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蝙蝠侠贝恩是谁【热门20篇】

蝙蝠是具有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外表十分黢黑,喜欢倒挂在树上睡觉,十分吓人。那么蝙蝠为什么总是倒挂在树上睡觉呢?

浏览

2969

文章

238

蝙蝠飞到家里是什么预兆 家里进蝙蝠是什么预兆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民间说法中,蝙蝠有“福”的读音,家里来蝙蝠谐音似“来福”。蝙蝠在民间被视为吉祥物,“蝠”和“福”谐音,所以蝙蝠被寓意鸿福吉祥。蝙蝠飞进家寓意纳福迎祥、福在眼前。

不过科学说法中,家里进蝙蝠其实就是很偶然的现象,因为蝙蝠很有可能就是由于捕食昆虫而误闯进来的。蝙蝠都是靠超音波来辨别方向的,它不会无缘无故飞到家中的。也有的是因为房型或者家居的环境,蝙蝠会在家中筑巢建窝。

家里如果不小心进了蝙蝠的话,使用蚊香或者烟熏的方法都是可以的,或者是利用光照以及超声波的原理赶走蝙蝠。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蝙蝠是哺乳动物吗,是因为什么分类的?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蝙蝠哺乳动物,蝙蝠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兽类。蝙蝠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蝙蝠为了能够飞行并进行夜间生活,它们在生理机能上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蝙蝠的视觉较差,听觉异常发达,在夜间或十分昏暗的环境中能够准确无误地捕捉食物。

在蝙蝠分类中,70%的蝙蝠主要以昆虫和其他小节肢动物为食;其余的种类主要以果实、花蜜和花粉为食。极少数的蝙蝠种类是食肉的,有3个种类的吸血蝙蝠以血液为食。

蝙蝠的分布很广,除南极、北极和某些大洋岛屿外,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类和数量为最多。

蝙蝠的繁殖方式,整个蝙蝠群的性周期是同步的,大部分交配活动发生于数周之内。蝙蝠每年繁殖一次,幼仔初生时无毛或少毛,一段时间内不能视不能听。幼崽生长很快,一般在8—6周龄时就可以达到成体大小,1—2月龄就可以脱去胎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蝙蝠属于鸟类还是哺乳类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蝙蝠属于哺乳类

虽然蝙蝠能飞行,但它属于哺乳动物,也是唯一能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除了一般哺乳动物的特点外,还有一系列适应飞行的形态特征。其全身骨质较轻,头骨愈合程度比较高,胸骨具龙骨状突起,肩带发达,后肢腓骨和胫骨退化;耳壳较为发达,通常具有较为发达的对耳屏或者是耳屏。

蝙蝠的视觉是比较差的,但是听觉是比较发达的,能在较为昏暗的环境或者是夜间中能够自由地飞行和准确无误的捕捉到食物。百分之七十的蝙蝠种类是以昆虫和其他小节肢动物为食;有三个种类的吸血蝙蝠是以血液为食;还有一些热带种类是食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蝙蝠是怎么形成的

全文共 3141 字

+ 加入清单

蝙蝠是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下面小编整理了蝙蝠形成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蝙蝠形成的原因

蝙蝠的翼是在进化过程中由前肢演化而来,是由其修长的爪子之间相连的皮肤(翼膜)构成;蝙蝠的吻部像啮齿类或狐狸。外耳向前突出,很大,而且活动非常灵活。蝙蝠的颈短,胸及肩部宽大,胸肉发达,而髋及腿部细长。除翼膜外,蝙蝠全身覆盖着毛,背部呈浓淡不同的灰色、棕黄色、褐色或黑色,而腹侧颜色较浅。

蝙蝠中的多数还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可以通过喉咙发出超声波然后再依据超声波回应来辨别方向、探测目标的。有一些种类的面部进化出特殊的增加声纳接收的结构,如鼻叶、脸上多褶皱和复杂的大耳朵。蝙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福气”。人类通过这一特点发明了雷达。除了狐蝠和果蝠完全食素外,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在昆虫繁殖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甚至可能有助于控制害虫。某些蝙蝠亦食果实、花粉、花蜜;热带美洲的吸血蝙蝠以哺乳动物及大型鸟类甚至人的血液为食。这些蝙蝠有时会传播狂犬病。

蝙蝠呈世界性分布。在热带地区,蝙蝠的数量极为丰富,它们会在人们的房屋和公共建筑物内集成大群。

蝙蝠的习性

人们常用“飞禽走兽”一词来形容鸟类和兽类,但这种说法有时却并不一定正确,因为有一些鸟类并不会飞,如鸵鸟、鸸鹋、几维鸟和企鹅等;同样也有一些兽类并不会走,如生活在海洋中的鲸类等,而蝙蝠类不会像一般陆栖兽类那样在地上行走,却能像鸟类一样在空中飞翔。 某些种类的蝙蝠是飞行高手,它们能够在狭窄的地方非常敏捷地转身,蝙蝠是唯一能振翅飞翔的哺乳动物,其他像鼯鼠等能飞行的哺乳动物,只是靠翼形皮膜在空中滑行!夜间, 蝙蝠靠声波探路和捕食。

它们发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当这声波遇到物体时,会像回声一样返回来,由此蝙蝠就能辨别出这个物体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离它有多远。长耳蝙蝠在飞行中捕食昆虫,它也能从叶子 把虫抓下来。它的大耳朵使它能接受回声。

蝙蝠类是唯一真正能够飞翔的兽类,它们虽然没有鸟类那样的羽毛和翅膀,飞行本领也比鸟类差得多,但其前肢十分发达,上臂、前臂、掌骨、指骨都特别长,并由它一层薄而多毛的,从指骨末端至肱骨、体侧、后肢及尾巴之间的柔软而坚韧的皮膜,形成蝙蝠独特的飞行器官—翼手。中国古代也有关于蝙蝠的记载说他们也生活在钟乳洞里,名叫仙鼠,那里的蝙蝠因为能够喝到洞里的水得到长生,千年之后他们的身体颜色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来的黑暗的颜色变成了通身雪白,这或许就是他们为什么被称为仙鼠的原因吧。

蝙蝠是用波来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用此来改变飞行道路。从前很多人说蝙蝠视力差,其实是一个天大的误区。已经有不少科学家指出,蝙蝠视力不差,不同种类的蝙蝠视力各有不同,蝙蝠使用超声波,与它们的视力没有必然联系。

天敌

穴居蝙蝠的主要天敌主要有蛇类,蜥蜴等;树栖型(一些果蝠)的天敌还有一些猛禽和猫科动物。蝙蝠还有的天敌就是人类,如关岛大蝙蝠就是因为当地人的捕食而灭绝的。

食性

蝙蝠类动物的食性相当广泛,有些种类喜爱花蜜、果实,有的喜欢吃鱼、青蛙、昆虫,吸食动物血液,甚至吃其他蝙蝠。一般来说,大蝙蝠类一般以果实或花蜜为食,而大多数小蝙蝠类则以捕食昆虫为主。

吃什么的蝙蝠种类都有:包括果实、鱼类、花粉、甚至血。大部分蝙蝠在夜间飞行时捕食昆虫,每只蝙蝠都能辨别出自己发出的声波,这说明即使与其他蝙蝠一起捕食,它也不会被别的声波所干扰。

以昆虫为食的蝙蝠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回声定位系统,因此有“活雷达”之称。借助这一系统,它们能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飞行和捕捉食物,在大量干扰下运用回声定位,发出波信号而不影响正常的呼吸。它们头部的口鼻部上长着被称作“鼻状叶”的结构,在周围还有很复杂的特殊皮肤皱褶,这是一种奇特的生物波装置,具有发射波的功能,能连续不断地发出高频率生物波。如果碰到障碍物或飞舞的昆虫时,这些生物波就能反射回来,然后由它们超凡的大耳廓所接收,使反馈的讯息在它们微细的大脑中进行分析。这种生物波探测灵敏度和分辩力极高,使它们根据回声不仅能判别方向,为自身飞行路线定位,还能辨别不同的昆虫或障碍物,进行有效的回避或追捕。蝙蝠就是靠着准确的回声定位和无比柔软的皮膜,在空中盘旋自如,甚至还能运用灵巧的曲线飞行,不断变化发出波的方向,以防止昆虫干扰它的信息系统,乘机逃脱的企图。

冬眠习惯

蝙蝠一般都有冬眠的习性,冬眠的地方大都是在洞里,冬眠时新陈代谢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钟仅有几次,血流减慢,体温降低到与环境温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时还会排泄和进食,惊醒后能立即恢复正常。它们的繁殖力不高,而且有“延迟受精”的现象,即冬眠前交配时并不发生受精,精子在雌兽生殖道里过冬,至翌年春天醒眠之后,经交配的雌兽才开始排卵和受精,然后怀孕、产仔。

环境

蝙蝠居住在各类大、小山洞,古老建筑物的缝隙、天花板、隔墙以及树洞、山上岩石缝中,而一些南方食果的蝙蝠还隐藏在棕榈、芭蕉树的树叶后面。有些蝙蝠种群上千只在一起,有些蝙蝠雌雄在一起生活,有些则是雌雄分开栖息。许多栖息在树林中的蝙蝠冬季时迁徙到温暖地区,有时要飞过数千里路。温带的穴居蝙蝠一般都冬眠。蝙蝠每年只繁殖一次,在较早的温暖季节,蝙蝠生产幼仔。

绝壁追踪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的大山里隐匿着一个神秘的崖壁,聚集着成千上万只蝙蝠,因此当地人称它为飞鼠岩,据说那里蝙蝠的数量多达一千多万只。中国科学院动物学博士张礼标带队来到飞鼠岩实地科考,希望通过对当地蝙蝠的研究,揭开蝙蝠适应环境的秘密。飞鼠岩的蝙蝠可以井然有序的大规模行动,而飞鼠岩优越的地势形成了蝙蝠躲避猛禽天敌的天然屏障。每年九月,飞鼠岩的蝙蝠会全部消失,张礼标认为这是由于飞鼠岩洞口大,冬季气温不稳定,蝙蝠们必须迁往温暖的地方冬眠越冬生理形态

蝙蝠的体型大小差异极大。最大的狐蝠翼展达1.5米,而基蒂氏猪鼻蝙蝠的翼展仅有15厘米。蝙蝠的颜色、皮毛质地及脸相也千差万别。蝙蝠的翼是进化过程中由前肢演化而来。除拇指外,前肢各指极度伸长,有一片飞膜从前臂、上臂向下与体侧相连直至下肢的踝部。拇指末端有爪。

多数蝙蝠于两腿之间亦有一片两层的膜,由深色裸露的皮肤构成。蝙蝠的吻部似啮齿类或狐狸。外耳向前突出,通常非常大,且活动灵活。许多蝙蝠也有鼻叶,由皮肤和结缔组织构成,围绕着鼻孔或在鼻孔上方拍动。据认为鼻叶影响发声及回声定位。

蝙蝠的胸肌十分发达,胸骨具有龙骨突起,锁骨也很发达,这些均与其特殊的运动方式有关。它非常善于飞行,但起飞时需要依靠滑翔,一旦跌落地面后就难以再飞起来。飞行时把后腿向后伸,起着平衡的作用。

蝙蝠的脖子短;而髋及腿部细长。除翼膜外,蝙蝠全身有毛,背部呈浓淡不同的灰色、棕黄色、褐色或黑色,而腹侧色调较浅。栖息于空旷地带的蝙蝠,皮毛上常有斑点或杂色斑块,颜色也各不相同。蝙蝠的取食习性各异,或为掠食性,或有助于传粉和散布果实,从而影响自然秩序。吸血蝙蝠对人类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食虫蝙蝠的粪便一直在农业上用作肥料。

关于蝙蝠你不知道的事

1 有些蝙蝠的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50千米以上。

2 有的蝙蝠会钓鱼,墨西哥兔唇蝠一个晚上能捕获30多条小鱼。

3 猪鼻小蝙蝠翼距只有14厘米,身体如小狗般大的狐蝠翼距宽达2米。

4 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0组回音。(注:音波往返一次算一组。)

5 从秋天开始,蝙蝠就在下腹部聚积了一层脂肪,至冬眠前体重变为夏天时的1.5倍以上。

6 一只20克重的食虫性蝙蝠一年能吃掉1.8~3.6千克昆虫。

7 蝙蝠群一窝是由100只蝙蝠组成的。

8 蝙蝠的视力很好,并没有退化。它由嘴发出高出两万赫兹的声波,叫“超声波”,人是听不见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灵敏的耳朵里。蝙蝠通过大脑,判断出障碍物样子等,来判断是吃是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蝙蝠的特点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蝙蝠特点:蝙蝠是以昆虫为食的,有的蝙蝠亦食果实、花粉、花蜜。而热带美洲的吸血蝙蝠才是以哺乳动物及大型鸟类的血液为食的,昼伏夜出,既不算兽类,也不算鸟类。

蝙蝠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同时也是多种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够携带数十种病毒。蝙蝠与其能够飞行并进行夜间生活相适应,它们在生理机能上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通常蝙蝠的视觉较差,而听觉则异常发达,在夜间或十分昏暗的环境中它们能够自由地飞翔和准确无误地捕捉食物。

蝙蝠可携带多种人畜共患病毒,自身几乎不受感染。通过对相关基因的研究,科学家发现蝙蝠中NF-κB家族转录因子c-REL受到正选择。该基因不仅在固有免疫中发挥功能,还与DNA损伤反应具有一定关系。自然杀伤性(NK)细胞是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的第一道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吸血蝙蝠是怎么找到血管的?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热感应

新的研究表明蝙蝠在鼻子附近使用特殊的感应器,这些感应器对热量非常敏感。吸血蝙蝠所做的是通过一些专门的基因机器,它改变了它(热传感器)的结构,所以它改变了它被激活的温度。它可以接收到血液流动引起的体温变化的信号。

吸血蝙蝠是通过热感应找到血管的,吸血蝙蝠以睡觉的动物为食,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是的,甚至人类)。为了补充它的血液,蝙蝠首先需要找到一只动物,然后确定它是否在睡觉。先前的研究表明,这些蝙蝠有特殊的脑细胞,对打瞌睡动物的深呼吸声很敏感。

一旦他们找到一个熟睡的动物,他们需要吃它的血而不吵醒它。没有第二次机会吸食动物的血液。他们的特殊热感应器使他们能够区分覆盖满是美味、热、湿的血液的血管的皮肤区域和覆盖着令人不快的头发的区域。然后,他们用锋利的牙齿在皮肤上制造(5毫米乘5毫米)的方形斑点,然后在不吵醒他们的情况下吸出熟睡动物的血液。

这些感受器和人类感受器非常相似,但也能感觉到热量。那些感觉到痛苦的人。弄清楚适应这些传感器是如何改变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治疗慢性疼痛和炎症等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蝙蝠吃什么食物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蝙蝠吃的食物比较多,不同种类的蝙蝠吃的食物是不同的,有的种类蝙蝠喜欢吃果实、花蜜;有的蝙蝠喜欢吃青蛙、昆虫、鱼等,还有的种类会吸食动物的血液。

蝙蝠是哺乳纲下的一种动物,也是唯一能够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除了哺乳动物的特点外,还有一系列适应飞行的形态特征。该动物全身骨质较轻,头骨愈合程度比较高,胸骨具龙骨状突起;耳壳发达,常具有发达的耳屏或者是对耳屏;它的耳、翼膜以及唇等处有丰富的感觉毛。

蝙蝠是数种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够携带几十种病毒。一般蝙蝠的视觉是比较差的,但是它的听觉比较发达,能在十分昏暗或者是夜间的环境下自由地飞翔和准确无误的捕捉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蝙蝠是什么动物?胎生还是卵生?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蝙蝠属于胎生动物。尽管蝙蝠有翅膀,和鸟类很相似,但是蝙蝠没有羽毛,也不生蛋。这是因为蝙蝠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还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兽类。

蝙蝠的颜色比较多,一般是褐色、灰色和黑色,蝙蝠全身骨质轻,头骨愈合程度较高,骨缝不怎么明显,但是肩带比较发达,胸骨具龙骨状的突起,后肢胫骨、腓骨退化。

蝙蝠的头骨和牙齿的形状主要和所吃食物有关,例如杂食的叶口蝠和食虫的圆耳蝠是有最普通的牙齿以便嚼碎食物,大食果蝠有大而平的臼齿,无尾长舌蝠是吸食花蜜的,它们很少使用牙齿,所以它们的头骨被拉长到可以容下一条长而多毛的舌头。

百分之七十的蝙蝠种类主要以昆虫和其他小节肢动物为食;其余的种类主要是食用果实、花蜜和花粉。但是一些热带种类的蝙蝠是食肉的,还有3个种类的蝙蝠以吸血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蝙蝠宝宝生下来就会倒挂吗?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后天逐渐学会

蝙蝠宝宝下来不会倒挂,是后天逐渐学会。蝙蝠是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它们夜晚活动,白天倒挂在屋檐、岩缝等地休息。蝙蝠总是倒挂着休息,这与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关, 是它们长期适应飞行。

蝙蝠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是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哺乳动物;除一般哺乳动物的特点外,还有一系列适应飞行的形态特征。蝙蝠全身骨质轻,头骨愈合程度较高,肩带发达,胸骨具龙骨状突起。后肢胫骨、腓骨退化。耳壳发达,常具发达的耳屏或对耳屏。翼膜、耳、唇等处有丰富的感觉毛。颜色多样,大多是褐色、灰色和黑色。蝙蝠宝宝生下来不会倒挂,是后天逐渐学会。

蝙蝠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同时也是多种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够携带数十种病毒。蝙蝠与其能够飞行并进行夜间生活相适应,它们在生理机能上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通常蝙蝠的视觉较差,而听觉则异常发达,在夜间或十分昏暗的环境中它们能够自由地飞翔和准确无误地捕捉食物。70%的蝙蝠种类主要以昆虫和其他小节肢动物为食;其余的种类主要以果实、花蜜和花粉为食;一些热带种类是食肉的,有3个种类的吸血蝙蝠以血液为食。分布于地球上除南北极和某些大洋岛屿以外的所有地方。

蝙蝠可分为两个亚目,全世界共有16科185属962种,中国约7科30属120种。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出版的《1996年受胁动物红色名录》中公布了蝙蝠(翼手目)动物受胁状况,指出处于极危险(CR)种类有26种,濒危(EN)有32种,易危(VN)有173种。许多蝙蝠在自然界越来越少,趋于灭绝,严重的物种濒危局面令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蝙蝠是什么动物变出来的?蝙蝠是什么动物演变的?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蝙蝠十分的感兴趣,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蝙蝠到底是什么演变而来的呢?因为蝙蝠和老鼠长得有点像,那么这个蝙蝠是不是老鼠演变而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其实蝙蝠的演变还真的是一门非常大的学问了,所以具体怎么说下面一起来分析看看!

蝙蝠其实并不是老鼠演变而来的,蝙蝠不是吃了盐的老鼠变的。

1、蝙蝠外文名的原意是“轻佻的老鼠”

蝙蝠是哺乳类中古老而十分特化的一支,因前肢退化为翼而得名,分布于除南北两极和某些海洋岛屿之外的全球各地,以热带、亚热带的种类和数量最多。

它们由于其貌不扬和夜行的习性,总是使人感到可怕,外文中名字的原意就是轻佻的老鼠的意思。不过在我国,由于“蝠”字与“福”字同音,所以在民间尚能得到人们的喜爱,将它的形象画在年画上。

2、蝙蝠和老鼠并不相同

蝙蝠身上长有翅膀会飞,而老鼠没有翅膀,也不会飞。老鼠都有一条长尾巴,而蝙蝠的尾巴极短。老鼠有不停生长的门牙,而蝙蝠没有。老鼠有发达的胡须,蝙蝠没有。

蝙蝠都住在高山岩洞里或屋檐下,而老鼠则住在粮仓、人房或田野的地洞里。老鼠一胎能生多只,而蝙蝠每次只产一仔。蝙蝠以昆虫为食,而老鼠却是杂食性的。因此,两者并不相同。

3、为什么有人说蝙蝠是老鼠变的呢?

因为蝙蝠与老鼠在某些地方有相似处:如蝙蝠和老鼠身上都有短毛,都有一张尖嘴,嘴里有细牙,都有一对小眼睛和一对能竖立的耳朵。此外,蝙蝠与老鼠都会发出吱吱的叫声,又都喜欢在黑夜里出外活动。

当人们在夜间一听见吱吱的叫声,就以为是老鼠出来,而看到的却不是老鼠而是蝙蝙,远看两者又有些相似,就误认为蝙蝠是老鼠变来的了。实际上,蝙蝠与老鼠是两种各不相同的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蝙蝠的耳朵相当于雷达的哪个部位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蝙蝠耳朵相当于雷达的荧光屏,而雷达的天线就相当于蝙蝠的嘴。雷达与蝙蝠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因为雷达的研究是以蝙蝠为基础的。蝙蝠在空中飞行的时候,就会发出一种超声波,所以人类通过这一特点发明了雷达。因此蝙蝠的身体各个部位代表着雷达的各个部位。

蝙蝠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然后通过折回来的声音来判定方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使蝙蝠能在完全黑暗中以极快的速度,精确地飞行,从不会与前方的物体相撞。因此人类通过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发明了雷达。

蝙蝠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动物,也是唯一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蝙蝠的肌肉较发达,它们的听力也很好,能够听到很远的声音。除此之外,它们的分布范围也比较广泛,主要居住在各类大小山洞,另外在古老建筑物的缝隙、天花板的缝隙,以及树洞、山上岩石缝中都有分布。

蝙蝠是一种夜行性动物,它们的生活习性也是特别有规律的。在白天的时候,蝙蝠就会待在洞中不出来,等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们才会出来需找食物或者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蝙蝠和老鼠的关系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蝙蝠老鼠没有关系,但都是属于哺乳动物。

蝙蝠在哺乳动物里面属于一种翼手目动物,而老鼠则是一种啮齿目动物。在所有动物里面,它们是属于两个完全平行的目。

蝙蝠的由来历史非常久远,大约距今约有五千多万年的历史,祖先可以追溯为“伊神蝠”,在它的带领下,蝙蝠种群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繁衍将近千种;而以老鼠为代表的啮齿类动物,在数量上要比蝙蝠庞大得多。

在牙齿构造上面,两者也有极大的区别。老鼠长着极具标志性的两颗大门牙,而蝙蝠的嘴巴里则全部是比较尖的牙齿,这与它们两者的饮食习惯有极大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蝙蝠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蝙蝠发出的是超声波。蝙蝠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是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哺乳动物,蝙蝠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同时也是多种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够携带数十种病毒 。通常蝙蝠的视觉较差,而听觉则异常发达,在夜间或十分昏暗的环境中它们能够自由地飞翔和准确无误地捕捉食物。

濒危原因:1、栖息地破坏和破碎;2、栖息地面积的减少、栖息地空间结构的改变都可能导致种群数量下降;3、人为直接干扰因素;4、不正当捕杀;5、栖息地微气候变化,栖息地温度的变化对蝙蝠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哺乳后期的雌性蝙蝠和幼体蝙蝠,因为它们的体温调节能力很弱。栖息地微环境决定了昆虫的丰富量,当微环境不适合昆虫生长时,会使蝙蝠因缺乏食物而死亡。

蝙蝠的分布很广,除南极、北极和某些大洋岛屿外,东西半球均有所见,而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类和数量为最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如何用折纸折蝙蝠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或许很多的人除了在电视上见过蝙蝠以外并没有在现实中见过,那么你想不想在生活中也见到一个蝙蝠呢?今天小编就来教大家用折纸折一个蝙蝠。

操作方法

1

首先,我们找到一张正方形的折纸,并且沿着它的任意一条中轴线进行对折,再展开。

2

然后,先沿着它的任意一条对角线进行折叠过后展开,再沿着它的另外一条对角线进行折叠,形成一个大的三角形。

3

以它的最长边的对称点为基础,将两边的部分向中间并且向内进行整理,这样会形成一个两层的三角形。

4

紧接着,我们在三角形的右边的那条边上轻轻的用剪刀剪一条细长的口。

5

我们再将左边的部分的第一层折叠过来与中轴线重合,再翻到另一边,将上边的这一层三角形折叠过来与中轴线重合。

6

将刚才折叠的两部分从中间展开,与下边的大三角形有一部分重合,再将下边大三角形的最长边所对的角折叠回来,使刚才所剪的两个细长的口向上。

7

最后,在一张白色的纸上剪下两个小圆圈,并且进行一定的上色作为蝙蝠的眼睛,粘贴在刚才折叠回来的地方。这样一个蝙蝠就折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蝙蝠属于什么类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蝙蝠属于哺乳类动物。它属于翼手目,翼手目是动物世界中的第二大群,第一类是啮齿目动物。蝙蝠是唯一能真正飞翔的哺乳动物,蝙蝠有很多种类,不同的品种大小也是不相同的,最小的蝙蝠是混合蝠,只有1.9克重,展开翅膀也只有16厘米。

蝙蝠的颜色比较多,花色也比较多,主要的有褐色、黑色和灰色,蝙蝠是很多病毒的天然宿主,通过蝙蝠的传播,很多病毒都能存活下来。蝙蝠的视力是比较差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子,蝙蝠的听觉是很发达的,它们也是主要靠听觉在夜间捕捉食物的。因为环境的变换,许多蝙蝠已经逐渐变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蝙蝠属于什么类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蝙蝠属于哺乳类动物。

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翼手目是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现生物种类共有19科185属961种,除极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分布遍于全世界,在热带和亚热带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间觅食。

多数蝙蝠于两腿之间亦有一片两层的膜,由深色裸露的皮肤构成。蝙蝠的吻部似啮齿类或狐狸。外耳向前突出,通常非常大,且活动灵活。许多蝙蝠也有鼻叶,由皮肤和结缔组织构成,围绕着鼻孔或在鼻孔上方拍动。

蝙蝠一般都有冬眠的习性,冬眠的地方大都是在洞里,冬眠时新陈代谢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钟仅有几次,血流减慢,体温降低到与环境温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时还会排泄和进食,惊醒后能立即恢复正常。它们的繁殖力不高,而且有“延迟受精”的现象,即冬眠前交配时并不发生受精,精子在雌兽生殖道里过冬,至翌年春天醒眠之后,经交配的雌兽才开始排卵和受精,然后怀孕、产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蝙蝠是老鼠变的吗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蝙蝠是不是老鼠变的:

当然不是,蝙蝠是翼手目动物,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所谓蝙蝠变成老鼠,只是民间的传说。

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全世界约有三千多种老鼠,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啮齿目鼠科动物的统称。体型较小,体色以灰、褐色为主。上、下颌各具有一对门齿,大多无齿...老鼠的性成熟早,一般生下来几个月后就可开始繁殖。一年可繁殖数次,每次产仔十只左右。适应性强,分布广,种类多。

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翼手目是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现生物种类共有19科185属961种,除极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分布遍于全世界,在热带和亚热带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间觅食。

蝙蝠的翼是在进化过程中由前肢演化而来,是由其修长的爪子之间相连的皮肤(翼膜)构成;蝙蝠的吻部像啮齿类或狐狸。外耳向前突出,很大,而且活动非常灵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蝙蝠鱼和魔鬼鱼的区别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蝙蝠鱼与魔鬼鱼主要有外表、分布范围、捕食方法等方面的区别,具体区别如下:

1、外表:蝙蝠鱼属于蝙蝠鱼科,身体细长,表面长的有疙瘩,头扁且宽,吻部尖锐突出,尾部粗短,体形呈三角形。成年的体型可以达到八米,重量超过1.4吨。

而魔鬼鱼属于蝠鲼科口宽大,身体扁平宽大呈菱形,尾部细长,部分种类尾部还带有毒刺。因在水中畅游的姿态像夜空中飞舞的蝙蝠,所以又叫做蝠鲼。

2、分布范围:魔鬼鱼主要分布于暖温带及热带沿大陆及岛屿海区,中国的东海、南海和台湾沿海。蝙蝠鱼分布在热带或温带的浅海到深海区域。

3、捕食方法:魔鬼鱼是滤食性鱼类,因此在摄食的时候会将头鳍向外舒展围于口边,用于将水流和小型浮游生物引进巨大的方形口中,以通过羽状腮进行滤食。蝙蝠鱼没有魔鬼鱼这么大的嘴巴,所以都是一口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蝙蝠属于鸟类吗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蝙蝠不是鸟类,蝙蝠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翼手目下的一类动物,翼手目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

蝙蝠的体温变幅很大,可达56℃,某些大型的食果蝠,由于其生理和行为特点不同,体温比较恒定,而绝大多数的小型食虫蝠则是典型的异温动物。

生活在温带的蝙蝠,一生中其不活动的时间比活动的时间要多得多,夏天它们差不多整个白天和夜间的一部分时间都在睡眠,有些种类当天气寒冷的时候,便像鸟类一样进行长距离的季节性迁徒,到南方去过冬,留在原地的种类则在严寒的冬季便进入长时期的冬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回溯蝙蝠飞上天的轨迹,你就没那么怕它了

全文共 1456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人们一提到蝙蝠就变得苍白。他们必须设法尽快摆脱它。事实上,如果你能对这种外表并不可爱的动物有更多的了解,你的恐慌就会减轻,你的观点也会更加客观。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蝙蝠是如何飞向天堂的。

相关新闻报道截图(来源:新民晚报)

从生物世界来看,哺乳动物可以说是一个大霸主,但迄今为止这些所谓的“最高进化水平”还没有主宰蓝天,唯一能自由飞翔的哺乳动物是蝙蝠(从高到低飞对于飞来飞去飞来飞去的松鼠等来说是不自由的。),那么蝙蝠是如何学会飞行的呢?

至于蝙蝠的最早祖先,目前科学界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根据2006年在内蒙古宁城地区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地层中发现的一个完整的哺乳动物化石——古代飞行动物,蝙蝠的祖先应该是一种与之相似的动物。

古代飞行动物长12 ~ 14厘米,重70克,和现在的老鼠差不多大。它的嘴很短,有高度特化的吃昆虫的牙齿和四肢。更令人惊奇的是,它的四肢也有与身体相连的薄膜,并覆盖着纤细的毛发。古生物学家认为,这种古老的飞行动物和今天的飞鼠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惯,可以从一棵树滑到另一棵树上躲避敌人并寻找食物。尽管它与今天的蝙蝠有些不同,但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它是蝙蝠的祖先,或者至少是蝙蝠的祖先,因为我们只发现了这种飞行哺乳动物化石。

由此,科学家可能推测出蝙蝠祖先的飞行学习过程。

首先,这些蝙蝠祖先像飞行的松鼠一样爬到树的高度,然后跳下来。它们伸展四肢,让薄膜像滑翔的翅膀一样把它们从一棵树带到另一棵树上。然而,这些蝙蝠祖先对这种被动飞行并不满意。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一点一点积累起来...通过基因的不断变异。最后,有一天,它们的手指进化成一个非常纤细的点,手指间的皮肤膜和身体的皮肤膜结合在一起,使它们看起来像翅膀。

同时,由于几个手指的存在,它们可以自由移动,并且在发达的肌肉群的帮助下,它们控制膜状翅膀的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优势改变了他们的飞行模式,从滑行到扑翼飞行。当它们沿水平方向飞行时,翅膀向前向下摆动,产生升力和推力。如果推力超过阻力,升力等于体重,它们可以保持飞行速度,从而可以飞得更远。

然而,科学家们并没有对蝙蝠学习飞行的动机做太多的推测——它们是被天敌逼到天上去的,还是因为同一物种之间的激烈竞争,因为时间太久了,我们没有足够的化石证据来研究,所以它们必须学习一种技能。但是自从他们学会了飞翔,天空就有了它的位置。

(见水印的来源)

他们对生态系统的贡献绝不仅仅是一点点。

首先,他们是优秀的种子传播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植物之间争夺土地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些植物的种子往往只能在很远的地方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但它们不会飞,所以它们必须用一种甜的水果来包裹自己。当蝙蝠吃这些水果时,它们会带着种子飞到很远的地方去完成播种工作。许多研究表明,直接取自树木果实的种子发芽率只有10%左右,而蝙蝠粪便中的种子是通过蝙蝠传播100%发芽的。

其次,它们是许多害虫的天敌。统计显示,大约70%的活蝙蝠和大多数化石蝙蝠是食虫的。菜单上最常见的害虫是甲虫、苍蝇、蚊子、蛾子、蟑螂、白蚁和其他害虫。一只黄色的小蝙蝠可以在14小时内捕捉600只昆虫,一个晚上可以吃掉200到1000只昆虫。一个150只左右的蝙蝠家族一个季节可以杀死60万只黄瓜甲虫。如果允许黄瓜甲虫在没有这些蝙蝠的情况下繁殖,它们可以产生3300万个后代,而一个小森林不能养活它们。

因此,蝙蝠是对生态系统非常重要的动物。也许这是他们被赋予飞行能力时应该承担的责任。

传送门“携带多种病毒但不“中毒”,蝙蝠是怎么做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蝙蝠是兽类还是鸟类兽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蝙蝠是唯一真正能够飞翔的兽类

蝙蝠虽然没有鸟类那样的羽毛和翅膀,其飞行的本领也比鸟类差得比较多,但它们的前肢十分的发达,同时它们的上臂、前臂、掌骨、指骨都很长。

蝙蝠主要靠声波探路和捕食,它们能够发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当这种声波遇到物体时,会像回声一样,由此蝙蝠就能够通过此种声波来辨别物体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距离多远。

蝙蝠吃的食物种类比较繁多,主要以果实、鱼类、花粉、等食物为主。大部分的蝙蝠在夜间还会捕食一些昆虫,同时每个蝙蝠都能够辨别自己发出的声波,即使与其它的蝙蝠一起捕食,它们也不会被别的声波有所干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