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1234

文章

9

篇1:太阳的温度解说!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表面温度:约5500摄氏度

中心温度:大约2000万摄氏度

冠层温度:约5×106℃

太阳概述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质量的99.87%集中在太阳上。太阳系中的地球,以及其他类地行星和巨型行星,都围绕着太阳旋转。此外,小行星、流星、彗星、超级海王星物体和尘埃围绕太阳运行。

太阳的构成

太阳从中心到外部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层和大气层。由于太阳外层气体的透明度极低,人类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观察数据

到地球的平均距离:150,000,000公里

视震级(v):-26.8米

绝对震级:4.8米

物理数据

直径:1392000000公里

相对直径(ds/de): 109

表面积:6.09×1012 km2

体积:1.41×1027 m3

质量:1.9891×1030千克

相对于地球质量:333,400倍

密度:1411千克/立方米

相对地球的密度:0.26倍

相对于水的密度:1.409倍

地面重力加速度:274米/秒2

相对表面重力加速度:27.9倍

表面温度:5780 K

中心温度:约2000万千瓦时

日冕层温度:5×106 K

光度(LS): 3.827× 1026 JS-1

轮换周期

赤道:27天6小时36分

纬度30: 28天,4小时48分钟

纬度60: 30天19小时12分

纬度75: 31天19小时12分

围绕银河中心的旋转周期:2.2×108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太阳辐射和温度的差异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辐射温度并不是一个概念,但太阳辐射是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地表温度就是地面的温度,太阳的热能被辐射到达地面后,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地面吸收,使地面增热,对地面的温度进行测量后得到的温度就是地表温度。太阳的热能被地面吸收后,地面再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把热传给空气,这是空气中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能量的主要来源,但是并非太阳辐射强的地方温度就高。太阳辐射直接被大气吸收的部分使空气增热的作用极小,只能使气温升高0.015~0.02℃。

影响地表温度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地表湿度、气温、光照强度,取决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角和昼长以及太阳辐射强度等、地表材质,比如是草坪还是裸露土地,还是水泥地面,或者是沥青地面等。对于一个地区而言,该地区的地表温度主要取决于:该地区所在的纬度,如赤道线上的地区与北极的北冰洋地区的温度就有大几十度的温差,另外还有海拔的高差、人口的密度、工业的发展程度、森林的覆盖,如同一纬度上的沙漠地区和原始森林地区的温差也很大等。

今天小编对太阳辐射和温度的差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哪些等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太阳的内核温度有多高?是什么原因?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内核温度高达摄氏一千五百万摄氏度,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将氢融合为氦的核融合反应,核心是太阳内部能经由核融合产生能量的场所,以阳光的形式释放出热,从核心向外传输的能量提升太阳的温度。

所有经由核融合产生的能量在太阳内部必须多次游遍各个层次之后,才能以阳光或微粒的动能形式逃离太阳。太阳内部随时都在进行着四个氢核聚变成一个氦核的热核反应。

根据原子核物理学和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关系式E=mc²,每秒钟有质量为6亿吨的氢经过热核聚变反应为5.96亿吨的氦,并释放出相当于400万吨氢的能量,正是这巨大的能源带给了光和热,但这损失的质量与太阳的总质量相比,却是沧海一粟的。根据对太阳内部氢含量的估计,太阳至少还有50亿年的正常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太阳光亮减弱地球温度下降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光亮减弱地球温度下降

地球吸收阳光的量的多少是决定地球温度最重要的因素。地球的温度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阳光量减少持续多长时间。举个例子来说,大约每隔 11 年出现的太阳黑子活动使到达地球的阳光量增加或减少约 0.1%,并没有对地球的温度产生多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地表、海洋和大气的温度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因此而发生变化。

如果到达地球的阳光量的变化长时间持续下去,肯定会使地球的温度下降。温度的下降将会使地球及大气发生变化,比如地球表面较冷地区的降雪量会略有增加,降雪后的增加又会使更多的阳光反射回太空,从而将使地表的温度更加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原来这种情况下会产生闪电,温度竟然比太阳还高!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闪电的定义

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一道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数百米,但最长可达数千米。闪电的温度,从摄氏一万七千度至二万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

闪电产生的原因

通常是暴风云产生电荷,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正电荷和负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良好的传导体。正电荷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负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闪电。

如何应对闪电

当我们遇到闪电时,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我们此时在室内的话,不要靠近打开的门窗和插上电源的电气用具等,不要处理打开的容器里的易燃材料。如果我们此刻在室外的话,不要站在大树下,不要让自己成为四周最高的物体,放下所有的金属物件以及不要骑自行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太阳的表面温度是多少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

由于太阳内部时刻进行着剧烈的核聚变,每秒钟大概能够释放着很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向外散射,使得太阳变成了一颗火热的大球,所以即使在太阳的表面,温度也可以高达6000℃左右。

太阳在我们日常生活和植物生长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太阳给我们带来光照和热量。动植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如果动植物失去阳光的照射,它们的生长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利用太阳发明各种用品,比如太阳能汽车、太阳能手表等,这些既可以省电、省水,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太阳活动对地球温度影响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活动主要有3种:黑子、耀斑、太阳风。它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什么?太阳活动对地球温度影响又是什么呢?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

②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

④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

太阳活动增加可能会使地球降温,而不是升温,即便太阳活动对地球温度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

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的关系也是比较明显的,地球上气候变化与黑子数目变化周期密切相关,可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远远没有搞清楚。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活动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另外,我们只是发现,亚寒带的许多树龄很高的树木,它们的年轮恰恰有着与黑子活动11年周期相对应的、有规律的疏密变化。

今天小编对太阳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如何测量太阳表面的温度?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知道如何科学准确地测量太阳表面温度,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什么叫做黑体辐射。所谓的黑体是指这样一个理想的物体:当光(电磁波)照射到黑体表面时,光将被完全吸收而没有任何反射。同时,因为黑体有自己的温度,它会产生热辐射,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如果这个黑体的温度较高,光谱中蓝色和紫色的比例较高,红色的比例较低,反之亦然。

这个黑体吸收光,并由于自身的热量而发出热辐射,这种热量被称为热辐射。一般来说,只要有温度,就会有热辐射。热辐射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虽然所谓的黑体在严格意义上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但我们总是可以制作一些近似的“黑体”来很好地近似黑体辐射定律,例如在一个有小开口的空腔中。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粗略地把太阳看作一个黑体,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太阳可以完全吸收电磁波而不反射它们,同时它也可以释放热辐射。我们可以根据黑体的颜色发展来判断其表面的温度。一般来说,从物体表面辐射的光(电磁波)波长越长(如红外光),黑体温度越低,辐射波长越短(如紫外光),黑体表面温度越高。因此,我们用仪器测量太阳表面的光谱,然后根据黑体辐射定律计算太阳表面的温度。

太阳表面的光谱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和红外区域,分别占50%和43%,而紫外线区域约占7%。科学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太阳表面的光谱分布比率与5500摄氏度黑体的光谱分布曲线大致相似,因此通过这种比较,我们可以断定太阳表面的温度大约为5500摄氏度。

当然,考虑到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和吸收,要想更准确地测量太阳表面的光谱分布比,最好的方法是用天文望远镜或太空中的行星探测器来测量太阳表面的光谱分布,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地球大气造成的测量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太阳温度有多高?看完你就知道了!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的表面温度大约在6000摄氏度,即肉眼所见的太阳光球层的温度,至于太阳中心的温度,据推算,大约有2000万摄氏度。

太阳离地球很远,直接接触到的是太阳光,有人做了实验,通过太阳光就可了解太阳的温度,具体是将一个直径1米的凹面镜对着太阳,逐渐调整焦点,当得到了一个小硬币大小的太阳像时,把一片金属放在焦点上,金属片立即弯曲、熔化了,测定焦点上的温度是3500摄氏度,因此,太阳上的温度绝不会低于3500摄氏度。

人们又通过对温度和光的辩证关系的分析,也逐渐地掌握了太阳的温度,太阳温度可以根据它的颜色估计出来,平时看到的是金黄色的,考虑到地球大气层的吸收,太阳颜色就与6000摄氏度的温度相对应;另外,通过测量太阳的总辐量、光谱分析和射电技术等方法,也能证明太阳上的温度是6000摄氏度 。当然,这是太阳的表面温度,即肉眼所见的太阳光球层的温度,至于太阳中心的的温度,据推算,大约有2000万摄氏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