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洪涝是如何形成的【通用10篇】

浏览

4829

文章

10

篇1:2023洪涝灾害形成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1496 字

+ 加入清单

2023洪涝灾害形成原因有哪些推荐给人们进行采纳。而洪涝,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洪涝灾害形成原因有哪些,欢迎查阅。

洪涝灾害治理措施

水利工程措施是梧桐河流域中下游防洪除涝的根本措施。对于丘陵漫岗区要通过大量的修建水库、谷坊、塘坝、截流沟等水利工程,并结合田间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

拦蓄地表径流,达到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坡地洪水爆发,在保护了坡耕地的同时也保护了下游的农田,同时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变水害为水利。

将来将要建设的关门咀子水库就是一座以发电、防洪为主,兼顾除涝、灌溉、水产的大型水库,它的建成将使下游的梧桐河堤防标准提高到20~50年一遇,再通过扩建加固鹤立河、石头河堤防,将使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得到有效的控制。

田间工程措施主要在坡耕地里兴修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地埂等,以及调整垄向,等高作业,从而减缓坡度,截断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

洪水可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风暴潮洪水

1、暴雨洪水:是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洪水。它是由较大强度的降雨形成的,又简称雨洪。

2、山洪:是强降雨后,山区溪沟中发生暴涨、暴落的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雨量集中、破坏力强等特点,常伴有泥石流、山体滑坡、塌方等灾害。

3、融雪洪水:主要发生在高纬度积雪地区或高山积雪地区。

4、冰凌洪水:常发生在黄河、松花江等北方江河中。由于河道中的某一河段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在气温回升时,低纬度河段上游先解冻,而高纬度仍在封冻,上游来水和冰块堆积在下游河床,形成冰坝,造成洪水泛滥;另外,河流封冻时也可能产生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是大坝或水库突然决堤、溃塌而造成的洪水。

2023洪涝灾害形成原因有哪些

1、气候因素:受亚热带季风和台风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

2、地形因素:暴雨汇流面积大,支流众多,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又夹于南北丘陵山地之间。

3、人为因素:

1)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下游泥沙堆积,河床抬高,影响泄洪。

2)围湖造田,湖泊面积减少,湖泊的蓄洪能力减弱。

洪涝灾害的四个主要形成要点

1、土壤与地质状况

当地的土层质地粘重,通透性差,垂直下渗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且蓄水量多时,就很容易形成涝渍灾害。

2、地貌特征

当所处的地域存在低山丘陵区地表起伏、径流峰高流急、沟谷纵横等情况,就会较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3、气候原因

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常常因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造成短历时高强度暴雨或受北上台风的影响而形成的长历时连续降水,在这过程期间极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4、人类活动的密集情况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一些地区因人类过分集中,人们为了生活而不惜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这些地区也极易造成洪涝灾害。

洪涝属于什么灾害

洪涝属于气象灾害,是由于连续暴雨的极端天气而造成,洪涝灾害主要包括洪水和雨涝两种灾害。

01

洪水灾害是指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而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的水量增加、造成水位上涨泛滥以及山洪暴发的灾害。

02

雨涝灾害在指因为大雨、暴雨,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因为排水不及时,而致使土地、房屋等受淹而造成的灾害。

03

洪水灾害按照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按照雨涝发生的季节,可以将雨涝灾害分为:春涝、夏涝、夏秋涝和秋涝等。

04

水利工程措施是防洪除涝的根本措施。对于丘陵漫岗区要通过修建水库、谷坊、塘坝、截流沟等水利工程,达到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坡地洪水爆发的目的。

05

洪涝灾害的特点具有突发性和范围大,用卫星遥感监测大面积的洪水,视野更加宽广,洪水边界会更加清晰,因此,遥感信息产品的引入,使监测洪涝灾害灾情更加及时和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洪涝灾害的自救方法及形成的原因

全文共 2226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对于洪水的预防,及洪水的自救方法还是一无所知,所以,每当洪水到来之际,就会造成重大的损失。下面让小编给大家介绍洪涝灾害的自救方法,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洪涝灾害的成因

洪涝灾害具有双重属性,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经济属性。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

自然条件

气候异常,降水集中、量大:中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一般年份雨季集中在七、八两个月,中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这是产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洪水是形成洪水灾害的直接原因。只有当洪水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才可能出现灾害。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

社会经济条件

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能成灾。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区,而中下游地区因其水源丰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经济发达地区。

城市洪灾形成的原因

一到夏天,很多城市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原因有以下几点:

1:夏天雨水多。

2:城市雨水比农村多。城市的“雨岛效应”(城市温度高,上升气流多,雨水多),城区的年降雨量比农村地区高5%到10%。

3:城市地表覆盖多是隔水层,不透水。雨水多了后排不掉。

4:虽然有下水道,但是“国外的下水道可以跑汽车”(不信,去看美国大片),我们的下水道只能藏老鼠。地上21世纪,地下上世纪50年代。城市规划建设重地上,重看得到的,重面子,轻地下,轻基础,轻底子。

5:城市地势低,外来洪水容易入侵。城市往往建设在地势地平的地方,导致外来水量多,自然排水不易。

6:城市预防及应对灾害能力不足,机械排水能力不足。

洪涝灾害的特点

综述

从洪涝灾害的发生机制来看,洪涝具有明显的季节季节性、区域性和可重复性。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几乎全部都发生在夏季,并且成因也基本上相同,而在黄河流域则有不同的特点。同时,洪涝灾害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普遍性。洪涝灾害不仅对社会有害,甚至能够严重危害相邻流域,造成水系变迁。并且,在不同地区均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包括山区、滨海、河流入海口海口、河流中下游以及冰川周边地区等。但是,洪涝仍具有可防御性。人类不可能彻底根治洪水灾害,但通过各种努力,可以尽可能地缩小灾害的影响。

范围广

除沙漠、极端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外,中国大约2/3的国土面积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洪涝灾害。年降水量较多且60一80%集中在汛期6至9月的东部地区,常常发生暴雨洪水;占国

洪涝

洪涝

土面积70%的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常因暴雨发生山洪、泥石流;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都有部分地区遭受风暴潮引起的洪水的袭击;中国北方的黄河、松花江等河流有时还会因冰凌引起洪水;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日寸有融雪洪水发生;水库垮坝和人为扒堤决口造成的洪水也时有发生。

发生频繁

据《明史》和《清史稿》资料统计,明清两代(1368—1911年)的543年中,范围涉及数州县到30州县的水灾共有424次,平均每4年发生3次,其中范围超过30州县的共有190年次、平均每3年1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洪涝灾害年年都有发生,只是大小有所不同而已。特别是50年代,10年中就发生大洪水11次。

突发性强

中国东部地区常常发生强度大、范围广的暴雨,而江河防洪能力又较低,因此洪涝灾害的突发性强。1963年,海河流域南系7月底还大面积干旱,8月2日至8日,突发一场特大暴雨,使这一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洪涝灾害。山区泥石流突发性更强,—旦发生,人民群众往往来不及撤退,造成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如1991年四川华蓥山一次泥石流死亡200多人,1991年云南昭通一次也死亡200多人。风暴潮也是如此,如1992年8月31日至9月2日,受天文高潮及16号台风影响,从福建的沙城到浙江的瑞安、敖江,沿海潮位都超过了解放以来的最高潮位。上海潮位达5.04米,天津潮位达6.14米,许多海堤漫顶,被冲毁。

损失大

如1931年江淮大水,洪灾就涉及河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8省,淹没农田1.46亿亩,受灾人口达5127万,占当时8省总人口的25%,死亡40万人。1991年,中国淮河、太湖、松花江等部分江河发生了较大的洪水,尽管 国务院的领导下,各族人民进行厂卓有成效的抗洪斗争,尽可能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全国洪涝受灾面积仍达3.68亿亩,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79亿元。其中安徽省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49亿元,约占全年工农业总产值的23%,受灾人口44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6%。

猜你喜欢:

遇到洪涝灾害的自救方法

1、如果来不及转移,不必惊慌,可向高处转移,如结实的建筑物顶、大树上,等侯救援人员营救。

2、沿门槛和窗底放好装满泥土、沙石的麻袋、布袋或塑料袋等,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防止洪水涌人屋内。

3、如果洪水不断上涨,应关闭煤气和电源,在楼上储备一些食物、饮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烧开水的用具。所有盛水的容器都要密封,避免漏水或被污染。

4、收集食品和发信号的用具,如哨子、手电筒、镜子、鲜艳的床单、衣服、旗帜等,必要时可发求救信号。

5、在爬上木筏之前,一定要检查木筏能否漂福在离开房屋漂浮之前,要吃些含热量较多的食物,如巧克力、糖、甜糕点等,并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

6、如果水灾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自制木筏逃生。任何入水能浮的东西,如床板、箱子及柜、门板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如果一时找不到绳子捆扎,可用床单、被单等撕开来代替。

7、在离开家门之前,时间允许的话,将贵重物品用毛毯卷好,收藏在楼上的柜子里。出门时最好把房门关好,以免家产随水漂流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3洪涝灾害是怎么样形成的

全文共 1375 字

+ 加入清单

2023洪涝灾害是怎么样形成的推荐大家采纳。而洪涝,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洪涝灾害是怎么样形成的2023洪涝灾害是怎么样形成的,欢迎查阅。

洪涝灾害的分类有哪些?

洪涝大致上又可以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和风暴洪水等。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溃坝洪水。河流洪洪涝中影响最大、最常见,如果流域内暴雨长时间积蓄就会造成河流水位不断上升,从而引发堤坝决口,造成地区重大损失,甚至会造成大量人口伤亡。

从其发生的机制来看,洪涝灾害有三个明显的性质,即季节性、区域性和可重复性。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几乎全部都发生在夏季,并且成因也基本上相同,而在黄河流域则有不同的特点。同时,洪涝灾害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普遍性。洪涝灾害不仅对社会有害,甚至能够严重危害相邻流域,造成水系变迁。并且,在不同地区均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包括山区、滨海、河流入海口海口、河流中下游以及冰川周边地区等。但是,洪涝并不是不能防御的,虽然人们不可能根治洪水灾害,但却能尽可能地减小灾害的影响。

洪涝灾害治理措施有哪些

水利工程措施是梧桐河流域中下游防洪除涝的根本措施。对于丘陵漫岗区要通过大量的修建水库、谷坊、塘坝、截流沟等水利工程,并结合田间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

拦蓄地表径流,达到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坡地洪水爆发,在保护了坡耕地的同时也保护了下游的农田,同时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变水害为水利。

将来将要建设的关门咀子水库就是一座以发电、防洪为主,兼顾除涝、灌溉、水产的大型水库,它的建成将使下游的梧桐河堤防标准提高到20~50年一遇,再通过扩建加固鹤立河、石头河堤防,将使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得到有效的控制。

田间工程措施主要在坡耕地里兴修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地埂等,以及调整垄向,等高作业,从而减缓坡度,截断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

洪涝属于是是自然灾害吗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土壤与地质状况

当地的土层质地粘重,通透性差,垂直下渗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且蓄水量多时,就很容易形成涝渍灾害。

2、地貌特征

当所处的地域存在低山丘陵区地表起伏、径流峰高流急、沟谷纵横等情况,就会较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3、气候原因

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常常因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造成短历时高强度暴雨或受北上台风的影响而形成的长历时连续降水,在这过程期间极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4、人类活动的密集情况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一些地区因人类过分集中,人们为了生活而不惜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这些地区也极易造成洪涝灾害。

2023洪涝灾害是怎么样形成的

洪涝灾害的形成两方面的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所以洪涝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自然条件:洪水是形成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只有当洪水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才可能出现灾害。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第二,社会经济条件: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能成灾。例如,每年江河中下游地区都是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而该地区水资源丰富、土地平坦,又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洪涝是怎么形成的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洪涝是怎么形成的?有关专家介绍说,暴雨的发生主要是受到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系统的影响,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暴雨对社会的生产、生活是否造成灾害,则取决于社会经济,人口,防灾抗灾能力等诸多因素,因而暴雨灾害的发生不仅有其自然的原因,而且有其社会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能够产生洪涝灾害的暴雨被称为致洪暴雨,这是防灾减灾部门最为关心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影响,地理环境和地势位置等。天气和气候因素是引发暴雨的直接原因。当暴雨发生以后,地理环境成为影响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和江河分布等。以下是详细介绍,请大家仔细阅读。

长江流域的洪水基本上由暴雨形成,除青藏高原外,流域内到处都可能发生暴雨,流域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100mm.降雨量集中在每年的4~10月,占年平均降雨量的70%.雨季的一般性规律是中下游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湘赣两省南部在4~5月,北部在5~6月,沅水、乌江在6~7月,川江各支流在7~8月,汉江在7~9月.年雨量的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各支流发生洪水的季节与雨季分布相一致,一般年份夏季长江中下游沿江一带及鄱阳湖、洞庭湖水系先后出现洪峰,水位逐渐上涨,8月雨区西移至四川,形成上游宜昌以上的强大洪峰,此时中下游沿江水位已普遍升高,江湖调蓄容积已大部充满,随着上游川水下泄,中下游常连续出现洪峰,长江干流的年最高水位基本上都发生在这个期间,防汛最为紧张,因此人们把7、8月称为长江的主汛期.9月以后雨带北移,汉江流域降雨占重要地位,北岸支流洪峰出现机会较多,其余支流的水位一般回落,10月份江湖水位逐渐下降,汛期结束。

1951—1990年,我国平均每年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9次,平均受灾面积667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470万公顷,死亡三四千人,倒塌房屋200余万间。1991年全国有25个省、市、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2400万公顷,死亡5133人,倒塌房屋498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799亿元。

更多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哪里找?来开启我们的学习之旅吧。下期讲座还是由小编为大家主持,主题将围绕遭遇水灾该如何逃生来进行讨论,大家可以来了解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3洪涝灾害的形成因素有哪些

全文共 1096 字

+ 加入清单

2023洪涝灾害形成因素有哪些推荐大家进行采纳。而洪涝,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洪涝灾害的形成因素有哪些,欢迎查阅。

洪涝灾害的危害有哪些?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又危害最大的一种。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部门的破坏。

洪水分为哪几个等级

1、洪水要素重现期小于5年的洪水,为小洪水。

2、洪水要素重现期为5年-20年的洪水,为中洪水。

3、洪水要素重现期为20年-50年的洪水,为大洪水。

4、洪水要素重现期大于50年的洪水,为特大洪水。

洪涝灾害的洪水分类有哪些?

1、暴雨洪水:是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洪水。它是由较大强度的降雨形成的,又简称雨洪。

2、山洪:是强降雨后,山区溪沟中发生暴涨、暴落的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雨量集中、破坏力强等特点,常伴有泥石流、山体滑坡、塌方等灾害。

3、融雪洪水:主要发生在高纬度积雪地区或高山积雪地区。

4、冰凌洪水:常发生在黄河、松花江等北方江河中。由于河道中的某一河段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在气温回升时,低纬度河段上游先解冻,而高纬度仍在封冻,上游来水和冰块堆积在下游河床,形成冰坝,造成洪水泛滥;另外,河流封冻时也可能产生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是大坝或水库突然决堤、溃塌而造成的洪水。

什么是洪涝灾害,为什么会出现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雨涝主要由大雨、暴雨引起,所以常和洪水灾害有密切关系。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是,洪水灾害指的是因暴雨急流或河湖泛滥所造成的灾害;雨涝是指因渍水、淹没造成的灾害。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洪水除危害农作物外, 还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所以进行灾情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时,大多难以准确界定区别,此时统称为洪涝灾害。

2023洪涝灾害的形成因素有哪些

1、自然条件:洪水是形成洪水灾害的直接原因。只有当洪水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才可能出现灾害。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等。

2、社会经济条件: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能成灾。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区,而中下游地区因其水源丰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经济发达地区。洪水灾害的威胁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3城市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1332 字

+ 加入清单

2023城市洪涝灾害形成原因有哪些值得人们进行翻阅。而洪涝,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城市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欢迎查阅。

中国洪涝分布有哪些?

中国洪涝分布主要的雨涝区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

根据历史雨涝统计资料,雨涝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雨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全国雨涝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次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

概括而言,雨涝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2023城市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夏天很多城市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据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夏天城市雨水比农村多,城市的“雨岛效应”(城市温度高,上升气流多,雨水多)造成城区的年降雨量比农村地区高5%~10%;城市地表覆盖多是隔水层,不透水,雨水多了后排不掉;城市规划不合理,重面子,轻地下;城市地势通常较低,以积蓄洪水。我国的城市往往建设在一些地势低平地方,从而导致积蓄过多的外来水量,自然排水不易;最后,城市的应对洪涝灾害及其他灾害的能力不足,机械排水能力不足。当近处的径流到达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时称洪水起涨。及至大部分高强度的地表径流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时称洪水起涨。及至大部分高强度的地表径流汇集到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增至最大值称为洪峰流量,其相应的最高水位,称为洪峰水位。

夏季什么是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雨涝主要由大雨、暴雨引起,所以常和洪水灾害有密切关系。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是,洪水灾害指的是因暴雨急流或河湖泛滥所造成的灾害;雨涝是指因渍水、淹没造成的灾害。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洪水除危害农作物外, 还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所以进行灾情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时,大多难以准确界定区别,此时统称为洪涝灾害。

形成洪涝灾害的因素有哪些

1、气候因素:受亚热带季风和台风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

2、地形因素:暴雨汇流面积大,支流众多,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又夹于南北丘陵山地之间。

3、人为因素:

1)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下游泥沙堆积,河床抬高,影响泄洪。

2)围湖造田,湖泊面积减少,湖泊的蓄洪能力减弱。

在夏季如何预防洪涝灾害?

1、防御大江大河洪涝:制定防洪规划和设防标准,健全机构、加强管理和基础建设,建立洪水监测预警系统,实施防洪、拦蓄、疏浚、排涝等重大水利工程,多方集资开展洪水保险。加强河道整治,堤防建设以及水库工程建设是避免洪涝灾害的直接措施,可从根本上减少发生洪涝灾害的机

2、山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多植树、多绿化,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不乱砍乱伐,从根源上预防洪涝灾害的发生。

3、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提高排涝和耐涝能力。

4、调整农业结构,选用耐涝和适应多雨环境的作物品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洪涝灾害产生原因有:

1、土壤与地质情况。当地的土层质地粘重,通透性差,垂直下渗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且蓄水量多。

2、地貌特征。当所处的地域存在低山丘陵区地表起伏、沟谷纵横、地形复杂、排水迟缓等情况,受洪水顶托倒灌影响,使内水无法排除。

3、气候原因。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造成短历时高强度暴雨或受北上台风影响而形成的长历时连续降水。

4、人类活动的密集情况。一些地区因人类过分集中,人们为了生活而不惜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5、防洪工程不达标。由于一些防洪工程年久失修,当河水泛滥时,不能有效的及时排除内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洪涝灾害是怎么形成的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水灾分为“洪”和“涝”两种“洪”,指大雨、暴雨引起水道急流、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环境与各种设施等。“涝”,指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的积水成灾。同时也有相应的洪涝灾害预防和预警机制,其中包括根据防汛特征水位,对应划分预警级别(通常由重到轻分为一、二、三、四共4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色表示)。那么洪涝灾害是怎么形成的呢?请大家接着往下看。

洪涝灾害原因:

1、流域广支流多,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排水不畅。

2、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4、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下降。

5、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

1、多植树、多绿化,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不乱砍滥伐,从根源上预防洪涝灾害的发生。

2、加强河道整治、堤防建设以及水库工程建设是避免洪涝灾害的直接措施,长期持久地推行水土保持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发生洪涝灾害的机会。

3、切实做好洪水、天气的科学预报与滞洪区的合理规划,建立防汛抢险的应急体系,这些措施可以大大减轻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4、当发现洪水来临时,如果时间充裕,应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

5、洪水因为来势凶猛且速度较快,如果来不及转移时,应立即爬上屋顶、大树等高的地方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而已经遭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门板、木排、船只等,做水上转移。

6、当发现电线低垂或已断折、高压线铁塔倾倒等,应远离避险,千万不能靠近触摸,以防发生触电,危及生命。

7、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则易爆发山洪。但山洪爆发时千万不可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此外,还应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等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3夏季洪涝灾害形成的具备条件

全文共 991 字

+ 加入清单

2023夏季洪涝灾害形成具备条件值得人们了解翻阅。而洪涝,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夏季洪涝灾害形成的具备条件,欢迎查阅。

洪涝对于人们有哪些危害?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又危害最大的一种。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部门的破坏。

2023夏季洪涝灾害形成的具备条件

1、自然条件

大面积持续性高强度的降雨是发生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而日趋严重的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湖泊萎缩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活动等多种非气候因素,也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经济条件

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能成灾。例如:每年江河中下游地区都是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而该地区水资源丰富、土地平坦,又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

洪涝属于自然灾害吗?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城市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夏天很多城市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据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夏天城市雨水比农村多,城市的“雨岛效应”(城市温度高,上升气流多,雨水多)造成城区的年降雨量比农村地区高5%~10%;城市地表覆盖多是隔水层,不透水,雨水多了后排不掉;城市规划不合理,重面子,轻地下;城市地势通常较低,以积蓄洪水。我国的城市往往建设在一些地势低平地方,从而导致积蓄过多的外来水量,自然排水不易;最后,城市的应对洪涝灾害及其他灾害的能力不足,机械排水能力不足。当近处的径流到达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时称洪水起涨。及至大部分高强度的地表径流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时称洪水起涨。及至大部分高强度的地表径流汇集到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增至最大值称为洪峰流量,其相应的最高水位,称为洪峰水位。

洪涝的科学解释是什么?

洪涝,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其影响是综合的,还会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3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全文共 1453 字

+ 加入清单

2023洪涝灾害形成主要原因适合人们进行采纳。而洪涝,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欢迎查阅。

防汛物资有哪些?

1. 沙袋:沙袋是防洪堤坝的重要材料,也是堵水的必备工具。它可以用来填充沙子、泥土和碎石等材料,用来筑起防洪堤。除了这些,沙袋还可以用来稳定设备和建筑物,防止洪水对它们的损害。

2. 水泵:水泵是防汛的主要设备之一。它可以将洪水抽出并排出堤坝外面。有了水泵,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排除洪水,减轻洪灾给人们带来的损失。

3. 发电机:在洪水期间,大多数地区都会停电。因此,发电机是防汛物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了发电机,我们可以保证我们的设备始终可用,并在灾难中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帮助。

4. 物资库存:灾害期间往往人们需要食品、医药、饮用水等物资。因此,物资储备也是防汛物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在洪水和其他自然灾害到来之前储备好物资。

总之,防汛物资是防汛工作的基础。有效的防汛物资应该能够帮助人们在自然灾害中保护生命和财产。希望我们能够重视防汛工作,并做好应对洪水的准备工作。

洪水过后应该准备什么药品

洪水过后最需要是消毒药品和灭鼠药品。

洪涝灾害期间,水源容易受到污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喝开水,不喝生水。同时还要保持水具洁净。水源浑浊时要进行混凝沉淀,使水澄清,不明来源的水建议使用消毒片消毒。

洪水过后,苍蝇、老鼠和蚊虫开始大量繁殖或出动。灭蝇,应清除垃圾死角,彻底消除苍蝇滋生地。灭鼠,可采用鼠夹、粘鼠板等,切记千万不要使用剧毒鼠药,此时多水,使用剧毒鼠药易引起难以估计的后果。灭蚊,关键是消除房前屋后、院落内盆罐等处积水,疏通沟渠。再生资源收集点是重点单位,可采取菊酯类四要警惕各类传染病蔓延。

2023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1、气候因素:受亚热带季风和台风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

2、地形因素:暴雨汇流面积大,支流众多,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又夹于南北丘陵山地之间。

3、人为因素: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下游泥沙堆积,河床抬高,影响泄洪;围湖造田,湖泊面积减少,湖泊的蓄洪能力减弱。

洪涝灾害自救指南,需注意些什么?

1. 行人避险

城市内涝易发生区域包括:城区低洼地区、下凹式立交桥、地下交通轨道、地下商场与车库等地下空间、危旧房与地下室、在建工地等。

不要在积水路段行走,不要靠近有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水井、地坑。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电线断头下垂,要迅速远离,防止触电。不宜停留在立交桥桥洞、地铁、地下行人通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内涝高发地。

2. 家中如何应对内涝积水

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砌围墙或在门口放置挡水板;垫高家具或再暴雨来临前在门外放上沙袋;配置小型抽水泵等。一旦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积水触电伤人。

如家中积水过深,请迅速车里,及时向屋顶、高层等处转移,找到被困地的制高点等待救援。如被洪水围困,寻找门板、洗衣盆、衣柜等作为逃生使用;如果通信工具无法正常使用,应使用烟火、光照、燃烧衣物等方法让救援人员发现你的所在地。

3. 行车安全

不要在洪灾地区开车——掉头,不要淹死!始终遵循关于水淹道路的警告。

不要在被淹没的地区开车,车辆并不能保护你,它们可能被冲走或在流动的水中停滞。

洪水期间家里需要准备什么

洪水期间家里需要准备食品、衣物、饮用水、生活日用品、救生衣等。洪水来临时,准备好救生物品,选择一切可以救生的物品逃生。妥善安置家庭贵重物品,也可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好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