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拼多多创始人是谁开的实用20篇

浏览

3925

文章

168

篇1:已过时的比特大陆联合创始人要约收购40亿美元股票

全文共 940 字

+ 加入清单

詹(Micree Zhan)发布了一封严厉的信,致谢Bitmain的共同创始人吴继翰(Jihan Wu),提出买断该公司的控制权。

据报道,加密货币矿业巨头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最大的股东Micree Ketuan Zhan已提出要约,以40亿美元的价格购买其同胞联合创始人Wu Jihan Wu和其他人控制的股票

根据6月21日发给中国媒体Jinse的一封信,Zhan声称他目前拥有Bitmain的开曼群岛母公司(拥有Bitmain香港)的36%的股份,并控制Bitmain在北京的办事处。他目前的股份给了他59.6%的投票权。

信中指出,詹将愿意以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吴,以及来自外部投资者,员工期权池和三名未具​​名人士的股票。

正在进行的控制权之战

当据称吴某于2019年10月以明显的控制欲将他驱逐出公司时,Bitmain联合创始人已经是其最大股东,詹在信中称其为“非法没收权力”。

詹被罢免后,这家矿业巨头继续发动攻势,公开表示他无权担任比特大陆的法律代表或向公司员工发出通知和指示的权利。也有报道对詹采取法律行动。

詹以几种方式进行了反击,对Bitmain的各个实体发起了两项诉讼,以试图恢复其地位。在信中,他指责吴传福散布谣言,派人窃取他的营业执照的实物副本以及隐藏公司资产。

据称,Zhan还于5月与一组警卫接管了该公司在北京的办事处,尽管据称该办事处仍由Wu运营的Bitmain开曼群岛母公司控制。

詹已要求吴重返谈判桌,依靠法治,而不是在媒体上打架。

影响比特大陆的制造业

在这场权力斗争中,该公司生产的采矿设备出现了问题,包括报告的Antminter T17矿机出现故障。尽管Bitmain的新Antminer T19s于6月1日发布,但使用的芯片与以前的型号相同。

有未经证实的谣言说,这种设计是由于吴先生中止了向深圳比特大陆工厂的芯片供应,据报道,该工厂是由詹的亲戚控制的。”

公司估值

在这场争夺控制权影响比特大陆的领导,制造和媒体报道之前,这家加密货币采矿制造商在2019年8月的市值接近120亿美元。

比特大陆在5月告诉Cointelegraph,到2020年情况可能会好转。该公司从1月到4月赚了3亿美元,重新夺回了一些市场份额,即使在全球大流行的情况下也开设了四个采矿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以太坊创始人Buterin:BSV就是一个骗局!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以太坊创始人Buterin声称BSV是一个完整的骗局,他表示币安的退市很有趣,也觉得币安是一个集权股票市场,行使很多权利。

这一声明已经受到了相当多的批评; 也不是积极的本性。因为Binance是最安全的股票市场之一,负责任地行动并参与社交活动。

币安真的危险吗?

然而,在这一点上经常被遗忘的事实是,币安构成了比比特币SV更大的潜在威胁。因为BSV最多可以欺骗一些容易上当的投资者分享他们的钱 – 也许。

因为,正如Buterin所说,另一方面,币安有着“诈骗”的悠久历史,包括对高昂费用的需求,只是为了让项目上市。

更糟糕的是,如果币安下降,它也将适用于大多数加密货币市场。如果你想让这个陈述更糟糕,你可以说Binance是“系统相关的”。

顺便说一下,在比特币SV和Buterin的“创立”之间只用了一个月,直到他被迫批评该项目。

Buterin还质疑128 MB块大小的比特币SV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顺便说一下,在128 MB时,BSV在密码圈中有一些最大(和徒劳)的块大小)。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SV路线图还提供了激活2 GB(!)块大小的Q3开始日期。

BSV对以太坊构成威胁吗?

但Vitalik Buterin也不是绝对可靠的,因此不是每个人都同意他的陈述。所以BSV最大的争论是2GB的块大小将打开BSV成为有史以来最具扩展性的区块链。其他人甚至将BSV视为对以太坊的威胁。

总之,我们可以说Vitalik Buterin并没有考虑比特币SV。他对Craig Wright没有同情,也没有对BSV底层技术表示同情(’128MB是一个非常愚蠢的想法’)。然而,比这更重要的是,他看到像Binance这样的集中交易所产生的危险。特别是,他发现了确定列出哪些硬币的权力问题,并最终确定了它们的成功程度。因此,Buterin主张进一步发展分散交换,这将解决一些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疯狂英语创始人是谁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李阳,1969年出生,疯狂英语创始人,全球著名英语口语教育专家,英语成功学励志导师,中国教育慈善家,全国新青年十大新锐人物,全国五百多所中学的名誉校长和英语顾问,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英语口语培训总教练。

疯狂英语是李阳发明的一套独特的英语学习方法,他提倡疯狂地说英语,疯狂看英语等,比如他以前上班时在路上会大声喊出40个英语句子。李阳疯狂英语还有一些看似奇怪的方法,如利用手势学英语,大喊学习英语。总的来说疯狂英语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新式的学英语的方法,并在许多人身上取得了成功。

“享受英语,享受阅读”是口号,而帮助读者真正地理解,掌握英语,热爱英语,是阅读版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与别的英语杂志不同的是,阅读版通过一些真实的故事感动和启发读者,让读者在阅读中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视野,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比特大陆呼吁前联合创始人声称持有36%的股权毫无根据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比特大陆发表公开声明说,联合创始人詹占拥有福建占华36%股权的说法毫无根据。

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采矿设备生产商Bitmain 在4月27日发表声明,谴责被罢免的联合创始人Micree Ketuan Zhan试图重新控制福建沾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企图。

在2019年10月29日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联合创始人吴继涵(Jihan Wu)透露他将解散其Bitmain合伙人兼董事长迈克·詹(Micree Zhan)。他还向所有Bitmain员工发出严格警告,请不要与詹联系或参加会议。

被解雇后,詹诉诸法律手段重新获得他在Bitmain的职位。迄今为止,他已对比特大陆及其子公司福建沾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起了两次投诉。

“我将用合法武器为她[Bitmain]争取到最后。我不允许那些想与Bitmain密谋的人成功。如果有人要打仗,我们会给他们一个。”

比特大陆说,詹的主张缺乏事实或法律依据

Micree Zhan起诉福建沾化智能科技,声称他拥有该公司36%的股权。但是,比特大陆在他们针对该案的最新声明中说,詹没有提供相同的证据,这使得他的主张在法律面前毫无根据。

该声明的英文译本也得到澄清:“媒体报道的裁决只是程序性管辖权裁决,也就是说,福州中级人民法院最终裁定该案应由福州长乐区人民法院审理。”

比特大陆提到,没有任何有关此案的听证会,更不用说最终判决了。

比特大陆将不受此案裁决的影响

为了保持人们对Bitmain的信任,这似乎是很温和的努力,该公司特别提到该案的结果不会对Bitmain的生产或运营产生任何影响。该声明保证,福建沾化也将在Bitmain的绝对控制之下。

但是,有趣的是,Bitmain自去年以来一直未达到最佳表现。2019年1月2日,Cointelegraph 报告称,比特大陆计划在解决其他法律纠纷的同时裁员50%。

目前,由于公司政治和持续的法律纠纷,最大的矿业公司的命运似乎模糊。即将到来的比特币(BTC)减半可能只会使情况恶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一文带你了解Serum,FTX创始人的光环加持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了解serum基于高性能公链 Solana 搭建,由加密货币交易所FTX推出,不过FTX方面表示,为了创建真正完全去中心化的交易所,Serum 将由独立基金会Serum Foundation独立运营。

尽管Serum目前是基于Solana 而搭建,但未来也打算与以太坊整合,以实现互操作性。

去中心化交易所Serum平台通证SRM上线币安,在币安的初始发行价为0.11 USDT。SRM开盘就进入暴涨的节奏,开盘前几分钟冲高至5 USDT。

根据《Serum 白皮书》,有别于一般的去中心化交易所,Serum 拥有较强的兼容性,且运行快速,支持跨链、稳定币、打包代币、订单簿以及期货交易。要实现这一点,离不开其底层 Solana,让用户能在无需信任第三方监管的情况下,也可以透过 Serum 交易各生态的币种,包括:BTC、ETH、 ERC20 代币、SOL 等。

Serum 将发行总量100 亿枚的原生代币SRM,上线时流通10 亿枚,流通率为10%,每年线性增长约15%,约 7 年的时间完成分发流通。SRM具体的分配方式为:团队和顾问20%;项目贡献者23%;种子轮或拍卖3%;合作伙伴或合作基金27%;生态激励基金27%。

SRM的作用包括:交易费收入回购销毁、持有者可获得交易费折扣、可使用SRM 支付交易费、节点质押 SRM 提供跨链服务并获得收入,另外还会包括有限的治理功能。

或许因为有 FTX 的创始人Sam Bankman-Fried 的光环加持,Serum 在推出之初就获得数十家机构青睐,顾问团囊括了加密领域多位业内知名人士。

其中 Multicoin Capital 的两位执行合伙人 Kyle Samani以及 Tushar Jain 更是连发数篇推文,表示看好并支持 Solana 和 Serum 的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Reddit联合创始人和Coinbase投资者表示,我们正在进入加密春天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在冠状病毒导致的全球经济前景黯淡之际,一项资产似乎获得了势头,正渡过危机。自3月中旬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冠状病毒为全球大流行至今,最大的加密货币比特币价格上涨了90%。尽管欧洲和美国的众多别的股票由于市场前景不佳而下跌,直到今天才得以复苏,但比特币仍不愧为一种避险资产,并在危机中继续上涨。

最久一段时间至今,加密始终被称作“加密冬天”,这一术语在比特币价格于2018年底跌至3000美元/比特币,创下长期以来的最低价格后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

但是,Reddit的联合创始人Coinbase的早期投资者AlexisOhanian表明,我们正向着2020年新的“加密之春”迈进。他觉得,我们今天在加密领域看到的,是建立在区块链基础设施上的顶级人才。顶级工程师、产品开发人员和设计师正区块链上搭建真真正正的解决方案,这使得比特币的价格继续稳步向10,000美元上涨。

除去Ohanian外,众多别的著名的公众人物也对比特币表明了兴趣,并提倡将加密技术做为将来的货币。亿万富翁对冲基金先驱保罗都铎琼斯(PaulTudorJones)在本月稍早写给客户的信中提及,比特币是他对冲通胀的最新投资。

Ohanian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始终拥有一定占比的加密资产,并并没有计划改变太多。他的思想观点是,比特币和别的该类加密货币是一种谨慎的对冲,这能够 从越来越多的华尔街参与者支持比特币的方式看得出。

尽管Ohanian向媒体解释说,他并没有积极跟踪比特币价格,但他觉得能够 肯定地说,加密冬天总算结束,加密行业的人们正开发世界务必提供的区块链内的真真正正解决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哈苏创始人是谁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提到高端相机,许多人会 想到哈苏,它也代表着相机中最贵、最漂亮的符号,那么你会知道哈苏创始人是谁吗?它是哪个国家的呢?它的相机为什么会这么贵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哈苏,如果你打算买它,那么它的历史就更需要了解了。

哈苏创始人是谁

哈苏相机的创始人叫做维克多·哈苏,他出生于1906年,在1978年的时候去世,相机的名字 也是以他而命名的。他出生在瑞典的哥德堡,在1941年的时候,哈苏相机成立,但是的第一台相机HK7面世,之后哈苏相机开始迅速发展,成为如今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

哈苏相机是哪个国家的

哈苏相机是瑞典的,它被称为瑞典哥德堡市的骄傲。 哈苏(Hasselblad)长达 78 年(至2019年)的相机历史,深耕于中画幅相机。打造了庞大完整的中画幅相机系统,沉淀了多年在相机领域的技术,从胶片到 1 亿像素,变的是看得见的外观,不变的是对影像的追求。

哈苏相机怎么样

哈苏相机很好然而就是价格有点贵。优秀的成像效果: 很多摄影外形都不了解,就把哈苏相机H5D-60来做例子,何至于一款相机开出了高达27万元的高价呢?不仅如此,其他型号的相机产品也是比其他大单反产品高出了不只一星半点。

哈苏相机为什么怎么贵

1.哈苏多为中画幅,那么,相对于cmos小很多的全画幅单反来说,热噪等直接影响成像质量的问题就需要特别的处理单元来进行控制,同时考虑中画幅的体积,增加的解决方案都会使制造成本升的飞起。

2.中画幅相机普遍比全画幅贵一个档,比如宾得著名的645D,大概是4-8万的样子。比全画幅旗舰D4贵个万把块钱。这样就很好类比,那么全画幅相机和半画幅相比又贵了一个档,也是万把块钱大概。画幅的增大带来的价格增长是一回事。全画幅一些不明显的成像影响因素在中画幅变得明显,那么为了控制这些因素,相对于半画幅到全画幅来说,考虑的更多,价格放大倍数增加一些。

3.最后是极为扯淡的因素就是哈苏不做消费级相机,而且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胳膊很壮先生的玉照就这牌子相机拍的,这是赤裸裸的广告。这样就没必要为了价格控制成本,一些你根本感觉不到的地方执行严格的工艺成本。价格也就变得在中画幅相机里也贵的飞起。

哈苏和徕卡哪个好

这二种品牌虽然都是相机,但定位不一样,产品也是不一样的。徕卡,主要是全画幅的旁轴相机,小巧便携式,贵族产品。哈苏,主要是中画幅的单反相机,专业,主要是商业、广告用途。旁轴相机,是徕卡最强的。中画幅相机,则是哈苏的天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Litecoin创始人声称LTC发展势头强劲,但投资者是否已经失望?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在最近一半的事件发生之后,Litecoin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恐惧,不确定和怀疑,最终对其价格行为几乎没有影响,并且引发了一些关于LTC是否在2019年在GitHub上有任何代码提交的争议。

现在,Litecoin创始人Charlie Lee试图在最近的推文帖子中清除任何担忧,但投资者可能仍然对LTC黯淡的价格行动感到失望,这可能导致远离白杨加密货币。

查理李声称Litecoin发展很活跃

在最近的一条推文中,Lee向有关投资者解释说目前有两个关于Liteco的FUD的主要来源,并指出第一个来源是LTC在2019年没有对GitHub进行代码提交 – 这使得看起来没有工作已经完成了今年的加密 – 第二个来源是他们不在主项目的主分支上工作。

如前所述,Lee通过解释Litecoin代码版本落后于比特币版本几个月来回应此FUD,并进一步指出它们通常不适用于主项目的主分支,这是批评者的一个因素之前已经指出,努力做出毫无根据的声称,莱特科技停止了发展。

LTC投资者是否在寻找放弃投资的理由?

尽管围绕Litecoin的FUD显然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投资者可能正在寻找退出其Litecoin头寸的理由,因为其后减半的价格行动一直乏善可陈。

此外,尽管许多人认为LTC在其减半事件后会看到一些看涨的价格行动,但目前交易价格为88美元,远低于其144个月的三个月高位。

假设由于聚合加密市场面临动荡,Litecoin继续下跌,由于BTC与山寨币市场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陷入困境的投资者极有可能继续退出其在LTC和其他山寨币中的头寸,转而支持比特币。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阿里巴巴的创始人是谁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我们说起淘宝、支付宝,大家就会想到马云,而他正是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那么唯一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吗?其实并不是,它的创始人其实有18人,也被人们叫做十八罗汉,那么阿里巴巴的创始人是谁呢?它在世界五百强里排第几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是谁

阿里巴巴的标志人物自然是马云,所以许多人一说阿里巴巴创始人就会想到马云,但实际上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里除了马云之外还有17人,它们分别是金建杭、吴泳铭、麻长炜、金媛影、饶彤彤、孙彤宇、蔡崇信、张瑛、盛一飞、韩敏、周悦虹、彭蕾、谢世煌、师昱峰、戴珊。

在当初阿里巴巴可以由马云投资,但,雇佣其他人做创始员工。而他选择了所有人都入股投资的方式,让这些人都成了联合创始人,这也是阿里巴巴与其他公司不同地方之一。

阿里巴巴排世界五百强第几名

中国互联网企业中,京东连续3年排名第一,整体排名181位;最赚钱的则是腾讯,约为105.8亿美元,利润率超过30%;而阿里巴巴则是排名跃升最快的,上升幅度达162位,其次是腾讯上升了147位。

阿里巴巴和淘宝的关系

淘宝网是阿里巴巴集团下的子公司,淘宝网只是阿里巴巴集团整个业务板块里面的一小块。他旗下还有以下几家公司: 阿里巴巴中国站业务,阿里巴巴国际站业务,阿里妈妈,阿里软件,阿里云,支付宝,中国万网,一大通,中国雅虎,以及刚从淘宝网独立出来的淘网,淘宝商城。

一、买家:

不管卖家是否有开通“信用卡支付”服务,买家在购物时使用信用卡支付,都不需要支付额外的手续费,只需支付交易金额。

二、卖家:

如果没有开通“信用卡支付”服务,那么买家使用信用卡支付,是不需要扣除手续费的。

如果有开通“信用卡支付”服务,此时买家通过信用卡支付不会再受每笔最高500元限额的限制,那么买家使用信用卡支付,需要支付交易金额(包括运费)的1%作为交易手续费。

1%手续费只对通过信用卡支付的金额收取,在交易成功后从收到的钱款中自动扣除,支付宝账户余额支付、红包、积分(淘宝商城)、购物券等不计算手续费。

阿里巴巴的东西是正品吗

需要看商家,正品和仿冒的都是存在的,购买时你对比一下市场上的销售价格!正品的价格一般都不会差太大的,网上售的如果是原装正品的也不过是差200-300之间吧!低得离谱的是不可能的,绝对是仿照、伪劣商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希尔顿酒店创始人的创业故事

全文共 1695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希尔顿酒店创始人创业故事,供大家参考!

“希尔顿饭店创始人的创业故事 从一个苹果到7亿美金”

他出生在美国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20岁那年,美国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几乎一夜之间,他变得一贫如洗,被迫离家出外闯荡。那天,他饥肠辘辘地踌躇在达拉斯市街头,已经两天没有吃一顿饱饭了。

突然,草丛中一个红苹果映入他的眼帘:“这也许是上帝送给我的早餐吧。”他的心一阵狂跳,双手颤抖着把苹果拾起来,正想大咬一口,可又不舍地把苹果放回了口袋中。“还是留到最关键的时候再吃吧。”他想。就这样,他揣着那个苹果,半躺在达拉斯市车站门口的一个石墩上,沐浴着和煦的阳光,看着身边的人来车往,心中充满无限遐想。

中午,他用那个苹果跟一个背着画板路过的小男孩儿换了1支彩笔和10张绘画用的硬纸板。不久,人们便看到一个满面阳光的年轻人在接站的人群中,兜售一种用纸板做的东西:“出售接站牌,一美元一个。”

那天晚上,他吃上了美味的汉堡包,并在车站附近找了一家廉价的旅馆洗了个热水澡,美美地睡了一觉。此时他口袋中有6美元。两个月后,他的接站牌由硬纸板变成了制作精美的迎宾牌,还雇了3个人给他打下手。

一年后,他的存折上有了5000美元的存款,可是他仍认为这样赚钱与他的理想差距太远。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整个达拉斯商业区仅有一个饭店。他想,如果在这黄金地段建一栋高标准高档次的大型旅馆,肯定很赚钱。

他选中了位于达拉斯商业区大街拐角地段的一块土地,于是去找这块地的地产商老德米克。精明的老德米克开出了30万美元的高价。他请来建筑设计师和房地产评估师给他设想的旅馆测算,结果是至少需要100万美元的资金。

他没有气馁,用手中的5000美元买了一个郊区小旅店。不久,他就有了5万美元盈利,然后请朋友一起出资,两人凑了10万美元,开始建设他理想中的旅馆。

他再次找到老德米克,签订了购买那块土地的协议,土地的出让费为30万美元。眼看合同规定的付款日期就要到了,他却只带了少许美元找到老德米克:“我买你的那块土地,是想建造一座这个城市最气派的旅馆,而我的钱却只够建造一个一般的旅店。我现在不想买你的地,只想租你的地。”老德米克听了很恼火,不愿意再与他合作。 他十分真诚地告诉老德米克:“如果租借你的土地,我的租期为90年,分期付款,每年的租金为3万美元,你可以保留土地的所有权。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那么你可以收回你的土地和在这块土地上建造的旅馆。”

老德米克一听,心中暗喜:30万美元的土地出让费没有了,却换来270万美元的未来收益,还有可能获得在这块土地上新建造的豪华旅馆,何乐而不为? 于是,这笔交易一锤定音。年轻人当即支付了第一年的3万美元租金。在一个适当的时机,他又找到老德米克:“我想以土地作为抵押去银行贷款,希望你能给予支持。”老德米克很生气,却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同意了。

他拿着从老德米克那里获得的土地使用证书,顺利从银行贷到了30万美元,加上他原有的7万美元,就有了37万美元。这笔资金距离100万美元还是相差很远,于是他又找到一个富翁,请求和他一起建造这个旅馆,这个富翁出资20万美元入股。这样,他的资金就达到了57万美元。

1924年5月,他的旅馆在资金缺口较大的情况下动工了,当工程建到一半时,他的57万美元已全部用完,他又陷入了困境。他不得不又找到老德米克,如实说明了资金上的困难,希望老德米克能出资,把建了一半的旅馆继续完成,“旅馆一完工,你就可以完完全全拥有它,不过你应该租赁给我经营,我每年付给你10万美元租金。”

老德米克盘算着,旅馆建好后,自己不仅可以完全拥有它,而且连土地也是自己的,每年还可以拿到一笔不菲的租金,于是心甘情愿地掏出巨额资金来继续建造旅馆,直至竣工。

1925年8月4日,旅馆建成了,它就是著名的达拉斯“希尔顿大饭店”。建造这个大饭店的年轻人就是后来名噪全球的世界旅馆之王康拉德·希尔顿。他创立的希尔顿旅馆帝国,在世界各国拥有数百家旅馆,资产总额达7亿多美元。

从仅有的一个苹果到拥有7亿多美元的资产,这笔巨额财富的积累,希尔顿仅用了17年时间。希尔顿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平静地说:“上帝从来都不会轻看卑微的人,他给谁的都不会太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听 Paradigm 创始人 Fred Ehrsam 谈加密货币如何激活创作人和社区

全文共 8803 字

+ 加入清单

撰文:fredEhrsam,加密资产投资基金ParadigmCapital 联合创始人、Coinbase 联合创始人

编译:詹涓

数字创作者时代已经爆发。他们在不断寻找更多的方法吸引粉丝、与此增加互动并加以变现的方法。

互联网原住民社区也已爆发,reddit 上的社区已经从默默无闻变成了主流。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网络社区的影响和审查都已经达到了公共话语的最高层次。

因此,创作者和社区都在寻找新的方法。未来几年,加密技术可能是这两个群体的主要解决方案和创新来源。

Fred Ehrsam

我与新一波内容创作者和电子竞技的学习者、Ludlow Ventures 的合伙人 Blake Robbins,以及长期从事互联网社区和加密技术交叉的思考者、Variant 的创始人 Jesse Walden 坐在一起,讨论加密技术如何让创作者和社区做他们可能从未想过的事情。下面是简要文字记录。

互联网创作者与加密货币社区对商业模式都有哪些探索?

Fred: 嘿,伙计们。很高兴我们终于找到了时间来讨论一些我们最喜欢的话题:数字创作者,互联网社区,以及加密将如何改变两者的游戏。

我们先从创作者的角度说起。Blake,你在几周前写了一篇很好的博文,描述了目前创作者的(非加密)商业模式格局。如今哪些模式在发挥作用?

Blake: 如今最主流的模式是广告。YouTube 是唯一一个真正搞定了这种创作者广告模式的网站。出人意料的是,Facebook 还相去甚远。还有就是品牌广告赞助。这一点在 TikTok 的案例中尤为有趣,TikTok 的定位是将这些品牌交易带给创作者。例如,TikTok 把 Chipotle 带到(Vlogger)David Dobrik 面前,他们说:嘿,我们在这里做一个品牌赞助」。结果是催生出了一个病毒式传播的 TikTok 模板,人们在上面创建自己的视频,获得了超过 20 亿的点击。有联盟收入(如亚马逊链接)。另外还有像 Twitch 上的订阅模式,以及这些平台的附带捐赠。还有就是周边。

我认为还有一个与这个话题相关但潜力还未开发出来的类别就是数字周边。数字周边是什么样的?不是给你的头像买个新皮肤。而是:一个证明你率先发掘某人的徽章。你能拿着这个徽章跟你朋友显摆自己眼光独到,比其他人更早发掘到了一个艺术家或内容创作者——而且你真的可以通过徽章来证明这一点。这就像巡演商品背后的理念——这意味着你很早就到了现场,是个真正的粉丝。在数字商品中能拿什么作为对应?

Jesse: 我认为你提到的最后一点是一片沃土,我们会在那里看到大量的实验。我们在加密技术中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在你买了第一个比特币时,就开始了社交衡量的比赛。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求偿权质押起来。

一家名为 Foundation 的加密公司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想法是:你可将任何类型的创意产品代币化(创建一个代表该产品的加密代币)。该平台可以让你购买、出售或兑换代币。其结果是,从第一天开始,市场就有了流动性。无论是创作者还是粉丝,都可以从及早早进入市场或者二级市场的升值中获益。这是个有趣的实验,有点像你描述的那样,只不过这里的周边是用代币表示。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证明你是早鸟粉。而且还有金融的成分在里面。

Fred: 想象一下 Yeezy 这样来发布新品。正如我们在 StockX 的中国版球鞋市场,比如 Poizon 和 DoNew 上看到的那样,大部分的活动来自于人们对鞋子的合成交易。大约 80% 的运动鞋交易量来自于那些没有真正拿到鞋子或者从未穿过它们的人。而且这是个大市场:Poizon 每年的销售额超过 20 亿美元。

Blake: 有意思的是,StockX 最初的宣传是,你无需真正拥有一双实物鞋。我的一个投资人朋友看到那篇宣传文案的时候反应是:「我知道新的 Yeezy 要上市了,一定会涨价,要不如买点吧。」

Jesse:2017 年的(加密)ICO 热潮也证明了这一点。人们都在炒作想法,而不是交付真正的产品。

你们(指 Paradigm)投资的 Uniswap 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性项目「Unisocks」,设计了实体袜子(「Unisocks」),并将它们代币化。加密代币可以兑换袜子,并在公开的加密市场上交易。这款袜子上市时售价 14 美元,现在每双交易价 160 美元。到目前为止,只有 30% 的代币兑换了实物袜子。500 双 Unisock 的交易额约为 13 万元。所以,大约 70% 的成交量是炒作,剩下的 30% 的交易才是 「真正购买」袜子。而有一半交易的袜子不足一双。(链闻注:代币化后的袜子无需整双交易,而可以切割成更小颗粒度后交易。)

Unisocks

Fred: 看来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和社交。这两个要素谁更重要,哪个会先起飞?

Blake: 我觉得应该是社交。对于大多数粉丝来说,其实就是炫耀:「我是某某的第一个粉丝」 或者「我是头号粉丝」,而且这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比方说如果你给那个人打赏了超过 500 美元时,你会得到一个新的徽章或成就值。这太能炫耀一把了。显然是超级粉丝的标志。社交方面来看,是因为人们想得到认可。这就是今天 Twitch 上的订阅者和打赏者的运作方式。现如今这种做法非常时兴,因为它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互联网。比如说如果你从阿迪达斯买了 1,000 美元的东西。于是又能得到几个代表你的身份和购买历史的徽章。这让我觉得,现在互联网上的东西还有很多尚待开发的潜力。

Jesse: 我觉得很有道理。我相信,经济上的激励也是很强大的。一旦有了经济上参与的机会,就会出现从零到一的时刻,突然之间经济上参与的潜在需求会突然间暴露出来,每个人都加入进来。

在 ICO 热潮中,我们看到金融要素发挥了作用。我的假设是,如果有合适的工具,金融要素也会在技术含量较低的社区发挥作用。平台可以利用这一点。但我同意:这还没有被广泛理解,也没有足够的实验来证明。

Fred: 我不禁想知道我们是否在其他类别中看到过这种情节,比如比特币和艺术市场。两者都发起于一种意识形态或作品很酷的社区。这些社区急剧增长,而且随着他们的成长,从中加入了金融元素。

比特币一开始只是一个很小而默默无闻的社区,人们只是觉得数字货币的想法很酷。很明显,比特币在某种意义上保护了内在的金融要素,但它首先主要是一个社交社区——一个加密朋克电子邮件列表——然后随着它开始迅猛增长,金融元素得到发展。

现代艺术或广义的艺术也是如此。一开始,一些艺术家创作艺术品,通常不怎么在乎钱。他们可能关心的是社会地位。还有一些人很早就买了作品,纯粹是因为觉得作品很酷。但在你得知某件作品之前,还会有对冲基金经理通过高度不透明的市场和拍卖系统(如苏富比),以数千万甚至数亿美元的价格购买艺术品。

然后有趣的是,金融元素变成了一种社交元素:一种地位的象征。这就是我们在 Hyperbeast 文化中看到的(链闻注:Hypebeast 意思是炒作的野兽,是指盲目追随潮流,跟著炒作而冲动购物的「时装世代」)。潮流圈关心的真的是鞋子的设计吗?还是在乎你拥有一双价值 1 万美元的超稀有鞋的事实?像 Supreme 这样的品牌和像 Jeff Koons 这样的现代艺术家,直接把这种元动力作为「艺术」本身。社交元素和金融元素开始相互影响,相互倒逼。

创作者发币浪潮将从新兴社区还是现有社区崛起?

Jesse: 对。我们是不是可以谈谈具体针对某一个人的私人可交易股份的想法?

加密行业中有人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早期实验。我所知道的第一个将自己代币化的人是一个叫 Dapp Boi 的网页设计师。他发行的每一枚代币可以兑换一个小时的时间。而且你可以对他作为设计师在未来的时间价值进行投机。所以你既可以用代币兑换他的时间,也可以继续持有代币以证明「我是早鸟粉」的标志。如果你预测他未来能成为大腕,你可以以后再变现。

在加密货币之外,还有其他的实验也在进行。比如 Mike Merrill,这个家伙真的把自己证券化了,所以股东可以对他做出的人生决定进行投票。还有 Spencer Dinwiddie (布鲁克林篮网队的明星球员),他正在根据自己未来的 NBA 收入和赞助发行债券,有点类似于 David Bowie 债券。这是对个人非常明确的金融化。

David Bowie 债券

Blake: 有一些东西可以探索。很多这样的创作者需要一种方式来为自己的梦想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在创业时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人们可以投资来帮助创作者做一些新的东西。或者创作者可以拍卖 YouTube 视频的未来广告收入。

Fred: 我想知道,在创作者和社区的「融资」中使用加密是否存在两个角度。一是传统的融资角度:人们需要钱来创造东西。二则关乎分配。创作者或社区往往不需要钱。比如,在 TikTok 上爆红的 Charli DAmelio 创作一个视频需要多少钱?几乎不需要。然而,所有创作者和社区都迫切需要粉丝群或社区。而如果你卖出的是自己的一部分或者你的未来,那就可以帮助你创建一个社区。你的粉丝 / 用户会成为你的传播者。名望也是一种自我强化的现象。就像任何网络效应一样,克服最初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障碍,特别是在由算法统计推送的世界里,难度是巨大的。

我很好奇,对于使用加密技术的创作者是更想向人们筹集资金,还是更愿意把它当成一种发行策略,你们对这个问题有没有直观上的看法?

Jesse: 我的直觉是,在开始时,这些创作者可能更倾向于将其作为一种发行策略。大多数创作者都可以使用一些工具来资助未来的发展或工作。如果你是一个音乐人,你会去找一家唱片厂牌,我相信在网红圈里也有类似的工具。与现有服务正面竞争不是办法。你可以做些很酷的新事情,比如通过一些价值的分配,让你的社区收益于你的成功,这些分配并不一定要以直接的经济贡献作为回报。这与 reddit 最近的实验是一致的,他们向社区成员分发代币,而不是筹集资金。

Blake: 这一领域的融资方面仍然相当薄弱。几乎所有这些人都承担了巨大的风险。或者工作到一定程度就辞职。或者他们在很年轻时就已经入行了,所以他们会说,「好吧,我要在高中的时候做这个,如果行得通,我就坚持下去,如果不行,我还能做其他的事情。」

我倾向于同意,用它作为一种增加受众、推广自己的机制是非常有价值的。有一种角度是,他们可能已经有了 1,000 名铁杆粉丝,问题是:「如何能从中得到一些上升空间,或者推广自己,鼓励所有人观看这条视频?我们如何确保我们的利益更加一致?」这一点十分值得探索。

Jesse: 我想知道这是否是分销规模的问题。如果你有很多分销渠道,那么加密因素将侧重众筹。然而如果你试图建立分销,一开始就不会围绕众筹。你得找些别的办法来融资,然后通过分配一些经济奖励来建立你的社区。

Fred: 对。这些关于人或想法的社区中存在着「反身性」价值:对某件事感兴趣的人越多,这件事(创作者、想法、社区等)的价值就越高。比特币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它适用于任何事物。

我们团队里有个叫 Dan Robinson 的人,他问我有没有读过一本叫《非法人》 (The Unincorporated Man) 的科幻书。我说 「没有,值得读吗?」他的回答是,「嗯,很好玩,但是因为很少有人读过,所以投资回报率很低。」我当时说:「哦,这就有意思了。所以书是反射性的?越多人读的东西越有价值?」他说,「对,任何书都是如此。其中一部分价值是社交信号。其中一部分是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试金石。圣经和其他宗教或邪教作品都是大规模的反射。书籍的价值也是。『傻瓜』系列丛书是最大化的实用主义。」所以,Jesse,按照你的观点,规模将孕育更大的规模。名气为更大的名气创造机会。金·卡戴珊 (Kim Kardashian) 证明并掌握了这一点。

Blake: 我喜欢,这很酷。

Jesse: 是啊,听着有点烧脑,还有些怪异。不过也讲得通。想想有那么多人在推特上贴出自己正在读的书来「装逼」。

Fred: 创作者或社区加密代币将如何开始?会从现有的创作者 / 名人 / 社区中开始(将目前已存在庞大用户群代币化),还是会有新来者?未来将如何进化?

Blake: reddit 很吸引人,他们是一个早已存在的大型平台,正在尝试代币化。但我的预感是,更可能是从新兴起的社区中开始。有很多关于这种身份地位和价值的信号,比如你是某个人的早期支持者,或者你是那人最坚定的粉丝。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一个已经有 2,000 万用户的人来说,价值就不是那么出众了。

Jesse: 我认为,会从新的创作者开始。如果创作者已经在赚钱,他们没有什么动力切换到一个新系统。这就是创新者的困境。也许机遇会来自那些只能勉强度日的创作者,他们愿意尝试新的东西。

来源:M. C. Escher

Fred,这就涉及到你提出的另一个问题:加密技术如何改变社区或创作者和平台之间的动能?

加密技术所释放的是该社区从平台中获得自主权的潜力。在单一创作者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一些与 Twitch 等现有的平台绑定的现有排行榜。然后,从这个排行榜开始引导社区代币流动起来。之后,就有了这个跨平台的资产,它们可以跨平台使用。你可以开始给这个社区代币赋予各种价值,而这些价值是最初的平台作为其产品体验的一部分所不能提供的。你可以想象,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对内置信誉系统平台上的社区(比如 reddit)代币化后进行自引导。

Fred: 所以一个社区可以把自己从平台上连根拔起,创建自己的数字国度。这是一种让创作者从当前平台上转移权力,更直接地拥有自己的分销 / 社区的方式。

Blake: 是的,在这个领域很可能有唾手可得的果实。如果你能加入到像 Steam Labs(Twitch 直播主使用的打赏工具)这样的打赏平台中,那么你就可以使用它来开始代币化这些社区。想象一下,如果你能把这些社区代币带到其他地方,无论是在 YouTube、Twitter 还是其他什么平台,将会发生什么。

Jesse: Twitch 和 Stream Labs 的好处是,他们给创作者提供了简单的模板,为其提供一种变现粉丝的能力。我见过一些团队,他们提出了帮助创作者代币化的想法。而我一直敦促他们琢磨这个问题:你给创作者做的模板有哪些是可以跨平台使用的?他们可能需要一个模板才能开始——因为这些创作者还需要忙其他事情。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还会出现创作者对变现模式进行创新。

Fred: 哪些类型的东西可能会在早期发挥作用?Jesse,我喜欢你关于「早期的用例看起来像一个玩具,而不是非常严肃的金融议题」的直觉。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如果你直接去硬性地将某人的收入流代币化,这需要高度的信任。问题就出现了:谁来审核收入流?而对于看着很像玩具的用例,人们起初不会那么在意,但就在你还没注意到时,人家已经开始来真格的了。我们可能在一开始就不知道什么代币模式会有效。人们只能摸石头过河,看看什么能坚持下来,无论是社区还是创作者。其次,玩具用例可能法律问题较少。你们觉得这样说对吗?如果是的话,有哪些早期的实验值得去做?

Jesse: 拥有玩具是一种精神支柱,可以帮助人们适应数字所有权或在创作者的作品中进行经济抵押这样的新事物。我认为一旦心态模型建立起来,你就可以扩展。你可以将实体产品代币化,围绕它们创造市场,让人们体验所有权,作为与创作者互动体验的基石。我想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事情可以尝试。比如投票决定创造者应该做什么,也就是他接下来应该玩什么游戏。

Blake: 我觉得质押资金在创作者身上是一种趋势。比如说「如果你连续赢了 10 场比赛,你就会自动发放粉丝的打赏」, 或者帮助他们选择社交媒体的缩略图, 并逐步建立一个由超级粉丝组成的「顾问委员会」。甚至可将这些超级粉丝转换成为创作者和社区的工作人员。

Fred: Blake,这让我想到了你提到的最后一类创作者的商业模式:利用平台创办公司。例如,Nadeshot(《使命召唤》前职业选手,创办了电子竞技团队 100 Thieves)。如果这些创作者有足够的号召力众筹一家新公司或产品呢?这在加密行业中已经发生过了,比如以太坊成功众筹,「创作者」就是 Vitalik。凯莉·詹娜 (Kylie Jenner) 将她的 Instagram 粉丝群打造成价值 10 亿美元的凯莉化妆品生意。虽然建立一个独立的业务来赚钱在今天并不常见,但我不禁想知道,这个方向是否有机会产生大量的价值,有朝一日能变得更加普遍。

Blake: 是的,我认为做得最大的创作者都会发展到建立自己的变现模式。但这些人并不一定是深谙商业操作的。所以,就像凯莉的情况一样,你必须确保能找到特别聪明的人在幕后管理。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我相信如果 Nadeshot 能从粉丝那儿挣到钱的话,他一定会非常乐意。投资人也会满意的。这样大家的目标就统一了。这是一个非常酷的概念。

Jesse: 你认为数字稀缺性和所有权的概念在创作者 / 游戏世界中很重要吗?是否被大家理解了?

Blake: 在使用虚拟皮肤的游戏中,它们肯定是被理解的。我认为,加密技术走向主流可能更像一个类似贴纸的东西,而不是「你买了一个代币」。也就是当人们甚至不一定知道自己在使用加密技术时,加密才会进入真正的临界质量。

30 年后「拥有某人」会促进数字生态繁荣还是引发掠夺性危机?

Fred: 对。一个有利因素是:如今的主流受众似乎比五年前更了解金融机制。这可能有助于采用。我不禁想到了《动物森友会》 (Animal Crossing) 中发生的事情。尽管经济是封闭的,而且感觉有点滑稽,但两周前,游戏中的虚拟央行改变了萝卜(不错,是萝卜)的利率,这导致了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这里面似乎有三个趋势在发生。首先,像《动物森友会》这样的休闲游戏出现了金融玩法,说明人们对金融化的理解在过去几年里上升了很多。如果你看看千禧一代和 Z 世代在 Robinhood 上的活动,或者你看看谷歌搜索日交易的情况,你会看到一个抛物线图。其次,正如我们之前所讨论的那样,如果变得足够大的任何东西(比如艺术品),都会被金融化。最后,技术,尤其是加密技术,将使任何事物金融化变得容易。所以感觉这里有几种不同的力量在融合,而这些力量都是相关的。

让我们回到对未来的预测。第一个结合创作者或社区和加密的成功案例会是什么样的?其次,我们假设穿越到了 30 年后,会出现哪些在今人眼里看来不可思议的狂事情呢?

Blake: 拥有一个代币,这个代币可以证明你很早就发现了某人。我相信,想要证明自己是早期支持者的模式会流行起来。

展望未来 50 年疯狂的一面,我认为,最终会由每个人来决定谁会出名。人们会拍卖自己的代币,如果有人愿意买单,那此人就会出名。某位超级有影响力的人买进,这意味着这位大 V 在对此人进行背书。如果每个人都能买入股份,这个人最终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明星,这就像是一个人成为比特币一样。

Jesse: 这很有趣——这种现象在加密领域已经发生了,就是 Chainlink 的 CEO Sergey Nazarov。Chainlink 这个代币,一开始完全没用。但这个代币后来却拥有了巨大的市值,而主要是来自 4chan 的社区也在追随它,于是「造就」了 Chainlink 的创始人。Sergey Nazarov 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红了起来,Chainlink 现在有了钱,也能去创建实际的功能了。

Sergey Nazarov 相关 meme

Fred: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对投资于人的想法有着非常负面的本能反应。这可能听起来很反乌托邦:你可以「拥有某人」。我认为,人们对此表现出负面反应的原因在于机会不平等,但其实这也存在于当今社会,而个人代币模式迫使我们不得不开始正视这个问题。所以这与机制本身的关系不大。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你们刚刚描绘了一幅相反的图景:能够直接投资于人,让他们做以前从未做过的事。这就类似于现实世界中的贷款或风险投资。这可能会是掠夺性的,但同样也会促使发生一些前所未有的事。

Jesse: 我确信会出现一些很酷的创意产品,可能是那些已经在 Kickstarter 上启动的产品,最终可能会通过这些动态定价的市场再次推出。我认为,未来 50 年的趋势是通过围绕创作者或网络社区的众筹来建立像 100 Thieves 这样的企业。集中资源从头开始建立和运营品牌,完全在线上,且由用户运营,用户既是影响者又是创作者。

Fred: 短期内,我认为,人们将可将自己在网上的行为转化成区块链上的「信用」。可能是正在 reddit 社区、视频游戏中、在区块链上的 DeFi(去中心化金融)应用上发生的事情。这在今天已经悄无声息地发生了:每个有以太坊钱包并与加密应用交互的人都在建立一段历史记录,并开始基于加密技术建立一种在线身份。然后这个身份可以解锁不同的东西:一笔贷款,这纯粹是金融方面的,或者进入一个超级秘密聊天室,这纯粹是社交方面的。

我认为在遥远的未来,社区将开始变得像数字化民族国家一样。我们将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实体住所的重要性将大大降低,而数字存在的重要性将大大提高。从经验来看,这种趋势已经开始了,我认为加密可以改变游戏规则,使社区能够独立于当前的平台进行协调,无论是在社会方面还是在金融方面。

我想我们都看到了未来 50 年的潜力。然后最主要的实际问题是:未来五年什么会成功,我们如何提供帮助和支持?

Jesse: 绝对的。我很想让这个讨论继续下去。Fred,谢谢你让我们凑到一块聊这个话题。

Blake: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淘宝创始人是谁

全文共 888 字

+ 加入清单

淘宝是我们平时买东西时最常用的软件之一,大部分人会认为它是马云创立的,但其实它的创始人并不止一位,那么淘宝创始人是谁什么时候成立的呢?它和天猫有什么区别呢?许多人其实没有概念,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科普一下,之后就不要再混为一团了。

淘宝创始人是谁

淘宝的创始人之一是马云,其次还有孙彤宇。孙彤宇不仅层和马云其实是阿里巴巴的联合创始人,他还投资了现在许多互联网公司,比如拼多多的投资人之一就是孙彤宇。除此之外淘宝的创始人还包括金建杭、盛一飞、韩敏等等,也就是著名的阿里巴巴十八罗汉。

淘宝什么时候成立的

淘宝网是亚太地区较大的网络零售、商圈,由阿里巴巴集团在2003年5月创立。淘宝网是中国深受欢迎的网购零售平台,拥有近5亿的注册用户数,每天有超过6000万的固定访客,同时每天的在线商品数已经超过了8亿件,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

1、性质不同

天猫是B2C商业的综合性购物网站,属于企业商城对个人买家。而淘宝是c2c,也就是个人店铺对个人买家。

2、入驻要求不同

天猫的入驻资格比较严,入驻类型只能是企业,而非个人,没有注册公司的店铺是不可能在天猫中开店铺的,所以比较正规。据悉,要入驻天猫商城需要缴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除了需要提交注册费用外,天猫商城的店家每年还需要向天猫缴纳一定的服务费用。淘宝对入驻的要求就低得多,任何合合法成年公民都可以在淘宝上开店,没有太多的门槛。另外淘宝商家是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加入消费者保障,缴纳保证金。

3、保障不同

淘宝网上的所有保障,天猫上都必须有,但淘宝网上面的保障都是得开店者自愿加入的。

4、商家评分不同

天猫采用的是店铺动态评分系统,而淘宝采用的除了店铺动态评分系统,还要评估卖家的信用,分为四个等级,即心、蓝钻、蓝冠、金冠。总的来说,等级越高,让消费者越信赖,因此这也是为什么淘宝的商家都想尽各种办法,希望买家给好评。

淘宝的淘气值在哪里看

1.打开淘宝,点击右下角“我的淘宝”。

2.点击“更多”,在点击“会员中心”。

3.点击下方的淘气值就可以查看本期的淘气值。

淘宝和京东哪个靠谱

各有各的特点,不能绝对说哪个靠谱,我们在购买东西时要尽量多比较,两个平台都有靠谱的商家,自然也有不靠谱的商家,所以不能说两者就不一定不会上当,买的时候切勿贪小便宜,然后就是学会辨别假冒伪劣商品的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佛教的起源和创始人是什么?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蓝毗尼,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关于他的生卒年,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间。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涅槃。后佛教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

原始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四谛、缘起、五蕴以及无常、无我等。公历纪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陆续出现一批阐发大乘思想的经典,在理论上发挥了空、中道、实相、六度的学说,对教义有所发展。其中主要的有无住涅槃、缘起性空和唯识说。

佛教传入中国后,教义上有许多创新。主要的有三谛圆融、一念三千以及顿悟、十玄、六相和三观等。

佛教典籍共分为经、律、论三藏。“藏”的原意是可以盛放东西的竹箧,有容纳、收藏的含义,佛教用以概括全部佛教典籍。经是释迦本人所说的教义;律是佛陀为教徒制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及其解释;论是为阐明经、律而作的各种理论的解释和研究。尚有一部分佛教僧侣、学者对三藏所作的注疏、撰述,称为“藏外典籍”。三藏在南北朝时称“一切经”,隋代以后称“大藏经”。

大藏经按语系划分,一般认为有三大系统:巴利语系、汉语系、藏语系。梵文经典只有少量残存于尼泊尔、印度和中国。近年来,中国新疆和克什米尔又发现了一些,主要是大乘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科普 | 以太坊创始人V神是谁?

全文共 2514 字

+ 加入清单

前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以太坊,也简单提到过以太坊背后的男人——天才少年V神,Vitalik Buterin。

今天,我们重点介绍这位今年才24岁就做出了项目市值高达115亿美元(最高时达1347亿美元)的天才少年。

01 天才的童年时光

1994年,小神童在俄罗斯的科洛姆纳市出生。科洛姆纳市并没有诞生过什么伟大人物,维基百科上只记录了一条:科洛姆纳市是冰球运动员Vladimir Petrov的出身地,看来这地方称不上人杰地灵。

小神童的父亲Dmitry Buterin是一名计算机科学家。6岁的时候,他们举家移民到了加拿大。

小神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示出了他在数学和编程方面的天分(或许他老爸没少教他编程),他心算的速度是普通人的两倍。当然,跟多数天才一样,这种天分给他带来了不少烦恼:他被同龄的小伙伴视作怪胎,小伙伴们都排挤他,放学后都不带他一块玩。

(图:V神,来源于网络)

后来,小神童到了多伦多的一所私立高中读书。在这里,小神童如鱼得水,那是他人生中“最有意思也最有效率的时光”。在这里,小神童学习、娱乐两不误,不仅功课优秀,游戏也玩得很溜。

02 从魔兽世界到比特币

小神童从13岁就开始玩魔兽世界了。可在2010年的某一天,由于“暴雪爸爸”的一次升级,小神童在魔兽世界里的角色某些特性被修改了。小神童悲伤欲绝,后来干脆把魔兽世界给删了,足以见得他的性格之刚烈。

到了2011年,他那作为计算机科学家的爸爸,不知道从哪儿知道了比特币,就开始给自己的儿子安利。不得不说,他老爸的眼光真独到,因为当时比特币也才两岁。当然,小神童也没多大,当时才17岁。听完老爸的介绍,小神童脑里只有一个想法:长期来看,(比特币)一文不值。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听到人们提起比特币。这下,比特币成功地引起了小神童的注意。他决定花点时间来研究研究这个东西,这一研究就不得了,他完全被迷住了。

研究了一段时间,小神童想着能不能干点什么,进入这个行业。

那时,他既没有钱去买币,也没有矿机去挖币。于是,他就想着能不能找一份用比特币来付薪水的工作。这还真让他找到了:帮一家媒体在论坛上写稿件,每篇稿件5枚比特币报酬。

小神童于是开始了快乐的写稿时光,而他的文章吸引了Mihai Alisie(来自罗马尼亚的比特币死忠粉)的注意。他们俩后来共同创办了比特币杂志,小神童出任首席撰稿人,而当时,小神童还在滑铁卢大学读书。

03 天才构想,突破比特币的局限,创立以太坊

2013年,小神童去了美国加州的圣何塞,参加一个比特币相关的会议。比特币爱好者们从世界各地云集而来。

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中,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经过了会议的“洗礼”,见了世面的小神童觉得比特币这个事情“有搞头”。

“那一刻,我真的爆了,我觉得这个事情非常有前途,可以搞一搞!”小神童日后回忆道。

回去没多久,他就从学校退学了。这魄力堪比当年的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

接下来,他花了六个月时间满世界转悠:以色列、加利福尼亚、伦敦、洛杉矶、拉斯维加斯、阿姆斯特丹......他去拜访那些想改进比特币的个人和团队。

这一圈转下来,小神童有点失望,因为他发现:大家做的东西无非都是在比特币上做些修修补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比特币的缺陷。

他认为,应该给比特币加上图灵完备的编程语言,这样任何人都能在上面开发去中心化应用,而不仅仅只局限于金融领域。

这个看法在当时无异于异想天开。

小神童把他的想法跟其他人说的时候,有耐心的人可能会说“这个想法不错”,没耐心的人压根儿就不理他。幼小心灵受到伤害的小神童决定自己干。

回到家后的一个月内,小神童就把他的想法写成了白皮书,还起了个名字:以太坊(Ethereum)。

据说,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因为里面有“以太(Ether)”,而“以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设想的一种物质。19世纪的物理学家们认为,它是一种曾被假想的电磁波的传播媒介。

不难看出,小神童是个不折不扣的极客(Geek)。

白皮书写完了,小神童还是有点小担心,毕竟自己Too Young,自己的观点会不会Too Simple,甚至Naive?自己会不会有一些明显的错误?

于是,他把白皮书发给了十几个朋友,让他们帮忙看看,找找茬挑挑错。然而,事实证明小神童的担心有些多余。

Stephan Tual是这十几个人中的一个,他后来说:“读了小V的白皮书后,当时我就想,这家伙TM是个天才啊,我得去帮他打工才行。”

后来,他真的加入了小神童的团队。

Stephan Tual:早在1996年就创立了自己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1998年年末至2013年,先后在多家公司担任技术职务。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出任以太坊团队的COO。去年12月,他在英国伦敦成立了自己的区块链初创公司。

回首这段往事,小神童也是十分感慨:

“当初想到以太坊这个概念的时候,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想法是不是太完美了?不可能是真的吧?难道其他人没想到吗?我得找几个专业人士给我泼泼冷水才行。但是,两个星期过去了,没人给我泼冷水,我都惊呆了!”

又过了几个月,小神童在迈阿密的比特币大会上做演讲,他给参会者介绍了以太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再后来,他们筹集了约31000个比特币,用于开发的经费。

2015年,以太坊正式上线,当时小神童21岁。

04 以太坊的崛起之路

以太坊的崛起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2016年6月17日,The DAO,以太坊上的一个应用,功能类似于投资机构,因为代码漏洞发生了黑客攻击事件,被黑客盗了300多万以太币,当时价值6千万美元,以太币价格应声暴跌。

针对这次事件,以太坊社区投票表决,大部分人同意更改以太坊代码,希望将被盗的资金从黑客那里夺回来;有少部分人不同意进行升级,认为这样做失去了去中心化的意义。

为此,以太坊分叉了,分叉出了现在的以太坊(ETH,更改了以太坊代码)和以太坊经典(ETC,没更改代码)。

再后来,因为智能合约可以用来进行爱西欧,即项目方直接在以太坊上发Token融资,让以太坊成了明星项目,一路暴涨,最高时市值达1347亿美元。

V神也因此被区块链爱好者“封神”。

不得不说,在技术方面,V神无疑是务实派的佼佼者,也有人称他是位低调的天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以太坊创始人1000亿身价是真的吗?以太坊如何变现?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以太坊这种数字货币现在价值真的很大,以太坊创始人1000亿身价这个网上炒的很热。那么,以太坊创始人1000亿身价是真实的事情吗?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让你知道有关以太坊创始人的更多信息。以太坊现在真的是大热门,越来愈多的人都开始投资以太坊了。那么,以太坊这种价值巨大的数字货币是否可以兑换成现金使用呢?如果可以兑换,那么,应该如何操作才能够成功变现呢?

1、以太坊创始人1000亿身价是真的吗?以太坊这样的数字货币现在投资的人确实很多,进行以太坊投资的人都是想要通过投资赚钱的,谁也不想有所亏损。以太坊创始人1000亿身价这样的信息在各大网络刷屏,其实这个信息是否是真的是没有官方数据说明的。毕竟开发以太坊的人手中到底有多少以太坊,这个是一个未解之谜。当然,以太坊的价值是非常巨大的,开发以太坊的人赚到钱也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在投资以太坊的时候不应该纠结于这些问题,应该多看看以太坊的数据信息,多学学如何分析数据是更为重要的。

2、以太坊如何变现?以太坊这种数字货币是非常特殊的,虽然是虚拟的币种,但是这种币种是可以变现的,也就是兑换成为现实中可以使用的货币。以太坊创始人1000亿身价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以太坊变现其实非常简单,你可以直接找私人进行交易,别人转账给你,你将比特币转给对方。另外,你还可以选择在以太坊交易所上面将手中的以太坊通过币币转化进行变现。这种方式相对于第一种来说是相对安全一点的,当然,你需要等待处理的时间会稍微长一点。以太坊这样的数字货币现在真的是很火热,无论你是否投资都需要去了解一下。

3、以太坊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以太坊创始人1000亿身价可能是真的。以太坊这样的去中心化系统未来是肯定能够得到蓬勃发展的。毕竟这样的系统满足了人们对于高效安全服务系统的一切愿望,这个系统是能够变得更好的,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在这种形势下,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要发展问题就不大了。未来以太坊这样的数字货币会变得更加的值钱,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数字货币一定要慎重购买,毕竟是投资,谨慎一点没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抖音创始人是谁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抖音实质上是一个专注年轻人的15秒音乐短视频社区,用户可以选择歌曲,配以短视频,形成自己的作品。抖音平台都是年轻用户,配乐以电音、舞曲为主。也有少数放着抒情音乐展示各种技巧的用户,成了抖音圈的一股清流。

抖音的创始人是张一鸣以及合伙人梁汝波,两人毕业于南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张一鸣曾参与创建酷讯、九九房等多家互联网公司,历任酷讯技术委员会主席、九九房创始人兼CEO。

抖音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张一鸣给抖音的定位十分的精准,抖音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一款专门为年轻人制造音乐的短视频产品。

总而言之就是抖音将很多个创意的内容聚集起来,让用户在抖音app这一单一的软件中拥有了多样化的观看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世界语的创始人是哪位?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柴门霍夫

世界语是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博士(拉扎鲁·路德维克·柴门霍夫)于1887年创制的一种语言,至今已124年。他希望人类借助这种语言,达到民族间相互了解,消除仇恨和战争,实现平等、博爱的人类大家庭。旨在消除国际交往的语言障碍,被誉为“国际普通话”。

世界语(Esperanto)是最为广泛使用的人工语言。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Łazarz Ludwik Zamenhof)在对其进行了十年的创作工作后于1887年创立了这个语言的基础。其定位是国际辅助语言,不是用来代替世界上已经存在的语言。

1887年,时年28岁的波兰人柴门霍夫发明了世界语。柴门霍夫从十六岁起开始研究国际语,他仔细分析各种语言的特点,探索它们之间的共同规律,经过两年多的刻苦钻研,终于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后来被叫做世界语的初步方案,这时他十九岁。

在完成世界语的初步方案后,柴门霍夫请同班同学到自己家里聚会。这批年青人第一次用世界语热情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篇,庆祝一种全新的希望来到人间。但是随后他们的行动受到社会的无情嘲笑和非难,甚至被斥责为“狂妄”。柴门霍夫的父亲迫于舆论的压力,严厉阻止儿子继续做这种出格的事。为了让他集中精力学习医学,在柴门霍夫去莫斯科上大学时,父亲竟狠心地把所有关于世界语的材料都烧掉了。

然而柴门霍夫意志坚决,坚信自己从事的事业对人类有益。大学毕业以后,他一面从医,一面继续对世界语方案进行研究,不断地修改、充实、完善,同时他还用这种新的语言进行大量的翻译和创作实践,以此丰富这门语言的使用。1887年7月,当他28岁时,在岳父资助下,以“希望者博士”的名义,自费出版了《第一书》,正式公布了世界语方案。这一天也成为世界语的正式诞生日。

世界语大概在清朝末年传入我国,至今已超过一个世纪。有人曾把它音译为“爱斯不难读”语,也有叫“万国新语”的。后来借用了日语的意译名称“世界语”,一直沿用至今。大约二十世纪初俄国商人首先把它带到哈尔滨,又通过留学生带到上海和广州。陆式楷等人早期在上海开办过夜校。随着留日学生刘师培等人学习世界语后回国,在上海出现了世界语传习所,推广世界语。留法、留英的学生回国后创办《世界语科学文学》杂志和《新世纪》周刊,宣传、推广世界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LVMH联合创始人去世,来聊聊你对LV的印象吧

全文共 252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LVMH联合创始人去世,来聊聊你对LV的印象吧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联合创始人阿兰·舍瓦利耶(Alain Chevalier)于11月1日在家中去世,享年87岁。1987年,酩悦轩尼诗与路易·威登合并成LVMH,舍瓦利耶任总裁。LVMH也是全球唯一市值过千亿的奢侈品集团。来聊聊你对LV的印象吧。

操作方法

1

本身对奢侈品品牌并不是太感冒,很多时候也只是看到某款喜欢的单品然后才去看品牌找代购或者去店里买。买过的奢侈品不多,LV这个牌子只买过一款手包,总之就是没有太大感觉,遇到真正喜欢的就好。

虽然在高档商场中这些牌子被定义为奢侈品,但其实在生活中它的产品却随处可见,上至商务上流社会,下到挤地铁公交的普通白领,身边就有每个月3500的工资硬生生攒几个月买个一万多的背包爱惜的跟背着自己孩子一样的人。没什么对错,个人生活方式不同而已。

了解的明星当中倒是有人对LV爱的疯狂,孙悦就是资深LV粉,为了一个新款钥匙包第一时间飞到国外。在她的自传里还记录过一篇叫做《真假LV》的文章,因为和某知名女主持人同场演出,演出结束后俩人相约去LV店血拼,女主持人当即买下一块价格昂贵的背包。第二天所有演员聚在一起吃饭,同桌有女艺人看到女主持人的背包便向其询问价格,没想到女主持人称自己只是花了两百块钱在某A货市场买的仿品。碍于情面孙悦当时并没有拆穿该女主持人,而是等到饭局结束后才向其询问撒谎的原因,该主持人向孙悦分享,如果在场的是好朋友就无所谓了,可偏偏很多人都不熟悉,这女艺人的嫉妒心一上来可怕的要命,没准儿别人会在背后说三道四怀疑背包是富商所送。孙悦说没想到这一真一假的LV包里却包含着这么深刻的处事哲学。对这个故事印象很深,应该就是对奢侈品牌最深的印象和感觉了。

2

说到LV,不得不说被中国满大街山寨货糟蹋的的Louis Vuitton老花图案。

这是Louis Vuitton的儿子George Vuitton于1896年创造的Monogram帆布系列。图案是由四个元素组成:三个半植物半几何造型的花卉图案,辅以创始人重叠的名字缩写。

这个家喻户晓的图案,它的设计初衷是其实是用来防伪的,结果......这事儿真的是有点讽刺……

(1875年LV创制的“Wardrobe”行李箱)

话外音:在箱子的研发上LV至今依然孜孜不倦,最新的作品就是装名画!

(LV为《倒牛奶的女佣人》从荷兰国立博物馆到东京上野の森美术馆展出专门定制的箱子)

虽说防伪的目的没有达到,但是开创了奢侈品的一个时代。Chanel的双C,Fendi的双F,Gucci的双G,Dior的字母组合,MCM等等,今年连Burberry都推出了Monogram图案。

这种魔性的设计方式真的是简单粗暴行之有效。

3

LV作为奢侈品,就样式和外观而言,爱它的人能爱死,对它无感的人,始终get不到它的美。

LV的经典花纹Monogram其实还是很有韵味的,它不同于其他奢侈品五颜六色的花样,当你看厌那些花里胡哨的包包以后,便会发现,LV的经典花纹别有一番韵味。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明星潮人钟爱它的原因。

LV的经典款是明星凹造型的必备品。

除去这些经典款,LV也推出了很多新的包型,比如说邮差包,它在LV老花图案既有的光环之下进行的款式设计,一改以往SPPEDY、NEVERFUL等较为“传统、经典”的风格,走起了可休闲、可淑女、可潮流、可白领的路线。

当你左手捧着星巴克,右手拿着LV邮差包时,毫无疑问,你就是人群中的闪光点,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同时,LV还是很挑人的,如果你的风格是日韩甜美系,那么背一款LV会有些违和,但是如果你的风格是欧美系,并且以OL为主要标签,那你就太适合背一款LV了!

4

提起LV,楼楼第一反应就是奢侈品,有钱人的必备品,有品味女人的装饰物。

它就像是一条分割线,清清楚楚的划分了社会等级,背着它的,将被划为时尚弄潮儿的行列,所以现在有很多女人都以拥有一个LV作为自己的追求。

就像《北京女子图鉴》里,女主陈可把LV Neverfull设成了电脑屏保,成为每天工作的动力!

在楼楼看来,LV的包包并不是很好看,花纹甚至有点老气,但是谁叫人家是LV呢。

喜欢LV的人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冲着LV这个品牌,她们认可这个品牌,认可它的品质、设计、独创性、服务,而不是为了别人会不会觉得我有品。第二类就是那些背着LV就想让全世界知道的人,我喜欢奢侈品,LV就是奢侈品,仅此而已。

LV最成功之处在于它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品牌王国,即使新品不能被大多数人的审美所接受,依然是有钱人的追捧对象,只因为它是LV,背着它,就代表着时尚,代表着我和你们不同。

但是随着如今山寨产品的数不胜数,LV好像已经成了人人都能享受的平价物,街上所处可见老花样式的花纹,很多高仿的产品竟然和正品一摸一样,让人难辨真假。

LV仿制品的存在,让很多人对它望而却步,毕竟,开宝马背假包也像真的,背真包挤地铁也像假的。

当你辛辛苦苦花了两个月工资买一个LV时,却发现同事只花了几百块就买了一个高仿,质量和外形竟然比你的还好,这时候你会多忧伤。

所以,有钱人一定会买LV,但是背LV的不一定都是有钱人。

5

人们戏称“LV”为驴粪兜子,我听到的源头是贾玲和白凯南的相声,那是时候,贾玲可还没现在这么火,还处在创业阶段阶段,一次听他们的现场——现场条件也很简陋,剧场不大,没有固定的座椅,很多观众是站着看演出的,在那次演出中他们两个调侃“LV”说出了“驴粪兜子”,现场观众哈哈哈大笑,哗然一片。后来有关“LV”的产品,也都听人们讲这是“驴”牌的。不知道这是谁的原创。

至于“LV”,要品质没品质,要外形没外形,真不知道它是咋变成“奢侈品”的。一个包嘛,包,干嘛用的?我觉得,就是用来装东西吧,从实用的角度讲,它的款式倒是不少,功能也不少,不过是不大好看,要说品质,它不是真皮的,也不是棉、麻的,也没法是桑蚕丝的,纯粹就是人造革,所以材质是很LOW的。

加之,这玩意儿成了奢侈品之后,假冒伪劣大肆泛滥,这全都是虚荣心作祟者导致的恶性循环,也只有这个人群才会贪便宜买假“LV”,不过这个群体位数恐怕不少,要不然假的“LV”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以太坊创始人告诉比特币开发者:BTC并不总是’数字黄金’

全文共 1173 字

+ 加入清单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昨天在Twitter上与比特币开发人员发生争执,当时他建议BTC最初被设计为P2P现金,而不是数字黄金

Buterin回复了Blockstream员工Zack Voell声称比特币曾经是,现在是而且永远是数字黄金的说法,他指出这种说法自2011年以来发生了变化:“我于2011年加入比特币土地,那时我记得明显的氛围,比特币首先是P2P现金,第二是黄金。”

Buterin认为比特币最初旨在成为点对点电子现金的观点已为许多人所接受,并得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在2008年发布的比特币白皮书的标题的支持。

实际上,比特币白皮书的第一行内容是:“纯粹的点对点版本的电子现金将允许在线付款直接从一方发送到另一方,而无需通过金融机构。”

为什么数字黄金辩论很重要

当人们考虑P2P现金和数字黄金之间的差异时,就会出现两种观点之间的冲突。

黄金虽然稀少而有价值,但作为日常交易货币却难以使用。它不能轻易携带或分割,并且对于小额支付几乎没有用,除非由处理机和分拣办公室(银行)的大型集中式网络进行管理和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会产生高额的交易费用。

另一方面,P2P现金听起来确实像是这样:一种无需中介机构即可在两个人之间进行交易的货币。

在实践中,这些哲学差异以比特币区块大小辩论的形式体现。比特币开发人员拒绝增加区块大小以在链上进行扩展会导致高额交易费用,并促使相当大一部分社区将代码硬分叉到一个新的链- 比特币现金(BCH)中。

比特币交易费

如今,比特币费用现已成为加密货币领域最高的费用之一。3月1日,平均交易费用为$ 0.40。根据Bitinfocharts的数据,到3月20日,它已经涨到了1.76美元。

在过去的24小时内,BTC的平均交易费用比其他主要加密货币(分别为ETH和XRP)高出617%至645900%。

但是,数字黄金叙事的支持者接受了比特币的高额费用,并将其视为来自比特币占主导地位的哈希率的网络高安全性的体现。“数字黄金”的用户更愿意接受高额费用,因为它们通常会大量交易。

同样,Buterin接受BTC高收费的现实,并建议现在已经建立了数字黄金用例,人们应该在其他用例中使用其他加密货币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枢纽,未经很多参与者的同意就被执行。对此感到不安当然是合理的,尽管是的,但现在已经发生了枢纽,如果您不喜欢它,则应该使用社区表达不同价值的其他区块链之一。”

从开采比特币的起源区块开始已有11年多的时间,中本聪的原始蓝图已经被众多个人,企业家和未来的先驱者解释,重新诠释和建立。

区块链机制之美在于,可以通过硬分叉的形式来实际解决哲学差异。比特币核心开发人员坚持保持区块较小,并保持数字黄金叙事,这可能比加密货币中的任何其他现象激发了更多的硬分叉和更多的山寨币发行—贪婪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微信创立时间_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的创业故事

全文共 2474 字

+ 加入清单

微信(WeChat) 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那么,具体的微信创立时间你知道吗?下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微信创立时间及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创业故事。

微信创立时间:2011年1月21日

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

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 90% 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 5.49 亿,用户覆盖 200 多个国家、超过 20 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 800 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 85000 个,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 4 亿左右。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的创业故事

“张小龙:Foxmail创始人,微信创始人,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学位。曾开发国产电子邮件客户端—— Foxmail,加盟腾讯公司后开发腾讯微信,被誉为“微信之父”,被《华尔街日报》评为“2012中国创新人物”。主要负责腾讯公司广州研发部的管理工作,同时参与腾讯公司重大创新项目的管理和评审工作。”

在微信商业价值爆发的今天,张小龙选择走出孤独。他走到了商业第一线,走上了马化腾走过的那条路。

人人都爱张小龙。作为微信的缔造者,他凭这款产品所创造的商业价值(微信最新的估值是640亿美元)丝毫不亚于任何商业领袖,更重要的是,相比后者,张小龙的形象单纯多了。

这名皮肤黝黑、爱打高尔夫球,开着一辆奥迪轿车的中年男子,在多数时候扮演着一名艺术家的角色,他将产品视为自己所创作的艺术品。张小龙也在这17年间,持续地进行着自我迭代与升级。

多年前被以1200万元人民币卖掉的Foxmail与其说是他产品上的成功,不如说是商业上的失败——相比这点金钱,更值得惋惜的是他错过的巨大商业机会。这就是张小龙1.0,关键词是产品和技术。在微信初期,他将工具上升为平台,将服务用户的简单需求变成引导他们的喜怒哀乐,完成了第二次升级。

现在张小龙正处在自己2.0到3.0版本的当口,只有完成商业的第三级跳,他才能真正主宰自己和微信的命运。

孤独的艺术家

孤独是所有艺术家的天性和宿命,他们只擅长通过作品来与世界和用户沟通。

1998年的秋天,周鸿祎经人引荐第一次在广州见到了张小龙。他看到这名在业界已是小有名气的程序员正和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小破办公室内,周遭烟雾缭绕。看到周鸿祎之后,张小龙掐灭了手上的烟,面无表情地向他走来。

张小龙所开发的Foxmail已经拥有了200万用户,是国内用户量最大的共享软件。而当年周鸿祎还仅是方正软件研发中心的一名副主任。之后他偶尔到广州时会和张小龙一起买盗版碟。

周鸿祎告诉记者,他们被小贩引导着走过七拐八拐的街巷,最后到达一个小黑屋里,屋内全是港台电影影碟。当时已经在广州生活了五年的张小龙,不会讲粤语也不会砍价,一直被当“水鱼”宰。周鸿祎喜欢看动作片,张小龙什么都看,但他总是会忘记他看过什么买过什么,下一次再买碟时你会发现他买的还和上次一样。

当年的张小龙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是一名优秀而落魄的技术人员,外在开朗,内心保守。周鸿祎说,当年Foxmail是没有商业模式的,他经常批驳张小龙这一点,说要加广告,要盈利。张小龙说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了。每一次争论,都是张小龙以长时间的沉默来结束。“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就做出了微信呢?”周鸿祎很疑惑。

Foxmail 如日中天时,腾讯不过10万用户,多数人认为邮箱是比社交更大的一块领域。而正当马化腾、张朝阳欣喜地寻找风投向商业进军时,张小龙经常独自一人在深夜看用户来信,他手不离开键盘,一直按着下箭头,看着一封封信从眼前流过,每封信的停留时间不超过1秒。在张小龙眼里,Foxmail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包袱,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催促他往前跑,而庞大的知名度和用户量,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经济上或社会地位上的好处。

一年后,张小龙选择将Foxmail出售给了一家并不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博大。消息宣布后的夜晚,他写下了一封充满伤感情绪的信,他在信中将Foxmail比喻为他精心雕塑的艺术品。“从灵魂到外表,我能数出它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典故。在我的心中,它是有灵魂的,因为它的每一段代码,都有我那一刻塑造它时的意识。我突然有了一种想反悔的冲动。”

艺术家张小龙一直是孤独的创作者,过去他走得很顺,直到这条宽阔的赛道中出现了障碍物——商业和盈利。傲游、千千静听、超级兔子等无数共享软件都被撞飞了,张小龙则侥幸进入了另一条跑道。当年他刚过31岁,但很多人认为他的个人传奇似乎就此终结。

那年夏天,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所有人都以为自己眼花了——百度股价从发行价27美元飙升至122.54美元,当天暴涨354%,人们看到了资本和商业的力量。张小龙则带着博大给他的收购款,买了辆车,去了一直想去的西藏。

“怎么说呢,这个人,太单纯。”周鸿祎说。这名在商界以狡黠善战而著称的企业家,这样评价比他还大一岁的张小龙。

错过了第一波互联网冲击纳斯达克的高潮后,博大走向没落。2005年,张小龙和Foxmail被打包出售给了腾讯。张小龙在腾讯接手了QQ邮箱,并带领着QQ邮箱超越网易邮箱成为中国最大的邮件服务商,但这只是他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产品能力而已。

在很多时代,有力量的都是商人,多数艺术家都无法摆脱被商人供养而无法自主的命运。Foxmail给张小龙带来的是巨大的声望,以及颠沛流离的生活。张小龙身边一直围绕着商人,他和商人做朋友,甚至想去微软学习如何进行商业运作,但最终没有在商业上迈出一步。最后,他身边的大多兼具产品与商业天分的朋友都成功了,雷军、周鸿祎、马化腾,甚至当年采访他的记者李学凌。

有人评价,张小龙始终是一个赶潮的人,但他不在潮中。从一名程序员到一名产品经理,他学会了掌控自己的产品,但他始终无法掌控用户。然而慷慨的命运给了他第三次机会,而这次成功来得太大、太快了。

微信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