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缙云米仁酒(汇集14篇)

缙云烧饼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缙云烧饼是从轩辕帝那学来的,而轩辕氏又称缙云氏,所以就有了缙云烧饼这样的一种说法。好吃的缙云烧饼应该要怎么做呢?下面,问学吧小编来为你介绍缙云烧饼的做法。

浏览

2626

文章

14

篇1:缙云土面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缙云土面,也称索面,微咸,细长盈米,由民间手工自制。烧制时可拌可炒,也可烧汤,是缙云民间节庆和待客的传统佳肴。

缙云土爽面是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的特产。缙云土爽面以外形均细,整齐美观,口感柔软,细滑香浓而称著。是一种手工制作的面条,历史悠久,在周边享有盛名。烧制时可拌、可炒、可烧汤。因其细长、柔韧、滑软而成为缙云民间节庆和待客的传统佳肴。

缙云土面:也称爽面、索面卵。是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的的一种传统美食。烧制时可拌、可炒、可烧汤。因其细长、柔韧、滑软而成为缙云民间节庆和待客的传统佳肴。与缙云烧饼、红烧溪鱼合称缙云三大美食。

《缙云县志》中写到的:“拜年上门,先喝茶,吃糖果,随后吃索面卵”。这索面卵,说的就是缙云土爽面加鸡蛋。缙云各乡各村都制作土爽面,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进门主人就盛一大碗土爽面加蛋来招待客人,都想讨个长寿吉利、好运顺爽的彩头。

爽面的特点,微咸,细长盈米,烧制时可拌可炒,也可烧汤,是民间节庆和待客的传统佳肴。它选用面粉、食盐、水,无任何化学添加剂,由家庭手工制作而成。其历史悠久,口感爽滑细腻,醇香宜人,深受大众喜爱,是缙云民间节庆和待客的传统美味佳肴,是江南罕见的拉面。

爽面的加工法独特,其烹饪方面也不同于别的挂面,其独特的烹饪方法如下:

1、煮面:煮面时要放入比别的挂面多一倍的水,水开后,才能下面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土面由于在加工时已加入食盐,所以在烧的时候不用再放食盐了。

2、炒面:用沸水将土面烧至八成熟(费时约两分钟)后捞起,过凉水,以防炒面时结团。然后把锅里的水倒出,把锅烧干后放油入锅,将青菜、肉丝、鸡蛋等辅料炒至八成熟时,将沥干的土面放入锅内拌匀,最后加调料装盘。

3、葱油汤面:先将青菜、肉丝、鸡蛋等辅料炒至五六成熟,加足量的水烧开后放入土面,煮3分钟后,起锅装盘,加入葱花、淋上热猪油即可。

4、拌面:烧好辅料备用,再用沸水将土面烧至九成熟时捞出,和辅料搅拌均匀,就可以食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缙云米仁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缙云米仁栽培历史悠久。传说在黄帝轩辕氏炼丹的配药中就有缙云米仁。据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仙都志》载:草木可药者有“芍药、白术、复盆子、薏苡仁”等178种,列为当地中药材资源。缙云县民间历来就有在田头地角或低洼田块或沟渠边种植米仁的习惯,在民间还普遍采用猪肚装米仁煮着吃的习俗。有民间小调:“苡米胜过灵芝草,食药营养价值高,常食可以延年寿,返老还童功能高”。 改革开放后,缙云米仁产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缙云米仁作为“注射用薏苡仁油”专用生产原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屡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

地域范围

缙云米仁(薏苡)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地域范围包括:缙云县五云镇、壶镇镇、新建镇、东方镇、东渡镇、大源镇、舒洪镇、大洋镇、七里乡、双溪口乡、溶江乡、三溪乡、胡源乡、前路乡、方溪乡、石笕乡全部16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9°52′—120°25′,北纬28°25′—28°57′。保护区范围总面积约20万亩。2011年米仁(薏苡)种植面积6000亩,谷产量1500多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缙云米仁(薏苡)果实外稃白色,颖果为淡黄色,呈宽卵形;脱壳后胚乳呈乳白色,断面玉白色,粉性略糯; 煮后汤呈乳白色,略带清香,无渣,味微甜。 (2)内在品质指标:水分不得超过13.0%。总灰分不得超过2.0%。种仁中粗蛋白不少于13.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5.5%,脂类不得少于3.0%。 (3)质量安全:具有《NY/5305-2005无公害食品 粟米》食用安全性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缙云烧饼是怎么做好吃美味的方法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缙云烧饼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缙云烧饼是从轩辕帝那学来的,而轩辕氏又称缙云氏,所以就有了缙云烧饼这样的一种说法。好吃的缙云烧饼应该要怎么做呢?下面,小编来为你介绍缙云烧饼的做法。

缙云烧饼的制作方法

缙云烧饼食材准备

面粉,夹心肉,梅干菜,老面团,盐,饴糖,芝麻少许。

缙云烧饼食材准备

小麦面粉250克,夹心肉100克,梅干菜50克,酵母3克,麦芽饴糖适量,盐,黑芝麻少许。

缙云烧饼制作方法

1、将面粉和老面团加水拌匀,肉团发酵;

2、夹心肉加入切碎的梅干菜,盐拌匀成肉馅;

3、取面团小剂,包入馅料,按扁,擀成圆饼;

4、在饼胚上刷上饴糖,撒上芝麻,放入炭火炉壁上烤3分钟,金黄时取出即可。

小贴士

反面沾上少许水就能贴在炉壁上了。

缙云烧饼名字由来

相传缙云烧饼和轩辕皇帝缙云仙都的用鼎炼制仙丹有关,说是当地民众效仿着用土鼎炼丹,后来一家妇女在儿子炼丹的土鼎中顺手贴了张饼,然后就出现了这种烧饼。所以后来说缙云烧饼是从轩辕帝那学来的,而轩辕氏又称缙云氏,名字也就这样来了。点击下页查看更多>>>特色烧饼的制作方法

缙云烧饼制作步骤

1、面粉加入酵母粉和水揉成面团发酵;

2、梅干菜洗净后沥干与夹心肉混合,加盐拌匀成馅;

3、将发酵好的面团揉匀分成等分,揉圆擀薄后包入馅料;

4、然后按扁,擀成直径10多厘米的饼胚,刷一层麦芽糖;

5、然后撒上黑芝麻,放入预热200度的烤箱中,烤18分钟即可。

小特色

需要根据自家的烤箱脾气调节。

缙云烧饼家常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缙云寺

全文共 1428 字

+ 加入清单

缙云寺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缙云寺位于重庆市北碚。它坐落在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佛教胜地——缙云山中,始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423年),后曾称“相思寺”、“崇胜寺”、“崇教寺”,曾受到历代帝王封赐。缙云寺为国内唯一的迦叶古佛道场,寺中自古办学,名为“缙云书院”。

缙云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423年),后曾受到历代帝王封赐。唐高祖李渊(618年)曾亲笔题名“禅真宫”,唐大中元年(847年),宣宗皇帝赐寺额为“相思寺”,系山有相思岩、相思竹、相思鸟之故。唐乾符元年(874年),定济和尚重建寺庙,971年慧欢禅师主持修葺殿宇。998年,宋真宗将宋太宗读过的240卷梵经送到这里,供奉在寺中。宋景德四年,真宗赐名“崇胜寺”。明永乐五年成祖皇帝敕谕“缙云胜景”,明天顺元年(1462年)英宗皇帝又踢名“崇教寺”,万历三十年神宗皇帝下令改为缙云寺,赐题“迦叶道场”。

《南北朝时期》

·晋朝末年,大将刘裕,征服了南北两支割据势力,逼晋朝最后一个皇帝退位,自己坐上皇帝宝座,在公元420年建立新的汉人政权,国都建康,国号宋,史称宋﹙前宋﹚,这便是南北朝的开始,三年后、史称宋武帝的刘裕病死,其子继位,年号改为景平,缙云寺就是在这景平元年即公元424年由慈云禅师开山修建而成。

《唐朝时期》

·公元617年,随炀帝当权,太原留守李渊,率子李世民,晋阳起兵攻下长安,自己登圾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宗。618年唐高宗李渊亲笔题写禅真宫送赐缙云寺,由此、寺名更为禅真宫。

·公元847年唐朝唐宣宗执政,推翻了唐武宗折毁天下佛寺的行动,可能武宗时对禅真宫有所折损。因寺的附近有相思岩,相思树,故唐宣宗又将寺名,更改为相思寺。本来佛缘有色戒,相思二字似乎欠妥,但皇帝御赐,是金口玉言,难以拒绝。

·公元874年,唐朝唐懿宗执政,大兴佛教,该寺又由定建和尚,组织重建,维持原名。

《宋朝时期》

·公元960年,五代十国的后周,将领鼓噪,将黄袍加身于他们的统领赵匡胤,这就是历史上的陈桥兵变,后周恭帝禅位于他作了皇帝,建立宋朝。964年,宋派兵灭蜀,971年该寺慧吹禅师,再次将相思寺重新整修。

·公元998年,宋朝第三个皇帝宋真宗在位,由于993年四川青城山王小波农民起义,建立了大蜀王政权,宋朝派兵讨伐,取得胜利。宋真宗便将其父宋太宗诵读过的梵经24卷送到相思寺院保存供奉,希望梵经神符能抑制“天下未乱蜀先乱”的魔咒。至今仍存留于该寺,成为国宝。其后1007年,宋真宗将相思寺改名为崇胜寺,有纪念灭蜀得胜的心意。

《明朝时期》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其第三个皇帝朱棣即位,史称明成祖,年号永乐,1408年即永乐5年,对崇胜寺敕瑜“缙云胜景”寺庙扁额,送到寺里,石刻于石牌坊横额上,至今犹存。

·1457年,明朝发生英宗复辟夺门之变事件,英宗即位,1462年,明英宗将崇胜寺更名为崇教寺。

·1572年朱翊钧即位,是为明神宗,年号万历,1602年即万历30年,明神宗下令将崇教寺改为缙云寺,并亲笔赐题迦叶道场,刻于寺前石牌坊横额上,至今犹存,成为该寺重要古迹。

·明末清初,寺毁于火灾.传说是因为当时寺内和尚,横行四邻,当地老百姓恨之入骨,趁张献忠入川时,聚众上山一把火把寺烧毁。现存寺庙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破空和尚主持修复的。

·民国时期,缙云寺成为汉藏教理院,即佛教神学院校址,由太虚法师主持,培养出一代佛教大师赵朴初,唯贤大师等。抗日时期,蒋曾亲身前往缙云寺拜访太虚法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缙云爽面博物馆

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云县爽面博物馆位于“浙江绿谷”生态示范区——缙云县舒洪镇姓王村。自2016年4月开始建设,于2017年10月完工,是一个集爽面文化展示、体验、品尝及培训为一体的基地。

缙云爽面是缙云十大乡愁富民产业之一,作为开展“草根创业”行动的重要内容,已纳入2016年民生清单。2008年被丽水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评为丽水市"处州十珍"农产品。作为老牌的土面生产基地,缙云爽面在业内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现已形成了“玉屏山”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省级著名商标。

舒洪镇姓王村是土面文化的发祥地,制作历史悠久,是我县最大的土索面生产加工主产区,该村加工土面农户已达400多户,年加工量达4000吨,产值达4800多万元,实现利润3000多万元。并于2005年成立了姓王土面专业合作社,为村民增收保驾护航。该合作社于2008年被浙江省农业厅评为浙江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7年成为我县农产品旅游地商品生产经营主体。

缙云县爽面博物馆总用地面积673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52.3平方米,内设爽面文化展示区、爽面加工制作体验区、培训区、品尝区和爽面购买区,具有宣传推广、培训指导、品尝试吃、旅游购物四大功能。

一、宣传推广。爽面文化展示区面积达550平方米,主要由面条演变史展区、农耕工作展示区两部分组成,对缙云爽面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制作工艺、文化传承等内容起了一定的宣传作用。

二、培训指导。爽面加工制作体验区面积达850平方米,可让游客亲自体验做爽面的制作工艺和流程;爽面培训区面积达968平方米,基本满足年平均培训人数1000人的要求。同时,爽面博物馆内将开设理论培训班,内容包括爽面制作工艺、电子商务销售等,实训基地和理论培训相结合,将有效规范制作土面环境质量,提高农户土面产品质量,而加强电子商务的培训,则打通传统经销模式,拓宽销售渠道。

三、品尝试吃。爽面博物馆内设有品尝区,游客可在此品尝到新鲜出锅的爽面。四、旅游购物,爽面博物馆内将建立旅游购物中心和展示中心,作为新的游客集散中心,利用旅游拉动销售,增加农民收入。缙云爽面博物馆在传承土面文化的同时,带动了缙云农民创业。

缙云县爽面博物馆将成为缙云爽面文化的一个重要宣传窗口,带动舒洪镇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让缙云爽面成为我县继“缙云烧饼”之后的第二张金字招牌。

姓王村:姓王村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赵宋时代便有人民聚集居住,而到了明万历年间(1578年),三槐堂后人王仁七公成逊(孙)带领妻与子从仙居大林樟树桥三卜迁至今玉屏山脚下,这片土地自此兴旺发达,子孙绵延不绝,之后又有李氏也从福建白塘迁入。姓王村古称贞溪塘头,取此名源于村庄坐落于贞溪岸边,村中至今仍有“水塘头”作为地名。因为村中以王姓族人居多,方位处于乡里舒洪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缙云黄花菜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缙云黄花菜是浙江省丽水缙云的特产。

黄花菜,又名金针,属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缙云黄花菜栽培历史在600年以上,是我国传统的孝敬父母、馈赠亲友的礼品。缙云黄花菜产量居浙江省内第一,全国第二。据资料,在元代即已种植,清康熙年间已成为该县主要土产之一。缙云黄花菜以蟠龙种为最佳,黄花菜干品为淡黄色或金黄色条状,有光泽、肉质丰厚,营养丰富,含18种氨基酸。具有清热解毒、安神健胃、活血利尿消肿等效用,是家庭食用佳品。黄花菜的花、根、叶均可入药,可治肝炎、水肿、扭伤腰痛,防晕船、呕吐,对于失眠症、妇女催乳也有较好作用。仙都牌花菜,又名安神菜,严格按照AA级绿色食品NY/T39标准的要求栽培而成,具有“观为花,食为菜,用为药”的美称,其本性凉,味甘。每100克黄花菜中含蛋白质4.2克,钙73毫克,磷68毫克,及铁、胡萝卜、维生素C、花粉、脂脑、糖等。因其富含花粉,常吃能维护和增强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且能美容乌发。主要用于胸膈烦热、夜卧不安、乳汁不下,黄疸肝炎,痔疮下血,智力减退及保健抗衰老等。产品主销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和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缙云敲肉羹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缙云敲肉羹

缙云人多田少,粮食缺乏。旧时凡办筵席,羹类尤多。大体有敲肉羹、米粉羹、千张羹、海参羹等,最后进为甜羹,而以敲肉羹为最鲜。此羹细切精肉,拌以山粉,置于砧板,以刀背敲肉。锅内调上汤汁,然后将肉下锅,搅拌成羹。此羹滑、爽、脆、鲜,四味俱全,人人喜欢。

“敲肉羹”是浙江省缙云县的一大特色美食,缙云无论城乡婚庆喜宴,还是逢年过节、亲朋待客都离不开这一道菜。古书上说“羹者,五味调和”,这“敲肉羹”像隐世的缙云一样,古风盎然。它既可当一道“正餐”饱食,也可作为“小吃”点缀。

用料:

这个菜的用料很简单。只需瘦肉、番薯粉、笋丁、香菇丁、豆腐丁等时鲜菜蔬、另备高汤一大碗。

做法:

敲肉羹所用的猪肉,通常选用上好的猪夹心或后腿部位瘦肉,先切成1-2毫米厚的薄片,接着粘上适量番薯粉,用菜刀刀背或擀面杖、酒瓶之类工具轻轻敲打片刻,直至肉片呈薄饼状,然后平摊在米筛等工具上备用。经反复敲打的肉片,纤维组织被人为破坏,并融入了番薯淀粉,就变得非常脆嫩了。

锅内下豌豆、笋丁、香菇丁、豆腐丁等时鲜菜蔬(视家庭条件和个人口味灵活掌握)翻炒几下后,加水和高汤,起大火将水烧至沸腾,下敲好的肉饼,然后倒入事先调好的番薯粉芡汁,边倒边搅拌,使之均匀分布,不粘锅底焦糊。再旺火滚上片刻,撒上香葱、香菜等,状似琼脂,色如琥珀,肉质脆嫩,鲜香滑爽的敲肉羹便可一一上桌待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缙云茭白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缙云茭白是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的特产。缙云县大洋、前路、壶镇等乡镇凭借独特的气候优势,所产茭白鲜嫩脆口、质优味美,逐渐在省内外市场打响了品牌。

茭白是缙云特产,茭白是一种叫“菰”植物的病体产物,菰是一种谷物结的果实叫菰。

近年来,缙云茭白产业发展很快,共有茭白种植面积3.6万亩,是全省主要的茭白产区。目前缙云茭白的种植模式有高山单季茭白、单季茭一年收两茬、双季茭白、大棚茭白等四种。缙云茭白在种植规模和多模式应用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市前列。

缙云茭白通过实施创品牌、树名牌战略,注册了“山啦”、“金水山”及“仙都”等高山茭白品牌。其中“山啦”、“金水山”牌的4000亩高山茭白基地已通过省级绿色农产品认证,“山啦”牌高山茭白已通过农业部绿色产品认证。缙云县大洋、前路、壶镇等乡镇的无公害茭白源源不断地销往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蔬菜市场,日销量约50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缙云麻糍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麻糍,缙云民间小吃。入夏新糯上市,蒸熟后,在石臼中打烂成饼。然后摘成小块,肉裹加红糖,外擦一层熟粉,以不见糖为合格。每到市日,古树下、柳亭边,均有叫卖。入冬,制成薄饼,平锅热烤。加入红糖,脆甜香糯,很受人们青睐。

麻糍的制作过程:

制作过程比较复杂,以当地出产的糯米为原料,洗净滤干后盛入甑中蒸熟,倒入石臼用木锤(由质地坚硬的黄檀木制成)舂烂,最后撮成如乒乓球大小的丸。

食用麻糍,可炸可烤,还可切成薄片晒干、油炸后碾碎,当作擂茶、米糊的香料。为表示喜庆吉祥,客家人还要在麻糍中心点上一颗四星红点。

麻糍的不同吃法:

食用麻糍,可蒸可炸可烤,还可切成薄片晒干、油炸后碾碎,当作擂茶、米糊的香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缙云仙都旅游攻略

全文共 2420 字

+ 加入清单

仙都,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境内,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景观特色,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以观光、避暑休闲和开展科学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亦是一个山明水秀、景物优美、气候宜人的游览胜地。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相传在唐天宝年间有许多缤纷彩云回旋于此山,山谷乐声震天,山林增辉。当时有刺史苗奉倩上报玄宗。玄宗听后惊叹地说:“这是仙人荟萃之都也!”并亲自写下“仙都”二字。仙都盛名由此传到今天。仙都景色美在天然,奇峰异石,千姿百态;她有桂林山水之秀又有雁荡奇峰怪石之神韵。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缙云仙都旅游攻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缙云仙都旅游景点攻略

1鼎湖峰

鼎湖峰景点是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鼎湖峰,状如春笋,直刺云天,高 170.8 米,顶部面积为 710 平方米,底部面积为 2468 平方米,堪称“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笋”。峰巅苍松翠柏间蓄水成池,四时不竭。相传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在此铸鼎炼丹,然后跨赤龙升天而去的地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用“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的诗句来描绘这个天下奇观。

2童子峰

鼎湖峰旁边依偎着一小石峰,它高40.7米,尖尖似笋,俗呼小石笋。鼎湖峰半腰有一圆洞,像人的肚脐。这小石峰高可平脐,酷似慈母身下的姣儿,故又称童子峰。近代海宁干人俊有诗云“大石气盖世,小石乐天真。天真不可复,大石误千春。

3仰止亭

仰止亭,据清六峰樵客《仙都小憩图》载:在童子峰外练金溪畔,约建于明代,当为游人瞻仰鼎湖峰雄姿的仰止之处,后废。台胞李延品、舒寿福两先生捐款重建。新亭是重檐十二柱式,黄帝合宫形,有古朴典雅之感。“仰止亭”三字,湖州李英书,亭内长联,吴亚卿撰书。

4步虚山

步虚山是鼎湖峰的后山。它东西走向,东接高天坪,西为石笋漏,南为下官坑,北俯板堰,海拔高364米(步虚,道家名词,道教斋醮中道士在醮坛上边赞诵边步行的仪式动作)。它的西头原与鼎湖峰为一体,形成于白垩世晚期,后经流水的冲刷和寒暑风化(垂直节理),才慢慢自然崩塌分离,形成许许多多尖柱状的石柱。

鼎湖峰就是其中最高最大的石峰,故步虚山,西端俗称石笋漏与石侧漏。元《仙都志》云“步虚山,在仙都山前,正与玉虚宫相对,叠嶂倚空,群峰掩映,……古老云黄帝尝炼丹之所。云‘缙云堂,即三天子都’。山巅平敞,有若坛,是其地也。”北宋铁面御史衢州赵忭有诗云“妙峰高处即仙居,多为朝真作步虚。却是清风明月夜,一声倾听属樵夫。”

5凌虚洞

步虚山,奇峰嶙峋。在步虚亭下悬崖陡壁间,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它远眺如蚁巢,近看如蛋窝,有的直径不逾一寸,有的足有二三 尺;个个坚硬似铁,油黑发亮,其重异常。这大大小小石蛋之间,组成了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洞壑。据地质专家考察后认为:步虚山斯原来是个小小的火山口,当喷发结束前夕,洞口立即被回填的岩浆牢牢封住。这时管道内高速运动的炽热岩浆,裹着沙石,纷纷滚动变成球形。当火山停喷骤然冷却时,形成了大小不一的熔岩球,球泡和石泡。后来经过一亿多年的流水冲刷和自然风化,火山口通道内壁也逐渐破裂坍落,慢慢露出这古怪而神奇的洞壑来。由于地处高踞云空的峭壁之上,且无藤蔓可攀,是蝙蛹栖生的地方,故称蝙蝠洞。人们游到此,可望而不可及,以为这就是登天入仙之处,故也叫凌虚洞。

☆☆☆缙云仙都交通指南☆☆☆

位于浙江省缙云县内,缙云县土地总面积 1503 平方公里,南北长 60 公里,东西长 55 公里。处于浙江中南旅游线中心,位于上海经济区内。有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缙椒高速公路和 330 国道通过,距丽水 38 公里、金华 84 公里、温州 165 公里、杭州 265 公里、宁波 278 公里、上海 466 公里,交通便捷。风景区内各景区、景点的联系,大多利用县级或乡级公路。

从上海到浙江仙都可坐火车。缙云火车站离市区尚有一段距离,出站走近二百米到三叉路口,问右转是去县城,一直往下是往鼎湖峰。在此地可乘过路车到鼎湖峰,不用到县城。出站后也可直接雇面包车(20元)到鼎湖峰。

到鼎湖峰方向的车很多,十几分钟就有一辆。也可乘到HU镇的车,但在鼎湖峰前面的岔路口就要下车,往里还要走一段路。所以最好乘到铁城(芙蓉峡)的中巴,先到铁城或先到鼎湖峰下车均可。到铁城是三块半,到鼎湖峰二块。在景区可花40元左右(淡季价)包一辆残疾车一天,然后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玩了。晚上可乘火车离开,下午5:30,7:30,9:30都有火车。当地的治安也不错。

2.仙都处于浙江中南旅游线中心,有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缙椒高速公路和330国道通过,

从上海到仙都先走沪杭高速公路,到杭州再上杭金衢高速,然后在金华上金丽温高速公路,

到缙云出口往缙云方向走330国道。顺着棕色的仙都景区指示可到达仙都景区

旅游互联免费预订缙云仙都风景区优惠门票( www.NETTVL.com)

缙云仙都门票价格 190元/ 会员价156元预订

[鼎湖峰 60元/人会员48元 倪翁洞 10元/人会员8元

小赤壁 10元/人会员8元 芙蓉峡 25元/人会员20元

朱潭山 12元/人会员12元;赵候祠 10元/人会员8元

梦幻仙都夜景:60元/会员48元 (新项目)]

套票合计:190元优惠价格152元 景点门票可以分开购买都是门市价的8折概况仙都,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境内,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景观特色,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以观光、避暑休闲和开展科学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亦是一个山明水秀、景物优美、气候宜人的游览胜地。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

相传在唐天宝年间有许多缤纷彩云回旋于此山,山谷乐声震天,山林增辉。当时有刺史苗奉倩上报玄宗。玄宗听后惊叹地说:“这是仙人荟萃之都也!”并亲自写下“仙都”二字。仙都盛名由此传到今天。仙都景色美在天然,奇峰异石,千姿百态;她有桂林山水之秀又有雁荡奇峰怪石之神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缙云最高山海拔多少米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缙云最高海拔1500.6米。

缙云的最高山是大洋山,海拔为1500.6米,缙云大洋山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东南部,它是浙江东南沿海的第一高峰。缙云大洋山是一个未开发的景点,没有门票,周边很多人来这里休闲。这里自然风光奇秀迷人,森林覆盖率达88%,野生植物众多,气候凉爽宜人,年平均气温为21℃,为难得的避暑度假胜地。

缙云县位于浙江南部腹地、中南部丘陵山区,丽水东北部,是浙江省丽水市的一个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总体上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温暖湿润,由于缙云县境内地形起伏较大,所以气温差异明显,具有“一山四季,山前山后不同天”的垂直立体气候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重庆缙云山旅游攻略

全文共 1376 字

+ 加入清单

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古名巴山。是七千万年前“燕山运动”造就的“背斜”山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缙云山旅游攻略,供大家参考!

重庆缙云山交通信息

公共交通

火车站重庆站(即重庆火车站、重庆火车北站):

出站后询问民警指路到汽车站乘坐开往北碚的高速大巴,终点站下车。

公交车:

解放碑、朝天门、南坪、杨家坪、沙坪坝等处均有高速大巴、公共汽车到北碚站,换乘520公交直达缙云山山门,也可在地下商场车站换乘至缙云山的旅游专线客车,从7:00到17:30每隔半小时一班,还可选择转北碚区公交到登山索道起点乘坐的索道上缙云山。

自机场至缙云山:

1、机场直接坐到北碚的直达大巴;

2、机场坐3号轻轨在回兴站下后转乘公交通555路直达北头号车站;

3、机场大巴--上清寺(嘉陵江大桥北桥头);请问一下路,再乘坐开往北碚的高速大巴(10元),终点站下车;

4、在北碚公交站坐520路直达缙云山山门或在北碚地下商场出口乘坐往缙云山中巴车(17:30点收班) 。

自驾线路

1、渝武高速路缙云山出口下高速公路,20分钟即到(高速路免费)。

2、到沙坪坝经杨公桥、双碑、井口到北碚,沿国道212经文星湾大桥向合川方向到三花石上山。

观光索道

到北碚后再换乘公交510、511、518、520、556在索道站下车,缙云山生态旅游观光索道(免费停车),运行时间08:30-17:00。 重庆缙云山旅游主要景点

缙云寺

缙云寺是国内唯一的迦叶古佛道场,始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423年),后曾受到历代帝王封赐。唐高祖李渊(618年)曾亲笔题名“禅真宫”。唐大中元年(847年),唐宣宗赐寺额为“相思寺”,系山有相思岩、相思竹、相思鸟之故。唐乾符元年(874年),定济和尚重建寺庙。971年慧欢禅师主持修葺殿宇。998年,宋真宗将宋太宗读过的240卷梵经送到这里,供奉在寺中。宋景德四年(1007年),真宗赐名“崇胜寺”。明永乐五年(1408年),明成祖皇帝敕谕“缙云胜景”。明天顺元年(1462年),明英宗皇帝又赐名“崇教寺”,万历三十年(1602年),明神宗皇帝下令改为缙云寺,赐题“迦叶道场”。明末清初,寺毁于火灾。现存寺庙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破空和尚主持修复的。

温泉寺

温泉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古为缙云寺下院,庙宇辉煌,石雕甚众,寺内香火兴旺。后经北周武帝和唐武宗两度灭佛,毁坏严重,唐顺宗时期重建庙宇,并在后山岩间刻摩崖佛像。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温泉寺受朝廷封赐为”崇胜禅院“。明、清时期,可算是温泉寺的黄金时代,庙宇得重新修建,同时在寺前建造了接官亭,寺后迎流砌池,广方四丈,上翼以亭,无论天晴落雨,游人均可下池沐浴,并利用温泉水源和地形,修建了戏鱼池、半月池等,供游人观赏。

唐代诗人陈玉白、王维、杜甫、李商隐等,都曾游历或下榻过温泉寺。唐进士司空图、北宋宰相丁谓、理学家周敦颐、南宋状元冯时行、清康熙大学士张鹏翮以及黄炎培、林森、冯玉祥、老舍、田汉、夏衍等都曾留下佳篇。

1259年2月蒙哥兵临合川钓鱼城。蒙哥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然而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却不能越雷池半步。 1259年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缙云山相关

重庆缙云山门票信息

门票:17元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评价:(4A景区)川东小峨眉,探古刹于云间

地址: 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镇缙云山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缙云山狮子峰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狮子峰位于三叠龟峰东侧50米处。三面峭壁,一面陡坡,形若雄狮,故名。从正面看,雄狮眈眈相向,气势雄伟;绕侧后眺望,则俨然一只席地而卧、回首吼叫的猛狮,故又称“回首狮”。它的头仿佛能随着游人转动,大嘴张开,连口中利齿亦清晰可数。此峰西南飞崖断壁,怪石嶙峋,奇峰罗列,形态万千,险峻而秀美;东北则较为平缓,绿树成荫,但相对落差大,气势慑人。

用时参考

2-3小时

门票

包含在缙云山门票中

开放时间

7:00~18:00

地址: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龟峰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缙云玉屏山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玉屏山位于浙南石城东南二十里的姓王村,号曰“两山半”,面积达到1800余平方米,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据说一山裂成两半是被风水先生骗了,一脚踹出来的;另一个说法,山下有一条雄龙,所以作为风水山镇锁,自古郁郁葱葱,村里从不迎龙灯是省得它出来而发生火灾。

山间的培土植树起于宋,山中树木以常绿阔叶硬木为主,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建筑奇材。自古的封山育林,以致村民也不可擅入,有记载的大规模砍树是盘溪中学建校时(1956)。现为省级生态公益林。山麓砌有两道石墙,残完程度不一,古色古香,很有韵味。贴近山体的几处遗址,木、石、土已经浑然一体,好几方石块和虬结的树根亲密无间;外道石墙保存完整,长达五六十米,挺立在山基外一米处,蔚为壮观。

姓王村:姓王村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赵宋时代便有人民聚集居住,而到了明万历年间(1578年),三槐堂后人王仁七公成逊(孙)带领妻与子从仙居大林樟树桥三卜迁至今玉屏山脚下,这片土地自此兴旺发达,子孙绵延不绝,之后又有李氏也从福建白塘迁入。姓王村古称贞溪塘头,取此名源于村庄坐落于贞溪岸边,村中至今仍有“水塘头”作为地名。因为村中以王姓族人居多,方位处于乡里舒洪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