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儿心肌炎重要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汇编20篇)

装修分为三种形式:清包、半包、全包,全包装修就是施工方包工包料,业主只需要装修完成之后验收就可以了。所以全包包括的就是装修里要用的主材、辅材并且出施工队装修。

浏览

4997

文章

20

篇1:儿童爆发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突发心肌炎该如何正确急救相信是很多朋友想要了解的急救知识。心肌炎是儿童常见的心脏疾病,心肌炎是指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其特征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心肌坏死及变性,炎症可累及心肌肌细胞、间质组织、血管成分及心包。可由感染性及其他原因引起。那么儿童爆发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是怎样的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疾病急救知识。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标准

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脏综合征。

2、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

3、心电图改变: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Ⅰ,Ⅱ,aVF,V5)的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动态变化,窦房、房室传导阻滞,完全右或左束支传导阻滞,成联律、多型、多源、成对或并行早搏,非房室结及房室折反引起的导位性心动过速,低电压(新生儿除外)及异常Q波。

4、CK-MB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病原学诊断标准

1、确认指标:自心内膜、心肌、心包(活检、尸检)或心包穿刺液中分离到病毒;或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或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

2、参考依据:

①自粪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离到病毒,且恢复期血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1份血清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

②病程早期血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③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儿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每天都会进行的有氧运动是什么,就是深呼吸,在一呼一吸之间完成我们的气息转换,呼吸是至关重要的,维系着我们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大家都是倍感珍惜的,那大家知道小儿呼吸衰竭诊断标准是什么吗?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

据小编所知小儿呼吸衰竭有以下的诊断标准:

1.神经系统出现故障,低氧血症时出现烦躁不安,意识不清,嗜睡,昏迷,惊厥,中枢性呼吸衰竭出现呼吸节律不齐,潮式呼吸;呼吸衰竭后期出现视神经受到压迫时,可以出现瞳孔不等大改变。

2.心血管系统出现故障,低氧血症早期心率加快,心输出量提高,血压上升;后期出现心率减慢,心音低钝,血压下降,心律失常。

3.其他脏器系统出现故障,低氧可以导致内脏血管应激性收缩,消化道出血和坏死,肝功能损害出现代谢酶异常增高,肾脏功能损害可出现蛋白尿,少尿和无尿等症状。

4.酸碱平衡失调和水盐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和酸中毒使组织细胞代谢异常,加上能量摄入不足,限制补液,利尿药应用等,可以使患儿血液生化检查出现高血钾,低血钾,低血钠,高血氯及低钙血症,小儿肾脏对酸碱,水盐电解质平衡的调节作用有限,特别在低氧血症时,肾脏血流下降,进一步限制了肾脏的调节作用,可以加重全身性酸碱平衡失调和水,盐电解质紊乱。

如果大家关注我们的,可以继续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比如疾病急救知识和呼吸衰竭的急救方法有哪些的知识,多了解一些可以更好了解我们的日常小知识,期待您的到来,希望可以为您排忧解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突发心肌炎该如何正确急救相信是很多朋友想要了解的急救知识。小儿毒性心肌炎近年来发病逐渐增多,各年龄均发病,但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好发于夏、秋季。多数病例在起病前1~2周或同时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的前驱病史。那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是怎样的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疾病急救知识。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1、临床诊断依据:

①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心脑综合征;②心脏扩大;③心电图的改变;④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心肌肌钙蛋白阳性。

2、病原学诊断标准

①分离到病毒;②从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③特异病毒抗体阳性。

3、确诊依据

(1)具有临床诊断依据2项,发病同时或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者,可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2)有心肌炎临床表现,同时具备病毒学诊断依据之一,临床可以确诊。

(3)凡不具备确诊依据的患儿,应给与必要的治疗和随诊,依病情变化确诊或除外。

4、临床分期

(1)急性期新发病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病程在半年以内。

(2)迁延期临床症状反复出现,临床检查指标迁延不愈,病程半年以上。

(3)慢性期进行性心脏扩大,反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病情时轻时重,病程在一年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重症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突发心肌炎该如何正确急救相信是很多朋友想要了解的急救知识。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心肌炎是很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但是由于发病的症状并不是很明显,所以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因为心肌炎的疾病轻重不一,所以心肌炎危害很大,这就要求大家平时需要警惕。那么重症心肌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疾病急救知识。

重症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一、重症心肌炎诊断主要指标:

1、心脏扩大。

2、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或心脑综合征。

3、发病早期有CK-MB增高6.心肌同位素扫描阳性。

4、有奔马律或心包摩擦音。

5、心电图有严重心律失常,包括除频偶发性早搏外的异位节律,II型或II型以上的A-VB,以及窦房或双束支、三束支传导阻滞或ST-T改变或低电压。

二、重症心肌炎诊断次要指标:

1、心电图有轻度改变,即主要指标中心电图改变以外的心电图异常改变,或运动实验阳性。

2、发病同时或1-3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史。

3、有明显乏力、苍白、多汗、心悸、气短、胸闷、头晕、心前区痛、手足凉等症状至少二种。婴儿可有拒食、紫绀、四肢凉、双眼凝视等,新生儿可结合母亲流行病学史作出诊断。

4、病程早期有CPK、CPK-MB、GOT、HBDH、LDH及LDH1增高,病程中多有抗心肌抗体增高。

5、心尖第1心音明显低钝或安静时有心动过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是什么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宝宝有点小儿毒性心肌炎的特征,去看医生,医生一般会给宝宝做哪些检查来确定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呢?一起往下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是什么,希望能给你答案。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1.临床诊断依据:

①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心脑综合征

②心脏扩大;

③心电图的改变;

④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心肌肌钙蛋白阳性。2.病原学诊断标准

①分离到病毒;

②从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③特异病毒抗体阳性。3.确诊依据

(1)具有临床诊断依据2项,发病同时或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者,可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2)有心肌炎临床表现,同时具备病毒学诊断依据之一,临床可以确诊。

(3)凡不具备确诊依据的患儿,应给与必要的治疗和随诊,依病情变化确诊或除外。4.临床分期

(1)急性期新发病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病程在半年以内。

(2)迁延期临床症状反复出现,临床检查指标迁延不愈,病程半年以上。

(3)慢性期进行性心脏扩大,反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病情时轻时重,病程在一年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标准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结核病在国内已大幅降低,但却是「不绝如缕」,因为较不常见,故医事人员对此病的经验逐渐退化,而儿童结核病的病情又与成人不尽相同,因此不易及早诊断,至今仍为医疗上容易发生的盲点之一。那么,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标准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和(或)血清PPD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而全身找不到结核病灶者,称为结核感染。小儿由于生理特点,容易使各种病菌感染,引发结核病。

【诊断标准】

一、病史:多有结核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有或无结核中毒症状,体检可无阳性发现。

三、胸部X线检查正常。

四、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和(或)PPDIgM阳性或IgG阳性。

五、应注意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和风湿热相鉴别。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儿热性惊厥诊断标准是什么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惊厥多发生在发热后12h内。多数为全身强直阵挛或阵挛性发作,少数为强直性发作或失张力发作,15%为一侧性或限局性发作。多数发作历时短暂,一次热程中仅有1次发作。1/3的患儿以后有复发性FC。惊厥时间超过20min(24%),24h内有惊厥复发(约1/4)或有限局性发作者称为复杂性热性惊厥。热性惊厥中仅2、4%以后转为癫痫。下列高危因素与以后转为癫痫有关:6个月以内或6岁以后起病、有癫痫家族史、精神运动发育异常、复杂性热性惊厥、发作后有神经系统异常如Todd麻痹、热退1周后有癫痫样脑电图异常。据报道,有上述1个高危因素时有6、8%转为癫痫,2个为17%~22%,3个高危因素时高达50%。小儿颞叶癫痫中1/3有FC病史,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仍有争论,下面来看看小儿热性惊厥诊断标准是什么吧?

1、单纯性热性惊厥诊断标准如下:

(1)最低标准:

①首次发病年龄在4个月~3岁,最后复发不超过6~7岁。

②发热在38℃以上,先发热后惊厥,惊厥多发生于发热24h内。

③惊厥为全身性抽搐,伴意识丧失,持续数分钟以内,发作后很快清醒。

④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脑损伤。

⑤可伴有呼吸、消化系统等急性感染。(2)辅助标准:

①惊厥发作2周后脑电图正常。

②脑脊液检查正常。

③体格及智力发育正常

④有遗传倾向。

2、复杂性热性惊厥又称非典型性热性惊厥。

除符合单纯性热性惊厥的诊断条件外,凡有以下某一种情况者即应考虑为复杂性热性惊厥:

①一次惊厥发作持续15分钟以上,

②24小时内反复发作≥2次,

③局灶性发作,

④反复频繁的发作,累计发作总数5次以上。

复杂性热性惊厥初次发作年龄可小于6个月或6岁以上,体温不太高时即出现惊厥,而且复发次数较多。

若干因素使FC患儿发生癫痫的危险性增加,称为癫痫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①CFC,

②直系亲属中癫痫病史,

③首次FC前已有神经系统发育延迟或异常体征。具有其中2—3个危险因素者,7岁时癫痫发生率平均达9%以上,而无危险因素的FC不到1%。EEG在癫痫危险性的预测上价值尚无定论,故对单纯性FC无,一般无须做EEG检查,但对CFC患儿,若EEG中新出现痫性波发放,则可能提示癫痫发生的危险性。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热性惊厥诊断标准是什么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儿哮喘严格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一位家长电话中说,自己的孩子一年感冒、咳嗽十多次,有时咳嗽相当剧烈,而且治疗时总是不能“除根”,一遇天气剧变或受凉就复发,不知是不是哮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儿哮喘严格诊断标准有哪些?

其实哮喘是有严格的诊断标准的。在1993年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就制定出了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1)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计分法)凡年龄3次(3分);②肺部出现喘鸣音(2分);③喘息突然发作(1分);④有其他特应性病史(1分);⑤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1分)。

评分原则:总分≥5分者诊断婴幼儿哮喘;喘息发作只2次或总分≤4分者初步诊断为可疑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可进一步试验诊断以确诊。

(2)3岁以上儿童哮喘诊断标准:①喘息呈反复发作者(或可追溯到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有关);②发作时肺部干罗及喘鸣音;③平喘药有明显疗效,疑似病例可选用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每次0.01ml/kg,最大量不大于0.3ml/次,或以舒喘灵气雾剂或溶液雾化吸入15分钟,观察有无明显疗效。

凡符合以上标准者即为小儿哮喘。但由于哮喘属于儿科疑难病证,且治疗小儿哮喘的药物均为处方药物,所以怀疑孩子患哮喘的家长最好还带孩子去医院儿科诊疗。至于以上家长所咨询的孩子一年反复感冒、咳嗽十多次,甚至更多,则更可能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或过敏性咳嗽。这些病的防治笔者将会在今后本栏目中详细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儿便秘的鉴别诊断标准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便秘在日常生活当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无论那个年龄段的人都会发生便秘,那么小儿便秘的鉴别诊断标准是什么呢?

1.适于4岁以下儿童:至少符合下列2项条件,并持续1个月:

(1)每周排便2次或

(2)能自行排便后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

(3)有大量粪潴留史;

(4)有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难史;

(5)直肠内有巨大粪块;

(6)排出粪便粗大以致于堵塞下水道。伴随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减退和(或)早饱。一旦大量粪便排出,这些症状很快会消失。

2.适于418岁儿童:符合下列2项或以上,症状每周至少1次,持续2个月以上,但肠易激惹综合征诊断依据不足:

(1)排便2次/周或不足2次;

(2)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便秘的鉴别诊断标准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儿哮喘有哪些诊断标准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的宝宝免疫力都很低,固然如果护理不好容易生病这是必然的,有时候宝宝感冒咳嗽父母不重视,就容易造成小儿哮喘,所以很多家长不知道小儿哮喘有哪些症状,那么下面就让我来跟大家说一下小儿哮喘有哪些诊断标准

一.小儿突发性哮喘

1.当孩子突发哮喘的话,家长会看到孩子烦燥不安,乱动乱挥动四肢,或者是端坐在那里,用力地呼吸,并且具有耸肩的喘息,呼吸会很困难,而且面色苍白。

2.家长如果再仔细观察会发生,孩子的鼻孔扇动很快,而且嘴唇四周会有发青发紫的情况,指甲部分也会有发青发紫的症状。

3.孩子发生急症哮喘时,全身也会发热,冒冷汗。而且孩子会因为呼吸困难,告诉家长,自己胸口闷闷的,气短,不能呼吸,说话也会断断续续。这个时候,家长要注意好了。

二.普通小儿哮喘

1.孩子平时如果表现出来的,例如有呼吸过敏的症状,那么家长要注意了,有可能会发展成哮喘。还有孩子反复咳嗽不好,或者是间断性的咳嗽,那么家长也要注意了。还有,就是孩子受到刺激后,也会疯狂地咳嗽。

2.孩子发生哮喘前,会表现出来,脸色发白,呼吸困难,有时候,因为哮喘的发生,会发生呕吐等症状。家长看到后,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帮助孩子看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急性心肌炎的的诊断标准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突发心肌炎该如何正确急救相信是很多朋友想要了解的急救知识。急性心肌炎,许多人也许并不知晓。但要一提起感冒,大多数人都能说出一堆症状。然而,急性心肌炎与感冒并非远亲,他们是紧挨着的近邻,两种症状之间有许多必然的联系。那么急性心肌炎的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疾病急救知识。

急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1、症状与体征:在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后3周内出现心脏表现,如出现不能用一般原因解释的感染后重度乏力、胸闷、头昏(心排血量降低所致)、心尖第一心音明显减弱,舒张期奔马律、心包摩擦音、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阿司综合征等。

2、上述感染后3周内新出现下列心律失常或心电图改变: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或束支阻滞;多源、成对室早、自主性房性或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或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或心室扑动或颤动;二个以上导联ST段呈水平或下斜型下移≥0.01mv或ST段异常抬高或出现异常Q波。

3、病程中血清肌钙蛋白I或肌钙蛋白T、CKMB明显升高。超声心动图示心腔扩大或室壁运动异常和(或)核素心功能检查证实左室收缩或舒张功能减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病毒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突发心肌炎该如何正确急救相信是很多朋友想要了解的急救知识。病毒性心肌炎一经确诊,急性期病人应充分休息,轻症者在心脏功能恢复正常后,还需要休息至少3个月,重症者应休息半年至1年。那么病毒心肌炎的诊断标准是怎样的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疾病急救知识。

病毒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1、临床诊断依据:

(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

(2)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

(3)心电图改变: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I,Ⅱ,aVF,V5)的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动态变化,窦房、房室传导阻滞,完全右或左束支传导阻滞,成联律、多型、多源、成对或并行早搏,非房室结及房室折返引起的异位性心动过速,低电压(新生儿除外)及异常Q波。

(4)CK-MB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2)病原学诊断依据:

(1)确诊指标:自心内膜、心肌、心包(活检、病理)或心包穿刺液检查,发现以下之一者可确诊:①分离到病毒。②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③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

(2)参考依据:有以下之一者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心肌炎由病毒引起:

①自粪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离到病毒,且恢复期血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一份血清升高或降低到1/4以下。

②病程早期血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③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突发心肌炎该如何正确急救相信是很多朋友想要了解的急救知识。儿童毒性心肌炎近年来发病逐渐增多,各年龄均发病,但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好发于夏、秋季。多数病例在起病前1~2周或同时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的前驱病史。那么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是怎样的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疾病急救知识。

1、临床诊断依据

⑴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脏综合征。

⑵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

⑶心电图改变: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Ⅰ,Ⅱ,aVF,V5)的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动态变化,窦房、房室传导阻滞,完全右或左束支传导阻滞,成联律、多型、多源、成对或并行早搏,非房室结及房室折反引起的导位性心动过速,低电压(新生儿除外)及异常Q波。

⑷CK-MB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

2、病原学诊断依据

⑴确认指标:自心内膜、心肌、心包(活检、尸检)或心包穿刺液中分离到病毒;或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或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

⑵参考依据:①自粪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离到病毒,且恢复期血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1份血清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②病程早期血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③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3、判断标准

如具备临床诊断依据2项,可临床诊断。发病同时或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证据支持诊断。①同时具备病原学确诊依据之一者,可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②具备病原学参考依据之一者,可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③凡不具备确诊依据,应给予必要的治疗或随诊,根据病情变化,确诊或除外心肌炎;④应除外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以及代谢性疾病的心肌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β受体功能亢进及药物引起的心电图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儿童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突发心肌炎该如何正确急救相信是很多朋友想要了解的急救知识。心肌炎这个病,如果病情比较轻的话,治疗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是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心律就会严重的失常,有些患者还会狞死,因此这个疾病对人的危害也是很大的。那么儿童心肌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疾病急救知识。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标准

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脏综合征。

2、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

3、心电图改变: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Ⅰ,Ⅱ,aVF,V5)的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动态变化,窦房、房室传导阻滞,完全右或左束支传导阻滞,成联律、多型、多源、成对或并行早搏,非房室结及房室折反引起的导位性心动过速,低电压(新生儿除外)及异常Q波。

4、CK-MB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病原学诊断标准

1、确认指标:自心内膜、心肌、心包(活检、尸检)或心包穿刺液中分离到病毒;或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或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

2、参考依据:

①自粪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离到病毒,且恢复期血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1份血清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

②病程早期血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③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爆发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突发心肌炎该如何正确急救相信是很多朋友想要了解的急救知识。近年来爆发型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那么爆发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是怎样的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疾病急救知识。

爆发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1~3周内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病史,伴有心脏表现,如各种心律失常和(或)心电图异常。血液学及心脏酶系检查依据。

诊断要点:

(1)常发生于风湿热活动期或继发于其它感染性疾病及化学药物中毒等。

(2)有心悸、气促、胸闷及胸痛等临床表现。

(3)体检可有心率加快、心脏扩大,第一心音减弱,舒张期奔马律及各瓣膜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重者则发生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4)化验检查时可有:①白细胞计数可增高;②血沉加快;③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及磷酸肌酸激酶增高。

(5)X线检查可有心脏扩大,以向左扩大为主。

(6)心电图变化可有各种心律失常,传导阻塞及非特异性ST段抬高,T波倒置及QT间期延长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儿心肌炎的表现与诊断有哪些

全文共 1125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心肌炎表现诊断有哪些?病毒侵犯心肌,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性炎症,称为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已证实能引进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有柯萨奇、埃可、脊髓灰质炎、流感、副流感、腮腺炎、麻疹、风疹、皰疹病毒等。病理改变轻重不等,以间质炎症为主,呈局源或弥漫性分布。随着病情进展,炎症可消散或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疤痕。病毒除侵犯心肌外还可累及心内膜、传导系统及冠状动脉。近年来发病逐渐增多,各年龄均发病,但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好发于夏秋季。多数病例在起病前1 ̄2周或同时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的前驱病史。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似“感冒”样表现,重者很快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临床表现

1.发病前1 ̄3周或数天有上感、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前驱症状。2.精神差、苍白、乏力、多汗、厌食、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疼痛。3.症状严重时可有浮肿、气促、活动受限等心功能不全表现。4.少数可突发心衰、肺水肿、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脑综合征。5.心脏大小正常或增大,心音减弱,第一心音低钝,甚至胎心音或奔马律。6.心率增快、减慢、频发早搏。7.个别病例心前区可听到Ⅰ ̄Ⅲ级收缩期杂音,心包摩擦音或心包积液体征。8.严重病例可有气促、紫绀、肺部湿罗音、肝肿大、浮肿等心衰体征和脉细微,血压下降、皮肤花纹、四肢厥冷等心源性休克表现

诊断依据

1.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或心脑综合征;2.有奔马律或心包炎表现;3.心脏扩大;4.心电图显示明显心律失常,ST-T改变连续3天以上或运动试验阳性;5.发病同时或1 ̄3周前有病毒感染史;6.有心肌炎症状至少2项;7.心尖区第一心音明显低钝或安静时心动过速;8.心电图轻度异常;9.病程早期血清梅活性增高,病程中抗心肌抗体增高。

治疗原则

1.卧床休息。2.增强心肌营养。3.抗心力衰竭治疗;4.心源性休克治疗;5.抗心律失常治疗。

用药原则

1.室性心动过速:首选利多卡因,每次每公斤1 ̄2mg,静注,有效后按每公斤2mg加葡萄糖100 ̄200ml稀释后滴注维持,根据心率高速滴速或浓度。2.Ⅲ房室传导阻滞:首先异丙肾上腺素0.2mg+葡萄糖100ml滴注,使心率维持在60 ̄70次/分(高速速度或增加浓度)。

辅助检查

本病需与单纯侵犯心肌的风湿热鉴别时可加查C-RP、ASO。轻症病例除做心电图检查外,其他特需检查、可选检查可不必做,因为轻症病例仅有心电图改变、或血清梅早期有改变外,其他检查专案大多正常。

疗效评价

1.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心电图正常或大致正常,X线复查心脏大小正常、搏动正常,血清梅恢复正常。

2.好转:临床症状体征缓解,心电图、心脏X线及血清梅有不同程度恢复。

3.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无缓解,心电图、心脏X线或超声波检查以及血清梅等检查均无改善甚至恶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儿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突发心肌炎该如何正确急救相信是很多朋友想要了解的急救知识。心肌炎在儿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目前已成为儿童时期一种主要的获得性心血管疾病。那么小儿心肌炎的诊断标准是怎样的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疾病急救知识。

小儿心肌炎临床诊断依据:

(一)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

(二)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

(三)心电图改变: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Ⅰ、Ⅱ、avF、V5)的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动态变化,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或左束支阻滞,成联律、多形、多源、成对或并行性早搏,非房室结及房室折返引起的异位性心动过速,低电压(新生儿除外)及异常Q波。

(四)CK-MB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

病原学诊断依据

(1)确诊指标自患儿心内膜、心肌、心包(活体组织检查、病理)或心包穿刺液检查,发现以下之一者可确诊心肌炎由病毒引起。

1)分离到病毒。

2)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

3)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

(2)参考依据有以下之一者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心肌炎系病毒引起。

1)自患儿粪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离到病毒,且恢复期血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1份血清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

2)病程早期患儿血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确诊依据

(1)具备临床诊断依据2项,可临床诊断为心肌炎。发病同时或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证据支持诊断者。

(2)同时具备病原学确诊依据之一,可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具备病原学参考依据之一,可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3)凡不具备确诊依据,应给予必要的治疗或随诊,根据病情变化,确诊或除外心肌炎。

(4)应除外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以及代谢性疾病的心肌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β受体功能亢进及药物引起的心电图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儿慢性心肌炎临床诊断有哪些依据

全文共 1042 字

+ 加入清单

慢性期多见于儿童,有的起病隐匿,发现时已呈慢性;有的是急性期休息不够或治疗不及时而多次反复,致成慢性期。常拖延数年而死于感染、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1999年9月在昆明召开了全国小儿心肌炎、心脏病学术会议,经与会代表充分讨论于1994年5月在山东威海会议制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现将修订后的诊断标准刊出,供临床医师参考。对本诊断标准不能机械搬用,有些轻症或呈隐匿性经过者易被漏诊,只有对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儿慢性心肌炎临床诊断有哪些依据

1.临床诊断依据

(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

(2)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

(3)心电图改变: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Ⅰ、Ⅱ、aVF、V5)的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动态变化,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或左束支阻滞,成联律、多形、多源、成对或并行性期前收缩,非房室结及房室折返引起的异位性心动过速,低电压(新生儿除外)及异常Q波。(4)CK-MB升高或心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

2.病原学诊断依据

(1)确诊指标:自患儿心内膜、心肌、心包(活体组织检查、病理)或心包穿刺液检查,发现以下之一者可确诊心肌炎由病毒引起。①分离到病毒。②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③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

(2)参考依据:有以下之一者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心肌炎系病毒引起。①自患儿粪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离到病毒,且恢复期血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1份血清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②病程早期患儿血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③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3.确诊依据

(1)具备临床诊断依据2项,可临床诊断为心肌炎。发病同时或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证据支持诊断者。

(2)同时具备病原学确诊依据之一,可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具备病原学参考依据之一,可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3)凡不具备确诊依据,应给予必要的治疗或随诊,根据病情变化,确诊或除外心肌炎。

(4)应除外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以及代谢性疾病的心肌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β受体功能亢进及药物引起的心电图改变。

4.分期

(1)急性期:新发病,症状及检查阳性发现明显多变,一般病程在半年以内。

(2)迁延期:临床症状反复出现,客观检查指标迁延不愈,病程多在半年以上。

(3)慢性期:进行性心脏增大,反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病情时轻时重,病程在1年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儿哮喘的标准诊断有哪些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哮喘,相信朋友们都有所了解,它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疾病,严重哮喘发作,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以致命。那么,你知道小儿哮喘的标准诊断有哪些吗?带着问题,下面请跟随小编来了解了解吧!

小儿哮喘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发病诱因、发病的次数、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发作的时间规律及季节性、既往治疗措施及对治疗反应等),了解本人及家族的过敏史,结合患儿发作时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呼气相延长,闻及呼气相哮鸣音,诊断并不困难。皮肤变应原试验也可辅助诊断。

小儿哮喘的临床表现

1.急性发作期症状与体征

哮喘急性发作时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等。典型的表现是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轻度发作时多数以发作性咳嗽和胸闷为主要表现。严重发作时患儿烦躁不安,端坐呼吸,耸肩喘息,面色苍白,鼻翼扇动,口唇及指甲青紫,全身冒冷汗,说话时字词不能连续。三凹征明显,胸腹反常运动,胸廓膨隆,叩诊呈过清音,呼气延长,多数有广泛的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如气道阻塞严重,呼吸音可明显减弱,喘鸣音反而减弱甚至消失。心率增快,可出现颈静脉怒张、奇脉等体征,严重病例可并发心力衰竭从而出现肺底广泛中、小水泡音,肝脏肿大及水肿等。哮喘急性发作症状可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小儿哮喘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2.缓解期症状及体征

缓解期多数患儿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部分患儿有自觉胸闷,肺部听诊呼吸音减弱,但常无哮鸣音。

小儿哮喘的检查

1.支气管激发试验

检查患儿的气道反应性,目前临床上采用吸入组胺、乙酰甲胆碱、高渗盐水等方式激发,通常以使FEV1下降20%的累积吸入激发剂量(PD20FEV1)或浓度(PC20FEV1)来表示。2.支气管扩张试验

可逆性气道阻塞是哮喘的特征之一,支气管扩张试验是评价气道阻塞可逆程度的检查。3.最大呼气流量(PEF)

最大呼气流量变异率监测包括日变异率及周变异率监测。计算日变异率要求测定清晨6~8时及晚上6~8时PEF;计算周变异率要求测定每天清晨及晚上PEF。变异率20%是支持哮喘的有力证据。4.其他辅助检查

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胸部X线等有助于了解哮喘严重程度及有否合并肺不张、气胸或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存在。皮肤变应原试验及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检测也有辅助诊断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突发心肌炎该如何正确急救相信是很多朋友想要了解的急救知识。心肌炎的症状轻重不一,情严重程度不等。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严重者可表现为猝死、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导致急性期死亡。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诊断重症心肌炎疾病。那么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疾病急救知识。

重症心肌炎诊断主要指标:

1、心脏扩大。

2、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或心脑综合征。

3、发病早期有CK-MB增高6.心肌同位素扫描阳性。

4、有奔马律或心包摩擦音。

5、心电图有严重心律失常,包括除频偶发性早搏外的异位节律,II型或II型以上的A-VB,以及窦房或双束支、三束支传导阻滞或ST-T改变或低电压。

重症心肌炎诊断次要指标:

1、心电图有轻度改变,即主要指标中心电图改变以外的心电图异常改变,或运动实验阳性。

2、发病同时或1-3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史。

3、有明显乏力、苍白、多汗、心悸、气短、胸闷、头晕、心前区痛、手足凉等症状至少二种。婴儿可有拒食、紫绀、四肢凉、双眼凝视等,新生儿可结合母亲流行病学史作出诊断。

4、病程早期有CPK、CPK-MB、GOT、HBDH、LDH及LDH1增高,病程中多有抗心肌抗体增高。

5、心尖第1心音明显低钝或安静时有心动过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