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5238

文章

48

篇1:孙殿英盗皇陵,挖开一看,发现清朝皇后“面目如生,有如古佛”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令妃是乾隆最有名的妃子之一,近些年来各种电视剧对其也多有表现,而且她基本上都是正面的角色。令妃是乾隆中后期最爱的女人,在乾隆心中的地位大概只有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可以与之相比了。

令妃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她是在乾隆20年到乾隆40年影响乾隆最大的女人,还在于她也是清朝生育最多的后妃之一,她为乾隆生了6个儿子。又有乾隆的宠爱,又生了6个儿子,令妃为何一直到死后才被奉为皇后呢?这就又要说道她独特的血统了——她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有汉人血统的皇后。

令妃出身并不高,而且又有汉人血统,当乾隆决心把他们的儿子永琰立为储君时,就必须考虑令妃的身份给永琰(也就是嘉庆皇帝)带来的不便和阻力。如果大臣们不同意立令妃为后,这就意味着永琰也会被一块否决,这是乾隆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到了乾隆晚年公开永琰为储君的同一天,才把令妃追封为皇后,由此可见乾隆对于令妃的爱以及缜密的心思。

乾隆死后,和他的两位皇后,3为皇贵妃一起被葬在裕陵,“令妃”就是这两位皇后的中一位,而乾隆的妃子们包括被葬在裕陵西侧的妃园寝。1928年,孙殿英盗掘清朝皇陵,不仅慈禧的墓被洗劫一空,乾隆的裕陵和旁边的妃园寝也惨遭洗劫。东陵盗案发生后,溥仪痛心疾首,他下令派载泽、耆龄等皇室宗亲去处理善后的工作,也正是在这次清理中,人们发现了令妃的遗骸,别人的尸骨都已经腐烂成了枯骨,但是唯独令妃尸身不腐,这让众人惊诧不已。

参与善后工作的皇亲爱新觉罗·宝熙在自己的日记中记载了令妃遗骸的模样:颏多皱纹,齿未全脱,皮骨俱存,丝毫未腐,笑容圆相,有如古佛,诚异事也。为什么令妃的尸体能保持不腐,至今都没有完美的解释,而爱新觉罗·宝熙所记载的“笑容圆相,有如古佛”更是令人惊叹。

令妃自从乾隆24年被封为令贵妃之后,由于皇后乌拉那拉氏和前空不和,自断头发,实际上已经只是名义上的皇后了,令妃从这时起实际上已经成了真正的后宫女主,她统摄六宫十几年,处事得体,母允垂仪,是一位相当贤惠的皇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兀氏旧宅

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兀氏旧宅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兀家大院”分东、西两院,西院为主院,占地1000余平方米,如果俯视,其整体格局呈繁体“喜”字。东院现已废弃,西院还有一户兀姓人家和一户张姓人家居住。西院的建筑布局为典型的二进四合院,进门有影壁墙,前面是大门厅,穿过二门楼与门厅正对的是正房,东西两侧是厢房,厢房和门厅中间有相对的耳房。迎门的影壁墙上有一幅名曰“百鸟朝凤”的砖雕作品,“兀家大院”也因此又被称为“百鸟朝凤”院。历经百年的岁月沧桑,原来的青砖影壁已呈土黄色,但仍以其意趣盎然、繁复华丽的构图和细腻圆熟的刀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影壁墙高约5米,由正中央一只被百花簇拥的凤鸟和周围花枝丛中数十只鸟儿组成。中间的凤鸟体态轻盈、高雅大度,做展翅欲飞状,只可惜鸟头已不知去向。周围的数十只鸟儿点缀在二十几个花枝缠绕的小方格内,这些鸟儿或栖或飞或鸣或两相取悦,无不栩栩如生,娇俏动人。传说由于砖雕图案上的花鸟形象太逼真,竟在影壁墙建好的当晚引来群鸟在院内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使得主人和邻居无法入眠,主人一气之下命人把正中央那只凤鸟头打掉,大院才恢复了宁静。

过影壁墙右拐可进入门厅,门厅建筑是整座四合院中最为考究的,采用框架式结构,即先立木质框架,后进行墙体修建,框架与墙体相互独立,亦即“墙倒屋不塌”的建筑风格。原来的门厅共有相通的5间约150平方米,现在被他们用土墙分割,堆放家什杂物。站在一堆杂物中抬头看去,只见屋顶的椽、檩、梁等呈深红色,看上去稳重润泽。最吸引人目光的是横梁上的那些木雕彩绘,雕工的繁冗细腻自不必说,即便是那些莲花造型的彩绘,或粉或绿或黄或白,至今看上去依然艳丽夺目。

门厅与正房南北相对,正房原为5间,现存3间,如今已废弃。正房前面是东西对称的厢房各4间,这就是西院的内院,外院与内院由一造型别致的小门楼隔开,为二门楼。二门楼也算是兀家大院建筑艺术的精彩之笔,上面的木雕作品极尽繁复精雅之能事,只是经多年风化,现已有些摇摇欲坠。西院的正房、厢房、耳房全部是两层0式房屋,房内铺设的楼板至今仍能承载重物,屋前都有廊檐,屋的高度依次降低,屋顶及过廊的拐角处镶嵌有不同的木质彩色图案纹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蔡鸿生旧宅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蔡鸿旧宅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蔡鸿生洋房位于荡口人民路,约建于1931年至1935年间,名“蔡鸿德堂”,两栋三层,坐东朝西。门楼五间两层,楼下中间一间为大门通道。紧靠门楼南侧建有水塔,高四层。主楼平面呈“L”形,三间三层朝南,五间两层朝西(解放初期由上海工匠加为三层),门口均有混凝土台阶三级。副楼与楼梯设在建筑东北角,四间三层,与主楼相通。最东侧二楼另有通道连接朝西主楼与副楼。建筑南部原有围墙和水池。墙上用混凝土塑刘海洒金钱浮雕。整栋建筑全部为混凝土结构,彩色马赛克贴面铺地,结构精巧,装饰考究,是民国时期洋房建筑中的精品。洋房内自来水、电灯、制铁落水管等等一应俱全。抗日战争时期,该楼曾驻扎日军一小队,解放后先后作为乡政府和文化站所在地。

蔡鸿生旧宅洋房为清水墙西式建筑,彩色马赛克贴面铺地,结构精巧,装饰考究,是民国时期洋房建筑中的上品。蔡鸿生为荡口西仓东街人,民国时期上海滩闻人。堂名“蔡鸿德堂”,房内自来水、电灯等一应俱全,蔡母曾在此出丧。抗日战争时期被日伪军进驻,解放后,为本地政府接收。

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鹅湖镇:鹅湖镇位于锡山区东南部,由甘露、荡口两片区组成,为市“6+1”城镇组团之一,东与苏州相城区接壤,北与常熟市交界。全镇总面积54.7平方公里(城镇组团规划面积1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732亩,下辖3个居委会和12个行政村,总人口5.9万人,其中外来人口1.3万人。 鹅湖镇素有“江南水镇、文化古镇、工业重镇”之美誉。 江南水镇: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孙殿英盗墓的时候,是怎么对待慈禧太后的?

全文共 2123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距离我们年代比较近的盗墓贼,孙殿英,想必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孙殿英的本职并不是盗墓,但是他却因为盗墓而出名,最出名的事情就是盗了清西陵。孙殿英盗过慈禧的墓,也正是因此,一直流传着一种孙殿英在盗墓的时候,对慈禧有过侮辱行为的传言。那这些传言到底是不是真的,孙殿英到底是怎么对待曾经不可一世的显赫尊荣的慈禧太后的呢?

孙殿英盗墓,把棺材中的慈禧太后翻了个底朝天,因为慈禧太后去世后,陪葬品既多又珍贵,所以那些东陵大盗扒开慈禧的衣服找珍宝,甚至还把慈禧的嘴巴都撬开了,为的是找口含的珍珠。

孙殿英,小名金贵,河南永城人,因小时得过天花,得名“孙大麻子”。孙殿英为人侠气,曾为庙道会头目,先后投靠北洋军阀姜桂题和“庙道会”会首领李凤,1922年加入河南陆军第一混成团团长丁香玲部,从此步步高升,任过旅长、师长,后为奉系军阀张宗昌收编,任十四军军长,成为了一个土匪加小军阀的头目。

清朝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西北30公里处,占地80平方公里,从1661年修建,历时240多年,陆续葬有5个皇帝、15个皇后以及妃子、阿哥、公主共百余人,尤其以慈禧太后陵墓的奢华吸人眼球。慈禧垂帘听政那么多年,个人搜刮的钱财无法计数,那些珍宝珠玉也无法计数,而死后高规格埋葬,陪葬的珍宝件件价值连城。

据说,慈禧太后身上穿的是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上面缀着大珠420颗、中珠1000颗、小珠4500颗,大小宝石1135块,慈禧太后凤冠上的珍珠更是价值上千万两,还有更加昂贵的九玲珑白玉宝塔,嘴里面含着的一颗夜明珠,值钱1000多万两。这如何不让人垂涎欲滴?

1928年,孙殿英被蒋介石收编,被任命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当时,正好有个土匪首领马福田,他在打东陵的主意,纠集一批土匪到东陵盗墓。孙殿英一看土匪都干这个一本万利的营生,不如自己干,所以借口剿匪,把马福田给剿了,然后,孙殿英利用驻扎蓟县马伸桥之机(马伸桥与东陵只有一山之隔),以军事演习的名义,调动一个团到东陵,外面全部封锁,“关门盗墓”,大肆盗掘东陵,重点盗取了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以及慈禧太后的定陵。

孙殿英盗墓,先用炸药炸开慈禧陵地宫,将陪葬品搬运一空,然后打开慈禧棺椁,扒下慈禧太后的衣服,取下碧玺莲花和珍珠凤冠,剥开慈禧的口,从中取出夜明珠,随后把慈禧扔在了撬开的棺材板上。为了将这些无比珍贵的宝物运输出来,孙殿英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名,向遵化当地征调了大车30辆,30辆大车最后就将这批不可计数的宝物运了出来,不但自己,也让很多权贵据得到了好处。

孙殿英作为国民党收编的将领,竟然光天化日之下盗墓,一时全国舆论大哗。为了平息民愤,摆平官方,孙殿英从东陵赃物中挑选了两把最富贵的九龙剑,一把送给蒋介石,其他再分送各级权贵,最后,利益共沾,事态平息。

一个73岁的老太太,在棺材躺了20年,即便不是一堆白骨,在棺材被打开那刻,尸身也会因为与空气接触而迅速氧化继而发黑萎缩。就这么一具发黑的恐怖尸身,竟能引出不少传说。

也不知道是孙殿英的幸运还是不幸,如果不是孙殿英在1928年贪心清东陵慈禧太后等人的陪葬品而盗墓,从而引发了震惊世人的慈禧太后盗墓案。以孙殿英小军阀的身份,他只是当时很多军阀中的一个而已,谁也会在意他,关注他,但他因为偷盗慈溪墓葬而被我们熟知。

唯有孙殿英最是令人咋舌,原先是庙道会的会首,就是神棍的意思;后来挖掘清东陵,成为著名的东陵大盗,全国也是有一号的人物。

孙殿英小的时候因为得过天花,因此外号孙大麻子,从小就和他父亲一样,喜欢打抱不平,但是他的父亲为了给人出头与旗人争执而入狱,最后还被打死在狱中,所以,孙殿英去清朝的统治是极为不满的。

再加上他属于穷苦大众出身,在旧社会要是老实点可以给人当下人,养家糊口,如果不老实,那就只能走一些不法之道了,所谓,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想要挣的多,必须走一步险棋啊!

但是,孙殿英却投奔了庙道会,这是一个很神秘的组织,可以利用宗教和风俗,从中谋取一定利益,没错,孙殿英不但成功加入了组织,后来更是成为了会首,也就是组织里面的扛把子。

只是当时流年不利,有的老百姓穷的都吃不上饭了,谁还去给你捐款,最后孙殿英带着他的道友走上了打家劫舍的道路,后来被河南陆军收编,也就是时匪时兵,当然,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有时候当兵的还不如当土匪的。

孙殿英的一举一动和他的行事作风,是典型的军阀作风。无论是他的盗墓,还是作为军阀在各大势力之间时叛时降,亦或他在抗战初期的英勇抗日和后期的投敌做汉奸。都充分得表现出,孙殿英显然是一个利己主义者。所以他不可能是为了祖先而报仇的。

孙殿英在盗墓之后面对社会舆论的指责,闭口不提自己觊觎陵墓中的宝贝,而是将重点转移到了当时社会普遍对满清统治者的仇恨上。从这个角度来说,孙殿英的确得到了一部人的支持。

姑且不论孙殿英是否为了攀附名人祖先,即使孙承宗真的是孙殿英的先祖,以孙殿英的行事作风,他也不可能会为了替祖先报仇而侮辱慈禧太后泄愤,因为,这么做简直太"亏待"自己了。我们都一致认为他只是为了盗取慈禧身上的无价珍宝。

但是,虽然孙殿英和冯玉祥做的事情,固然有反清进步的一面,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他们为了窃取宝物的初衷,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抢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合肥李鸿章故居李氏家族旧宅

全文共 1390 字

+ 加入清单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氏家族旧宅)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鸿章故居是晚清军政大臣李鸿章的家宅,位于合肥市繁华的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是合肥市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名人故居。199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故居前厅布置了李鸿章生平展,该展览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即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中厅和小姐楼则采用复原陈列的形式展现了李家接待客人和家眷们的日常起居-情况,充分表现了江淮地区的建筑风格。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东面的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的展览,则是在丰富李鸿章生平展的基础上开放的,充分揭示了这个晚清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集团-淮系集团在李鸿章的领导下,对近代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国防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故居自开放以来,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合肥市的十大景点之一和市民心中的首选景点。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1902年李鸿章的灵柩从北京辗转运回合肥,1903年葬于合肥东郊的大兴集。李氏家族后人为祭祀他,在墓旁建造了规模庞大的享堂。1985年,享堂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享堂是对墓上建筑的通称,即在墓旁的建筑群。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现存的李鸿章享堂占地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名人墓园,分为享堂区、合葬区和仓房区。享堂有前、中、后三进,两个四合院,分为门厅、前堂、寝堂。西侧是李鸿章与赵氏夫人合葬墓,墓前有神道碑引导。神道碑上主要记述了李鸿章的一生以及朝廷追赠他和封赏李氏子孙的情况,由桐城派大家吴汝纶撰写。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东侧是仓房,主要是储藏用于维护享堂和日常开支的粮食,现布置有《江淮地区农俗陈列》。该陈列用大量的实物展现了江淮地区的农具以及农民的-情况。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合肥李鸿章故居(李氏家族旧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保护范围:建筑本体外,东、西各10米,北至撮造山巷北侧红线,南至淮河路北侧规划红线。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40米,西、南、北同保护范围。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号少荃、仪叟,别名李中堂、章桐,晚清重臣,曾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封爵一等肃毅侯。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被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李鸿章在职期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洋务运动,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最终却不得不以外交代表身份签署《越南条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哈根旧宅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哈根旧宅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哈根旧宅位于芝罘区大马路付115号,年代为1920年。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日,哈根旧宅被公布为烟台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南至大马路,北至滨海北路,西至建筑西墙以西50米,东至大马路与滨海北路交汇处。

东山街道:东山街道办事处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东南台子40号 电话:(0535)6222863 传真:(0535)6222863 邮编:264001 【概况】 总面积5.47平方公里。辖9个居委会,年底总人口69655人,2009年经济总收入 164000 万元,地方财政收入7754.9万元。街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居然旧宅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居然旧宅为歙县文物保护单位。

居然旧宅位于北岸镇瞻淇村,时代为清。

居然旧宅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瞻淇村:瞻淇村挹清溪于东南,揽山秀于西北,距北岸镇镇政府4公里,古徽州府歙县县城10公里,徽杭高速公路歙县进出口设在瞻淇,杭徽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瞻淇村总面积8.5平方公里,其古村落选址和建造,依据“枕山、环水、面屏”的形象风水原理,和徽州大部分村落的外部空间呈现出同构的模式。西北方向的李玉玲是其祖山,从此分出两支山脉。向左为来龙山、和尚坦;身右为毛坞峰、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常山徐氏旧宅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常山徐氏旧宅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徐氏旧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清、民国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

俗称三十六天井,规模较大。由偏居东南的门屋、横向甬路及中轴线上的大院落、正门、前厅、天井、中厅、天井、门墙、天井、后厅、天井,以及围墙外之花园旧址等组成,各天井两侧都布置有二层楼厢房。主体建筑的院墙两侧,还有通长的附房两排,东侧附屋进深较大,有的有二进深度,其位于后厅东侧部位的附屋后更辟有别院。整组建筑由中轴建筑向两侧展开布排。主体建筑如门厅、中厅、后厅等用材较好,工艺较细,包括院落周围的磨砖空斗砖墙等,显示了当时建筑的精细水平。

建筑兴造于清末民国初。除了部分次要建筑外,保存情况良好。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球川镇:“山环成球、水流成川”即为球川。球川镇位于浙赣边界,地处常山西大门。这里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民风淳朴,是浙西边陲的一座千年古镇。镇内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杭金衢高速公路贯穿本镇,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 宋代大文豪朱熹曾来球川会友、登山览胜,发出“山列锦屏秀、水流翰墨香”的千古绝句,球川也因此闻名遐迩。 球川镇土地辽阔,辖区面积78.4平方公里,总人口2.。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士遗风旧宅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高士遗风旧宅为南昌县文物保护单位。

“高士遗风旧宅”位于南昌县武阳镇徐桥村徐桥自然村中部南侧(门牌为徐桥自然村27、28、31、32号),属清末建造的砖木结构民居建筑(户主言称是1894年始建,1906年落成,历经12年)。旧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68平方米。青砖外墙,硬山屋顶,红砂岩挑枋雕花门罩,红砂岩门框,门楣嵌雕花雀替。门上部嵌“高士遗风”匾额。南墙的红砂岩肋石上刻有交叉的三角形大清旗样。内部木结构为穿斗式,面阔三间,进深为三进三天井,一、二进单层,第三进两层。每进均设木构拼花玄关。穿枋多雕花,纹饰精美。枋间夹竹造,外粉白,绘墨画图案。花窗尤其精工制作,有镂雕二十四孝故事纹饰(并一一列出图案名称),另有“苏轼爱砚”、“太白爱酒”等众多镂雕典故图案。柱下为鼓形和覆莲形木质,底部为八边形雕花石础。第二进地面为“金砖”铺就。

“高士遗风旧宅”外部墙体和门罩基本完好,内部主体木架构总体完整,局部有损毁,部分木构件残损,瓦面少量损毁导致局部漏雨。“高士遗风旧宅”是清末时期南昌地区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作,其木、石构件的精美程度在其他民居建筑中极为少见,典故图案发人深醒。

“高士遗风旧宅”屋前约10米外是村中的水泥主路,路南是约30米宽的村中露天活动场所,再南为一建在水塘中的新建戏台。东隔一小巷是普通民居,西侧紧靠普通民居,北面隔一小空地也是普通民居。

2010年5月7日,南昌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五批南昌县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南昌县博物馆

徐桥村:徐桥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严家淦旧宅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严家淦旧宅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严家淦旧宅位于姑苏区阊门社区德馨里,年代为民国。

2019年8月23日,严家淦旧宅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严家淦(gàn)(1905年10月23日-1993年12月24日)乳名雨荪,初名静波,号兰芬,字静波,江苏吴县人。少时曾就读于木渎小学,192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31年任京沪杭甬铁路管理局材料处长。1939年调任福建省政府建设厅长、财政厅长,因设计推行“田赋征实”制度,名噪一时。严家淦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45年出任战时生产局采办处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孙殿英进了慈禧墓穴后第一件事做了什么?

全文共 1695 字

+ 加入清单

慈禧太后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最大的败家子。她对生活的苛刻到达了一种令人发指的地步,据说就连自己上厕所的坐便器也是橡木雕花制成的,每天吃饭至少要100道菜,每件衣服只会穿一次,除非是自己非常喜欢的,最多也就穿个两三次。慈禧死后,都对她的墓穴垂涎三尺,生前过的如此豪华,死后墓穴肯定会有很多宝贝,于是孙殿英打开了慈禧的墓穴。

在当时的清朝皇帝光绪帝驾崩的时候,慈禧太后让年仅三岁的溥仪作为新的皇帝,随即她就尊称为了皇太后,过了几天便去世了。慈禧死后被葬在了东陵,她生前花钱都是随随便便的,作为最高统治者,在她死后,也同样要和大量的稀世珍宝葬在一起。但是在1984年的一天,国家文物局在对慈禧的棺椁进行清理的时候,发现已经被破坏的非常严重了,甚至身上只剩下一块遮羞布,一只脚还光着,画面十分惨烈,已经变成一具干尸的慈禧就那样躺在棺材里,但是,还有很多地方都不一样。

在她的尸身上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裂口,就像干掉的粪土一样,尸体上还包着黄段,在尸体的旁边有一个黄段包起来的包袱,考古人员慢慢的打开之后看到了有一颗牙齿,和两个指甲。看到慈禧太后这样的现状,大家都吓了一跳,想到生前有享不尽荣华富贵的太后,死后竟然是这样凄凉的画面,不过再想到那次被孙殿英盗墓的事情,又感觉一切也都符合情理了。慈禧死后跟那么多宝贝长眠在这个地方,墓中的宝贝一直是盗墓贼惦记的地方,不过都没有什么人敢去动,直到过了20年以后。

盗墓的是孙殿英,他是一名军阀,但是他并不是什么正经的部队,只是一个野路子,当时他的部队就驻扎在离东陵不到20里的地方,当时正是缺乏军粮的时候,很多军人已经几个月没有领过军饷了,在没有钱,他的部队肯定就散了,在情急之中,他打起了东陵的注意。于是,孙殿英借着军事演习的名义在陵墓旁演练,东陵虽然有很多的陵墓,但是他就看准了慈禧的陵墓,因为生前极其奢侈的慈禧墓穴的宝贝肯定也是最多的,在炸开了陵墓之后,就出现了一阵疯抢的画面。

从清内务府的笔记中所记录来看,慈禧墓的随葬品数量不可估计,价值连城都形容不出其中的价值,只能通过他盗走的数量来估计了,早在之前就有见到说孙殿英调动的30辆大车的事情,可想而知这三十辆能装多少宝物。最后这些人挖了7天7夜,才把陵墓中的宝物拉完。

这件事情传到了溥仪的耳中,虽然他已经退位,但是谁家的祖坟被挖了都不会放置不管吧,仆役立刻致电了民国政府,要求他们立刻对孙殿英进行抓捕,然后又让皇室的成员去东陵处理的善后。

他们赶到之后,看到陵寝内一片狼藉,棺盖都被随意的扔了一边,尸体也随意的丢弃在棺材里,披头散发,身上所有的衣服都被扒拉完了,只剩下唯一的一块遮羞布,就连袜子都有一只不见了,整个尸身都变成了一具干尸。而且由于天气的原因,尸体上已经长出了许多白毛了。

慈禧太后之所以变成一具惨不忍睹的裸尸,也是因为她身上穿的朝服,凤冠,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在这些丧心病狂的盗墓贼眼中哪里会把她当作尸体来对待,而是把他当作了一个挂满宝物的架子而已。

看到这样的情况,考古人员立即让随行的人员用黄缎把尸体包了起来,这时候被翻过来的慈禧嘴部已经裂开了,因为她嘴里的夜明珠已经被撬走了,所有人立马把棺椁收拾复位以后,整理了一下,最后用一个黄色的被子盖了起来。并且,把慈禧太后的遗物用黄布包好,也就是那一颗牙齿和两段指甲,放在了她的的身边,随后才将棺材重新盖好,并用油漆封口,涂成了金色。所有当考古人员大考的时候才看到了这样的景象,虽然这样的景象已经很惨了,但是已经比刚盗完的时候好了不知道多少。

之后,在溥仪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到,慈禧太后的夜明珠被盗以后并被送给了某个有权贵的人,让他十分在意,曾经享尽了荣华富贵的祖母,如今却成了这般模样,可以说这百年的富贵都算丧尽了。

其实,咸丰帝当时有两个皇后,在他的陵墓建造完以后,就下令说等两位皇后死了以后一起埋在一个陵墓里,但是慈禧太后非常不愿意,于是就修建了两座陵墓,耗时6年共用了近百万的银两。随后,慈禧入陵以后,她的陪葬品的价值相当于当时清朝的年收入的5分之1,只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仅仅维持了20年的陵墓就被后人给炸开,就连尸体都没有得到善待,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甪直沈氏旧宅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甪直沈氏旧宅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韬纪念馆位于甪直古镇中市下塘街6号,原为沈氏老宅,1998年在老宅的基础上成立纪念馆以供游人瞻仰,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家钱君陶为纪念馆题写馆名。王韬纪念馆有一路三进,主体建筑有门楼、前厅(王韬生平事迹陈列馆)、鸳鸯厅(王韬故居)和弢园等。大体为清代遗构,近代补修,门票包含在甪直古镇大联票内。

王韬(1828-1897)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论家和新闻记者,出生于长洲县甫里村(现甪直镇)的书香门第;少年在甫里度过,常到保圣禅院听松,便有“有如千军万马声,又如千山落叶,万豁泉流”。十八岁时,王韬赴昆山考中秀才,随后赴金陵考试不第。

道光二十九年(1848年),王韬应伦敦传教士麦都思聘请来到上海墨海书馆工作,其间重新翻译了《圣经》,出版《华英通商事略》、《重学浅说》、《光学图说》、《西国天学源流》等书。王韬在墨海书馆工作了十三年。

同治元年(1862年),王韬化名黄畹上 书-太平军献策,不料被清政府发现大力通缉,在上海英国领事馆的安排下,王韬乘船亡命香港,开始了二十三年的避难生活。驻港期间,曾旅行欧洲,,创立了中国第一家华资中文日报《循环日报》并担任主编。王韬共在《循环日报》发表八百多篇争论,并大力主张以欧洲强国为榜样,中国的“变法”,有言“吾知中国不及百年,必且尽用泰西之法而驾乎其上”。

光绪十年(1884年),王韬终于回到上海定居终老,晚年创办“弢园书局”,继续发表时论文章,于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1897年5月24日)病逝于上海城西草堂。

终王韬一生,他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书籍,促进了西方文化的传播,为西学东渐作出了贡献;创立了《循环日报》并积极发表政论、文章、报道,是新闻界的泰斗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先驱。

前厅,面阔三间,进深八椽,上用草架。正中有王韬半身雕像,屏风上绘有生平大事记,两侧墙壁和竖幅上有王韬的文字介绍。

鸳鸯厅原本是老宅主人的书房,梁架简易,门窗有晚清民国风格,通风和光线良好。现按王韬故居陈列,放有书桌和字画,中间大匾上 书-“蘅花馆”。

弢园位于整组建筑最后段,从鸳鸯厅走来别有洞天,好似个小世界。园中小池游鱼细石,荷叶葱郁,并有假山流水意境高远、亭台廊榭俯瞰全局,树木花草点缀其中;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悠哉闲哉,别有雅致。

2009年7月,沈氏旧宅(王韬纪念馆)被列入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慈禧墓在孙殿英之前还有人盗过吗?

全文共 1670 字

+ 加入清单

慈禧太后相比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在小编眼中是一位非常阴险的人物,慈禧太后做的每一件事都和自己的利益有关,她掌握着所有的军政大权,生前便开始大肆修建自己的陵墓,不过,后来慈禧的陵墓也是被孙殿英翻了个底朝天,当时有关孙殿英盗墓有一种说法就是孙殿英没钱了,缺乏军饷,于是,盗取了慈禧的陵墓,那么,在孙殿英盗墓之前还有人盗取过慈禧的陵墓吗?关于这个问题,一起来看看!

在中国历史上,孙殿英盗毁慈禧陵墓的事情,是铁证如山,躲也躲不掉,辩也辩不了。可除了孙殿英之外,就再也没有人动过慈禧之墓吗?答案是否定的。早在孙殿英之前,就有人盯上了慈禧之墓,并且已经动手了。

开头先简单介绍一下孙殿英其人以及他盗墓的经过。孙殿英,又名魁元。在河南那个地界儿,一般人都叫他孙老殿,因其脸上出过天花,因而也有不少人把他叫做孙麻子。这个孙殿英祖籍是河南永城县孙家庄人。生来也是坎坷万千,早早的就没了父亲,再加上其母教子无方,平日里都孙殿英也是没完没了的溺爱娇惯,因此,孙殿英本人打小的时候起,就养成调皮捣蛋的性格。

这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十几岁左右时,就开始跟着当地的大大小小的流氓地痞之类的闲杂人等鬼混,后来又染上了赌瘾,经常出入当地各大小赌馆,很快,他就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大赌棍。除此之外,他甚至为了赌钱,还去当过鸦片贩子、“庙会道”的头目。由于他在贩运毒品时结识了河南陆军第一混成团团长兼豫西镇守使丁香玲部的官佐,因而在镇守使署混得了一个副官职位,不久升为机关枪连连长,居然成了一名军官。以后利用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驻豫西直军开赴前线之机,率部哗变,搜罗郏县、禹县、临汝县等县土匪和庙会道徒,一时声势颇大。1925年春,孙殿英和其他匪首被憨玉春收编,孙任第五混成旅旅长。后又改投国民第三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叶荃部下任旅长,旋复升师长。胡匪出身的山东军事督办张宗昌与孙殿英见面后,十分赏识孙,委任孙为第五师师长。在张宗昌的羽翼下,孙殿英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流寇式的军事小集团。

孙殿英盗墓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缺军饷。1926年春,张宗昌与李景林合向国民军反攻,孙殿英率部袭击了国民军第三军所属徐永昌部,为张立下了显赫战功,张宗昌即将孙部改编为直鲁联军第三十五师,后又扩大编制,以孙为军长。在直鲁联军节节败退之际,善于见风使舵的孙殿英更换旗帜,投靠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总指挥的徐源泉,孙任第十二军军长,打起青天白日的旗帜。1928年正是军阀混战,国穷如洗,民不聊生的荒乱年月,不属国民党正规军的杂牌军孙殿英部,被蒋介石区别对待,克扣孙部粮饷。部下官兵已半年没有发饷,其军心浮动,常有开小差的事情发生,上峰若再不拨粮款,恐怕开小差的更多,甚至有哗变的危险。部队这一严峻的形势,迫使孙殿英不得不苦思着“解药”。蓦地,一个罪恶的念头在他脑海萌发——“盗墓去!”. 于是这缺钱花就成了孙殿英盗墓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这仅仅是其一。

而另一个促使他盗陵的原因是耳闻目睹东陵陵区被破坏的情况。当时孙殿英的十二军正驻扎在河北省遵化县境内。东陵自建陵以来,一直设有护陵机构守卫,那里有管陵人员,并驻有旗兵、绿营兵守护,还有宗人府、礼工部等机构分别承担陵寝一切事务。但是自1914年(民国三年),经内务部将东陵红桩以内地区划归清室管辖后,守陵人员就以薪饷无着,解决旗民生活困难为名,由护陵大臣报请清室,准予开垦土地,用来维持生计。此后,对东陵土地和林木的破坏逐渐升级。1921年,直隶省(今河北省)省长曹锐以查办天丰益铺商盗买陵树为名,派兵一团查抄没收天丰益在东陵地区的一切财产,并设立垦植局。至此,东陵完全落于北洋军阀之手。垦植局实际上是公开盗伐陵树的机构,东陵陵树多次遭劫,“仪树”和“海树”被盗伐一空,昔日群松蔽日、苍翠郁郁的青山,至1928年已变成秃山了。

慈禧的墓毕竟是皇家陵墓,以前没人动,那是因为根本就没人动,现在既然你们都在盗,孙殿英就想,反正眼下也没钱花,那不如我也来掺和一回。典型的破窗效应。正是有了直隶省省长曹锐公开盗伐陵树的事迹,于是,才有了孙殿英胆大包天,炸毁慈禧陵墓的后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程氏旧宅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程氏旧宅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程氏旧宅北靠崤山,南临渡洋河,占地20亩,共有宅院5座、祠堂1座。该宅是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敕封骁骑将军程福亮的故居,程福亮是宋代名人程颢、程颐的第二十二代孙。

程氏旧宅结构严谨,气势宏伟,建筑布局以祠堂为中心,由5座宅院组成。西侧有两处宅院,保存较好:一处为二进院落,前由面阔5间的正房、面阔3间的厢房和院门组成,后为绣楼;另一处为三进院落,属四合院布局。东侧有3处宅院,破损严重。在这些宅院门前,有石鼓、上马石、照壁等丰富的建筑及雕刻。绣楼为砖木结构传统建筑,共3层5间。第一层为砖拱结构,无梁,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为木制楼板。

类别:古建筑

时代:清

地址:洛宁县东宋镇丈庄村

公布时间:2006/6/1

公布批次:第四批

丈庄村:丈庄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秦氏旧宅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秦氏旧宅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秦氏旧宅位于荥阳高村乡中部的油坊村,村中原有秦氏先人自清代前期起陆续修建的豪宅10余处,楼、房100余所。

现存楼、房仍有40多所,较好的大院5处。5处院落中,现存楼、房7所以上者3处,院落基本完整者2处。1号院: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分为前、后两节,俗称前客厅后楼院。由7所主体建筑构成典型的二重四合院式封闭建筑群,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前院由4栋均为一层的房屋和大门楼组成。具体为倒座、左右厢房和正房。后院由3栋三层的楼房和前院客厅构成。主楼通高约13米。3号院:俗称南大宅,位于油坊村西南,北依村中大街,为一处三进式四合院落,也是油坊住宅群中现在院落最多的一处。坐南向北,除中院正房和倒座已毁外,现存前院正房、左右两厢房、大门楼,中院左右两厢房,后院正房和两厢房等楼房共9所,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房屋均为砖木结构,硬山顶。4号院:俗称秦氏家庙,位于油坊村东,南临村中大街。该院坐北向南,为两进四合院式建筑,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秦恭建。院落布局完整,保存较好,现有楼房7所,包括前院之倒座,左右厢房和正楼,面阔5间,高三层。院内保存有多通有关秦氏家族历史的家谱碑和墓碑等。

秦氏旧宅既是建筑艺术的精品也是研究中原地区家族史的可靠材料。

第四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孙殿英死后他的家人最后过的如何?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对我国民国历史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们肯定会知道孙殿英这个传奇的人物,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这个人啊多次打着各种光面堂皇的理由去盗清朝皇室的陵墓。恐怕这就是很多人对孙殿英的第一映像了,其实他还是有很多光辉事迹的。

孙殿英,生于1889年,今河南永城马牧镇丁辛庄人。孙殿英不仅是一名“东陵大盗,也称得上一句爱国志士的称呼,因为他在抗日战争中是有功的,曾在热河一带地区带领3万多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抗战胜利,孙殿英投靠了蒋介石,国共内战结束后被解送到河北武安县战俘营进行自我反省。不久,孙殿英就病逝了,结束了他颇为精彩的一生,那么他的家人在其死后到底过地如何?

孙殿英的妻子叫刘清贞,孙一生遗留下了大量的遗产,可是孙妻却毫不留恋,而是将其交给国家。一是因为孙殿英的钱财有些烫手,二是因为刘女士有着一颗爱国的心,正是在这样的严谨家风下,孙殿英的后人们大多成才。

他们的儿子孙天义后来学有所成,成为了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校长。除此之外,孙先生还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墓的守护人,与其父生前所干的事截然相反,我们不得不感叹世事无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王安申旧宅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王安申旧宅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安申旧宅(原名馆驿河头王宅,2011年更现名)位于吴兴区爱山街道衣裳街历史文化街区馆驿河头54号,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

2003年1月,王安申旧宅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爱山街道:爱山街道地处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中央商务区,东起人民路,西至104国道,南以市河为界,北至龙溪港,总面 工会会议积约3.2平方公里,辖区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4263人,共8057户。街道党委下属党总支5个,党支部25个,在册党员798名。目前已命名全国创建文明社区示范点1个(红丰西村),省级城市党建工作示范社区1个(红丰西村党总支),省级示范居委会1。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刘子山旧宅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刘子旧宅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刘子山旧宅坐落于莱州市沙河镇湾头村,原莱州市第三中学校址,现已闲置。旧宅地处莱州湾沿海平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距海约7公里,其南约5公里处,沙河由东向西注入莱州湾,其北约3公里处,杲村河由东向西注入莱州湾。旧宅位于湾头村东部,西、北与农舍为邻,东临村镇企业厂房,南临东西公路,东北距莱州市城区约18公里。旧宅内遍植树木,林荫蔽日。

1928年,富商刘子山委托其四弟在家乡湾头村建成“旧宅”。“七·七事变”后,张良臣等杂牌队伍在此驻过。1946年,八路军地方武装曾在此设兵工厂,制造0、手榴弹、地雷等。1947年,西海专区所属振东公司在这里做棉花、猪鬃、猪皮生意。此后,八路军胶东某部队后勤部又在此设被服厂。1949年冬至1953年10月,掖南县人民政府(前称掖南县政府)设立于此。1953年10月,掖南县人民政府迁出后,掖南县立中学迁入其中,1956年,掖南县并归掖县后,掖南县立中学改为“掖县第三中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掖县第三中学改建教室:将旧宅保留中区房屋,东西两区原有房屋除西区留一房屋外全部拆除。2009年,学校撤销,旧宅闲置,由教育局安排专人看护。

2003年,旧宅所在村——莱州市沙河镇湾头村,因该旧宅房屋保护较好,山东省建设厅公布为历史文化名村。

2004年8月3日,莱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湾头村:湾头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孙殿英挖了慈禧的墓,为什么溥仪没找他算账?

全文共 1242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末期,皇室中有两个人可以说是最有名的了,一个就是慈禧太后,另一个就是末代皇帝溥仪。溥仪的祖母是慈禧的亲妹妹,生母又是慈禧的养女,他们本来就有着亲缘关系。然而孙殿英盗清东陵,挖了慈禧的墓,溥仪知道以后发誓要找孙殿英报仇,但是为什么最终还是不了了之?溥仪为何不去惩罚孙殿英呢?

孙殿英是民国时期著名人物,他的名声多半来自于盗墓事件,孙殿英原本是土匪出身,先后投靠过好几位军阀,1928年他的土匪部队被收编为国民革命军,当时他手下只有一千多人,但蒋委员长要他自己想办法,供军队自给自足,当时孙殿英手下的士兵武器短缺,一半以上的人都没有枪。

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没有枪怎么行,所以孙殿英就挖空心思想搞来武器,这时他遇到了在奉系军阀的将领马福田逃到马兰峪一带,经过打探他才知道,原来马福田来到这里是想要挖清朝陵墓,搞点钱东山再起,孙殿英很快围剿了马福田,并缴获几件古董的战利品。

经过审问,孙殿英才知道原来这些古董是马福田盗取了一座嫔妃墓得到的,而且已经是卖剩下的了,孙殿英一听顿时眼睛放光,一座嫔妃墓都有这么多值钱的古董,要是把慈禧墓给挖了,岂不是要发财了吗?

孙殿英想到马上就干,很快他就以剿匪的名义,把清东陵30里内戒严起来,一切准备就绪,孙殿英分出两支分队,一支去挖慈禧的陵墓,一支去挖乾隆的陵墓,孙殿英在挖墓时十分粗鲁,尤其是对慈禧陵墓更造成巨大破坏。

据说孙殿英的士兵们挖开慈禧墓,看到小山一样的陪葬品,全都是奇珍异宝,一伙人瞬间眼红面赤,疯狂的冲上去掠夺,一些拿不走的宝物,士兵们也用石头砸烂,连慈禧的棺椁也被掀开,慈禧尸体上披着的金丝银线也被扒光,慈禧的遗体也被抛出棺材外,嘴中的夜明珠也被撬开取走了。

经过三天三夜的抢劫,孙殿英的士兵得到了40多箱珍宝,件件价值连城,不过孙殿英盗墓的事情很快传开了,天下不禁哗然,其中最气愤的当属在天津的溥仪,他被冯玉祥赶出北京城后,一直郁郁不得志,如今听说祖坟也被人挖了,便召集满清遗老遗少起来,并且当众发誓,一定要手刃孙殿英,否则就不说爱新觉罗的子孙。

溥仪气愤写了长长的诉状,送到蒋委员长手中,要求严惩孙殿英,然而孙殿英并不慌,他从慈禧墓中得到大量珍宝,开始贿赂四大家族成员,宋美龄得了夜明珠,蒋委员长得了九龙宝剑,同时孙殿英还在舆论上占了上风。

孙殿英把自己的盗墓行为说得很高尚,他说自己的父亲早年跟旗人争执,就被关入狱中屈死,国父孙中山之所以发动革命,就是为了灭掉清朝,自己盗墓乃是斩草除根,况且清朝统治200多年,搜刮了多少汉人的血汗钱,自己只是把这些东西从旗人手下拿回来而已,不能算偷,更谈不上盗了。

孙殿英这一套歪理说出来,竟也得到了不少人支持,尤其是冯玉祥就十分认同,后来在一次聚会上,冯玉祥一见到孙殿英,就握着他的手说道:"我俩干革命的精神是一致的,不过我是干活的,你是干死的!"

这样一来,就当真苦了溥仪,当时的溥仪已经没了权势,自然也没人愿意站出来为他撑腰,虽然祖坟被人挖了,自己也只能干吼几声,很快自然就不了了之了,说来也是挺可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鲍氏旧宅建筑群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鲍氏旧宅建筑群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鲍氏旧宅建筑群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民国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

由鲍氏小洋房和老宅院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26平方米。鲍氏小洋房,砖混结构,坐北朝南,三层楼,面宽五开间,通面宽22.80米,通进深16.27米,明、次间设前廊,前檐用爱奥尼柱至三楼露台,二、三层均用西式栏杆,三楼露台东、西角分设西式圆穹顶亭,南向设墙门,四柱三间,中间门洞用券顶。老宅院分纵、横两条轴线布置,纵轴分东、中、西三列建筑,中列建筑前后五进,木结构,皆为平房,开间35间不等,前三进明间用卷棚连接,柱梁构架制作精细,东列厢房面宽17间,通面宽59.5米,传统木结构;西列厢房面宽8间,通面宽30米,传统木结构。横轴残存一进建筑,面宽21间,通面宽64.9米,通进深5.95米,传统木结构。

鲍氏旧宅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工艺精湛,建筑群内中西风格合壁,是民国时期“西风东渐”在建筑上的具体体现,是绍兴地区一处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建筑,对研究绍兴地区的近代建筑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