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太湖二花脸母猪(合集20篇)

太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太湖的风景秀丽,渔产丰富,太湖在民间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那么太湖究竟在哪个省份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浏览

4694

文章

118

篇1:太湖最深处多少米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太湖最深处4.8米,其平均水深约2.1米。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居第三,位于江苏省南部,北临江苏无锡,南濒浙江湖州,西依江苏常州、江苏宜兴,东近江苏苏州。

太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其西和西南侧为丘陵山地,东侧以平原及水网为主。太湖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属季风气候。太湖河港纵横,河口众多,有主要进出河流50余条。

太湖水系呈由西向东泄泻之势,平均年出湖径流量为75亿立方米,蓄水量为44亿立方米。太湖岛屿众多,有50多个,其中18个岛屿有人居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太湖翠竹茶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太湖翠竹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太湖翠竹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太湖翠竹主要产地在无锡市八士镇山林茶果场、雪浪镇向阳林场、藕塘镇七一林场、张泾茶林场、茶桥东郊林场和无锡胡埭刘糖茶场。上述茶林场环境优雅,山脉秀丽,具有生态优势。太湖翠竹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创作的名茶,最早是手工制作,1994年引进多功能茶机机械加工。

太湖翠竹品质特征:万型风格独特,扁似竹叶,色泽翠绿油润。内质滋味鲜醇,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该茶外形扁似竹叶,色泽翠绿油润,内质滋味鲜醇,香气清高持久, 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整,风格独特,冲泡在杯中,嫩绿的茶芽徐徐伸展,形如竹叶,婷婷玉立,似群山竹林 。

价值荣誉

太湖翠竹茶作为茶叶商品中一朵厅葩,在众多的名茶中脱颖而出。该茶在2002年江苏省第十届“陆羽杯”评比中 ,蝉联八届第一名,全国“中国杯”评比中荣登榜首,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中蝉联二届金奖,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 二次被认定为全国名牌产品,是继“惠山泥人、无锡面筋”后的又一大无锡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太湖粉丝

全文共 212 字

+ 加入清单

太湖粉丝选用优质绿豆、蚕豆、碗豆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精制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钙、磷、铁等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份。具有口味纯正、爽滑、丝细、透明、韧性适度,文煮不糊、复煮不断等特点。1992年太湖粉丝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特别奖,1995年获北京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1998年被评为“安徽省粮油畅销产品”和“安庆市质量信得过产品”,1999年获“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推荐产品”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产后母猪体温多少正常 母猪产后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产后母猪正常体温是38-39.5摄氏度。母猪在产后24小时会稍微升高到40度左右,是正常情况。产后第二天恢复正常体温。

如何预防母猪产后发热

1、在母猪产仔舍中对饲喂用具应在生产前7天左右的时候,使用烧碱溶液等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2、逐渐减少每天的饲喂量,在生产之前不可饲喂饲料,保证母猪能够顺利分娩;

3、在产前产后都要用高锰酸钾等溶液对母猪的阴户以及乳房擦拭一次,对其进行消毒。

母猪产后发热的症状

1、体温升高,体温会超出平常体温3-5度左右,最高可达到41.5度。

2、身体发热之后,母猪会长卧不起,不喜运动,进食量会因为食欲下降而明显降低。

3、身体出现颤抖现象,观察阴户可发现会流出较浓的分泌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太湖西山岛旅游攻略

全文共 2713 字

+ 加入清单

太湖仙岛饱览太湖水天一色,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太湖西山岛的旅游攻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无碍泉

无碍泉泉眼虽小,但泉水特别甘美,极少干枯,历史上名气很大,为宋代名泉,因南宋名臣无碍居士李弥大题诗而得名,与小青茶并称为当时的“水月双绝”。宋代大诗人苏舜钦有“无碍泉香夸绝品,小青茶熟占魁元”的诗句。李弥大《无碍泉诗序》:“水月寺东入小青坞,至缥缈峰下,有泉泓澄莹澈,冬夏不涸,酌之甘凉,异于它泉而未名。绍兴二年(1132)七月九日,无碍居士李似矩、静养居士胡茂老饮而乐之,静养以无碍名泉,主僧愿平为煮泉烹水月芽。为赋诗云:瓯研水月先春焙,鼎煮云林无碍泉,将谓苏州能太守,老僧还解觅诗篇。”李弥大(1080~1140),字似矩,号无碍居士,曾任户部尚书、平江知府、兵部尚书等职,晚年退隐西山,在林屋洞前筑无碍庵、道隐园,今西山李姓多为其后裔。南宋李弥大到此题诗后前途无碍,官至兵部尚书,无碍泉在民间被为吉祥之泉。泉分雌雄两口(大为雌泉,小为雄泉),相传男性以雌泉、女性以雄泉水洗手洗脸,可使人阴阳相济,鸿运当头,消除前途上的所有障碍。

墨佐君坛陆羽像

始建于汉代,因道士墨佐君所建而得名。据《洞庭实录》等史志记载,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06年),道士墨佐君在缥缈峰西北麓筑坛求仙,坛上有池广约半亩,池下水分南北,百步外有地名“吃摘”,出茶最佳,古谚云“墨君坛畔水,吃摘小春茶”。一说因池前有石高丈余,俗号墨君(据《林屋民风》)。原坛废于清代,2006年由西山镇人民政府重建,坛中重立唐代“茶圣”陆羽旧像,坛边围廊共刻有关于碧螺春历史及特色的历代名人诗词碑刻9块,书法题写者均为当今苏州及西山知名书法家。

洞庭山最早的产茶文献记载,见于唐代陆羽的《茶经》(卷八)。陆羽(733~804),唐代学者。字鸿渐,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性诙谐,闭门著书,不愿为官。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被后人尊称为茶圣。唐至德二年(757)三月,经好友皎然和尚介绍,时年二十五岁的陆羽与诗人刘长卿一起从浙江湖州出发,从西山明月湾登岸,到西山考察茶事,找到包山寺方丈维谅和尚,经维谅介绍,前往水月寺,到寺旁洞庭山产茶历史最早的墨佐君坛边采茶品茶。陆羽的好友诗僧皎然也慕名来访,并写下了《访陆处士羽》诗。从此,水月坞的水月茶(小青茶)逐渐闻名于世,唐宋两代被列为贡茶,为洞庭碧螺春茶的前身。明宣德八年(1433),由西山堂里本村经营茶叶的富商徐家出资,水月寺方丈妙潭和尚造茶圣陆羽像,立于墨佐君坛边,每年开茶前祭祀,以保佑西山茶业兴盛。清末,水月寺、墨佐君坛均毁于战火。2005年重建水月禅寺,重得陆羽旧像。为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洞庭(山)碧螺春茶业,促进经济发展,于2006年重建墨佐君坛,重立陆羽旧像,并立碑以志纪念。

水月禅寺

位于缥缈峰西北麓,因在峰顶向下望寺院,常为云雾阻隔,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时隐时现,因而得名水月寺,山坞也因寺而得名水月坞。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为一代江南名刹,相传为观音菩萨三十六相中“水月观音”造像的发源地。隋代寺废,唐朝初得重修,改名为明月禅院;北宋时真宗皇帝赐名为水月禅院,并赐御书金匾。元朝末毁于兵火,明宣德八年(1433)由住持妙潭和尚重建,恢复旧观。清末后日渐衰落,至““””时寺毁,尚存明代的《水月禅寺中兴记》(背面为白居易等文人水月寺题诗)、清乾隆年间的《重建水月禅寺大雄宝殿记》和袁枚撰写的《水月寺大慈宝阁记》碑3方。2006年,西山镇旅游开发服务公司于原址重建水月禅寺,重塑佛像,重刻宋苏舜钦《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碑,寺院整修一新,于2007年对外开放。

资庆寺

始建于五代后唐清泰(934~936)年间(《百城烟水》载为晋代支道林创建)。西山古代的“三庵十八寺”之一,明文征明有诗。清末后寺渐荒废,““””时期被毁。2006年,西山镇人民政府于原址重建资庆寺,重建山门、大雄宝殿、地藏殿、财神殿,重塑佛像,寺院整修一新,于2007年对外开放。

农耕文化展示馆

共分9个展示区,主要展示富有农耕文明和地方特色的典型生产、生活场景,游客不仅可以看到旧时的耕作农具、生活家具、生产工具,还可亲手操作水车、石磨、纺车、风箱等多种器具,体验农耕文明的独特魅力。展馆还提供多种价廉物美的特色风味小吃,均为纯手工制作的绿色食品,游客可以当场品尝美味,还可以买一些带回家,作为旅游纪念品与亲友一起分享。

6阵图石阵(百臼馆)

始建于元末,俗称百臼馆。元末张士诚在苏州称王,在缥缈峰建太湖山庄和此八阵图石阵,将大批珍宝埋藏于此,并派部将澹台归真守世代守护。将88只石臼依照诸葛亮的八阵图阵法,设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阵,按奇门遁甲设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平时石臼中放饲料养马作为伪装,有敌人来犯时,八人立于八门位置上,攻敌时进退自如,变化万端,厉害之极,曾用此阵法困住明朝派来夺宝的八位身怀绝技的大内高手。明朝时张士诚的后人大侠张丹枫将宝藏取出后,石阵就逐渐荒废(见梁羽生《萍踪侠影》第17~18回)。现石阵为2006年依照文史记载重建。

八阵图阵法历史悠久,传说是5000多年前由黄帝和大臣风后在大战蚩尤时所创,并凭借此阵法反败为胜,统一天下。“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这首《八阵图》诗,使蜀汉臣相诸葛亮的八阵图名扬千古。明代,再经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4回“孔明巧布八阵图”的渲染,更给八阵图增添了神秘色彩。八阵图分别以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命名,加上中军共是九个大阵;中军由十六个小阵组成,周围八阵则各以六个小阵组成,共计六十四个小阵;八阵中,天、地、风、云为“四正”,龙(青龙)、虎(白虎)、鸟(朱雀)、蛇(玄武)为“四奇”;另外,尚有二十四阵布于后方,以为机动之用,变化万端(缥缈峰八阵图石阵增为36游骑,共100只石臼)。

缥缈峰可称是武侠名山,在数十种武侠小说中都被写成了奇峰险境和藏龙卧虎之地。其中最著名、最详细的是梁羽生代表作《萍踪侠影》(第17~18回)、金庸代表作《射雕英雄传》(第13~14回)。在《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的徒弟陆乘风被黄药师挑断脚筋赶出桃花岛后,隐居在缥缈峰下,自称“五湖废人”,建起归云山庄,联合各路武林豪杰秘密在太湖一带抗击金兵,专门破坏金兵的粮草运输,诛杀金兵将领和投降金兵的宋朝官员,郭靖、黄蓉、杨康、黄药师、欧阳锋、梅超风、裘千仞等的武林高手,都曾在这缥缈峰上大展身手,各显神通。在这八阵图石阵中,金庸、梁羽生作的缥缈峰词碑,是拍照留念的好地方,可以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一下在看武侠小说和影视剧时体会不到的武侠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太湖图影生态湿地文化公园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太湖图影生态湿地文化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太湖图影生态湿地文化公园依托太湖,三面环山,属于太湖水系,是典型的湖泊型湿地,区内水质清澈,涟漪潋滟,由大荡漾、陈湾漾、周渡漾、鸭兰漾四大漾荡组成。景区有几十条大型生态游览观光船,荡舟湖上,穿梭于芦苇丛中,远离城市的喧嚣,自然洗去一身疲惫。

白鹭洲岛占地90多亩,是绿色原生态景观岛,设有观鸟屋,观景台,漫步岛上,远眺有弁山憧憧,环绕着漾荡碧波,湖中有岛,岛上含湖,间或一行白鹭划过湖面,拨动心弦。白鹭洲隔水相望一桥相连的农耕岛占地150余亩,有七彩农田、荷塘秀色、七巧长廊等景观,还设有农耕茶室,一品香茗,满眼秀荷,与无声中自然体悟“野趣、清幽、闲逸”的意境。在白鹭洲与湖面相连处设有菱桶表演区,可以观看纯正的江南采菱表演,感受原汁原味的江南文化;葫芦漾为水上游乐区,设有各种人力游船,荡舟其中,或划或踏,欢声笑语。

地址:湖州市长兴县图影大道与横山路交叉口门票价格:8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太湖六白猪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太湖六白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程岭黑猪是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的特产。程岭山黑猪即安庆六白猪,原名太湖六白猪,俗称“六花猪”,其全身黑毛,因前额、四肢和尾部刘朱呈白色而得名。

程岭山黑猪,是国家珍稀畜禽保护品种。与生俱来的贵族基因黑猪品种,其特点是“六花七星”,即额、尾、四肢六处有百花,前蹄上有北斗状七颗黑点,具有耐粗饲,抗逆性、抗病性强的特点,肉质口感为猪肉中的极品,“不加味精味更鲜”。

程岭山黑猪的养殖基地位于海拔700多米的程岭高山,远离污染源,空气清新,昼夜温差大,气候适宜,特别是夏季,气温比山下要低3-5度,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特别适合生猪生长。 程岭山黑猪所用的饲料以青草粗粮为主,不适用任何激素添加剂,每天喂一次本地农户种植的有机玉米、大豆、米皮等混合发酵饲料,饲养周期需11个月。

程岭山黑猪不求高产求品质,满足猪的生活习性,睡席梦思,听轻音乐,能玩能拱,舍内冬暖夏凉,给猪以最好的福利,使其快乐生长。 用现代化发酵床的高新技术集合独特的生态环境,舍内无蝇、无虫、无氨味,杜绝了口蹄、呼吸道病的发生,因而能产出无抗、无残、能通过肉类有机食品认证的高品质猪肉。 猪肉含水量国画标准是77%,饮用水质的好坏是决定猪肉品质好坏的最关键因素,程岭山黑猪基地使用的是可供人畜直接饮用,含丰富的矿物质的高山无污染天然山泉水,一年四季,清水长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太湖莼菜汤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菜汤太湖莼菜素与鲈鱼齐名,《晋书》中曾有这增的记载:西晋文学家张翰在北方做官,时间一长因想起了昔日莼羹鲈鱼,竟然弃官回了江南故乡。“莼鲈之思”也成了思乡恋家的典故。

明末清初,太湖沿岸的居民已经会人工培植莼菜,每年自清明至霜降均收获。目前在冬春季节,则有瓶装莼菜应市。吴县花果食品厂的瓶装莼菜,还获外贸名优产品称号。

莼菜,嫩滑、鲜美,又有补血、清热、润肺、利尿、解毒等等功效。为苏式菜肴中的著名汤菜,加不同辅料即可成为不同名汤,如前面介绍的“莼菜塘片”外,还有莼菜汤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临安太湖源旅游攻略

全文共 1619 字

+ 加入清单

太湖源位于东天目山自然生态区,太湖水系主河流东苕溪的源头,人称“小九寨沟”。景区植被覆盖率为98%,植物种类丰富,野生景观植物遍布山野,四季景色迷人,又是一个野生动物的天堂。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临安太湖源旅游攻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太湖源主要景点

龙须壁、云碧潭、千仞崖、醉花瀑,组成一座天然园林,峡谷口高耸千仞的龙须壁是太湖源的经典,生长在石壁上的大片龙须草临空飘逸。

醉花瀑和竞跳石是太湖源的浪漫组合。醉花瀑在峡谷中段,瀑落乱石,看着水花的轻舞就如欣赏长袖女子的表演,与九寨沟的水一般的韵味,“江南小九寨,碧水太湖源。

竞跳石,淙淙山泉自高处奔腾而下,在溪中姿态各异的卵石上跳跃而过。

仙人台在峡谷的至高点坦然迎接,明源亭里一块“源头碑”慰藉了寻源的渴望,一个“源”字道尽无限禅意。走进源头,洁净的山水,亲切的松涛流水声。

古佛院前面有一片开阔之地,建有露天茶座、农家饭店,是进餐、休息的好地方。

野猴节

太湖源野猴节内容十分丰富,太湖源景区是全国第一个生态旅游景点,自太湖源开发成功后,临安的旅游才如火如荼,名闻全国。“两省十六城情归大山,三万六千顷源出斯村”,景区所在的白沙村作为太湖源头第一村,依托旅游开发,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生态建设示范村、旅游建设特色村。野猴节期间,景区将举办新农村考察游活动,组织游客游览独具浙西山区特色的新型农村。太湖源的农家依托当地旅游开发开展了以旅游接待为内容的“农家乐”接待业务,野猴节期间景区将以城市游客为主要对象,开展山里农家生活体验活动,组织游客入住“农家乐”,住农家屋,吃农家菜,干农家活,体验农家生活。

太湖源又名“猢狲沟”。去过太湖源的人都会对那群野猴记忆犹新。

太湖源的猢狲很早就有了,当地的山民任由它们在这峡谷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成了太湖源的“土著”居民,于是便有了“猢狲沟”的美誉,有了这般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

纳凉会

太湖源的清凉源自于其繁茂的植被,只要你一走进太湖源的林海之中,立即热汗全消,顿感神清气爽。因此,夏天太湖源的夜晚总是热闹非凡,一拨拨城里人来到太湖源,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在农家的星空下与山里人纳凉拉家常。夏季来这个清凉世界游玩,太湖源一年一度的戏水纳凉会7月26日启幕。峡内绝壁夹峙,青山连绵,绿树成荫,山花烂漫,清溪长歌,悬瀑飞泻,原始自然是其主要特色。

太湖源景区简介

太湖源坐落于浙江省杭州临安天目山南麓的太湖源镇,该镇因景点而获名,又因景 点而扬名。 太湖源为峡谷地形,十里长谷龙须峡是主景点。峡谷内绝壁夹峙,青山连绵,绿树成荫,山花烂漫,清溪长歌,悬瀑飞泻,原始自然是其主要特色。

景区又是一个野生动物的天堂,生活着云豹、黑麂、猕猴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太湖源年平均气温21摄氏度,夏季清凉,是理想的避暑胜地。景区距临安市区20公里,距杭州65公里,离上海、南京、苏州等大城市景约三小时车程,区位优势明显,是一个旅游休闲的极佳去处。因养育千百万江浙沪人民的浩淼太湖的源头坐落于此,景区故名太湖源。

太湖源那山溪如同一个天然空调,源源不断地向四周散发着冷气,即使在酷暑三伏,只要你一走进太湖源的林海之中,立即热汗全消,顿感神清气爽,浑身舒坦。

山峰越来越高,山坡却越来越绿。过了里畈水库的地方就进入一道峡谷,一条山溪顺着峡谷蜿蜒而来,一湾清流一路歌,环境十分幽雅。两边刀削似的悬崖峭壁拔地参天,被峡谷山峰挤压得只成一条带状的蓝天显得分外高远。

过猴群所在的千仞崖后,游程中还有神风谷、双龙潭、古佛院等近十个景点,景区的最后一站是明源亭。明源亭周围的景色美不胜收,近旁一挂飞瀑哗哗而歌,对面突兀矗立的几块巨岩如虎似狮。猴子飞也似地攀上岩顶,太湖源那些未经驯化的野猴一般都活动在马尖岗一带的深山密林中,平时一个月难得下来一次。而这难得的机会竟让我们给碰上了,这不能不说是幸运。据说太湖源景区在每年的二月底都要举办野猴节,到时我还会再来看望这些小猴子的,那时我一定会给它带上一份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太湖白虾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白虾是太湖名产,白虾壳薄,活时透明,死后变成白色,因此而得名。白虾俗称"水晶虾",其壳极薄,通体透明,晶莹如玉,肉嫩味鲜,营养丰富,可烹制百十道菜肴,著名的"醉虾",上桌后还在活蹦乱跳,吃在嘴里,细嫩异常,鲜美无比。

《太湖备考》载:"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大抵江湖出者大而白……"其头有须,胸有爪,两眼突出,尾成叉形,大多生长在水草繁茂、风平浪静的开阔浅滩处,以植物碎片、有机残渣和弱小无脊椎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生长期一般为一年左右,其生命娇弱,离水即死。太湖白虾的捕捞季节与梅鲚、银鱼相差不远,捕捞旺季通常在农历六至七月间。

太湖白虾的制作方法很多,除用白虾做"醉虾"外,可制作红烧白虾,令人百吃不厌,也可用白虾剥虾仁,其肉嫩,出肉率颇高,还可加工成虾干,食用极为方便。此外,"水晶虾球"、"芙蓉虾片"、"核桃虾饼"等名菜,样样都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美味,诱人食欲,令食客赞不绝口。虾还可入药。内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酒后喝一碗虾米汤,顿觉肠胃舒适,美味不尽。通常农历六、七月间是吃白虾的时令,这时上市的白虾,当地人称为"三虾",即虾子饱满、虾脑充实、虾肉鲜美,店家便有"三虾面"应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五一旅游太湖景点推荐

全文共 2902 字

+ 加入清单

在江苏一带,除了西湖旅游景点,还有个太湖,趁着五一长假的到来,大家不妨也去太湖玩一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一旅游太湖景点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太湖旅游购物

天华谷尖茶 花亭湖鳙鱼 红光栗 白尾银鱼 三元杂交猪 山里货 方竹粉丝 苦荞麦糊 李杜茶干 佳美色素 花亭湖大米 绒毛蟹 薄壳青虾 茶籽油 弥陀生条 花亭湖蜜桔 封缸甜酒 日用瓷器 太湖电机 太湖锅炉,太湖珍珠,太湖珍珠粉 太湖三白。

太湖珍珠,又名:太湖珠。是按产地分类的九大珍珠品种之一。

我国古代珍珠的四大产地分别为合浦、南海、洞庭和太湖,其中太湖珍珠以“无核”为奇,现代太湖珠大都是人工养殖,其特点是表面褶皱少,圆润柔和,光泽明艳。清慈禧太后曾大量使用淡水珍珠养颜,传言她曾赞誉:“东球 南珠不如太湖淡水珍珠”。

太湖现在也是我国江、浙一带的淡水养殖珍珠的重要基地之一,产珠的软体动物以河蚌类为主,太湖珍珠养殖也曾经盛极一时,但是,浙江诸暨一带珍珠养殖集群化发展迅猛,后来居上。

太湖珍珠是淡水珍珠,具有光泽明亮、粒圆饱满、细腻光滑、形佳色美、硬度高、比重大、弹性好、正品率高等优点,它既是珍贵的装饰品,又是贵重的药材。珍珠清热解毒、性寒、味甘甜、潜阳,能镇心安神、止咳化痰、明目止痛、收敛生肌、治疗高血压、老年支气管炎,胃溃疡等,是珍珠散、六神丸、小儿回春丹等20多种中成药的重要成分之一。珍珠制品还有增进身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强化体质、延缓衰老等功能,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热门货。

太湖美食小吃

太湖蟹,生长于太湖水域,亦称螃蟹,其背壳坚隆凹纹似虎色青黑,腹青白色,腹下有脐,雄尖雌团,内有硬毛。蟹系洄游性生物,每年秋冬,二龄蟹性腺成熟,便成群结队顺流东下,至江海交汇处的浅海中,繁殖而后终生。次年初夏,孵化后的蟹苗又逆流而上,返回至太湖水域落户,经多次蜕壳,逐渐长大,次年便成大蟹。1949年以后,因沿江建闸,蟹苗难以洄游,1966年起以人工流放蟹苗,1公斤蟹苗可出成蟹3—4吨。

个体特征

太湖蟹个大体重,蟹黄肥厚,肉质细嫩,腴美异常,辨别太湖蟹可从“青壳、白肚、金爪、黄毛、体壮”这五个特征入手。

青壳——即蟹背略呈青色,感觉清、亮、爽,熟蟹蟹背通体呈鲜艳红色。

白肚——即蟹肚呈白色,光泽有生气,给人水亮玉质般美感。此白色为本白(只要不是铁锈色),有点象牙色。现有不法商贩用化学药水将蟹肚洗白(漂白),这种经过加工的螃蟹在蒸熟后背部留有明显的痕迹。

金爪——即蟹脚爪尖上呈烟丝样金黄色。

黄毛——即蟹钳(螯)上的绒毛,蟹爪上的须毛呈金黄色。蟹钳(螯)绒毛密而软,蟹爪须毛清爽。

体壮——即二螯八爪肉感强、强劲有力,西风起时能在玻璃板上横行霸道。

食用方法与营养价值

“秋风响,蟹脚痒”,从寒露到立冬,是太湖蟹大量上市季节。古人诗曰“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民间也有“农历九月吃雌蟹,农历十月吃雄蟹”习俗以及赏菊、吃蟹、喝黄酒的饮食文化。太湖蟹传统吃法有清蒸、水煮、面拖、酒醉、腌制等,取出蟹肉后,还可制成蟹肉狮子头、孔雀虾蟹、蟹油水晶球、炒蟹粉、蟹粉小笼包等名菜、名点。俗话说:“蟹味上桌百味淡”,太湖蟹除了味美,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太湖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10多种氨基酸、尤以谷氨酸、计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哺氨酸等。太湖蟹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14克,含脂肪5.9克,碳水化合物7克,含维生素A5960国际单位,热量139千卡,各项主要营养指标居一般水产品之首,此外还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无机微量营养元素。

食用禁忌

有以下食品不能与之同食:

梨、茄子、花生、泥鳅、石榴、香瓜、猕猴桃、柑橘、冷食

梨:由于梨性寒凉,蟹亦冷利,二者同食,伤人肠胃

柿子:柿子为寒性食物与蟹同食寒凉之性加倍,会伤害脾胃,素质虚寒者尤应忌之。

花生:花生为油腻之物与蟹味咸性寒,微毒,为冷利之物,两者同食易导致腹泻。

泥鳅:泥鳅药性温补,蟹药性冷利,功能正好相反,同食不利于人体影响健康。

石榴: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石榴含鞣酸较多,两者同食降低蛋白质原有的营养价值。

猕猴桃:猕猴桃中的维生素C与蟹中含有的的五价砷的化合物,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长期食用,可导致痉挛、反胃症状。

太湖景点介绍

太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的湖州市是唯一一个因太湖而得名的城市。古称震泽、具区、笠泽、五湖。历史上太湖水域基本属苏州所辖,今三分之二水域在苏州行政区划之内。过去认为太湖是由长江、钱塘江下游泥沙封淤古海湾而成,有一种说法是近一万年前陨石撞击形成的湖荡区,产生了太湖、阳澄湖、淀山湖、金鸡湖、独墅湖、汾湖等众多湖荡,天体猛烈撞击而产生了一次较强大的地震等破坏,故古人称太湖为震泽。太湖水由北东两面70多条河港下泄长江,以娄江、吴淞江、黄浦江为主(“三江”)。黄浦江为最大泄水河道,约占总出水量的80%。其余诸河港流量较小,每因海潮顶托或江水上涨而倒流。太湖位于富饶的上海、南京、杭州三角区域中心,周围则群星捧月一般分布着淀泖湖群、阳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串连起来,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江南水乡。

太湖文化地理

太湖传说

相传,远在四千多年前,我国治水祖师夏禹在太湖治理水患,开凿了三条主要水道,东江、娄江、吴淞江,沟通了太湖与大海的渠道,将洪水疏导入海。这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禹治水于吴,通渠三江五湖。”太湖水面辽阔,东西二百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广为三万六千顷。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王母娘娘要做寿了,玉皇大帝叫四大金刚抬去了一份厚礼。王母娘娘看见后,高兴的连嘴都合不拢了。原来玉皇大帝送的是一个大银盆,里面有72颗特大的翡翠,而且还有千姿百态的各种五色玉石雕凿的飞禽走兽,简直是一个聚宝盆;远远望去,还活象一只精致的大盆景呢,各路神仙都赞不绝口。大家看过《西游记》都知道,王母娘娘设蟠桃会,没请弼马温,结果齐天大圣孙悟空发了脾气,大闹天宫。他见一样打一样,当他看见玉帝送的这只大银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棒打了下去,银盆便从天上落了下来,跌到地上砸了个大洞,银子便化作白花花的水,形成了三万六千顷的湖,因此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面的一横落在下面就为一点,也就是“太”字,所以此湖就叫“太湖”。72颗翡翠就成了72座山峰,分布在太湖中间。玉石雕刻的鱼,就是现在太湖里肌白如银、肉嫩味鲜的银鱼。玉石雕刻的飞禽,变成了对对鸳鸯。只有走兽没有活成。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并无科学根据。据考证,真正的太湖是一个海迹湖,地理上称“泻湖”。原来这里是一个大海湾,由于长江、钱塘江泥沙的冲积,长江三角洲不断向东延伸,海湾因湾口被泥沙淤积成的沙坝所封闭而形成了太湖,以后在河水和雨水的作用下,海水逐年淡化,于是就成了淡水湖。因此也有人说他是“海的儿子”。

太湖的美,还美在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增添了迷人的色彩。传说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助勾践灭吴后,辞官离开越国。有人看见,范蠡携带西施,驾着一叶扁舟,出三江,泛五湖而去,杳然不知去向。有诗云“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飏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太湖从此与范蠡西施结下渊源。

看了五一旅游太湖景点推荐的人还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太湖旅游攻略

全文共 1317 字

+ 加入清单

游走在诗意与画意中,静默在平淡与清宁中,太湖的醉,总有那么多事物令人心动,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太湖旅游攻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太湖美食介绍

Top1

太湖银鱼

看着他们晶莹剔透的身躯及黑色的小眼睛,是不是萌萌哒?其实它们是无锡太湖美食里肉质最细嫩,营养最丰富的太湖银鱼,它无鳞、无刺、无腥味,喜欢吃鱼又怕刺的朋友有口福啦!

Top2

太湖白鱼

现在正是品尝太湖白鱼的最佳时节,其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为鱼中上品。将其放入嘴中的瞬间,可以感受到太湖的……嗯,大家来自己体会吧!

Top3

太湖刀鱼

太湖刀鱼,春季最早的时鲜鱼。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磷脂和维生素A、D,只有在每年的这个季节才能品尝到,还不快来!

太湖旅游的景点:

太湖县蔡家畈古民居

蔡家畈古民居有300余间,是当今太湖县内保存完好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如今还居住着70余户人家。在所有的建筑中,建筑等级最高的是殷维甲故居和殷赉臣故居,这两处建筑都属皖南徽派风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

西风禅寺

位于风景秀丽的花亭湖,距县城10余公里。相传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曾云游到此,并在此坐禅弘法,有遗迹尚存。寺院建于唐代。曾有三重,青砖小瓦,砖木结构,坐东向西。上殿为藏经阁,中殿供如来佛像,下殿有护法天神、四大金刚。

海会寺

位于太湖县新城东北10公里的白云山南麓,距105国道约3公里处。在105国道与通往海会寺的交叉路口可见,两列起伏相连的小山夹着一个狭长的田畈,恰如二龙戏月,这田畈就叫月龙畈。此处小山从原人口处一直向上数有十八座,据说那是十八罗汉在打坐呢。穿畈过桥,至一窄处,四山夹路,两两对峙,人称双狮双象把口。越过这个“口”,海会寺便豁然展现在眼前。

徐桥杨泗寺

本寺座落在徐桥镇,原建于明万历年间,为纪念和歌颂杨泗将军治水功勋而建,几经兴废,幸于同治年间重新复建,有上、下两重,禅房十余间,原名杨泗庙,后赵朴初亲书“杨泗寺”。

二祖禅堂(卧佛狮子山)

坐落在安徽省太湖县牛镇镇薛义河,这里是中国佛教禅宗母土。自唐代以来,吸引着一批批特来朝圣的信徒。唐朝明相狄仁杰,为表达对慧可大师的敬仰,捐修二祖禅堂,并题颂:香烟缭绕芳千古;圣泽长明照万秋。

徐桥风力发电站

徐桥风力发电项目是省“861”项目,也2014年全县78项重点工程之一,由国电安徽公司和皖能公司投资承建。2013年12月开工以来,该项目始终以较快速度推进,2015年1月顺利投产。

花亭湖水库大坝

建于1958年,高100米,坝长570米,顶宽8米,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土石结构的水库大坝。大坝西南溢洪道,净宽96米,分8孔,最大泄洪量每秒可达1032立方米。泄洪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场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大坝脚下的花凉亭水电站年发电1亿多千瓦时,输入华东电网。2012年,大坝改造,为展示太湖文化,花凉亭电站又兴建了大坝文化墙。漫步在大坝上,一边欣赏湖光山色,一边诵读名人诗篇,领略熙湖胜景、古韵风情、民俗风物,感受太湖深厚的文化底蕴。

太湖县橘子洲

距花亭湖大坝约8公里。岛上橘园及四周的栗园、桃园、茶园、李园等郁郁葱葱,是花亭湖景区有名的农业生态观光游览区。

太湖县枇杷岛

枇杷岛地处花亭湖中上部,由于该岛所处的地理位置独特,近几年来,该岛已成为花亭湖旅游开发的一个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太湖恬亭赏析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太湖恬亭》是王安石游览太湖恬亭所的一首七言律诗,诗如亭名,抒发了诗人恬静闲适的情怀。首联写恬亭所处的环境。环境的幽静使得人心也超脱了俗世的羁绊。颔联写恬亭日落的景象。由恬亭西望,断桥桥头,殷红的夕阳缓缓下坠;幽暗的树影包涵映现在水中,归禽相互依偎,偶或有一两声啾鸣。颈联与尾联写恬亭闲处的感受。诗人想到生命的归宿。清闲悠游,心无牵累,劳形案牍全可抛掉;岑寂环境,人事心机,世间诡诈尽皆忘却。

原诗

太湖恬亭

宋 · 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作者简介

王安石,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临川盐阜岭人。作品大都收集在王临川集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王安石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太湖四珍

全文共 1340 字

+ 加入清单

银鱼是淡水鱼,长约七至十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产于长江口的体形略长,俗称“面丈鱼”、“面条鱼”。太湖银鱼,历史悠久,据《太湖备考》记载,吴越春秋时期,太湖盛世产银鱼。宋人有“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将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清康熙年间,银鱼被列为贡品,与白虾、梅鲚并称为“太湖三宝”。太湖银鱼有四个品种: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大银鱼和雷氏银鱼。产量以大银鱼和太湖短吻银鱼为高。太湖银鱼春季在太湖边芦苇和水草茎上产卵,产期主要集中于每年五月中旬至六月中下旬,此时也是捕捞银鱼的汛期。东山有“王月枇杷黄,太湖银鱼肥”之说。银鱼营养丰富,肉质细腻,洁白鲜嫩,无鳞无刺,无骨无肠,无腥,含多种营养成分。冰鲜银鱼大部分出口,远销海外,人称“鱼参”。经过曝晒制成的银鱼干,色、香、味、形经久不变。

太湖白虾,又名秀丽长臂虾,俗称“水晶虾”,生长在太湖开阔折水域中。据《太湖备考》记载“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大抵江湖出者大而白,溪河出者小而色青……。”白虾通体透明,晶莹如玉,略显综色斑纹,头有须,胸有爪,两眼突出,尾成叉形,大多生长在水草繁茂、风平浪静的开阔浅滩。虾以植物碎片、有机残渣和弱小无脊椎浮游生物为主要食饵,生长期一般为一年左右。白虾没有专门汛期,五到七月是白虾的产卵期,也是捕捞旺季,此时的虾腹中虾籽饱满,渔民称“蚕子虾”。这个时候的虾肉特别鲜美,虾籽充足,虾脑充实。太湖白虾营养价值极其丰富,肉嫩味美,壳薄新鲜,做成的菜肴,色、香、味、形俱佳。太湖白虾加盐煮熟晒干,可制成虾干,去皮即成虾米,大的称“湖开”,小的称“湖米”。

太湖的梅鲚,又称鲚鱼。东山常见为梅鲚和刀鲚,头大,尾入而尖,体形侧扁似竹刀,骨嫩鳞细,银光闪闪,肉质肥嫩,一般长六至十二厘米,隔年的刀鲚可长达三十厘米左右。《万历野获编记载》:“从明朝洪武年起,太祖命每年岁贡梅鲚万斤。”故又称“贡鱼”。梅鲚生长在浮游生物丰富的开阔水域。每年春季,梅鲚鱼开始产卵,夏季见子鱼,初秋可长到六厘米左右,形状似凤尾鱼。每年太湖梅鲚生长其间,太湖“封湖”禁捕,到八月中旬开湖,全湖捕船云集,统一起捕,蔚为壮观。八月到十月的三个月是围捕梅鲚旺季。梅鲚鱼体形虽小,力道很足,游速很快,渔民要用七道篷的大船拖网追捕。故渔民有“梅鲚头上七道篷”之说。如果再追不及,篷与篷间再加风袋,增加船速,超过鱼速,达到追捕目的。一对渔船,昼夜捕捉,多时能捕鱼一至二吨,收入可观。梅鲚鱼不仅细嫩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元素,被视为席上珍品。梅鲚大部分晒成梅鲚干或制成罐头食品公司,远销海内外。太湖蟹是我国有名的淡水蟹之一。肉质鲜嫩,味美,黄多脂肥,历来被誉为蟹中之珍品。“九月团脐十月尖”就是说,九月要吃雌蟹(寒露以后),十月要选雄蟹(立冬左右),这时,他们的营养价值成分极为丰富。

太湖蟹有生殖回游的特性,在江海交界处繁殖,淡水中生长育肥,太湖蟹体形大,青背白肚,黄毛金钩,完全可与阳澄湖大闸蟹媲美。 太湖蟹一般净重200-250克左右,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核黄素、硫胺素等。 药用价值甚高,能散淤血,舒筋接骨,解毒,蟹爪还有催产下胎之功能。( 长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太湖是我国第几大淡水湖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太湖我国第三大淡水湖,中国有七大淡水湖,分别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微山湖、洪泽湖、巢湖、洪湖,而太湖就是其中排名第三的淡水湖。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

太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其西和西南侧为丘陵山地,东侧以平原及水网为主,太湖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属季风气候。太湖河港纵横,河口众多,有主要进出河流50余条。

太湖中有丰富的物产,比如太湖三白、太湖珍珠、太湖蟹等,太湖三白即银鱼、白鱼、白虾。肉质鲜美,有清热解毒的功能,营养价值高。太湖珍珠,又名太湖珠。是按产地分类的九大珍珠品种之一。太湖蟹,生长于太湖水域,亦称螃蟹,秋季的螃蟹最为肥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太湖在哪里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

太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湖面形仪西突的新月,西南部湖岸平滑呈圆弧形,东北部湖岸曲折多湖湾、山甲角。湖泊长68公里,最大宽度56公里。因泥沙淤积和人工围垦,一些岛屿分别与东、西庭山连体,近岸的则与湖岸相连成半岛,现尚存大小岛屿48座,以西洞庭山面积最大,为75平方公里。

同时,太湖也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居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太湖湿地公园旅游攻略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坐落在“人间天堂”苏州市区的西部镇湖,西枕太湖,东接东渚,南连光福,与“中国刺绣之乡”毗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太湖湿地公园旅游攻略,供大家参考!

太湖湿地公园景观特点

景区在突出“自然、生态、野趣”的基础上,融入观景、人文、休闲和游乐等要素,规划设计了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展示区、湿地生态栖息地、湿地生态培育区、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原生湿地保护区等七大功能区,全面展现了现代水上田园的自然生态景观。景区内五十余座名称造型各异的桥梁,与五里木栈道蜿蜒相连,错落有致地贯穿整个湿地公园。桃源人家、桑梓人家、七桅古船、渔矶台、槿篱茅舍、半岛茗茶、客至画舫、烟波致爽等景点,让人时而如同打开一册底蕴深厚的志书史籍,时而又有轻松翻阅风情风物掌故逸兴读物的美妙感觉;而植物知识长廊广场、濒危植物观察廊、水八仙景区、观鸟亭、湿地栖息岛等景点又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科普知识的教育园地,让游客汲取生态科学知识,提升自然生态的环保理念。

太湖湿地公园门票信息

门票:成人票:90元/人。 儿童票:45元/人(1.2 米—1.5 米儿童)。

免票: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由成人陪同免票入园(团队除外)。70周岁以上老年人,持《高龄证》或居民身份证免票入园(团队除外)。革命伤残军人持国务院颁发的伤残军证免票入园。

开放时间:09:00-16:30

景区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太湖大道镇湖

太湖湿地公园旅游介绍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坐落在“人间天堂”苏州市区的西部镇湖,西枕太湖,东接东渚,南连光福,与“中国刺绣之乡”毗邻,规划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对外开放2.3平方公里,投资近4亿。作为天然湿地,该地区原为太湖的一处秀丽湖湾,水壤交错,有茭芦莲菱、鱼虾蜄、蛤之利,更有白鹭飞天、蛙鸣鸟啾之境。当地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因春秋时吴王常来此游湖而史称“游湖”。

镇湖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十分适合生活、居住;家副产品和各种水产品资源也十分丰富,全镇拥有八千绣娘。传统民俗民间文化积淀深厚,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98年和2000年分别被省文化厅、国家文化部授予“刺绣艺术之乡”,是一个既有秀美环境,又有深厚文化氛围的理想投资之地!2006年,镇湖苏绣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镇湖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使镇湖成为全国最著名的刺绣产业基地。

太湖湿地公园公交路线

苏州方向→太湖湿地公园:苏州至太湖湿地公园:乘坐43、441路公交车直达太湖湿地公园上海方向→太湖湿地公园:上海至太湖湿地公园:上海汽车客运总站乘汽车到苏州汽车客运南站,然后从苏州汽车南站乘坐43路公交车到达太湖湿地公园。

无锡方向→太湖湿地公园:无锡至太湖湿地公园:无锡汽车北站(无锡市崇安区通惠东路114号)或无锡汽车西站(无锡市滨湖区梁青路5号)乘坐汽车到苏州汽车客运南站,然后从苏州汽车南站乘坐43路公交车到达太湖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太湖白鱼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又名太湖翘嘴红鱼白,为太湖地区优质经济鱼类。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鲜美。一年四季都可捕捞,以插秧季节的品质为佳。古时称“莳里白”,有“色莹如银,鲜美冠时”之誉。食法以清炖为佳,也可煎食。( 无锡)

太湖白鱼亦称“鲦”“头尾俱向上”而得名,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 类之一。目前尚未养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捞。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是太湖名贵鱼类。《吴郡志》载:“白鱼出太湖者胜,民得采之,隋时入贡洛阳”,当时白鱼已作为贡品上贡皇庭。

白鱼大多在太湖敞水域中生长,以小鱼虾为食,是太湖自繁睡鱼类,一年四季均可捕获,在六.七月生殖产卵期捕捞产量最高。《吴郡志》有“吴人以芒种日谓之入霉,梅后十五日谓之入时。白鱼至是盛出。谓之时里白”。解放后,对白鱼资源进行保护,繁殖期禁止捕捉,使之常盛不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母猪会上树前一句话怎么说的呢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母猪会上树”的前一句是“男人靠得住”。“男人靠得住,母猪会上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男人靠不住的,男人说的话也是不值得相信的。类似的话语还有“宁信世上有鬼,不信男人那张嘴”。

其实这句话用的频率最高的场合都是在开玩笑的时候使用,比如:你的话能信,母猪都能上树。对于这句话很多人都不当真,而且母猪是否能上树没有依据证明,所以不知道真假。有人说野猪是可以上树,有人说猪太笨重,上不了树。众人说法不一,其实真的有母猪上树也不一定,这要看情况吧。

在有一次四川洪水中,母猪为了生存爬上树了,被网友拍下照片发布网上,就开始爆火了,很多网友评论:母猪上树了,男人的话可以相信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具体男人能不能相信还是看个人的见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太湖的面积有多大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太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居第三,位于江苏省南部,北临江苏无锡,南濒浙江湖州,西依江苏常州、江苏宜兴,东近江苏苏州。由江苏省对太湖全境进行行政管理。

太湖的湖面形状似西突的新月,西南部湖岸平滑是圆弧形,东北部湖岸弯曲多湖湾、山甲角。因为泥沙淤泥和人工围垦,一些岛屿分别与东、西庭山连体,近岸的则与湖岸相连成半岛,太湖现在尚存的大小岛屿有48座,西洞庭湖的面积最大,是75平方千米。

太湖的西和西南侧为丘陵山地,东侧以平原及水网为主。太湖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属季风气候。太湖河港纵横,河口众多,有主要进出河流50余条。太湖水系呈由西向东泄泻之势,平均年出湖径流量为75亿立方米,蓄水量为44亿立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