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五教堂用来做什么【精品20篇】

浏览

6096

文章

359

篇1:圣.伊斯特万大教堂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圣•伊斯特万大教堂位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是一座古罗马长方形基督教堂。该教堂以匈牙利第一位国王圣•伊斯特万一世(Saint Stephen I)的名字命名,主要是纪念他对匈牙利的巨大贡献。现在,这位国王的木乃伊化的右手还藏于教堂内的圣物盒内。圣•伊斯特万大教堂是匈牙利最重要的教堂,它始建于19世纪中期,历经54年,才最终于1905年建成完工。

大教堂整体采用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宽55米,长87.4米,圆穹顶高96米,与位于本市的匈牙利国会大厦一起并列为布达佩斯最高的建筑物。这两栋建筑物同高96米,象征着世俗和精神思想的一致性。而且,教堂在穹顶大厅两翼各建有一座钟塔,其中南部钟塔上的挂钟重达九吨,是匈牙利国内最大的钟。圣•伊斯特万大教堂建筑宏伟,装饰华丽,是匈牙利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游客可进入教堂参观游览,也可通过电梯或364个台阶到教堂穹顶。

St. Stephens Basilica

必去理由:匈牙利最重要的教堂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匈牙利[Hungary]

景点所在省、州:佩斯州 [Pest County]

景点所在城市:布达佩斯 [Budapest]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斯德哥尔摩大教堂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斯德哥尔摩教堂(Storkyrkan)的正式名称为圣尼古拉教堂(Sankt Nikolai kyrka)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老城最古老的教堂,是瑞典砖砌哥特式建筑的重要例证。

斯德哥尔摩大教堂首次见于文献记载是在1279年,1527年成为路德宗教堂。自从中世纪这里就是包括整个老城的尼古拉堂区的本堂区教堂,自从1942年从乌普萨拉总教区和斯特兰奈斯教区分出斯德哥尔摩教区后,这里就成为主教座堂,最后一位在此加冕的瑞典的国王是奥斯卡二世(1873年)。

斯德哥尔摩大教堂毗邻斯德哥尔摩王宫,是通往王宫的主要通道王宫斜坡(Slottsbacken)的西部顶点,而大教堂斜坡(Storkyrkobrinken)、主要卫队阳台(Högvaktsterrassen)和狭窄海峡(Trångsund)等街道分别位于其北侧和西侧。教堂南面的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大楼面对大广场(Stortorget),内有瑞典学院、诺贝尔图书馆和诺贝尔博物馆。

Storkyrkan

必去理由:斯德哥尔摩老城最古老的教堂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瑞典[Sweden]

景点所在省、州:斯德哥尔摩省 [Stockholm County]

景点所在城市:斯德哥尔摩 [Stockholm]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浪漫西式婚礼须知:教堂婚礼的流程

全文共 212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经常会见到教堂中有新人在举行教堂婚礼,代表着庄严和神圣。那么你们知道西方教堂婚礼的准确流程吗?本期的城市文化就带你了解,浪漫西式婚礼须知:教堂婚礼的流程,看看西式婚礼是如何进行的。

最常见的西式婚礼举行时间一般有两种:一是在下午或傍晚举行婚礼仪式;二是在上午11点左右举行婚礼仪式,然后接着举行午餐宴会派对。晚上的婚宴通常在市内举行,更为正式。午餐婚宴则常常在花园、草坪等室外场合举行,轻松愉快。婚礼一般定在周末或公共假日,以方便宾客出席。

一、新人最后的准备

婚礼仪式前的几个小时是新人忙于穿戴装扮的时刻。主伴娘、伴娘们早早地聚集到新人的家中,帮助新娘换好婚纱。这时,化妆师也到场了,开始为新娘上妆及换发型。伴娘们则纷纷换上自己的伴娘服,并帮助新娘整理好要带到婚礼现场的物品。

在新郎家中,新郎和伴郎们也在忙于换上礼服,做最后的准备。婚礼上使用的捧花、胸花及花童用的花篮和花瓣送到两家,分发给每个人。在一切打点妥当之后,婚礼团成员与新娘、新郎的父母便纷纷出发去婚礼仪式现场,新娘与父母通常是最后出发的,因为在仪式开始前不能让宾客看到新娘的打扮,所以赶在最后一分钟才到。

二、宾客到场

婚礼正式开始前半个小时左右,宾客陆续到场。婚礼上的座位设置一般分为左右两排。左排按传统是女方家人有亲友的坐席,右排则为男方的家人与亲友。担任迎宾的婚礼团成员会在席位入口处邀请到达者签名,然后引导他们入席。宾客座位正对的前方是婚礼台。如果是教堂婚礼,那么混乱里台就是平时的布道台。

如果是非宗教的婚礼,则常常是一个鲜花装饰的拱门。犹太教的婚礼上,混乱里台是一个用四根杆子支起的布幔顶棚,布幔是由许多瓷砖大小的方形小碎布拼成的。而这些小碎布都是由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们事先画上图案,写上祝福的话语,最后才拼到一起的。面对婚礼台最前方的靠中间走道第一排座位是为新人父母留的座位,别的人不可以坐。

女方父母的座位在左边靠中间走道的两个位置,男方父母则在右边。随着时间的推进,座位上渐渐坐满了宾客。这是,弦乐四重奏的乐队开始拉起了舒缓抑扬的古典曲目。人们的交谈声渐渐轻了下来。不少人开始引颈盼望,因为婚礼即将开始了。

三、婚礼入场式

主婚人进场

音乐停止后,主婚人是第一个走过婚礼甬道走上婚礼台的人。他走到婚礼台的正中位置,面对宾客站定下来。

新郎与父母入场

接下来进场的是新郎。传统习俗中,新郎的父母是在婚礼开始前就由迎宾员引导至事先留好的座位上。不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觉得这样的仪式不能突出父母的重要地位。所以,许多新郎会选择与父母一同在众人注视下走过婚礼的甬道,走到父母的座位处站定。然后新郎与母亲亲吻后,父母入座,新郎走到主婚人的左手边(即宾客的右边),面对宾客站定。

伴郎、伴娘入场

伴郎、伴娘入场是在新郎入场以后,新娘入场之前。伴郎、伴娘们入场的方法有几种:1、伴郎先鱼贯而入,然后伴娘在音乐声中一个个走入婚礼甬道;2、主伴郎与新郎一同入场,其他伴郎与伴娘一对对并肩走入,最后主伴娘单独走入;3、伴郎与伴娘以一对对的形式走过婚礼甬道。在婚礼台上的站立顺序则是最先入场的伴郎、伴娘站在最尾端的两头,而主伴娘和主伴郎站在最靠近主婚人和新郎的地方。

花童与戒童入场

花童与戒童入场是在伴郎、伴娘入场以后,新娘入场之前。在花童与戒童入场之前,迎宾员会将台前卷好的白色长条地毯展开至婚礼场地的最后段。花童手持装满花瓣的花篮,戒童则手持一个小戒枕(通常,这里用的是假戒指,真的戒指藏在主伴郎的口袋里)。前行时,花童一路把花瓣撒在新娘将要经过的白地毯上。到了婚礼台前,女花童站到主伴娘身后,男戒童站到主伴郎身后。

新娘与父母入场

婚礼入场式进入到这一刻,最激动人心的场面到了,新娘即将入场。传统习俗中,新娘是由父亲陪伴入场的。新娘的母亲则同传统中的新郎的父母一样,在入场式开始之前就由迎宾员送至座位坐下。不过现在的婚礼上,越来越多的新娘认为,母亲在她们生活中的意义与父亲一样重要。所以,由父母同时陪伴入场,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

当新娘与父母的身影在婚礼白地毯最尾端出现的时候,他们会稍作停顿。新娘双手持捧花,父亲站在新娘的右手边,母亲站在左手边,两人的手臂轻轻挽住新娘。乐队高奏《婚礼进行曲》,这时,所有的宾客都会起立,面向新娘,以表示对她的尊敬。在乐曲声中,新娘与父母缓步走至婚礼台前站定,新郎迎上前去。

父亲撩开女儿的面纱,亲吻她的脸颊,然后新娘再转头,同母亲亲吻。新娘的面纱自此到婚礼结束为止都是掀开的。新娘上前一步,把捧花移到左手,将右手移进新郎的臂弯。新娘父母归座。新娘与新郎走到婚礼台正前方,以女左男右的形式面向主婚人站定,婚礼仪式即将开始

四、婚礼仪式

1、主婚人致辞

2、新人互致结婚誓言

3、交换戒指

4、点蜡烛仪式

5、鲜花仪式

6、婚礼诵读

7、签写婚约

8、宣告成婚

【结束语】教堂婚礼在小编看来,是很庄严,很神圣的。有父母,有花童,有宾客的祝福和见证,这种的仪式感会让人觉得很幸福,充斥着浪漫,祝福的一场仪式。就代表着接受了上帝的祝福。而西方教堂婚礼也渐渐的成为了一种时尚。

你可能也喜欢:

藏地人民的神圣领域,西藏四大神山

揭秘:西藏圣湖为什么充满了神秘色彩

宗教文化:什么是佛教文化

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路易17是为何十岁就死了?他的心脏为何会在法国大教堂?

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路易17,他是一个从出生就无法决定自己命运的孩子,在年仅四岁的时候就被封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太子,从被封太子后,他就和母亲共同面临了一场长达一年的牢狱之灾,从来就没有过一天好日子,因为贫穷和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后来还患上了致命的肺结核,他就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七,而他所遭遇的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他是法王路易十六的儿子。

路易十七是个苦命的孩子,1785年,他的母亲在王宫生下了他,他的父亲给他起了夏尔这个名字,还给他封了诺曼底公爵这样一个看似一些人一辈子都得不到的荣誉。可此时法国国内大革命已经成了熊熊燃起的大火,谁都扑灭不了,而从他的爷爷路易十四开始,皇家的日子就一直处于动荡之中,革命者随时会推翻他们,而一旦推翻他们,断头台就是皇家最后的归宿。

果不然,当他仅4岁的时候,大革命又爆发了,他和母亲被狠狠的投入监狱,从富丽堂皇的皇宫到暗无天日的监狱,仅仅一墙之隔,一夜之间,但天翻地覆。1793年,法国革命者宣布了他父亲的死刑,随机他的父亲被送上断头台。

路易十七8岁的时候,彻底成为一个孤儿,照顾他的人要不是恶狠狠的狱卒,要不就是虐待他的鞋匠。连最基本的吃饱饭都变成了奢侈,身边的人无尽的对他和他的家人进行羞辱,8岁的一个孩子懂得什么?

但这或许就是他的命运,必要的时候他还必须要被迫加入这些人之中,对自己的父母进行一番诅咒,以期得到一些宽容和赐予一些安抚肚皮的食物。终于这个幼小的家伙得了肺结核,而死神是来的那么的快,没等那些迷失的人醒悟过来,路易十七的生命就戛然而止,永远的定格在了10岁。

路易十七死后,按照皇家的习俗,他的心脏要被解刨出来,但没想到的是,解刨完之后,一个解刨的学生竟然偷走了不属于任何人的这颗受伤的心,并且消失在人间。

不过可喜的是,多年以后这颗心出现在了巴黎大主教的手上,而原因则是在那个学生死后,他的妻子将这颗心交还了回来。据说这颗心曾在法国国外流浪了足足达两个世纪,先是去了西班牙、荷兰,后来又流经非洲和德国,直到最后回归到了法国圣丹尼斯大教堂

令人可笑的是1814年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后,竟然突然冒出来多达几十人的庞大队伍声称自己就是路易十七,而为了讽刺这样的卑劣行为,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还专门写了一本书来讽刺这些小丑一样的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巴西利亚阳光大教堂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简介

巴西利亚阳光教堂,设计上采用水泥支撑,玻璃幕墙,是世界上最明亮的教堂.造型寓意众人手捧起一个十字架.

欧洲的教堂外表大多以各种浮雕装潢,教堂内阴森幽暗,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而巴西利亚阳光大教堂一反传统,外形线条简洁,教堂内光线明亮、空间宽敞,体现着现代气息。教堂的主体建筑在地下,地面上是教堂的“屋顶”,它由数十根抛物状的立柱束在一起,远看像巴西印第安酋长用禽鸟羽毛做成的“王冠”。王冠四周有水池相围,当阳光照在水池上,水波闪动反射在教堂内的玻璃窗上,使教堂内光线一闪一闪,给人一种既神秘又悦目的感觉。

巴西巴西利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圣约翰教区教堂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圣约翰教区教堂是圣约翰的第一个教堂,于1836年建于俯瞰着东海岸的悬崖上,它的建立是为了代替1831年被飓风彻底毁坏的原教堂。教堂的院子中埋葬着Ferdinando Paleologus——君士坦丁大帝的后裔,他的家族被土耳其人赶出了君士坦丁堡。Ferdinando于1678年在巴巴多斯去世,此时,他已经在岛上居住了20多年。圣约翰教区教堂为哥特式建筑,教堂里面有玛丽•维斯马科特雕塑。目前很多游客会来此来参观圣约翰的第一所教堂,其历史是悠久的,其哥特式建筑风格,使得教堂很有宗教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威廉皇帝纪念教堂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坐落于德国首都柏林,由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下令建造,以纪念德意志帝国的首任皇帝威廉一世。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损严重,战后保留了教堂钟楼的残骸,并在周围建造了新教堂和钟楼、礼拜堂和前厅,旧建筑和新建筑的合二为一给人压迫感,作为警世战争的纪念。

威廉皇帝纪念教堂为战后现代风格纪念建筑,也是柏林的标志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教堂由一组建筑群组成,以旧教堂钟楼的残骸为中心,西侧是新教堂和前厅,东侧是新教堂钟楼,东北侧是礼拜堂。新教堂建造在八角形的混凝土基座上,每个角上建造圆柱形钢柱,钢柱在八个平面内以正方形格状钢结构连结。钢构网络中加入了蜂窝状混凝土框架,在上层的蜂窝状混凝土框架中嵌入了蓝色、宝石红、翡翠绿和黄色的彩色玻璃,在光线照射下显得格外亮丽,玻璃碎片将照射上来的光线折射出去,产生宝石切割般的效果,教堂也因这些彩色的玻璃幕墙而闻名。

威廉皇帝纪念教堂为柏林最重要的大教堂之一,除了它本身具有二战纪念意义外,教堂内的“考文垂的十字架”同样记录着这段历史。

Kaiser Wilhelm Memorial Church

必去理由:柏林最重要的教堂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德国[Germany]

景点所在省、州:柏林州 [Berlin]

景点所在城市:柏林 [Berlin]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圣奥宾大教堂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圣奥宾教堂位于比利时瓦隆行政区那慕尔,是比利时唯一一座后巴洛克学院风格的教堂。在一个北方的城市里有这么一座意大利的建筑似乎出人意料,实际上它是由提契诺建筑设计师加埃塔诺•马泰奥•皮索尼(Gaetano Matteo Pisoni)设计,它是唯一的一座1559年后在低地国家建造的主座教堂,当时荷兰的大部分教会已经重组。

圣奥宾大教堂内部有丰富的雕刻装饰,科林斯柱式之间的水果和鲜花带状雕刻花纹围绕教堂一周。教堂没有使用任何色彩,而采用建筑自身的丰富层次变化和穹顶上的浮雕。原址上以前的罗马教堂的塔楼被保留。在大教堂内部靠近祭坛处的一块儿大理石牌匾后面,隐藏了一个装着奥地利的唐胡安的心脏的盒子,此人是卒于西属尼德兰那慕尔附近的布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私生子。如今教堂被列入瓦隆地区的主要历史文化遗产。

St Aubins Cathedral

必去理由:比利时唯一一座后巴洛克学院风格的教堂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比利时[Belgium]

景点所在省、州:那慕尔省 [Namur Povince]

景点所在城市:那慕尔 [Namur]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永恒水教堂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永恒水教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永恒水教堂坐落于宜兰香格里拉冬山河渡假饭店边,是专为浪漫婚礼打造的水上教堂,名字也非常的有寓意,英语名字是非常浪漫的欧洲名字,为意大利文acqu(水)与vita(永恆)的组合,教堂花费将近两年时间才建造完成。

建在水中央的教堂为台湾的首次创举,加上美丽的外观及梦幻的氛围,水教堂一启用便声名大噪,正式启用时碰巧为民国百年,搭上了百年结婚热潮,新人们不需花大钱出国,就能享受如梦似幻的精致婚礼场景,因此成为许多新人的婚礼场地首选。除了彩色的小圆顶,整座教堂从里到外,以圣洁的白色为基调,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皎洁。教堂内部以纯白色为基调进行布置,搭配水晶吊灯、白色长排型座椅、白色钢琴,让站在证桌前的每对新人,拥有圣洁之感。

延伸出大门外的是连接水教堂与岸边的水上长廊,长廊的两侧以透明玻璃为围栏,长廊的彼端有一幸福钟,与水教堂相对应。当婚礼仪式结束后步出教堂的同时,耳边响起的幸福钟声,将带着众宾客的祝福让新人留下感动回忆。

Acquvita Chapel

必去理由:台湾最美的水上教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圣安妮教堂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安妮教堂位于爱尔兰科克郡科克市沙丹区,坐落在当地一处山丘的顶端,俯瞰着缓缓流淌而过的利河。这座教堂始建于1722年,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高高耸立的方形钟塔,是科克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高高耸立的方形钟塔古朴典雅,是用灰色石灰岩砂岩建成,塔分为3个部分,越往上越细,中部有时钟,上面有钟楼,有阿贝尔在1750年打造的具有八音响铃的著名钟琴。由于弗朗西斯•西尔维斯特•马奥尼(Francis Sylvester Mahony)创作的著名歌谣“沙丹的钟声”而被世人所熟知,因此,圣安妮教堂以它具有八音响铃的著名钟琴而闻名。其中最大的一个超过1.5吨重,为了降低振动,它们都被安置在固定的位置。第一个安装于1752年12月7日,先后在1865年和1906年被重铸。现如今,游客可以攀爬至钟楼,亲自敲响钟声。

方形钟塔高36.5米,在塔上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全貌,其顶端竖立镀金的鲑鱼状风标是当地居民最熟稔的城市标志。

Church of St Anne

必去理由:科克市最主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爱尔兰[Ireland]

景点所在省、州:科克郡 [County Cork]

景点所在城市:科克市 [Cork City]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老姆登基督教堂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老姆登基教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老姆登”是白族语,意为“紫竹生长的地方”。老姆登教堂是怒江峡谷里最大的一座教堂。青砖墙,红漆木窗,白铁皮屋顶,简单朴素,更显出人们信仰的纯粹和虔诚。

怒江地区的基督教堂均来自于法国传教士。早在1902年,法国传教士就开始从茨中地区跨越碧罗雪山,来到怒江地区传教,并建立了多座教堂。老姆登教堂是其中最大的一座。从外表看,这座教堂并不壮观,没有常见的玻璃彩窗、穹顶、和标志性的哥特式尖塔,甚至也没有管风琴等乐器,有的只是长条凳和红漆木窗。可这并不妨碍人们的虔诚,每个星期天,周边乡村的信徒们都会集中在这里做礼拜。

地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老母登村

类型:历史建筑教堂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邹平基督教浸礼会教堂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邹平基督教浸礼会教堂为邹平县文物保护单位。

基督教浸礼会教堂位于黛溪街道办事处城里村,坐北朝南,为1900年修建的中西合壁重檐式砖木结构建筑,房顶原为小灰瓦,现为板瓦,檐下有砖雕花卉图案。南北各有一拱门,门旁有窗,内部为8根合抱木质立柱和4根横梁连接形成的穹窿型屋架,屋架横木上镌刻着“主降世一千九百年”,内有仲牧德教碑和白师母纪念碑各一通砌于西墙内。设上下两层坐席,可同时容纳500人作礼拜。2001年被公布为邹平县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邹政发【2001】64号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伍斯特大教堂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伍斯特大教堂是英格兰伍斯特的一座英国国教教堂,坐落于河岸上,俯瞰着风景优美的塞文河。该教堂官方名称为基督教与圣母玛利亚伍斯特大教堂,是伍斯特郡最为著名的大教堂。

在英格兰宗教改革前,该教堂为建于680年的伍斯特修道院,几经变迁成为伍斯特大教堂。并且从1857年至1874年在珀金斯(W. A. Perkins)和乔治•吉尔伯特•斯科特爵士(Sir George Gilbert Scott)的监督下进行了大范围恢复重建。这座宏伟的大教堂建于1084年至1504年间,是一座典型的英国中世纪欧式建筑教堂,代表着从诺曼到垂直的哥特式英国建筑风格的过渡,囊括了多个时期修复后留下的不同风格,尤以诺曼地下室、牧师会礼拜堂、非同寻常的哥特式过渡突出部分、精湛的木制工艺以及精美的中央塔而著名。此外,该教堂还是伍斯特大学每年举办毕业典礼的地方,非常值得参观。

Worcester Cathedral

必去理由:英国伍斯特郡最为著名的大教堂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英国[Britain]

景点所在省、州:伍斯特郡 [Worcestershire]

景点所在城市:伍斯特 [Worcester]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约恩苏教堂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约恩苏教堂位于芬兰北卡累利阿区约恩苏市中心,建于1903年,砖砌而成,由芬兰建筑师约瑟夫•斯屯巴克(Josef Stenbäck)设计建造,是当地最主要的宗教活动中心。

约恩苏教堂堪称是芬兰最美丽的教堂之一,教堂呈哥特复兴式建筑风格,然而它还包含一些新艺术特点,教堂整体呈砖红色,再加上白色的塔楼顶和细节装饰,共同构成了约恩苏市区一处靓丽的景点。教堂的塔楼高高耸立,其东南部最高的塔楼便是钟楼;而西南侧较低一点儿的塔楼则是教堂管风琴所在地,这个管风琴由康嘎沙拉(Kangasala)乐器厂制造于1969年,有36个琴键,直至今天依然可以奏出美妙的乐曲。教堂内共有1000个座位;教堂的祭坛上的绘画由易马瑞•劳尼斯(Ilmari Launis)绘制于1910年,主要了“耶稣梦楠”的场景。

Joensuu Church

必去理由:约恩苏地区最漂亮的教堂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芬兰[Finland]

景点所在省、州:北卡累利阿区 [North Karelia Region]

景点所在城市:约恩苏 [Joensuu]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姆迪那教堂博物馆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姆迪那(Mdina)位于马耳他本岛中部,是一个比首都瓦莱塔更古老的城市,素有“高贵之城”和“寂静之城”的美誉。这里没有喧嚣的露天集市和商店,只有城墙上两间隐秘而迷人的小餐厅和一间小茶馆。餐厅旁的瞭望台,可将城墙下的平畴绿野和远方的碧海蓝天尽收眼底。姆迪那还是世界上拥有中世纪围墙且至今保存完整的最完美的典范之一。城墙的筑垒过程完成于“大突围”之后,同时为它修筑了围墙—并使之环绕至今。

教堂博物馆位于姆迪那圣保罗大教堂旁边,始建于18世纪,历史上曾是一座神学院,今天这里是姆迪那最重要的宗教博物馆。教堂博物馆整体采用巴洛克式建筑物风格,内部收藏了一些硬币、银盘、法衣、音乐手稿和一些德国艺术家阿尔伯特•杜勒(Albert Durer)的木版画等许多精致的宗教艺术作品,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到此参观游览。

Mdina Cathedral Museum

必去理由:姆迪那最重要的宗教博物馆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马耳他[Malta]

景点所在省、州:马耳他岛 [Malta Island]

景点所在城市:姆迪那 [Mdin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圣母升天大教堂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圣母升天教堂坐落在市区克利亚济马河岩陡峭高地上,是俄罗斯现存最古老的教堂。以12世纪当地流行的“无色人工宝石建筑结构”而闻名,是12世纪俄罗斯建筑中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在12到15世纪期间,沙皇都在此加冕。在共产主义禁教时期,唯有此教堂仍为民众敞开大门,受到东正教的推崇。到了19世纪,由于原教堂不再使用,在原教堂右侧盖了白色大石教堂。教堂内还有文化中心、图书馆等。

大教堂白石上装饰着《亚历山大·马其顿升天》等石刻画面,以及狮头和妇女头像浮雕,象征着基督永生,也表明教堂用于圣母崇拜。教堂西部的水彩壁画《最后的审判》,有部分被保存下来。教堂里面安葬着12~13世纪弗拉基米尔的大公和主教等。 交 通

地址:B. Moskovskaya St, Sobornaye Sq。

电话::(4922)32-52-01。

门 票/开 放 时 间工作时间:13:30——16:30,星期一休假。

俄罗斯弗拉基米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马耳他圣保罗大教堂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圣保罗教堂是一个英国国教大教堂,静静地坐落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独立广场(Independence Square)上,是瓦莱塔最具标志性建筑之一。

19世纪英王威廉四世之王后阿德莱德(Queen Adelaide)到马耳他访问,发现此地没有英国国教教徒做礼拜的地方,遂命人建造了一座教堂,取名圣保罗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由威廉斯凯姆(William Scamp)设计,建造于1839年到1844年间,整体采用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高60米。

圣保罗大教堂外观看起来非常简朴,但内部采用科林斯式圆柱(Corinthian columns),装饰非常精致甚至豪华。1939年,阿德莱德王后亲自为它奠基,今天她的旗帜仍然悬挂在教堂唱诗班的堂前。

St Pauls Pro-Cathedral

必去理由:瓦莱塔最具标志性建筑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马耳他[Malta]

景点所在省、州:瓦莱塔 [Valletta]

景点所在城市:瓦莱塔 [Vallett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吕勒奥大教堂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吕勒奥教堂位于瑞典北博滕省吕勒奥市内,是当地的主教座堂和地方教区教堂。教堂启用于1893年,最初的名称是奥斯卡二世教堂——来源于瑞典历史上其中一个国王的名字。在1904年,这里升级为主教座堂,从而改名为吕勒奥大教堂。

吕勒奥大教堂是一个新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砖砌大教堂,它是由来自斯德哥尔摩的建筑师埃米尔•阿道夫•梅兰德(Adolf Emil Melander)设计建造的。其外观呈醒目的砖红色,造型宏伟、壮丽,教堂高高耸立的塔楼形成了吕勒奥的天际线。而教堂内部曲线形的穹顶、精美的彩色玻璃、精雕细琢的装饰和古老的管风琴等,都使得步入这里的人们感觉到神圣、宁静。

Luleå Cathedral

必去理由:吕勒奥最主要的大教堂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瑞典[Sweden]

景点所在省、州:北博滕省 [Norrbotten County]

景点所在城市:吕勒奥 [Lule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嘉谟圣母教堂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介绍

位于嘉谟前地的嘉谟圣母堂为1885年,为方便氹仔教徒的宗教活动而建,同时象征当年葡萄牙人来到氹仔。该教堂是氹仔唯一的天主教堂。由于与周围具有浓郁欧陆风格的花园、房屋融为一体,遂成为澳门居民举行婚礼和郊游观光的好去处。教堂占地二千余平方尺,顶部为钟楼。礼堂高大宽敞,可容二百多教友同时参加仪式;圣坛上置圣母像,据说是从欧洲运来;其两侧有数尺高的天使像,造型栩栩如生,是为纪念建堂百周年而置。她面临大海,风景优美,教堂下建花园,遍植苍松翠柏,并设有石亭、石椅供人休息,是人们消夏避暑的理想场地。 交通

乘28A、33、34、11、15、22、30,于氹仔旧城区官也街站下车。乘21A、25、26A、AP1,于嘉乐庇马路CEM货仓站下车步行前往。

澳门澳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博伊谷地的罗马式教堂建筑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罗马式建筑是指在博取罗马建筑、拜占庭建筑和早期基督教建筑风格与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建筑形式。它成熟于11世纪中叶,盛行到12世纪末。罗马式教堂以厚重坚实的墙壁、高大巍峨的塔楼和半圆形拱穹结构的广泛使用为主要特点。

博伊谷地位于西班牙东北部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的比利牛斯山区,周围被陡峭的群山环抱。在这个加泰罗尼亚人居住的山谷中,散落着博伊、陶尔等8个乡村。山谷中的每一个乡村都有一个罗马式教堂,在乡村周围则是按照一定形式构成的封闭区域,在谷底的山坡上有着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放牧场。

Catalan Romanesque Churches of the Vall de Boí

必去理由:罗马式教堂分布最集中的村落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西班牙[Spain]

景点所在省、州:加泰罗尼亚自治区 [Catalonia Autonomous Community]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