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红其拉甫地理位置(最新20篇)

浏览

5109

文章

180

篇1:QQ好友设置了共享地理位置后隐身登录可以看到对方的地理位置吗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QQ好友设置共享地理位置隐身登录,如果好友有设对自己可见或上线,则可看到对方的地理位置。如果没有设对自己可见隐身登录,则是看不到地方的地理位置的。

腾讯QQ是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IM)软件。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电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移动通讯终端等多种通讯方式相连,可以使用QQ方便、实用、高效的和朋友联系,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QQ不仅仅是简单的即时通信软件,它与全国多家寻呼台、移动通信公司合作,实现传统的无线寻呼网、GSM移动电话的短消息互联,是国内最为流行功能最强的即时通信(IM)软件。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即时传送视频、语音和文件等多种多样的功能。同时,QQ还可以与移动通讯终端、IP电话网、无线寻呼等多种通讯方式相连,使QQ不仅仅是单纯意义的网络虚拟呼机,而是一种方便、实用、超高效的即时通信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马尔代夫属于哪个国家 马尔代夫的地理位置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马尔代夫属于别的国家,它本身就是一个国家。马尔代夫又叫做马尔代夫共和国,是印度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这个国家的陆地面积约为298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小的国家。

马尔代夫属于哪个国家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距离印度南部约600公里,距斯里兰卡西南部约750公里。马尔代夫主要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其中,约200个岛屿有人居住。马尔代夫全国分21个行政区,包括18个行政环礁及马累、阿杜和福阿穆拉三个市。其首都是马累,位于同名的马累岛上。马累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而且也是港口。

旅游业是马尔代夫的第一大经济支柱,旅游收入对GDP的贡献率多年保持在25%左右。马尔代夫非常著名的度假海岛——天堂岛,坐落在北马累北环礁的天堂岛属于马尔代夫岛屿分级中的第六级。岛上具有非常怡人的风景,但岛屿并不是很大,走一圈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其中,比较著名的电影《日落之后》就是在天堂岛拍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地理位置向东南移动近1米 北海道震“动”了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据时事社1日报道,日本北海道因东部最近发生的一系列强烈地震,其地理位置产生了明显位移。

这是日本国土地理院通过全球测位系统观测得出的结论。从9月26日至29日,北海道东南端的襟裳岬观测点向东南方向共移动了97.7厘米。

在26日凌晨发生第一次强烈地震时,襟裳岬附近的观测点发出快讯说,其地理位置向东南方向移动了87厘米,而后来经分析纠正说应当为95厘米,而附近的广尾町向同一方向移动了97厘米。到29日,襟裳岬附近的观测点说,其地理位置又比地震发生时向东南方向移动了2.7厘米。

强烈地震发生后,地下震源断层附近的断层还在活动,致使其地理位置不断产生位移。这种现象称作“余效变动”。1994年12月的三陆遥冲地震发生后,这种现象持续了1年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北方工业大学地理位置

全文共 132 字

+ 加入清单

北方工业大学地址为:北京市石景山区晋元庄路5号。截至2019年4月,学校占地近500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拥有12所学院、20个系、43个本科专业、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要的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世界上最大的岛是哪个岛?格陵兰岛的地理位置

全文共 4639 字

+ 加入清单

格陵兰岛(英语:Greenland;丹麦语作:Gronland,格陵兰语作:KalaallitNunaat)世界最大岛,面积2,166,086平方公里(836,330平方哩),在北美洲东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从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的法韦尔角相距2574公里,最宽处约有1290公里。海岸线全长三万五千多公里。丹麦属地。首府努克(Nuuk,又名戈特霍布〔Godthab〕)。 格陵兰岛的简介 世界最大岛,面积2,166,086平方公里(836,330平方哩),在北美洲东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从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的法韦尔角相距2574公里,最宽处约有1290公里。海岸线全长三万五千多公里。丹麦属地。首府努克(Nuuk,又名戈特霍布〔Godthab〕)。 其实,这个岛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充满着春意。格陵兰在地理纬度上属于高纬度,它最北端莫里斯·杰塞普角位于83°39N,而最南端的法韦尔角则位于59°46N,南北长度约为2600千米,相当于欧洲大陆北端至中欧的距离。最东端的东北角位于11°39W,而西端亚历山大角则位于73°08W。那里气候严寒,冰雪茫茫,中部地区的最冷月平均温度为摄氏零下47度,绝对最低温度达到摄氏零下70度。 格陵兰岛无冰地区的面积为341700平方千米,但其中北海岸和东海岸的大部分地区,几乎是人迹罕至的严寒荒原。有人居住的区域约为150,000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西海岸南部地区。该岛南北纵深辽阔,地区间气候存在重大差异,位于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出现极地特有的极昼和极夜现象。 居民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因纽特(爱斯基摩)人占多数。西海岸有世界最大的峡湾,切入内陆322公里。包括其首府戈特霍布在内的大部分居民点都分布于此,首府约有12,000人。全岛2/3在北极圈以北,气候凛冽,仅西南部无永冻层。格陵兰岛5/6的土地为冰所覆盖,中部最厚达3,411米,平均厚度接近1,500米,为仅次于南极洲的现代巨大大陆冰川。 公元前3000年因纽特(爱斯基摩)人首先到达这里。1894年丹麦首建殖民点于岛的东南岸,1921年丹麦宣布独占,但是在1979年丹麦政府允许格陵兰人自治,并通过了“格陵兰自治条例”。 格陵兰岛是一个由高耸的山脉、庞大的蓝绿色冰山、壮丽的峡湾和贫瘠裸露的岩石组成的地区。从空中看,它像一片辽阔空旷的荒野,那里参差不齐的黑色山峰偶尔穿透白色眩目并无限延伸的冰原。但从地面看去,格陵兰岛是一个差异很大的岛屿:夏天,海岸附近的草甸盛开紫色的虎耳草和黄色的罂粟花,还有灌木状的山地木岑和桦树。但是,格陵兰岛中部仍然被封闭在巨大冰盖上,在几百公里内既不能找到一块草地,也找不到一朵小花。格陵兰岛是一个无比美丽并存在巨大地理差异的岛屿。东部海岸多年来堵满了难以逾越的冰块,因为那里的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交通也很困难,所以人迹罕至。这就使这一辽阔的区域成为北极的一些濒危植物、鸟类和兽类的天然避难所。矿产以冰晶石最负盛名。水产丰富,有鲸、海豹等。 格陵兰岛的名称来历 格陵兰在它的官方语言丹麦语的字面意思为“绿色的土地”(Greenland)。这块千里冰冻、银装素裹的陆地为何享有这般春意盎然的芳名呢? 关于格陵兰岛(Greenland)名字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古代,大约是公元982年,有一个挪威海盗,他一个人划着小船,从冰岛出发,打算远渡重洋。朋友都认为他胆子太大了,都为他的安全捏一把汗。后来他在格陵兰岛的南部发现了一块不到一公里的水草地,绿油油的,十分喜爱。回到家乡以后,他骄傲地对朋友们说:“我不但平安地回来了,我还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大陆!”于是格陵兰(Greenland)变成为了它永久的称呼。格陵兰岛以217.5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堪称世界第一大岛,全岛约4/5的地区在北极圈内,格陵兰岛全年的气温在0℃以下,有的地方最冷可达到零下70℃! 因为终年只有雪,没有雨,除西南沿海等少数地区无永冻层,有少量树木与绿地之外,格陵兰岛尽是冰雪的王国。站在格陵兰岛上吟诵“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可以找到十足的感觉。全岛85%的地面覆盖着道道冰川与厚重的冰山。千姿百态的冰山与冰川成为格陵兰的奇景,对着它们展开丰富的联想。格陵兰岛的冰块内含有大量汽泡,放入水中,发出持续的爆裂声,是一种非常好的冷饮剂。人们将其称为“万年冰”。这种冰既洁净,纯度又高,在严热的夏日喝上一口“万年冰”是种难得的享受。格陵兰盛产“万年冰”,冰层平均厚度为2300米,仅次于南极洲的现代巨大的大陆冰川。 格陵兰岛的地理概况 岛屿形成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日前研究发现格陵兰岛形成于38亿年前,其前身是海底大陆,由于大陆版块碰撞而形成,这一发现使得格陵兰岛一下子成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岛屿。科学家们表示,这一研究发现表明地球大陆的版块运动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早许多,格陵兰岛就是大陆板块在运动中碰撞而形成的。 科学家们是在对在格陵兰岛发现了一些远古的岩石化石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这一结论的。他们表示,这些远古的岩石化石隐藏在格陵兰岛的地下,它们的排列就象是一个整齐的堤坝。通过对这些岩石的分析研究,科学家们证实格陵兰岛的来历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它可能是地壳版块(板块)运动的结果,而形成的过程却是相当漫长而且复杂的。 科学家们称,在格陵兰岛发现的这些远古岩石化石只有在大陆版块的运动中由于碰撞才能生产,这就是科学家们所说的蛇纹石。蛇纹石的是两个大陆版块在运动中相互碰撞时挤压海底大陆而形成的一种岩石,从这一点可以断定格陵兰岛在远古的时候可能就是一块海底大陆。 负责这项研究工作的哈里德·弗恩斯(音)教授,他在谈到这项研究时称,“在陵兰岛发现的蛇绿石是我们重视审视这块岛屿的一个突破口。在格陵兰岛东南部发现的这些蛇绿石化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蛇绿石,可以这样说,格陵兰岛是地球上由于地壳运动碰撞而形成的第一个原来是海底大陆的岛屿。根据这些化石的老化及风化程度,我们初步判断它们形成于38亿年前。” 这项研究成果被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文章称这项研究成果将对地球的进化史以及地球生命形成的历史产生重大影响。此前,绝大部分专家们都认为生命产生于地球上温暖的地方,因为这种地方有助于有机体吸取外界的营养,而且环境也有助于有机体的繁衍。 根据地球筑造论演说,地球的表面大陆就好象是一块七巧板,是由许多的小块拼起来的,而且这些版块时刻都在运动当中,只不过运动的速度很慢,感觉不到而已。由于大陆版块的运动,导致了许多版块结合部经常会发生强烈的火山或者是地震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由于大陆版块的运动才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大陆。也有科学家们表示,在版块运动发生之前,地球上只是一片汪洋大海。 到底地壳版块运动是从何时开始的这个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因为地球表面必须要足够冷才有条件形成固体的陆地。大部分科学家们都同意这一事件开始较晚的观点,因为目前世界上出土最早的蛇绿石形成于25亿年前。 来自纽约Syracuse大学的结构地质学家詹尼弗·卡尔森(音)称,“目前学术界对于地壳版块运动何时开始这个问题还有许多争论。在格陵兰岛的这一发现给地壳版块运动在早期发生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但它同时指出,格陵兰岛的发现只能说明海底的版块运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并不能说明其它方式的版块运动也开始的很早,它是研究早期地球构造的一个非常好的素材。” 随着对格陵兰岛出土蛇绿石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逐渐把目光转向了远古时代地壳版块运动的生命繁荣的影响。弗恩斯教授称,“我们可能从格陵兰岛蛇绿石上的化学成份中分析出远古时代生命形式的部分信息。此前也有地球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正是由于地壳版块的运动而繁衍起来的。”卡尔森也表示,远古时代的海底山脊是早期有机体生活的温床,那时来自外界的各种环境变化的影响也只能涉及到海洋的表面,而对于海底世界却是鞭长莫及。 格陵兰岛的地势 格陵兰南北长约2,670公里(1,660哩),东西最宽处逾1,050公里(650哩)。2/3的地区在北极圈内,最北端距北极不到800公里(500哩)。格陵兰北距加拿大的埃尔斯米尔(Ellesmele)岛仅26公里(16哩)。最近的欧洲国家是冰岛,位于格陵兰东南方,隔320公里(200哩)宽的丹麦海峡与格陵兰相望。格陵兰的海岸线非常曲折,长达39,330公里(24,430哩),大约相当于地球赤道一周的长度。该岛以水下不到180公尺(600尺)的海脊与北美大陆实地相连。地质结构为加拿大地盾的延伸。该地盾是加拿大北部地势崎岖的高原,由坚硬的前寒武纪岩石构成。格陵兰最显著的地貌特征是它广大厚实的冰原,其规模之大仅次于南极洲,平均厚度1,500公尺(5,000尺),最厚处约3,000公尺(10,000尺),面积1,813,000平方公里(700,000平方哩)馀,几乎占格陵兰全部面积的85%。光秃的冰原上风雪肆虐,层层积雪挤压成冰,不断向外缘冰川移动。雅各布港(Jakobshavn)冰川常常一天移动30公尺(100尺),为世界上移动最快的冰川之一。无冰地分布在沿海地区,大部分是高原。山脉与岛的东西两岸平行,东南的贡比约恩斯山(GunnbjolnsFjeld)高3,700公尺(12,139尺)。尽管有这些高原,大部分格陵兰冰原的岩底实际上相当或略低于海平面。 长而深的峡湾伸入格陵兰东西两岸腹地,形成复杂的海湾系统;人烟虽然稀少,景色却极为壮观。在沿海岸的许多地方,冰体迳直向海面移动;冰川断裂,滑入水中形成大块冰山。 格陵兰岛的气候特点 格陵兰属阴冷的极地气候,仅西南部受湾流影响气温略微提高。该岛冰冷的内地上空有一层持久不变的冷空气,冷空气上方常有低压气团自西向东移动,致使天气瞬息多变,时而阳光普照,时而风雪漫天。冬季(1月)平均气温南部为-6℃,北部为-35℃。西南沿岸夏季(7月)平均气温为7℃。最北部夏季平均气温为3.6℃。年平均降水量从南部的1,900公厘(75寸)递减到北部的约50公厘(2寸)。 格陵兰岛气候严寒,冰雪茫茫,中部地区的最冷月平均温度为零下47摄氏度,绝对最低温度达到零下70摄氏度,是地球上仅次于南极洲的第二个“寒极”。根据科学工作者的测量,全岛冰的总容积达260万立方千米,假如这些冰全部融化的话,地球的所有海面就会升高6.5米。格陵兰岛全靠厚厚的冰层,才使它能高高地突起于海平面上。如果把冰层去掉,格陵兰岛就不会有现在那样高耸的气派,而只能像一只椭圆形的盘子,固定在海面上罢了。 因为终年只有雪,没有雨,除西南沿海等少数地区无永冻层,有少量树木与绿地之外,格陵兰岛尽是冰雪的王国。全岛85%的地面覆盖着道道冰川与厚重的冰山。 格陵兰岛的冰块内含有大量汽泡,放人水中,发出持续的爆裂声,是一种非常好的冷饮剂。人们将其称为“万年冰”。这种冰既洁净,纯度又高,在严热的夏日喝上一口“万年冰”是种难得的享受。格陵兰盛产“万年冰”,冰层平均厚度为2300米,仅次于南极洲的现代巨大的大陆冰川。 格陵兰在地理纬度上属于高纬度,它最北端莫里斯·杰塞普角位于83°39N,而最南端的法韦尔角则位于59°46N,南北长度约为2600千米,相当于欧洲大陆北端至中欧的距离。最东端的东北角位于11°39W,而西端亚历山大角则位于73°08W。

展开阅读全文

篇6:QQ不想让好友看见自己的QQ地理位置怎么办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QQ不想让好友看见自己的QQ地理位置的方法如下:

若使用的是QQ2008版本的,可以通过点击QQ的菜单-设置-个人设置-状态显示,去掉“显示我的地理位置”前面的“√”即可。

若使用的是最新版本,可以先点击系统设置-基本设置-共享与资讯-“我的地理位置及天气”,不勾选该项即可。

腾讯QQ是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IM)软件。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电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移动通讯终端等多种通讯方式相连,可以使用QQ方便、实用、高效的和朋友联系,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QQ不仅仅是简单的即时通信软件,它与全国多家寻呼台、移动通信公司合作,实现传统的无线寻呼网、GSM移动电话的短消息互联,是国内最为流行功能最强的即时通信(IM)软件。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即时传送视频、语音和文件等多种多样的功能。同时,QQ还可以与移动通讯终端、IP电话网、无线寻呼等多种通讯方式相连,使QQ不仅仅是单纯意义的网络虚拟呼机,而是一种方便、实用、超高效的即时通信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QQ怎么取消地理位置显示 QQ关闭地点显示

全文共 19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QQ上总是能自动显示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不利于保护隐私。那QQ怎么取消地理位置显示呢?下面请听我来讲一讲。

操作方法

1

首先,需要在电脑上输入账户密码,登录QQ。

2

在QQ界面的左下角,点击图中所示的图标,弹出菜单后选择“设置”。

3

弹出“系统设置”选项框,我们直接点击“权限设置”标签。

4

在权限设置下,我们点击左边栏的“个人状态”,然后把“我的地理位置及天气”前面的对勾去掉,这样就不会显示所在地点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白令海峡地理位置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白令海峡位于亚欧大陆最东点的俄罗斯杰日尼奥夫角和美洲大陆最西点的美国威尔士王子角之间,深度在30米到50米之间。海峡连接北冰洋、楚科奇海和白令海,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名字来自丹麦探险家维他斯·白令,他于1728年在俄国军队任职时候穿过白令海峡,第一次穿过北极圈。

白令海峡是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也是北美洲和亚洲大陆间的最短海上通道。位于亚洲东北端楚科奇半岛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之间。北连楚科奇海,南接白令海,白令海峡长约60千米,宽35千米到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

海峡的狭窄和水浅削弱了北冰洋和太平洋间深层水的交换。在距今1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时,海水低于海面约100米到200米,海峡历史上是亚洲和北美洲间的陆桥,两洲的生物通过陆桥相互迁徙。海峡水道中心线既是俄罗斯和美国的交界线,又是亚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线,还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南海的地理位置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拉森”号军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非法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中国海军“兰州”号导弹驱逐舰和“台州”号巡逻舰依法对美舰进行了监视、跟踪和警告。对此,中国外交部、国防部相继发表谈话表示,中方要求美方立即停止挑衅,并将根据需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表示,奉劝美方三思而后行,不要轻举妄动,不要无事生非。

近年来,南海屡起争端,那么南海到底在哪儿呢?他处于什么样的地理位置呢?下面本安全网专注于公共安全常识的小编为您解析。

南海(国际通称:SouthChinaSea,即南中国海),位于中国南部的陆缘海,被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及中南半岛所环绕。U型九段线内外的海域都属于南海,因此,南海(多国主权)与南海里的九段线中国海域(中国主权)是不同概念。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发现并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和管辖南沙群岛的国家。在汉代、南北朝时称南海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近代有人从英语“TheSouthSeaofChina”译为中国南海、南中国海。

南海水产丰裕,风景秀丽,海底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丰富,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分列其中。南海北靠中国华南大陆(两广、海南),东临菲律宾诸岛,西邻越南、马来半岛,南接印尼、文莱等国,战略地位十分险要。南海水域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约等于中国渤海、黄海和东海总面积的3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属于中国管辖范围为九段线之内的210万平方公里左右。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自始自终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4-6]在1949年之前,国际上就已公认南海主权属于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南海油气田大规模的勘测和中国的崛起,周边国家开始以军事手段非法占领部分岛礁,践踏中国主权,而以美国为首的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更是以调解者自居,罔顾事实,煽风点火从而染指南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古代汉阳为何以“府”著称?揭秘汉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全文共 1734 字

+ 加入清单

汉阳是武汉三镇之一,地处长江和汉江交汇处,因汉水之阳得名汉阳。虽然汉阳总面积不大,但在历史上却是以“府”著称,不为别的,就是因为汉阳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作为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汉阳造”也曾享誉国内,而历史上的汉阳也承载了很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下面就来讲讲汉阳在古代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湖北在明朝是湖广省的一部分,湖广的另一部分是现在的湖南省。明朝时湖北境内各府的面积都比较大,比如武昌府、黄州府、德安府(治今安陆)、襄阳府、承天府(治今钟祥)、荆州府等。但在这些大府中间却夹杂着一个面积很小的府,这就是汉阳府。汉阳府有多小呢?只有两个县,即汉阳县和汉川县。你会说汉阳府面积这么小,有必要设级别较高的“府”吗?非常有必要,因为汉阳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汉阳现在是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的一个市辖区,大名鼎鼎的武汉三镇,除了武昌和汉口就是汉阳。长江在武汉市接纳了汉江,然后浩荡向东,长江东岸是武昌,汉江北岸是汉口,汉江南岸是汉阳。不过在明朝的时候,汉阳府与武昌府隔长江划界,辖区包括现在的汉口。在武汉三镇中,武昌和汉口的知名度可能略大于汉阳,但由于武昌特殊的地位,汉阳与武昌的关系可以打个比喻:武昌是屋子,汉阳是大门。

汉阳在秦朝隶属于南郡,在两汉时期隶属于江夏郡。大家都知道武昌(武汉市武昌区)在东汉三国时称为夏口,是扼守长江中游的军事重镇,汉阳就在夏口的长江对岸。东吴的国都曾设在武昌,不过东吴的武昌是现在的湖北省鄂州市。东吴定都武昌(鄂州)的目的非常简单——控制三国交界处的荆州,控制荆州则能保全江东。但要控制荆州必须保住武昌(鄂州),而欲保住武昌(鄂州)必先守住夏口。咱们看地图,曹魏与东吴的边界距离汉江和汉阳非常近,一旦让魏军拿下汉阳,势必给夏口造成巨大的军事压力。一旦夏口丢了,武昌(鄂州)就要直面魏军的威胁。更要命的是,武昌(鄂州)在荆州东部,魏军若拿下汉阳、夏口、武昌(鄂州),就等于斩断了荆州西部的吴军与江东本部的联系,让孙权和陆逊首尾不能相顾。

汉阳前临长江,背靠汉江,兼有大别山(非皖鄂两省交界之大别山,此大别山在汉阳东北,也称鲁山)之险,古人称汉阳既是守鄂诸郡之门户,又是荆楚(宜昌、江陵附近)的战略围墙。汉阳在我手,则武汉、荆州皆无忧矣。在唐朝、五代十国、两宋时,武汉称为鄂州,宋人说得明白:“鄂州能存,则必因汉阳为门户,汉阳丧于敌手,则鄂州必不能守!”宋朝设汉阳军,治今汉阳区,辖区和明朝的汉阳府差不多大,也是管辖汉阳和汉川二县。

在北宋时中原一统时,汉阳的地理优势还不显山露水,等南宋退守南方,与北方的金朝划淮河、秦岭为界后,汉阳的战略优势立刻突显起来。南宋疆域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以临时国都杭州、江宁(江苏南京)为重镇的江东本部,以成都、重庆、汉中为重镇的巴蜀,以襄阳、鄂州为重镇的荆湖地区,以及荆湖以南的两广。

三条防线中,由于荆湖防线夹在两大防线之中,战略地位特别重要。一旦让金军拿下荆湖,江东和西川的联系就要被斩断,金人可从容击破。为了守住荆湖防线,南宋往荆湖地区运输大量战争物资,尤其是北方防御金军(后为防御元军)的军事重镇襄阳。这些物资要运到襄阳,走水路是必须经过汉阳的。宋人曰汉阳为荆襄之咽喉,未有人扼我之咽喉而我尚能活的。

宋咸淳十年(1274年)十一月,宋度宗已崩,恭帝即位不久。元朝大将伯颜已杀到汉江口,南宋的淮西制置使夏贵以重兵守之。伯颜用了声东击西之计,放出风声要从汉阳渡江攻鄂州,夏贵知道汉阳的重要性,立刻出兵救汉阳。夏贵被伯颜调虎离山,夏贵重兵守卫的沙芜口被元军轻易拿下。没过多久,南宋的汉阳守将见大势已去,开城降元。南宋的鄂州在元军的重压之下还能独存,主要就是因为汉阳尚在宋人之手。

等汉阳易主之后,鄂州已经守不住了,鄂州守将屈膝降元。当风雨飘摇中的南宋小朝廷听说汉阳、鄂州相继失守,被吓到六神无主。汉阳、鄂州丢掉之后,南宋的江东本部门户洞开,1276年,南宋小皇帝赵(也作赵显)降元,南宋亡。南宋残余势力还在反抗,最终于1279年被元朝彻底消灭。

到了清朝时,汉阳府的辖区扩大了,北接河南,南至洪湖,守长江西岸。其实无论汉阳府辖区大小,汉阳都是守卫武昌府(今武汉)的门户,直到现在也是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茶马古道在哪里 茶马古道的地理位置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茶马古道主要分布在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分为川藏、滇藏两条线路。茶马古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大概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抵达西亚、东非红海海岸。

茶马古道在哪里

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其中,川藏道又分成南、北两条支线:北线是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线),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南线则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线),再由昌都通向卫藏地区。

而茶马古道中的滇、藏路线是西双版纳-普洱-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察隅-邦达-林芝-拉萨。到达拉萨的茶叶,还经喜马拉雅山口运往印度加尔各答,大量行销欧亚,使得它逐渐成为一条国际大通道。这条国际大通道,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伪装微信地理位置,修改微信位置怎么弄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不想别人通过微信知道你真实的地理位置怎么办?下面我来告诉大家怎么修改微信的地理位置吧。

操作方法

1

首先打开微信这个app,如图1所示。进入微信后,你会看到出现一个新的界面,如图2所示。

2

点击右下角的“我”选项,如图1箭头所示。你会看到出现一个新的界面,如图2所示。

3

点击自己的微信头像,如图1箭头所示。你会看到出现了一个新的界面,如图2所示。

4

点击“我的地址”选项,如图1箭头所示。你会看到出现一个新的界面,直接改地址就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世界上最大的海是什么?红海的地理位置

全文共 2947 字

+ 加入清单

非洲东北部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狭长海域。面积约450,000平方公里(174,000平方哩)。红海由埃及苏伊士向东南延伸到曼德海峡,长约2100公里。曼德海峡连接亚丁湾,然后通往阿拉伯海。红海最宽处为306公里(190哩)。西岸的埃及、苏丹、衣索比亚和东岸的沙特阿拉伯、也门隔海相对。在北端,红海分成两部分︰西北部为水浅的苏伊士湾,东北部为亚喀巴湾,水深达1,676公尺(5,500呎)。 在非洲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有一片颜色鲜红的海,这就是红海。它是印度洋的附属海。红海像一条张着大口的鳄鱼,从东北向东南,斜卧在那里。它长约2000多千米,最大宽度306千米,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北段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通,南端有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通。海内的红藻,会发生季节性的大量繁殖,使整个海水变成红褐色,有时连天空、海岸,都映得红艳艳的,给人们的印象太深刻了,因而叫它红海。实际上,在通常情况下,海水是蓝绿色的。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红海成为印度洋与地中海间的要道,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线;它使原来绕过好望角的航线,缩短了9000千米。 红海是年轻的海。大约2000万年前,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诞生了红海。现在还可看出,两岸的形状很相似,这是大陆被撕开留下的痕迹。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间的裂谷,沿红海底中间通过。在近300万~400万年来,两个板块仍继续分裂,两岸平均每年以2.2厘米的速度向外扩张。红海在不断加宽,将来可能成为新的大洋。 1947年,瑞典的“信天翁”号调查船,曾经来过红海考察,发现了海底裂谷处的几个热源。后来,美国的“阿特兰蒂斯Ⅱ”号和英国“发现者”号,也相继到这里调查,证实了这些热源的存在,并测得了这里的水温高达56℃,盐度高达7.4%~31.0%。而在正常情况下,热带海面的水温,一般最高只有30℃,至于深层水一般只有4℃。海水的盐度,一般在3.5%左右。红海底裂谷处,水温高出十几倍,盐度高出2~9倍,实在令人吃惊。 红海的地理位置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形状狭长,从西北到东南长1900公里以上,最大宽度306公里,面积45万平方公里。红海北端分叉成两个小海湾,西为苏伊士湾,并通过贯穿苏伊士地峡的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东为亚喀巴湾。南部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印度洋相连。是连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是一条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具有战略价值。 红海的地质 红海的水下两侧有宽阔的大陆架,海底象一个大的“刻槽”,深深地嵌进两侧的大陆架之中。在主海槽槽底的中部又裂开为一个更深的轴海槽。这样。红海的海底就形成了“槽中有槽”的海底地貌形态.而且槽底非常崎岖不平。在轴海槽中有着无数的裂谷、缝隙、管道和坑穴。它相当狭窄,最宽处约为24千米,一般仅有几千米宽。但是,它的深度很大,最深处达3050米。轴海槽和主海槽差不多和红海一样长,但在红海北端的西奈半岛附近,它们又分叉成为苏伊士湾和喀巴湾,槽中有槽的地貌形态就不那么明显了。 红海的形成 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认为,在距今约4000万年前,地球上根本没有红海,后来在今天非洲和阿拉伯两个大陆隆起部分轴部的岩石基底,发生了地壳张裂。当时有一部分海水乘机进入,使裂缝处成为一个封闭的浅海。在大陆裂谷形成的同时,海底发生扩张.熔岩上涌到地表,不断产生新的海洋地壳,古老的大陆岩石基底则被逐渐推向两侧。后来,由于强烈的蒸发作用,使得这里的海水又慢慢地干涸了,巨厚的蒸发岩被沉积下来,形成了现在红海的主海槽。 到了距今约300万年时,红海的沉积环境突然发生改变,海水再次进入红海。红海海底沿主海槽轴部裂开,形成轴海槽,并沿着轴海槽发生缓慢的海底扩张。根据红海底最年轻的海洋地壳带推算,这一时期红海海底的平均扩张速度为每年1厘米左右。由于红海不断扩张,它东西两侧的非洲和阿拉伯大陆也在缓慢分离。 通过对红海成因的研究,科学家们又联想到大西洋的成因。今日辽阔的大西洋在2亿年前,也是一个狭长的水带,它周围的大陆象今天的红海一样,也是靠得很近的。由于漫长的地质时期的海底扩张作用,大西洋形成了今天的面貌。而且,类似于红海的海底蒸发岩沉积,在大西洋西岸南美洲的巴西海域和东岸西非洲的海域下也有埋藏。此外,在红海轴海槽中的一些小海盆中富集的重金属矿物,在大西计西岸美国东部海岸中也有所发现。 今天的红海可能是一个正处于萌芽时期的海洋,一个正在积极扩张的海洋。1978年,在红海阿发尔地区发生的一次火山爆发,使红海南端在短时间内加宽了120厘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如果按目前平均每年1厘米的速度扩张的话,再过几亿年,红海就可能发展成为象今天大西洋一样浩瀚的大洋。 据测量,红海在不停地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红海的气候 红海受副高和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蒸发量大,降水稀少,终年高温。红海的气候是由两个季风季节组成,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季风是由陆地和海洋的温差造成。红海是世上最热和盐度最高的海洋之一,夏天平均表面温度为北边26℃,南边30℃,总平均温度为22℃,红海和周边地区的降雨量很低,每年只有0.03m,一般以雷暴,沙尘暴的形式下雨,低降雨和欠缺淡水注入造成每年205cm的净蒸发和高盐度。 红海的水温 红海最特异的地方莫过于它的“热”了。地球海洋表面的年平均水温是17℃,而红海的表面水温8月份可达27℃~32℃,即使是200米以下的深水,也可达到约21℃。更为奇怪的是在红海深海盆中,水温竟高达60℃!红海地处北回归高压带控制的范围,腹背受北非和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的影响,气候终年干热,所以水面总是热乎乎的。海底扩张使地壳出现了裂缝,岩浆沿裂缝不断上涌,海底岩石就被加热了,所以海水底部水温特别高。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且没有任何河川之水注入红海,沙漠地带雨量稀少。年蒸发量高,但这可以用由亚丁湾通过曼德海峡东部水道流入的海水来弥补。 红海的盐度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盐度在3.6-3.8%之间。红海含盐量高的主要原因,是这里地处亚热带、热带,气温高,海水蒸发量大,而且降水较小,年平均降水量还不到200毫米。红海两岸没有大河流入,在通往大洋的水路上,有石林及水下岩岭,大洋里稍淡的海水难以进来,红海中较咸的海水也难以流出去。科学家还在海底深处发现了好几处大面积的“热洞”。大量岩浆沿着地壳的裂隙涌到海底,岩浆加热了周围的岩石和海水,出现了深层海水的水温比表层还高的奇特现象。热气腾腾的深层海水泛到海面加速了蒸发,使盐的浓度越来越高。因此,红海的海水就比其他地方的海水咸多了。 红海的历史 最早由埃及人发现。在《圣经》中,有摩西带以色列人穿过红海的故事,但没有考古证据。在1世纪左右,希腊航海家打开了由红海到印度的航线。欧洲人在15世纪开始对红海发生兴趣,1798年法国拿破仑占领埃及,并计划建运河,但后来放弃了。1869年11月,苏伊士运河建成,由英法意分用,一战后,美苏也增加了对运河的影响力。1967-1975年,运河由于6日战争关闭。至今,红海航线仍未超越好望角航线的地位。古代的红海也指波斯湾及其附近的水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什么洲?亚洲的地理位置

全文共 2931 字

+ 加入清单

亚洲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其绝大部分土地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传统上被定义为非洲-亚欧大陆的一部分。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复杂。在地理上习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2000年人口达36.72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5%。 名称由来 亚洲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同时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称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为Asia。相传亚细亚的名称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爱琴海以东的地区泛称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爱琴海以西的地方则泛称为“Ereb”,意为“日没地”。Asia一词是由腓尼基语Asu演化来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确的,范围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纪Asia已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政省的名称,以后才逐渐扩大,包括现今整个亚洲地区,成为一个世界最大的洲名。 亚洲的地理位置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大陆海岸线长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大洲。多半岛和岛屿。半岛总面积约1000多万平方千米,是半岛面积最大的大洲,阿拉伯半岛为世界最大的半岛。岛屿总面积约27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北美洲居世界第二位。加里曼丹岛为世界第三大岛。亚洲东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则濒临印度洋,西面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面隔亚丁湾、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北面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地形:亚洲地形的总特点是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间高、周围低,隆起与凹陷相间,东部有一列纵长的花彩状岛弧。平均海拔约950米,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上地势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其中有1/3的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平原占总面积的1/4,计1000多万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脉向四方辐射伸延到大陆边缘。主要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托罗斯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等。在以上主干山脉之间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德干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等。在山地、高原的外侧分布着面积广大的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亚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脉和山峰(珠穆朗玛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和洼地(死海)。亚洲不仅陆上起伏极端,且大陆东缘的弧形列岛与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样表现出起伏极端,列岛上的山脉与极深的海沟伴生。亚洲最高峰与邻近海域最深海沟高低相差约20千米。河流和湖泊:亚洲有许多大河,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恒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内流河主要分布于亚洲中西部干旱地区,有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约旦河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腊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 亚洲湖泊较之其它洲不算太多,但不少湖泊具有特色,闻名世界。如亚欧界里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最大的咸水湖;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亚洲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内陆咸水湖;巴尔喀什湖是一个同时存在着淡水和咸水的内陆湖。 水文:亚洲的河川大都发源自中部山地而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中长4000公里以上的河川有7条,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其次是以额尔齐斯河为源的鄂毕河。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深、最古的湖泊,湖底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以下1295米。阿姆河全长2540公里,是亚洲最长的内流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黄河、印度河流域都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恒河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圣河。湄公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湄公河流域国家包括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亚洲的气候环境 亚洲的大陆海岸线绵长而曲折,海岸线长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大洲。海岸类型复杂。多半岛和岛屿,是半岛面积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岛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加里曼丹岛为世界第三大岛。亚洲地形总的特点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岭汇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洲面积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地势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巴厘海滩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脉,最高大的是喜马拉雅山脉。在各高大山脉之间有许多面积广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侧还分布着广阔的平原。亚洲有许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带,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亚洲有世界陆地上最低的洼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392米),还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亚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东部边缘海外围的岛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区。东部沿海岛屿、中亚和西亚北部地震频繁。亚洲的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山地,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内流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和西部。亚洲最长的河流是长江,长6397千米;其次是黄河,长5464千米;湄公河长4500千米。最长的内流河是伏尔加河(世界最长)(3,690公里),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2179千米)。贝加尔湖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北部沿海地区属寒带苔原气候。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靠太平洋的中纬度地区属季风气候,向南过渡到亚热带森林气候。东南亚和南亚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多属热带雨林气候。中亚和西亚大部分地区属沙漠和草原气候。西亚地中海沿岸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西伯利亚东部的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曾达摄氏-71度,是北半球气温最低的地方。自北到南为温带、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这三种季风气候。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1、南北跨的纬度多,热量条件相差大。 2、东西跨的经度多,降水条件差异大, 3、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亚洲的岛屿主要集中在东南海面。约有几万个大小岛屿,总面积为320万平方公里,其中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大岛有6个(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几内亚岛、苏拉威西岛、爪哇岛和本州岛)。 亚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汇集最多的大陆,长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条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条(长江、黄河、湄公河、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和黑龙江)。 河流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立陶宛的地理位置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立陶宛位于欧洲中东部,北纬53°54~56°27,东经20°56’~26°51’,与北方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

立陶宛是一个拥有辉煌文明的历史古国,1240年成立立陶宛大公国,1569年与波兰王国共同组建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欧洲强国之一。并一度称霸东欧,1940年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

立陶宛地形以平原为主,另有西部不大的丘陵及东南部的高地,最高点海拔293.6米。立陶宛气候介于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之间,冬季较长,多雨雪,日照少。立陶宛属于东二区,与北京时间差6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河西走廊在哪里 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河西走廊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二百公里。自古以来,河西走廊属于富足且兵家极其重视的地方,因其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

河西走廊在哪里

河西走廊又叫做“雍州”“西凉”“凉州”,简称为“河西”“雍凉”。因其地处黄河之西,又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狭长且直,形如走廊,而得名“河西走廊”。如今的“河西走廊”多指甘肃省十四个市州中的“河西五市”,分别为酒泉、张掖、武威、金昌、嘉峪关。

古时候的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又称为“雍凉之地”,是古凉州、雍州的属地,治所所在地,西北首府所在地。晋朝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大凉在此建都。除此之外,河西走廊还是汉朝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后来又因诸多山脉的天然阻隔,成为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安哥拉在哪里 安哥拉的地理位置

全文共 203 字

+ 加入清单

安哥拉共和国简称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安哥拉全境大部份都是高原,尤其是中部地区更为高亢。

安哥拉地大物博,国土富饶,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内陆也出产钻石。经济以农业与矿产为主,也有炼油工业,主要分布于卡宾达的滨海地带。

食品加工、造纸、水泥及纺织等工业也比较成熟。安哥拉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龙虾、蟹、各种海洋鱼类。安哥拉的经济潜力非常高,很有潜力成为将来非洲最富裕的一个国家,其有“非洲的巴西”之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世界上最深的海是什么海?白令海的地理位置

全文共 2539 字

+ 加入清单

白令海最深处为4191米,其深度为各海之最。它位于白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同美国阿拉斯加之间,北以白令海峡同北冰洋楚科奇海相通,面积230.4万平方公里。由于海深,这里鱼产丰富,其中鲸鱼、海豹最多。 白令海的地理位置中国唐朝时堪察加半岛上的部族曾经向唐朝进贡,中国元朝的辽阳行省的最东边有可能已经到白令海西岸。白令海面积2,304,000平方公里(890,000平方哩),海水体积370×104立方千米,平均水深1636米,最大水深4773米。并经白令海峡连接北极海。美俄国界即在白令海和白令海峡上。1648年俄国探险家杰日尼奥夫(SemyonI.Dezhnyov)率船队首先来此探险。白令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水产和矿产资源。有鲑、鲱、鱈、鲽、大比目鱼等,极具经济价值。岛屿也是海狗、海獭的滋生地。北部海区海象、海豹、海狮分布在北部区域。 白令海大致呈三角形,顶端向北,底部为由阿拉斯加半岛与阿留申群岛所形成。这些岛屿属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部分。东西最宽为2,400公里(1,490哩),南北为1,600公里(990哩)。白令海可分为大小几乎相等的两部分。沿东、北部大陆棚、岛棚伸展的浅海平原水深约在150公尺(500呎)。西南海域较深的平原平均水深3,700~4,000公尺(12,000~13,000呎)。 俄语作BeringovoMore。白令海是太平洋沿岸最北的边缘海,介于51°22′E、66°31′N之间,海区呈三角形。北以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南隔阿留申群岛与太平洋相联。 位于太平洋最北端的水域。它将亚洲大陆(西伯利亚东北部)与北美洲大陆(阿拉斯加)分隔开。面积2,304,000平方公里(890,000平方哩),并经白令海峡连接北极海。美俄国界即在白令海和白令海峡上。 白令海大致呈三角形,顶端向北,底部为由阿拉斯加半岛与阿留申群岛连接的1600公里(1,100哩)的长弧所形成。这些岛屿属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部分。东西最宽为2,400公里(1,490哩),南北为1,600公里(990哩)。海中岛屿很多,有阿留申群岛、努尼瓦克岛(Nunivak)、圣劳伦斯岛、纳尔逊岛(Nelson)和卡拉京岛(Karagin)。白令海可分为大小几乎相等的两部分。沿东、北部大陆棚、岛棚伸展的浅海平原水深约在150公尺(500呎)。西南海域较深的平原平均水深3,700~4,000公尺(12,000~13,000呎)。 东部和北部属副极地气候,冬季气温-35~-45℃(-31~-49℉)。风强,时有暴风雪。海水几乎全部来自太平洋。水中生物丰富,有鲑、鲱、鱈、鲽、大比目鱼等,极具经济价值。岛屿也是海狗、海獭的滋生地。北部海区海象、海豹、海狮分布在北部区域。1648年俄国探险家杰日尼奥夫(SemyonI.Dezhnyov)率船队首先来此探险。1728年丹麦船长白令(VitusBering)航行到此海域,因而以他的姓氏命名。 白令海面积230×106平方千米,海水体积370×104立方千米,平均水深1636米,最大水深4773米。海域北部为宽阔的大陆架,约占总面积44%;中西部深水盆地约占总面积43%;其余是大陆坡。白令海底部沉积层主要由陆源物质组成。在海岸附近,海底覆盖着由砂砾、贝壳等组成的粗砂,离岸渐远逐渐被杂质泥所代替。在深海处由灰绿色粘土泥和冰水沉积的砂砾所覆盖。 白令海区是世界大气系统中最大梯度区之一。海域上空强烈大气活动导致经常天空浓云密布,暴风雪较多。强风激起大浪,常形成高达8—12米的汹猛海涛。海区气温较低,北部终年低于零度,年均温为-8℃,绝对最低温为-44.7℃。南部、东南部,年均温2—4℃,最高气温为10—11℃。海区降水分布由北向南和自西向东递增。北部受极地气团影响,年降水量约260—380毫米;西南部和东南部受极地海洋气团影响,年降水700毫米。 白令海的海水可较自由地与太平洋温水进行交换,北部与北冰洋冷水相联,故海面水温北低南高。西部受北亚漫长而酷寒的冬季影响,海水降温深度可达150—250米。东部受北太平洋暖水影响,冬不甚寒,夏较温暖。水温的南北差异,加上气流活动影响,促使白令海表层水的物理变化剧烈。冬季水温很低,海区北部冰封千里。夏季最热月份最高水温可达8℃。增温深度可达20—30米,形成浅水温度跃层。夏季海面降雨较多和河水注入,使海区盐度降低,最低盐度可达17‰,从而使20—30米深处出现盐度跃层。两个跃层相结合,使30米以上的表层海水出现密度梯度,构成夏季显著的水文特征。 白令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水产和矿产资源。据统计,鱼类约有300种以上。捕捞对象主要有鲑鱼、比目鱼、绿鳕、海胆等,其中以鲑鱼和蛤科类产量最高。此外,还有珍贵的海洋腽肭兽、海狸、鲸等都很有捕捞价值。按单位面积计,白令海是世界海洋鸟类最多的栖息地,也是世界上大叶藻产量最高的海区。矿产资源以石油蕴藏量较高,而且是一个未开发的矿区之一。 白令海峡最窄处仅35千米,平均水深为45米,使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深层冷水交换受到限制,因此白令海受北冰洋严寒的影响仅限于海峡南端附近海域,从而使白令海区主要受北太平洋海水交换的影响,是典型的太平洋北部边缘海。 白令海的气候特征 东部和北部属副极地气候,冬季气温-35~-45℃(-31~-49℉)。风强,时有暴风雪。海水几乎全部来自太平洋。海域北部为宽阔的大陆架,约占总面积44%;中西部深水盆地约占总面积43%;其余是大陆坡。白令海底部沉积层主要由陆源物质组成。在海岸附近,海底覆盖着由砂砾、贝壳等组成的粗砂,离岸渐远逐渐被杂质泥所代替。在深海处由灰绿色粘土泥和冰水沉积的砂砾所覆盖。 白令海区是世界大气系统中最大梯度区之一。海域上空强烈大气活动导致经常天空浓云密布,暴风雪较多。强风激起大浪,常形成高达8—12米的汹猛海涛。海区气温较低,北部终年低于零度,年均温为-8℃,绝对最低温为-44.7℃。南部、东南部,年均温2—4℃,最高气温为10—11℃。海区降水分布由北向南和自西向东递增。北部受极地气团影响,年降水量约260—380毫米;西南部和东南部受极地海洋气团影响,年降水700毫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九寨沟位于哪个省哪个市 九寨沟的地理位置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九寨沟位于哪个省哪个市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山地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南距成都市300多公里,是一条纵深50余千米的山沟谷地。因沟内有树正寨、荷叶寨、则查洼寨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

“九寨归来不看水”,是对九寨沟景色真实的诠释。泉、瀑、河、滩108个海子,构成一个个五彩斑斓的瑶池玉盆。长海、剑岩、诺日朗、树正、扎如、黑海六大景观,呈“Y”字形分布。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蓝冰,被称为“六绝”。神奇的九寨,被世人誉为“童话世界”,号称“水景之王”。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脉南段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地处岷山南段弓杆岭的东北侧,距离成都市约400多千米。它系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白水江源头的一条大支沟,流域面积为651.34km。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呼伦贝尔在哪里 呼伦贝尔的地理位置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呼伦贝尔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呼伦贝尔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因其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呼伦贝尔境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还是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

呼伦贝尔在哪里

呼伦贝尔又叫做呼伦贝尔盟,是内蒙古自治区内的一个地级市,其主要下辖2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4个旗以及3个自治旗。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南与兴安盟相连,东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同蒙古国交界。总之来说,呼伦贝尔是中国唯一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

呼伦贝尔市的总面积为25.2777万平方公里,等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其面积占到自治区面积的21.4%,占中国版图的四十分之一。在呼伦贝尔市,其主要著名的景点有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命名市名的“呼伦湖”和“贝尔湖”、满洲里国门、金帐汗蒙古部落等。除此之外,呼伦贝尔市还拥有12.6万平方公里森林、10万平方公里草原、2万平方公里湿地、500多个湖泊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