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盖州西崴子烽火台(最新20篇)

长城是古时候一项宏伟而庞大的建筑工程,堪称是世界的八大奇迹,很多游客游览长城的时候,发现长城上有很多烽火台,那么这些烽火台有什么作用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浏览

5385

文章

61

篇1:盖州西瓜

全文共 1059 字

+ 加入清单

盖州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盖州西瓜,产地位于辽宁省营口盖州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盖州市的太阳升办事处、榜式堡镇等15个乡镇、场、办事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21°56′—122°53′,北纬39°55′—40°33′。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持有人为盖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盖州市地处辽宁省南部的辽东半岛,地貌呈六山一水三分田的自然结构,水资源充足,境内有大清河、碧流河、熊岳河、沙河四条主要河流和一些支流,全年降雨量在670—700毫米。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思润,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600—2900小时,年平均气温9.4度,无霜期180天,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高达3%。由于盖州市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充足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形成了盖州西瓜独特的品质特性。盖州西瓜的特点是成熟期早,外型美观,含糖量高,中心糖可达14%,瓜瓤大红,口感好,肉质细脆多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产量高,亩产可达5000—6500公斤,抗逆性强,可连续栽培。盖州西瓜栽培历史悠久,清康熙年间就有种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种植面积逐年提高,特别是近10几年来,西瓜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2年生产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40万吨。注册有“富晨”、“大清河”和“后暖泉”等西瓜商标,盖州市黄大寨村和张大寨村产的“小黄旗西瓜”,深受消费者青睐,销往深圳、上海、大连等各大城市。盖州西瓜已成为盖州市农业的一项重要产业。

地域范围

盖州西瓜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21°56′44″—122°53′26″,北纬39°55′12″—40°33′55″。覆盖市内榜式堡镇、暖泉镇、东城办事处、西城办事处、青石岭镇、太阳升办事处、西海办事处、徐屯镇、团山办事处、沙岗镇、二台农场、小石棚乡、团甸镇、双台镇、九垄地办事处,共计15个乡场镇办事处,生产面积10万亩,年产量4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品质特征:盖州西瓜在长期的栽培和自然选择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生产出来的西瓜批皮绿瓤红、甜汁四溢。 (2)品质特性:盖州西瓜富含维生素A、B、C、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包括铁、钙、钾、磷、镁、锌等,果汁中谷氨酸、精氨酸、果糖、苹果酸含量极为丰富。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明确登记产品市场准入所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GB3059——1996大气质量标准 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3838——1998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白墩子烽火台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墩子烽火台为景泰县文物保护单位。

白墩子烽火台位于上沙沃镇,时代为待考。

2009年7月6日,白墩子烽火台列入景泰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四周20米。

建设控制地带:四周100米。

上沙沃镇:上沙沃镇位于甘肃省景泰县中北部,甘、宁、蒙三省交界地带。东至宁夏、山西,西通河西、新疆,北临银武铁路,与内蒙接壤,南望黄河,距县城24公里,省道308线、201线及包兰铁路在境内交会。 上沙沃镇上沙沃镇辖8个村委会,1个经济开发区,1620户,7230人。上沙沃镇总面积为383平方千米,耕地15995亩。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1245.3。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头墩子烽火台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墩子烽火台为景泰县文物保护单位。

头墩子烽火台位于寺滩乡,时代为明代。

2009年7月6日,头墩子烽火台列入景泰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四周,30米内。

建设控制地带:四周,100米内。

寺滩乡:寺鸣寿鹿,佛佑客旅,老爷山下,宽窄八沟通龙沙,刘庄籽瓜大,付庄苹果香;滩窝金龟,国安疆界,井子川中,阡陌纵横-浪,永川砂田奇,玉川羊毛长。寺滩乡位于景泰县以西,东与条农交界,南依寿鹿山,和正路乡、喜泉镇毗邻,西与天祝、古浪两县接壤,北靠昌岭山,和红水镇、草窝镇接界。占地面积638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左右,属典型的二阴气候,年均降雨量180。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盖州钟鼓楼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盖州钟鼓楼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盖州钟鼓楼

营口盖州钟鼓楼位于营口市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前进社区,位于盖州市中心偏南,建于明洪武五年至九年(1372一1376年),198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二楼已毁,中部为观音阁,阁后为大慈殿、宝殿左右各有配殿。

盖州钟鼓楼平面呈长方形,长37米,宽14米,由楼座与座上殿宇组成。钟鼓楼上,东西为钟鼓亭,中间为观音阁,阁后为大雄宝殿,左右各有一配殿。楼座正中为券顶门洞,是城内南北方向上的交通要道。毗连的西北角,有山门一座,东向,门两侧各有一石雕狮子,此石狮比例准确,刀法流畅,堪称石雕艺术品中的佳作。山门是上下楼的必经之路,由此拾级而上即进入钟鼓楼。楼上青砖铺地,四周围以女儿墙,并设有向外排水的水槽。

正殿又称观音阁,硬山式,前出卷棚抱厦式建筑。上覆青瓦,下为朱色圆柱挺立。正殿两侧另有配殿、僧舍、枯木堂等建筑。正殿前,钟亭、鼓亭分立两侧,另有清同治年间重修碑记两块。整个建筑古朴典雅,巍峨壮观。

1963年公布盖县钟鼓楼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营口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辽宁省人民政府(辽政发[1988]100号)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前进社区:前进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营盘台烽火台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营盘烽火台为景泰县文物保护单位。

营盘台烽火台位于芦阳镇,时代为明代。

2009年7月6日,营盘台烽火台列入景泰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四周,30米内。

建设控制地带:四周,100米内。

芦阳镇:芦阳镇地处甘肃景电一期灌区腹地,原属景泰县城旧址,东濒黄河与 芦阳镇靖远相望,南依米家山与中泉分野,西环景泰县城,北连兰化农场。地下地表水丰富,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商业网点星罗棋布,是景泰县最大的工业、建筑和养殖大镇。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0公里。芦阳镇总面积354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6386户,27243人。芦阳镇有干部职工73人。有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乔拉克吐尔烽火台遗址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乔拉克吐尔烽火台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乔拉克吐尔烽火台遗址

乔拉克吐尔烽火台遗址,[塔什艾日克乡吐尔村·唐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南北墙垣长52米,东墙垣长62米,西墙垣长44·5米;最高处为5·5米,基宽9米,顶宽4—4·5米。四隅有向外斜出的垛墙,现坍塌呈半圆形状,残长4·5—8x9米,高3—5·5米。西、北、南三面中段残存马面。门开在南墙,仍残存瓮城遗迹。瓮城西侧突出一方形土台。因四周均辟为农田,地表未见任何遗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石河烽火台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石河烽火台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河烽火台位于大连市金州区石河街道办事处石河村东台山顶上。

是明代辽东镇海防倭烽火台之一。明代时,金州是倭寇猖獗进犯之地,为了防御倭寇骚扰和打劫,辽东半岛黄海和渤海岸边建立了许多烽火台,构成以金州卫为中心,南到金州旅顺口、北到辽阳、东到九连城三条烽火干线和支线。明代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六月,辽东总兵官左都督刘江,曾利用烽火台传递军情,在金州的望海埚一举全歼来犯倭寇1500余人,史称“望海埚大捷”,至此倭寇和海盗再也不敢侵犯辽东。石河烽火台历史上屡遭自然和认为破坏,上世纪90年代末进行了修复,2001年被大连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被辽宁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台基外50米以内。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200米以内为Ⅲ类建设控制地带。

石河街道:大连市金州区石河镇位于金州北部,面积84 平方公里,人口2.8万人。耕地1333公顷,其中粮田1066公顷,菜田200公顷,果园566公顷,是金州区水果、蔬菜和畜牧业的重要产地。年产水果近万吨,商品菜4万吨,肉禽120万只,水产品2.4万吨,农副产品出口供货额达2.3 亿元人民币。 我们愿与国内外客商在以下领域进行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 罐头食品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娃娃水烽火台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烽火台为景泰县文物保护单位。

娃娃水烽火台位于芦阳镇,时代为明代。

2009年7月6日,娃娃水烽火台列入景泰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四周,30米内。

建设控制地带:四周,100米内。

芦阳镇:芦阳镇地处甘肃景电一期灌区腹地,原属景泰县城旧址,东濒黄河与 芦阳镇靖远相望,南依米家山与中泉分野,西环景泰县城,北连兰化农场。地下地表水丰富,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商业网点星罗棋布,是景泰县最大的工业、建筑和养殖大镇。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0公里。芦阳镇总面积354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6386户,27243人。芦阳镇有干部职工73人。有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韩家砭烽火台遗址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韩家砭烽火台遗址为会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韩家砭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河畔镇任岔村韩湾社以西韩家砭林带一独山咀。

韩家砭烽火台遗址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烽火台中心为基点,向四周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河畔镇:一、基本情况 河畔镇位于会宁县北部,属靖会灌区,镇域总面积245平方公里,有耕地8.56万亩,总人口3.2万人,其中,镇区常住人口1.1万人。镇区总面积2.9平方公里,全镇国民生产总值7321万元,镇内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镇内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从业人员达到1500多人。 河畔镇区建设主要包括商贸一条街和羊产业综合开发一条街两大区域。已完成总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长城上的烽火台的作用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烽火台作用是:在古时候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建筑,是古代一种军事防御设施,是为了防止敌人的入侵而修建。

长城是古时候一项宏伟而庞大的建筑工程,堪称是世界的八大奇迹,很多游客游览长城的时候,发现长城上有很多烽火台,那么这些烽火台有什么作用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1

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燧),夜间来犯就点火(烽)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2

烽火台通常选择易于相互瞭望的高岗,丘阜之上建立,台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台子下面有士卒居住守卫的房屋和羊马圈,仓库等建筑。

3

烽火台之间距离一般约为十里,通常选择易于相互了望的高岗,丘阜之上建立。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4

烽火台一般独立构筑,也有三、五个成犄角配置为烽堠群的,烽火台的形状因时因地而不同,大体为方、圆两种。

5

烽火台其作用主要是便于侦查,同时有敌入侵时,可以燃烧稻草等可燃物,这样可以用烟火通报敌情,以让下一个岗提高警惕。最重要的是传递军情,它需要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墩台山烽火台

全文共 1292 字

+ 加入清单

台山烽火台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墩台山烽火台位于鲅鱼圈区海星街道办事处海星社区,坐落在鲅鱼圈区墩台山上,山脚下是繁忙的营口新港,西望渤海。

该台为四方体,上窄下宽,高12.85米,底边长14米,上边长11.4米。由花岗岩条石砌筑的台基、青砖台身、垛口和瞭望铺房组成,每面各有两个形制一样的水流。实心台以沙石土夯筑,当年用绳梯上下,是明代修筑的烽火台遗址。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墙体损坏。2000年鲅鱼圈区政府集资修缮,恢复了原貌。我市烽火台达174座。

烽火台作为一种军事设施使用了很长时间,早在我国的商周时期就已经应用到战争中,近代随着军事技术的突飞猛进而逐渐退出了战争序列。烽火台多建在独立的高山上,四周视野开阔,利于传递军事情报。有圆形、方形、梯形和圆锥形等不同形态。建筑材料是因地制宜、各不相同,有石筑、砖筑、砖石筑和夯土等几种。

烽火台多数因山势而建于高埠之上,距离不等,有三十里置一墩,有十里五里置一墩,还有二、三里一烽。台上筑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烟火的装备,如柴草、硝磺等,台下还有兵卒居住的房屋和羊马圈、仓房等建筑。

据有关资料介绍,烽火台的分布情况主要有五种。一种是建在长城外侧逐渐向远方延伸的烽火台;第二种是建在内侧向王朝京师方向延伸的烽火台;第三种是与相邻的郡县关隘相联系的烽火台;第四种是建在长城两侧紧挨长城的烽火台;最后一种是建在长城上。明朝把建在长城里侧的烽火台又称为腹里接火台,把建在长城城墙上的烽火台又叫做边墩。

烽火台的使用各朝虽不尽相同,但大体上是一致的,都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以报军情。瞭守于台的士卒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有燧长一人,主持日常瞭望事务,余者按更次排班瞭望;有的还设炊事员。报警的方式方法,主要依据敌情而定。《武经总要》记唐代的制度“凡贼入境,马步兵五十人以上,不满五百人,放烽一炬。得蕃界事宜,又有烟尘,欲知南入,放烽两炬。若余寇贼五百人以上,不满三千人,亦放两炬。蕃骑五百骑以上,不满千骑,审知南入,放烽三炬。若寇贼三千骑以上,亦放烽三炬。若蕃贼千人以上不知数,亦放烽四炬。若余贼一万以上亦放四炬。若放烽一炬者。至所管州县止。两炬以上者,并至京。原放烟火处州、县、镇,即录状驰驿奏闻。若依次放炬京城迄回,放烽一炬报平安。凡放烽告贼者,之后三天,报平安者两应两灭。”明代的烽火台使用方法大体相同,但也有改进,除了放烽放烟之外,还增加鸣炮;点火、燃烟,还增加了硫磺和硝石。明成化年间规定:边墩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有火又有炮声,便军情传递更快、更准确。

1984年营口市人民政府公布墩台山烽火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18日,鲅鱼圈区政府集资修缮。2014年辽宁省人民政府(辽政发[2014]27号)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发[1990]38号)公布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即以烽火台为中心,周围30米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外延70米为Ⅴ类建设控制地带。

信息来源:市文体新广局 供稿人:董文杰

海星社区:海星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烟墩岭烽火台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烟墩岭烽火台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烟墩岭烽火台位于江南区福建园街道烟墩脚村烟墩岭,时代为明代,类别为古遗址。

1996年,烟墩岭烽火台被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园街道:福建园街道办事处地处南宁市邕江南岸,总人口13多万人,辖区面积16.68平方公里,下辖13个社区,4个行政村,党员3464名,辖区内驻有各级企事业单位130多个,是江南区的经济、商贸、文化中心。福建园街道办事处驻江南区福建路福建园小区内,设有党政办、计生办、市政办、经贸办、社会事务办五个办公室和司法所、劳动保障事务所。 自2009年9月份启动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砬山烽火台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砬山烽火台

砬山烽火台位于大石桥市前砬山上有一座明代修筑的内夯土、外包大青砖的烽火台,即前砬山烽火台。此台基础用三层花岗岩条石打底,四方形,每边长

10.8米,残高8米上端略窄,每边10米,台上西南角残存雉堞高0.9米。

史载,明朝沿海各省,经常遭受倭寇骚扰,民不

安生,朝廷便在沿海设立防御据点。海防据点分卫、所堡、寨、关等。当时南起广东、北至辽东,共设卫所180处,下辖堡、寨、关、墩等达1662个。明代中叶,由于海盗入侵加剧,又增加了许多据点。查图志,该台当时有三名士卒值班,归盖州卫管辖。前砬山烽火台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保存基本完好。身临其境者,无不感到其前砬山烽火台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保存基本完好。身临其境者,无不感到其位置之险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古墩子烽火台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墩子烽火台为景泰县文物保护单位。

古墩子烽火台位于寺滩乡,时代为待考。

2009年7月6日,古墩子烽火台列入景泰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四周,30米内。

建设控制地带:四周,100米内。

寺滩乡:寺鸣寿鹿,佛佑客旅,老爷山下,宽窄八沟通龙沙,刘庄籽瓜大,付庄苹果香;滩窝金龟,国安疆界,井子川中,阡陌纵横-浪,永川砂田奇,玉川羊毛长。寺滩乡位于景泰县以西,东与条农交界,南依寿鹿山,和正路乡、喜泉镇毗邻,西与天祝、古浪两县接壤,北靠昌岭山,和红水镇、草窝镇接界。占地面积638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左右,属典型的二阴气候,年均降雨量18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万里长城要设烽火台的原因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是中国古代的战略性建筑,一般建在险要处或交通要道上。烽火台的建立是用于发送战报传递紧急军情的, 古时一旦发现敌情,若遇白天则燃烧掺有粪便的柴草,释放浓烟;若是夜里则燃烧加有硫磺和硝石的干柴,使火光通明,后方看见便知有战事发生,继而出兵相助,烽火台是古代最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烽火台的烟火传递也是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

烽火台

万里长城要设烽火台的原因

到过长城的小朋友一定会记得,在长城内外群山之间,比较高的山顶上建有许多小城堡,这就是烽火台。有的是独立建筑在高山上,有的和长城城墙连接,每隔一段距离就设一个。这有什么用呢?这是为传递军事情报设立的,古代没有电话、电报,当敌人来犯的时候,白天人们就在烽火台上点狼烟,夜间点火,临近的烽火台看见烟火以后,也马上在本台点起烟火,这样一座传一座,虽然远在千里以外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将消息传到京城。烽火台是防御敌人的报信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蓬莱沿海烽火台群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蓬莱沿海烽火台群为烟台市文物保护单位。

蓬莱沿海烽火台群位于蓬莱北沟镇、蓬莱阁街道、新港街道和刘家沟镇,年代为明代。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日,蓬莱沿海烽火台群被公布为烟台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烽火台向外20米。

北沟镇:蓬莱市北沟镇地处胶东半岛最北端,蓬莱市西端,濒临渤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206国道横贯全镇东西,东距烟台机场70公里,西距龙口港30公里。全镇面积15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15.4公里,辖80个行政村,6.3万人口。近几年,通过大力发展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镇城经济的跨越发展,成为蓬莱市经济强镇,2003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4.4亿元,实际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龟岩烽火台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龟岩烽火台为洞头县文物保护单位。

龟岩烽火台位于洞头县大门镇寨楼村烟墩岗,海拔392米。分东西两座,面积600平方米。东座残高2米,底边长4米,口径2米。西座仅剩下土墩和一处残墙,外侧块石砌筑,内夯土。离烟墩10米处,南北二面各有残墙一条,残高0.6米、宽0.5米,北面残墙内发现青瓷尖底瓶残片。

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

大门镇:大门镇是百岛之县--洞头县陆域面积最大的建制镇,由大门岛、小门岛、北小门岛等岛屿组成,陆域面积36.26平方公里。大门镇位于洞头县域西北,乐清湾南端,北邻台州与玉环县隔海相望,西临温州湾与乐清市、龙湾区相对,南隔水道与霓屿、状元岙相近,东临东海。其中大门岛面积28.69平方公里,为温州市第一大岛;小门岛在大门岛北部 ,面积4.62平方公里,岛上建有亚洲最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怎么区分敌楼和烽火台,两者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区分敌楼烽火台的方法,一般敌楼是不燃烧烟火的,而烽火台是需要燃烧烟火的,古代很重要的功能是通讯信号、传递消息,敌台和烽火台都是长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敌楼的主要作用是用来防御的,可以驻兵、屯粮和武器,观察敌情,还有箭窗,可以向外射击。同时,敌台可充作传递烽火信息的墩台,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当做烽火台来用。烽火台主要作用是用来传递消息,通讯信号的,在古代它的作用是比较大的。烽火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到敌情发生时,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讯息。当白天的狼烟直冲云霄或夜晚的大火火光冲天时,身在远处的将士就会明白,有敌来犯。由于白天放烟被称为“烽”,夜晚举火被称为“燧”,所以“烽火台”又被称为“烽燧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盖州上帝庙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盖州上帝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营口盖州上帝庙本名玄贞观,又称玄帝庙,位于营口盖州市,坐落在盖州镇西门里大街路北,本名玄真观,又称玄帝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清两代多次重修。上帝庙以融汇元明两代的建筑风格和民间特点、建筑雄伟壮观而著称,全木架结构,形制奇特,工艺精湛,彩绘传神。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仅存正殿、山门、僧房和会房。

上帝庙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建筑工艺高超,全部是大木架结构,屋顶为庑殿式,青顶五脊,正脊前后有行龙雕饰,中间置一“玄天上帝”立额,两端有鸱吻,上面装有古钱形环及飞鸟等饰物,角脊上有海马、缠枝花卉和坐兽、力士等雕像。殿内有八根金柱,前金柱下有覆盆式柱础两方。梁枋和拱眼壁上都绘有旋子、宋锦、蟠龙、狮子、凤凰、麒麟、牡丹、博古和其他花卉纹饰。大殿构架举折不高,斗拱较大,建筑特点突出,保持浓厚的金元时期建筑风格,殿内部分彩画间档较长,画面线条流畅生动,在我省现存古建筑彩画中属较早的一组。梁檩上除有墨书大字“大明洪武十五年四月甘九日吉日立阖郡官庶人等监造”外,还有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清同治四年(1865年)、民国十一年(1922年)等四次修缮题记。

上帝庙以融汇元明两代的建筑风格和民间特点、建筑雄伟壮观而著称,全木架结构,形制奇特,工艺精湛,彩绘传神。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天开放,免费参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骊山烽火台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烽火台是骊山森林公园内海拔最高的景点,也是整个骊山景区的亮点之一。历史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相传周幽王被绝代佳人褒姒所吸引,褒姒入宫后,从来不笑。周幽王便觉得美中不足,为博佳人一笑,听信谗言以烽火戏诸侯。幽王的所作所为触怒了申国侯,他便联结南戎三面包围了京都。这时周幽王命人再到骊山上点烽火,诸侯认为天子又开玩笑,都按兵不动。周国因此而亡。

烽火台位于骊山西绣岭第一峰上,是骊山最高处,登上这里可览整个骊山盛景,是绝佳的赏景地点。

地址:西安市临潼区华清路(昭阳门)骊山森林公园西绣岭第一峰上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20分钟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骊山景区门票内。骊山门票:旺季(3月1日-11月30日)70元,淡季(12月1日-次年2月28日)45元。

交通

旅游专线:

在火车站东广场解放饭店门前乘坐306路公交车西安到秦兵马俑的旅游专线汽车。发车时间7:00-18:00,间隔10分钟。到【骊山国家森林公园】站下车。

公交:

1、在火车站东广场解放饭店门前乘坐高速915路中巴车,发车时间每趟间隔5分钟,车票6元,乘车时间约为45分钟,至【骊山国家森林公园】站下车。

2、在火车站东广场解放饭店门前乘坐低速914路中巴车,发车时间每趟间隔5分钟,车票5元,乘车时间约为1小时,至【骊山国家森林公园】站下车。

3、由西安火车站乘西安-渭南途经临潼客运中巴,可至【骊山国家森林公园】站下车。

自驾车:

从西安自驾车前往骊山,可沿西临高速公路前行,行程约24公里(经过灞桥收费站,路桥费用10元/辆)。道路状况良好,在非交通高峰时期,车辆较少,车速可达60公里/小时,只需30分钟即可到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