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弩末的成语【最新20篇】

一个人的穿着如何是对这个的素养表现,穿着的华丽高雅的人素养不一定好,但是一定不差,弩末的成语有哪些?下面是问学吧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6500

文章

528

年初中八年级下册成语解释汇编八面玲珑等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45、〖逢场作戏〗逢:遇到;场:演戏的场地。原指旧时走江湖的艺人遇到适合的场合就表演。后指遇到机会,偶尔凑凑热闹。

46、〖八面玲珑〗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47、〖看风使舵〗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48、〖左右逢源〗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语文成语大全及解释安身立命等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347、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348、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349、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

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350、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水落石出的成语故事是怎样的?有着什么典故?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水落石出”这个成语也是在我们生活当中会经常遇到的成语了,一般会指某些事情目前还不知道,等到了一定时候便可知道,真相大白,水落石出的意思。我们经常可以在很多探秘的电视中可以通到这个成语,那么“水落石出”这个成语的故事是怎样的呢?有着什么典故?

“水落石出”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匕水落石出。释义 江水下落,水下的石头自然露了出来。比喻事情经过调查研究和对证,终将真相大白。

故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 书画家。他生性豪放,学识渊博,极富文采。在被贬嫡黄州时,曾两次游历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两篇传世之作《前赤壁赋》和《后赤壁 赋》。

当时,十月夜晚的月光分外皎洁明媚。苏轼和他的两个朋友沐 浴着和煦的秋风,兴致勃勃地一起在城外散步。月白风清的美丽夜景,使他们诗兴大发,和朋友相聚,畅叙友情,更使他们忘记了一切 烦恼,他们和歌吟诗,畅所欲言,欢乐之至,无以形容。苏轼突然想到了酒。他急忙赶回家中,询问妻子家中是否有酒。 妻子笑了,拿出一罐藏了很久的酒,说这就是供给他临时需用的。

苏轼大喜过望,连连称谢,拿了酒,赶回朋友中间,来到赤壁下的长江 岸边,登上小舟,泛舟游玩。

这时,只听见东流的江水发出潺潺的声响,在万籁寂静的夜晚 显得特别清脆,岸边千尺陡壁,峻峭如削。一座座高大的山峰屹立,悬在山峰间的月亮显得小了;江水下落,沉在江水之下的石头,露了 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常用四字成语解释感恩戴德等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感恩戴德: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

刚愎自用: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

刚愎自用: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常用四字成语解释按部就班等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按部就班: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步骤、顺序进行。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造句合乎规范。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黯然失色: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从前。

饱经沧桑:饱:充分。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白璧微瑕: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1111打一成语是什么?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独一无二

1111表示的成语是独一无二,因为1111只有1没有2,因此是独一无二。意思只此一个,别无其他,比喻最突出或极少见,没有可比或相同的,形容十分稀少。

1111打一成语是独一无二,因为1111只有1没有2,因此是独一无二。意思只此一个,别无其他,比喻最突出或极少见,没有可比或相同的,形容十分稀少。出自宋·延寿辑《宗镜录》卷三十一:“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数字猜成语:

1、2/2 (合二为一)

2、1=365 (度日如年)

3、1234567 (乐在其中)

4、0+0=1 (无中生有)

5、1+2+3 (接二连三)

6、333555 (三五成群)

7、5、10 (一五一十)

8、7/8 (七上八下)

9、3.4 (不三不四)

10、3322 (三三两两)

11、0、2、4、6、8、10 (无独有偶)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年初高中常用成语手册奴颜婢膝等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09、奴颜婢膝:奴颜:奴才的脸,满面谄媚相;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跪。指表情和动作奴才相十足。形容对人拍马屁讨好卑鄙无耻的样子。

10、麻痹大意:麻痹:肢体失去知觉和运动机能障碍,比喻失去警觉。指粗心、疏忽,对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

11、刚愎自用: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12、法家拂士:拂:通“弼”。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辅弼之士。指忠臣贤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国色天香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国色天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这个词出自唐朝李濬《松窗杂录》,其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上颇好诗,因问脩己曰:‘今京邑传唱牡丹花诗,谁为首出?’ 脩己对曰:“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这个故事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唐朝时流行赏牡丹,当时的皇上非常爱好写诗,就问程修己:“如今京城中传唱的牡丹花的诗,谁写的最好啊”,程修己说:“臣听说大臣之间被吟赏最多的就是李正风的诗了,其中有一句就是:‘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这句诗翻译成白话文的的意思是早晨天际被红霞染遍,聚会开始,大家举杯,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衣服被各色的酒香、花香沉浸。

国色天香这个词在使用时,一般用作宾语和定语,我们在使用时一般取它的寓意形容女子的美丽。例如:由这位女演员来扮演国色天香的西施,最恰繁不过。国色天香的近义词是天姿国色,但是国色天香可以形容牡丹花,也可以形容女子的美丽,但是天姿国色只能形容女子的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噤若寒蝉的成语意思 有哪些典故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沉默的成语意味着像晚秋的蝉一样沉默。描述被压制,不敢说话。也比喻人的嘴像天冷知道的嘴一样沉默,这个沉默字就是嘴里沉默的意思

沉默,蝉就是知道,原来的手指像深秋的蝉一样不鸣叫,描述因为害怕而不敢说话,很快就死了。它包含了贬损。这是古人理解的局限性,当然不符合现代生物学,大多数现代人都知道,知道的叫声不是由嘴发出的,而是由一对翅膀振动发出的。

这个成语还有一个典故。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叫杜密的文人,刚正不阿。在任太守期间,他参加了打击太监集团的斗争。他执法严格,对太监子女有恶必罚。后来,他被改革,回到了颍川的家乡。在家里,他仍然关注国家大事,经常拜访颍川县的守卫和县令,畅谈世界大事。然而,原来在四川任蜀都太守的的刘胜辞职回家,与他截然相反,闭门谢客。

颍川太守王宇找杜密说:刘胜清高,公卿多次推荐他任职,他都拒绝了。杜密听到王宇的话,提醒他出来当官,直言:像刘胜这样的人应该为国为民多做些事情。但他不推荐好人,不敢透露恶人的坏事和批评,明哲保护自己,一句话也没说,就像冷天知道(‘同寒蝉’),真是当世罪人;相反,我让你赏善惩恶,为你尽微薄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最遥远的地方打一成语 最遥远的地方表示的成语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遥远地方表示成语是天涯海角。天涯海角的意思为天的边缘,海的尽头,即为谜题最遥远的地方。

天涯海角的成语典故

韩愈的父亲在他两岁时就死了,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幼时依靠他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过活。韩会有一个嗣子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纪比韩愈小一点。

后来韩会四十二岁的时候,因宰相元载的事,贬为韶州刺史,不到几个月就病死在韶州,这时韩愈只有十一岁,十二郎也很小。韩愈虽然有三个哥哥,都很早离开了人世。这时,继承祖先后代的,只有韩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个人,零丁孤苦,没有一天离开过。

韩愈十九岁时自宜城前往京城,以后十年的时间中,只和十二郎见过三次面。当他正打算西归和十二郎永远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不幸十二郎就在这时死去了。韩愈知道了这消息,悲痛欲绝,写了一篇“祭十二郎文”,叫建中备了一些时下的物品从老远的地方去致祭他。这篇祭文,一字一泪,令人读来心酸。

祭文中有“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的句子,后人便把它引申成“天涯海角”这句话,用来比喻极其遥远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农产品打一成语 农产品表示的成语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农产品表示成语是土生土长,因为农产品是生在土里长在土里的。意思是当地生长的,出自《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我们这些干部,大多数是好的,是土生土长,联系群众,经过长期斗争考验的。”近义词是根生土长。

土生土长造句

1、在新奥尔良我还可以再待几个小时,我喜欢这个他们称为“快活之都”的城市,我就像这里土生土长的一样。

2、埃琳娜是土生土长的莫斯科人,也是个冰球迷。

3、好莱坞的制作人们都希望请到这位27岁北京土生土长中国演员来加盟他们的美国大片。

4、哈利和克劳迪娅是在华盛顿土生土长的圣萨尔瓦多人,在1992年他们还是青年的时候结束了圣萨尔瓦多的内战。

5、车臣人是北高加索土生土长的民族,语言属于高加索语系达格斯坦语族;而契丹人的语言显然应该属于阿尔泰语系。

6、经由妙思巧手,土生土长的乡下姑娘变成了一个时尚而清新的城市女孩。

7、传统的桉树,也就是土生土长的突缘桉、柠檬桉、大叶桉等,含化学成分甘林比较高,叶子落地腐烂后,对树下的植被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形容声音大的成语有哪些?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形容声音大的成语有掌声雷动、声如洪钟、天震地骇、震天动地、振聋发聩、锣鼓喧天、如雷灌耳、山崩地裂、穿云裂石、撼天震地、响彻云霄、鼓乐喧天、响遏行云、震耳欲聋、人声鼎沸。

1、掌声雷动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zhǎng shēng léi dòng,指鼓掌的声音像打雷一样震动全场。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满厅掌声雷动中,忽然从外面气急败坏奔进一个人来,大家面色都吓变了。”

2、声如洪钟,读音shēng rú hóng zhōng,汉语成语,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忆胥目如闪电,声如洪钟。”

3、人声鼎沸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rén shēng dǐng fèi,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人声喧闹的意思。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4、震耳欲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 zhèn ěr yù lóng。释义: 欲: 快要,就要。形容声音很大。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5、山崩地裂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shān bēng dì liè,意思是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或山和地都裂开了。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虎头蛇尾成语故事 虎头蛇尾寓言故事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虎头蛇尾成语故事:在清朝的时候,官场一度十分腐败,人们只要有钱就能捐官买官。京城有位姓都的老爷给皇上上奏折,要求整顿吏治。湖南巡抚也接到了皇上的指令,要求立即组织手下的文武百官进行考试,湖南巡抚声称,要将请人代考的人斩立决,结果当场抓了巡抚的二少爷的枪手,此事就只好虎头蛇尾了。

虎头蛇尾的出处

虎头蛇尾出自元代戏曲作家康进之的杂剧《李逵负棘》第二折,原文如下:“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虎头蛇尾常用于比喻一开始的时候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虎头蛇尾的字面意思是:头大如虎,尾细如蛇。

虎头蛇尾的用法

虎头蛇尾比喻做事有始无终,不仅可以做谓语,还可以宾语、补语。用虎头蛇尾造句如下:小奇也许会写得好,就是她有一个毛病,虎头蛇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孝敬父母的成语典故

全文共 821 字

+ 加入清单

孝敬父母成语典故有:卧冰求鲤、寸草春晖、无忝所生、黄香温席、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等。

孝敬父母的成语典故

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黄香温席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刚刚九岁,就知道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母睡得更好;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更好。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戏彩娱亲

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鹿乳奉亲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被误杀的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成语琴瑟之好是描述什么呢?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夫妻感情好

“琴瑟之好”意思是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出处是《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意思是楚楚动人的女孩子,希望用琴声来打动她。还有《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是说夫妻亲密无间,好像宛转悠扬的琴瑟合奏。

根据文献记载,伏羲发明了琴瑟,琴和瑟都由梧桐木制作,带有空腔,丝绳为弦。琴一开始是五弦,后来改为七弦。瑟是二十五弦。古人发明琴瑟目的是净化心灵,所以琴瑟之声为雅乐正声。因为两者属性类似,多在一起弹奏,所以也用来比喻夫妻感情和谐,也代指夫妇。

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也就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这里琴瑟友之的意思是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还有《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是说夫妻亲密无间,好像宛转悠扬的琴瑟合奏。于是后世将琴瑟比喻夫妇。夫妇之间好比琴与瑟,琴瑟之好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

历史上着名的琴瑟之好的夫妻有很多,李清照和赵明诚就是其中之一。李清照才情出众,嫁给了同样知识渊博的赵明诚,两人门当户对,兴趣爱好相同,经常诗词唱和,共同研究金石字画。二人会在卖花担上,一起挑一只花,也会在闲暇时赌书泼茶为乐。虽然那时生活并不宽裕,但二人志同道合的夫妻生活却过得非常自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词语 描写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成语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描写情绪低落失望词语有:心灰意冷、黯然神伤、失魂落魄、黯然泪下、愁眉苦脸、黯然销魂、闷闷不乐、百无聊赖、凉了半截、心如死灰、心灰意懒、灰心丧气、兴味索然、万念俱灰、意气消沉。

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成语

万念皆灰、百念皆灰、百无聊赖、万念俱消、万劫不复、大失所望、灰心丧气、黯然销魂、槁木死灰、黯然魂销、心灰意冷、万念俱寂、六神无主、失魂落魄、黯然神伤、丧魂失魄。

情绪低落失望的反义词

得意洋洋、欢呼雀跃、欢欣鼓舞、洋洋得意、怡然自得、心花怒放、心花怒发、春风得意、意气洋洋、不改其乐、自鸣得意、趾高气扬、信心百倍、意气风发、兴高采烈、得意洋洋、踌躇满志、沾沾自喜、痛快淋漓、信心十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孔雀的成语 形容孔雀的成语有哪些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孔雀成语有国色天香、孤芳自赏、美伦美奂、千姿百态、鲜艳夺目、美艳绝伦、鲜艳夺目、明艳动人等。大多数孔雀栖息于森林的开阔地带,雄孔雀在求偶的时候会开屏。

孔雀简介

孔雀仅2属3种,孔雀属包括2种,其中鸡形目体型是最大的,它的头顶是翠绿色的,尾巴上的羽毛十分长,从而形成了尾屏,鲜艳美丽。但是雌鸟是没有尾屏的,羽毛的颜色为暗褐色,且带有许多杂斑,所以我们看见的漂亮的孔雀大多数都是雄孔雀。

孔雀的生活习性

1、活动的时候多为大步飞奔,不善飞行。因为孔雀的双翼并不发达,且尾巴过重,所以它们不善飞行,逃窜的时候多为大步飞奔。它们会选择清晨和黄昏的时候进行觅食,晚间的时候则在树枝上休息。

2、孔雀是一种杂食动物。它们主要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也吃蝗虫、蟋蟀、蛾、白蚁、蛙、蜥蜴等动物,其中动物性食物主要以白蚁为主。

3、在繁殖期间公孔雀之间会因为争偶而发生剧烈殴斗,也常伤及母孔雀。

4、蓝孔雀的寿命约为20至25年,性成熟比较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必备成语俗语解释其

全文共 1124 字

+ 加入清单

31。道听途说: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32。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33。滴水穿石:水不断下滴,可以滴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34。断壁残垣:垣:墙壁。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

35。风调雨顺:调:调和;顺:和谐。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36。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37。赴汤蹈火:赴:去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38。高屋建瓴: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也指对事物分析全面透彻。

39。高瞻远瞩: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40。刚正不阿:刚:刚直,刚强;直:正直;阿:逢迎。刚强正直,不徇私逢迎。形容能坚持原则,不曲从权势。

41。各得其所:所:处所,位置。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42。各行其是:行:做;是:对的。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

43。根深蒂固:蒂:指瓜、果、茎、枝相连处。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44。功亏一篑: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45。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46。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

47。焕然一新:焕然:形容有光彩。形容出现崭新的面貌,显得很光彩。

48。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①形容由狭窄昏暗一下子变为开阔明亮。②形容一下子悟出道理来。

49。鸡犬相闻:指人烟稠密。

50。记忆犹新:犹:仍然。对过去的事情记得很清楚,就像刚刚发生的一样。

51。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晓。指人人都知道。

52。坚定不移:移:动摇。形容立场、意志、主张等非常坚定,毫不动摇。

53。见异思迁: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54。今非昔比:昔:过去。现在不是往日所能比得上的。形容现在比过去有很大的变化。

55。斤斤计较:斤斤:明察细微。在琐碎、细微的事情上过分计较。

56。津津有味:津津:兴味很浓的样子。形容很有滋味或趣味浓厚。

57。惊涛骇浪:涛:大波浪;骇:使惊怕。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

58。精打细算:在使用人力、财物上仔细计算,筹划,不使浪费。

59。精雕细刻:精心细致地雕刻。多指创造艺术品时一丝不苟、尽心竭力的态度。也比喻工作耐心细致。

60。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纸老虎打一成语 纸老虎表示的成语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纸老虎表示成语是外强中干。作为兽中之王,老虎狮子的外表强劲且具备震慑力,因此老虎狮子是“外强”;而纸老虎终究是纸老虎,不管外表多么的真实、多么的强劲、震慑,是没有具体核心的,真是可以用“干瘪瘪”、“匮乏”来描述,因此纸老虎是外强中干的。

外强中干的意思是外有强形,内中干竭;泛指外表强大,内实空虚。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近义词有:色厉内荏、外刚内柔、外方内圆、不堪一击。

成语故事

秦国和晋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晋惠公要使用郑国赠送的马来驾车。

大臣庆郑劝告惠公说:“自古以来, 打仗时都要用本国的好马,因为它土生土长, 熟悉道路,听从使唤。用外国的马,不好驾驭,一遇到意外,就会乱踢乱叫。而且这种马外表看起来好像很强壮,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能耐(原文是“外强中干”),怎么能作战呢?”

但是惠公没有听从庆郑的劝说。战斗打响后,晋国的车马便乱跑一气, 很快陷入泥泞,进退不得。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 晋惠公也被秦军活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动物的成语有什么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1

1 、鸮心鸝舌

[ xiāo xīn lí shé ]

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2、鸟枪换砲

[ niǎo qiāng huàn pào ]

比喻情况或条件有很大好转。砲,同“炮”。

3、鸟惊鱼骇

[ niǎo jīng yú hài ]

像鸟、鱼那种受惊的样子。

4、鸟惊鱼溃

[ niǎo jīng yú kuì ]

溃:溃散。象鸟惊飞,象鱼溃散而逃。形容军队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

5、鱼游燋釜

[ yú yóu zhuó fǔ ]

比喻处境危险,快要灭亡。燋,同“灼”,火烧。同“鱼游釜中”。

2

1、鬼咤狼嚎

[ guǐ zhà láng háo ]

怪声怪气地呼喊嚎叫。

2、莺吟燕儛

[ yīng yín yàn wǔ ]

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同“莺歌燕舞”。

3、见弹求鹗

[ jiàn dàn qiú è ]

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同“见弹求鸮”。

4、波光鳞鳞

[ bō guāng lín lín ]

形容波光像鱼鳞一样层层排列。

5、摇头麰尾

[ yáo tóu móu wěi ]

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轻浮得意的样子。同“摇头摆尾”。

3

1、狼飡虎咽

[ láng cān hǔ yān ]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同“狼餐虎咽”。

2、杯盘狼籍

[ bēi pán láng jí ]

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3、祸近池鱼

[ huò jìn chí yú ]

犹言殃及池鱼。比喻无辜而受害。

4、不舞之鹤

[ bù wǔ zhī hè ]

舞:舞蹈。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5、声名狼藉

[ shēng míng láng jí ]

《史记·蒙恬列传》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后用声名狼藉形容人的名声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4

1、天罗地网

[ tiān luó dì wǎng ]

上下四方都布下了罗网。比喻对敌人或逃犯设下的严密包围。罗:捕鸟的网。

2、如鱼得水

[ rú yú dé shuǐ ]

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3、如鸟兽散

[ rú niǎo shòu sàn ]

像受惊的鸟兽一样四处逃散(含贬义)。

4、小鸟依人

[ xiǎo niǎo yī rén ]

依:依恋。像小鸟那样依傍着人。形容少女或小孩娇小可爱的样子。

5、弃甲曳兵

[ qì jiǎ yè bīng ]

丢掉铠甲,拖着兵器,形容打败仗逃跑时十分狼狈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年初中常用成语解释及出处详解子虚乌有等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子虚乌有发音zǐxūwūyǒu释义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出处汉·司马相如著《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示例文贵征实,不蕲于振奇,所以愧文士~之习也。(清·沈惟贤《万国演义序》)

孜孜不倦发音zīzībùjuàn释义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示例他长年累月~地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