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保定市军校纪念馆(合集20篇)

国立国父纪念馆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四段,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定市军校纪念馆,供大家参考!

浏览

2317

文章

883

篇1:渭华起义纪念馆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渭华起义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渭华起义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华县高塘镇南渭华起义革命旧址内,1988年5月1日成并对外开放。先后隶属华县教育局、华县文化局、华县文物旅游局。馆址所在地渭华起义司令部,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初为庙宇,后办为高塘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改为高塘小学,成为当时高塘地区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和培养锻炼、教育党的革命干部的熔炉,是当时中共华县县委办公所在地,渭华起义中,军委、司令部、陕东特委等方面的负责人曾在这里聚会、运筹帷幄,指挥革命斗争。

1957年5月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84年开始,渭华起义革命旧址开始实施全面修复工程,与此同时,纪念馆积极开展筹备工作,于198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纪念馆占地8757平方米,建筑面积1590平方米。

建馆以来,纪念馆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联合各级党史及相关部门,对渭华起义的史实、历史地位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编写了《渭华起义》、《渭华起义故事歌谣集》、《渭华起义英烈谱》、《党史专题资料》之《渭华起义》等出版物,并拍摄了《渭华起义》电视连续剧。

渭华起义纪念馆地处秦岭北麓高塘塬区,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文化积淀深厚。馆内青松翠柏,百花争艳,塔馆之间流水潺潺,馆、塔相互辉映,庄严肃穆、幽雅宁静,成为人们瞻仰先烈、参观学习、旅游观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为了能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创建红色旅游胜地,全力打造集参观、休闲、接受革命教育为一体的旅游景区。近年来,纪念馆对旧址按照修旧如旧、维持原貌的原则进行了修缮。

纪念馆现有陈列展室7个,起义领导人旧居4个。主要陈列当年起义的历史文物、资料、照片、文件、报刊、杂志、办公用品和起义枪械弹药、大刀、长矛及领导人生活用具等文物157件,文献资料75件,图片1200余张,并举办了多次专题展览和临时展以加大宣传力度。

咨询电话:0913-4914201

邮编:714103

景区地址:华县高塘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军校毕业是什么军衔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军校生,又称为军校学员。不论是在解放军军事学校还是武警军事院校中学习的成员,只要是在部队院校中就读的学生,都被成为军校生。

军校毕业是什么军衔

军校生在毕业后会按照就高原则,拥有高低不同的军衔。比如说学士学位,授予的就是中尉军衔,如果是硕士相对应的就是上尉军衔,博士学位相对应的就是少校军衔。

军队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可授予少尉军衔;大学专科毕业的,授予少尉军衔,可以按照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授予中尉军衔;大学本科毕业的,授予中尉军衔,可以按照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授予少尉军衔;获得硕士学位的,授予上尉军衔,可以按照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授予中尉军衔;研究生班毕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授予中尉军衔;获得博士学位的,授予少校军衔,可以按照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授予上尉军衔。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外滩历史纪念馆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外滩历史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外滩历史纪念馆于1995年9月落成,由黄浦区政府和上海市档案局联合主办,观众可以在馆内从外滩发展轨迹中洞悉上海的发展历史。2003年1月,纪念馆被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内以珍贵的历史照片为主,辅以具有代表性的档案文献、实物,向观众展示了外滩开埠150年来的历史变化。纪念馆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通过数码相框、投影、触摸屏、电子书等集中展示了外滩百年沧桑变化。展示内容既包括当年外滩聚集各国银行组成“东方华尔街”、形成“万国建筑群”的旧貌,也有改革开放30年来外滩建筑保护,中央商务区和金融集聚带建设等内容。纪念馆分为解放前老外滩历史、解放后新外滩的发展两大板块,以“外滩——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起点”、“外滩——当今上海改革开放的窗口”为主线,通过外滩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上海近现代历史。

地址:黄浦区中山东一路475号

电话:53088987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6:00;法定假日闭馆

公共交通:910、55、868、33、65、928、37

门票

门票90人民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哈尔滨暴风骤雨纪念馆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暴风骤雨纪念馆始建于2003年9月,纪念馆位于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是镇政府所在地,距尚志市30公里。2005年被哈尔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命名为哈尔滨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该纪念馆主要展示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农村土地改革,是席卷黑土地的"暴风骤雨";是砸碎几千年来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农村政治经济的一场波澜壮阔的政治运动;是在中国农村掀起前所未有的改变农村命运的决战。

著名作家周立波根据亲身在元茂屯参加土改的革命经历,写出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就是对这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土改运动的真实记录。为了纪念当年如火如荼的土改运动,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激励后人振奋中华而拼搏进取,兴建了这个纪念馆。纪念馆也是元宝村发展的缩影。

纪念馆设四个展厅:一是土改运动展厅,二是周立波文斋,三是元宝村展厅,四是放映厅和读书室。这里真实地再现了元茂屯、珠河县、东北乃至全国的土改运动,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与封建地主阶级及-武装进行斗争的光辉历史;再现了当年土改工作队在元茂屯的日日夜夜,以及周立波的生平与作品。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

乘车线路:乘哈尔滨开往尚志市的班车,再乘开往纪念馆小巴或包车前往。

自驾线路:从哈尔滨出发山绥满高速,行驶127.7公里在尚志/延寿段下高速,直行进入迎宾大道行驶2.3公里,直行进入S203,在第3个出口右转进入尚开公路,行驶25.4公里,左转行驶120米后,右转行驶300米到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长顺红军标语纪念馆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长顺红军标语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935年4月,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佯攻贵阳,红军主力趁国民党滇军东调增援贵阳之机,急转向南,以每天60公里的速度经惠水、长顺、紫云、兴仁等地,向敌人兵力空虚的云南疾进,成功完成“四渡赤水”。进而,调虎离山袭金沙,实现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大转移。红军长征经过长顺,在长顺境内14个乡、112个自然村寨沿途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红军标语和可歌可泣的红色事迹。

当年红军长征过长顺时,目前全县存留为数不多,且字迹清晰可辨,极具典型代表意义的红军标语遗址之一。在我们面前这一座普通民居的墙壁上,能清晰地看到两条红军标语:“拥护苏维埃中央政府对日作战!红机、11”,“打倒不去抗日专来-中国工农红军的国民党!红机、11”。两条标语分别书写在房屋两面墙上,一条标语在岁月变迁、风雨侵蚀下,黑色的隶书字迹已然斑驳,另一条由于长期烟熏,标语中的“拥护苏”三字已模糊,其它字迹依然清晰。

门票:免费

▲从贵阳乘发往长顺的中巴车在长寨镇下车,行驶11公里到种获可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罗荣桓纪念馆

全文共 1324 字

+ 加入清单

罗荣桓纪念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罗荣桓元帅故居纪念馆位于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文明旅游风景区。由罗帅故居、罗帅铜像广场、罗帅生平业绩陈列馆和罗帅办公室、卧室复原陈列室等景点组成。罗帅故居建于1914年,建筑面积540平方米;罗帅生平业绩陈列馆建于2002年,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陈列面积6100平方米,共分为五大部分展出罗帅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和历史文献资料。

罗荣桓卧室陈列的储柜、板床、抽屉、梳洗台、书柜、梳妆盒、双影镜、床头小方桌等都是罗荣桓同志用过的原物。火炉屋陈列的火桌、碗柜、坐凳等亦系原物。陈列的原物还有祖母卧室的古汉床、抽屉盯、土纺车等。健身房是罗荣桓同志兄弟练武的场所,陈设有桩板、石锁、石担、刀、枪、棍、耙、剑、戟等民间武术器械。辅助陈列室,是利用厨房、猪牛栏、碓臼屋等四间杂房改建的。陈列内容按罗荣桓同志生平活动年代顺序分六个部分:

一、立志救国救民,上下苦心求索(1910—1927年);

二、坚持井冈山斗争,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27—1937年);

三、挥师骋山东,艰苦抗战八年(1937—1945年);

四、转战东北、华北,决胜“辽沈”、“平津”(1945—1949年);

五、献身社会主义事业,为人民鞠躬尽瘁(1949—1963年);

六、缅怀革命先辈,致力振兴中华。

共展出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84幅,重要革命、历史文献资料50件,实21件,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罗荣桓元帅光辉战斗的一生。-

基本陈列

罗荣桓故居(图2)

罗荣桓故居异公享祠,建于1914年(清末)。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单层二进五开间设外廊,整座建筑重檐挑角,雕梁画栋。主要陈列罗帅青少年时期在家乡开展革命活动所使用的各种实物。

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建于2002年。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为庭院式建筑风格,设有序厅、尾厅、四间展室和罗帅办公室、卧室复原陈列室,用大量珍贵照片和历史文献、实物展出罗帅光辉的一生。

罗荣桓元帅铜像广场占地面积80亩,共分为三级,铜像矗立于第三级广场的正中央。铜像座基上镌刻着由-同志亲笔题写的“罗荣桓元帅铜像”。-

珍贵藏品

罗帅在北京“东交民巷新八号”住所使用的棕绷床及床头柜、铁质军用保险立柜、办公桌椅及罗荣桓元帅骨灰盒均为一级文物。-

特色活动

纪念馆建立了“八一林”和“缅帅园”,为前来参观、凭吊、缅怀罗帅的各界人士提供了植纪念树的场所。参观者可以委托纪念馆代购树苗或自带树苗。在“八一林”或“缅帅园”栽下纪念树。-

基本信息

地址:湖南省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

交通线路:乘城关至高湖或荣桓镇的中巴可达

开放时间:淡季8:00~17:30旺季8:00~18:00

邮编:421414-

罗荣桓(1902-1963) 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国家和军队卓越领导人。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荣桓镇)。在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有罗荣桓故居和罗荣桓元帅纪念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合川陶行知纪念馆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合川陶行知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育才学校是南方局在抗战时期对教育界、文化界进行-工作的重要场所。

1939年7月20日,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在重庆合川草街子凤凰山上的古圣寺开学,学生是来自15个省的战区难童。学校根据学生的爱好及特长授课,在主课之外还开设了音乐、戏剧、文学等小组,陶行知明确规定了办学宗旨,即“用生活教育之原理与方法,培养难童之优秀儿童,使之成为抗战建国之人才” 。

中共中央南方局遵照周恩来指示在育才建立了直属地下党支部,帮助陶行知办好育才学校。周恩来、叶剑英、董必武、吴玉章、邓颖超等曾在育才学校留下足迹,翦伯赞、艾青、戴爱莲、田汉、史良、贺绿汀等曾在这里执教。600多名育才学校的师生,有300多人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组织。在1947年的重庆学运中,育才学生发挥了骨干作用。

位于育才学校旧址的陶行知纪念馆,为仿古设计,纪念与陈列并举,教育与旅游相结合。

信息来源: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 作者:刘立群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北伐战争纪念馆

全文共 1075 字

+ 加入清单

北伐战争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北伐战争纪念馆位于广东韶关市区帽子峰北坡,2008年10月开工建设,经过近两年的筹建于2010年6月29日正式落成,馆藏大量孙中山先生及北伐战争时期文物实物以及历史图片,于7月1日正式向广大市民与游客免费开放。

该纪念馆是广东首座北伐战争纪念馆,占地总面积近1.2万平方米。主馆是一幢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二层,外墙为仿古青砖清水墙砌筑。建筑物为二层西式四合院砖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内设方形天井,南北楼设有楼梯与二楼相通,上下两层四周均有走廊为通道。主馆占地面积1750平方米,建筑面积2966平方米,主体高为12.32米,总投资为899.92万元。

馆前一座由中山市政府捐献的孙中山铜像庄严肃穆地矗立于蓝天之下。该纪念馆建设和布展总投资1799万元,分为北伐战争展厅、北伐名将展厅等六大部分。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韶关市在美国以及我国香港、中山、珠海、广州、梅州等地区调查征集了大量文物,馆内共征集到有关孙中山先生及北伐战争时期的文物实物81件(含复制品32件),图片410幅。其中,文物实物包括孙中山先生在韶督师北伐时期使用的硬木办公桌、民国时期孙中山纪念画册等珍贵文物,并对孙中山卧室、办公室、参谋作战室进行了场景复原。

目前,纪念馆所在的帽子峰上仍保存从大革命至抗战时期的碉堡8座,分别为定韶堡、巩北堡、指挥堡、武城堡、桥头堡等,加上周边的崖壁堡、码头堡等,共有13座之多。

建馆原由

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缅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丰功伟绩,彰显韶关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提高韶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在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中,杨春芳等十五位代表提交《关于兴建北伐纪念馆,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宣传》的议案,韶关市政府决定兴建孙中山北伐纪念馆,成立了北伐纪念馆工作领导小组,在浈江区帽峰山选址兴建北伐纪念馆,韶关市城管局根据相关的文史资料绘制出了北伐大本营的复原图,并按图建设,目前主馆已全面完工。

历史回顾

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被尊为国父。他一生为国操劳,为推翻满清,振兴中华所做的努力赢得了举世的推崇。北伐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1922年和1924年,孙中山先生曾两次亲临韶关督师北伐,大本营就设在韶关。北伐战争期间,孙中山于1924年9月3日主持召开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七次会议,议定:发表北伐宣言及北伐大本营移驻韶关宣言,以“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北方军阀”为号召,进行北伐。同年9月20日,北伐军在韶关誓师北伐,孙中山亲临韶关南校场(现中山公园内)检阅北伐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反第一次大“围剿”纪念馆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反第一次大“围剿纪念馆位于吉安市永丰县龙冈畲族乡墟街,始建于1977年,纪念馆正面两边分别镶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大字。主要布展分军事战略、战斗经过、革命人物、革命事件等,配有专职讲解员,设有四个展厅。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畲族聚居地龙冈是著名的中央红军反第一次大“围剿”的主战场和胜利纪念地。1930年12月30日,在毛泽东同志“诱敌深入”战略方针的指引下,红军主力与前来进攻的国民党第十八师在龙冈展开激烈战斗,取得了伟大胜利,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在这次战斗中,龙冈畲汉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从各个方面支援红军进行反“围剿”战争,涌现出雷曾有、雷华圣等一批畲族烈士。龙冈大捷鼓舞了畲汉青年的参军热情,红军队伍中加入了众多的龙冈人,革命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并留下姓名的龙冈烈士591名,其中畲族65名,未留下姓名的烈士不计其数。在参加长征的龙冈畲族青年中有12人走完了25000里长征。

今天的龙冈畲族乡正在着力打造“红色历史、蓝色文化、绿色经济”的民族品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团结,以此缅怀革命先烈,让英雄的丰碑在新时代重放异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川陕苏区城口纪念馆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川陕苏区城口纪念馆面积1200平方米,共珍藏文物300余件,包括红军标语、战斗武器和作战时所用的办公用品、生活用具、红军药房用具、人物图片、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图片、革命文献资料图等,通过“星火撒巴山--创建川东游击军”、“浴血铸丰碑--红四方面军在城口”、“重整旧河山--城口苏区的建设和发展”、“军民鱼水情--城口人民对苏区的巨大贡献”、“英名垂青史--在城口战斗过的共和国元勋”五个板块生动地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末及30年代初川东游击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城口打土豪、分田地和建立县苏维埃政权的场面;展现了3000多名城口儿女参加了红军和游击队、500多名参加长征、470多名在作战和长征途中光荣牺牲的革命史实。

城口地处大巴山腹地,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市唯一成建制建立了县、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权的革命老区。

1929年,王维舟、李家俊领导固军坝起义,创建城(口)万(源)红军。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挥师城口,建立了城口县苏维埃政府,李先念--、徐向前、许世友、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率部转战城口,留下了不朽的战斗业绩和光辉的革命足迹。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1984年修建了城口县苏维埃政权纪念公园。2009年、2011年,先后历经两次大规模的改扩建,现公园占地面积近4700平方米,园内有苏维埃政权纪念碑、川陕苏区城口纪念馆、追思广场、红军文化叙事墙、国家领导人亲属和红四方面军老战士题词等主要参观景点。

信息来源:重庆党史网

王维舟(1887~1970),原名王天桢,四川省宣汉县清溪人。川东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是中国共产党党内唯一见过列宁的老布尔什维克。青年时代参加辛亥革命和四川的护国、护法战争。1920年5月在上海加入朝鲜共产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被批准转入中共。因此,被称为“入党比建党还早的革命家”。长期在川东组织武装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台静农纪念馆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静农(1902-1990)生于清光绪28年,祖籍安徽省霍邱县叶集镇南大街,从教一生,被授予台湾大学终生名誉教授。他一生从事文学、书画、篆刻研究,有《地之子》、《建塔者》等文学作品,享誉海内外,被誉为国学大师,被书画泰斗张大千、启功评价为“350年来写倪文璐(明末著名书画家)之精髓第一人”。他与鲁迅先生关系密切,1925年,由鲁迅、李霁野、韦崇武、韦素圆、台静农、曹靖华等人在北京成立文学社团“未名社”,主要宣传新文学,传播马列思想,翻译苏联革命文学。1930年9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京分会在北0学社成立,台静农为发起人之一,后人称“新文学的燃灯人”。馆内用图书、实物分六部分介绍了台静农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全文共 129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红军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9年9月26日上午10时,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土城镇隆重开馆。参加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开馆仪式的有贵州省文物、省民政厅领导,习水县四家班子领导。开馆仪式由习水县县长曾瑜主持。习水县政协副主席、四渡赤水纪念馆馆长罗永赋介绍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的建设情况。习水县县委书记李凌作了重要讲话。最后省文物、省民政厅领导分别作了讲话。仪式上还宣读了徐海东大将与女红军周东屏之女徐文惠女士、中国红色旅游网的贺信。中国女红军纪念馆荣获2009年中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荣誉称号。

土城,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役的主战场,有着厚重的红色革命传统文化积淀,现有四渡赤水纪念馆和红军总参谋部旧址、毛泽东住居等多处全国文保单位。在土城老街上,有当年红军长征时女红军驻扎的女红军街。女红军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那样坚苦的条件,她们克服和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为了传承女红军精神,发掘土城的红色文化,习水县委、政府决定在土城古镇新建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选址在红三军团司令部旧址,占地面积210平方米。女红军纪念馆展陈陈列大纲由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红色旅游网总编江山撰写。女红军纪念馆展陈形式设计由清华工美高级美术师郑文胜设计。展馆共分两部分,分别介绍红一方面军32位女红军的事迹及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女红军的长征事迹。馆中展出无数女红军中最具有代表性的45位女红军的事迹。其中红一方面军30位,她们是:蔡畅、贺子珍、康克清、李坚真、刘英、李伯钊、刘群先、邓六金、危秀英、谢飞、杨厚珍、吴富莲、廖似光、吴仲廉、周越华、钟月林、钱希均、金维映、刘彩香、危拱之、甘棠、萧月华、曾玉、李建华、王泉媛、丘一涵、陈慧清、李桂英、谢小梅。红二方面军(红2、红6军团)5位:李贞、陈琮英、蹇先任、蹇先佛、马忆湘。红四方面军8位:张琴秋、汪荣华、林月琴、王定国、陈真仁、张文、何莲芝、贾德福。红二十五军2位:周东屏、戴觉敏。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前,有一座高三米多的雕塑“浴血天使”。整座雕像为一个半跪姿、怀抱襁褓的女红军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女红军博爱的母性与不畏艰难的斗志。

“浴血天使”稳稳树立在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前,形成一道震撼人心的亮丽风景。“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用大量的图片、文字、实物展示了女红军的忠诚、正直的赤子情怀,展示出她们伟大的人格力量和献身精神;描绘出女红军们把热血和汗水洒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上,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的感人故事。在波澜壮阔、空前绝后的红军长征铁流中,女红军们表现出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她们追求独立、向往自由的妇女解放精神;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彻底革命精神;互相帮助、团结战斗的阶级友爱精神;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精神。这些女红军的长征精神,将永远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永远激励着革命事业后来人振奋精神、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成为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景点位置

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团结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杭州富阳受降纪念馆旅游攻略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富阳受降纪念馆位于浙江杭州,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杭州富阳受降纪念馆旅游攻略,供大家参考!

杭州富阳受降纪念馆旅游介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富阳长新乡宋殿村(今富阳市受降镇中秋村)被指定作为侵驻浙江地区日军投降的唯一地点。同年9月4日,中方受降代表、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进指挥所主任韩德勤中将等在这里接受了日方代表,侵浙日军133师团参谋长通泽一治大佐等的投降。日方在仪式上呈缴了证明书、驻地表、官兵花名册和武器清册等。因是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已永远载入了浙江抗日战争历史史册。1995年9月,富阳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旧址,并对外公展。地址: 中国浙江杭州富阳市受降镇中秋村

杭州富阳受降纪念馆旅游攻略:

门票:免费

建议游玩时间:2小时

开放时间:全天

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可。

地址:中国浙江杭州富阳市受降镇中秋村

杭州富阳受降纪念馆交通信息

交通:乘坐513路514514路k514路到受降下车步行64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大专生能考哪些军校

全文共 204 字

+ 加入清单

大专毕业士兵报考军事院校是2012年首次实行的政策。

从解放军招生办公室了解到,大专毕业生士兵可报考的军校有:

1、重庆通信学院;

2、南京政治学院;

3、解放军艺术学院;

4、后勤工程学院;

5、军事经济学院;

6、军事交通学院;

7、乌鲁木齐陆军学院;

8、昆明陆军学院;

9、第四军医大学等9所军事院校的五险通讯指挥、新闻学、基层文化管理等11个专业。

招收的人数每年都不一样,具体数字需要登录你想报考的学院的官网进行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漕宝路七号桥解放战争纪念馆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漕宝路七号桥解放战争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闵行区漕宝路2005号邮编:201101电话:021-64781079开放时间:8:00~16:00公共交通:公交92、953、735路,旅游一号线、沪松线

漕宝路七号桥解放战争纪念馆包括英雄纪念碑和子母碉堡两部分。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我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之一81师某部4营指战员与固守在七号桥子母碉堡内的国民党汤恩伯部展开激战。经过3昼夜的英勇拼搏,我军终于攻克敌军防线,打开了解放上海的西大门,而七号桥碉堡也成为这场战斗的历史见证。近100平方米的纪念馆内陈列有解放上海的战役简介。该纪念馆对市民团体参观免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保定市竞秀公园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保定市竞秀公园位于保定市新市区,占地278亩,是一座风格别致,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山水园。竞秀公园始为苗圃,建于1958年,后经不断改建为“工人公园”,1988年5月1日正式定名为“竞秀公园”,意为与狼峰竞秀。1987年被列为我市重点建设项目后,经过两年大规模建设,于1989年底大部分土建工程竣工并陆续投入使用。

该园景点布局合理,立意新颖,以植物造景与园林建筑相结合,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寓古城文化于建园之中。公园绿化面积77.5%,水面18%,建筑1.9%,道路、广场2.6%,全园露地栽植植物达5万余株(丛),57科,109属,174种,年游人量百万人次。

全园共分为九个功能分区:一是集中活动区:东、南、北三个大门内外都设广场;二是儿童活动区:设有儿童游乐场和涉水池;三是青年活动区:主要是草坪,点植百日红、龙爪槐等;四是花卉、盆景区:建温室大棚展览名花佳卉、奇异盆景;五是植物科普区:设“逸乐园”、“群芳坞”、“三环亭”三个景点,栽植花草,用于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和为专业人员提供实验场所;六是老人活动区:建-、渔翁亭等景点;七是安静休息区:为园中主景区,主要由中心岛组成,岛上有山,分东西两部分,东为主峰,高11米,峰顶建亭名"瞻秀阁",西为次峰,顶建六角亭名"纳风亭",山上植物繁茂;八是水上活动区:以人工湖为主,为公园重要景区,湖中设“知”、“春”两岛,“石丛”、“连坡”、“双曲”三座小桥,湖中可荡舟,可垂钓;九是管理区:整座公园以园林、水面为主,是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贺龙纪念馆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贺龙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贺龙纪念馆

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洪家关村贺龙故居旁。

贺龙纪念馆,是1996年0桑植县委、桑植县人民政府为纪念贺龙诞辰100周年,经0中央宣传部批准同意修建的,0中央总书记、-主席-题写了馆名,“贺龙纪念馆”五个金色大字的牌匾高悬在大厅门额上。馆中立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捐赠的贺龙铜像。

贺龙纪念馆占地9335平方米,建筑面积2080平方米,内设七个展厅,陈列着反映贺龙同志一生光辉业绩的照片387张和文物文献190件。

1996年3月25日,纪念贺龙诞辰100周年暨贺龙纪念馆落成庆典举行,00、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和0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等敬献了花篮,中央政治局委员、0-副主席-,贺龙夫人薛明和中央有关部门领导、贺龙部属,省市领导、贺龙亲属及桑植县部分群众代表参加贺龙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

2005年11月20日,贺龙纪念馆被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贺龙(1896-1969),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 湖南桑植人。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冀东抗战纪念馆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冀东抗战纪念馆依山而建,内设序厅和3个展室,分别陈列60多年前八路军用过的子弹袋、手榴弹、刺刀、电话机以及军服等实物,展示军民坚持抗战的珍贵图片和以当时斗争生活为场景的绘画作品等。由当地政府投资80多万元兴建、占地140平方米的纪念馆,成为冀东地区第一家“抗战纪念馆”。

纪念馆征集到了冀东抗日武装及李运昌、曾克林等人不少宝贵的图片和实物资料,并第一次正式对外陈列展出。沿街墙壁上记录抗战时期发生在这里的动人故事的白描画穿过山村。出山村北端不远是一小型水库,水库大坝上用红色地板砖镶嵌出“祖国万岁”四个大字,其左侧即是纪念馆。

1943年到1945年间,冀东十二地委和专署机关在这里设址办公,指挥前线军民奋勇杀敌。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将军曾长期在此指挥,冀东军区十二团团长曾克林、抗日英雄马本斋等抗日名将也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工作和战斗过。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0及其军队第一批出关的军政人员又是从柳河北山出发,进军东北,从此拉开了开辟东北解放区、解放全中国的序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倪瓒纪念馆倪瓒墓园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倪瓒纪念馆(倪瓒墓园)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倪瓒纪念馆位于江苏省锡山区东北塘镇芙蓉山麓,整个区域包括倪瓒墓园和倪瓒纪念馆。在2007年4月份,锡山区及东北塘镇成立了倪瓒墓修缮及纪念馆建设工程筹备工作组,于7月份举行倪瓒纪念馆奠基仪式。经过近9个月的努力,墓园修缮及纪念馆建设工程全部完工。

倪瓒墓园主要以修缮现有墓园为主,恢复倪瓒墓原有布局,补充碑亭建筑。倪瓒纪念馆主要为纪念缅怀倪瓒区域,向游人介绍倪瓒艺术成就,弘扬传统书画艺术。整个项目占地共48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总投资约600万元,力求通过史海钩沉,展示一代丹青宗师、诗书巨擘的艺术成就,再现昔日云林堂的历史风貌。

修复完的倪瓒墓区比原来的旧址扩大了3倍,加长了墓道,按照历史记载逐步恢复了昔日“云林堂”的布局,补充了碑亭建筑和照墙等。据了解,倪瓒画真迹目前主要存在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纪念馆内将倪瓒的40多件仿制作品陈列展示。同时纪念馆内挖掘整理出了一批名人日记和史料中记载的倪瓒生活趣事。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元四家之一。字元镇,号云林,别号幼霞生、荆蛮民、奚元朗等,常州无锡梅里祗陀村(今江苏省无锡市)人。倪瓒书法天然古淡、得自分隶,有魏晋人风致。尤擅长画山水、枯木、竹石,多以水墨为之,偶亦着色。山水画初宗董源,后参以荆浩、关仝,山石树木兼师李成。崇尚疏简画法,以天真幽淡为趣,能脱出古法,别开蹊径。作品大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张自忠纪念馆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张自忠纪念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张自忠将军纪念馆位于宜城市襄沙大道55号,由张自忠将军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组成。其中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展示了张自忠将军艰难曲折的经历、良好的从政治军风范、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张自忠纪念馆建于1991年,张将军殉国50年之际,馆内以张自忠将军生平事迹陈列为主,辅助于名人题词碑刻展览.革命烈士纪念馆的陈列较为全面.系统,真实地的反映了我市的革命斗争史.两馆均位于烈士陵园内,居于市区,是省政府核定公布的省级纪念馆

1940年5月,日军发起了随枣战役,集结重兵西进。张自忠将军留下遗书,率部截敌,浴血奋占,身中数弹,战死十里长山。张自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牺牲最高将领,国共两党分别在重庆和延安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张自忠将军纪念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襄沙大道55号

电话:0710-4212558

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县,早年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在天津政法学校读书时就加入了同盟会,后投笔从戎。1917年9月入冯玉祥将军部下,因学习刻苦,英勇善战,深受冯玉祥将军的赏识,由士兵逐级擢升为38师师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察哈尔省省主席、北平市长、天津市长。“七七”事变后,因战功卓著升任59军军长、27军军团长、33集团军总司令和第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