一生创作出了很多成语,但被遗留下来的并不多,毕竟有些成语具有相同的意思,所以经过时间的选择逐渐就被抛弃了。所向无前的使用频率还算不错,意思大家肯定都明白,这次就专门为大家讲讲背后发生的故事和典故。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这次曹操又是做了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夏侯渊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主人公为宋建和夏侯渊。原文如下:

初,枹罕宋建因凉州乱,自号河首平汉王。太祖使渊帅诸将讨建。渊至,围枹罕,月余拔之,斩建及所置丞相已下。渊别遣张郃等平河关,渡河入小湟中,河西诸羌尽降,陇右平。太祖下令曰:“宋建造为乱逆三十余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仲尼有言:‘吾与尔不如也。’”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当初,枹罕人宋建趁着凉州大乱之机,自称河首平汉王。曹操派遣夏侯渊率领大军前去征讨。夏侯渊达到后,包围了枹罕,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将其占领,并斩杀了宋建及其他所设置的丞相以下的官吏。此后,夏侯渊又派张郃等人平定河关地区,并渡过黄河进入小湟中。河西的羌人部落全部投降,陇山以西地区全部平定。曹操下令说:“宋建造反作乱长达三十多年,夏侯渊一举将其歼灭,扬威函谷关以西地区,军威壮盛,锐不可当,正如控制说过的那样:‘我和你们都不如他啊!’”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曹操所说的“所向无前”,意为无论走到哪里,前面都没有能阻挡的。形容军威壮盛,锐不可当。这也是由曹操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说完了成语,再来说说故事里的两位相关人物。首先要说的是这位河首平汉王宋建。据《三国志》中的相关传记记载,宋建本是羌族人氏,早在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便与王国、韩遂、马腾一起在凉州地区发动叛乱,并先后与皇甫嵩、董卓、孙坚等人东汉将领发生过激战,多次击败汉军,其战力非常彪悍。

此后,王国在与皇甫嵩的交战中阵亡,叛军内部随即发生分裂,韩遂和马腾先后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唯有宋建坚决不像朝廷妥协。据据《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陇西宋建自称河首平汉王,聚众枹罕,改元,置百官,三十余年。”这也就意味着早在公元185年前后,宋建便在枹罕地区自立为王,不仅控制了陇西郡及周边的部分地区,同时还有一套完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

汉末凉州局势混乱,而宋建所建立的这一政权却在三十年间屹立不倒,这就足以说明其实力之雄厚,力量之强大。不过,随着曹操征讨关中,西北地区的混乱局势得到扭转,宋建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最终在曹魏名将夏侯渊的打击下灰飞烟灭。

至于该故事中的另外一位主角夏侯渊,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只想说明一点。夏侯渊作战以行动迅速、出其不意、善于奇袭见长。他也是曹魏军中与曹仁齐名的一代名将。不过,此后曹操对他的安排却出现了严重失误,将这位擅长进攻的名将放在汉中地区去防御刘备,这个部安排可谓扬短避长,最终将夏侯渊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舍身成仁什么意思?舍身成仁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83 字

+ 加入清单

舍身成仁意思是为了正义的事业可以舍弃掉自己的生命。其实和此类意思相同的成语还有很多,所以舍身成仁目前的使用率并不算很高,这次就来跟大家讲讲和这个成语有关的故事。舍身成仁的典故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庞统刚过世,刘备还在悲伤当中,但是有人却出言重伤庞统,也是让刘备感动非常愤怒。期间就诞生了舍身成仁这个成语,一起来看看具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杨戏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主人公名叫张存。原文如下:

(张)处仁本名存,南阳人也。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南次至雒,以为广汉太守。存素不服庞统,统中矢卒,先主发言嘉叹,存曰:“统虽尽忠可惜,然违大雅之义。”先主怒曰:“统杀身成仁,更为非也?”免存官。顷之,病卒。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张处仁的本名叫做张存,荆州南阳人氏,当初他以荆州从事的身份随刘备一起进入益州。当年刘备与刘璋爆发益州争夺战期间,张存也随军南下来到雒县,被刘备委以广汉太守之职。张存一向不服庞统,庞统中箭身亡后,刘备叹息不已,在众人面前称赞庞统。张存却当众表示:“虽说庞统尽忠而亡非常可惜,但他也违背了大雅之义。”刘备听完张存的话,立即勃然大怒,开口说道:“庞统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你竟然还在这里说他的坏话?!”于是便将张存罢官。不久后,张存病逝,其事迹失传,故此没有为他立传。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刘备口中的“舍身成仁”,意为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论语•卫灵公》中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张存究竟是个什么人呢?除了上面的记载之外,《三国志•杨戏传》中还有一句话:“处仁闻计。”所谓的“闻计”就是很有谋略的意思。由此可见,张存与庞统一样,都是刘备集团中军师型人物。同时,张存也曾与庞统一样,担任从事这样的高级幕僚职务,可见其谋略能力也是相当不错的。否则的话,刘备就不会带他与自己一起进入益州。

对于庞统这个早已名满天下的同乡,张存却非常不服。庞统死后,张存公然指责庞统违背大雅之义。何谓“大雅之义”呢?指的是道德高尚。张存这话实际的意思就是指庞统为刘备所献的都是阴损的主意,抢夺益州合法军政长官刘璋的地盘。这也就是指庞统的品德低劣。

不过,张存这话令刘备勃然大怒。因为夺取益州是早在庞统尚未投靠刘备之前由诸葛亮在“隆中对”时提出来的。这个战略构想也深深打动了刘备,变成了刘备集团的发展规划。因此,张存这句话不仅冒犯了已死的庞统,捎带上了诸葛亮,连刘备都未能幸免。刘备岂有不怒之理?幸好当时的了刘备还较为冷静,仅仅是将其刘备免职罢官,并没有因此杀了张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势穷力尽什么意思?势穷力尽典故介绍

全文共 1551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南下夺取荆州,刘琮选择投降,刘备得知后只能立即逃路。不过全城百姓担心曹操屠城,所以想让刘备但他们一起走,刘备仁慈便答应了百姓们的请求。不过此举大大拖累了刘备的行军速度,最后还是被曹操部队赶上,混战以后刘备与妻儿走散,赵云也不见了踪影,而张飞还怀疑赵云是归降了曹操。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势穷力尽”,就和此事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本期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发生在刘备兵败长坂坡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张飞和麋芳。原文如下:

张飞保着玄德,且战且走。奔至天明,闻喊声渐渐远去,玄德方才歇马。看手下随行人,止有百余骑;百姓、老小并麋竺、麋芳、简雍、赵云等一干人,皆不知下落。玄德大哭曰:“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正凄惶时,忽见麋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口言:“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也!”玄德叱曰:“子龙是我故交,安肯反乎?”张飞曰:“他今见我等势穷力尽,或者反投曹操,以图富贵耳!”

玄德曰:“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麋芳曰:“我亲见他投西北去了。”张飞曰:“待我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玄德曰:“休错疑了。岂不见你二兄诛颜良、文丑之事乎?子龙此去,必有事故。吾料子龙必不弃我也。”张飞那里肯听,引二十余骑,至长坂桥。见桥东有一带树木,飞生一计:教所从二十余骑,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内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飞却亲自横矛立马于桥上,向西而望。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琮投降曹操,刘备仓皇南逃,沿途有十余万荆州百姓跟随,拖慢了刘备的行军速度。当刘备的人来到当阳时,终于被曹军追上。经过一番混战,刘备身边只剩下张飞及一百多名骑兵,夫人、孩子以及赵云、简雍等人都不知所踪。不久后,麋芳带伤而来,告诉刘备赵云已投靠曹操。刘备坚决不信,张飞却深信不疑,并声称见到赵云后会将其一枪刺死。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张飞口中的“势穷力尽”,意为大势已去,力量用尽。指惨败后的困难处境。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金人王若虚所撰《复之纯交说》中的“凶乘祸鸠,势穷力竭,而投诸囚,以伏于幽。”

小说中描述的刘备在长坂坡遇险的故事情节,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

与真实的历史相比,小说中出现的赵云被误认为投敌之事确有其事,但却并非麋芳所言。据《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小说作者之所以进行如此虚构,主要是出自对麋芳形象塑造考虑,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麋芳并没有在刘备面前声称赵云投敌。

赵云在长坂坡单骑救主,是小说中塑造赵云形象的最为耀眼之处。不过,这个故事与历史记载有着很大的差别。据《三国志·赵云传》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尽管历史上的赵云并未如小说所言在长坂坡七进七出,但带着年仅一岁的刘禅和甘夫人,不仅要躲避曹军的追击,还要防止在十余万荆州百姓的人流中走散,其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对比了历史与小说之间的差异,再来谈谈最后一个问题:汉末的长坂坡究竟是如今的何处呢?这个问题也困扰了后人一千多年。经过考证,目前较为主流的说法是:长坂坡的位置在如今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当年赵云单骑救主的地方并没有留下任何的名胜和遗址让后人缅怀,反倒是离此不远的当阳市兴建了不少与之相关的石碑、公园、雕塑,令不少人误以为当阳才是赵云单骑救主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呆若木鸡文言文翻译 呆若木鸡的典故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呆若木鸡》的译文:纪渻子为宣王驯养斗鸡。过了十日,宣王问他:“鸡训练完毕了吗?”纪渻子说:“还不行,它正仗着血气而骄傲。”过了十日,宣王又问训练好了没有。纪渻子说:“还不行,仍旧对别的鸡的啼叫和接近有所反应。”再过十天,宣王又问,纪渻子说:“还不行,仍旧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

又过了十天,宣王又问。纪渻子说:“差不多了,即使别的鸡叫,(斗鸡)已经没有任何反应了。”

宣王去看斗鸡的情况,果然就像木头鸡了,可是它的精神全凝聚在内,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看见它转身逃走了。

《呆若木鸡》的原文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

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霜降的典故及传统风俗

全文共 2055 字

+ 加入清单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霜降的典故传统风俗,供大家阅读参考。

霜降的典故

曾经有个皇帝叫朱元璋,他曾经过得很不好,四处乞讨,风餐露宿。一天恰逢霜降的节气,几天没吃饭的朱元璋饿晕滚下山坡,幸好被一棵老柿树挡住,才没有摔死。吓醒了的朱元璋惊喜地发现,老柿树上结满了柿子,于是,朱元璋爬上老柿树,吃了一顿柿子“大餐”,才保全了性命。

几年后,朱元璋参加义军,很快便成为一方首领。成为首领后,朱元璋一直苦于管理无方,难以发展。又是一年霜降,朱元璋晚上做梦竟梦到一位神仙站在柿子树下,笑着对他说:“柿子救命,士子治国。”不久,朱元璋攻下了定远,当他见到定远城中的名士李善长时,猛然想起了晚间的梦,马上重用了他。李善长果然没有辜负朱元璋,很快帮助他的军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朱元璋欲加封李善长为公爵,但是他担心武将们反对,便有意试探。又到一个霜降日,朱元璋带领徐达等一班开国武将来到老柿树下,给大家讲起了自己吃柿子救命的往事,讲到动情处,解下自己身上的大红斗篷,披在柿子树上,说:柿子救命,士子治国,柿子当封凌霜侯!诸位武将被朱元璋感动,并没有显露异议。

第二天,朱元璋颁下诏书,册封李善长、徐达、常遇春之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等六人为公爵,李善长居首位。古代爵封分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公爵是最高爵位。后来,“柿子救命”的说法因此延续下来,霜降日吃柿子,也成为霜降节气最主要的民俗。

霜降的传统风俗

在南方地区的霜降风俗有进补的说法,在北方的霜降风俗则有“贴秋膘”的风俗,闽南地区还有吃鸭子的霜降风俗。

霜降时节,各地都有一些不同的风俗,就像大家都熟知的清明节扫墓、重阳登高、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赏月等等都是长久以来传承下来的节气民俗。关于霜降风俗,百姓们自然也有自己的民趣民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霜降风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片片黄叶如花似梦,与红红的柿子交相辉映,好一幅深秋的田园风景图!不知给人们带去多少淳朴和美好情愫的回忆。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看来他们也必定会过一个开开心心的霜降节气了。

除了上面我们说到的鸭子、柿子,另有些地方到了这天一定要吃些牛肉。山东农谚更有意思: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看来还真是吃什么的都有啊。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民俗专家表示,种种趣味盎然的霜降风俗,体现了人们追求身体健康的美好情感,同时,也给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霜降风俗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霜降的农事特征

霜降是重要的农作时期,霜降节气是大秋作物最后完成收获的季节。长江中下游及以南的地区此时正值冬麦播种的黄金季节。油菜一般已进入二叶期,霜降过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开始大量收挖红苕。霜降后全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农田土壤,该种的已经种上了,部分农地将处于冬闲时段。华北地区霜降后,即到了收获大白菜的时候。

霜降对于棉花价格来说就是一道分水岭。这是由于霜后的棉花基本比霜前的棉花每公斤要低。由于霜前花的质量比霜后花要好,很多纺纱厂纺的高质量棉纱基本都用霜前花,棉农都力争把棉花在霜降之前采摘上来卖掉。

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所以霜降并不是降霜。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由于气候逐渐转为寒冷,一旦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很容易形成霜冻,给小麦、油菜等处于幼苗期的抗寒能力差的农作物造成冻害,霜冻还会影响棉花的品质,形成“霜后花”或“红花”。

24节气的霜降寓意是什么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是养生保健的重要节点,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影响之大。

诗言:“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变成漫山遍野的红黄色,如火似锦,非常壮观。大家在外出登山、欣赏美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膝关节,不可运动过量。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会导致疼痛,故在天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

秋末时节,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宜多吃具有生津、润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如梨、苹果、白果、洋葱、芥菜、萝卜等。另外搓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有助于我们预防呼吸道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清明节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889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经常吃的食物有青团,这是将一种清明节前后才有的艾草,打出汁拌进糯米粉里,然后做成团子,因为做出的团子呈碧绿色,所以取名青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的历史典故,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清明节是什么意思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之一,面对这么好的气候,人们的各种活动也花样出新,因此给清明增加了许多文化内容。清明节尤与寒食节联系紧密。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童年流亡在外19年,大臣介之推随其在外,晋文公饥饿难耐时,介之推割下大腿肉给晋文公充饥,这就是古代有名的“割股奉君”的故事。后来晋文公得势,封臣赏将,却未封赏介之推,介之推不计名利地携母隐居于山西绵山之中。不久有大臣提及介之推,晋文公深感不安,并亲自率众前往绵山寻觅,却未见其踪影,为了让介之推出山,晋文公命令焚山,三日后火熄,见介之推与其母相拥死于老树下,晋文公万分悲痛,厚葬了介之推,并将绵山改名介山(因而山西有了“介休”这个地名)。他下令从火烧绵山的那天,即清明前一天开始,全国上下禁烟火三日,家家户户吃冷食,并修寺庙以纪之。东晋《邺中记》载:“并州之俗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介之推断火,冷食三日”。到了唐代,寒食节更是盛行于各地。《旧唐书·玄宗记》载:“五月癸卯寒食上墓宜编入五记,永为恒式”。宋代规定从“寒食”至“清明”祭扫坟墓三日。这样清明、踏青、祭祖、寒食几个节都交叉活动。

清明节的活动内容此时已超出了农时节令的范围。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清明节暮春三日,人们祭祖扫墓与野外郊游同时进行,一炷心香祭先祖,一捧黄土培旧坟,仪式完毕,大家将所带食物围坐分食,而后,采新草,折新枝,尽情踏青,故又日“踏青节”。杜甫《清明》诗说“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宋代著名画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是i一分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东京人们到郊外扫墓踏青时的情景。清明时节还有射柳、拔河、FA鞠、扑蝶、放风筝、打秋千、斗一鸡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清明节分为三候。“初候桐始华”,桐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微风中飘来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二候牡丹华”,这时节国色天香象征富贵的牡丹花盛开了,咤紫嫣红,姚黄魏紫,争奇斗艳,尤以河南洛阳的牡丹最为出色。当地举办了洛阳牡丹节供游人欣赏。“三候虹始见”,清明节过后,雨量有所增加,空气潮湿时雨后空气中水气含量较高,在明朗的阳光照耀下映出七色彩虹,给本已缤纷多彩的大地又增添了美丽的风景。

清明节的禁忌

1 忌穿大红大紫

2 忌嬉骂和非议先人

3 孕妇最好别去扫墓

4 别在墓地拍照留念

5 扫墓时间

6 忌讳探视朋友亲人

7 外出旅游注意地点

8 亲朋扫墓有学问

9 扫墓回来净身洗衣

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登上王位,就想方设法迫害晋献公的其他儿子,晋公子重耳就是在这次迫害中流亡国外,过起了漂泊不定的生活。在流亡途中,有一回重耳饿的晕倒在地,随行的人在附近找遍了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充饥的食物。这时,有一个叫介子推的人,跑到了僻静处拿着刀子在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拿着这块肉做成了肉汤给重耳充饥。

数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也就是后来的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晋文公,重耳登上王位后,对当年忠心追随他的人论功行赏,可独独忘了介子推。这时有人为介子推鸣不平,晋文公也想起了这段往事,感到羞愧万分,随后亲自去介子推的家中请他,可过去后发现介子推已经收拾行囊带母亲去了绵山。

晋文公随即派人去绵山寻找介子推的下落,可怎么找也找不到,这时有人提议,用火烧绵山的三个方面,留下一个缺口,这样介子推就会跑出来了。大火烧了几天,却怎么也不见介子推出来,士兵们上山寻找,才在一处柳树下找到了介子推,这时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已经死了,晋文公看到后嚎啕大哭,悔不该当初。后来在介子推的身后看到了一封信,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深受感动,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下令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再次来到绵山纪念介子推时,发现当年烧毁的那棵柳树又重新焕发了新生,晋文公触景生情,便给这颗柳树赐名“清明柳”并昭告天下,把这日定为清明节,这也就是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节日渊源

1、自然节气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天维建元,是从寅开始的,如《淮南子·天文训》收录:“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

在传统文化中,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岁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北斗星的斗柄从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循环往复;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终而复始。北斗星循环旋转,斗柄回寅,乾元启运,时回新春。当斗柄指向正东偏南的“乙”位时为清明节气。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2、文化内涵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据考古发掘,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万年前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与礼俗观念。“墓祭”礼俗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清明“墓祭”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

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

两千六百年前的春秋时代,晋国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姬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姬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陆陆续续地离开他自谋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不离不弃的追随他,其中的一人叫介子推。

据《韩诗外传》记载,有一年姬重耳一行人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姬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姬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向中农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后来姬重耳饿晕了过去,为了让姬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大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一同煮成汤给姬重耳食用。当姬重耳吃后康复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姬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十九年后,苦尽甘来的姬重耳回晋国做了君主,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当初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大加封赏赐,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当初介子推为自己割股充饥的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登门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仍然没有找到介子推母子二人。于是,有人出了个馊主意说,不如纵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晋文公率众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对着介子推的遗体悔恨交加的不住哭拜,恍然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的树洞,洞里好象还有什么东西。晋文公掏出一看,居然是片衣襟,上面却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感动的泪如雨下,泣不成声的将血书珍而又珍地放入自己袖中。然后晋文公差人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晋文公亲手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传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率领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柳树前,珍爱地掐下了一段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将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将为介子推祭扫的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