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文学常识六部【汇编20篇】

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学常识六部,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浏览

2778

文章

598

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必备训练题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31.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浙江桐乡县人,小说有《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著名长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与《秋收》《残冬》合称《》)。

32.(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语文必背的文学常识

全文共 133 字

+ 加入清单

100个必备文学常识

26、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2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28、清代词家三绝

纳兰性德、朱彝尊、陈维嵩

29、扬州八怪

汪士慎、李鳝、金农、黄慎、高翔、郑燮、罗聘、李方膺

30、北宋四大书法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宋朝文学常识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129.《陋室铭》、《秋词》选自《全唐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外集》作者刘禹锡。《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谥号“元公”,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130.《记承天寺夜游》、《浣溪沙》、选自《东坡志林》、《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

131.《观潮》选自《武林旧事》作者周密,字公谨,南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文学的起源是什么

全文共 1172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那么,文学的起源是什么?

关于文学的起源,历来有许多争论,其中有许多观点,包括巫术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虽然前三个观点都有中外圣哲名家的支持,但是纵观历史资料,都难免有一些偏颇之处。我对文学活动的起源,更侧重于支持劳动说。文学起源劳动说不仅仅是国内外著名文史哲学家支持的观点,而且其也具有一系列的合理性。且在这里作简单的阐述。

首先,文学的主体是人,不是其他的动物或植物。而恩格斯说过:“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那就是说文学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没有劳动,就无从发生文学行为。普列汉诺夫在其名著《没有地址的信》中,论述了许多“劳动先于艺术”的实例,他的主要观点是:“艺术发展是和生产力发展有着因果联系的,虽然并非总是直接的联系。”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就是说劳动先于文学存在,文学的重要起源是劳动。

其次,原始艺术在劳动中产生,是为了劳动的需要。原始人们在劳作时,为了交流信息,彼此之间用各种特殊的声音表达不同的意思,后来逐渐形成了语言,语言是劳动交流的需要。不仅是语言,最初的音乐也是为了缓解苦闷无聊的劳作而创作的。发展至如今,许多民乐,摇滚乐等音乐都是人们在从事不同工作时候根据情感不同而创作出来的。《淮南子.道应训》中有一段话:“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权力之歌也。”这里明显地包含了文艺为劳动过程中的产物这一层意思。如果没有劳动,就不会产生这些相应的艺术。

再次,劳动是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哲学上有说:物质决定意识。劳动作为一种物质生活,它决定了精神文学的内容。生活劳作激发人们的创作热忱,文学总是反映人们的生活情况,完全脱离生活劳动的文学是不存在的。例如《悯农》就是对劳动的直接描写,体现出劳动的艰辛“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白居易的《炭翁》中“伐薪烧炭南山中,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也是由于看到炭翁的辛苦劳动而抒发的对炭翁的同情。

第四点是劳动制约了早期的文学形式。早期的文学艺术多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这与劳动过程的特征关系很大。人们劳动的动作和被狩猎动物逐渐演化为舞蹈,劳作时发出的口号发展为诗歌,这些口号的节奏,是原始人最初的音乐灵感。不同的劳动特征,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文学形式。

劳动说的重要意义就是说明了文学的发生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但是,我认为文学的真正起源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劳动只是文学的一个重要起源,而不是唯一的起源,因为实践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劳动说有对其他起源说的扬弃,把其他起源说的正确观点纳入自身,整合后体现其正确的一面。综上所述,劳动说是文学的重要起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必背的文学常识

全文共 136 字

+ 加入清单

100个必备文学常识

16、乐府双璧

《木兰词》《孔雀东南飞》

17、史学双璧

《史记》《资治通鉴》

18、三史

《史记》《汉书》《东观汉记》(魏晋南北朝)

《史记》《汉书》《后汉书》(唐开元之后)

19、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20、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必背的文学常识

全文共 143 字

+ 加入清单

100个必备文学常识

36、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37、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38、唐宋散文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39、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40、元末明初吴中四杰

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常考文学常识:外国重要作家作品

全文共 1005 字

+ 加入清单

外国重要作家作品

1.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其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2.雨果,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教材选其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3.都德,法国小说家。教材选其作《最后一课》。

4.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教材选其作《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5.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代表作品有《再塑生命的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6.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教材选其作《登勃朗峰》。

7.普希金,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教材选其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8.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教材选其作《变色龙》。

9.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教材选其作《皇帝的新装》。

10.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教材选其作《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

◆重要文体

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2.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一般叙事兼议论,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如周敦颐的《爱莲说》,韩愈的《马说》。

3.记,古代的一种散文。这类文章内容大多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也有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4.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5.表,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

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表”中的范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文学常识:两汉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两汉

8、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所学课文《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历史散文。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之一,前"三史"之首。所学课文:《周亚夫军细柳》。

9、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所学课文:《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10、《礼记》战国至秦汉论著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有《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所学课文:《虽有佳肴》选自《礼记.学记》;《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年初中语文必修课外文学常识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26.《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27.编年体史:第一部书是《春秋》,最详备《左传》,最大《资治通鉴》。

28.第一部国别体是《国语》,第一部纪传体《史记》,第二部纪传体《汉书》。第一部断代史《汉书》,第二部断代史《后汉书》。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29.“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中考诗歌赏析之《渡荆门送别》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记下了他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表达了浓浓的乡思。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目的(叙事).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这是由抒情主人公的视点(李白坐的船在前进)不断移动形成的。长江滚滚远去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远景。)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都用了比喻)(近景)尾联“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抒情)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将全诗用一根无形的线收束在一起,意得象外,余音袅袅,富有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年初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必修文学常识

7、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存《庄子》一书由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写成,全书现存33篇,又名《南华经》。庄子的文章富于想象,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刘熙载《艺概·文概》评其“意出尘外,怪生笔端。”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亦评论《庄子》一书“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8、《陈情表》选自《文选》。李密,一名虔,字令伯,西晋(时代)文学家。《古文观止》评价: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古诗文记诵默写失误例举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诗文默写是中考语文试卷上最容易得分的部分,同时也是评分最严格的部分。有些考生走出考场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凡是默写出的题全都填对了,其实未必。笔者有幸连续四年参加中考阅卷工作,发现考生默写时常常失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括号中为别字):

一、因字音相同或相近而失误

1.先天下之忧(优)而忧(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村)。

3.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别有幽(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岸)花明又一村。

6.前事(前世)不忘,后事(后世)之师。

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凄凄)鹦鹉洲(州)。

二、因词义相近而失误

1.生当作(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辉)。

3.路漫漫(茫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嘉)节倍思亲。

三、因字形相近而失误

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情)。

2.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驰)。

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溪)。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汉)青。

四、因习惯语序干扰而失误

(即把名句中某词误作现在常用的双音词)

1.江山代有才人(人材、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诗歌)合为事而作。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楼层)。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小山)。

5.有朋(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6.两情若是久长(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浓妆淡抹)总相宜。

五、因有相同字眼干扰而使诗句“串门”

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与“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3.“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六、因书写不慎而失误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己)。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仓)海。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蝉)娟。

要做好古诗文记诵默写题,关键在于平时要严格训练,将易写错的地方记牢,记死。一定要记住动笔写,写完后和书本对照,发现错一句,就“消灭”一句。另外,还要全面了解句子的出处,充分理解句义,这样方能在考场默写时做到得心应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汇总之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必背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71、杜甫

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感情真切,思想深刻,意境深沉,语言准确,许多诗流传千古。

72、白居易

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深刻反映现实,反映民众疾苦,感情充沛,语言通俗,雅俗共赏。代表作有《长恨歌》《忆江南》《卖炭翁》。

73、韩愈

世称韩昌黎,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积极提倡古文运动,恢复古代朴实文风,留下大量文情并茂的文章。

74、柳宗元

积极提倡古文运动,写出大量优秀散文、游记、寓言、诗歌等。代表作有《小石潭记》《江雪》《捕蛇者说》。

75、杜牧

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江南春绝句》、《阿房宫赋》等为其代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文学常识填空题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1.鲁迅,原名_周树人__,字_豫才_,我国伟大的_文学__家、__思想__家、__革命_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小说代表作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

2.茅盾,原名__沈德鸿__,字__雁冰_,我国伟大的革命文学家。长篇小说表作是《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他和散文《白杨礼赞》和《风景谈》被称为散文的姊妹篇。

4.老舍,原名_舒庆春_,字__舍予__现代著名作家。长篇小说代表作《骆驼祥子》;话剧代表作《茶馆》;他也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__人民艺术家__"的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语文古诗汇总之诗中春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5、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11、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年初中语文必修进阶扩充知识文学常识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蜀道难:《蜀道难》原本是乐府古题,李白初到长安会见贺知章,出示《蜀道难》,博得“谪仙”雅号。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他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自《诗经》《楚辞》以至六朝诗歌的优秀传统,形成了歌行所特有的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李白也是五七言绝句的圣手。五绝含蓄、深远,只有王维可以相比;七绝则韵味醇美,音节和谐流畅,感情真率,语言生动,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标举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标准,和王昌龄的七绝,被评为有唐三百年的典范。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他是继屈原而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以惊俗骇世的笔墨,恣意挥洒,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借以抒发个人怀抱的抑郁与不平。他鞭挞封建社会的魑魅丑怪,淋漓尽致,真所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年初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必修文学常识

10、词,诗歌的一种。又称长短句、曲子词、诗余。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和豪放。

1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张衡传》选自范晔的《后汉书》,

前四史指《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

12、蒙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帕斯卡尔,17世纪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他的名言是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文学常识之分层背诵法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分层背诵法,就是先理解背诵部分的总的意思,然后把它分为几个层次,归纳概括出每层的意思,了解层与层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思路理清,将各层的意思连贯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反复诵读几遍,就能较快地背诵下来。这种方法适合于背诵段落或篇幅不长的课文。比如《为学》这篇课文,首先要注意理清思路,划分层次,找出联系。全文可分三大段。第一自然段为第一大段,提出全文的观点:人求学确实有难易之别,但只要努力去学,就能变难为易。要记住这一段,一是要理清它的主要观点,二是要理清由一般事物到具体事物的推理过程,三是要抓住对照的写作特点。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为第二大段,是用“僧之南海”的事例证明上述观点。第二自然段头一句是第一层,交待地点、人物;第六自然段是第三层,交待结果;中间贫富二僧的两次对话是第二层。最后一自然段为第三大段,总结全文,勉励晚辈应向贫僧学习,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前一句承上文而引出后一句;后一句顺着上文而来反问点明题旨。经过这样梳理一番,再反复读几遍,就很容易背诵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年初中语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必备训练题填空题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7、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并称“班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教材中《》《》《》《》等均出于此书。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汉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其中《__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__________》合称“乐府双璧”。

9、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诗人。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语文文学常识之四书

全文共 1337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常识(三)

1.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语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9.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頫10.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

11.文房四宝:湖笔微墨宣纸端砚

12.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13.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棋书画14.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15.书四库:经史子集16.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

17.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18.五花:金菊花-卖花女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火辣花-玩杂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

19.八门:巾-算命占卦的皮-卖草药的彩-变戏法的挂-江湖卖艺的平-说书评弹的团-街头卖唱的洞-搭蓬扎纸的聊-高台唱戏的

20.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21.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千阮瑀应瑒刘桢

22.七政(七纬):日月金木水火土23.战国七雄:赵魏韩齐秦楚燕

24.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25.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

26.神话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27.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魏宋晋齐梁陈隋

2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30.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32.扬州八怪指;汪士慎李鳝金农黄慎高翔郑燮罗聘

33.九州指: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

34.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本身子孙曾孙玄孙

35.九章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36.九歌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37.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说家

38.中国历史上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蔡琰左芬(左思之妹)苏惠谢道韫鲍令晖(鲍照之妹)薛涛李清照朱淑贞秋瑾

39.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精忠旗》《清忠谱》《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40.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41.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2.中国十部著名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43.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4.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

45.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脯时日入黄昏人定

46.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4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48.七夕指:七月七日

49.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大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