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攀

高攀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高攀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高攀问题。

分享

浏览

4115

文章

4

青玉真的很便宜 看看这5种青玉 不是一般人能高攀的

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青玉的种类很多,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从新疆青玉到缅甸青玉,从和田青玉到翡翠青玉,每一种青玉都有其独特的色泽、纹理和文化内涵。

青玉一直在我国玉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一种珍贵的宝石,具有美丽的外观,更是一种文化传承。许多人对青玉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认为青玉价格不高。实际上,青玉有许多种类,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不是一般人可以轻易高攀的。

1

一、新疆青玉

新疆青玉被誉为玉中之王,它的质地坚硬、色泽深邃,且产量极其稀少。它不仅是一种珍贵的宝石,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在古代,新疆青玉曾是皇宫贵族的专属宝石,如今已成为收藏家们追逐的对象。由于其产量非常有限,新疆青玉的价格也非常昂贵,是收藏家们心中的珍品。

2

二、缅甸青玉

缅甸青玉是一种色泽深绿,质地细腻的青玉。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光线的照射下,它会呈现出独特的光芒,这种现象被称为“冰种”。由于其稀有性和独特性,缅甸青玉的价格非常昂贵,是收藏家们争相追逐的宝石。

3

三、和田青玉

和田青玉是一种色泽淡绿,质地细腻的青玉。它产于我国新疆和田地区,因其自然形成的石纹美丽而著名。和田青玉在古代被认为具有辟邪、招财的作用,常被用于制作首饰和工艺品。由于其产量有限且独特性,和田青玉的价格相对较高,是珍爱者们追逐的对象。

4

四、翡翠青玉

翡翠青玉是一种色泽鲜绿、质地细腻的青玉。它具有强大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在我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吉祥、美好的寓意。翡翠青玉的价格非常昂贵,它的产量有限,且需要高超的技艺才能雕刻出优美的形状和纹理。

5

五、青玉雕件

青玉雕件是将青玉制成的艺术品。它们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或其他形状。青玉雕件在我国古代被视为珍贵的礼品和收藏品,因为它们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艺术价值。在现代,青玉雕件的价格相对较高,但它们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得它们成为一种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除作为珍贵的宝石外,青玉还具有文化和艺术价值,并被广泛应用于雕刻、制作首饰和工艺品等领域。青玉的价格相对较高,但它们的美丽和价值使得它们成为珍贵的收藏品和投资品,备受珍爱。

展开阅读全文

高攀龙墓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高攀龙墓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

高攀龙墓在无锡市西郊青山上。

高攀龙,系明末东林党领袖之一。字云从,更字存之,别号景逸,无锡人。万历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因反对阉党被革职回乡,与顾宪成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派人前往逮捕,投水而死。

高攀龙投水自沉后,被草草埋在无锡西郊横山附近。崇祯年间东林冤案平反后,在原址重建墓地。清顺治三年(1646)二月迁葬于璨山东南麓,1966年墓遭掘毁。1985年,在青山之巅重建墓地,占地490平方米。墓门向北,前有石级、祭台,墓园四周有砖砌墓墙,内有石围封土墓墩,直径2.9米,高1.8米。墓前立青石墓碑,上镌“明高攀龙之墓”。

展开阅读全文

高攀龙纪念馆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高攀纪念馆位于金城湾高攀龙隐居读书处——可楼遗址附近。围绕纪念馆建造了融古代和现代两大文化景区的水居苑,建有五可楼、高攀龙石膏像、高子书画碑廊、高子生平文化墙、高子纪念碑、月坡台、景逸轩、云从阁、高风水榭等10余处景观节点,使整个水居苑成了蠡湖一处新的文化景点。

高攀龙纪念馆设在五可楼内,馆内展示了的高攀龙的诗歌、楹联等作品以及珍贵的实物。高攀龙(1562-1626),无锡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明万历年间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弹劾-上疏被贬,辞官归里,他和顾宪成重建东林书院,传播理学,聚众讲学,评议朝政,倡导改革,同为东林学子的领袖,时称“顾高”。高攀龙削职为民期间,曾隐居蠡湖鱼池头,筑“可楼”,在此修身养性、-读书著作,长达二十七年之久。

高攀龙力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倡导“学问必须躬行实践”,“经世致用”,“关注民生”的学风,注重“修身养心,德行为先”品性,崇尚“廉洁自奉,当官为民”的政治清明,显示“不畏--,敢于申张正义”的气节,不仅为当时学子的楷模,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高攀龙作为影响深远的无锡名人,在这里游人可感受到他的政冶思想、文化造诣和一代学者的高风亮节。

高攀龙(1562~162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存之,又字云从、景逸。无锡(今属江苏)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授行人。-指责陛下深居九重,被贬谪为揭阳县典史,又逢亲丧家居,30年不被起用。在此期间,他与顾宪成在家乡东林书院讲学,抨击阉党、议论朝政,影响较大,时人称为东林党。高攀龙为首领之一。天启元年(1621),被召入朝任光禄寺丞,又升少卿。后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盘点青岛房价大涨的区域 如今高攀不起

全文共 2275 字

+ 加入清单

古往今来,老百姓对于城市的共同记忆往往会形成很多民间谚语。作为老青岛人,你肯定听过“宁要市南一张床,不要四方一间房”这一类的说法。对于区域的严格划分,让曾经的浮山后、老四方、李沧等区域一度难以翻身。然而现如今,再对照这些老谚语去看那些青岛人“不要”的区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让区域升级、房价上涨,甚至一房难求,从“不想要”一下子变成了“买不起”。

【宁要山前一片瓦不要山后一间房】

浮山后

目前房价:20000-25000元/㎡

这句谚语相信很多青岛人都知道,这里的“山”指的是浮山,那很明显,山前指的是浮山前,为市南、崂山片区,山后便是浮山后。从这句谚语中可以看出青岛人对于曾经的浮山后有多么的“不屑”。浮山后的一套房都不及浮山前的一片瓦,不过这也真实反映出了浮山后当年在青岛的地位。

浮山后,很多年以前是一片片的小村庄,分布着浮山后村、埠西村等多个自然村,交通闭塞,配套落后。这里没有高楼,没有大道,农业是主要的经济发展方向,商业几乎无从谈起。随着90年代市区大规模的拆迁改建开始,住宅的需求量开始增大,交通得到发展。

很快,在青岛规划大发展及房地产的不断开疆扩土中,开发商们逐渐发现了浮山后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2003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浮山后区域相继开始建立一批新型现代社区,浮山后也借用开发商品牌宣传了其区域价值,并且凭借着距离主城区较近的区位优势,迅速“上位”,速度令人惊讶。

现如今的浮山后堪称青岛第一大居住区,拥有千余栋住宅楼,房价从10年前的1200-1500元/㎡,到目前20000-25000元/㎡,房价差距10年翻17倍。

【宁要市南一张床不要四方一间房】

老四方

目前房价:9500-17000元/㎡

“宁要市南一张床不要四方一间房”。老四方以前有多不受青岛人待见,从这句谚语便可略知一二。其实说起老四方也算是幅员辽阔,但区域内曾经坐落的除了大山看守所、旧村落、火葬场,就是老厂房和筒子楼似的职工宿舍,相比较黄金海岸线上的市南区,便有了“一张床”和“一间房”的悬殊差别。

这片老四方东部曾经被称为“双山、保儿旧村片区”。2008年,新都心在这里建设起步,彻底改变了旧村的原貌,原址现已崛起数栋高楼大厦,地铁通车后,拥有三个地铁站的新都心再度被推到发展的浪尖上,而刚刚开业的商场又将其概念商圈初步实体化,新都心中央商务区规模初现,房价自然是翻倍涨,经过大开发商的开发,新都心的房价上涨至15000元/㎡上下,价格甚至直逼市南老城区。

东部发展的不亦乐乎,老四方西北部同样也经历了一场蝶变。有赖于2012年青岛市区划调整,老四方并入市北区成立新市北区,老四方随即开始了大手笔的规划。首当其冲的危旧房改造、老企业搬迁,腾挪出大批黄金地块,如今都成了地产大鳄的新领地,过去的老四方西部老城区如今也有了新身份——新市北滨海新区。

尽管发展中的老四方区还无法与“土豪聚集”的市南区相提并论,但现如今老四方的一间房也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了,尤其是新都心片区,现在都成了黄金地角、购房者眼中的“香饽饽”。

【宁要市南一张床不要李村大套房】

李沧区

目前房价:8500-13500元/㎡

与老四方的谚语相似,只不过从字面上来看当年人们对李沧区的“嫌弃”程度似乎“更胜一筹”,“一间房”甚至换成了“大套房”。连“大套房”都不被看好的李村,曾经是个让人瞧不上眼的乡下地方,郊区时代所遗留下来的是怎么也抹不掉的“老巴子问题”,而早些年的李村是青岛市区内农业人口、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都比例极高的地域之一,让李村成为了多数人印象中的“城乡结合部”,这样的地方就算是别墅也乏人问津。

1994年,李村与当时青岛最大的片区老沧口合并成为李沧区,并在接下来青岛全域大发展时期进入了变革的“快车道”。首先崛起的是李沧中部,在崭新商圈的带领下,李沧中部以相对便捷的交通条件占尽发展优势,并且在市南、市北区房价高涨之时,迎来了首批刚需购房者。

很快,在世园会的带动下东李的旧村改造也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世园效应”带来的是区域整体变迁后大批房企的进驻以及房价的疯狂上涨。而曾经的老沧口片区,也因为铁路北客站上了一个新台阶,安置区高楼林立,带着近万户回迁居民们率先进入交通商务区“蝶变”的新时代。据了解,目前李沧全域房价在万元线上下浮动,如果以一套120㎡的三居室作为“大套房”的标准,那么李村的“大套房”至少也需要110万,价格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千难万难不离崂山】

崂山区

目前房价:10200-43000元/㎡

青岛的“富人区”,除了市南就是崂山区了,有人说崂山区是青岛的风水宝地,背山面海的地理资源优势让这里的房子也从无人问津到高攀不起。“千难万难,不离崂山”本来是胡峄阳最著名的预言,意思就是说再难也不要离开崂山,因为这里是风水宝地;而后被不少青岛人用来形容崂山风景区美不胜收的自然资源,而现如今,这句话成了崂山区楼市的真实写照。

十几年前的崂山区房价低廉,用“白菜价”就可以买到背山面海的新小区,但那个时候青岛人“不认”这个地方,距离繁华的市中心太远,交通不方便且道路坑洼不平。那个时候市南区也只是刚刚步上发展的轨迹,房价甚至不如现在的李沧区。

然而现如今,崂山区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富人区,早期在这里置业的人首先体会到了资产的爆炸式增长。而道路交通的完善,区域的不断升级以及本就瑰丽的自然景色让崂山的新建小区成了多数购房者的梦想。海大浮山校区地块诞生的项目都卖出25000元/㎡左右的高价,而青岛冻粉厂原址建起的项目,均价更是高达40000-43000元/㎡,让大批购房者高呼“门槛太高,如今连进都进不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