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经典20篇】

浏览

888

文章

311

篇1: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全文共 1049 字

+ 加入清单

交通运输旅游业

1.主要铁路干线

现在我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铁路。南北干线主要有:京哈—京广、京沪线、焦枝一枝柳线、宝成一成昆线,和1996年9月1日通车的京九线。东西干线有京秦—京包—京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正在建设中的南疆铁路将使陇海——兰新线延长到我国最西部边疆城市喀什市,是我国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

2.主要海洋航线和港口

我国已有100多个万吨级的深水码头泊位。北方沿海线以大连、上海为中心包括通往秦皇岛、天津、青岛、烟台、连云港的许多航线。

香港是世界著名海港,台湾省的基隆和高雄都是我国的重要港口。

3.主要内河航线

长江航线、珠江航线、京杭运河航线、松花江航线等。

4.主要航空线

全国各大城市都有航班在来,民航可通往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许多国家的重要城市。

5.主要公路线

全国县一级地区已全部通了汽车。其中高速公路已建成的有:北京—天津—唐沽线、广州一深圳线、沈阳一大连线、厦门一福州线、上海一南京线、成都一重庆线、济南一青岛线等。

6.主要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主要用来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已建成和正建设中主要管道运输线有:大庆—大连、大连—秦皇岛—北京、任丘—北京、胜利油田—青岛等,全长400多千米。从陕北向北京和从新疆到上海输气的管道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7.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

1自然风光: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名山秀水、山水风光最为重要。如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和景色奇绝的黄山、庐山、石林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等;杭州西湖美景、无锡太湖风光、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云南的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和台湾日月潭湖光山色等,都是闻名的旅游胜地。

2.人文旅游景观

(l)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几十个历史文化名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北京的故宫和皇家陵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南京明考陵、中山陵,苏州的园林建筑,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画等,都举世闻名。

(2)革命纪念地:著名革命纪念地有延安、遵义、井冈山等。

(3)民族风情和地方风俗: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了风采各异、各有特色的风情习俗和民间节日。如汉族的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

此外,我国著名的现代工程建筑,丰富多彩的地方土特产、工业品,神奇的中医和养生之道,名扬世界的中国菜等,对中外游客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苔原特征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高原边缘高山和高原本体都发育有苔原,是全球中纬度独特的大陆苔原带,在划分高山苔原与山原苔原。

北极蜘蛛虎耳草,伸展的根像触须似的,一碰到土壤立刻就会扎下根去

苔原植被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能够适应北极特殊环境的生活特征

苔原多数的种为常绿植物。包括可贴地的针叶灌木,坚硬扁平的小灌木和灌木,石南型叶、叶缘卷曲的灌木。这些常绿植物在春季可以很快地进行光合作用,不必耗时形成新叶。北极多数值物矮小,许多植物紧贴地面匍匐生长,这是抗风、保温及减少植物蒸腾的适应手段。

苔原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而且北极植物花的特点是大部分花向着太阳开放,并呈杯型,以便尽可能多地采集太阳光,这对于开白色花的植物尤其重要。有些植物则能在开花期忍受冬季的寒冷,如北极辣根菜的花和幼小的果实在冬季有时被冻结了,但到春季解冻后则继续发育。

由于苔原地区地下形成永久冻土,仅在夏季,上面浅浅的土壤层才融化,植物的根便只好在此扎根。而且由于土壤的垂直排水能力很差,所以植物的根几乎是淹在水中,缺乏足够的氧气和营养,致使北极植物生长极其缓慢,如极柳一年中枝条仅增长1~5毫米。因此在钦佩北极植物生命顽强之余,也应知道一旦我们破坏了北极的生态环境,环境的恢复将是多么的困难和漫长。

因冰冻层接近地表,夏季水分不能下渗,土壤表层滞水,土温更低,加以全年风速很大等,限制了乔木的生长。因冰冻层接近地表,夏季水分不能下渗,土壤表层滞水,土温更低,加以全年风速很大等,限制了乔木的生长。

编辑推荐:苔原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北极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北极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也就是北纬90°的那一点。北极地区是指北极附近北纬66°34′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北极地区的气候终年寒冷。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北极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也就是北纬90°的那一点。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附近北纬66°34′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冬季,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大海完全封冻结冰。

夏季,气温上升到冰点以上,北冰洋的边缘地带融化,太阳连续几个星期都挂在天空。北冰洋中有丰富的鱼类和浮游生物,这为夏季在这里筑巢的数百万只海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也是海豹、鲸和其他海洋动物的食物。北冰洋周围的大部分地区都比较平坦,没有树木生长。冬季大地封冻,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夏天积雪融化,表层土解冻,植物生长开花,为驯鹿和麝牛等动物提供了食物。

同时,狼和北极熊等食肉动物也依靠捕食其他动物得以存活。北极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千百年以来,因纽特人(旧称爱斯基摩人)在这里世代繁衍。最近,这里发现了石油,因而许多人从南部来到这里工作。

1909年,两名美国人——罗伯特·皮埃里和弗雷德里克·都声称是自己首先到达北极,但是,谁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此后的各种研究证明,皮埃里至少到达过距离极点数千米的地方。

总结: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北极地区究竟以何为界,环北极国家的标准也不统一,不过一般人习惯于从地理学角度出发,将北极圈作为北极地区的界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冻土性状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冬天,在我国北方,人们经常会看到地面出现一些宽度不等的裂缝,有时纵横交叉,这些裂缝就是由寒冻劈裂作用形成的。

(一)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冻土具有永冻土壤温度状况,具有暗色或淡色表层,地表具有多边形土或石环状、条纹状等冻融蠕动形态特征。

(二)形态特征

土体浅薄,厚度一般不超过50厘米,由于冻土中土壤水分状况差异,反映在具常潮湿土壤水分状况的湿冻土和具干旱土壤水分状况的干冻土两个亚纲的剖面构型上有着明显差异,湿冻土剖面构型为O—Oi—Cg或Oi—Cg型,干冻土为J—Ah—Bz—Ck型,

(三)理化性质

冻土有机质含量不高,腐殖质含量为10—20克每千克,腐殖质结构简单,70%以上是富里酸,呈酸性或碱性反应,阳离子代换量低,一般为10厘摩尔(+)每千克土左右,土壤粘粒含量少,而且淋失非常微弱,营养元素贫乏。

总结:在这种应力作用下,土体便会开裂,这一开裂过程被称为寒冻劈裂,也有人称它为冻裂。寒冻劈裂所产生的裂缝宽度和延长深度和土层的温度梯度、水分状况和成岩程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编辑推荐:冻土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绿洲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绿洲指在大尺度荒漠背景基质上,以小尺度范围,但具有相当规模的生物群落为基础,构成能够相对稳定维持的、具有明显小气候效应的异质生态景观。

绿洲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绿洲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便利,往往是干旱地区农牧业发达的地方。它多呈带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

沙漠中的沃土,出现於终年淡水源不断之处。绿洲大小不一,从小泉水周围1公顷(2.5亩)左右到大面积有天然水或灌溉的土地。绿洲的水源大多来自地下;泉和井(有些是自流井)由砂岩含水层补给,其受水区可能远在800多公里(500多哩)以外,例如利比亚荒漠的哈尔加(al-Kharijah)绿洲和达赫拉(al-Dakhilah)绿洲。撒哈拉2/3的人口在绿洲定居并依赖其灌溉,这些地区有适於植物迅速生长的温度。在撒哈拉所有的绿洲,枣椰树是主要的树木和食物的来源,在其荫影下生长著柠檬果、无花果、桃、杏、蔬菜和小麦、大麦、粟等谷物。

沙漠地区天然降水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但这些绿洲地区夏季气温高,热量条件充足,只要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等农作物都能生长良好。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的高山山麓地带、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与内蒙古河套平原都有不少绿洲分布。

绿洲是浩瀚沙漠中的片片沃土,它就像是沙漠瀚海上美丽的珍珠,镶嵌在沙漠里,闪烁着神奇的色彩。

总结:相当规模的生物群落可以保证绿洲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稳定性以及结构上的系统性;其小气候效应则保证了绿洲能够具有人类和其它生物种群活动的适宜气候环境,有利于形成景观生态健康成长的生物链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拉丁美洲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拉丁美洲

(一)政区和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33个国家

2.地形(1)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南部最大岛屿—火地岛(2)大陆地形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世界最长山脉),东北平原、高原相间分布。最大高原:巴西高原。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

3.气候:湿热为主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广

4.河流:亚马孙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河流巴拿马运河

5.自然资源:矿产—石油、银、铁、铜,水力:巴西高原上的河流植物:热带雨林区树种丰富。动物:大食蚁兽,巨嘴鸟。水产:秘鲁渔场

(二)居民和经济

1.人种:种族复杂、混血人种为主2.语言之多通用西班牙语,巴亚通用葡萄牙语3.人口:分布不均: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人品稠密增长率仅次于非洲4.民族经济:(1)矿业:智利的铜、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2)工业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钢铁、汽车工业,阿根廷牛肉加工工业(3)农业: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香蕉等。粮食作物: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三)巴西

1.位置与面积(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2)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3)面积:拉美面积最大国2.居民:人口分布不均,白种人占一半多通用葡萄牙语,多信仰天主教

2.自然条件:(1)地形: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2)气候: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3)河流:亚马孙河(4)资源:热带雨林丰富、矿产、水能丰富。

3.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计划》

4.经济:发展快(1)农业:咖啡、甘蔗、香蕉、柑橘、剑麻产量居首位(2)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分布:东南沿海—圣保罗、里约热内卢5.首都—巴西利亚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好望角资源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好望角又是一个植物宝库,这里拥有全世界最古老、完全处于原生态的灌木层,有从来没有受过人类干扰的原始植物群,拥有研究植物进化不可多得的原始条件。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曾经描述:在许多情形下,我们对于花园和菜园里栽培悠久的植物,已无法辨认其野生原种。我们大多数的植物改进到或改变到现今于人类有用的标准需要数百年或数千年,因此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无论澳大利亚、好望角或十分未开化人所居住的地方,都不能向我们提供一种值得栽培的植物。

拥有如此丰富物种的这些地区,并非由于奇异的偶然而没有任何有用植物的原种,只是因为该地植物还没有经过连续选择而得到改进。1836年6月3日,达尔文专程来到好望角,考察这里的植物资源及物种进化情况,并拜访了居住在这儿进行天文研究的约翰·赫歇尔,因为正是赫歇尔,作为一个天文学家,在深入的天文研究的同时,早已敏感地意识到了物种进化问题。好望角是一个走过一次便会为之着迷的地方。

人们钟情好望角,关注好望角,同时也为好望角的未来担忧。尽管人们对好望角提供了最严格的保护——这里除观光游览车以外,任何汽车禁止入内;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砂一石都是自然遗产,哪怕带走一段枯树枝、一枚小石子都是违法的。但人们同时也看到,好望角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如此脆弱,有时又不得不经受人类不经意的折腾。

两年前,一位远从万里以外赶来观光的欧洲人就曾不慎在这里引起了一场火灾,大面积的原生灌木林被付之一炬,时间已经过去几年了,后果仍未恢复。

总结:甚至,几天前又刚刚听到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在最近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专家们经过研究论证后明确指出,随着南极大陆冰山融化,海平面上涨,温室效应加剧,十年之后,好望角将变成一片荒漠。

编辑推荐: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好望角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东亚地势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东亚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主要包括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5个国家。地形地势为西高东低。有典型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地势

东部为典型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特别是稻谷的生长;濒临太平洋,渔业资源丰富(西太平洋渔场是世界主要渔场之一),多天然良港,利于渔业和对外经济的发展;水力资源丰富。

亚欧大陆的东缘,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西高东低,多山;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交汇处,多火山、地震;东临太平洋,夏秋季节常受台风侵袭。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邻俄罗斯,南临太平洋,西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东部:临海,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和半岛;

范围:中国东部沿海、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地形:以平原为主,间有丘陵,河湖众多。

气候:湿润,季风气候典型。

经济:多港口,交通便利,城市众多,经济发达。

西部:远离海洋;

范围:中国西部内陆,蒙古。

地形:多高原、山地,多内流河湖。

气候:干燥,大陆性气候明显。

经济:经济较东部落后。

总结:东部临海,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和半岛。地形多平原、丘陵。西部远离海洋,地形多高原、山地。大河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主要有长江、黄河、鸭绿江、图们江等。自然资源丰富,以有色金属为最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东亚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东亚

(一)概述

1.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

2.国家: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

3.地形特征: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半岛、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主要大河向东注入太平洋

4.气候特征:(1)季风气候显著成因:海陆热力差异类型: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2)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中国西北部、蒙古特点: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少雨(3)东西部气候差异:东部气候海洋性明显,向西大陆性增强。

5.人口和居民:人口主要分布于沿海平原居民:大多数为黄色人种民族6.经济:东西部差异显著,东部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达,西部气候干旱,牧业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汛期类型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流域内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显著上涨。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涨称春汛。

根据洪水发生的季节和成因不同,一般要分为4种汛期

(1)夏季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伏汛期;

(2)秋季暴雨(或强连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秋汛期

(3)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冻引起的涨水期称凌汛期

(4)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冻冰盖融化为主产生的涨水期以及南方春夏之交进入雨季产生的涨水期称为春汛期。在黄河上,由于上游开河的凌洪传到下游,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故又称春汛期为桃汛期。因为伏汛期和秋汛期紧接,又都极易形成大洪水,一般把二者合称为伏秋大汛期,通常简称为汛期。

总结:中国习惯上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水称为伏汛。秋季由于暴雨,河水发生急剧上涨称秋汛。中国不同地区的河流,汛期出现的时间、次数以及它们的组合情况都不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比例尺

全文共 821 字

+ 加入清单

一、比例尺的判读规律

1.比例尺大小的判读

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就越大。

2.比例尺大小与实际范围、内容详略的判读

①同样范围: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②同样比例尺:范围越大,所占图幅越大。

③同样图幅: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3.等高线地形图上利用比例尺对坡度的判读

①图幅相同,两图的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②图幅相同,两图的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③图幅相同,两图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4.等压线图中,利用比例尺判读风力

①在同一比例尺的等压线图中,图幅一定时,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②两幅气压差相等的等压线图中,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

5.经纬网图上,利用比例尺判读面积

经纬网图中,图上距离相同的经线或纬线的实际长度长,则比例尺小,反之,比例尺大。

二、比例尺的计算

1.比例尺放大和缩小的计算

①将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②将比例尺放大了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

③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④原比例尺缩小了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

2.比例尺放大和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比例尺的放缩指长度的放缩,图幅的放缩指面积的放缩。

3.经纬网图上的比例尺计算

利用同一经线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与纬度差×111千米的同单位之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日本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

1.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及领土组成: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周围小岛组成(2)地形:多山,山地丘陵占3/4,平原狭小。(3)气候:以海洋性季风气候为主(4)资源:森林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贫乏

2.发达的经济(1)条件:有利→丰富劳力资源,较高科技水平,多良港,不利→矿产资源缺乏,需从国外进口(2)经济特征:外向型经济(3)地位: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部门齐全(4)对外贸易:主要贸易对象:美国,其次为亚洲和西欧最大贸易港口:神户、横滨

3.太平洋沿岸的工业四大工业区:东京—横滨、大阪—神户、名古层、北九州

4.渔业发达,农业单产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美国简介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

1、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2、纬度位置――主体位于北温带。夏威夷位于热带,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寒带和亚寒带

3、领土由本土和阿拉斯加,夏威夷(海外州)三部分组成。

4、陆上邻国:南临墨西哥,北临加拿大。

5、移民国家:居民主要是欧洲白人移民的后裔,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是非洲人的后裔。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里。美国境内的华人、华侨主要分布在洛杉机和旧金山。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话方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6、城市:①、首都-华盛顿;②、最大城市(联合国总部)-纽约;③、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城市、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机(好莱坞和迪斯尼乐园);④、有“硅谷”分布的城市——旧金山;⑤、芝加哥-交通中心、美国第三大城市;⑥、底特律-汽车城;⑦休斯敦―航空城;⑧西雅图―波音城;⑨、匹兹堡-钢铁工业中心。

7、农业地区专业化:⑴、世界农业大国:是世界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⑵、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生产专门化(农业生产特点)如五大湖附近的乳畜带等,⑶、地形分布特点:南北纵列分布,有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系。.⑷、降水量分布特征:降水由东部向西部递减。⑸、河流: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四长河。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苏比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河流和湖泊为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⑹美国农业带的分布是受到气候(气温和降水)、地形、土壤、人口(市场及劳动力)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8、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①、东北部地区(发展最早)—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工业。

②、南部地区(新兴工业区)—石油、飞机、宇航、电子工业等。

③、西部地区(硅谷分布地区)—宇航、电子、信息技术等工业。

⑵、工业特点: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在创造产值、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9、能源消耗大国-→环境污染大国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它发达的工业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基础上的,因而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所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应该在在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中应担负主要的责任和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西北地区自然条件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西北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北的非季风区

地形特征: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平坦开阔,东部为典型温带草原,中西部多沙漠、戈壁;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都是亚洲中部重要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山麓草场广大。其中天山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地表景观呈环状分布,“绿洲”是当地主要的农业区,中部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的第二大沙漠。

气候特征: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吐鲁番盆地是我国的“热极”);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气候干燥(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是我国的“干极”)。

水文特征: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内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有大片无流区。黄河上游落差大,水力丰。

主要河流: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

主要湖泊:罗布泊

植被: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

土壤:以漠钙土和灰钙土为主。

主导因素: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大陆边缘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大陆边缘为大陆与洋底两大台阶面之间广阔的过渡地带洋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长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

前者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三单元构成,地形宽缓,见于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的大部分周缘地带;后者陆架狭窄,陆坡陡峭,大陆隆不发育,而被海沟取代,可分两类:海沟-岛弧-边缘盆地系列和海沟直逼陆缘的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缘地带,也见于印度洋东北缘等地。

大陆架是滨临海岸、向海缓斜的浅海地带。陆架外缘水深多为100~200米,这里坡度发生明显转折,下延为陡斜的大陆坡。大陆坡是地球上最绵长、壮观的斜坡,其上有深刻的海底峡谷,主要由浊流冲刷而成,为陆源沉积物输入深海底的重要通道,峡谷口外常有沉积物堆积成的海底扇。大陆坡向下或过渡为大陆隆(在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或陡降至深海沟(在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大陆隆是大陆坡麓部,由沉积物堆积成的和缓坡地,向洋侧,过渡为坡度更缓的深海平原。海沟约比相邻的大洋盆地深2~4公里,横剖面呈不对称的V字形,其陆侧斜坡较陡,洋侧斜坡较缓。洋侧坡过渡为大洋盆地处,有时发育与海沟平行延伸的宽缓的外缘隆起,高出深海平原约500米。岛弧陆侧为弧后盆地(也称边缘盆地),水深浅于大洋盆地,与相邻的岛弧和海沟组成统一的沟-弧-盆体系。

总结:另有些大陆边缘地形复杂,为交替出现的盆地和岭脊,称大陆边缘地,如南加利福尼亚岸外。陆架以外水深较大的台阶,称边缘海台,如美国东南岸外的布莱克海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东北三省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东北三省

1.位置

东北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与朝鲜和俄罗斯两国接壤,大部分处在中温带。

2.地形和气候山环水绕、平原辽阔的地形特征。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冬季大面积分布的积雪和冻土改变了全年水分的分配,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热量条件不足,早霜冷害影响农业收成。

3.重要的农林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春、冬小麦,杂粮,春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亚麻,东北甜菜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辽东半岛是国内外著名的苹果产地。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防护林,长达800千米,被誉为“绿色长城”。东北山地有“东北林海”之称,森林资源丰富,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森林采伐基地和世界著名的红松林区。林区出产的貂皮、鹿茸、人参素称东北“三宝”。

4.丰富的石油、煤、铁资源东北是全国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油田有大庆、吉林、辽河。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原油供应基地。著名的大煤矿有抚顺、鸡西、鹤岗。闻名全国的铁矿有辽宁的鞍山和本溪。

5.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东北三省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煤炭、化学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6.稠密的铁路网主要铁路干线有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大连港是东北最大的海港。松花江是东北最主要的内河航线。现在已建成我国最长的沈阳至大连的高速公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陆地海洋

(一)世界海陆分布1.陆地(29%)

(1)大陆、大洲、半岛、岛屿(2)七大洲:名称与分布;大陆上的洲际分界线;地形特征亚洲:地形复杂,起伏很大,中高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非洲:以高原为主欧洲:以平原、山地为主,是世界海拔最低的大洲南极洲:冰岛大陆,世界海拔最高大洲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南美洲: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大洋洲: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二)海洋(占71%)

1.洋、海、海峡2.四大洋名称分布:太平洋(面积最大)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三)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陆地地形:山地—海拔较高,地表起伏大,坡度陡;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坦广阔;丘陵:海拔较低,起伏不大,坡度和缓;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盆地:周高中低

2.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大陆坡、海沟、海岭、洋盆3.地形的变化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结果(1)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2)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表现形式:风、流水、冰川、海浪等,高山削低,低地填平,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的林业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林业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多种原材料、食品、饲料,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历史上,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长期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战争及自然灾害等因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少林国家。近年来,我国在植树造林和保护天然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实行“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的政策、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政策等。加快实施“141”绿色工程建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①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②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③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例如: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省);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是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国家和地区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国家地区

⑴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⑵地区: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例如北美洲的格陵兰地区,是欧洲国家丹麦的属地。

⑶分类

①从面积上:大国与小国

②从人口方面:人口大国(如中国、印度)与人口小国(如大洋洲的岛国瑙鲁)

③从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⑷世界上最大国家俄罗斯:1707万平方千米;最小国家梵蒂冈:0.44平方千米;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⑸重要概念

①国界: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

②国语界划分依据:自然界线(山脉、河湖、海洋)、数理界线(经纬线)、人文界线(民族、语言、宗教)

③领土: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④我国的领土:960万平方千米(陆地)+300万平方千米(海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东线工程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东线主体工程由输水工程、蓄水工程、供电工程三部分组成。

具体为:苏北除里下河腹部及其以东和北部高地外的淮河下游平原;安徽省蚌埠以下淮河两岸、淮北市以东的新汴河两岸及天长县部分地区;山东省的南四湖周边、韩庄运河和梁济运河侧、胶东地区部分城市及鲁北非引黄灌区;河北黑龙港运东地区;天津市及近郊区。东线工程利用的是元朝的运河。目的是缓解苏、皖、鲁、冀、津等五个省、市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东线一期工程共68项设计单元工程,已完工29项,预计与通水直接相关的主体工程可在明年3月份基本完工,届时东线一期工程基本具备过水能力。明年6月底以前,将基本完成有关水质达标工作和通水验收工作。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3年第三季度正式通水,届时长江水将调至山东半岛和鲁北地区,山东、江苏、安徽等输水沿线地区将因此受益。

总结: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现有的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京杭运河航道工程和治淮工程的基础上,结合治淮计划兴建一些有关工程规划布置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