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郑光祖故居最新20篇

丘逢甲的故居名为培远堂,位于蕉岭县城北面15公里处的文福镇淡定村,是一座典型的两堂客家围屋,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光祖故居,供大家参考!

浏览

4854

文章

1000

胡氏故居及祠堂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胡氏故居祠堂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胡氏故居及祠堂

时代:清

地址:富平县庄里镇西关59号

保护范围:民居、祠堂整体建筑及院落。

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5米。

2018年,胡氏故居及祠堂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庄里镇:庄里镇位于富平县城西北13公里,为历史名镇、渭北工业重镇,2002年又被列入全国小城镇建设百名示范镇,面积98平方公里,辖23个村、126个村民小组、3个社区,总人口6.38万,有陕西压延设备厂、陕西省水泵厂、陕西省钢球厂、省煤田地质水文斟探队等中省企业9个,总投资15亿元,年产60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浙江光宇集团富平水泥有限公司落户庄里,目前,征地工作已。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江姐故居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江姐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江姐是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的爱称,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中共重庆市委--《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丈夫彭咏梧在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任上战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重庆军统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仍坚不吐实,1949年11月14日被敌人杀害并毁尸灭迹;同志们习惯称她江姐,以表敬爱之情;江姐故居修复于2006年年底,占地300平方米,集中的展示了江姐及家人使用过的物品,以及用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展示了江姐的革命事迹。2011年江姐故居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山铺镇:自贡市大安区辖镇。国家5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1959年建爱和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建大山铺镇。位于区境南部,距区府7.1公里。面积22.5平方公里,人口2.5万。内宜、内乐公路穿境。辖大山、新燕、新塘、桐胜、盐井、永和6个村委会及松林、桃子林、大山铺、横街、黄荆巷5个居委会。乡镇企业以建材、矿山化工、机械铸造、电子原件、食品酿造等业为主。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陈金城陈伯达故居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陈金城陈伯达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陈金城、陈伯达故居位于洛阳镇梅岭村,是一处革命老区村,也是泉州前往省城的古驿道的必经之路。南宋时期的朱熹曾经路过这里,发现此村形如五瓣梅花,真乃风水宝地。他对身边的人说,此乃风水宝地也,后必出异人。遂刻石于山壁。直到清朝末年,果然出了一位进士陈金城。如今陈金城的故居,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陈伯达是陈金城的曾孙,他的故居就在陈金城故居的右侧。

故居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三大落五开间,前有砖埕,边有“勉斋学馆”。故居内有陈金城中举之牌匾,陈列先祖孝子坊、孝前坊残存的碑柱石刻。陈伯达诞生旧厝内挂有陈伯达一生著作目录及部分照片、墨宝。故居最有特-处,是在一个不大的堂屋的墙壁上挂着四个字板,上 书-“陈伯达1992年至1970年著作目录”,里面有政论、诗歌甚至小说。开篇第一篇就是“兵?匪?”,时间是1922年4月。1949年写的几篇文章,如“中国四大家族”(七月)、“窃国大盗袁世凯”(七月)、“人民公敌蒋介石”(八月)等,这些文章令他文名远扬。

陈金城是陈伯达的曾祖父,与林则徐、魏源颇有交往,参加过抗英斗争,著有《怡怡堂文集》四卷,是-战争时期一位爱国士大夫。1840年6月,中英-战争爆发,他撰写《平夷论》、《筹守福州议》、《筹守泉州大队议》等文,提出强兵戎边方略,力主训练兵民,互卫御侮,并主张以民意为衡立法治国,严惩-皇族琦善等,朝野各界深为赞颂。陈金城生前重修过洛阳桥,曾在洛阳桥中亭上题“海内第一桥”,闻名八闽。

陈伯达,原名声训,又名健相,字尚友,福建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人,中国共产党政治人物。他曾是毛泽东身边最重要的舆论发言人,后来更被视为文革前期除-之外的“第五号人物”。在毛泽东众多秘书当中,陈伯达是担任秘书时间最长的一个,前后共达31年。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马列学院副院长,第三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顾问,全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主任,《红旗》杂志总,国家计委副主任。

景点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西南7.9公里

梅岭村:梅岭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贺龙故居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贺龙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贺龙故居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此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贺龙元帅纪念建筑。

故居由贺龙的祖父贺良仕建于清末,民国5年(1916),贺龙捣毁芭毛溪盐局,组织武装后,故居于次年7月27日被反动派烧毁。民国8年(1919),贺龙的父亲贺士道在原址重建。民国17年(1928)2月贺龙回洪家关领导桑植起义,次年率部转移后,11月24日故居再度被反动派烧毁,仅余槽门残墙,1978年按原貌复建。

故居坐北朝南,木结构,大小房屋6间,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右侧另有马厩牛栏,故居前有木石结构的槽门,四周有围墙。现故居内有贺龙的卧室,左厢房贺龙父母的卧室和堂屋等均作复原陈列。1979年6月曾在左侧新建陈列室一栋。

贺龙(1896—1969),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原名文常,字云卿,桑植人,曾任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1927年任南昌起义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二、六军团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八路军一二0师师长,晋绥军区司令员,西北军区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司令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1955年授元帅军衔,中共七届中央委员,八届政治局委员。

1983年10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45-45。

门票

免费参观

开放时间

淡季9:00~16:00;旺季8:00~17:00

景点位置

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村

贺龙(1896-1969),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 湖南桑植人。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蔡蒙吉故居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蔡蒙吉故居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民族英雄蔡蒙吉故居建于公元1185年,距今有800多年历史,1987年被列为梅县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资料显示,蔡蒙吉故居是梅州最古老的民居。蔡蒙吉,宋末民族英雄、诗人,八岁通经,十二岁中进士,被誉为梅州第一神童,与其祖父蔡若霖、父亲蔡定夫号称为“一门三进士”。宋末,蔡蒙吉在松源等地散家财,助兵饷,举义旗,组义军,开义仓,济灾民,特别在改学制、办义学方面开先河,威振梅州。因其忠烈,就任“梅州签书事、义务总督”,统兵六千勤王,与元兵浴血奋战,被俘后不受利诱,尽忠报国。文天祥感其忠节,特前往吊念,并在屋内写下“忠孝廉节”四个大字。

2014年1月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陈胜元故居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陈胜元故居为厦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胜元故居位于湖里区殿前街道神山社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清乾隆年间。

保护范围:东、北面以殿前6号路为界,西侧由围墙外延10米,南侧由围墙外延5米。

神山社区:名称: 神山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 殿前四路280号 邮编: 361006 联系方式: 3981686 工作时间: 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 机构简介:

神 山 社 区 概 况神山社区位于厦门岛的西北部,地处高殿社区周边,辖区面积2.3平方公里,主要由中交三航局厦门分公司、神山公寓、731。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朱光潜故居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朱光潜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朱光潜故居,位于桐城中学西隅,原有专石结构房屋三间,两坡屋顶,青砖墙壁。抗战期间,美学宗师朱光潜曾在此居住。

朱光潜(1897--1986),系我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美学大师,同时又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哲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朱先生学贯东西,知识渊博,造诣精深,尤以他完美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和严谨的学风,为世人树立了一个真正学者的光辉形象。朱先生生前是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政协常委,中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委员和顾问、北京大学一级教授。700余万字的著作,由安徽省出版社出版成煌煌20巨册《朱光潜全集》传世。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桐城县人。父亲朱子香,是乡村私塾先生,颇有学识。朱光潜少年在父亲的督促下读私塾,15 岁上高小,半年后升入桐城中学。在桐中他弃时文而从古文,受国文教师潘季野熏陶而对中国旧诗产生浓厚兴趣。中学毕业后,入免费的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入学后一年又考取北洋政府教育部派送生,到英国人办的香港大学学教育。民国7 年(1918)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文立正故居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立正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立正故居位于衡阳市衡山县东湖镇天柱村庙湾组。

文立正,原名立徵,字国遒,衡山县东湖镇天柱村人。1911年4月出生。1934年7月,考入北平辅仁大学。次年,积极参加“一二九”抗日爱国-,与反动-展开英勇搏斗。1937年10月,赴鲁北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

1938年3月,由李锐、谢文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鲁南人民自卫军训处副处长,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政治部副主任,鲁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鲁南军区独立支队代政委兼铁道游击队政委,中共鲁南二地委委员、宣传科长等职。在担任铁道游击队政委期间,他头戴破毡帽,身着旧棉衣,脚穿铲鞋,腰揣两支手枪,率部在津浦干线及枣庄临城支线上,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主动出击,爬飞车、断铁轨、炸火车、袭洋行、毁桥梁,夺机枪,打得日军魂飞魄散,惶惶不可终日。

1945年2月22日深夜,文立正在山东临城县六区丁家堂村开辟工作,上完党课后, 因叛徒告密,遭日伪军袭击,壮烈牺牲,时年34岁。牺牲后就地安葬于临城县(今腾县)西岗镇丁家堂村西堤的一个土岗上。新中国成立后,迁入山东临沂烈士陵园,现陵园内有文立正纪念亭,文立正烈士墓。文立正是铁道游击队政委,长篇小说、电影《铁道游击队》就是以其战斗史实为创作素材进行创作的,其中的铁道游击队政委李正的生活原型就是文立正。“李正”是“立正”的谐音。文立正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100位抗日英雄之一。

文立正故居坐北朝南,后依天柱峰,前临村级公路,左右为居民,其中一棵古老樟树枝桠覆盖,遮阳蔽日,使故居增色不少。现尚存原屋3间,原大门亦保存完整。但由于年久失修,已成危房。

文立正故居于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4月被衡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天柱村:天柱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梁元桂故居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梁元桂故居为恩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清代

地址: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六巷1号

此故居是同治年间台湾知府、二品官员梁元桂未入仕前及辞官后的居所,为其父梁日蔼所建,1840年破土动工,1842年竣工,历时两年,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墨绿色琉璃剪迈,是当时歇马村为数不多的石脚墙屋之一。

梁元桂,字世液,号馨士,圣堂镇歇马村人。自小聪颖好学,县试冠军。道光(1846)丙午科顺天举人,咸丰(1852)恩科进士(又称“进士第”),钦派陵差二次,任福建延平府、福宁府、邵武府、台湾府知府,福建台(湾)彭(湖)兵备道兼提督学政、副钦差大臣,按察使司衙加一级,光绪元年(1875)任福建监试等职。

解放后没收地主官僚的财产,梁元桂故居被分给两户贫农居住,落实政策后归还给梁元桂后人梁华熙、梁华照兄弟。歇马举人村旅游区计划将其布置成梁元桂实物展馆,供游客参观,以梁元桂治理台湾时的事迹,对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07年1月恩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歇马村:歇马村位于广东恩平圣堂镇内,交通便利,背山面水,风景优美,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元代古村,有着全国文明村、广东最美的乡村、绿色生态村、健康长寿村、教育文化村、民俗文化村等美誉。 丁财贵寿的岭南名村。“区村名堂歇马水,还有乌石一老龙”讲的是恩平三大风水名村,其中以前拥一江锦水的歇马最为有名。歇马是恩平有名的风水村,相传是著名风水大师赖布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草原英雄小姐妹故居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草原英雄姐妹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草原英雄小姐妹故居

1964年2月9日(农历腊月26日),龙梅玉荣姐妹俩替父亲出去放牧集体的羊群。因遭遇突袭的暴风雪,追随羊群,与暴风雪搏斗了一昼夜,直到筋疲力尽,昏倒在雪地里。10日上午,冻僵不省人事的龙梅、玉荣被当地牧民发现后,及时送往矿区医院抢救。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亲笔题词,高度赞扬她们大公无私的拼搏精神,号召全区青少年向“草原英雄小姐妹”学习。她们的英雄事迹,通过新闻媒体传遍了全国各地。艺术界又将她们的事迹搬上了银幕舞台。近半个世纪以来,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名字在大江南北享誉四方,她们的光辉事迹蜚声海内外。作为集体主义的精神楷模成为一代代青少年学习和工作的榜样,塑造了一代一代的少年儿童,成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光辉典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柳青故居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柳青故居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吴堡县城以北40公里的张家山乡寺沟村是著名作家柳青的故乡。柳青(1916~1978)现代作家,原名刘蕴华,1916年7月2日出生于张家山乡寺沟村一个农民家庭。柳青一生0版了多部小说。其中长篇小说《创业史》属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创作的最优秀成果之一,它不但在国内深得读者好评,且被译成英、日、德、西班牙等多种文字,在国外享有较高声誉。

地址:吴堡县张家山镇寺沟村

A区:东、南、北至故居围墙外扩20米,西及西南至吴(吴堡)米(米脂)公路边界。

B区:东、南、北至A区各外扩50米,西同A区。

柳青(1916—1978),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当代著名小说家。他早年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奔赴延安。抗战胜利后,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解放战争后期,又辗转回陕北深入生活。解放初期,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1952年任陕西省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副书记,并在长安县皇甫村落户达14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伦勃朗故居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介 绍当画家伦勃朗从莱顿搬出来之后(1631年),就与艺术品商人亨德里克·维伦布霍一起住在安东尼布雷大街。他在这里认识了他的妻子萨斯基维,他经常为她画像。1635年,伦勃朗夫妇搬到当时的富人区新多伦大街。4年后,伦勃朗在犹太人区购买了一幢豪华的房舍,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这里度过,并且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变得一贫如洗。

1660年,他不得不把这幢房子卖掉。然后,他又搬回了罗泽恩运河畔,其债主拍卖了他的财产,所以伦勃朗的故居里的陈设都不是原件。不过,这里的家具仍出自他所生活的时代。

现在,他所有的版画(250件)作品都陈列在这里,其中还有大量以阿姆斯特丹及其郊区为主题的蚀刻版画(参观需1小时)。 交 通地址:Jodenbresstraat 4-6。 门 票/开 放 时 间可使用博物馆卡(MJK)。 开放时间:星期一—星期六,10:00—17:00;星期天,13:00—17:00。

荷兰阿姆斯特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程豫故居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程豫故居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程豫故居

时代:清

地址:山阳县高坝店镇高坝街道

保护范围:建筑本体外墙以内。

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20米。

2018年,程豫故居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高坝店镇:高坝店镇位于山阳县城东,银花河上游,距县城20公里,面积172.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73公顷。全镇辖17个行政村,88个村民组,2002年底有总户数7856户,29227人。 高坝镇气候属北亚热带向温暖带过度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境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山川兼有,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尤其是中草药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近年来,大力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尹昌衡故居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尹昌衡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尹昌衡故居位于升平镇昌衡村,原名“昌衡故居”,主要包括尹昌衡纪念馆、共和文化广场、辛亥园林、纪念群雕,故居建有“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共和碑”。其中,止园诗文碑廊由五个篇章组成,雕刻的诗文碑展示了尹昌衡一生69年的生活经历,分别是少年立志篇、西征卫国篇、亲情乡土篇、道义境界篇、归隐著述篇,共存诗文50首。

昌衡故居从2001年10月以来,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和本地中小学生、有志青年1万余人。共青团彭州市委于2001年3月授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彭州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9月授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属彭州市公安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尹昌衡(1884—1953),原名昌仪,字硕权,号太昭,别号止园,四川彭县(今彭州市)升平镇人。曾任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总教习(相当于校长)、四川军政府军政部长。1911年12月22日凌晨,尹昌衡调集2000余人生擒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并在成都皇城坝公审赵尔丰,当众尽斥其罪,并令部下将赵尔丰当场诛于皇城“明远楼”,铲除了这个腐朽残暴的清廷死党。尹昌衡(1。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李井泉故居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李井泉(1909年—1989年),出生在江西省临川县唱凯镇仓下村一个农民家庭。曾任中共川西区党委第一书记、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第一书记兼成都军区第一政委。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00年8月,李井泉故居被认定为“抚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唱凯镇:唱凯镇位于赣抚平原腹地,地处抚河下游,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35152亩,人口4.7万,全镇辖18个村委会、一个居委会,164个村小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发达,316国道穿镇而过,东乡河、抚河环绕其间,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临川北部的集市贸易中心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也是闻名省内外的建筑之乡和商贸重镇。唱凯镇山清水秀,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有着丰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包惠僧故居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包惠僧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包惠僧故居位于但店镇拱桥铺村社庙湾,始建于清朝末年。故居背倚山岗,面临小河,前面是上、下巴河交汇处的冲积平地,土地肥沃,阡陌纵横。故居座西向东偏北,一进两幢,并排四间,中有天井,前后室厅,一侧有厢房,厢房前后各一卧室,天井另一侧为一间长横房和两间卧室,正屋后有一长横披屋,门前两口水塘相连,一棵大樟树耸立在水塘边。故居为土木结构,墙体除底层为青砖外,均为土砖。包惠僧投奔革命后,故居由其兄长及侄子们居住,1958年大办钢铁时拆毁。2008年,包惠僧故居修复。

包惠僧(1895~1979)乳名贵三,学名道亨,别号平侯,自号惠僧。但店镇拱桥铺村社庙塆人。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同年肄业于北京大学文学系。1920年9月和-、陈潭秋等在武汉发起组织共产主义小组,任支部书记。1921年代表-、陈公博作为广州代表出席0一大。1923年任0武汉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5年任黄埔军校教导师-表兼政治部主任等职。七·一二-政变后脱离党组织。1931年后任蒋介石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议、内政部户政司司长等职。1947年,户政司扩编为人口局,任局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澳门,11月回到北京。1950年,到内务部任研究员和参事。1957年4月,调任国务院参事。1979年病逝,著有《包惠僧回忆录》。

包惠僧(1894~1979),乳名桂酸,学名道亨,别号平侯,自号惠僧。但店镇拱桥铺村社庙塆人。其出生于小康家庭,5岁入私塾。1907年,就读于黄州高等小学堂,受熊十力、李仲揆、刘子通、吴昆等黄冈四杰影响,崇拜孙中山、黄兴等革命领导人。辛亥首义后,于重阳节回家祭祖,因受到不平等待遇,怒杖房长,愤然而去,流浪武汉。1915年,包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北省立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罗芳伯故居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罗芳伯故居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罗芳伯故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石扇镇西南村,年代为清,属于古建筑。

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罗芳伯故居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1738—1795)罗芳伯,原名芳柏,俗称罗大哥,梅县石扇西南村人。清乾隆三年二月(1738年3月),出生于耕读之家。少年时“负奇气,性豪爽,尤喜结纳”,“自幼学文习武为群儿冠”,“尝于学书习剑之余佐治耕牧,遇事勤奋,乡里称之”,“成年后,由于业儒不就,又不甘老死乡曲。“乃怀壮游之志”,想出洋到东南亚去干一番事业。 清乾隆十七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赵翼故居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赵翼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赵翼故居位于前北岸7号(延陵西路)。赵翼(1727~1814),字耘松,一字云崧,号瓯北,清雍正五年(1727年)生于阳湖县安尚乡(今武进戴溪乡)西干圻村,他57岁时,方移居常州城内白云溪旁。嘉庆十九年(1814年)卒于常州。

赵翼是清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诗人,与袁枚、蒋士铨合称“江左三大家”。赵宅原有平屋5进,现头、五两进已毁,二进存轿厅2间,三进存大厅5间,均为民居。四进3间为著书处“湛贻堂”:硬山造木结构,堂宽203米,进深157米,高76米。西首另有书斋“箫斋”3间,均为清初建筑,由其后裔居住。原大门前有一对石狮,并有“探花及第”匾额,中堂内有清著名书法家王文治书匾“湛贻堂”,“文革”中毁坏无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许杏虎烈士故居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许杏虎烈士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许杏虎烈士是新中国杰出的战地记者,北约轰炸南联盟期间临危不惧,高度敬业,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祖国发回了大量的战地新闻。许杏虎烈士牺牲后被中宣部、人事部授予“人民的好记者”称号,也被南联盟授予“南斯拉夫之星”勋章。

许杏虎,男,1968年3月26日生于江苏省丹阳市,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专攻塞尔维亚语。毕业后分配在光明日报国际部任。之后在贝尔格莱德大学进修。1998年7月起任光明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自北约轰炸南联盟以来,许杏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战地采访和报道工作中,经常前往北约轰炸最为集中的地区进行采访,发回了大量报道。1999年5月8日凌晨,在以美国为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孔原故居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孔原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为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孔原先生的生平家世、业绩成就以及方便对他的研究,安源镇今年又加大投资进一步修缮改造孔原故居,丰富了陈列展品,整修了周边村民区道路、水沟,新建了多个花池,栽种了女贞、草皮等,进一步美化和修复了孔原故居及周边多处革命旧址。如今,孔原故居已成为萍乡市民游览观赏的好去处。

孔原(1906-1990年),原名陈铁铮,曾化名田夫、田心,萍乡县人,早年就读于萍乡中学,参与组织过萍乡工人运动和-,解放前曾任0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0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人民政府政务院海关总署署长,中央调查部部长等职,并在0第十二大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9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孔原故居坐落在安源镇张家湾村(军事会议旧址附近),总用地面积604.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6.1平方米。为纪念革命先辈,弘扬安源精神,着力把孔原故居打造成经典红色旅游景点,安源镇去年投入60余万元对整个孔原故居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并对故居外部环境进行了改造,增设孔原事迹简介及图片介绍等,免费对外开放。

孔原(1906-1990),原名陈铁铮,化名田夫、田心,江西萍乡人。孔原早年就读于萍乡中学,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西北工委委员、西南工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和组织部部长。解放后,曾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署长、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国务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胡居仁故居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胡居仁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胡居仁故居位于社庚乡古塘村,这个村绝大部分为胡姓。该房屋占地面积262平方米,从结构与装饰来看,属徽派建筑风格。在气宇轩昂的门楼上刻有“淑心遗润”四个石雕大字。故居有400—500年历史,高墙外观森严,墙线错落有致,廊柱石雕,窗楹木雕,花纹清晰精致,厅前厅中有两处四水归堂的“天井”。原宅面积较大,现存房屋仅为其中一部分,房前原有旗杆石一块,现不存。

胡居仁(1434年—1484年4月7日),字叔心,号敬斋,余干县梅港(现属江西)人。明朝理学家。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1434年),卒于宪宗成化二十年三月十二日(公元1484年4月7日),享年五十岁。幼时聪敏异常,时人谓之“神童”。稍长,胡居仁从安仁干淮游先生学习《春秋》,日千言。他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左传公羊、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辞等,无不涉猎。及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