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土壤检测的取样方法有哪些图片【最新11篇】

五一劳动带给我们一切,有劳动,才有回报,才有收获!祝你劳动节快乐!以下是问学吧小编收集整理的土壤检测的取样方法有哪些图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5150

文章

11

篇1:土壤污染检测方法

全文共 1156 字

+ 加入清单

要完成土壤污染检测工作,就必须对土壤检测进行分析,才能保证土壤污染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而最重要的是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到土壤污染检测中,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土壤污染检测方法吧。

1.冲洗法完成检测工作

冲洗法的色谱分离技术是气相色谱法技术,它和分离化工成品较相符,其工作原理是色谱中气相和固定液之间不同成分拥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成分在气化条件下会在整个色谱柱中运转,经过气化处理以后会被多次分配,因为各个分解程度不同,我们可以经过科学分析他们在色谱柱中的运转速度,对各种农药残留进行采集和分析。

2.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是在典型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创新分离技术。经过多年发展,高效液相色谱在检测环境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检测方法,而且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范围较广,它可以对大气、水体、土壤污染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而且还可以对药物残留以及杀虫剂等污染物质进行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针对土壤污染隐藏性和潜伏性等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帮助检测人员高效快速的完成土壤污染检测。但是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有缺点,那就是其分析成本较高、液相色谱仪价格较高,日常维修费用高,所以说要想完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就必须克服这几项缺点。

3.AFS检测方法

AFS检测方法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原子荧光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其他技术相比综合了原子吸收以及原子发射光谱的优点,是一项较为优秀的痕量分析技术,它的优点就是仪器结构较为简单,灵敏度较高、对气相干扰很少、分析多元素速度较快,所以说AFS检测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在土壤污染检测中。AFS检测方法缺点,某些元素对酸度要求较为苛刻、鉴定元素相对较少以及应用范围较为狭隘等方面,所以说要想使得AFS检测方法得到广泛推广,就必须改进AFS检测方法的缺点。

4.TG土壤检测方法

TG土壤检测方法是一种测量物质和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技术,它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快速灵感的优点。环境领域检测的研究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改善程度,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TG土壤检测方法是通过检测化学转化过程,有利于分析污染性气体的形成,对防止和控制转化具有指导意义。

5.其他的土壤检测方法

在土地生态系统处理过程中,不同环境中的氧化还原也会影响各种污染物的存在情况,处理效率会对土地生态系统带来直接影响,所以需要对氧化还原环境积极了解以及科学调控。热重分析法是通过热天平来对温度进行控制,对物质质量以及温度进行有效控制。热分析技术,操作简单、精确度较高以及反应速度较快。因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所以现代人对土壤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要想完善土壤检测技术,就必须针对土壤污染检测技术的缺点进行改进,让土壤污染检测手段可以更广泛的应用到现代农业中,让土壤检测技术成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检测土壤重金属的采样方法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土壤的不均一性,导致同一研究区域各土壤具有差异性,同一块土壤中不同点也具有差异,采样要贯彻“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

采样的布点原则

①布点要有代表性、兼顾均匀性;②采集样品要具有所在单元所表现特征最明显、最稳定、最典型的性质;③尽量避免在多种土壤类型和多种母质母岩交叉分布的边沿地带安排样点;④布点应考虑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种植制度和不同的地形部位;⑤不在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土被破坏处设臵采样点;⑥采样点远离铁路、公路、道路,不能设在住宅周围、田边、沟边、路旁、粪坑附近、肥堆边、坟堆附近人为干扰严重的地方设点;⑦选择土壤类型特征明显的地点挖掘土壤剖面,要求剖面发育完整、层次较清楚且无侵入体;⑧在耕地上采样,应了解作物种植及农药使用情况,选择不施或少施农药、肥料的地块作为采样单元,以尽量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⑨记录现场采样点的具体情况,如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等做详细情况。

土壤环境样品的布点一般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网格法布点。

常规土壤采样方法

①采样筒取样,适合表层土样的采集;②土钻取样,用土钻钻至所需要深度将其取出,用挖土勺挖出土样。③挖坑剖面取样,适用于采集分层土样。

今天小编对检测土壤重金属的采样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哪些危害还请了解更多上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土壤检测方法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现如今,土壤退化问题变得十分严重、土地利用不合理、数量、质量都有所下降等。因此需要做土壤检测,那么土壤检测方法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来为大家讲解下吧。

待测液的制备

1、称取土壤样品1.00g放入干净的100mL三角瓶中,加几滴水润湿,依次加入5.0mL浓硫酸和1mL高氯酸,轻轻摇匀(瓶口可放一弯颈小漏斗)。

2、在电炉上加热约20分钟(若溶液颜色仍为黑色或棕色可再加10滴高氯酸后继续加热)消化至溶液变成白色或灰白色,冷却。

3、最后用蒸馏水将三角瓶中的溶液全部无损地转移至50mL容量瓶,定容至刻度,摇匀后即为测定铅、砷、铬、镉四种重金属的样品待测液。

土壤中的检测方法

别吸取空白(蒸馏水)、标准液及待测液各5.00mL于三个50mL比色管中,各加15mL蒸馏水,摇匀后分别依次加入土壤重金属(铅、砷、铬、镉)助掩蔽剂1.0mL、土壤重金属(铅、砷、铬、镉)掩蔽剂2.0mL、土壤重金属(铅、砷、铬、镉)还原剂1.0mL、土壤重金属(铅、砷、铬、镉)助色剂2滴、土壤重金属(铅、砷、铬、镉)指示剂2滴,摇匀(每加完一种,摇匀后再加入下一种药剂)。

分别滴加(边加边摇)土壤重金属(铅、砷、铬、镉)酸碱调节剂至溶液呈黄绿色,再各加入2.0mL土壤重金属(铅、砷、铬、镉)稳定剂,摇匀,最后各加入5.0mL显色剂,盖上塞子,用力摇50次,静置5分钟,用吸管吸去上层水液,有机层用定量滤纸过滤于比色皿中,立即于重金属仪器上进行测定。

按“模式”键,使模式号切换到“4”,按“调整+”键或“调整-”键,使绿色光源指示灯亮,置空白液于光路中,按“模式”键,功能号切换至1,按“调整+”键,液晶显示≤100%;按“调整-”键,使液晶显示100%。

按“模式”键,功能号切换至3,将标准液置于光路中,按调整键,使液晶显示值为500.0。

再将待测液置于光路中,此时显示读数即为土壤中重金属(铅、砷、铬、镉)等的含量(mg/kg)。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有机土壤检测方法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和矿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一般耕地耕层中有机质含量只占土壤干重的0.5~2.5%,耕层以下更少,但它的作用却很大,群众常把含有机质较多的土壤称为"油土"。土壤有机质按其分解程度分为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和腐殖质。腐殖质是指新鲜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所形成的黑色胶体物质,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0%以上。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1.容量法(外加热法):重铬酸钾氧化一油浴加热法来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2.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是用氧化性强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与土壤中的有机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它们之间存在定量关系。再用标准还原剂(硫酸亚铁)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

3.目视比色法:测定原理是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作出一系列浓度的标准对照品,并用重铬酸钾氧化土壤有机质,氧化后的溶液颜色与有机质含量成直线相关关系,通过与标准对照品比色对照直接得出结果。

4.灼烧法(重量法):测定原理是通过测定土壤灼烧前后重量的变化情况,计算出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5.光度比色法:测定原理是以硫酸亚铁为标准溶液进行土壤有机质的分光光度测定。

今天小编对有机土壤检测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还请关注网站其他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土壤检测样品保存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壤监测是指土壤环境监测,其一般包括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当土壤取样以后应该如何保存样品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在采样现场样品必须逐件与样品登记表、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分类装箱。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损失、混淆和沾污。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由专人将土壤样品送到实验室,送样者和接样者双方同时清点核实样品,并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确认,样品交接单由双方各存一份备查。

样品保存

应该按照样品名称、编号和粒径分类保存。对于易分解或易挥发等不稳定组分的样品要采取低温保存的运输方法,并尽快送到实验室分析测试。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4℃以下避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避免用含有待测组分或对测试有干扰的材料制成的容器盛装保存样品,测定有机污染物用的土壤样品要选用玻璃容器保存。

预留样品

预留样品在样品库造册保存。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待测定全部完成数据报出后,也移交样品库保存。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一般保留半年,预留样品一般保留2年。特殊、珍稀、仲裁、有争议样品一般要永久保存。

今天小编对土壤检测样品保存方法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还请关注网站其他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检测农业土壤的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农业土壤检测包括必测元素与选测元素,必测元素包含有镉、总汞、总砷、铜、铅、总铬、锌、镍、六六六、滴滴涕、pH等项目;选测元素包含有铁、锰、总钾、总氮、有效磷、总磷、总硒、有效硼、总硼、总钼、氟、矿物油、苯并(a)芘、全盐量等项目下面带您了解一下农业土壤检测必测元素的检测方法、应用的检测仪器以及方法来源。

1.镉

(1)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l

(2)原子吸收光谱仪,KI-MIBK萃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0

2.总汞

(1)原子荧光光度计,冷原子荧光法,《土壤元素近代分析方法》

(2)测汞仪,冷原子吸收法,GB/T17136

3.总砷

(1)分光光度计,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17134

(2)分光光度计,硼氢化钾硝酸银光度法,GB/T17135

(3)原子荧光光度计,氢化物—非色散原子荧光法,《土壤元素近代分析方法》

4.铜

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8

5.铅

(1)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

(2)原子吸收光谱仪,KI—MIBK萃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0

6.总铬

(1)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7

(2)分光光度计,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土壤元素近代分析方法》

7.锌

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8

8.镍

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9

9.六六六

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法,GB/T14550

10.滴滴涕

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法,GB/T14550

11.pH

离子计,玻璃电极法

今天小编对检测农业土壤的方法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还请关注网站其他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土壤检测怎么取样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土壤采样是指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包括采样的布设和取样技术,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1、布点采样

土壤检测的布点方法可以分为简单随机、分块随机、系统随机这三种。

2、布点数量

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满足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即上述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是样品数的下限数值,实际工作中土壤布点数量还要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3个点。区域土壤环境调查按调查的精度不同,可从2.5km、5km、10km、20km、40km中选择网距网格布点,区域内的网格结点数即为土壤采样点数量。

3、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一般按三个阶段进行:

1)前期采样:根据背景资料与现场考察结果,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分析测定,用于初步验证污染物空间分异性和判断土壤污染程度,为制定监测方案,选择布点方式和确定监测项目及样品数量提供依据,前期采样可与现场调查同时进行。

2)正式采样:按照监测方案,实施现场采样。

3)补充采样:正式采样测试后,发现布设的样点没有满足总体设计需要,则要进行增设采样点补充采样。

对于面积较小的土壤污染调查和突发性土壤污染事故调查可直接采样。

今天小编对土壤检测怎么取样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还请关注网站其他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种植土壤检测的取样要求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种植土壤检测取样要求

1.布点:按照土壤类型和作物种植品种分布,按土壤肥力高、中、低分别采样。一般150-300亩采取一个耕层混合样,主要农作土种至少采集3~4个混合农化土样。采样点以锯齿型或蛇型分布,要做到尽量均匀和随机。

2.采样部位和深度:根据耕层厚度,确定采样深度,一般取样深度0~20厘米。

3.采样季节和时间:骨干农化土样采集地点及时间,尽量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土壤骨干农化样所代表的土壤区域一致,以便比较土壤养分前后的变化。土样采集时间也以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土壤骨干农化样采集时间一致。如无法查知第二次土壤普查采集时间的,则统一在秋收后冬播施肥前采集。

4.采样方法、数量:农化土样采用多点混合土样采集方法,每个混合农化土样由20个样点组成。样点分布范围不少于3亩。每个点的取土深度及重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和下层的比例也要相同。采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至规定的深度。采样使用不锈钢、木、竹或塑料器具。样品处理、储存等过程不要接触金属器具和橡胶制品,以防污染。每个混合样品一般取1kg左右,如果采集样品太多,可用“四分法”弃去多余土壤。

5.样品编号和档案纪录:做好采样记录:土样编号、采样地点及经纬度、土壤名称、采样深度、前茬作物及产量、采样日期、采样人等。

今天小编对种植土壤检测的取样要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还请关注网站其他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土壤检测的取样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土壤检测取样方法

1.长方形土地采取“S”形取样法。

2.方形地采取五点交叉取样法。

3.取样的深度。首先确定取样点;其次在每个取样点上取样:耕层挖30厘米(9寸)深的坑,沿着切断面从下往上取适量的土,各个取样点土层深度,取土厚度和宽窄要一致;最后将所取土样混和均匀,装入干净的塑料袋中即可。

4.采样点应避免田边、路边、棚边及堆施肥料的地方。另外,大棚应避免浇水后取样。

5.填写标签。用铅笔注明用户地址、姓名、作物种类、地块名称编号。

布点数量

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满足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即上述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是样品数的下限数值,实际工作中土壤布点数量还要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3个点。

样品采集一般按三个阶段进行

1.前期采样:根据背景资料与现场考察结果,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分析测定,用于初步验证污染物空间分异性和判断土壤污染程度,为制定监测方案提供依据,前期采样可与现场调查同时进行。

2.正式采样:按照监测方案,实施现场采样。

3.补充采样:正式采样测试后,发现布设的样点没有满足总体设计需要,则要进行增设采样点补充采样。

今天小编对土壤检测的取样方法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还请关注网站其他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种植土壤有哪些检测方法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种植土壤检测项目有土壤溶液酸碱度、土壤溶液电导率、土壤有机质、土壤容量、土壤通气隙度、土壤浸入容量、有效土层、石灰反应、土壤质地等。下面带您了解一下相关的检测方法

土壤溶液酸碱度测定应采用电位法:

1.用100ml有刻度的三角瓶,放水至50ml处均匀地取去除杂质新鲜土样放入三角瓶内。

2.使水面至刻度75ml处,此时水土比为2:1振荡3分钟静止30分钟。

3.用pH29型或类似型号的酸度计测定。

土壤溶液电导率应用电导法:

1.用10ml有刻度的三角瓶,放水至50ml处均匀地取除杂质的新鲜土样放入三角瓶内。

2.使水面至刻度75ml处,此时水土之比为2:1振荡3分种静止30分钟上。

3.用DDS-11型电导仪直接测定。

土壤有机质应有石蜡加热的重铬酸钾--硫酸法:

1.称取0.25mm风干5±0.5000g小心倒入硬质试管中,

2.用移管加入10.00ml浓度为C(1/6K2Cr2O7)=0.4mol.L-1

3.酸性溶液,上面放上小漏斗,将试管插入铁丝笼,冷却片刻将管内消煮液及残渣全部洗入250ml的三角瓶内加入2~3滴邻菲罗淋指示剂,然后进行计算。

土壤容量重测定应采用球刀法:

1.用铁铲将选择好的面铲平,将环刀刀口向下垂直压入土中,将环刀帽套在在露土上面的一端锤子平衡慢慢地敲打环刀托,用铁铲取出装土体的环刀,用削土刀分别将环刀两端土削平,盖上盖子放入采样袋内;

2.将环刀带至实验迅速称放入烘箱在105~110℃烘至恒重,然后进行计算。

今天小编对种植土壤有哪些检测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还请关注网站其他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土壤检测的方法和步骤

全文共 119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壤监测是指土壤环境监测,其一般包括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常规的土壤检测项目以及检测方法如下:

1.水解性氮(碱解氮)LY/T1229-1999《森林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

2.全氮NY/T53-1987《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

3.全磷LY/T1232-1999《森林土壤全磷的测定》。酸溶-钼锑抗比色法。

4.有效磷LY/T1233-1999《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盐酸-硫酸浸提法;0.5mol/L碳酸氢钠浸提法。

5.有效磷NY/T149-1990《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

6.全钾LY/T1234-1999《森林土壤全钾的测定》。酸溶-火焰光度法。

7.速效钾LY/T1236-1999《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1mol/L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

8.全钾NY/T87-1988《土壤全钾测定法》。

9.有机质NY/T85-1988《土壤有机质测定法》。

10.pH值LY/T1239-1999《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电位法

11.全钠NY/T296-1995《土壤全钙、镁、钠的测定》。火焰光度法。

12.有效铜LY/T1260-1999《森林土壤有效铜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3.全铜NY/TF011-1998《土壤全量铜、锌、铁、锰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法(非标准方法)。

14.有效锌LY/T1261-1999《森林土壤有效锌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5.有效铁LY/T1262-1999《森林土壤有效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6.砷GB8915-88《土壤中砷的卫生标准》。

17.全铅、全镉NY/TF012-1998《土壤全量铅、镉、镍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法(非标准方法)。

18.全铬NY/TF013-1998《土壤全量铬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法(非标准方法)。

19.有效硼TF/JF-3.1-1988《土壤有效硼的测定》。ICP法(非标准方法)。

20.有效硫TF/JF-3.6-1988《土壤有效硫的测定》。ICP法(非标准方法)。

21.有效硅TF/JF-3.5-1988《土壤有效硅的测定》。ICP法(非标准方法)。

22.有效铁、锰、铜、锌SSC-17.10《ICP-AES法同时测定有效态铁、锰、铜、锌的含量》(非标准方法)。

23.阳离子交换量一次平衡法(非标准方法)。

24.交换性钙、镁ICP法测定(非标准方法)。

25.交换性钠火焰光度法测定(非标准方法)。

26.全盐量LY/T1251-1999。

27.腐植酸GB11957-2001。容量法。

28.交换性锰LY/T12632-1999《森林土壤交换性锰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今天小编对土壤检测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还请关注网站其他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