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明末清初大鼠疫(汇编20篇)

浏览

686

文章

153

篇1:仓鼠咬人会传染鼠疫么?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仓鼠

很多初养仓鼠的朋友对于仓鼠咬人一直都心存警惕,被咬之后往往会产生很多顾虑,其中最担心的就是生怕传染上了什么病菌。首先我们先从根上看一下这个问题,仓鼠为什么会咬人,先避免了这个问题,再看看被仓鼠咬了之后的解决办法。你被仓鼠咬了通常都是以下几个原因。1.刚带回家的新仓鼠。这个你就不能怪它了,刚刚带回家还和你不熟,你就动手动脚的,它当然没有安全感啦。你不能因为它可爱就去摸它。而且有的仓鼠在宠物店和其它仓鼠合养的,经常打架,所以脾气暴躁。这个时候你要循序渐进。2.你的手上有食物的味道。仓鼠的嗅觉很灵敏,但是视觉不太好。所以你在碰过它的食物之后最好洗个手,不然会被误伤。3.你在外面有鼠了么?仓鼠的领地意识很强,如果你摸过别的仓鼠,手上沾上了别的仓鼠的气味,他就会驱逐你,所以摸完别的仓鼠你也要洗个手哦。首先不用担心的是鼠疫。仓鼠虽然也叫鼠但是是仓鼠科,所以这个不用担心。而且仓鼠很爱干净,家养仓鼠如果有什么细菌往往在传染给人类前就生病死掉了,基本如果被仓鼠咬了也只要消毒下就行了。但是被仓鼠咬也可能感染狂犬病,虽然可能性不大,打不打疫苗自行决定。如果担心狂犬病,按规范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疫苗。如果被咬的伤口红肿或者有其他不适症状,则应立即到医院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鼠疫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以飞沫传播、伤口感染、鼠蚤叮咬为传播途径,发病率高,又称为黑死病。鼠疫病死率高,了解疾病,首先要了解病因,那么,鼠疫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

小编了解到鼠疫的病因有以下4种:

1、鼠蚤叮咬

鼠蚤叮咬是传播途径之一。被鼠蚤叮咬后,人就会感染鼠疫杆菌,从而发病。

2、呼吸道感染

一人得病,其飞沫中都含有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染将疾病传染给他人。得病的人应被隔离开来,独自在一间室内,待病情治愈后才离开屋子,恢复正常生活。

3、皮肤感染

很多人都会意外受伤,而受伤的部分很容易感染病毒,诱发疾病。若一个人伤后接触到患者的脓血,就会得病。

4、消化道感染

人不注意饮食,误食未煮熟的染菌肉会发病。

鼠疫杆菌属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为多形性,革兰阴性兼性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缓慢,需培养72小时以上。

病菌由蚤类叮咬而感染,细菌在引流的淋巴结内,被单核细胞吞噬,但不被杀灭,且能繁殖,形成含Ⅰ蛋白的荚膜及其他毒性物质。淋巴结乃呈出血性坏死,细菌可沿血循环及淋巴管扩散,波及浅表淋巴结及纵膈、肺门淋巴结。

基本病变为血管和淋巴管的急性出血和坏死,局部淋巴结有出血性炎症和凝固性坏死,内有大量病原菌,邻近淋巴结也可累及。肺充血水肿,偶见细菌栓子所致的散在坏死结节。气管、支气管粘膜高度充血,务腔内充塞大量含菌的泡沫状血性、浆液性渗出液。各器官均充血、水肿或坏死。

血多呈黑色,浆膜腔常积有血性渗出液。10%至20%的患者发生多叶性肺炎,可为大叶实变及出血性坏死,脓肿。吸入染菌尘埃时主要引起肺部病变,但也可仅累及扁桃体及颈淋巴结。如未及时治疗,各型鼠疫均可发展为败血症,并波及肝、脾等脏器及其他淋巴结。

以上就鼠疫发病原因的介绍,提醒大家鼠疫病死率高,为此大家要多了解疾病,及早预防,以免感染鼠疫杆菌发病后后悔莫及。接下来小编将给大家介绍社区四害清除与疾病预防这部分社区环境安全小知识,欢迎继续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鼠疫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鼠疫虽已罕见,但并没有完全消失,因为它仍然会在鼠类中传播,一有机会还会传播给人类。即使在美国,平均每年也会有10多人从野外鼠类感染鼠疫,1/7的患者死亡。尽管鼠疫已非不治之症,也容易控制,但仍然被许多人视为最恐怖的疾病,所以做好鼠疫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那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鼠疫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抗菌治疗

对各型鼠疫的特效治疗一般仍以链霉素为首选,其次是广谱抗菌素,磺胺类药物作为辅助治疗或预防性投药。必须争取早期足量和注射给药,轻症也可口服。首剂宜大,疗程视不同病型而异,热退后继续用药4~5天。

链霉素宜用于腺鼠疫等较轻病例,成人每日肌注2g,2~4次分给,热退后改为每日1g,疗程同上。肺鼠疫病例须用较大量,链霉素首剂为1g,继每4小时0.5g,热退后改为每6小时0.5g,用药5~7日。

氨基糖甙类若与四环素合用,则剂量可酌减。四环素在开始2日宜用较大量,成人每日3~4g,分4次口服。不能口服时改静滴,但四环素的每日量不宜超过2g,热退后即改口服。

处理肺鼠疫、败血型鼠疫等以联合用药为宜,首选为链霉素加四环素。早期足量给药为成功关键。FDA目前批准以下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鼠疫:左氧氟沙星、链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

提醒您:预防鼠疫不能只用药,也应该多运用所学的鼠害知识,比如生物灾害知识和自然灾害知识,这对于消灭鼠疫也有一定的用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感染鼠疫当天会有症状吗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感染鼠疫当天会有症状吗?鼠疫是一种危害性和流行性极强的疾病,对患者身体伤害很大。一般来说,它的潜伏期在两到三天,如果治疗不及时常会有继发败血症。感染鼠疫后要及时到医院确诊治疗,以免贻语病情。在日常时我们也应该多懂的一些鼠害知识和鼠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以防自己出现鼠疫的情况。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鼠疫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至3天,曾接受预防注射者,则潜伏期延长至9至12天;机体抵抗力弱,而病菌毒力特强者,潜伏期可缩短至数小时。临床上主要有轻型、腺型、肺型及败血型等类型,除轻型外,初期的全身中毒症状大致相似。

全身中毒症状:起病急,以畏寒或者寒战发热等开始,体温迅速上升至39度至40度,头痛及四肢疼痛剧烈,有时有恶心、呕吐等,病人意识迅速模糊,表情惊惶,言语含糊,颜面和眼结膜极度充血,步态蹒跚如酒醉状。此时病人极度衰竭,脉博与呼吸加速,脉律不规则,血压下降,肝脾肿大。有时皮肤、粘膜出现瘀血或皮下出血,鼻出血、尿血、胃肠道出血等。

肺鼠疫多由腺鼠疫血行播散引起,少数为原发性吸入性肺鼠疫。咳痰为脓血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发绀。肺部体征少,可有少量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体征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为本病之特征,如抢救不及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多死于休克及呼吸衰竭。因病死后全身皮肤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称。

提醒您:通过以上的了解,大家也看到鼠疫的危险了,而鼠害的类型也非常多,当身体出现不适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如果不懂的话,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些生物灾害知识和自然灾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死老鼠会传播鼠疫吗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来自老鼠传染的一直人和动物之间的疾病,鼠疫也属于流行传染病,现在可以说控制了这种疾病的流行范围,但是还有病发病例。对于预防鼠疫的疫苗也正在研究,然而死老鼠会传播鼠疫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死老鼠是不会传播鼠疫的,鼠疫传播途径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当鼠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后,细菌在蚤胃大量繁殖,形成菌栓堵塞前胃,当蚤再吸入血时,病菌随吸进之血反吐,注入动物或人体内。蚤粪也含有鼠疫杆菌,可因搔痒进入皮内。此种“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少数可因直播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或病兽的皮、血、肉经破损皮肤或粘膜受染。

肺鼠疫患者可借飞沫传播,造成人间肺鼠疫大流行。

提醒您:为了避免鼠疫的发生,我们一定要做好鼠疫防治措施,如果不知道如何做,可以多了解一些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相关的鼠疫知识,另外从根源消灭鼠疫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懂得一些生物灾害知识和自然灾害知识对消灭鼠疫的帮助非常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人类之间会传播鼠疫吗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传播快、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烈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那么人类之间会传播鼠疫吗?

答案是:人类之间会传播鼠疫。

人和人之间会通过飞沫传播鼠疫。续发或原发性肺鼠疫病人可以通过呼吸、谈话、咳嗽、打喷嚏等借助飞沫经呼吸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鼠疫,并迅速造成肺鼠疫大流行;在剥制染疫动物过程中,由于飞沫四溅并可通过呼吸道引起直接感染。

除了这种飞沫传播的途径外,鼠疫还会通过以下这些途径传播。

1,媒介昆虫

主要是通过染疫跳蚤的叮咬,其它吸血虫媒,如硬蜱、臭虫、虱子等,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携带鼠疫菌。当鼠蚤吸取含染疫的鼠血后细菌在蚤胃大量繁殖形成菌栓堵塞前胃当蚤再吸入血时产随吸进之血反吐注入动物或人体内蚤粪也含有鼠疫杆菌可因搔痒进入皮内此种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2,直接接触

人与感染鼠疫的动物(包括家畜)、媒介昆虫、鼠疫患者及其尸体,带菌分泌物和排泄物和排泄物直接接触皆可引起感染。人们猎取或剥食旱獭是常见的直接接触感染途径之一。

不管通过何种途径感染的鼠疫,均可发展为败血症,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传染病之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如何治疗轻型鼠疫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鼠疫并不陌生,尤其是在一些卫生条件差的地区,这种疾病更是频发,所以我们要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以避免治疗时做不到对症下药使病情加重,那么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如何治疗轻型鼠疫?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1.严格的隔离消毒:患者应严格隔离于隔离病院或隔离病区,病区内必须做到无鼠无蚤。入院时对病人做好卫生处理(更衣、灭蚤及消毒)。病区、室内定期进行消毒,病人排泄物和分泌物应用漂白粉或来苏液彻底消毒。工作人员在护理和诊治病人时应穿连衣裤的“五紧”防护服,戴棉花沙布口罩,穿第筒胶鞋,戴薄胶手套及防护眼镜。

2.饮食与补液:急性期应给患者流质饮食,并供应充分液体,或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以利毒素排泄。

3.护理:严格遵守隔离制度,做好护理工作,消除病人顾虑,达到安静休息目的。

提醒您:鼠疫防治措施一定要做好,但是对于这种自然灾害疾病,多了解下相关的自然灾害知识、生物灾害知识和鼠害知识,对于鼠疫的预防是非常有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感染鼠疫的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人类饮食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动物被人类当做新奇的食物,而由此导致越来越多动物疾病由口进入人体,引发疫病。新疆就有位工人,因在工地上捕食旱獭染上鼠疫。鼠疫属于甲类传染病,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通常存在于动物及媒介昆虫体内,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疫源动物感染,由此大家都看到了鼠疫的危害,所以大家一定要多了解一些自然灾害知识和生物灾害知识来保护自己,那么感染鼠疫的症状有哪些?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一、产生剧疼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

二、出现高热现象,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

三、咳嗽,胸痛,咳痰带血,血性腹泻,

四、剧烈头痛,颈部强直,胡言乱语

提醒您:鼠害类型非常多,所以当身体发生以上的不适时,一定要去医院治疗,切记耽误病情,如果大家还不够了解,那么大家可以多学习一下鼠害知识和鼠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相关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世界上第一恐怖的病毒是什么?不是艾滋病、不是鼠疫而是这个

全文共 274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肺炎实在是太严重了,但是问题不大,全国人万众一心一定能战胜的,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来看看病毒相关的内容,不看不要紧,就看这个世界上上第一恐怖的病毒是什么吧,很多人说是艾滋病,什么鼠疫,什么黑死病,但是其实都不是的,世界上第一恐怖的病毒其实是埃博拉,到底有多么的恐怖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

终极病毒:埃博拉

它是排名世界第一的恐怖病毒,致死率高达90%左右,它比艾滋病还要厉害百倍,它让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束手无策,很多惊悚电影和悬疑小说都把它当成主角。它首先在非洲的扎伊尔猴子体内被发现,曾经令整个村庄的人都死亡。生物学家把它列为最高危险级别的病毒!

1976年8月26日,刚果北部城镇的44岁教师马巴罗罗科拉莫名其妙地发起高烧来,当时被医院诊断为疑似疟疾感染,并且接受奎宁注射治疗。这位病人每日回医院就诊观察,一周后却恶化为无法控制的呕吐,还有带血腹泻、头痛、晕眩和呼吸困难,并开始自口、鼻、直肠等多处出血。

如此诡异的病情让扎伊尔最好的医院和大夫也没有办法,最后马巴罗罗科拉在9月18日死亡,全过程只有两周。不久之后,扎伊尔有更多病患带着相似的症状就医,包括发烧、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疲倦、恶心、晕眩等。这些常发展成带血腹泻、严重呕吐和多发性出血,初期传染可能起因于重复使用已用过却未消毒的针筒,后续传染则主要是照顾病患时没有适当的安全措施而受到病毒侵袭。

在以后的十几年中,扎伊尔国境内至少有6万人陆续感染了这种诡异的病毒,在半个月内死亡的人数超过3万人,在剩下的3万人中,也有4,000多人在发病后的45天之内不治而亡。按照这个数字计算,这种病毒的半年内死亡率居然达到了恐怖的53%,是地球所有已知病毒中致死率最高的,也就是说,如果有两个人感染此病,就会死掉一个。而大名鼎鼎、令人谈之色变的艾滋病毒,其死亡率也不过10%左右,而且还是发病后10年内的概率。

经从欧美请来的医学专家研究,这是一种出血热型病毒,利用电子显微镜对病毒的研究显示,其呈现一般纤维病毒的线形结构。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现“U”字、“6”字形、如意形、缠绕、环状或分枝形,不过实验室纯化技术也可能是造成这些形状产生的因素之一,例如离心机的高速运转可能使病毒粒子变形。

患上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它拥有90%以上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死、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科学家将这种病毒叫“埃博拉病毒”,是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来命名的,这条河也最接近埃博拉病毒第一次爆发时候的那个城镇。如果给全世界病毒评选排名的话,高居首位的无疑就是埃博拉病毒了。美国惊悚电影《极度恐慌》和香港电影《伊博拉病毒》都是以该病毒为题材,悬疑惊悚小说《疯狂的医院》也提到过埃博拉,它还成了日本军国主义恐怖分子用来袭击中国的生物武器。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通常借由体液、黏膜、皮肤等接触造成感染。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仍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目前认为果蝠是病毒最有可能的原始宿主。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埃博拉病毒曾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爆发过。

苏丹的埃博拉病毒爆发,是在1976年,首次在苏丹棉花厂的一名工人身上被发现的。研究人员指出,这名工人应该是在工厂里或者附近接触到到原生物宿主,但在检测过工厂附近的动物及昆虫后仍一无所获,那个原宿主至今仍然不知道是什么。第二个病例是一位住在苏丹的酒吧负责人,当地医院用尽所有的方法治疗他都没有效果,最后还是宣告不治。医护人员在治疗时并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导致病毒传遍医院发生大爆发。

科特迪瓦的埃博拉病毒首先在科特迪瓦的塔伊国家公园中被发现,那是在1994年11月1日,两只黑猩猩尸体在森林里被发现。检验人员发现在心脏中的血液是棕色的且已液化,通常尸体中的血液在死亡十几小时之后就应该完全凝固。内脏外观并没有明显痕迹,肺中充满血液。从黑猩猩身上采取到的组织显示,此病毒与苏丹埃博拉及1976年爆发的刚果埃博拉十分相似。1994年后,更多死亡的黑猩猩被发现,科学家用许多方法对病毒进行检测。感染的来源被认为是一只被黑猩猩捕食且带有病毒的疣猴。

执行尸体检验的其中一位科学家感染了病毒。她出现了类似登革热的症状并在一星期后被送到瑞士治疗。两个星期后出院,在感染病毒之后的第六个星期完全康复。

其他地区发现埃博拉病毒的还有不少,1989年11月,美国海关在一群由菲律宾进口至美国维珍尼亚州雷斯顿的食蟹猴身上发现,到了1990年2月,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再次在雷斯顿、德州及菲律宾爆发。1992年及1996年,更多病例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和德州被发现,所有感染的猴只出现与猿猴出血热类似的症状。在这两次爆发中,没有人类受到感染。

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爆发是在2004年5月,苏丹国的一个县报告有20个病例,并有5人死亡。疾病管制局在几天后确认这些病例为苏丹埃博拉,邻近国家例如乌干达、刚果皆增加边界的守卫,以控制疫情。

症状因人而异,会突然出现。最初的症状包括:发高烧、严重头痛、肌肉、关节或腹部疼痛、严重乏力和疲倦、咽炎喉咙痛、作呕和头晕。早期症状会被错误诊断为疟疾、伤寒、痢疾、感冒或其他细菌感染,这些病都较常见。

埃博拉病毒进而引致腹泻、深色或带血的粪便、咖啡样吐血、因血管胀大而眼睛变红、因皮下出血而皮肤出现红斑、斑丘疹、紫斑和内出血。身体任何孔都会出血,包括鼻、口、肛门、生殖器官或针孔。其他症状包括低血压、低血容量、心悸、体内器官严重受损,并引致弥散性全身坏死,及蛋白尿。由病发开始到死亡通常只有7~14天。染病后的第二个星期,病人一是退烧,二是出现多个器官衰竭。

由于埃博拉病毒致死率极高,因此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归类为最高等级之生物恐怖袭击的武器。被认为是最可怕的威胁公共安全、健康的潜在生物武器。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埃博拉病毒曾在冷战期间考虑作为针对苏联的生物武器。

埃博拉因其致命性强而考虑作为生物武器,但由于病毒孵化期短,很可能在先杀死一部分人之后无法大规模传播。因此有些病毒研究者希望通过结合天花病毒,制造出一种传播范围大、杀伤力强的病毒,作为恐怖袭击武器。在1992年,日本的奥姆真理教领袖麻原彰晃曾带领四十多名成员远赴刚果,希望获得此病毒作为大屠杀工具,但并未成功。

这种恐怖的病毒已经有好几年没再出现,但人们仍然惊惶,生怕某一天它会再次爆发。另外,埃博拉病毒为什么会首先在非洲出现,它与艾滋病又有什么关系?目前还没相关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哪种类型的鼠疫最为多见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而引发鼠疫的就是一种叫做鼠疫杆菌的杆菌,除此之外,它还是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的病媒,它在历史上造成了严重的伤亡,所以灭鼠、搞好卫生就显得尤为的重要,那么哪种类型的鼠疫最为多见?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腺型鼠疫最多见,常发生于流行初期。急起寒战、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偶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皮肤淤斑、出血。发病时即可见蚤叮咬处引流区淋巴结肿痛,发展迅速,第2~4天达高峰。腹股沟淋巴结最常受累,其次为腋下、颈部及颌下。由于淋巴结及周围组织炎症剧烈,使呈强迫体位。如不及时治疗,肿大的淋巴结迅速化脓、破溃、于3~5天内因严重毒血症、继发肺炎或败血症死亡。治疗及时或病情轻缓者腺肿逐渐消散或伤口愈合而康复。

提醒您:鼠疫类型有很多,其中腺型鼠疫是最常见的,为了避免鼠疫的发生,大家一定要多了解一些自然灾害知识和生物灾害知识,另外鼠害知识和鼠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相关的知识也不能忽视,这样在出现鼠害时可以更好地应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鼠疫会通过蚊子传播吗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的出现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我们都不会太陌生了,在现今鼠疫的发生也没有以前那么频发,但我们也不可太过于大意,要做好鼠疫防治措施也是必须的,然而鼠疫会通过蚊子传播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鼠疫不会通过蚊子传播的,鼠疫的传播途径动物和人之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当鼠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后,细菌在蚤胃大量繁殖,形成菌栓堵塞前胃,当蚤再吸入血时,病菌随吸进之血反吐,注入动物或人体内。蚤粪也含有鼠疫杆菌,可因搔痒进入皮内。此种“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少数可因直播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或病兽的皮、血、肉经破损皮肤或粘膜受染。肺鼠疫患者可借飞沫传播,造成人间肺鼠疫大流行。平时也要防制蚊子可以用一些像玮熠虫害的防蚊虫的用品来防制。

提醒您:现在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这个问题已经成为鼠疫知识排行榜前几名了,因为鼠疫这种病是非常可怕的,只有及时预防才能控制它的发生。另外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生物灾害知识与自然灾害知识可以在本站直接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吃了老鼠吃过的东西会得鼠疫吗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具有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等特点,因此做好鼠疫防治措施必不可少,那么吃了老鼠吃过的东西会得鼠疫吗?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被老鼠咬过的东西一定不要继续食用,尤其是直接咬到的食品,不要去掉咬过部分再吃。老鼠容易通过鼠疫杆菌而传播鼠疫一类的传染性疾病,被其咬过的食物中可能会残留有类似感染病原体,人体受到感染后可能会出现高烧不退、淋巴结肿痛、肺炎等严重症状。但是偶尔食用一次不会有过大的不利影响,人体一般具有较强的免疫能力,可以起到抵抗感染的作用。

提醒您:鼠疫知识包括很多,现在很多人都在关注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因为做好防治措施必不可少,然而想要从根源消灭鼠疫,只能多了解一些自然灾害知识和生物灾害知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鼠疫疫苗必须按时打吗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突然寒战、高烧、剧烈头痛、呕吐、面部发红、眼红、皮肤有出血点等。鼠疫临床上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四型,但是鼠疫疫苗必须按时打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鼠疫疫苗是一定要打的,因为鼠疫时一种非常可怕的传染病,很不容易治好,打疫苗我们主要是为了预防,而且我们也应该做好鼠疫防治措施,这样鼠疫就很容易被消灭了,那么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坚持“三报”制度:

1.发现病(死)旱獭和其它病(死)动物要报告;

2.发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应立即报告;

3.发现原因不明的急死病人应立即报告。

提醒您:做好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鼠疫知识,比如生物灾害知识和自然灾害知识都可以在本网站搜索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医如何治疗鼠疫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据了解,鼠疫在《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甲类传染病,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发病急、传染性强、传播快、病死率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鼠疫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有所回升,人间鼠疫病例增多,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重新流行的20种传染病之一,因此做好鼠疫防治措施不能有一刻迟缓,那么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中医如何治疗鼠疫?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1)腺鼠疫:寒战高热、淋巴结肿大,面红耳赤,烦渴欲饮,甚或神识模糊,苔黄,脉弦数。

治法:解表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黄芩10克、黄连10克、板蓝根30克、连翘18克、元参15克、生石膏(先煎)60克、知母10克、薄荷10克、赤芍15克、大贝母10克、夏枯草15克、生地30克、马勃10克,生甘草6克。

(2)肺鼠疫:高热烦渴,咳嗽气急,胸痛,咯血或咯痰带血,面红目赤,苔黄舌红紫,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凉血止血。

方药:生石膏(先煎)60克、大黄15克、知母10克、水牛角(先煎)15克、丹皮10克、赤芍15克、生地3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全瓜蒌30克、半夏10克、连翘15克、白茅根30克、仙鹤草30克、三七粉(冲)3克。

(3)败血型鼠疫:高热神昏,斑疹紫黑,鼻衄呕血,便血尿血,舌绛,脉细数,或体温骤降,面白肢冷,脉微欲绝。

治法:清营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生石膏(先煎)60克、水牛角(先煎)15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5克、淡竹叶15克、连翘15克、黄连10克、元参30克、麦冬15克、白茅根30克、紫草15克、侧柏叶10克。气血暴脱者,参附龙牡汤合安宫牛黄丸,固脱、并窍并用。

提醒您: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医治方法,医治鼠疫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对于这种传染病,我们只有找到根源才能更好地消灭它们,所以大家多了解一些生物灾害知识和自然灾害知识等相关的鼠害知识,这样对消灭鼠疫非常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所以当出现鼠疫后,一定要做好鼠疫防治措施,那么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1.管理患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按紧急疫情上报,同时将患者严密隔离,禁止探视及病人互相往来。病人排泄物应彻底消毒,病人死亡应火葬或深埋。接触者应检疫9天,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检疫期应延至12天。

2.消灭动物传染源:对自然疫源地进行疫情监测,控制鼠间鼠疫。广泛开展灭鼠爱国卫生运动。旱獭在某些地区是重要传染源,也应大力捕杀。

3.切断传播途径:灭蚤必须彻底,对猫、狗,家畜等也要喷药;加强交通及国镜检疫对来自疫源地的外国船只、车辆、飞机等均应进行严格的国境卫生检疫,实施灭鼠、灭蚤消毒,对乘客进行隔离留检。

提醒您:以上就是对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的说明,其实这种自然灾害,我们只能从根源祛除,多了解一些鼠害知识,和相关的自然灾害知识和生物灾害知识来保护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1910年东北鼠疫有多严重?有多少医生因公殉职?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清末宣统二年10月25日,也就是公元1910年。在这一天中,清朝与沙俄交界处的满洲里地区发生了严重鼠疫疫情,这次鼠疫病毒仅仅在半个月之后就波及到了哈尔滨地区,紧接着又来是向东北其他地区开始迅速蔓延。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次鼠疫事件。

当时的中国社会盛行土葬,并且有魂归故里的传统。而清朝时候的东北地区,其主流民众为山东、直隶等省的第一代移民。这部分人里面,有人将鼠疫患者的灵柩运回了关内老家,由此,鼠疫的病毒源开始越过山海关传入山东等省份。

清朝朝廷对此事倍感重视,于是清廷以宣统帝的名义指派大清北洋陆军医学院医官伍连德负责处理此次疫情。伍连德由此赶赴东北,着手处理疫情。

疫情的扩大

这场鼠疫的疫情从宣统二年11月爆发,到宣统三年3月消除,前后历时四个月。而这四个月的时间里,有六万多人因为这场鼠疫而丧生。这场鼠疫惊动了当时的国际社会。沙皇俄国唯恐鼠疫从清俄边境顺着俄国的铁路交通传到欧洲,为此,沙皇尼古拉二世十分重视此次疫情,也参与到了全俄防疫活动中。

而这场鼠疫的扩大,和当时的清朝百姓不具备现代医疗常识有着密切相关——比如,清朝负责处理疫区事物的军士、警察不具备防护意识,导致这些军士和警察成为鼠疫传播的载体,并且大量的军士和警察也死于这场鼠疫之中。此外,对于鼠疫患者去世后尸体的错误处理,也导致鼠疫传播愈演愈烈。

这一切,直到伍连德接手防疫事务后,才开始扭转。

疫情的控制

宣统三年1月月底,伍连德在取得朝廷许可后,将感染瘟疫的尸体集中进行了火化处理。这一举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病毒传播的源头。并且,中外列国很多医生都参与了抗击此次鼠疫的壮举,并且,也付出了一定的牺牲。

根据相关资料透露,参与抗击鼠疫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以及负责运送工作的工人),有297人因为这次鼠疫而丧生。

这其中,参与抗击鼠疫的医生中,中医共九人,其中有四位医生,因为在救治过程中没有意识到病菌会通过空气、呼吸道传播,最终导致自己不慎感染鼠疫病毒而牺牲。

西医方面,参与此次抗击鼠疫的西医(包括医学院的学生)一共四十九人,其中有两位因为感染鼠疫而去世。

最终,经过四个多月的奋战,此次鼠疫终于在宣统三年三月得以扑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鼠疫的潜伏期的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潜伏期症状有哪些?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1.潜伏期

腺型2~8天;肺型数小时至2~3天;曾经预防接种者可延至9~12天。

鼠疫的潜伏期很短,多数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到9天。开始的症状与体征是无特征性的发热、畏寒、不适、头及四肢疼痛、恶心、喉痛,最早被疫蚤叮咬的地方其相关的淋巴结出现淋巴腺炎,受害的淋巴结发热、肿胀、红肿、变软、化脓。

提醒您:当有以上的症状时,一定要及时治疗,不然很容易出现死亡的情况。另外鼠害类型也有很多,大家一定要多保护自己,多了解些相关鼠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和鼠害知识,还有就是引起鼠害的原因大家一定要多注意,可以了解相关的生物灾害知识和自然灾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如何判断是否得了鼠疫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是毁灭性的。大家要小心废墟之上鼠疫肆虐,特别是地震后,由于人们的居住环境比较差。在一些灾区群众集中的避难场所,如果生活垃圾、粪便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容易污染水源;同时,也容易孳生苍蝇等,造成细菌传播,也有可能导致鼠疫的发生。那么如何判断是否得了鼠疫?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起病前10天内到过鼠疫流行区,有鼠疫功物或病人接触史。

2.临床表现突然发病、高热、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及早期衰竭、出血倾向,并有淋巴结肿大,肺部受累或出现败血症等。

3.实验室检查从淋巴结穿刺液、脓、血等标本中检出病原菌和(或)检出血清特异性F1抗体。

鉴别诊断

1.腺鼠疫应与一般急性淋巴结炎鉴别。

2.肺鼠疫与其他病原引起的肺炎鉴别,如大叶性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型、衣原体及支原体肺炎等。

3.败血症型鼠疫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败血症及肾综合征出血热鉴别。

提醒您:出现鼠疫后一定要及时做好鼠疫防治措施,可以了解一些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相关的鼠疫知识来帮助自己,另外想要了解更多生物灾害知识与自然灾害知识可以在本站直接搜索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鼠疫是甲类传染病吗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传播快、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烈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早期诊断尤其是首例的及时发现对鼠疫的防治至关重要,然而鼠疫是甲类传染病吗?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鼠疫属于甲类传染病,本病为多途经传染,靠荚膜,多种毒性抗原,内毒素及毒性酶,透明质酸酶,溶纤维蛋白酶等致病。按传播方式不同分为:鼠间的鼠疫,一般在人间发生流行之前发生。通过鼠蚤吸血传播。人间的鼠疫,人被感染的鼠蚤叮咬而传染。也可因宰杀感染后的动物,由破损创口侵入,或因吸入含本菌的气溶胶感染。

提醒您:鼠疫作为甲类传染病之首,我们一定要避免鼠疫的发生,多了解下生物灾害知识和自然灾害知识,另外因为鼠害类型非常多,鼠害知识和鼠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相关的知识也不能忽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防治鼠疫的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鼠类可以直接把病菌传给人,或通过体外寄生虫间接传给人,起传播媒介和保菌作用。现知道家栖鼠类至少能传播35种疾病,因此一定要做好鼠害防治措施,那么鼠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防治鼠疫方法有哪些?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1、从原理上说,声音是常用的驱鼠方法。把猫、狗、猫头鹰等捕鼠动物的凶叫录制下来,或是把老鼠的惨叫声录制下来,或是录制各种尖锐的声音,然后用播放设备在老鼠出没的地方播放,就能吓跑老鼠。有的老鼠很聪明,一种声音用久了,它就能发现道道,因此,可以交替使用各种声音,让老鼠无法习惯。

2、上文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各种声音在人耳听觉范围内,往往会干扰人们作息,比较适用于那种无人值守和生活的仓库等。因此,人群生活的环境可以采用超声波驱鼠器来驱鼠防止干扰人群作息。注意,用生活环境里的超声驱鼠器,功率不能太大,以免伤害人体。

3、老鼠也怕光刺激,因此,光源也可以用来驱鼠。各种照相机闪光灯(可以用滤光片来变换颜色)和强光霓虹灯,都可以用来驱鼠,设置好一定的闪光间隔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一种颜色,防止老鼠产生习惯。

提醒您:投放灭鼠器也是一种方法哦,但是一定要选好位置,不然就是徒劳一场了,另外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鼠害知识、自然灾害知识和生物灾害知识都可以在本网站搜索查询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