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抵押担保债权的清偿顺序【推荐五篇】

让小编先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如果有这样一场演唱会,当压轴的天王巨星下场之后,暖场的歌手再次出场,留下来的歌迷会有多少呢?以此为引,当你的口腔被澳洲西拉子用重磅单宁所填满,再意犹未尽打开一瓶勃艮第的黑品诺,恐怕你会对失去优雅妙和芬芳的它由爱生恨了。虽然在大多数时候,喝酒无非就是白葡萄酒与红葡萄酒之间的选择,但却有如做爱一般,高潮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出现。如果有一天,你去参加一个晚宴或者酒会的时候,你面对着玲琅满目的葡萄酒,应该如何最恰如其分的喝酒呢?

浏览

5098

文章

5

篇1:约定担保数额小于实际​数额债权的抵押权如何实现

全文共 3359 字

+ 加入清单

抵押权,是债权人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占有的担保财产,在债务人届期不履行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依法享有的就该抵押财产的变价处分权和优先受偿权的总称。那么你对抵押权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抵押权的相关法律知识。

抵押权的种类

抵押权的种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根据我国《担保法》的相关规定,抵押权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不动产抵押

不动产抵押,是指以不动产为抵押标的物而设定的抵押。不动产抵押是最普遍的抵押形式,由于不动产的特殊性,抵押人不转移对其的占有即可达到担保之目的,因此在实践中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二)动产抵押

动产抵押,是指以动产为抵押标的物而设立的抵押。动产抵押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动产都可以称为抵押的标的物,有一些动产是不适合成为抵押标的物的。动产抵押的特征仍是抵押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否则将与质押无异。

(三)权利抵押

权利抵押,是指以特定的财产权利作为抵押标的物的抵押。对于何种权利可以成为抵押的标的物,一般法律都会做出明确的规定,我国可供抵押的权利一般是指土地使用权。

(四)最高额抵押

最高额抵押,是指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协议,在最高债权额度内,以抵押物对一定时间内连续发生的债权作担保的抵押形式。最高额抵押具有下列特征:1、抵押担保的是将来的债权,现在尚未发生;2、抵押担保的债权额不确定,但设有最高额限制,最高额限制并非债权的实际最高额;3、实际发生的债权是连续的、不确定的,即债权人不规定对方实际发生债权的次数和数额;4、债权人只可以对抵押财产行使最高限额内的优先受偿权;5、最高额抵押只需一次登记即可设置。

我国最高额抵押的适用范围,仅适用于借款合同和债权人与债务人就某项商品在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交易而签订的合同。

(五)财团抵押

财团抵押,又被称为企业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全部的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和权利为一体共同作为标的物来进行抵押的行为。采用此种抵押方式的抵押人一般是企业,可以是企业的担保能力集中。《担保法》第34条规定,抵押人可将其合法财产一并抵押。

(六)共同抵押

共同抵押,又成为总括抵押,是指为了同一债权的担保,在数个不同的财产上设置的抵押。共同抵押的突出特点是在数个抵押物上设定数个抵押权,共同担保同一债权。其中一个抵押权实现,其他财产上的所有抵押权均消灭。

看过“约定担保数额小于实际​数额债权的抵押权如何实现”

约定担保数额小于实际数额债权的抵押权现实

一、案例介绍

甲与银行签订金融借款合同,约定甲向银行借款100万元,借款期限为两年,由乙为甲提供房屋抵押担保。乙与银行签订抵押合同,约定乙以其自有的一套房屋为甲的借款80万元提供抵押担保,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借款到期后,甲未依法归还借款。银行起诉甲、乙,除请求甲归还借款本金100万元及其利息外,还请求对乙提供抵押的房屋处置所得价款在100万元及其利息的范围内享有优先受偿权。

二、分歧点:银行实现抵押权的范围是100万元及其利息还是80万元及其利息,成为本案的争议焦点

银行认为,甲借款100万元并由乙提供房屋抵押担保,之所以在抵押合同中约定仅为甲的借款80万元提供抵押担保,原因是当时房屋的评估价仅为80万元。

依照《担保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不得超出其抵押物的价值。”的规定,抵押担保的债权数额不能超出抵押房屋的价值80万元,因此在签订抵押合同并办理抵押登记时只好确定抵押担保的债权数额仅为80万元。但是,乙的抵押房屋现在已升值超过100万元,依照《担保法解释》第五十条中“抵押财产的价值在抵押权实现时予以确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乙应甲的委托有继续履行抵押担保甲全部借款100万元的义务,即将担保债权数额从8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依照《物权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就增加的担保债权数额20万元,不必补办抵押登记,银行就可直接诉请法院判令乙就包含20万元在内的100万元借款本金及其利息承担抵押担保责任。

乙认为,甲虽借款数额为100万元,但乙与银行签订的抵押合同约定仅担保其中的80万元,且抵押登记的担保债权数额也是80万元。抵押担保合同约定的担保债权数额与抵押登记的担保债权数额一致,乙只就约定的且已登记的担保债权数额80万元及其利息承担抵押担保责任。

三、分析银行的理由不能成立的三个原因

其一,借款人甲虽委托乙为其借款100万元抵押担保,但其不是抵押合同的当事人,无权决定抵押合同的签订及其履行。

在第三人提供的借款抵押法律关系中,涉及被抵押人或借款人、抵押权人或贷款人和抵押人三个主体,贷款人与借款人的借款合同关系、借款人与抵押人之间的委托合同关系、抵押人与贷款人的抵押合同关系等三个合同关系。借款抵押法律关系实质上是由三种性质不同的合同联结起来并确定贷款人、借款人和抵押人三方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抵押人虽接受借款人的委托为其借款提供抵押担保,但抵押合同的权利义务最终由抵押人与贷款人在抵押合同中协商约定,借款人并未参与抵押合同的签订过程,根本无权决定抵押合同的内容。

就本案而言,乙虽应甲的委托为其100万元借款提供房屋抵押担保,银行也接受乙的抵押担保,并与其签订抵押合同,但在合同中确定被担保的主债权数额为80万元,并非甲委托时言明的100万元,应理解系贷款人对自己担保债权利益的处分,甲和乙都不存在缔约过失。银行诉称乙应甲的委托有继续履行抵押担保全部借款的约定义务,有违诚信订约原则。

其二,银行与乙在签订抵押合同时,之所以将抵押担保的债权数额降到80万元,缘于《担保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这是双方当事人对该条款的误解所致。该条款否定重复抵押的立法本意是通过确保抵押物价值与担保的债权数额相当以能足额清偿债务。

事实上,一方面,当事人在签订抵押合同并办理抵押登记时可以确定抵押担保的主债权本金数额,但依照《担保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主债权的利息、违约金、损失赔偿金和实现抵押权的费用均属法定抵押担保的范围,当事人在签订抵押合同时均无法确定具体的数额,也难以保证原来确定被抵押担保的债权本金加上利息、违约金、损失赔偿金的总和不会超出抵押物的价值。

另一方面,抵押物的价值本身都在不断地变动,特别是作为抵押物的房屋价值更具有不确定性。

正如本案,银行与乙签订抵押合同并办理抵押登记时房屋的评估价为80万元,但到了实现抵押权时就升值超过100万元。

为弥补《担保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存在人为降低抵押效用、提高担保成本、阻碍市场融资的缺陷,《担保法解释》第五十一条规定:“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超出其抵押物价值的,超出的部分不具有优先受偿的效力。”

而《物权法》则完全摒弃了该条款,对抵押物的价值与被担保债权的关系不作规定,由当事人自由选择,允许在同一财产上设定重复抵押,并通过抵押权的顺位来解决优先受偿的顺序问题。

据此,本案的贷款银行在与乙签订抵押合同并办理抵押登记时,完全不必计较抵押物的价值是否大于、等于或小于其需要担保的债权数额,只需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据情作出决定即可。#p#副标题#e#

其三,在设定抵押权时以抵押房屋的评估值来确定所担保债权的数额,待抵押权实现时,抵押房屋的价值等于或高于房屋抵押权设定时的评估值,也等于或高于所担保债权的总额,抵押权人不能诉请增加担保的债权数额。

抵押权人在与抵押人设立抵押权中,经充分考虑自己的利益,愿意接受评估值较低的抵押物作为其债权的担保,属正当的权利行使,法官应当予以尊重,不应干预。

双方当事人在抵押合同中一旦约定了抵押担保的债权总额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就应履行抵押合同约定的义务,这是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履行中的具体体现。在抵押权实现时,遇到抵押权变卖、拍卖的变现价值等于或高于抵押权设定时的评估值,也高于所担保的债权总额时,导致未设定抵押担保的债权数额得不到优先受偿。

在此情形下,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就未担保的债权数额协商予以增加。

但是,此情形不同于情势变更或显失公平等其它情形,所以,在未经抵押人同意变更的情况下,抵押权人不能诉请法院予以调整,法官基于合同意思自治原则,其实也无权干预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变更。除非当事人在抵押合同中约定的担保债权总额大于实际登记的担保债权总额时,抵押权人方可诉请法院判令抵押人履行足额登记义务并承担约定的抵押担保责任。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债务人以抵押担保债权就安全了吗

全文共 1653 字

+ 加入清单

债务人是一个人或企业,欠的钱给另一方。那么债务人以抵押担保债权安全了吗?下面小编与您谈谈。

(一)抵押物租赁在先,抵押在后,抵押权不能对抗租赁权

依据《物权法》第一百九十条,订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财产已出租的,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抵押权设立后抵押财产出租的,该租赁关系不得对抗已登记的抵押权。

(二)已为债权设定抵押的财产但被其他债权人申请法院先行查封,抵押权实现非常困难

在抵押人对外负债较多的情况下,抵押物被其他债权人申请法院多轮查封的情况也较常见。实践表明,虽然抵押物被先行查封对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不会造成实质不利影响,但会使抵押权人丧失对抵押物的优先处置权,增加抵押物的处置时间及成本,最终影响到抵押权的顺利实现。

(1)抵押物可以被其他法院查封,实体权利不受影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执行规定》)第40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所有的其他人享有抵押权、质押权或留置权的财产,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措施。财产拍卖、变卖后所得价款,应当在抵押权人、质押权人或留置权人优先受偿后,其余额部分用于清偿申请执行人的债权”。

(2)其他债权人申请查封抵押物的法院与抵押权人诉请执行的法院不一致的情形

其他债权人申请查封抵押物的法院与抵押权人诉请执行的法院不一致的,由先查封的法院主持而非抵押权人诉请执行的法院(执行中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法院均可管辖)。在首先采取查封等措施的法院对相应的债权纠纷未经审理、判决并进入执行程序的,抵押权人的抵押权难以实《执行规定》第90条规定: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其全部或主要财产已被一个人民法院因执行确定金钱给付的生效法律文书而查封、扣押或冻结,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或其他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的,在被执行的财产被执行完毕前,对该被执行人已经取得金钱债权执行依据的其他债权人可以申请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参与分配。第91条规定:对参与被执行人财产的具体分配,应当由首先查封、扣押或冻结的法院主持进行。

(3)抵押物的评估价值与最终变现价值往往存在一定差距的情形

抵押物的评估价值与最终变现价值往往存在一定差距,当查封财产的市场价值本身不能满足本案债权的清偿要求,先行查封法院基于本位主义的考虑,对查封财产不予处理。

当抵押物的变更价值仅能满足或部分满足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的情况下,先行采取查封措施的债权人预计变现后已无剩余或所剩无几,往往会向抵押权人提出给予其适当清偿份额作为处置抵押物的条件,否则就怠于处分,采用“拖”字战术,由于轮候查封能否及何时生效、到期抵押权等优先受偿权何时实现,均取决于查封法院何时行使其处置权,查封财产迟迟不处理必然会危害到轮候查封债权人、抵押权人的利益,抵押权人为使自己的利益更快实现,不得不向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妥协,从清偿份额中拿出一部分分给他人,使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难以及时充分的实现。

(4)抵押物被先行查封后,排除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协议方式处置抵押物的方式

根据《物权法》第195条的规定,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的方式有两种,即与抵押人协议处置(折价或拍卖、变卖)或通过申请法院处置(拍卖或变卖)。物权法更尊重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在抵押人配合的情况下,通过协议处置比通过法院处置的效率要高,而且处置成本相对较低。如果抵押物被其他债权人申请法院查封后,依据查封的法律效力,抵押权人通过与抵押人协议处置抵押物的行为无效,只能通过法院处置途径才能实现抵押权。

(5)抵押人为逃避债务履行的情形

抵押人为逃避债务履行,钻法律的空子,与其有关联的企业虚构债务,恶意诉讼,申请当地法院首先对企业的核心财产(包括抵押财产)进行查封,抵押人的关联企业申请对抵押人的财产查封后,或者怠于及时行使债权或人为将债权诉讼过程复杂化,或者通过关联企业与抵押人和解的方式达成还款期限很长(如5-10年)的还款协议,约定在还款协议未履行完毕前不解除对财产的查封,以此来对抗抵押权人行使抵押权,使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无法有效实现,且此进程抵押权人无法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抵押权转让给其他债权作为担保该怎么做

全文共 1620 字

+ 加入清单

抵押权,是债权人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占有的担保财产,在债务人届期不履行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依法享有的就该抵押财产的变价处分权和优先受偿权的总称。你对抵押权转让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抵押权的相关法律知识。

抵押权的特征

(一) 抵押权(Pledge)是担保物权。抵押权是针对财产的交换价值而设定的一种物权,它本质上是价值权,其目的在于以担保财产的交换价值确保债权得以清偿。故从抵押权的性质和目的的角度来看,抵押权是担保物权。

(二) 抵押权是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上设定的担保物权。债权人无须为了自己债权的清偿而在自己的财产上设定抵押权,抵押权是为担保债权的清偿而设定的,它只能存在于债权人以外的债务人或者愿意提供财产为债务人履行债务作担保的第三人。

(三) 抵押权属约定担保物权而非法定担保物权。根据《物权法》第181条、185条以及《担保法》第33条、38条至43条规定,抵押权系由当事人的抵押合意而设定。当事人可以自由地就抵押财产、抵押期限、抵押担保范围以及当事人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进行约定,并在抵押合同或者主债权合同中的抵押条款中予以明确。

(四) 抵押权是不转移标的物占有的物权,抵押权的公示主要是登记,抵押权的成立与存续,只需登记即可,不必转移标的物的占有。

(五) 抵押权的内容是变价处分权和优先受偿权。抵押权的内容有两项:

一是抵押财产的标价处分权;

二是就抵押财产卖得价金的优先受偿权。

对抵押财产的变价处分权是指当债务人届期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以合法方式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或者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抵充债务。就抵押财产卖得价金的优先受偿权系指:

(1)有抵押权担保的债权,债权人能就抵押财产卖得的价金优先于债务人的普通债权人而受清偿;

(2)就抵押财产卖得价金的优先受偿权还表现在两物权之间,即如果同一抵押物上设定两个以上的抵押权,先次序之抵押权人优先于后次序抵押权人而受清偿;

(3)抵押权人在债务人破产等程序中享有别除权,即抵押财产应从债务人的破产财产中除去,抵押权人对此别除出来的抵押财产卖得的价金有优先受偿权。

看过“抵押权转让给其他债权作为担保该怎么做”

抵押权转让给其他债权作为担保的法律依据

由于抵押权不具有独立存在的特性,因此本条规定:“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

根据这一规定,抵押权的转让或者以抵押权为其他债权设定担保,应当与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一同进行。抵押权人转让抵押权的,抵押权应当与其所担保的债权一同转让;抵押权人以抵押权向他人提供担保的,抵押权应当与其所担保的债权一同向他人提供担保。单独转让抵押权或者单独以抵押权作为其他债权担保的行为无效。

这里所讲的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是指抵押权人不得将抵押权单独让与他人而自己保留债权。

例如,甲向乙借款100万元,以价值120万元的房屋抵押担保债务的履行,乙不能仅将该房屋的抵押权转让给丙而不转让债权,由于抵押权就其担保的债权而言所具有的附随性,没有债权,丙得到的抵押权是空的,是没有价值的。同样道理,抵押权人也不得单独将抵押权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而自己保留债权,抵押权只有在与其所担保的债权一同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时才有意义。

由于抵押权具有附随性,被担保的债权转让的,抵押权应当随被担保债权的转让而移转于受让人,因此本条规定:“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需要注意的是,关于这一规定,本条还有一项但书规定:“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另有规定”,例如本法第204条规定,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部分债权转让的,最高额抵押权不得转让。

“当事人另有约定”,既可以是抵押权人在转让债权时,与受让人约定,只转让债权而不转让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这种情形大多发生在债权的部分转让时;也可以是第三人专为特定的债权人设定抵押的,该第三人与债权人约定,被担保债权的转让未经其同意的,抵押权因债权的转让而消灭。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抵押权和债权的清偿顺序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抵押贷款涵盖了抵押权和债权两种权利,我们都知道贷款是需要将其清偿的,其清偿顺序是抵押权优于债权,当然具体需要了解清楚抵押权和债权的清偿顺序是什么?

抵押权优于债权。抵押权是债权人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占有的担保财产,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就该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抵押权属于担保物权,抵押权是针对财产的交换价值而设定的一种物权,它本质上是价值权,其目的在于以担保财产的交换价值确保债权得以清偿。

债权人无须为了自己债权的清偿而在自己的财产上设定抵押权,抵押权是为担保债权的清偿而设定的,它只能存在于债权人以外的债务人或者愿意提供财产为债务人履行债务作担保的第三人。

同一财产法定登记的抵押权与质权并存时,抵押权人优先于质权人受偿。该条款关于法定登记的抵押权与质权并存的受偿顺序的规定不尽合理,因为没有考虑到两者设立的先后顺序,从而违反了物权法的公示平等原则。

在物权法中,交付和登记是两种不同的公示方式,两者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没有优劣之分,不能认定登记优先于交付占有。在先质后押的情况下,即使抵押权已登记,也不能对抗设立在先的质权。

债权是什么意思

债权是指在债的关系中权利主体具备的能够要求义务主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债务是指债的法律关系中,债务人依法对债权人所承担的为一定行为或禾为一定行为的义务。

债权是指在债的关系中权利主体具备的能够要求义务主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和物权不同的是,债权是一种典型的相对权,只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效力,原则上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之关系不能对抗第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抵押权转让给其他债权作为担保的方法

全文共 1634 字

+ 加入清单

抵押权,是债权人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占有的担保财产,在债务人届期不履行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依法享有的就该抵押财产的变价处分权和优先受偿权的总称。你对抵押权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抵押权的相关法律知识。

抵押权的特征

(一) 抵押权(Pledge)是担保物权。抵押权是针对财产的交换价值而设定的一种物权,它本质上是价值权,其目的在于以担保财产的交换价值确保债权得以清偿。故从抵押权的性质和目的的角度来看,抵押权是担保物权。

(二) 抵押权是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上设定的担保物权。债

权人无须为了自己债权的清偿而在自己的财产上设定抵押权,抵押权是为担保债权的清偿而设定的,它只能存在于债权人以外的债务人或者愿意提供财产为债务人履行债务作担保的第三人。

(三) 抵押权属约定担保物权而非法定担保物权。根据《物权法》第181条、185条以及《担保法》第33条、38条至43条规定,抵押权系由当事人的抵押合意而设定。当事人可以自由地就抵押财产、抵押期限、抵押担保范围以及当事人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进行约定,并在抵押合同或者主债权合同中的抵押条款中予以明确。

(四) 抵押权是不转移标的物占有的物权,抵押权的公示主要是登记,抵押权的成立与存续,只需登记即可,不必转移标的物的占有。

(五) 抵押权的内容是变价处分权和优先受偿权。抵押权的内容有两项:

一是抵押财产的标价处分权;

二是就抵押财产卖得价金的优先受偿权。

对抵押财产的变价处分权是指当债务人届期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以合法方式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或者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抵充债务。就抵押财产卖得价金的优先受偿权系指:

(1)有抵押权担保的债权,债权人能就抵押财产卖得的价金优先于债务人的普通债权人而受清偿;

(2)就抵押财产卖得价金的优先受偿权还表现在两物权之间,即如果同一抵押物上设定两个以上的抵押权,先次序之抵押权人优先于后次序抵押权人而受清偿;

(3)抵押权人在债务人破产等程序中享有别除权,即抵押财产应从债务人的破产财产中除去,抵押权人对此别除出来的抵押财产卖得的价金有优先受偿权。

看过“抵押权转让给其他债权作为担保的方法

抵押权转让给其他债权作为担保的方法

由于抵押权不具有独立存在的特性,因此本条规定:“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根据这一规定,抵押权的转让或者以抵押权为其他债权设定担保,应当与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一同进行。

抵押权人转让抵押权的,抵押权应当与其所担保的债权一同转让;抵押权人以抵押权向他人提供担保的,抵押权应当与其所担保的债权一同向他人提供担保。单独转让抵押权或者单独以抵押权作为其他债权担保的行为无效。

这里所讲的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是指抵押权人不得将抵押权单独让与他人而自己保留债权。

抵押权转让给其他债权作为担保的方法

例如,甲向乙借款100万元,以价值120万元的房屋抵押担保债务的履行,乙不能仅将该房屋的抵押权转让给丙而不转让债权,由于抵押权就其担保的债权而言所具有的附随性,没有债权,丙得到的抵押权是空的,是没有价值的。同样道理,抵押权人也不得单独将抵押权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而自己保留债权,抵押权只有在与其所担保的债权一同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时才有意义。

由于抵押权具有附随性,被担保的债权转让的,抵押权应当随被担保债权的转让而移转于受让人,因此本条规定:“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这一规定,本条还有一项但书规定:“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法律另有规定”,例如本法第204条规定,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部分债权转让的,最高额抵押权不得转让。“当事人另有约定”,既可以是抵押权人在转让债权时,与受让人约定,只转让债权而不转让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这种情形大多发生在债权的部分转让时;也可以是第三人专为特定的债权人设定抵押的,该第三人与债权人约定,被担保债权的转让未经其同意的,抵押权因债权的转让而消灭。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