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祝家楼祠堂【实用20篇】

广州陈家祠是中国清代宗祠建筑,原称陈氏书院。该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规模宏大,装饰华丽,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是广东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间建筑。

浏览

841

文章

183

篇1:岐山祠堂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岐山祠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歧山祠堂,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歧湖村,为五开间四合院硬山造建筑。纵进深29.15米,通宽20.4米,占地面积748平方米。整个建筑分门楼、大厅二进。大门外原有照墙,今已拆除。门楼五开间,中间大门,两侧边房,大厅下设闸式高门槛,门前左右各置刻花长石凳。门檐上雕有鱼龙状牛腿,轩梁间刻云彩纹饰。大门两旁外墙上有装饰精致的仿木砖雕。

大厅面宽20.15米,屋架结构明间抬梁式,用材粗大,梁上立卷刹短柱支托小抬梁、檀子。大厅前走廊为卷蓬顶,廊间穿插枋以及牛腿、雀替等部件全为镂雕装饰。其中枋额两面高浮雕亭台楼阁、历史文物、飞禽走兽等图案更为精致细腻。

歧山祠堂最引人注目处是大厅内的梁上柱间,无麻雀栖巢,无蜘蛛结网,无虫蛀蜂咬等现象,其中奥妙尚带进一步探索研究。2005年5月被公布为鄞州区级文物保护点,2016年宁波市行政区划调整时归至海曙区。

信息来源:海曙区文管所

高桥镇:高桥,位于中国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港口城市宁波的西部,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东依宁波市城区,南眺栎社国际机场,西濒河姆渡古文化遗址,北枕黄金水道姚江,杭甬高速公路和省道甬梁线从东到西横贯全境。全镇户籍人口4.87万人,辖20个行政村、1个渔业社和3个居民会,镇域面积53平方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渠河赵氏祠堂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大渠河赵氏祠堂为温县文物保护单位。

大渠河赵氏祠堂位于张羌街道大渠河村,年代为清。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大渠河赵氏祠堂被公布为温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羌街道:南张羌镇位于温县城东3公里,东临赵堡镇,西接温泉镇,北与北冷乡接壤,南到黄河,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11公里,全镇总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万亩,滩区非耕地面积1.2万亩,辖15个行政村,108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7万,现有26个党支部,党员84 1人。素以铸造、制鞋业发达驰名,享有“铸造之乡”、 “鞋业之乡”美誉。 独具特色的工业经济 。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牛皋衣冠冢及牛皋祠堂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牛皋衣冠冢及牛皋祠堂位于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应滨街道办事处花山村民。牛皋(1087—1147),字伯远,鲁山熊背石碑沟人,农民家庭出身,初为县中射士,擅长骑射,勇武过人。北宋末年金军南侵,牛皋激于民族大义,聚众奋勇抗击,屡战屡胜,受到宋廷京西道总管垂青,由保义郎而中军统领而同统制,跻身高级武官行列。建炎四年(1130)四月,牛皋率部设伏于滍水渡口宝丰宋村北花山之上,一举歼灭南侵北返金军主力一部,在南宋抗金史上 书-写下光辉一页,《宋史•牛皋传》和《续资治通鉴》均有记载。此后,宋高宗赵构将牛皋所部划归岳飞指挥,牛皋成为岳家军副统帅,在挥师中原对金作战中屡立战功。岳飞遇害后,牛皋心怀激愤,流露出对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地强烈不满。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牛皋接受都统制田师中宴请,席间突感不适,急归府第,已呈明显中毒症状。他对身边亲人感慨:“皋年六十一,官至侍从,幸不啻足。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死牖下耳。”次日卒,葬于杭州西湖栖霞岭。

牛皋被害的噩耗传回家乡,鲁山石碑沟和宝丰花山村乡亲遂封隆牛皋衣冠冢以示纪念。清朝乾隆二十九年(1764),鲁山和宝丰两县绅民为追慕先贤,特于牛将军当年大败金军之宋村建起牛皋祠。1964年宋村牛皋祠后因白龟山水库蓄水而没入水中。2014年7月大旱,宋村牛皋祠遗址再见天日。当地村民臧先生等将原宋村牛皋祠碑搬出保护,捐于已修复牛皋墓的花山村。

当今社会发展,文化繁荣。花山村两委尊重群众意愿,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敦人伦,厚教化,议决修复牛皋墓和重建牛皋祠,堪称壮举。村民慷慨解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热情赞助。公元二零一五年农历正月下旬花山村牛皋墓修复,牛将军祠也得以于同年十月在牛皋墓前重建落成。特树碑记其端末,俾留芳於千古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漕川佘氏祠堂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漕川佘氏祠堂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佘氏祠堂座东朝西,原为三进,一进在“文革”中被拆毁。现二、三进保存完好,尤以二进建筑考究,气势恢宏,其梁柱有镂雕、浮雕、彩绘人物、花草、禽兽、缠枝、祥云等图案,雕刻细腻精美,形象栩栩如生,该祠堂是徽派建筑文化和江北建筑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它为研究这一时期南北文化交融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祠堂主体外,四周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西至上大街,南至东大街,北、东两面各15米。

地址:含山县运漕漕川社区上大街43号

漕川社区:千年古镇漕川社区,又名“蓼花洲”,又称“中闸”,原辖东河、上大、西北三个居委会。2005年合二为一,取名“漕川社区”,设置0漕川社区党支部,运漕镇漕川社区居委会,辖区内党员人数148人,两委工作人员9名,环卫工人31人 ,总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2万人。拥有12条主街道,其中人民街、五里街、东大街、下大街、西大街均为16米宽路面,全部架设路灯,夜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莫氏祠堂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莫氏祠堂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莫氏祠堂位于土司衙门东侧20米处,占地1470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后毁于兵燹,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建。祠堂分前、中、后三进,祠门院前竖立巨幅照壁,左右为门房,门楣上分别浮雕“本支百世”“列国一同”八个大字。进门房是大院。一进是正门;二进为正厅,两侧分别设有客房,前后镂金花窗,工艺精巧,装饰豪华;三进安放莫氏历代宗亲牌位。祠堂整体造型与衙门相对称协调,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196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莫氏祠堂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新密郭氏祠堂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新密郭氏祠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郭氏祠堂,位于新密市新华路办事处五里店村东。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后经兵燹毁坏,清咸丰十年(公元1830)重建,座北面南,总占地面积920平方米。现存古建筑有大门楼、二门、影壁、大殿,大门位于南端正中,两侧有顺山房各三间,均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出廊,保存十分完整。祠堂内存有明、清代石碑2余通,墓志铭2块;石狮、石门墩各一对,为明代遗物。

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新密市新华路街道办事处五里店村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五里店村:五里店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庙头裴氏祠堂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庙头裴氏祠堂为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庙头裴氏祠堂

类别:古建筑

时代:清

地址:新安县铁门镇庙头村

庙头村:庙头村位于新安县城西5公里处,全村共有农业人口8925人,耕地面积900余亩,设党总支1个,分支部5个,辖东、西、南、北、中5个片,66个村民小组进行管理。交通便利,工业发达,村域内有新安电力集团、新安化肥厂等大型骨干企业,民营企业11家。310国道、连霍高速、陇海铁路穿境而过。全村现有各类运输车辆420余台,村集体年收入20万元,人均纯收入3900元,全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池店御辇曾氏祠堂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池店御辇曾氏祠堂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池店御辇曾氏祠堂位于池店镇御辇村盈利170号,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

始建于明代,现存为清康熙年间重修,坐北朝南,五开间两落,木雕、石雕等装饰精美。有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修后山曾公祠堂碑》1座。

2019年9月8日,池店御辇曾氏祠堂被公布为晋江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2米,西1.5米,南9米,北1米。

御辇村:御辇行政村位于池店镇西北域,又名下企村,距池店镇政府所在地不足1000米。该村包括御赐桥、里厝、御辇三大角落,现该行政村有11个村民小组,人口4000多人,为著名侨乡,旅外侨胞及台港澳三胞超过本土人口。 该村早于宋朝以前已经形成,曾是泉州市区通往安海、漳州等的必经之道,史载宋朝最后一个皇帝赵丙南下避战乱时,曾经此地,故有村中“御赐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陈氏宗祠南祠堂——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遗址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陈氏宗祠(南祠堂)——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遗址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宗祠(南祠堂)——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成立遗址位于南城街道袁屋边社区阜东路旁,GPS坐标:北纬22°59′35.3″,东经113°42′49.4″,海拔高程28米。

袁屋边陈氏宗祠(南祠堂)始建于明弘治年间,重建于清光绪年间,2004年重修。三间三进合院式布局,面宽15.3米,进深35.5米。砖木结构,抬梁与穿斗式混合木作梁架。硬山顶,辘筒灰瓦屋面,灰塑龙舟脊。头门置塾台。陈氏宗祠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

袁屋边乡位于莞(城)太(平)公路篁村路段的丘陵地区。1942年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第三大队为了巩固和扩展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派出-队到袁屋边活动,发动和组织群众成立了农会组织——岗岭会,随后又成立民兵队和乡民主政府,袁屋边成为抗日游击队的一块抗日根据地。1944年6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东莞大队大队长张英,在袁屋边陈氏宗祠(南祠堂)召集袁屋边、白马、石鼓、赤岭等乡的群众代表开会,宣布成立抗日民主政权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会议选举张英为办事处主任,陈德枫、张高峰为副主任。办事机构设在袁屋边蔡屋基村,但陈氏宗祠(南祠堂)仍作为开会或临时办公场所。1945年,上级党组织增派陈文慧为办事处指导员。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管辖范围为莞太路沿线的乡村,其主要任务是:在莞太线上的袁屋边、新基、翟家村、白马、石鼓、赤岭、桥头、三屯、河田、白濠、白沙等地建立乡、村抗日民主政权;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运动和减租减息运动;组织民兵维持治安、开展抗日斗争、协助东江纵队作战等。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于1946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时撤销。

2012年11月,袁屋边陈氏宗祠(南祠堂)被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袁屋边社区:袁屋边社区居委会位于南城车站旁,东莞大道、莞太路、环城路贯穿整个社区,交通十分便利。辖区面积为2.11平方公里,户数494户,常驻人口1846人,外来人口3500人。下设服务机构有:袁屋边社区居委会、社区治保会、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劳动服务中心、社区出租屋服务中心等,同时设有电教室,图书室、市民学校等。经济发展2008年,集体经济总收入2116。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游定夫祠堂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游定夫祠堂为延平区文物保护单位。

游定夫祠堂位于延平区南山镇风池村,时代为元-清。

游定夫祠堂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山镇: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南山镇行政辖域延平区南山镇地处福建省中部偏北,位于东经118°16′——118°28′,北纬26°34′——26°43′ 延平区南山镇之间。东临洋后镇,西依夏道镇,南与赤门乡接壤,北与大横镇、建瓯市毗邻。距南平市区30公里。镇域面积197.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1万亩,辖26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2.72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安氏祠堂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安氏祠堂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安氏祠堂

年代:清代(公元1720年)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估衣街施医局胡同2号

类别:古建筑

“安氏祠堂”始建于1720年,距今已有285年的历史,赶大营的先导安文忠即在此出生、成长。该建筑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建家祠,后几易其主。2001年辟为安氏祠堂,被西青区政府批准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对该建筑进行了大规模修复,2003年9月28日成立杨柳青年画馆,正式对外开放。

安氏祠堂座北朝南,由两进四合院组成,建筑面积630平方米,均为青石高台,磨砖对缝,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

门前的南运河,川流而过,河上舟船穿梭,两岸杨柳飘曳,田园似锦。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本地区特有的地域民俗文化。

杨柳青镇:杨柳青镇地处京畿要冲,系西青区政府驻地,是该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域位居津城西厢,东临该区中北镇、杨柳青农场,南有张家窝镇,西南接辛口镇,西北连武清区,北临北辰区。辖区面积64平方公里,镇区建成面积13平方公里,镇政府辖有25个行政街村、29个居委会,总人口12万,是天津市与环渤海经济区最大的乡镇。 杨柳青镇距天津市中心16公里,离天津机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闫庄闫氏祠堂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闫庄闫氏祠堂为阳谷县文物保护单位。

闫庄闫氏祠堂年代为清,位于阳谷县阿城镇闫庄村。

2014年,闫庄闫氏祠堂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闫庄村:阳谷县阿城镇闫庄村地处山东省阳谷县城东隅,黄河北岸,北邻324国道(齐南路)。古称“青龙街”,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闫庄村是省级文明村,全村总人口1200人。2007年,闫庄村被命名为“中国民俗文化村”。2010年3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105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闫庄村名列其中.闫庄村于清康熙八年建村,古称“青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杨家土司祠堂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杨家土司祠堂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天全县老场乡有一四合院名为杨家祠堂,历经100余年风霜,经历了繁华、衰落与寂寥。

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历芦山地震后,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当地文化部门结合杨家祠堂的历史底蕴,将祠堂打造成了省级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

天全县老场乡群山环绕的平坝内,河水静静在场镇边流淌,老场乡的老街上传来琅琅读书声。

循着读书声,走进河岸边,穿过一片竹林,跨过一座小桥,从一条窄长的老街前行,在老场乡中心小学旁边,就是杨家祠堂。

木柱石雕:

古建的精美工艺

崭新的大门,高大的院墙,在学校外格外显眼。

推开木门,眼前是一个石板院坝,屋檐下的牌匾上写着“杨氏宗祠”四个大字。

继续往前走,走过一段走廊,推开一道两扇门,一个四合院展现在眼前。

四合院的管理员高方芳正在院坝里打扫卫生,她仔细地清除着院墙角落里的杂草。

老场村1组79岁的杨明森走进祠堂里,对着祖先画像和牌位鞠躬。

一块牌匾高悬门框上,“慎宗追远”的黑底金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

“这里就是杨家祠堂。”杨明森指着正中的画像和几根木柱说。

“杨家祠堂,越来越气派了!”杨明森说,原来的杨家祠堂,除正中的大殿保存完好外,四周的厢房破败不堪。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杨家祠堂进行了大的整修。

如今的杨家祠堂,房新壁净,雕梁画栋,古朴庄重,气势恢宏,既保持了民族古风格,又洋溢着时代新气息。

最为显眼的是,祠堂大殿中有垫柱石的八根木柱。每根柱子高约5米,最大的柱子直径有70多公分,没有一丝虫蛀的痕迹。

正中的六根柱子最大,需要两个成年人合抱才能抱完。

这六根柱子下的垫柱石,均为八角菱形,雕刻有各种花纹,有描写劳动场景的、有戏曲故事的、有祈求福祉和祝愿长寿的,内堂对称的两个柱石上,还分别雕刻有两个狮头,雕工精美,栩栩如生。“这是老祖宗留下的遗产,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杨明森说,现在大殿里最古老的物件,就是木柱和垫柱石了。

这些木柱和垫柱石上的精美石雕,让杨家祠堂散发出历史的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张家祠堂

全文共 194 字

+ 加入清单

张家祠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张家祠堂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青石街70号,明代建筑,1999年9月,被公布为宁波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点。坐北朝南,由台门及正厅组成。台门朝南,上有彩绘(大部分剥落),正厅为单檐硬山式高平屋。

据查此处为张氏祖堂,后为宁波毛纺厂职工宿舍。张氏祠堂为宁波老城区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明代建筑。用材硕大,风格朴实,对研究明代宁波地区的建筑风格有一定的意义。

信息来源:海曙区文管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正和谌氏祠堂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正和谌氏祠堂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正和谌氏祠堂位于全南县陂头镇正河村寨下,由院子和祠堂两部分组成。宗祠呈龙腾卷浪形,坐北朝南,壬生丙方位。据信全谌氏五修族谱记载,宗祠始建于1354年,距今660余年。院与石门牌坊于1907年为彰显驸马谌震的荣耀所建。总占地面积1815.28平方米。

宗祠建筑采用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宗祠门廊左右两侧,一对威武凛然的石狮遥相呼应,炯炯有神。正门左右,立一对雕花石鼓。全祠由16根石柱及青砖砌成的马头墙支撑,石柱顶端雕刻有鳌鱼。栋高11.6米,面阔三间,二进三厅,祠堂占地面积1630.48平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梁浅村任家祠堂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浅村任家祠堂为东昌府区文物保护单位。

梁浅村任家祠堂年代为清末,位于东昌府区梁水镇梁浅村。

2012年,梁浅村任家祠堂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梁水镇:梁水镇位于聊城西北部,历史上一直为为鲁西重镇,现为聊城市东昌府区辖中心镇,是聊、茌、临、冠四县(市)交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也是鲁西地区正在蓬勃兴起的一座新兴城镇。全镇共108个村,总人口6.7 万人,总面积1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6万亩)。2004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 3800元。 交通便利,服务设施齐全。京九铁路、聊临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青城高氏祠堂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青城高氏祠堂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高氏祠堂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即公元1785年,是高氏第九世先祖高秉信发起修建的。它是青城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家祠。

高氏原系山东渤海园园村人,明洪武年间,高氏始祖克尊兄弟三人随肃王来到甘肃,两位兄弟战死在河西疆场,克尊便携妻带子来到青城定居。

高氏祠堂由山门、前过厅、后过厅、厢房、大殿等建筑物组成。

高氏祠堂是明清时期独有的悬山式建筑,一层一层,逐层增高,以示高氏子孙步步高升;后过厅与厢房相连,不仅建筑独特,而且寓意深刻,以示高氏后人互相扶持,共同进步;高氏祠堂的门庭柱数为九,九为个位数字中最大,在青城用九根柱子的只有高氏祠堂,寓意高氏后代上得庙堂,位及人臣;院中青砖铺地,就是希望高氏后人平步青云。

高氏后人在清朝出了1名进士,2名文举,6名武举,22名贡生。

1993年高氏祠堂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城镇:青城又名一条城,位于兰州下游50公里处,陆路距离兰州110公里, 白银23公里,是古丝绸路上的重镇。自古以来是西北商贸集散地。青城历史悠久,地理条件优越,历代文人墨客荟萃,商贾云集,创造了灿烂的青城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遗迹。全镇拥有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家祠堂,有三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城隍庙、青城书院、二龙山戏楼,有60多处保存较完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赵南星祠堂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赵南祠堂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赵南星祠堂位于高邑县东关赵家街路南。南北长二十六点八米,宽八点四五米,有瓦房两排。北房为过厅门口一间,两侧耳室各一间;南房为布瓦硬上顶正殿。正殿与门楼高墙相连,中间成一小方院。院内植松柏,并置一圆形小花池。祠堂门前有一点五米高的围墙,装有铁栅栏门。

赵南星祠堂原称赵家宗祠,是明天启年间吏部尚书赵南星的宗祠,初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嘉庆元年,改平顶为布瓦硬山顶。民国十三年,省政府曾拨款重修。一九八二年,石家庄地区文物处拨款四千元资助修缮。一九八三年县政府将北房过厅东侧耳室的砖墙及北房房顶全部更新。对南方即正殿硬损处进行补修,所有的门窑及房檐下的木板油漆刷新,使其修茸如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南阳陈氏祠堂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南阳陈氏祠堂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陈氏祠堂

位于福建省福州长乐市江田镇友爱村。始建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明万历九年(1581年)重修,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前后3进,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一进为门厅,中间设戏台;二进为主厅;三进为祭祖厅。祠堂牌匾、楹联众多,其中有御赐“家传孝友,世笃忠贞”匾,以及其它众多历史名人如明大学士叶向高、刑部侍郎郑世威、近代徐世昌、萨镇冰等题写的匾额、楹联。

友爱村:友爱村地处长乐市东南部,系江田镇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仅20公里。东临江田村,西接漳流、石门村,南面群山环抱,北临东海之滨,省道福北线纵贯全境。此外九龙山庄景区也位于江田镇友爱村,依“省委旧址”南阳山脚,伴天池山旁,占地200亩。集游泳、水上游船、湖边垂钓、烧烤、骑马、农业生态园等多种景观及休闲娱乐项目为一体,是度假放松的好地方。全村面积l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仁里下祠堂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仁里下祠堂为宣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仁里下祠堂

坐落在绩溪县瀛洲乡仁里村村中,建于清代,坐西北朝东南,祠堂名为“敬爱堂”。分前、中、后三进,占地面积687平方米,前进门楼,面阔五间。歇山屋顶,砌封火墙,抬梁式构架,设拱轩顶,中开仪门。斗拱承挑出檐,三合土地坪。门楼后是庭院,条石地坪,东西两侧是廊,享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屋顶,抬梁构架,三合土地坪,寝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屋顶,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三合土地坪,前檐及东西稍间有石雕栏板11组,条石踏步登上寝楼,有天井。祠堂内的额枋、雀替、驼峰雕刻非常精美,艺术价值较高。2011年6月21日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县保单位,批准文号为绩政【2011】46号;2016年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宣政秘【2016】219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