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洪江市高庙遗址【汇编20篇】

浏览

4530

文章

1000

篇1:仇池国遗址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仇池国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仇池国遗址位于西和县大桥镇仇池村。据《水经注》、《仇池碑记》(见《陇右金石录》)、《资治通鉴》记载:汉建安十六年(211),氐族杨氏以此为据点建立了前、后仇池国,国号“百顷”,经晋到隋六个朝代,灭于隋开皇元年(581),传世十八位,立3主,统治386年,南北朝时曾统辖陕、甘、川三省边境六郡十八县。仇池原名仇维山,因其上有池改称“仇池”,又名“百顷城”。该位于仇池山,其山为西北—东南走向,海拔1793米,其山四面陡绝,三面环水,壁立千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誉,地势十分险要,为历代兵家所据,面积约4.8万平方米。历年出土有石碾槽、铜戈、匕首、驽机、镞和釜等。原城址已夷为平地,但现存遗迹对研究仇池国的历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仇池村:仇池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庆甸遗址与勐氏石城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庆甸遗址与勐氏石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庆甸遗址与勐氏石城

庆甸遗址座落在麦地村明王室(寺)后的老君山峰献山顶,距县城约5公里,为元朝天顺元年(1328)所置勐氏衙门。明洪武15年(1382)裁县后为勐氏部落首领衙门,当地称“勐家衙门”,座东向西、面向府城,前后相距百余米的3个山包,为县府前殿、中殿、后殿。前殿前有一块百余丈平缓之地,九龙山绕其南北,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林壑清幽。明万历26年,(1598)改土归流后即废。解放后曾先后出土1.25千克银元宝4个及明代文物数件。

勐氏石城为勐氏部落城堡遗址,位于新华乡牛尘山中部,当地人称“勐家地址”。距今400多年的勐氏部落的城堡,以石筑成,故名石城。遗址坐南向北,东面悬岩峭壁,西北为松林陡坡,仅南向有一公里多长的山梁切成3段,距石城300米左右有一口井,可供守城人饮用。勐氏城东、北、西三面以腾索塔木排,上垒石头如遇敌来犯,就砍断腾索,滚木檑石倾泻而下,守兵仅扼南面,易守难攻,是当时部落所建的重点城垒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日军侵华碉堡遗址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日军侵华碉堡遗址为天河区文物保护单位。

日军侵华碉堡遗址年代为中华民国(1938~1945),位于凤凰街道渔沙坦村太和嶂白云机场导航站北面山顶。建于抗日战争时期。坐西北朝东南。混凝土钢筋砌筑军用碉堡。由大小两个碉堡组成。占地面积20平方米。小碉堡残高1.9米,边长3.7米,直径2.7米,钢筋已被取去,顶盖已塌,只剩四面墙壁。两碉堡均为侵华日军所建,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广州罪证。

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为天河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街道:凤凰街是天河区辖行政街,位于天河区东北部。所辖范围:东部与北部邻白云区,南与长兴街、新塘街相邻,西与龙洞街相邻。总面积22.998平方公里,人口2.85万人。设有2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街道办事处设在华美路中段。凤凰街成立于2002年12月,由原沙河镇的柯木塱、渔沙坦地区组成。凤凰街辖区是广州市自然环境保护得最好的区域之一,辖区内有风光秀丽的筲箕窝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城坝遗址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城坝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坝遗址位于四川渠县土溪乡城坝,又名宕渠城遗址,是賨人文化遗址。

城坝遗址所包括土溪镇天府村、城坝村全部及流溪乡新华村、洪溪村部分,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2005年3月至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发掘,发现有木椁墓、土坑竖穴墓、灰沟、井、灰坑等遗迹;出土有铜器、漆器、铁器、陶器等。

1991年5月,城坝遗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1月,国家文物局列入“十三五”期间重要大遗址名单。

保护范围:西、南、北三面至渠江,东接佛尔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半山遗址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半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时代

中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的遗址。位于甘肃省和政县洮河西岸的二级阶地上。半山遗址是若干墓地和居住址的总称,包括瓦罐嘴附近的居住址、瓦罐嘴墓地、半山墓地、边家沟墓地、王家沟墓地和半山以南瓦罐嘴以东的一个墓地,彼此相距1~2公里不等,处于被冲沟切割成的各个小山顶上。1924年首次发现,并在边家沟发掘了一座墓葬。

边家沟墓葬的死者系一位40岁左右的男子,头朝东南,侧身屈肢。随葬品比较丰富,计有1件磨制石斧、1件半打半磨的石锛、2件砺石、8件彩陶罐和4件夹砂陶罐。彩陶纹饰的最大特点是用红黑相间的锯齿纹构成漩涡纹、菱形纹和葫芦形纹等,还有棋盘格纹和瓜子纹。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直罗镇战役遗址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直罗镇战役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直罗镇战役遗址位于延安市富县直罗镇直罗村一带。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国民党当局调集5个师的兵力,分东、西两路向中央红军进攻,妄图乘中央红军立足未稳而加以围击。毛泽东、周恩来和彭德怀等指挥中央红军和西北红军,部署了直罗镇战役。

11月20日,敌109师沿葫芦河川,在飞机掩护下窜进了直罗镇。次日拂晓,红1军团由北向南,红15军团由南向北,向直罗镇发起猛攻。上午11时,红军攻入直罗镇,敌师长牛元峰率残部500余人狼狈逃窜到寨子山,红军随即将其团团围困。当晚,敌军从东、南、西3个方向增援,均被红军分兵阻击,不能前进。红军主力在向西迎击敌援兵时,于张家湾歼敌106师317团。

23日晚,寨子山残敌待援无望,仓皇出逃,师长牛元峰于逃跑途中被击毙,其余残敌全部被歼。直罗镇战役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团,共计6200余人,并缴获了大批-支弹药。

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对西北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时代:1935年

地址:富县直罗镇附近的葫芦河两岸

保护范围:东至黑水寺村西界,南至寨子山北侧,西至直罗村东界,北至柏山南侧。

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100米。

2018年,直罗镇战役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直罗镇:直罗镇位于富县西川距县城52公里处,葫芦河中游, 309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方便。境内山青水秀、林草丰茂,渠溪成网、稻成方、米粮飘香,素有塞上江南之美称,是著名的直罗战役所在地。全镇辖14个行政村,3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209人, 耕地面积15673亩。 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立足资源优势,结合镇情,着力于大棚蔬菜主导产业的开发,同时加快畜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董滩遗址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古董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董滩遗址位于酒泉市玉门市柳湖乡小康村四组。古董滩遗址分布范围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84米,南北长约190米,面积约34960平方米。遗址中有一条东西走向长100米的城墙遗址,高约2.1米。墙体用沙土夹红柳夯筑,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有三个文化层。遗址上堆积有大量的残陶片,根据地表遗存物初步分析为四坝文化的城址,城址内发现有许多炭渣和少量铜渣,表明该遗址可能有烧制铜器的冶炼作坊。该遗址的发现对于河西地区玉门青铜时代的文化研究增加了十分重要的新材料。同时,该遗址是目前河西地区已知最早的古城遗址,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北后山塬遗址

全文共 196 字

+ 加入清单

后山遗址为清水县文物保护单位。

北后山塬遗址位于清水县白沙乡下店子村北段台地上。年代为齐家文化,类别为古遗址。

2010年3月30日公布为清水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中心点为基点,东:以山体东侧的水冲小沟为界;西:以西侧上山大路为界;南:以山脚下店子村村民院墙为界;北:以连接西侧上山大路与东侧水冲大小沟的拦腰大路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西、北周界为基础各向外延伸3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马户山遗址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马户山遗址为白银市文物保护单位。

马户山遗址位于靖远县乌兰镇,年代为新石器时期,类别为古遗址。

2014年7月4日,马户山遗址被公布为白银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乌兰镇:总土地面积327.7平方公里。现辖12个村民委员会,88个村民小组;8个社区居委会,56个社区居委小组,总人口6537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978人。兰州—长征铁路经过并设站;兰包公路通过境内,交通较方便。乡人民政府驻西关。建制沿革乌兰镇因县城南有乌兰山而得名。解放前由城关镇公所管辖,解放后建政为靖远县第七区区公所。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建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耿马石佛洞遗址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耿马佛洞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耿马石佛洞遗址

耿马石佛洞遗址这个大型的天然石灰岩洞穴,出现了洞穴里建房屋的情况,这在国内仅见、世界罕见。出土的多棱六星形器、六星璧、双翼矛等都有极高的加工水准,为世界所罕见。多棱六星形器中心圆孔,外围棱状态,究竟是如何加工,做何用途,至今仍是个谜。

石佛洞遗址出土遗物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分为石器、陶器、骨器、动物骨骼、炭化稻米、果核、种子和人类遗骸等,总数在2000件以上。石器的加工磨制十分精美,对称、规整、光滑、锋利是这批石器的基本特点,除多菱六星形器外,六星璧、双翼矛等都有极高的加工水准,表明当时的石器工业水平已经很高,具备了加工复杂、对称的高难度石器的技术。陶器种类多样、造型独特、装饰纹样精美,以磨光折肩釜最具代表性,而连续涡纹装饰的折肩釜是观赏价值很高的原创艺术品。骨器也出土了几件精品,如骨匕、大鱼钩、小鱼钩等,均加工细腻准确。

地址: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奢王府遗址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王府遗址为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奢王府遗址位于四川省古蔺县马蹄镇马岭村六组,距马蹄镇政府所在地1.6公里,已有600余年历史,是明末奢王奢崇明的府邸遗址。

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

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奢王府遗址两石狮基座为基线,东、南、西面各外延20米,北面外延15米,东西长50米,南北宽35米。保护、建控建控面积约1750平方米。

马岭村:马岭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秦直道遗址甘泉段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秦直道遗址甘泉段)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秦直道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御北国匈奴的侵扰,于公元前212年命大将蒙恬修筑的一条军事性通道。距今已有2200年历史。《秦始皇本纪》记载“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湮谷直通之。”《史记·蒙恬列传》也载:“始皇欲游天下,到九原,直抵甘泉,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

秦直道南起淳化县甘泉山上的秦林光宫,沿子午岭北行,经旬邑、黄陵、富县、甘泉、志丹、安塞、靖边、榆林、穿越毛乌素沙漠南缘和鄂尔多斯草原至阴山脚下的秦九原郡,全长700多公里。因道路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

凭借这一通道,秦帝国的铁甲雄师从都

城咸阳出发,三天三夜便可抵达阴山脚下,使匈奴“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挽弓而抱怨”,远盾大漠深处,数十年不敢露头。

秦直道在甘泉境内全长34.8公里,由富县、志丹、甘泉三县的分水岭墩梁入境,经寻行甫、赵家畔、杏树嘴、箭湾、高山窑子下山至安家沟村,过洛河圣马桥,由方家河村西北上山,经老窑湾、王李家湾、榆树沟等地入志丹县境。

甘泉境内秦直道洛河南段从箭湾至高山窑子保存最好,路基宽度一般在30至50米之间,最宽处达58米。沿途有垭口、兵站遗址多处。特别是“堑山堙谷,逢山开巷,遇石堑齐,过河架桥,遇沟填平”的修筑特点在洛河北段的方家河村得到集中体现,号称秦直道博物馆。

洛河引桥桥墩残存桥基宽82米,顶宽44米,高72米,长56米。2004年,秦直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准备审报世界文化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山古城遗址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高山古城遗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高山古城位于大邑县三岔镇,该城址发现于2003年。高山古城遗址地处成都平原西南缘,岷江支流斜江河中游,面积约34.4万平方米,规模比宝墩古城小很多,但筑城时间推测比宝墩古城更早。高山古城平面形状略呈梯形,东城墙和南城墙尚残存于地表,其中城墙的东南角保存较好,墙体高出现城外地面约1.5米-2米。

2015年,古蜀文明八大古城之一的高山古城开始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并入选2015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据悉,高山古城发掘的116具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骨或许能够揭示古蜀人的来源。

2019年,高山古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城墙遗址外侧外延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0米。

三岔镇:三岔镇位于大邑县城东南面,距离县城约16公里,幅员面积约41.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62个农业合作社,2个社区,35个居民小组,人口32081人,其中,集镇人口约6000人,有耕地面积约35901亩,境内有农村信用社2所;中学校1所,小学校1所,九年制义务学校1所;有幼儿园4所,其中私立幼儿园2所;现有重点企业6家,外资企业2家,个体工商户440户。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楼坝古墓遗址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楼坝古墓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楼坝古墓遗址

楼坝地处水富县东南部,距县城16公里,与四川宜宾市横江镇隔江相望。近些年来发现大批的东汉古崖墓群和战国?西汉土坑墓群,并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多种文物十分珍贵,是研究滇东北战国、两汉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重要依据。

从楼坝古崖墓群和战国?西汉土坑墓群0土的蜻蜓眼琉璃珠,青铜器、陶俑等文物中,可见昔日僰人的生活轨迹及“南丝绸之路”上通商往来的繁忙景象。如今,南经丝绸之路上已不见山间铃响马帮来和栈道纷争的刀光剑影,却留下了古渡拜台、古楼子、古石寨、石板寺、唐家古堡、邓家祠堂等古迹建筑和车车灯、牛灯等民间歌舞。

古代墓葬镌刻着一段段古老的历史,有关专家作出了“楼坝是春秋时期巴蜀文化向滇地过渡并发展的重要通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朱家坪遗址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朱家坪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朱家坪遗址位于临洮县陈嘴乡朱家坪村西北100米。分属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面积约7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2--4米。采集有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泥质橙黄陶和夹砂红褐陶片,彩陶纹饰有黑彩带纹、弧线三角纹,器形有罐、盆、钵等;另有齐家文化泥质和夹砂红陶片,饰戳印纹、附加堆纹、刺点纹、弦纹,器形有大口高领罐、深腹罐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的相互关系及发展变化有重要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长春宫遗址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长春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长-遗址位于朝邑镇北寨子村,距县城东16.2公里。

北周武帝保定五年(565)宇文护筑,初名晋城。建德二年(573),因晋城三面悬崖,东临黄河,面对古蒲津关,登高可以远望太华、中条二山,俯视黄、洛、渭三河,花木茂盛,四时如春,遂改名长-。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增建殿宇,宫址占地扩至三百余亩。

大业十三年(617),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西入关中,渡黄河后,先驻于此,再取长安。唐武德二年(619),在此置陕东道大行台。李世民为秦王时,镇守于此,河东军队,尽归指挥。山东平定,方移行台于洛阳。以后凡在同州为官的,多兼任长-使。隋文帝、唐太宗、唐玄宗和后周明帝等,都曾到此巡视。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到过这里,《题郑县亭子》诗中的“天晴宫柳暗长春”即咏此游。

后因战乱破坏,五代全废。今已半为农田,半为北寨子村庄所覆压。但遗址的西围墙基础仍明显暴露,南边的两面残窑依然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狼叫屲遗址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狼叫屲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狼叫屲遗址位于武山县鸳鸯镇苟家山村南1千米处大沟西坡山塬上,面积50万平方米。遗存以旧石器时代为主,兼有新石器时代遗存。

1984年发现。遗址文化层厚约1米,距地表3米。1984年和1987年分别采集到原始人头骨化石、颈骨化石、肋骨化石以及打制的石弹、尖状器等遗物标本。人头骨化石经测定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是与河套人同时期的古人类,距今3.8万年,被命名为“武山人”。遗址断面上暴露有白灰面、红烧土等遗迹。地表散布有大量彩陶片、泥质红陶片,出土过双耳红陶罐、磨制石杯等。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鸳鸯镇:鸳鸯镇位于武山西部,距县城15公里,位于渭河榜沙河的交汇处,总面积115.9平方公里,总人口28759人,耕地面积31212亩,辖17个村委会。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海拔在1500—2440米之间,光照充足,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武漳公路、鸳陇公路及陇海铁路穿越镇区,陇海铁路天兰段在本镇设有三等车站,交通十分便利,是武山西部的商贸中心镇。鸳鸯镇矿产资源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镇靖堡遗址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镇靖堡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镇靖堡遗址

时代:明

地址:靖边县镇靖乡乡政府驻地

保护范围:以城堡四周城墙遗迹为界,各外延20米。

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延伸100米。

2008年,镇靖堡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镇靖镇:镇靖镇位于白于山北麓,无定河上游,靖边县城南,明长城内侧,距离县城7公里处,辖10个行政村,85个村民小组,3587户14392人。气候属于半干旱内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394mm,年平均气温7.8℃,年平均无霜期为130天。全镇总土地面积2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7万亩,水浇地3.1万亩,涧地1.4万亩,林地面积17.5万亩,草地面积2.67万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赵川镇前坡岭战斗遗址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赵川镇前坡岭战斗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赵川镇前坡岭战斗遗址位于赵川镇,距商南县城86公里,2002年10月投资60万元建成前坡岭战斗英雄纪念碑,碑高 19.74米,纪念场地长46米,宽7米,总占地322平方米,正前、左右方均有台阶。王锋(在中原突围中负责接应工作)同志题有“前坡岭战斗纪念碑”。2003年1月16日, 赵川前坡岭革命烈士纪念碑正式竣工落成。县上领导周树红、上官宏、杨福魁、贾小玲、田麟角和县民政、旅游、城建、林业、教育、史志等部门负责人及赵川镇千余名干部群众参加前坡岭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典礼。每年至少有3000人次前来悼念英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2009年,被县委、县政府定为商南县廉政教育基地。2010年新的城镇规划将红色景区与绿色生态、民俗民情、山水风光结合起来预留有商业休闲度假区,城镇规划为该区域预留300亩的旅游业用地,有很大发展空间和前景。新的规划建设后使游客们既能领略迷人的奇山异水,又能感受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2002-2010年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已通过国家红色旅游资源审核,进入国家红色旅游名录。该景点在赵白路与商郧路交叉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南坡遗址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南坡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坡遗址·新石器时代·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南坡村。

保护范围:东至武成山,西至刘家台村,南至陇海铁路,北至蟠龙塬。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20米。

2003年,南坡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仓镇:陈仓镇隶属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东西长11.2公里,南北长40.5公里,总面积25.2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办事处,6个社区。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人,耕地面积9000亩。镇党委下设2个村级党委、5个村级党支部,全镇党员总数971名。2004年,全镇经济总收入突破60亿元大关,人均纯收入4031元。 陈仓镇自古就是一个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