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恩阳古镇在哪里【汇集20篇】

柳江古镇建于南宋十年,距今800多年历史,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想要去柳江古镇旅游的朋友,不妨先来看看问学吧小编整理的柳江古镇旅游全攻略,供你出游参考。

浏览

4585

文章

360

篇1:丰盛古镇

全文共 1225 字

+ 加入清单

丰盛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丰盛古镇位于重庆市的东南边陲,也是就是现在的巴南区,明末清初始建场镇,曾经是重庆府去南川、涪陵的重要驿站。古镇老街两侧均为2~3层全木质穿斗结构的店铺。铺后多为青砖黑瓦四合院,其檐额、堂额、门窗等,多饰以戏文故事、鱼虫鸟兽,具有典型的徽派风格,这一特点在重庆众多古镇中是不多见的。

丰盛古镇因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于2002年4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重庆首批20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2005年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了《丰盛镇古镇保护规划》。丰盛镇人民政府自2002年起,相继制定了保护措施,投入的大量的资金,保护古镇,改善基础设施,因此也迎来了成千上万访古寻幽的四方游客。2008年12月23日获得了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国家文物局联合颁发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并于昨日举行了正式挂牌仪式。“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为国内最高级别的历史文化遗产称号。

游:拍碉楼、逛老街、听响石、观潮泉

丰盛古镇的老街两侧,林立着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木楼院子,小院里,青砖黑瓦,雕梁画栋,门窗上绘就的都是戏文故事、鱼虫鸟兽。

在丰盛镇不远的高山密林中,耸立着数十座清末明初时期的碉楼炮口,这些碉楼筑3-6层,每层面积80-150平米,都设有望洞和射击孔,至今保存完整并尚有人居住的有清阳楼、十字口、书院街、文峰、兴隆湾等十余座。

紫云响石,多产于丰盛镇东西坡,由紫云寺的和尚发现而得名。据清《巴县志》载:“产响石,中含红子,摇之,声入玉沙”,石腹中空,有固体小石子或是液体物资在内,用手摇晃即出声响。

“潮泉洞”位于丰盛镇以东1公里外地方,洞底有一地下暗河,河面最宽处达10米,周而复始地展现一个退潮―回潮―涨潮的过程,半小时能涨大约1.5米,每个涨潮周期持续1.5小时左右。当河水退至最低位时,会突然传来“轰隆、轰隆”的水响声,河水由下游开始回潮,来势凶猛,3秒钟内河面水位能迅速上升20厘米,河面骤然变宽,稍后又迅速退潮,几秒钟后恢复原来的水位,数方水量在瞬间消失殆尽,一个涨潮周期中有六七次这样涌潮现象。

吃:腊肉、豆腐干、农家菜

现在丰盛古镇仍保持一些原始的颇具民间特色的手工作坊,如手工制称、手工弹棉花、高粱穗扎扫帚、中草药店、烟熏豆腐干、腊肉、手工挂面、老式转椅的理发店、古民居家仍保存许多古式雕花用具等,其中的烟熏豆腐干、腊肉、手工挂面都是不可错过的美食。

“烟熏豆干吃法多,既可凉拌也回锅。家中偶来好朋友,直接拿来就酒喝。”这首歌谣在巴南区丰盛古镇广为流传,唱的就是古镇上颇为有名的烟熏豆干。该镇烟熏豆干诞生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烟熏豆干的加工流程非常传统,首先精选颗粒饱满色泽光亮的黄豆,然后用适宜的温水浸泡数小时淘净后磨浆、过滤、烧浆、点卤、扮入椒盐等辅料。最后,装箱、榨干、成形、上炉,再用十多种本地香草柴禾烘熏3—5小时后即可按需食用。

除了传承百年的烟熏豆腐干,丰盛镇还有农家老腊肉、豆花饭、鸽子汤等美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西塘古镇在哪里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西塘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东距上海90公里,西距杭州110公里,北距苏州85公里。

西塘古镇的景点有石皮弄、五福桥、中国纽扣博物馆、明清木雕馆、烟雨长廊等。其中,石皮弄在西塘西街的尽头,全长68米,由216块厚度仅三厘米的石板铺就而成,是王家尊闻堂与种福堂之间的过道。

薄如皮的石板作为下水道的表皮故称石皮弄,它最宽处1.1米,最窄处只有0.8米,上面是一条狭长的天空,故石皮弄有西塘“一线天”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千年古镇,瑰宝砖雕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德清县新市镇朱家桥堍,有一道6米高的封火墙,墙上建于明清年间、取材于《三国演义》的砖雕群,至今保留完好。

砖雕表现的全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故事,如《张飞战马超》、《诸葛亮出祁连》、《关公走麦城》等等,除人物、战马外,还有其他动植物图案。尺幅基本上为120厘米长、30厘米宽。

行家称,如此精湛的砖雕艺术在浙江乃至全国都是比较罕见的,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保护价值。

据该镇古镇保护开发办介绍,新市镇为千年古镇,历史上名人辈出,文化底蕴较深。

当地政府一直比较重视对名胜古迹的保护。这次《三国演义》砖雕群被发现后,该镇已制订了重点保护措施,今年将着力整修后对外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大昌古镇

全文共 1521 字

+ 加入清单

重庆市巫山县大昌古镇地处长江以北,大宁河中游、小三峡风景区。从巫溪县城出发,坐船沿大宁河下行两个多小时,新小三峡旅游的终点,依山傍水、绿荫掩映、青墙黛瓦的地方就是大昌古城。

大昌古镇古城藏在巫山山脉的一个平坝里,1700多年前,大昌的先民在此筑城,大宁河、洋溪河在平坝汇合,冲积了数千亩肥田沃土,盛产稻粮;滔滔的大宁河下连长江,上通陕西镇平、湖北竹溪,在水路交通一统天下、诸侯割据争雄的时代,大昌堪称“咽喉”要地。

下了渡船,登上青石阶,迎面就是南门。一棵古老的黄桷树生长在南门城墙里,躯干从石缝中冒出来,根虬暴露在外,盘旋着、扭曲着。

踏着古镇街道中央的青石板路,在狭窄的街上行走,脚下发出清晰的脚步声,使人不得不放慢放轻脚步,深怕破坏了古镇的宁静安详,也使我们能够静下心来,慢慢地欣赏古镇的一砖一瓦。有哪里的古民居会比这里的更舒展于山形地势,更得意于御风亲水?还有哪里的老房子能比这里的见证过更多沧海桑田,而后又将桑田沧海?

大古镇建在大宁河畔,占地约10公顷,现名为“解放街”的街道呈“T”字形,串通东、西、南3座城门,东西街长350米,南北街长200米。人们形容古城四面可通话,一灯照全城的袖珍古城。镇内建筑属砖木结构,大多为四合井院,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翘角飞檐、古朴幽雅,具有浓郁的江浙风格。

与1700多年的每一天一样,村民平静地在古镇生活,坐在门前干着手头的活计,打理着自家的营生。三峡工程蓄水已经改变了一切,还有7个月,大昌古城将被全部淹没,上方水深将达近30米,这里将变成一片汪洋。但这里没有给人丝毫异样的感觉,只有古城南门上那个若大的“拆”字提醒着人们,这里不久就会消失,2004年初古镇将全部拆除和部分复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将度过千年古镇的最后一个夏天。

到大昌古城,温家大院是一定要去的。这座始建于清朝初年的建筑是古镇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温家第十代孙温光林和大院的女主人付少香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温家大院是他们曾经当过清朝巡抚的祖先修建的。它坐西向东,占地32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为穿斗式结构,大院由门厅、正厅、后厅三部分组成,均以椽木作为房梁屋顶,共有12柱37架梁。窗棂镂木雕花,工艺考究。雕花窗户像巨大的双喜字,刻有仙桃、蝙蝠、菊花、牡丹等祥瑞之物。天井里的水漏是排污水和雨水的地方,天井四周围合的房屋形成了走廊。正厅是家族长老会客的地方,摆放着两把椅子,上方“祖遗厚德世代昌隆”字迹刚劲、寓意颇丰。老人的大儿子已经移民外迁,回到了他的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广东,400多年的风风雨雨,大昌的居民大多是湖广填四川时的移民后裔,沧海桑田,他们又沿着先民的路线返回祖籍故乡。

据了解,由于三峡水库蓄水,大昌镇肩负着二、三期水位搬迁移民重任,目前大昌镇离135水位只有十余米距离,大昌镇共需要搬迁移民1.5万人,2001年开始大规模的移民,首批5000多名移民迁往安徽、广东,目前共外迁1.2万人。三峡工程完工后,美丽的大昌古镇和四周万亩良田将沉入湖底,古城内现有保存较好的、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城门和三峡最大的古建筑群,国家文物部门计划将大昌古城原样整体搬将随镇政府一起迁至6公里外的新镇区。

信息来源: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 作者:刘立群

大昌镇:大昌镇位于重庆市东部渝陕鄂三省市交汇处,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幅员面积188.8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46979人,辖3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是小三峡黄金旅游区和巫山北部旅游观光走廊的中心,也是三峡库区最大的三期移民重镇。大昌镇,位于重庆市东部渝陕鄂三省市交汇处,每年财政收入近300万元,财税返还可支配财力近10万元。特别是移民搬迁后,非公经济和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河桥古镇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河桥古镇位于临安市西南部、柳溪江畔昌化,距杭州100公里、临安市区50公里。

河桥古镇是古时昌化县治所在。明嘉靖年,唐昌即(昌化县)设四镇,河桥因“邑水口形胜商务独冠唐昌”被列为首位,至今镇门上“唐昌首镇”犹可见。

河桥老街是古镇的象征,是古镇文化最直接的反映。老街南北长近2000米、宽5米,皆用条石、鹅卵石铺筑。古街两旁有100多家店铺,具有清末民初传统建筑风貌,还留存着当年店铺林立的痕迹……

河桥有1300多年的历史,明朝嘉靖年间,这里人口稠密,商贸繁荣,文化昌明,又因为地处三江交汇处,所以被称作“唐昌首镇”。有桥必有水,水路通航,古时“河桥一带,几里许,烟火不下千家”,相当一段时间内,河桥地势之显要不言而喻。上世纪四十年代抗战时期,河桥再度繁荣,诸多机构在此设节,颇具影响,河桥也是浙西商业集市,有着“小上海”之称。如今虽历经岁月变迁,古迹名胜已不复往日盛景。

拂去尘埃,河桥古镇的价值并未被世人遗忘。作为山区小镇,凭借周围秀丽的山水风光,轮廓依旧的老街,百余幢清代民国时期的建筑,2010年,杭州打造首批13个“风情小镇”,河桥就位列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束河古镇东巴宫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东巴宫坐落在丽江古城东大街,它的门楼上装饰的是东巴的“五幅冠”,大门两旁悬挂着东巴的木牌画,东巴”是纳西语,意为“智者”,(也有一些地区称为达巴)也就是巫师和祭司。东巴宫,顾名思义就是智者云集的地方了。

由东巴学院、东巴学会和茶马风情演艺厅构成的东巴宫,是东巴文化的大观园,有祭祀仪式,有歌舞表演,有东巴传承与教学场馆,还有东巴文化研究与开发的系列产品。作为东巴文化的主要部分,无论是文字、音乐还是舞蹈,它们的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东巴,为了更好地传播东巴文化,东巴宫组织了纳西地区部分著名老东巴,民歌手和一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以东巴文化艺术为主,挖掘整理了一批最富乡土气息和最有民族特色的精彩节目,让游客可以欣赏到举世无双的东巴文化艺术,领略到真正的纳西古乐及民间歌舞神韵。

景点位置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翠文段177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羊角古镇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羊角古镇——羊角碛得名清乾隆五十年(1785)。光绪三十四年(1908)于此设置耀德乡。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为羊角镇。羊角古镇有根可寻、有源可追。羊角古镇名列千里乌江四大名镇之一,在明清时期曾经盛极一时,创造了十分辉煌的古商业文明。由于五里长滩水流湍急,过往商船均卸货下客轻装上下滩,五里滩边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形成了独特的码头文化,至今古镇遗迹仍随处可见,有树龄数百年的古树十余棵,保存较为完好的古院古房数十处,青石街、条石桥、古商道、旧院落、临街掌柜、马头门墙、豆醋作坊、土匪山寨……处处见证着昔日的繁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西塘古镇在哪里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西塘古镇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南苑路258号,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

西塘古镇尤其是夜景,照片拍出来非常的美,有一种古代小镇的气息。那么西塘古镇在哪里呢?下面来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详细内容

1

西塘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南苑路258号,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东距上海90公里,西距杭州110公里,北距苏州85公里。

2

西塘古镇里有9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24座石桥将古镇的五块地区连接成一片,这些古桥大都为单孔石柱木梁桥,至今保护完整。

3

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

4

西塘三大特色:桥多、弄多、廊棚多;西塘水乡特色菜系:椒盐鰟鮍鱼、农家荠菜包圆、酱爆螺蛳、菜花鱼蒸蛋、毛豆菱角、清蒸白水鱼、油炖菜心。

5

西塘古镇门票价格:

联 票:100元/人(含五姑娘主题公园及11个景点)。

白天游船:西区游线150元/条(凭门票,限坐8人);东区游线100元/条(凭门票,限坐6人)。

晚上游船:仅开放西区游线150元/条(凭门票,限坐8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上海周边一日游—甪直古镇纯玩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甪直是有着2000年历史的古镇,那么去甪直古镇游玩要怎么玩?请看下文。

操作方法

1

在甪直景区游玩需要买门票,门票价格很便宜,包船票一起98元。花98元就可以游览甪直景区里的所有景点,包括坐船游览。

2

甪直古镇里有不少景点,在甪直古镇我们只要是看景,游览顺序是张林园、保圣寺、沈宅、王韬纪念馆、叶圣陶纪念馆、萧芳芳演艺馆、江南民俗文化园。

3

在萧芳芳演艺馆有古戏和吴歌的特色表演,大家要看好表演时间前去观看。然后江南民俗文化园里有民族风情表演,非常具有特色,要记得去看。

4

甪直古镇的门票包括船票,我们可以坐船游甪直,体验一下水乡的风情,说实话,坐在穿上看甪直真的很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南浔古镇旅游攻略

全文共 2508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南浔古镇旅游攻略,欢迎大家阅读!

一直对文人墨客笔下的悠悠江南水乡充满了期待和无尽的想象,而如今,以“东方威尼斯”标榜自己的周庄水韵,临摹着“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乌镇西塘,是不是都因为商业化而冲淡了那味古朴,留下了纸醉金迷的河畔水岸?

也因此,选择了南浔,这个时代滞后的小镇。空气中的热度在悠悠水面上荡起的水烟,让整个小镇都显得迷离若现,微醺的日光,微醺的迷雾,微醺的商业化,一切都刚刚好。

正文开始前,多多先碎碎念几句攻略吧~

交通:我们是从上海乘大巴到南浔的。

起点:上海浦东长途东站

终点:南浔汽车站(在车站有时刻表,可以随时购买回程的车票)

时长:2.5h

价格:47rmb

Ps:从南浔汽车站到客栈:汽车站有很多的三轮车师傅,早就在那里等着了,不用担心找不到,我们两个人花了30rmb车费,觉得有点亏……

酒店:留荫庐

这个网评很高的客栈确实没有让我和小伙伴失望,我们住在二层的留香阁,木雕大床和榻床茶几古色古香,很有格调。客栈老板和老板娘的服务更是好的没话说,办理入住的时候送一张自制 的地图给我们,并详细的讲解了整个景区的游玩路线以及南浔的美食,老板帮我们提着行李,离开的时候也送我们到门口,我们就像是住进了远方的亲戚家,很温暖。

价格:320rmb/晚 双床房 含五福楼早餐(双交面)

Ps:我们第一天傍晚到达南浔,晚上观夜景,住一晚,第二天游南浔古镇景区。

美食:这里强烈推荐下五福楼的双交面,很有特色也很美味。而且五福楼和留荫庐客栈是有合作的,住宿的客人可以免费享用五福楼双交面早餐。其他特色美食在正文里多多会放些照片,只是味道没那么赞了。

门票:南浔古镇门票全价是100rmb,但如果在留荫庐住宿便可在客栈订到65rmb的特价票。其他的客栈是否有这个服务多多就不太清楚了,但在淘宝上是可以订到80rmb的门票的~

PS: 沿途有很多的售票点,但如果是在网上或是客栈订了特价票就只能到古镇正门入口的接待中心取票了。

门票背面的景点路线图~~~

我们到达南浔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到客栈放了行李,便去找饭店吃晚餐。

带着相机也沿途拍了拍黄昏时的南浔,刚好天有点阴,不知道为什么在这样的江南古镇,连我这个酷爱日光晴天的人竟也开始迷恋起阴天细雨。 #p#副标题#e#

我们走到地图上饭店聚集的地方,找了家看起来生意红火的餐馆“元泰酒家”,后来发现这家店也被很多蜂蜂们推荐。我们点了本地鸡,酒酿丸子,南浔大头菜(和北方的大头菜真的不是同一物种……)还有一道忘记了名字,也是老板娘推荐的。最好吃的是本地鸡,不过看起来不够美观就没拍图。我们吃饭的时候一直有个猫咪在旁边绕啊绕,喂了它一点肉,它就不走了。

元泰酒店

元泰酒店

元泰酒店

元泰酒店

吃过晚饭,天已然全黑了下去,伴着房檐下幽幽暗暗的灯,我们懒散着向客栈走去。向还微亮着灯的平房里望去,老人们侧卧在90年代的电视机旁,三三两两的人在搓着麻将,还没到酷暑便有人拿着蒲扇在门口乘凉,古亭里也聚着下棋聊天的local。随着不快不慢的脚步,边走边看,凌乱了方位,错乱了年代。

回到了已亮起门灯的留荫庐,像是回到了远古的家。 #p#副标题#e#

这是在房间的留言簿里看到的素描作品,想来,住到留荫庐的游客都很有才气的嘛!还有人作诗,甚至有水墨画,让我不敢落笔,算是留得一点遗憾吧。

第二天很早我们就起床了,参观了下留荫庐晨曦间的前庭后院,便沿着河岸向百间楼走去。

南浔留荫庐客栈 #p#副标题#e#

南浔留荫庐客栈

南浔留荫庐客栈

南浔留荫庐客栈

百间楼据说是大户人家嫁女儿时的嫁妆,为丫鬟侍从专门建造的,想来真是奢侈气派。而如今走在百间楼的河岸,感受着清晨的宁静,听着河对岸传来的陌生方言,伴着河岸边的洗衣声,早已不见了曾经的奢华,只剩下那份古朴和悠然自得的日子。

百间楼

百间楼

百间楼 #p#副标题#e# #p#副标题#e#

从百间楼河东出发,沿河西回味,我们向南浔古镇景区走去。不过要先去五福楼填饱肚子。非常美味的双交面,不可错过。

五福楼

五福楼

五福楼

路过“南浔。难寻”这家咖啡小店,和朋友停下来写张明信片寄给生活在都市的自己。

朋友写的好认真,后来才知道我有在拍她~ #p#副标题#e#

我们一路走走拍拍,体会着古镇的生活气息,取了票,好不容易终于走进了南浔景区。

第一站:小莲庄

因为来的不是荷花盛开的季节,便也只见满池奚落枯败的荷叶。

小莲庄 #p#副标题#e#

小莲庄

小莲庄是清代刘镛——南浔“四象之首”的府邸,他的发迹三条秘诀讲的真的是字字玑珠,颇有道理!

第一条”官府里要有人“

第二条”要与洋人打交道“

第三条”后代要读书“

我想当代的生意人看过也必有共鸣之感吧。

小莲庄

小莲庄

小莲庄

小莲庄

小莲庄

这是刘氏家族的紫藤树,据说当年刘镛正是因为这棵树才买下的这块地,紫藤映照着紫气东来,刘家子子孙孙大富大贵的象征。所以游客路过此处,必伸手抚摸沾沾福气。

远处嵌着的欧式格调建筑便是东升阁,又名小姐楼,刘氏的女眷们每每到荷花盛开的季节便聚在这里,观赏品鉴这一池的娇羞与芬芳。 #p#副标题#e#

第二站:民国风情湾

民国风情湾

民国风情湾

民国风情湾

第二站:嘉业藏书楼

嘉业堂藏书楼

嘉业堂藏书楼

嘉业堂藏书楼

嘉业堂藏书楼

第三站:张石铭旧宅

张石铭故居

张石铭故居

从张石铭旧宅出来,两个人走的累了,便搭了摇橹船,从河面上的角度微微仰视着被日光微醺了的两岸旧宅府邸,穿过头顶的石拱桥。

摇橹停在了刘氏梯号的门前。 #p#副标题#e#

第四站:刘氏梯号

刘氏梯号

刘氏梯号

刘氏梯号

刘氏梯号

刘氏梯号

刘氏梯号 #p#副标题#e#

刘氏梯号

第五站:张静江故居

张静江故居

张静江故居 #p#副标题#e#

这样不急不缓的移步换景到午后三点,我们在河岸边的沈家人吃了点东西。点了清炒河虾、清蒸白鱼、炝炒小白菜(当然它有个很好听的名字,不记得了)

吃过饭,我们就回客栈取了行李,去南浔汽车站乘大巴回了上海。

南浔古镇,我来过的第一个江南水乡。在寄给自己的明信片上我这样写到:

有人说“醉美,南浔”,有人说南浔雅似绅士,的确,都体会的到,只是当自己落笔的时候,却不知用什么来形容这样一座微醺然然的小城,便矫情道“南浔不乌镇、不西塘,南浔很南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井陉天长古镇

全文共 2044 字

+ 加入清单

天长镇位于井陉县西部,东距河北省会石家庄市45公里,西距山西省会太原市135公里,北距革命圣地西柏坡60公里,南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苍岩山38公里。该处为太行八陉之一,是石家庄市进入太原市的必经之地,素有“晋冀交通咽喉”之称。这里交通方便,有石太高速公路、国道307公路、省道平涉公路从镇区通过。

天长镇为河北省重点镇,现辖49个行政村,镇域总面积101.1平方公里。总人口41247人,其中,镇区有常住人口11158人,外来务工、经商和求学的暂住人口5510人。镇域现有耕地40800亩。2008年全镇国民经济总产值4421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64元。2008年全镇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天长镇历史悠久,作为村落始于汉,唐代中期称天长镇,唐末设天长军,成为著名的军城。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移井陉县治于此,历经金、元、明、清、民国至建国初延续800余年,一直为历代县治之所。金元时期曾一度为州。1958年才迁移到现在的微水镇。由于县城迁出,半个世纪以来,古城较好的保存了下来,基本未遭到建设性破坏。

天长镇历经千载,走进镇区,只见城垣门垛、官署学宫、寺庙石桥以及府第民居等古建文物星罗棋布,触目皆是,令人犹如置身历史的幻境,近年来许多影视剧在此拍摄。目前,古城原有空间格局保存完好,历史建筑完好程度80%以上。明清时期民居众多,镇区中心为明清县衙,东有皆山书院,西有城隍庙及文庙、私家宅第鳞次栉比,现尚存明霍都堂、许总兵府第、王家庭院、蔡家大院、卢家巷及众多民居,均为青一色青砖灰瓦做屋顶的四合院群,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保存完好。

天长古城是宋、元、明、清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古人曾对这里的地形地貌做过精辟阐述“绵河潆于前,陉山踞于后,固关之险控带西南,抱犊之雄延亘东北,上焉藩屏神京,下之保障民社,盖古岩邑也”。唐代大诗人王维过井陉时,以“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拯浦映苍山。”之句赞美这里的山水风光。

悠久的历史,使天长镇镇区建设具有较强的传统文化色彩,镇区现状古建筑风格以明清时风貌为主,主要文物和古城墙保护较好,堪称冀中南地区一颗古镇明珠。其地理位置重要,属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文化事业发达,名人辈出,商贸兴隆。经多方论证,其价值特色为“文化型兼军事、建筑遗产型”。2007年被确定为“河北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

镇区现存国家、省、市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未定级有重要价值的历史遗存40余处。这些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遗存构成了以古迹为特色的文物群落,遗存有隋唐-明清时期的城市文脉和都市文化传统,形成了历史悠久而多样化的显性、隐性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筑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美学价值,是井陉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资源。

近些年来,井陉县及天长镇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天长古城的保护工作。早在1987年,井陉县人民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对城关古城保护和管理的通知》,明确了一批县级重点保护项目,提出了保护要求。2002年6月天长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专门做出了关于开发古城旅游资源的决议,天长镇人民政府于2002年发布了《关于文物古迹保护的通知》,并组织编制了《天长古城保护规划》,成立了专门保护机构,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同时,对古城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明显效果。截止目前,天长镇用于古城保护开发的资金已达1500万元。城隍庙、王家庭院、玉峰山寺、大石桥等文物古迹得到了修复,新建的环城路已投入使用并进行了绿化,大大减轻了古城区交通的压力,文庙的修复工作正在进行,其它的文保单位都得到了切实有力的保护。

经过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天长古镇虽经数百年风雨和多次战乱,仍得以较好的保存下来:古城墙巍然屹立,四城门依然洞开,城内大街、南大街、东关大街、北关大街、城壕街等历史街巷空间格局原样保存,两侧的古街坊店铺依稀可见,县衙、文庙、城隍庙、皆山书院等公共建筑主体尚存,都堂府、许总兵故居、王家庭院、蔡家大院、卢家巷等民居院落依然如故,大石桥虽屡经激流波涛,仍承载着交通运输重负,埋藏千年的井陉古窑珍宝陆续重见天日……。更可贵的是这座千年古城依然焕发着盎然生机。历史建筑在得到保护的同时,大部分仍在继续利用着,古镇的生活延续性保持较好,古镇的晋冀交通要道地位犹在,今天长镇虽不系县城,但仍然发挥着井陉县西部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功能。

天长镇申报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获得成功!消息传来,四万多天长镇人民连同井陉县广大干部群众无不欢欣鼓舞。今后,天长镇将以荣获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为契机,更加苦干、实干,使天长镇这一历史瑰宝得到更有效地保护,始终保持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进一步彰显出古镇的无穷魅力。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天长镇

乘车线路:在井陉县汽车站乘开往天长镇的中巴车可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青龙古镇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青龙镇的整个建筑群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古镇南北长5华里。镇南头弯道形建筑群为龙尾;镇西弯形建筑为弯曲向后蹬的龙的右腿;镇东曲起通向塌崖坡的道为龙的左腿。因此道向河边,恰似龙爪刚露出水面;风水坡弓形旧道是龙的右前腿;龙王庙弯曲的坡道是龙的左前腿,下街是龙脖,大十字是龙爪;河坡是龙头,五里长街为龙身,龙头上河神庙等两处庙宇的水井为龙眼。镇东一条大河由南至北滚滚而去,远远望去,青龙镇犹如一条出水巨龙,腾空而起。

镇外有一土塔,原为春秋时传递军事信息的烽火台,远看犹如一支巨笔。青龙镇两侧店铺林立,都是明清建筑。老爷庙、泰山庙、奶奶庙、河神庙、文昌祠、龙王庙、大王庙、茶皇庙等寺庙雄踞古镇四周,殿宇雄伟,或如展翅雄鹰、或如异怪猛兽保护着古镇的吉祥、平安。王氏家族居住20堂11楼3个花园及其他民居。建筑风格各异,建筑水平高超,木雕、砖雕、石雕设计奇巧,工艺精湛。尤其是五里长街上的五道阁全国罕见。所谓阁,既非台榭,也非牌坊,它是树立在大街上类似城门楼的建筑。头道阁位于镇中央。往南行一华里为二道阁,规模与头道阁相同,不同的是阁内塑的是真武大帝。再向南行一华里为三道阁,规模与前二阁相同,但阁上塑的是玉皇大帝与魁皇爷。这三道阁都装有铁大门,关门后,街面如铁桶一般,十分安全。四道阁在东面,阁上塑诸葛亮和岳飞像,名曰双忠阁,朝东洞门上方刻“青龙镇”,朝西洞门上方刻“双忠阁”。第五道阁在河神庙附近,据传河里有眼通大海。阁上有慈禧太后亲笔题字,朝南面墙上题“安澜”二字,朝北面墙上题“坦途”二字。

地址:太原市阳曲县青龙镇村

类型:古镇古村

电话:0351-7721068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恩阳古镇

全文共 1283 字

+ 加入清单

恩阳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恩阳古镇

恩阳镇地处古巴人聚居区,位于巴中市区西南17公里处,面积8平方公里,人口3.3万。历经近1500年的悠久历史,不仅有灿烂的文化,还有古朴深厚的民居文化、巴人遗风;而且还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红军留下的大量文物遗址,装点并提升了恩阳。厚重的红军文化是恩阳镇一大亮点,现镇内有保存完好的红军旧址八处,遗址五处,石刻标语数十条,均属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恩阳镇被命名为省历史文化名镇,2002年入选四川省十大古镇。目前正在申报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据《巴中县志》载,恩阳镇在南北朝时代的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始置义阳郡,同置义阳县,郡县同治。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义阳县为恩阳县,隶属清化郡(今巴州)。1933年红四方面军建立川陕革0据地,在这里先后设仪阆县,恩阳特别市,恩阳县,1980年设镇至今。

历史上的恩阳,是川东北重要的水码头,水运相当发达,上通南江,下至重庆,常有几百只商船在恩阳河岸停靠,可见当时的市场繁茂景象。据史载,明清时期,恩阳镇内常住人口一万人,并常有3000多商人往来于此,大小商号150多家,盐店19家,饮食店60多家,客栈、茶坊、酒家50多家,商号小贩不下200家,所以这里又是川东北大巴山深处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

恩阳镇仍保持着传统的街市格局,记载着历史的82株古榕树点缀于古街巷间,错落有致、层叠弯曲的街市空间与自然起伏的地貌,体现出古镇与自然完美的结合。高高低低的石阶,整齐划一的青石板路面,延伸出墙面的骑门柜台,低矮的房檐和长长的绣楼,有效地保护了古街道封闭的街式生活,限制了机动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侵蚀,也较完整地保留了恩阳河河埠,洗衣台、钓鱼石、拴马石、通往河边和后山的绿树掩映中的青石小道。

恩阳老场沿街而建的街市民居建筑,多为二进式或三进式小四合院木结构穿斗、木柱檩梁、双檩双挂、青瓦屋面多为二层,墙身多用竹篾土夹墙,门面多为可拆卸的木板门,并向外伸出木质骑门柜台,便于经商售货,建筑口面较窄、进深大、内开天井,大户人家则有一进两个小四合院、前院天井、鱼缸,后院花园、假山,书香门第则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恩阳老街民居建筑的窗棂皆为方窗,现存窗雕多数分格类,如意格,什锦嵌花,鸟兽花卉、形神各异、多为蝙蝠,寓意对生意兴隆和生活幸福的追求,还有一种就是对盐的珍爱,因为蝙蝠吃盐,又名“盐老鼠”。多家窗雕,不难看出是经能工巧匠精心设计,分件雕琢成型后,镶嵌于固定位置,入槽合缝,构成精美浮雕,造型美观,井然有序,堪称川东北民间建筑木雕艺术之精品。

从恩阳镇的历史沿革、地域环境、独特的山、水、街市相融一体的风貌和保存完好的高低错落、层叠弯曲的街市空间以及沿街而建的木柱檩梁、青瓦板壁、穿挑出檐的古朴统一的川东北巴人民居建筑特色,青石板街面,高低不等的石梯,大小街巷,辅以东南西北的祠庙洞阁,以及与人气生气相映成趣的绕城河流,足以说明恩阳这座大巴山深处的巴人古镇历史遗存丰富、乡态环境独特,反映了川东北地区城镇发展的脉络和古巴人传统遗风,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很高的科研和建筑艺术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大埔青溪古镇是哪里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大埔青溪古镇是哪里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位于大埔县西北部,毗邻福建省永定县和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辖区面积160.6平方千米。青溪镇是革命老区,中央苏区的门户,中共红色交通站就坐落在青溪镇,周恩来、邓小平、朱德等390多名党、政、军骨干先后通过青溪到达苏区,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青溪镇农业生产发达。紧紧依托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优质烤烟,打造青溪家米这个粮食品牌,推动优质蜜柚种植,在养殖方面,发挥青溪良种猪场养殖场的龙头带动作用,带动群众养猪,同时,还大力发展养羊业和水库渔业,促使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青溪镇是大埔县优质烤烟基地之一,烤烟是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党委政府将烤烟生产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来抓,实施科技兴烟战略,逐步扩大烟叶种植面积、提高烟叶质量和效益,全镇2007年种植优质烤烟5500亩,产量127万斤,实现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双突破,种植面积和产量名列全县前茅,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罗泉古镇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罗泉古镇在四川仁寿、威远、资中三县交界的深丘中,隐藏在沱江支流珠溪河旁。它的闻名得于清朝中叶盐井的发现,那时罗泉镇商贾云集,热闹异常。而如今只留下一座保存尚且完好的盐神庙透着远古的苍凉。

走过古镇的古街古庙,在十弯九曲的青瓦木房间走入古镇人的悠闲。历经沧桑的罗泉人勤劳朴实、憨厚大方。女人们喜欢在亲密的聊天中忙碌自己手中的针线活,老人们一边喝茶一边听戏,温暖的阳光照在他们满足的脸上。仅五里长的老街上茶馆就有十多家,生意颇为兴隆。走进桥边一家带有天井的茶馆,叫来一杯碗盖茶,听老人们讲述古镇辉煌的昨天。以产盐而闻名天下的罗泉,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至清朝时盐业开发已达到顶峰,清光绪年间,罗泉已有盐井1500余眼,所产的井盐于1925年获巴黎世界博览会金奖。那时的罗泉商贾聚集,马嘶骡叫,热闹非,对岸的盐神庙是最好见证。盐神庙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盐神庙是古镇的曾经辉煌的重要标志。庙内供管仲为盐神,关羽和火神则作为管仲的辅佐相伴左右,整个盐神庙重檐三级,翼角高翘,正殿屋顶的群龙嬉戏抢宝图,虽经百年风吹雨打仍栩栩如生。

如今盐神庙成了古镇人聚会的场所。人们坐在盐神庙大殿的石阶上懒洋洋地晒太阳。进殿门钻过旧戏台,来到空旷的庙前广场,四周的耳楼、侧房、走廊经岁月的冲刷已失去昔日的色彩。拾阶登上大殿,透过天井能清晰看见蓝天上一朵白云飘过。十余根粗大的木柱支撑着古庙,房檐上的野草,摇曳在风中像在述说着古镇久远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龙华古镇龙凤汤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龙华古镇龙凤

龙华古镇龙凤汤

原料/调料:鲤鱼1条﹐鸡(大雏鸡)1/2只﹐香菇5个﹐大枣﹑栗子各10个﹐切好的葱2大勺﹐蒜1头﹐香油﹐胡椒粉

鸡肉佐料﹕切好的葱1大勺﹐捣好的蒜1大勺﹐胡椒面1/4小勺﹐香油1小勺

调料﹕鸡蛋﹐辣椒丝。

制作流程:

(1)

鸡要准备大雏鸡﹐去掉头和瓜﹐除去内脏洗净。

(2)

要准备活鲤鱼﹐去尾放血后刮鳞﹐并切成块洗净。

(3)

把香菇泡在水里除去香菇柱﹐大枣去核﹐栗子去皮。

(4)

鸡蛋煎出来﹐切成丝。

(5)

往平锅里倒水﹐开锅时放鸡﹑香菇﹑栗子﹑大枣﹑蒜煮熟。

(6)

鸡完全煮熟时﹐捞取撕肉与葱﹑蒜﹑香油﹑胡椒粉一起拌。

(7)

在煮鸡的汤里放鲤鱼块儿﹐重煮一遍。

(8)

有龙凤汤的真味儿出来时﹐盛在碗里﹐并在上面放拌的鸡肉和辣椒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邵伯古镇

全文共 1241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千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2008年邵伯列入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2014年邵伯明清运河古道、邵伯码头群、邵伯古堤、邵伯老船闸、淮扬运河主线(邵伯段)等列入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名录,邵伯古镇是大运河沿线遗产点最多的古镇。

邵伯古街

邵伯老街建于清康熙年间,古街道路面由近万青条石铺成,绵延三里多,这条石街原是泥土路面,雨天行走甚是不便,后经过民间集资,铺设这条雨不积水、晴不扬尘、平整光滑的石路面。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巷道条石移作他用,但这条大街的条石路面幸运的保存下来。到邵伯老街,您不妨走一走这老街古道,与唐代古石头、宋代古井或明代古宅亦或是清代老店铺来一次邂逅。

古甘棠树

古甘棠树植于公元385年,当地居民为纪念谢安解东涝西旱所植。几百年来,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相传这珠甘棠树有三奇:一奇无风自动,二奇华而不实,三奇先开后合。品种极其名贵罕见。

镇水铁牛

13.jpg

镇水铁牛是邵伯镇水防涝的宝物,铸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据说千里运河线上共有九牛二虎一只鸡,邵伯铁牛为其一,均为镇水之用。饱经风霜的邵伯铁牛被邵伯人亲切地称铁牛干妈妈。

大马头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殊不知每次到扬州龙舟都停泊在大马头,大马头三个字也是乾隆亲笔手书。唐宋以来,大马头就是京杭运河线上的重要港埠,漕船由此过境、货船由此集散、考生由此往返、官员由此赴任或进京,官船的接送、游人的上下,使得“大马头”成为全镇的繁华之地。

斗野亭

斗野亭建于北宋熙宁二年,临卲伯湖,数百年来吸引众多文人墨客到此交友赋诗,名气甚广。名亭之名和名亭之地经历了千年的峥嵘岁月几近湮没,直到1930年左右毁于兵火。如今的斗野亭,是2001年邵伯镇政府投资兴建,亭内珍藏宋代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墨宝字迹,镌七贤诗碑于壁,可谓是名诗名墨。

邵伯美食

14.jpg

到邵伯观赏了这么多具有历史内涵的建筑,怎能不品尝邵伯美食呢?邵伯美食众多,“邵伯龙虾”是邵伯美食的王牌,不品尝邵伯龙虾,真是枉来邵伯。“邵伯焖鱼”、“渌洋湖鸭蛋”、“邵伯香肠”、“邵伯咸鹅”等湖鲜美味期待你们去品尝。

邵伯保卫战纪念馆

品尝完美食,让我们去看一下具有纪念意义的邵伯保卫战纪念馆。邵伯保卫战是解放战争初期华中战场阵地防御战的典范,是“七战七捷”的第六战,是粟裕司令成功运用“攻黄救邵”战术的一大胜利,为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让我们到邵伯保卫战纪念馆缅怀“七战七捷”的烈士们。

邵伯船闸

邵伯船闸是运河沿线上的最大最古老的船闸,历史可追溯到1600年前。“万舟飞渡一毛轻,闸锁蛟龙浪不惊”,是大批船舶过闸的生动写照。让我们带着憧憬,怀恋船只过闸的历史场景,学习运河船闸知识吧。

邵伯湖

邵伯湖烟波浩渺,湖面宽广,素有“三十六陂帆落尽,只留一片好湖光”的美誉。站在邵伯湖上体会那风平浪静时的波光如镜和那狂风四起时的白浪排空,再坐上游艇畅游一番。

邵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小镇,处处散发着历史的芳香,来了你就会爱上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金鸡古镇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金鸡古镇位于保山市东北约10公里处,相传为秦相吕不韦后裔永昌郡守吕凯的故里,地处博南古道越澜沧后进入保山的咽喉地带。

古镇占地1平方公里,纵横两条主道在寨心呈丫字形相交,其余各道以主道为基点延伸交错,网络全村,沿街民居具传统建筑风貌。这里地下文物有新石器文化遗址和东汉遗址,地面则有吕凯故里石表、金鸡温泉、吕公祠、金鸡寺、卧牛寺、金鸡古戏台等胜迹。目前为金鸡乡驻地,有居民1400户,5800余人,为滇西著名历史文化古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万灵古镇

全文共 2705 字

+ 加入清单

万灵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万灵古镇依山傍水,高高的万灵山,清清的濑溪河,静静地陪伴着古镇。路孔之得名,缘于一段美好的民间传说。传说,从前有位得道高僧,法名真敖,四海云游。到了濑溪河一带,发现这里奇山异水,林密草深;水旁麋鹿衔花,林中百鸟朝凤,清溪浅濑,游鱼戏水,一派祥瑞。于是不再云游,要在这风水宝地建座庙继续修行。在岸边高山选址时,他发现了六个深深的洞穴。凭着常年禅宗悟道,练就之灵慧,他估计这些洞与河相通。遂命手下小和尚向这些洞中注入糠壳,试上一试。两个时辰后,濑溪河心果然冒出了糠壳。后来,人们便称此地为“漏孔河”、“六孔河”。今天的“路孔”二字,即由此演变而来。

四大寨门

太平门系万灵镇大荣寨四大寨门之东门,取“天下太平,万物安宁”之意,寨门内过去是古镇的政治中心,因而位列四大寨门之首,以下按反时针方向,依次为日月门、狮子门、恒升门。

狮子门为大荣寨保存最为完好的一道寨门,系大荣寨西门。有寨门二道,分为大门、二门,门板厚实,门杠粗壮,寨门十分坚固。门内壁上的圆洞用于插门杠,抵御外侵。此处曾为古战场,清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曾攻破大门,但未进入二门。

恒升门,万灵古镇大荣寨四大寨门之南门,与“日月门”遥相呼应,取“日升月恒”之意,寨内明清老街上行至此为最高处,寓意凡过此门,仕宦者会官运亨通,商人则财运旺盛,人生境界将不断升华。

日月门系大荣寨的四大城门之北门,门楼上有日月亭,门内即烟雨巷,“桥横古渡烟霞聚,寨耸雄关日月巡”。门内有一瓮形古井,深12.2米,内设暗道通往河心,由重一吨多的石板遮盖。该井系嘉庆年间修建的战备设施,以备遭兵匪长期围困时取水传信之用。

尔雅书院为明朝刑部尚书喻茂坚所建。嘉靖二十七年,因替弹劾严嵩而获罪的谏官夏言陈辞,受到夺俸处分。次年,喻茂坚辞官回荣昌故里,钟情于濑溪河畔的佳山秀水,定居万灵,修建了这座“尔雅书院”,以耕读教习子弟。“尔雅”,言诏辞雅正而深厚。古镇附近至今还存有喻茂坚夫妇的合葬墓。

沱湾码头建于公元998年(宋真宗咸平元年),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此码头曾几度损坏,几度修缮,但原貌未变。南宋时期,万灵出产的宫廷贡品蜂蜜、蜂王浆以及宫廷美容用品花粉都在沱湾码头装船转运,并顺濑溪河而下,直抵都城临安,贡奉朝廷。

湖广会馆系嘉庆九年由湖广来此移民集资修建的同乡--活动场所,分为神殿、议事厅、厢房、戏楼、院坝五部分。正殿塑有禹王神像;两侧耳房,供会首议事;戏楼、院坝供聚会或文化娱乐;厢房供读书或食宿。因会馆奉祀大禹,故民间又称“禹王宫”称“禹庙”。

水碾是古人为节约人力建造的水力碾米设施。即在较低处设置碾米的石磨,然后从高处引一股水,冲动石磨转动即可碾出米。现存水碾不再用于碾米,修复为供游客观赏的水车。

赵氏宗祠系赵氏族人填川至此一轮甲子后(1804年)建成,清光绪34年(1908年)重修。祠亦几经修葺,保--重堂的规模。一重供族人聚会,子弟课读;二重供家族议事,严肃家规;三重供奉两宋十八帝君及祖宗灵位,以行祭祀隆典。祠堂建筑,抬梁穿斗,雕梁画栋,刻石描金;硬山屋顶,风火墙兜,青砖瓦屋,矫若飞鹰。此宗祠展现了清代移民之文化。

大荣桥建于明朝正德初年,为石质平板桥,桥面由平整的大青石铺就,每块约重10吨,全长116米,宽1.75米,共有24跨,连接万灵东西两岸。中央桥礅上曾有龙头龙尾石雕,文革中被破坏。现存大荣桥几经修复,依旧保持原貌,为重庆市市级保护文物。

十八梯,因此处梯坎有十八级台阶而得名。从前,此处曾是商贾云集,各种行帮势利相互倾轧之地。几百年来,老街虽经多次修整,但十八梯仍保持原貌,因而成为古镇沧海桑田的见证。

烟雨巷位于大荣寨日月门内。由于巷道两壁高耸,间距较窄,看上去恍若一线天。每当雨雾天气,寨门外江雨霏霏,巷道内则烟雨濛濛,很有一番江南烟雨的景象,故以“烟雨”命名。烟雨巷于2011年被评为重庆市最美小巷。

影视文化基地建于2012年,为电视剧《填四川》的主要拍摄场景。总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县衙、州府大院、赵家宅院、乡约宅院、徽式家园、广式家园、宁徙家园、街道店铺、城门楼、城墙、土地庙等,较完整地展示了清代徽派建筑风貌。

白银滩原名“大荣滩”,为濑溪河上传说故事“二十四个望娘滩”中的第五滩,因河面堤坝截流在此形成白银一样的瀑布而得名。白银滩上有大大小小的圆孔数百个,据考证,这些圆孔都是在冰川时期形成的冰臼,长时间经过流水的冲击形成了现在这些大小不一的小洞。

大荣寨古城墙系修建寨子时为保护寨内居民安全依山临水而建,始建于清代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为城堡式建筑,全长246米。城墙由一块块巨石用糯米、泥浆、糠壳和蛋清等黏合起来筑成,城墙周遭筑有四大寨门,寨墙高俊厚实,虽经二百多年,依然和原貌无恙。

赵家龙桥位于万灵场镇东南1公里处,此桥是潘思渠,由赵景文等筹建于嘉庆八年,为石质拱桥。桥的总跨度12米,桥高3米,拱内空跨度3.5米,桥长8米,宽2米。整个桥面平直,桥的面部塑有龙首龙尾。桥洞内“嘉庆八年春三月会首募化众善同建”等字仍清晰可见。

绣楼又名“沁芳阁”,原为一贺姓大户人家的住所,二楼的0-是专门为女儿所建。古代,大户人家的小姐不能抛头露面,她们的生活起居都在绣楼上。此建筑的几扇门体现出严格的等级制度,中间的大门供长辈及贵客进出,二门供家属、家眷进出,小门供佣人、下人进出。

明清老街系清朝嘉庆时期,在明代水码头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并保留部分明代建筑。全长502米,有石阶102级,由山顶蜿蜒而下直达濑溪河边,犹如长龙汲水。布局精巧、造型独特,其建筑特色为:青砖青瓦青石板,板门板墙镶格窗,飞檐翘角,穿斗抬梁。

万灵船闸于1942年设计修建。船闸的修建,濑溪河水流至白银滩,航道受阻,上下货物必须转船或采用人力拉纤,方否则不能运行。抗战时期,为保障陪都重庆的物资供给,特修建此船闸,采用水涨船升,水降船降的原理,加快运送速度。故又称抗战船闸。

2010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2014年12月,重庆市荣昌区万灵古镇风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4A)级风景名胜区。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万灵镇:万灵镇隶属重庆市荣昌区,中心位置位于北纬29°29′26″ ,东经105°38′43″,位于荣昌区东部,东、北与大足区珠溪镇相连,南接峰高街道,西邻昌州街道和古昌镇,是一座以水兴市、以市兴镇的寨堡式古镇。距荣昌城区8公里,距成渝高铁荣昌北站6公里,距重庆主城区90公里,荣路公路贯穿全镇。万灵镇幅员面积24.97平方千米,辖3个村1个社区,总人口11805。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江南水乡六大古镇有哪些 江南水乡六大古镇排名

全文共 183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江南水乡其实大家都听说过,也有很多人都去过,话说江南水乡是有六大古镇的,这个也是听说过的,但是要具体的说这六大古镇到底是那六大就有点麻烦了啊,小编其实并不知道的,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呢?所以这个江南水乡的六大古镇到底是哪六大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江南六大古镇是:碧玉周庄;富土同里;风情甪直;梦里西塘;水阁乌镇;富甲南浔。

江南,字面意为长江之南,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在东周时期是以吴国、越国等诸侯国为背景所指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曾被中原称为吴越,后来随着中原汉人大量南迁,江南成为一个美丽富庶的地区,江南以才子佳人以及富饶著称。江南历来是富足的鱼米之乡,体现在古镇小城。它们在生活,文化,建筑,物产等各个方面各具特色。长江中下游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小桥流水、如诗如画;古典园林、曲径回廊、魅力无穷;吴侬细语、江南丝竹、别有韵味。

六大古镇是江南水乡的代表,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都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风貌,古朴的吴侬软语民俗风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驰名中外。

江南六大古镇简介

1.江苏昆山周庄古镇

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昆山市境内西南33公里,周庄开发得最早,知名度也最高,曾被著名古画家吴冠中赞誉为“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曾居周庄,是个具有九百余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被澄湖、淀山湖和南湖所环抱,基本上四面环水。

这里水域这么多,周庄自然少不了桥文化,周庄的桥,古意朴拙,形态各异,耐人寻味,贞丰桥畔诗韵悦耳,富安桥桥楼台壁,还有双桥,当地人称“钥匙桥”,著名油画家陈逸飞画了此桥,可以说驰名中外,沈厅是历史上江南首富沈万三的居所,得罪皇帝,客死他乡。

2.江苏吴江同里古镇

位于太湖之畔,由同里古镇、同里湖、九里湖、南星湖、洋湖组成,在宋代有建镇记载,至今有一千多年历史,这里以住宅园林和明清民居为主的特色古镇,这里的民居很好看,很有空间感,河道开阔,是用青石板铺成的。

在同里最为出名的是“一园、两堂、三桥”,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园是江南名园退思园,此园在不大的面积里精巧安排,使得小小的园林给人一种移步换景千变万化的感觉。两堂指的是崇本堂、嘉荫堂。三桥指的是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

3.江苏吴江角直镇

古时称甫里,位于苏州市东部,西距苏州城区18公里,东距上海58公里,历来享有江南“桥都”的美称,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唐代之后改名,一直沿用至今。

有“五湖之厅”(澄湖,万千湖,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和“六泽之冲”(吴淞江,清水江,南塘江,界浦江,东塘江,大直江)之称,是一座现代与古朴结合的江南水乡古镇,镇上有许多遗迹和古迹,如白莲花寺,孙妃墓,吴王宫,保圣寺等,文学家叶圣陶先生也曾居住于此,据说他的有些名作也是在这里写的。

4.浙江湖州南浔古镇

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处,南浔文化底蕴最深,单个景点很有味道,镇上名园古迹甚多,历史上最盛时期有大小园林20余座,现存有小莲庄、颖园和嘉业堂藏书楼等,还有明清两代特色民居,富有文化韵味。

南浔古镇虽也是浙江的,但是她与其他古镇不一样,这里的特色在于江南园林,其中最著名的是江南名园小莲庄和嘉业藏书楼,颇有中西合璧的风格。

5.浙江嘉善西塘古镇

属嘉兴市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古名斜塘,又名平川,西塘面积最大,保护了1.05平方公里和25万平方米明清建筑,廊棚、古弄很有特色,小镇上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廊棚和古弄堪称“双绝”,具有别样的风韵。

最著名的风景线是一道1000多米、造型古朴的廊棚,一色的墨瓦盖顶,沿河而建,连为一体,绵延不断,催人发思古之悠情,西塘的石皮弄具有长长的巷道,过街的窗户是造型细致雕刻讲究的木结构,漫步其中,一种思古之情油然而生,怀古的人一定要来这里哦。

6.浙江桐乡乌镇古镇

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乌镇旅游做得很成功,是博物馆式的古镇,几乎没有原居民,古镇内河道如织、石桥纵横、高墙深巷、水阁飞檐,到处呈现典型的水乡景致。

乌镇依河道而建的廊棚极富水乡韵味,是古镇上典型的建筑,廊棚既可以为路人遮风蔽雨,又是小镇居民休闲聊天的交际场所,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群,黑色在江南桐乡一带被称为“乌”,因此称“乌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