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种改良被污染土壤的方法(合集20篇)

大气污染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规定,是指室外大气中存在着人为造成的污染物质,主要有颗粒物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

浏览

6622

文章

59

篇1:土壤铅污染的治理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土壤污染的背景值我国土壤中铅的平均背景值为(26.0~12.4)mg/kg,土壤含铅量为2~200mg/kg,平均含量变幅为13~42mg/kg一般说,离城市远及未污染土壤的含铅量10~30mg/kg,城区公路两旁,以及低污染区土壤的含铅量30~100mg/kg,受铅锌矿企业污染的土壤含铅量可超过10000mg/kg含铅汽油含铅400~1000mg/kg,致使交通工具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铅,积累于公路两旁土壤此外,一些城郊污灌区以及果园土壤的含铅量也较高,是一种对环境污染很严重的污染物。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应对铅污染给予足够的重视,土壤铅污染的治理方法有哪些呢?

铅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技术分为稳定固化法、物理和生物修复3种方法:

稳定固化法:土壤重金属污染解决方案,利用重金属博士开发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修复方案。此法通过向土壤中针对性的投加科创重金属稳化剂,利用稳化剂对重金属的吸附、氧化还原、拮抗或沉淀作用,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使重金属颗粒矿化,失去与外界反应的条件,从而降低土壤重金属浓度。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利用重金属铅在土壤中的迁移速度比较慢的特点,将含有重金属铅的土壤转移出去的一种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换土法、客土翻土法

客土法:就是除去表层的污染土壤后再客土20cm加入新鲜的土以降低土壤中铅的浓度,从而降低铅污染土壤对植物的毒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今天小编对土壤污染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哪些危害还请了解更多上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酸性土壤改良方法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酸性土壤是pH值小于7的土壤总称。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和燥红土等土类。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着各种红色或黄色土壤的酸性土壤。那么酸性土壤改良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来为大家讲解下吧。

方法一、使用生石灰中和酸性,每亩用量40~50公斤,在整地时均匀施入。以后每年施用量减少1/2,直至改造为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方法二、种植绿肥,增加有机质。如增施富贵盈门生物有机肥、农家肥。

方法三、增加灌溉次数(水田可实行串灌),冲洗淋淡酸性物质对作物的为害。

方法四、种植耐酸作物,如水稻、油菜、桑、茶、红薯、甘蔗等抗酸和耐酸植物。方法五、施用生理碱性肥料。如益养元、钙镁磷肥、磷矿石粉、草木灰、碳酸氢铵、石灰氮、氨水等,对酸性土壤有中和和改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改良酸性土壤的方法是什么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酸性土壤会使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抑制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从而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土壤中氮、磷、钾、硫等元素的循环。而且还会造成病菌滋生,根系病害增加;酸性土壤会造成营养元素的固定,如当土壤pH值低于6时,红土壤中磷的固定率随着pH的降低而直线上升,由于磷的被固定,大大降低了磷的有效利用率,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酸性土壤将会促进某些有毒元素(如铝离子等)的释放、活化、溶出。而且在酸性土壤上种植作物,不易全苗,常形成僵苗和老苗,产量低品质劣。

酸性土壤改良方法

1.使用生石灰中和酸性,每亩用量40~50公斤,在整地时均匀施入。以后每年施用量减少1/2,直至改造为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2.使用绿肥,增加有机质。如增施生物有机肥、农家肥;

3.增加灌溉次数(水田可实行串灌),冲洗淋淡酸性物质对作物的危害;

4.种植耐酸作物,如水稻、油菜、桑、茶、红薯、甘蔗等抗酸和耐酸植物;

5.施用生理碱性肥料。如益养元、钙镁磷肥、磷矿石粉、草木灰、碳酸氢铵、石灰氮、氨水等,对酸性土壤有中和和改良效果。

今天小编对改良酸性土壤的方法是什么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其他的改良土壤的方法有哪些等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土壤污染治理方法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着人们的生活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强大。但与此同时,肆意开采矿土、排放工业污水、砍伐植被、乱扔固体废弃物等,不仅严重破坏了土壤的生态平衡,同时还导致由土壤污染而引发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土壤污染治理方法吧。

据专家介绍,土壤污染的治理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1、对有机污染物如三氯乙醛可采用松土、施加碱性肥料、翻耕晒垄、灌水冲洗等措施加以治理。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如日本根据土壤污染立法,对特定有害物镉、铜、砷,凡符合下列条件的,即定为治理区,需由当地政府采取治理措施:糙米中镉浓度超过或可能超过1mg/kg的地区;水田中铜浓度用0.1N盐酸提取、测定,超过125mg/kg的地区;水田中砷浓度(0.1N盐酸提取)在10-20mg/kg以上的地区。

2、对重金属污染采用排土、客土改良或使用化学改良剂,以及改变土壤的氧化还原条件使重金属转变为难溶物质,降低其活性;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重金属变价元素在土壤中的行为,能使某些重金属污染物转化为难溶态沉淀物,控制其迁移和转化,从而降低污染物危害程度。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即Eh值,主要通过调节土壤水、气比例来实现。在生产实践中往往通过土壤水分管理和耕作措施来实施,如水田淹灌,Eh值可降至160mv时,许多重金属都可生成难溶性的硫化物而降低其毒性。

3、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土壤胶体性质,又能增大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受到重金属和农药污染的土壤,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胶体对其的吸附能力,同时土壤腐殖质可络合污染物质,显著提高土壤钝化污染物的能力,从而减弱其对植物的毒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被气体污染后的土壤该如何改良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由于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气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且没有经过有效处理或者处理不彻底,导致排入环境中,会造成土壤的污染

当土壤受到污染后,需要经过一定的方法进行改良,改善土壤生产性状和环境条件,土壤改良一般包括化学改良和物理改良。

1.用化学改良剂改变土壤酸性或碱性的一种措施称为土壤化学改良。常用的化学改良剂有石灰、石膏、磷石膏、氯化钙、硫酸亚铁、腐殖酸钙等,视土壤的性质而择用。如对碱化土壤需施用石膏、磷石膏等以钙离子交换出土壤胶体表面的钠离子,降低土壤的PH值。对酸性土壤,则需施用石灰性物质。化学改良必须结合水利、农业等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采取相应的农业、水利、生物等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过程称为土壤物理改良。具体措施有:适时耕作,增施有机肥,改良贫瘠土壤;客土、漫沙、漫淤等,改良过砂过黏土壤;平整土地;设立灌、排渠系,排水洗盐、种稻洗盐等,改良盐碱土;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设立沙障、固定流沙,改良风沙土等。

今天小编对被气体污染后的土壤该如何改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改良酸性土壤方法

1、增施农家肥,培养土壤肥力

作物种植前,以农家肥为主施足底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际微生物活动,促使土壤中难溶性矿物质元素变为可溶性的养料,达到培肥地力的效果。

2、适时增施石灰

酸性田在整地时,逐年施入石灰,每年每亩施入10至40公斤,直到变为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为止。

3、种植耐酸作物

常种绿豆、油菜、荞麦、和水稻等耐酸性作物,通过整地管理使土壤活化来调整土壤酸度。

4、实行水旱轮作,改善理化性状,改进栽培技术,防止水土流失,酸性土实行水旱轮作(2至3年换一次),可以改善土壤耕性和理化性状,栽培中实行播后盖膜,调整复种方式(比如水稻-水稻-水稻,改为油菜-水稻-水稻)。

5、科学选肥,注意生理酸性肥料与生理碱性肥料的交替搭配。当土壤已经酸化或必须施用酸性肥料时,可在肥料中掺入生石灰来调节;当土壤酸化严重并想迅速增加pH值时,可施加熟石灰,但用量为生石灰的1/3~1/2,且不可对正在生长植物的土壤施用。

6、慎施微肥

一般情况下,要用有机肥来提供微量元素,如施用微肥一定不要过量。

7、选用碱性肥料,例如碳铵、氨水以达到改良目的。

今天小编对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方法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其他的改良土壤的方法有哪些等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防止土壤污染有哪些常用方法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土壤污染的预防措施

1.对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2.加强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和综合利用;

3.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禁止使用残留时间长的农药,如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

4.积极慎重地推广污水灌溉,对灌溉农田的污水,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

5.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认识土壤污染的严重危害,树立保护土壤的观念。

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

1.采取生物措施改良污染土壤。积极推广使用农药污染的微生物降解菌剂,以减少农药残留量。严重污染的土壤可改种某些非食用的植物如花卉、林木、纤维作物等。

2.污染土壤治理的化学方法。对于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使用化学改良剂可使重金属转为难溶性物质,减少植物对它们的吸收。

3.增施有机肥料。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土壤胶体性质,又能增大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4.改变轮作制度。改变耕作制度会引起土壤条件的变化,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

5.换土和翻土。对于轻度污染的土壤,采取深翻土或换无污染的客土的方法。对于污染严重斑块状的土壤,可采取铲除表土或换客土的方法。

今天小编对防止土壤污染有哪些常用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其他的保护土壤的措施有哪些等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污染土壤修复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污染土壤修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热力学修复技术,利用热传导,热毯、热井或热墙等,或热辐射,无线电波加热等实现对污染土壤的修复。

2)热解吸修复技术,以加热方式将受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加热至有机物沸点以上,使吸附土壤中的有机物挥发成气态后再分离处理。

3)焚烧法,将污染土壤在焚烧炉中焚烧,使高分子量的有害物质分解成低分子的烟气,再经过除尘、冷却和净化处理使烟气达到排放标准。

4)化学淋洗,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生物化学溶剂,在重力作用下或通过水头压力推动淋洗液注入到被污染的土层中,然后再把含有污染物的溶液从土壤中抽提出来,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术。

5)堆肥法,利用传统的堆肥方法,堆积污染土壤,将污染物与有机物,稻草、麦秸、碎木片和树皮等、粪便等混合起来,依靠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来降解土壤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6)植物修复,运用农业技术改善土壤对植物生长不利的化学和物理方面的限制条件,使之适于种植,并通过种植优选的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吸收、挥发、分离、降解污染物,恢复重建自然生态环境和植被景观。

7)生物修复,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其中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土著菌、外来菌、基因工程菌,对污染物的代谢作用而转化、降解污染物,主要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通过改变各种环境条件如,营养、氧化还原电位、共代谢基质,强化微生物降解作用以达到治理目的。

今天小编对污染土壤修复方法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什么是土壤修复技术等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土壤汞污染治理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天然本底情况下汞在大气、土壤和水体中均有分布,所以汞的迁移转化也在陆、水、空之间发生。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的汞随风飘散,一部分通过湿沉降或干沉降落到地面或水体中,那如何防治汞污染呢?首先应该科学地施用化肥农药,尤其是注意进行污灌和施用污泥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汞的直接输入,且要积极慎重的推广污水灌溉,对灌溉农田的污水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一些植物,如纸皮桦,红树等,对土壤中汞的吸收储存能力较强,对汞污染的稻田改种苎麻,可使土壤中的汞净化率较种水稻提高8倍。利用生物修复技术防治土壤汞污染不仅治理了环境,且其对环境的美化也起了一个重要的作用,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之一,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土壤汞污染治理方法有哪些吧?

1.客土法

客土法是指在被污染的土壤表面覆盖上大量的未被污染的干净土壤,使汞浓度降低到临界限度以下。

2.固汞法

调节土壤酸碱度、增施有机肥、加入硫化钠等都可以使土壤中的汞以难被作物吸收的形态存在,从而减轻汞对作物的危害。

3.水洗法

水洗法是指采用清水灌溉稀释或洗去重金属离子,使重金属离子迁移至较深土壤中,以减少表土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或者将含重金属离子的水排出田外。

4.热解析法

由于汞具有挥发性,常温下即有极微量的汞从土壤中挥发出,采用加热的方法可以将汞从土壤中解吸出来,然后回收利用。

5.生物修复法

由于汞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烷基化或脱烷基及还原挥发,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耐汞微生物,因此通过生物作用去除汞污染是可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粘性土壤的改良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粘性土壤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主要原因是:粘质土类土壤通透性差,颗粒细微,粒间孔隙小,通气透水不良,排水不畅;土温变幅小,粘性土水分含量高,空气相对少,地温上升下降均缓慢,尤其在早春,气温低、土温不易回升,常常造成小麦返青晚,不利发苗;由于粘质土比表面积大,土壤的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湿涨性强,耕作阻力大,耕作质量差,易起土坷垃或土垡,宜耕期也短。

改良粘重土壤的方法有:

1、客土法:就是人为掺沙。掺沙是提高黏质土孔隙度、增加通透能力的有效措施。具体掺沙比例视土壤黏重程度而定,一般掺入1/4~1/2。为了防止播种后畦面板结,影响出苗,播种田的覆土掺沙量应适当增大。

2、改善土壤结构:增施有机肥。

适当增施热性有机肥,也是改良黏质土壤的有效措施。半分解的有机质能使土壤疏松,土壤孔隙度增加。由于腐殖质的黏结力和黏着力均明显低于黏粒,因此有机肥能降低黏土的黏性。施用有机肥料可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中空气和水的比值协调,使土壤疏松,增加保水、保温、透气、保肥的能力。

3.深刨深耕

黏质土底层(20~40cm)的通气性和渗水性很差,整地时应适当深刨深耕,促进土壤熟化,增加孔隙度。如果底层土过于冷凉,可将底层土用铁锹或专用犁铧疏松一下,但不把底层生土翻上来。

今天小编对粘性土壤的改良方法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其他的改良土壤的方法有哪些等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改良盐碱地土壤有哪些方法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土壤,盐碱地里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下面带您了解一下改良盐碱地土壤的方法

1.排水。对地势低洼的盐碱地块,通过挖排水沟,排出地面水可以带走部分土壤盐分。

2.灌水洗盐。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规律,把水灌到地里,在地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水层,使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解,再从排水沟把溶解的盐分排走,从而降低土壤的含盐量。

3.种植水稻。在水源充足的盐碱地种水稻也是一项可以有效的改良措施。通过长时间淹灌和排水换水,土壤中的盐分就可以被淋洗和排出。

4.增施有机肥。有机肥能增加土壤的腐殖质,有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改良盐碱土的通气、透水和养料状况,分解后产生的有机酸还能中和土壤的碱性。种植绿肥效果更好。

5.深耕深松。对盐碱地深耕深松,加深耕层,能加速淋盐,防止返盐,增强保墒抗旱能力,改良土壤的养分状况。深耕应注意不要把暗碱翻到地表。

6.客土压碱。客土就是换土。客土能改善盐碱地的物理性质,有抑盐、淋盐、压碱和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可使土壤含盐量降低到不致危害作物生长的程度。

今天小编对改良盐碱地土壤有哪些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其他的改良土壤的方法有哪些等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酸性土壤怎么改良?方法是什么?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酸性土壤改良方法有以下几种:

石灰改良:

在酸性土地上每年施用石灰,每亩10至40公斤,直到土壤变成微酸性或中性土壤。

种植耐酸农作物:

改善作物品种,可以选择绿豆、油菜、荞麦、水稻等耐酸作物。

施用农家肥:

农业肥料主要施用于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渗透性,提高根际微生物活性,将土壤中不溶性矿质元素转化为可溶性养分,从而达到施肥土壤肥力的目的。

施用酸性土壤改良剂:

使用此药剂之后效果较为明显,土壤结构改良是通过施用天然土壤改良剂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固定表土,保护土壤耕作层,防止水土流失。

实行水旱轮作:

在酸性土壤(2年~3年)进行旱涝轮作,可以改善土壤耕作和理化性质,播后覆膜,调整水稻-水稻,油菜-水稻等多种种植方法,选择碱肥(如碳酸铵、氨)达到改良目的,同时改进栽培技术,防止水土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积累到一定程度,不仅会导致土壤退化,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而且还可能直接毒害植物或通过食物链途径危害人体健康。下面带您了解一下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

1.工程措施,包括客土法、换土法、深耕翻土法、固化、稳定化方法、电动力修复法等,工程措施具有稳定、见效快的优点,但存在工程量大、投资费用高、二次污染隐患等缺点,不适宜大面积污染土壤的治理。

2.化学治理措施,包括淋溶法、施用改良剂等方法,能够在短期内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和生物有效性,因人为向土壤中施加化学药剂,易造成二次污染,且重金属仍存留在土壤中,容易再度活化危害植物,其潜在威胁并未消除。

3.农业生态修复措施通过调节诸如土壤水分、土壤pH值、土壤阳离子代换量(CEC)、CaCo3和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及气温、湿度等因素,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减弱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4.微生物修复,一方面可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并可以吸附积累重金属;另一方面可以改变根系微环境,从而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挥发或固定效率。

5.植物修复,将某种特定的植物种植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对土壤中的污染元素具有特殊的吸收富集能力,将植物收获并进行妥善处理(如灰化回收)后将重金属移出土体,达到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目的。

今天小编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哪些危害还请了解更多上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土壤污染的生态治理方法是什么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污染生态修复是指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等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

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原则

1、生态学原则。包括物质和能量循环再生原理、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的和谐共存原理、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功能等。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方法的选择、方法的优化组合、影响因子的调控等措施必须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才能维持生态修复过程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才能最大限度激活土壤的自净功能,达到修复目的。

2、可行性原则。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是指修复工程设计方案中的技术应满足先进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可实施性等要求。

3、工艺优化原则,也称为整体优化。现代生态学中,整体优化具有协调性、高效性与稳定性三重意义。在污染土壤生态修复中,优化原则不仅包括以土壤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为核心,对修复工程中各种修复方法、影响因子等进行最优化组合和调控,更包括将修复对象的系统内在自净能力和外源增加的净化功能有机结合,寻求投入的最小化和效果的最大化之间的优化。

4、因地制宜原则。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了地理空间上的高度多样性。而生态修复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生态工程工艺实体,与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污染特征密切联系,因而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必须根据时空变化和不同的环境条件产生不同的生态修复工艺,表现出不同的工艺组合、工艺参数与调控方法。

5、安全性原则。工程实施中采用的修复生物及辅助措施不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不向土壤引入病原微生物或有毒害物质;修复过程和结果中土壤本身的生态安全性;修复工程环境效应的安全性,即修复工程的措施应实现对地上植物、地下水、空气等无有毒害二次污染物的产生。

今天小编对土壤污染的生态治理方法是什么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还请关注其他的保护土壤的措施有哪些等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道路绿化土壤改良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城市道路绿化是指在道路两旁及分隔带内栽植树木、花草以及护路林等以达到隔绝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如果绿化带的土壤条件不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应该进行土壤改良

道路绿化土壤改良方法

1.由于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因此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含有铅,会污染土壤。在行车频率高的公路两侧绿化带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可以通过客土的方法更换被污染的土壤,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肥料种类及种植植物的需肥特性,确定合理的施肥量或施肥方式,做到配方施肥,以施用有机肥为主,合理配施氮磷钾肥,化学肥料做基肥时要深施并与有机肥混合,作追肥要“少量多次”,并避免长期施用同一种肥料,特别是含氮肥料。

2.某些道路绿化带的土壤条件不好,在有些粘土地区,土壤的透水性、透气性差,会影响苗木的成活与长势。所以在栽植前往土壤中加一些石子、土工布、砂等处理措施,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性,更好的保证苗木的成活与生长。

3.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为防止积水影响苗木成活,要求在不耐水湿及大乔木树坑底部侧方挖排水沟排水。

4.在一些土壤盐碱性很高的地区,为防止植物毛细作用反吸地下盐碱造成植物生长不良,需要做排盐碱的隔离层。

今天小编对道路绿化土壤改良方法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其他的改良土壤的方法有哪些等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污染土壤修复的原理与方法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污染土壤修复原理是通过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从而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热力学修复技术,利用热传导,热毯、热井或热墙等,或热辐射,无线电波加热等实现对污染土壤的修复。

2、热解吸修复技术,以加热方式将受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加热至有机物沸点以上,使吸附土壤中的有机物挥发成气态后再分离处理。

3、土地填埋法,将废物作为一种泥浆,通过施肥、灌溉、添加石灰等方式调节土壤的营养、湿度和pH值保持污染物在土壤上层的好氧降解。

4、化学淋洗,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生物化学溶剂,在重力作用下或通过水头压力推动淋洗液注入到被污染的土层中,然后再把含有污染物的溶液从土壤中抽提出来,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术。

5、植物修复,运用农业技术改善土壤对植物生长不利的化学和物理方面的限制条件,使之适于种植,并通过种植优选的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吸收、挥发、分离、降解污染物,恢复重建自然生态环境和植被景观。

6、生物修复,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其中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土著菌、外来菌、基因工程菌,对污染物的代谢作用而转化、降解污染物,主要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通过改变各种环境条件如,营养、氧化还原电位、共代谢基质,强化微生物降解作用以达到治理目的。

今天小编对污染土壤修复的原理与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什么是土壤修复技术等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碱性土壤如何改良成酸性土壤?具体的方法是什么?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1、使用明矾:

准备一些水,然后将明矾加入水中搅拌制作成1到2%的溶液,然后均匀的浇灌在富含碱性土壤中,将浇灌时间控制在半个月一次即可,这样就能有效的将碱性土壤改良酸性

2、使用硫磺:

用工具将硫磺研成粉末状,然后加入土壤中进行搅拌,加入的量以直径为30厘米的土壤加入1到2克为标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硫磺的生效以及持续时间较长,因此要尽量控制好用量。此外硫磺改良后,土壤酸性的有效期可以维持2到3年。

3、使用松针土:

这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松针土是腐烂的残枝、松柏针叶等组合而成的,具有比较强的酸性,在碱性土壤中加入5/1到6/1的松针土可以有效的将土壤改良为酸性。

4、使用橘子皮:

用水浸泡橘子皮使其腐烂,测试PH值是否为5%一下,再用热水来进行稀释,之后再均匀的浇灌在碱性土壤中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污染土壤重金属包括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如:Cd、Pb、Hg、Cr、As,以及有一定毒性的元素如Cu、Zn、Ni。过量重金属将对植物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使其营养失调。汞、砷能抑制土壤中硝化、氨化细菌活动,阻碍氮素供应。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并生成毒性更强的甲基化合物,毒害食物链生物,最终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类健康。

重金属修复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化学治理措施、农业生态修复措施、微生物修复、动物修复以及植物修复等方法。工程措施包括客土法、换土法、深耕翻土法、固化、稳定化方法、电动力修复法等;化学治理措施包括淋溶法、施用改良剂等方法;农业生态修复措施是指通过调节诸如土壤水分、土壤pH值、土壤阳离子代换量(CEC)、CaCO3和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及气温、湿度等因素,降低Cd生物有效性,以减弱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微生物抗重金属机制包括生物吸附、胞外沉淀、生物转化、生物累积和外排作用;动物修复以及植物修复,将某种特定的植物种植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对土壤中的污染元素具有特殊的吸收富集能力,将植物收获并进行妥善处理,如灰化回收后将重金属移出土体,达到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目的。

今天小编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哪些危害还请了解更多上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常用土壤改良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土壤改良是指运用土壤学、农业生物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排除或防治影响农作物生育和引起土壤退化等不利因素,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的统称。

常用土壤改良方法

(1)水利土壤改良,如建立农田排灌工程,调节地下水位,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排除和防止沼泽地和盐碱化;(2)工程土壤改良,如运用平整土地,兴修梯田,引洪漫淤等工程措施改良土壤条件;(3)生物土壤改良,用各种生物途径种植绿肥、牧羊增加土壤有机质以提高土壤肥力或营造防护林等;(4)耕作土壤改良,改进耕作方法,改良土壤条件;(5)化学土壤改良,如施用化肥和各种土壤改良剂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等。常用的化学改良剂有石灰、石膏、磷石膏、氯化钙、硫酸亚铁、腐殖酸钙等,视土壤的性质而择用。如对碱化土壤需施用石膏、磷石膏等以钙离子交换出土壤胶体表面的钠离子,降低土壤的PH值。对酸性土壤,则需施用石灰性物质。化学改良必须结合水利、农业等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今天小编对常用土壤改良方法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其他的改良土壤的方法有哪些等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碱性土壤改良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碱性土壤亦即土壤溶液中的氢氧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实用上则指pH值在7.3以上的土壤。一般包括石灰质土、盐土和碱土三类。那么,大家是否了解碱性土壤改良方法有哪些呢?

下面简要介绍常用的土壤酸化的几种方法:

一、盆土加入2%硫磺、石膏或磷石膏。

二、盆土加入适量氟石。

三、用腐殖酸肥料与盆土混合。

四、用100倍米醋水浇花。

五、用硫酸铵水溶液浇花,比例为180克/升。

六、用1—2%蔗糖水浇花。

七、浇矾肥水,一般每月一次,矾肥水的配制是黑矾(硫酸亚铁)0.5公斤加水50公斤再加豆饼、麻酱渣2.5公斤,发酵一个月可取其清液兑水施用。

八、用鱼缸水、残茶水、雨水、化雪水、淘米水(发酵数十天)、洗鱼或洗肉水浇花。在肥料施用方面不要施用碱性肥料,如氨水、碳铵、石灰氮、草木灰等。应当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铵、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等。尿素可以用作根外追肥。

九、用0.1—0.2%磷酸二氢钾,0.1%磷酸改良水质。

十、盆土碱重可用清水冲洗,盆底垫上砂粒、木炭、泡沫塑料等通气透水的物质。选用透气性和吸水性较强的泥烧盆,泥炭盆,忌用紫砂盆、釉盆、瓷盆种花。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酸性土壤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如果您还想了解如何改良土壤的酸碱性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