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甘氏宗祠世德堂最新20篇

浏览

7573

文章

653

孟溪杨氏宗祠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孟溪杨氏宗祠为碧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孟溪杨氏宗祠。杨氏宗祠位于和平乡孟溪村西,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坐东南向西北,中轴对称,依山势而建拾阶而上,依次为大门、前厢、后厢、正殿等,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正殿面阔三间,通面阔17.6米,进深三间,通进深7.6米,穿斗式悬山青瓦顶,牌坊大门和厢房山墙俱毁于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现仅存正殿。杨氏宗祠依山而建,整体布局严谨,是研究古代宗祠建筑不可多得的实物标本。

孟溪村:孟溪村位于和平乡的东北部,地处铜仁、桃映乡、江口二县交界处,距离城区31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0亩,其中田550亩,土720亩,现有退耕还林794.7亩。辖18个村民小组。境内海拔在240--8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5℃,年降雨量1360--1480毫米,气候特点春温多变、夏季炎热、秋温速降、冬季低温,四季分明,无霜期达280天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薛氏宗祠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薛氏宗祠为桃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薛氏宗祠

地址:桃江县武潭镇碧螺村

时代:民国

类型:古建筑

保护范围:以围墙为中心,四向各延伸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之外,四向各延伸50米。

公布日期:桃政发【2005】19号2005年12月

武潭镇:武潭镇位于桃江县西北部,资江北岸。北接常德,西连安化,东与乍埠回族乡接壤,南与马迹塘镇毗邻。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339亩(水田34917亩,旱土面积5422亩),林业面积140880亩,辖60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56600人,其中农业人口51400人,非农业人口5200人,是一个地广人多,资源丰富的山区建制镇。经济建设全面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最大吴氏宗祠在哪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中国最大的吴氏宗祠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不太好解决,因为每个地方都有姓吴的,所以如果没有见到其他地方的吴氏宗祠的话,那这个地方的宗祠就是最大的了,所以这个不好说到底是谁最大,但是我们可以说一个公认的,那么这个公认的到底在哪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

比较公认的是在广东省南雄市珠玑古巷的吴氏大宗祠奠,是中国算是最大的吴氏宗祠。

吴氏大宗祠

广东省南雄市珠玑古巷的吴氏大宗祠奠基于2004年7月24日,来自港、澳、广东各地及外省吴氏宗亲共400多人,举行隆重的奠基典礼。2005年元月开工,2006年12月竣工。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个大气磅礴、宏伟壮观的吴氏大宗祠!中国最美宗祠当之无愧是我们老吴家的!不用比,它就是中国第一!

纪念馆以广式建筑风格为主调,结合中原文化建筑风格,按地势台阶式三进三级,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建馆金额约350万元。馆门前筑广场,与风水圹融为一体。

▲吴氏纪念馆

▲吴姓发祥地——无锡梅里

门前盘龙石柱,左右是大幅历史石雕,反映吴氏南迁历史。馆内屏风木雕精致,古色古香。

吴姓的先祖泰伯自陕西岐山南奔江苏无锡梅里,在这里开创了吴国的根基。无锡梅里由此成为吴文化、吴姓人的发祥地。

▲吴姓南迁祖地——南雄珠玑巷

▲吴氏大宗祠盘龙石柱

▲至德堂

2016南雄珠玑巷吴氏纪念馆落成十周年庆典:

▲国务院原副总理吴桂贤宗亲莅临庆典现场

纪念馆内设置了“议事厅”、“建馆公德厅”、“历史文化展览厅”和捐款芳名墙,展示吴氏文化内涵,凸显名人风采,弘扬祖德,敦睦乡谊。

吴氏纪念馆(祠)的落成,光前裕后,世代流芳,既是吾族团结、兴旺、发展之象征,更是泰伯公谦让、开拓、无私奉献精神之体现。从此,族裔到此,寻根有源,祭祖有祠,议事有厅;游客到此,游有胜地,观有胜景。堪称中国最美宗祠!!!

吴氏大宗祠!

大气磅礴!

当之无愧中国最美宗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港西朱氏宗祠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港西朱氏宗祠为高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港西朱氏宗祠位于高安市村前镇,年代为清。

2012年12月24日,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前镇:村前镇地处高安市西北部,与宜丰、上高两县接壤。全镇区域面积106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和1个集镇居委会,177个村民小组,现有总人口25200人。 村前自古山水灵秀,民风淳朴,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宋代大诗人苏轼、苏辙两兄弟曾游历于此,并留下了""竹高节""、""杉坚姿""的千古诗句,清灵的苏 溪河,秀美的坡山皆因此而得名,清代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塘尾李氏宗祠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塘尾李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塘尾李氏宗祠在塘尾村西北角,坐北朝南,五开间三进院落,占地770多平方米,建于明初,重修三次,最近一次维修是1999年。门外左右各遗旗杆夹,乃清光绪23年乡试中举第三名的举人李衍广所立。二进堂号“追远”,前檐下还挂“文魁”、“经元”二匾,皆由后人仿造,原匾由明成化年间举人李质立,已于文革被毁。里间壁栊满置神主,两边对联“举目思言功祖德,存心为孝子慈孙”,其时从六世祖坟上担回来的三只乳猪静静躺在坛前,香火缭绕,供祖宗享用。

五开二间三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梁架结构,硬山顶。宽17.8米,长43.7米,占地面积777.9平方米。明成化年间李质中举后,在宗祠追远堂挂“文魁”木匾,文革期间木匾被毁。民间二十一年(1932)宗祠辟为东莞第十六间小学,为石排第一间小学。

塘尾村: 石排镇塘尾村位于东莞市东部,占地面积1.57平方公里,村内道路四通八达,太和中路、石岗大道、李横路三条大道穿过村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塘尾村内的古村落,以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环境生态和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于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村落以古围墙为界,依自然山势而建,村落布局严谨,保存完整,房屋类型多样,建筑风格兼备,岭南特色浓。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洑溪徐氏宗祠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洑溪徐氏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洑溪徐氏宗祠又称徐大宗祠,是明代首辅徐溥的家族祠堂,位于宜兴宜城街道溪隐路200号。

徐溥,字时用,号谦斋,宜兴溪隐村人,8岁入私塾,明景泰五年(1454)廷试一甲第2名,授翰林院编修,天顺、成化、弘治年间,历任国史总裁、礼部右侍郎、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弘治五年(1492)官至首辅,弘治十一年(1498)进华盖殿大学士,后以目疾乞归,卒后赠太师,谥文靖。在徐大宗祠的第三进正厅,存放着徐溥的画像,据了解这幅画像的年份可以追溯到清代中期以前。

这幅画像是我们整个徐大宗祠的镇馆之宝,它是由徐氏的嫡系子孙捐赠给我们宜兴文管会,在去年。首先它是明代的朝服的画像,穿着大装朝服,这个朝服就是我们所说的蟒袍,重要的一点他都有配饰佩玉。

整座徐氏宗祠坐北朝南,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原有建筑五进,后仅存二、三进。第二进面阔17米,进深6.8米,硬山顶,阳山石圆柱,其梁与枋上均有彩绘,但已模糊不清。二三进间天井进深14.8米。第三进为正厅,因梁柱为楠木,又称楠木花厅。面阔17米,进深9.6米,歇山顶,其梁架结构保持了明代始建时的原貌。厅内梁柱枋椽上均有彩绘,有缠枝花卉、包袱锦、云鹤等图案。

它中间的三节用的都是楠木的梁柱,这个规格就是比较高的,因为古代的典章制度中不是随便什么人可以用楠木的建筑材料。他的花厅当时是雕梁画栋,大家可以看一下上面的花已经将近500多年了,上面的花还能大概的看到,这个是不容易的。在整个宜兴的祠堂建筑中,这个是规格最高的。

洑溪徐氏宗祠是一座建于明代的家族祠堂,年代久远,兴盛于明、清两代,体现了人文胜地宜兴的历史文脉,和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相互补充,是江南地区家族文化的历史见证。

2019年10月7日,洑溪徐氏宗祠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明朝大臣徐溥(公元一四二八年至一四九九年),字时用,号谦斋,袱溪(今宜兴宜城镇溪隐村)人。弘治五年八月至十一年七月(1492年-1498年)任当朝首辅一职。年七十二岁。景泰五年(公元一四五四年)进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性凝重有度;居内阁十二年,从容辅导,爱护人才,屡遇大狱及逮系言官,委曲调剂,安静守成。卒,谥文靖。徐溥撰有《谦斋文录》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新一戴氏宗祠桂园围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新一戴氏宗祠(桂园围)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一戴氏宗祠(桂园围)位于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新一村,年代为清,属于古建筑。

2016年6月29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新一戴氏宗祠(桂园围)为第四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华城镇:一、概况华城镇是广东省五华县北部重镇,辖区面积247.48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和3个居民委员会。2005年底,全镇总户数3.3万多户11.2万多人。二、地理位置华城镇位于五华县北部,梅州市西南。205国道,广梅汕铁路、梅河高速公路以东西方向横穿境内。距县城(水寨)27公里,距梅州市76公里,是梅州沟通珠三角地区的咽喉要道。三、历史沿革华城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郴州田氏宗祠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郴州田氏宗祠为郴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郴州田氏宗祠位于北湖区石盖塘镇小溪村,时代为清。

小溪村田家姓家谱中记载,元朝太和知县田某自江西迁至临武蓝山落户,清朝乾隆年间,其后代迁至小溪,因为这里山势巍峨,气势磅礴,乃一龙脉所在,所以一直以来田姓人丁兴盛。后来田姓先祖开枝散叶后分有了五房。“春公宗祠”是为了纪念迁居到小溪的田氏一脉的先祖春公,由田氏五房中的其中四房修建的,建于清乾隆年间。祠内梁上挂有田氏一族历代德高望重之先辈所获彰显贤德、功绩的牌匾9块。祠内祠外雕梁画栋,做工精细,可谓远近驰名。祠内石碑上雕刻有“皇清乾隆岁次庚戌季夏月朔六上浣b旦嗣孙增广庠名题之沐手书”,字迹清晰可辩,工整隽永,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

2012年,郴州田氏宗祠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宗祠围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延伸9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抗日战争龙潭战役野战医院旧址--王氏宗祠

全文共 1892 字

+ 加入清单

抗日战争龙潭战役野战医院旧址--王氏宗祠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一)

抗战时期,我王氏宗祠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被用作湘西会战龙潭战役抗日野战医院,为中华大地的全民族解放战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纪念英勇抗敌的我军将士、为了彰显我王氏族人的爱国传统、为了让后人牢记历史、不忘国耻,特辟宗祠一隅,设此抗日野战医院陈列室。

陈列内容由两部份构成,一是钉贴于四壁的文字图片展板,二是展框里陈列的实物。

文字图片展板除前言、结束语外,主体部份包括“侵华日军的法西斯罪行和暴行”、“湘西会战”、“龙潭战役”、“野战医院”等内容。

(二)

这两个板讲的是侵华日军的法西斯罪行和暴行。

自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到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芷江递交投降书,日军铁蹄践踏我中华国土达八年之久。八年中,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夺,-虏掠、无所不为,无恶不作,我数百万同胞受辱或蒙难。这部分内容史书记载较详,媒体宣传较多,这里只就“-”、“三光作战”、“-妇女”、“强征-”、“细菌战”、“化学战”、“-劳工”等方面作了扼要介绍。

(三)

接下来的四个板讲的是湘西会战。

湘西会战开始于1945年4月9日,6月7日结束,历时两个月。共击毙日军12498人,击伤日军23307人,是中国军队与日军开战以来歼敌最多,且我军全胜,日军彻底溃败的一次大会战。日本曾宣称:“在中国大陆唯一最大的败战”。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收官之战!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开始转入战略-阶段。日军由于战线过长,在英美军队强有力的打击下,穷于应付处境日益不利,为扭转不利局势,日军企图占领我芷江空军基地,并伺机进副四川,威胁重庆。于是,在板西一郎中将的统一指挥下,1945年4月,集结7个师团约八万兵力,兵分三路,向我军发动了最为疯狂的“芷江作战,我方称湘西会战,也叫“雪峰山会战”。

湘西会战,我军的最高指挥官是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作战主力部队是王耀武的第四方面军(可指图介绍“这是何应钦”、“这是王耀武”)。

整个湘西会战可分两个阶段,即防御作战阶段和-作战阶段。

会战初期,由于战线长,敌势猛,我军采取“攻势防御”战略,固守要地,灵活出动,对敌梯次阻击,全割围歼。4月底,日军已完全陷入我防御纵深地带;5月5日,何应钦紧急下令全-入-作战。在我军的强大攻势下,加上阵纳德飞虎队有力的空中协助,日军进退不得,被我军团团围歼。至6月上旬,整个会战以日军的彻底溃败而告终。

湘西会战,大获全胜,飞虎队功不可没,这个展板扼要介绍了飞虎队的有关情况,具体内容大家可随意看看。

(四)

下面四个展板介绍了龙潭战役有关情况

龙潭战役,也叫龙潭司战役,又称龙潭司大捷,是湘西会战十大战役之一,龙潭战役,成功阻止了日军的继续西进。

1945年4月17日,日军109联队先头部队——饭岛挺进队入窜龙潭,先后在转溪江、毛家庵堂与我地方武装向承祖自卫队及100军留守在龙潭的一个仅百来人的文工团遭遇,龙潭战役随即打响。

当时,由于第四方面军作战指挥部对日军的形势估计有误,也就在同一天(即4月17日),将防守龙潭——山门之线的前茅部队74军51师及文昌部队调防溆浦——桥江之线,以抵新化、洋溪日军矛头所向。因此,龙潭防务十分空虚,除100军留守在大会毛家庵堂的百来个文工队员外,就是武器装备极差的向承祖自卫队几十号人。

说来也巧,4、5月份正是我们这里烧制石灰的旺季,离龙潭镇三公里的青溪垅是龙潭区域最大的石灰烧制基地。中午12时和下午4时,各工地都要统一爆破矿石,爆破矿石时,几山几湾同时炮声隆隆,硝烟滚滚。日军同我军遭遇后,又耳闻目睹了龙潭方向的炮声和硝烟,摸不清我军虚实,便匆匆占领了青山界,红岩岭、鹰形山等几处要地,止步于圭洞河以东,不敢贸然渡河向龙潭镇方向西犯。

向承祖的自卫队遭遇日军后,马上派人报告驻塘湾的100军副军长唐冠英,唐冠英立即将情况电告第四方面军作战指挥所,指挥所急命刚离开龙潭正行进于小横垅与统溪河之间的51师连夜回师龙潭。51师返抵龙潭后,紧急占领相关要地,向入侵日军发起反击。由于圭洞河以东的有利地形尽被日军占领,龙潭战役打得非常艰难,鹰形山争夺战、肉搏战,青山界收复血战等战斗均进行得异常激烈。

鹰形山争夺战中,担当主攻任务的153团2营7连与日军展开近距离激战,当增援部队赶到时,全连仅剩7人。

马鹰岩战斗中,152团某连与日军面对面、刀对刀肉搏,虽全歼日军一个中队,我军也伤亡惨重,全连只剩血肉模糊的5个人。

青山界战斗中,“敢死队”虽以顽强的斗志炸掉了日军赖以顽抗的碉堡,夺回了青山界要地,但冒着敌人十几挺机枪的强大火力,我军也阵亡百多名将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栗下村彭氏大宗祠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栗下村彭氏宗祠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古村栗下之名早有耳闻,秋高气爽时节,朋友相邀终于如愿以偿。栗下古村位于江西省吉水县尚贤乡,距吉安市26公里,距吉水县城29公里,为吉水县、吉安县、吉州区三县(区)交汇之地。栗下村皆为彭姓人家,目前共计137户、460多人。村中建筑依山而建,背靠后龙山,前有小溪缓缓流淌,整个村庄的布局非常符合传统村庄“依山傍水”、“枕山面水”的风水理念,这也是栗下彭氏能够长久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

“彭氏大宗祠”建于1882年,四周是参差有致、雄浑古朴的马头墙,其内部结构依照客家民居“三进三开”扩之为“三进六开”,形成规模庞大的“九栋十八厅”。建筑面积达两千多平方米,颇为壮观,精美的木雕、砖雕,雕龙画凤,金饰彩绘,令人叹为观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太平邢氏宗祠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太平邢氏宗祠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邢氏宗祠又名敦伦堂,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嵊州市长乐镇太平村横街15号、西邻清风公祠,为太平邢氏总祠(属剡西邢氏),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清乾隆五十年(1785)、嘉庆七年(1802)、道光四年(1824)和民国六年(1917)等多次重修。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14平方米,南侧设有道地,分门厅(内侧穿堂下设戏台)、正厅(两侧设厢房)和后厅(两侧设侧屋,西侧屋为近年重建)三进,其间以穿堂相连,其中门厅面阔七间、正厅和后厅面阔五间,均为硬山顶。

长乐镇:嵊州市辖镇。1955年设长乐镇,1961年建公社,1981年复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区25公里。面积133平方公里,人口4万。省道嵊(州)义(乌)线穿境而过。辖长乐一村、长乐二一村、长乐二二村、长乐二三村、长乐三村、长乐四一村、长乐四二村、长乐五村、长乐六一村、长乐六二村、福泉、石阳、马面、寺塘头、阳山、阳峰、尤家村、黄家岭头、黄家湾、新建、砩前、寨岭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廖家湾廖氏宗祠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廖家湾廖氏宗祠为郴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郴州廖氏宗祠位于苏仙区廖家湾乡廖家湾村,时代为清。

2012年,郴州廖氏宗祠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宗祠外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向各外延20米处。

廖家湾乡:廖家湾乡位于苏仙区最南端,南恃五岭,与宜章县交界,西与北湖区交界,距郴州市30公里,境内山川秀美,峰峦叠嶂,全乡拥有国土总面积36.8平方公里,稻田面积10444亩,共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5个居民小组,总户数3623户,总人口11800人,农业人口11287人。 廖家湾乡交通便利,京广铁路、107国道横穿境内,乡内物华天宝,资源富饶,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柿林沈氏宗祠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柿林沈氏宗祠为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

沈氏宗祠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村西南,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经族长文爵公等人提议,全村集资兴建。当时只有后进五间,道光十五年建前进五间,咸丰二年进行重修,配建左右厢廊。

祠堂整体面朝西北,前照壁,后为由两进及厢廊合围之四合院,中为戏台。前厅明间后与戏台相连,面朝后进。两侧厢廊与前厅相连,作妇女看台用。面阔三间,三架梁。

沈氏宗祠庄严肃穆,为典型的江南祠堂建筑,又反映沈氏家族之渊源,具有相当价值。

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柿林村:【村情风貌】柿林村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东南部,它依山而建、西高东低、错落有致、布局紧凑合理,村中道路弯弯曲曲、小巷悠悠,是一座文化结构十分完整的古村落。由于地处平均海拔为550米的高山台地,境内阳光充沛、雨量丰富、四季分明。风光优美、空气纯净清新,地方特色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国家4A级景区即“丹山赤水”景区。因景致宜人,风物独特,这儿还曾被选为电影《曙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南江何氏宗祠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南江何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何氏宗祠

坐落于东流村长梁社,建筑面积近500平方米,内分正殿占面积150平方米,殿内设3箧,供3大房已故亡灵之灵位,左右厢房,下方戏楼。古式建筑风格,四角搬爪,土木结构,牙梁画柱,天花板绘制24考、安安送米、孟宗哭竹等。山门外刻有祖训,戒嫖赌、奢华、兄弟相争。题诗曰“品正行端困亦芳,带经锄草也馨香,为人若是多邪僻,纵获显荣亦无光,一坏心田二耗财,三无品望四招灾,士农工商皆有业,汝辈需惜有用材”。2017年6月何氏宗祠已被批为国家一级保护单位,是远近保护最完好的一处宗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梅氏大宗祠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梅氏宗祠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涌梅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陈涌居委小陈涌路2号。始建于明代,清雍正、同治四年(1865)、光绪均重修,存清代早、中期建筑风格。坐西北向东南。面阔三间14.7米,进深三进45.4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花鸟屋脊,青砖墙,红砂岩石脚。头门进深两间九架,前设三步廊。中堂进深三间十三架,前后三步廊。后堂前设四架轩廊,后九檩搁墙。步梁、架梁、前后额枋、柁橔上均通雕精美繁复的人物花鸟花纹,刻工精美繁缛,为顺德少见。祠内鸭屎石柱,风格简朴。头门墙楣存“教子朝天图”、“群仙会”等多幅壁画,色彩鲜艳。该祠是顺德明清祠堂的典型代表之一。

2006年10月25日,梅氏大宗祠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顺德博物馆

陈涌社区:陈涌社区位于顺德区龙江镇西部,与南海区九江镇接壤,区内交通便利,“325”国道、佛开高速公路、龙高公路、顺番路贯穿期间,有商业繁华的居民住宅区,配套完善的工业区和农田保护区。总面积3.4平方公里。现有常住户口1056户,常住人口4265人,流动人口3800人。学校、幼儿园、医疗、银行、电讯、邮政、交通、警务、购物、餐饮、旅业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居委会下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朱家绍德堂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朱家绍德堂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朱家绍德堂位于朱家行政村朱家村中部,坐南朝北,三开间四进三明堂,硬山顶,保存完好。年代为明、清。

“绍德堂”为全村众厅,分次建造,初建于元明,后建于民国初年,头门有文人匾额一块,书曰“宋室名贤”,内设戏台。

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店镇:兰溪市辖镇。1961年建黄店镇公社,1983年改为乡,1992年设镇。位于市西北部,距市区12.5公里。面积47.7平方公里,人口2.2万。交通方便。辖王家、黄店、都心、肥皂、徐村、长连、柏树园、毛堰殿口、范宅、三泉、山后圹、八角井、王女、甘溪、社溪、潘村、露沅、刘家、高井、佳宅坞、大圩陈、清塘何、上包、下包24个村委会。有白露山省级风景旅游点。乡镇企业以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烟桥何氏大宗祠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烟桥何氏大宗祠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烟桥村何氏大宗祠位于南海市九江镇烟桥村大巷口。是一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何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始建年代不详,清嘉庆十九年(1814)重建,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题额为清同治六年(1867)顺天举人顺德梁骝藻所书。二进三间、抬梁式木构架、镬耳山墙硬山顶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

现在保留的是清末重修后的原貌,精致典雅的砖雕、石雕、灰雕、木雕在经历了百年的历史风霜后,昔日容颜展示在世人面前。

九江镇:现九江镇于2005年1月10日由原九江、沙头两镇整合而成。合并后,新九江位于南海西南部,紧邻西樵、顺德、高明、鹤山、新会等市镇,面积94.7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9万多人,外来人口5.5万多人,下设5个社区居委会,23个行政村,是珠江三角洲为数不多的典型水乡,也是南海著名的侨乡。全镇有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15万,足迹遍布世界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九江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张氏宗祠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张氏宗祠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张氏宗祠位于潮安区江东镇元巷村,时代为清。

2012年,张氏宗祠被公布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元巷村:元巷村元巷村地处江东绿洲之北部,属潮安县江东镇,南距镇政府五公里。清光绪年间称银巷、颜巷,潮州方言银、颜、元谐音,故后演化为元巷。该村北接柚园村,南连村头村,东与亭头村为邻,西倚葛外村。全村姓张。先辈张松山,张松石兄弟自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从福建省莆田县石狮巷迁此创村。初时有郭、翁、张三姓,后改为一统姓张。现有长房,三房和四房,三房人口最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霞坑汪氏宗祠崇义堂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霞坑汪氏宗祠崇义堂)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霞坑汪氏宗祠(崇义堂)位于歙县霞坑镇,时代为清。

霞坑汪氏宗祠(崇义堂)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霞坑镇:霞坑镇位于县城东南,镇所在地大茂新村距县城30公里,东临梓里镇,西与北岸镇相邻,北与绩溪县接壤,南与昌溪乡、深渡镇毗连。辖20个村委会,一个镇直茶林场,152个村民小组,全镇6325户,总人口21354人,劳动力14121人,其中外出务工的有4785人。霞坑镇占地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5773公顷,森林覆盖率51.2 %,有耕地面积330.3 公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景贤贾氏宗祠

全文共 1419 字

+ 加入清单

景贤贾氏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贤贾家古村依山傍水,村内古巷道纵横交错,路面皆用青砖、麻石铺设,深深的车辙印痕是贾家村沧桑历史的见证。古村排水系统科学合理,沿用至今,村内散布着12口水塘,用以调蓄雨水、吞吐淤泥。古建筑历史悠久,庵、堂、祠、寺、观、书院遍布于古村内外,抬轿、神龛、匾额、古陶瓷、木质家具等文物众多,七级玉塔矗立于古村前的田野上。

称贾家为现实中的“荣国府”,是说贾家的官宦发达。对此,从村民口口相传的一个掌故可以说明:因为贾信身为朝廷要员,与皇室关系密切,贾信的父亲贾季良在入宫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只会跪拜男性的皇室成员,而拒绝向女子跪拜,理由是“左脚踏金,右脚踏银,怎肯低头拜妇人?”以显示自己的不寻常。

当然,对于这种说法常人只当传闻一听了之,不过贾家古村至今还保留着明显的官宦建筑风格,依然可以印证这一点。“也正是因为贾家村在外任官的人多,回来以后所建房子风格多变,甚至含有皇宫建筑的元素。”刘金成说。

最有代表性的是贾氏宗祠。走过祠前巷,就可以看到这座四进式穿堂建筑的祠堂,占地面积达到1872多平方米,分昼锦堂、拜亭、寝宫、观音堂四部分,最为关键的是,雨亭、拜亭、寝宫、观音堂都位于南北中轴线上,甚至是廊道、庭院和厢房沿中轴线对称布局。“这明显是遵照了皇宫建筑中的对称原则,这在江南一带的祠堂中极为罕见。”刘金成说。

祠堂建筑中的皇家风格还不止于此。祠堂建有大型雨亭藻井,呈八卦造型,分为三层,在此天井被赋予了采天地之灵气、聚肥水财气于一家的传统理念。二进院为拜亭,拜亭前为斧刃砖地面,镶成八卦形图案。三进院为寝宫,是供奉祖先牌位,而这还要求具备一定成就者的牌位,才能被放进其中。四进院为观音堂,前置太平缸一口。

祠堂雕刻固然反映了当时工匠的技艺臻至炉火纯青之境,更透露出一种信息,贾家子孙在外致仕发达,也将所见所闻带回了故乡。

村落建筑官味十足

与一般古村的朴实无华相比,贾家非同一般的官宦建筑让这个村子多了一份雄壮威严。抗战期间,著名上高大会战前夕,国民党军长王耀武就居住在贾家村,在此酝酿上高大会战的部署指挥。王耀武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抗日时任国军劲旅第74军中将军长,平时为人谦逊随和,战时雷厉风行,是国民党军八年抗战中最能打的虎将之一,1941年参加上高大会战,因74军作战有功,国民政府还特颁给74军星形荣誉旗一面。

王耀武所住的地方就是贾家官厅“赐福堂”。官厅是迎接府、县来往官员的驿站,也是政府机关。“赐福堂”无疑是贾家村中最典型的官厅建筑,是在清早期建造起来的,面积达到700多平方米,“我们从赐福堂可以看出,重内不重外、内秀外中的儒家理念,在整个村落中首屈一指,外观上很平常,但里面建筑却十分实用。”刘金成说,其中天井处由青砖砌成福、禄、寿、喜圆形字样,两侧为封火墙翘角建筑,赐福堂装饰为木雕、石雕,采用圆雕、镂雕和高浮雕技法,赐福堂山墙均用条形麻石砌成,高1.5米,非常坚固,防盗性能良好,山墙和后墙上有石刻多处,纹饰有鹿、凤、八卦、蝙蝠等。

新街镇:新街镇位于高安市南部,历史悠久,交通便利,总面积135.18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238个村民小组, 2017年,全镇总户数13079户,总人口41321人。有耕地面积5059.8公顷,山林面积4267公顷,水域面积836公顷,森林覆盖率31.6%。 2017年,我镇完成财政总收入8127.94万元,全市排名第10位。2017年主要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尢氏大宗祠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尢氏大宗祠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尢氏大宗祠位于杏坛镇北水村。清雍正三年(1725年)建后座,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建中座,三十四年(1769年)建头门,历时四十二年。坐南向北,三路三间三进,总面阔36米,总进深68.55米。硬山顶,青砖墙。东西有青云巷,偏间。祠内雕梁画栋。前座为红砂岩基础,两边包台,白石门框。中座前面有宽阔的天井和露天平台,长廊阔五间。祠内有碑志多块:

一、《新社碑记》,落款为“乾隆四十年(1775年)岁次乙未季春朔越谷旦勒石”。

二、《阖族公议附章程碑记》,落款为“光绪十八年(1892年)岁次壬辰孟冬吉旦丕基堂立石”。

三、《十四传孙荣附产业土名税亩列》,落款为“光绪十八年(1892年)岁次壬辰孟冬吉旦式谷堂立石”。

四、《重修始祖祠碑记》(一)、(二)、(三),落款为“宣统三年(1911年)岁次辛亥孟秋月吉日重修绅董值事裔孙等敬谨立石”。

五、《重修起东始祖祠碑序》,落款与四同。

2006年1月8日公布为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北水村:北水村委会北水村委会位于杏坛镇西北部,距镇中心城区约6公里,面积3.09平方公里,有入村路与百安路连通,下设北昌、新堂、永安、接源、东城、完美、竹基、新基、北街、细冲、丰乐、西头、南林、南安、南福15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417人。北水村委会是杏坛水乡游的组团之一,其旅游景点——尤列故居是孙中山辛亥革命期间于南方的一个秘密据点。尤列故居建于清代道光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