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补助费

补助费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补助费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补助费问题。

分享

浏览

5431

文章

4

什么是搬迁补助费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拆迁补偿大多按照土地性质和房屋的使用用途来分类,拆迁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原则,那么什么是搬迁补助费

搬迁补助费即拆迁人应当对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搬迁补助费。搬迁住宅房屋的,搬迁补助费根据原住房建筑面积和规定的补助标准计算;拆迁人负责搬迁的,拆迁人不再支付搬迁补助费。拆迁非住宅房屋的,搬迁补助费包括:(1)设备搬迁、安装费用;(2)无法恢复使用的设备按照重置价结合成新结算的费用。

怎么计算拆迁涉及的搬迁费用?

一.搬家补助费如何计算?拆迁住宅房屋,搬迁补助费根据被拆迁正式房屋的建筑面积计算。(由拆迁人出车搬迁的,不予补助)补偿总额=每平方米价格×房屋建筑面积总平方数拆迁非住宅房屋,其设备搬迁和安装费用,按照被拆迁正式房屋建筑面积每平方米价格计算;无法恢复使用的设备,按照设备重置价结合成新给予补偿。补偿总额=(每平方米价格×房屋建筑面积总平方数)无法恢复使用的设备补偿。

二.一次性停产、停业综合补助费如何计算?补偿总额=每平方米产值补偿×房屋建筑面积总平方数属出租非住宅房屋的,对承租人的停产、停业损失,由被拆迁人按照双方协议约定给予补偿;双方没有约定的,由被拆迁人参照前款规定的标准对承租人给予适当补偿。

三.提前搬家奖励费如何计算?被拆迁私有房屋和已购公有住房的权人或者租赁房屋的承租人在规定的搬迁期限届满前搬迁的,提前搬家奖励费按照提前的日期计算,按每户付给补偿。

到底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与补偿方式是什么呢?欢迎您登陆的财物损失维权小知识库吧!

展开阅读全文

搬迁补助费的补偿方式

全文共 1230 字

+ 加入清单

人一辈子可能很多时间都会在房子里度过,房子承载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回忆。当拆迁来临,人们恐怕也只能给自己多争取一些拆迁补偿了。说到拆迁补偿,那么搬迁补助费的补偿方式有哪些?

补偿方式

拆迁补偿的方式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房屋产权调换。

除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外,被拆迁人可以选择拆迁补偿方式。

1、货币补偿

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2、产权调换

实行房屋产权调换的,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当依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计算被拆迁房屋的补偿金额和所调换房屋的价格,结清产权调换的差价。

拆迁非公益事业房屋的附属物,不作产权调换,由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

2015我国法律对城镇居民房屋的补偿方式

城镇拆迁范围内的居民住房,分为自有自住或出租和承租公私房两种。在拆迁补偿时,应按照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城市私有房屋因国家建设需要征用拆迁时,建设单位应当给房屋所有人合理的补偿,并按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规定对使用人给予妥善安置。”因此,必须对房屋所有人给予补偿,对房屋使用人给予安置。根据上述两个条例规定的原则和一些城市的拆迁法规,对城镇居民房屋的补偿方式是:

一、拆除居民个人所有的房屋,包括自住和出租的房屋,拆迁时的补偿方式可采取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产权调换和作价补偿相结合形式的任一种。即由拆迁人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房屋评价标准,进行估价、补偿、注销产权,补偿费一次付给所有人,或者以相当的房屋与私房屋进行产权交换。

二、拆除出租住宅房屋的补偿形式。根据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拆除出租住宅房屋应当实行产权调换,原租赁关系继续保持,因拆迁而引起变动原租凭合同条款的,应当作相应的修改。”即尽管拆迁补偿有三种形式。其中,出租住宅房屋包括用于出租的公房(地方政府直管房、单位自管房)、私房以及其他产权形式用于出租的住宅房屋。由于该类住宅房屋产权人出租住宅,与承租人签有租赁合同,承租人居住的住宅为出租住宅房屋,对该类出租房屋只有采取产权调换方式补偿后,才可使原租赁关系继续保持,才可避免因拆迁而引起租赁户与住宅房屋产权人的矛盾。

三、拆除依法代管的私房,建设单位应当会同房地产管理机关(代管执行单位)对房屋现状作出勘验记录或拍照录像,并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房屋评价标准补偿,补偿费由房地产管理机关代为存入银行。

四、拆迁委托代管的私房,除全权委托外,建设单位应当与委托人协商补偿方式和办理补偿有关手续。

至于公、私房的承租户(不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在拆迁承租房屋时,对他们不存在产权补偿问题。

以上是小编讲述的内容,希望您能觉得本文对您会有所帮助。大量关于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与补偿方式的知识,尽在的财物损失维权小知识库!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是临时安置补助费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在拆迁工作开始后,由于拆迁人不能向被拆迁人提供临时住处,拆迁人给付被拆迁人一定数额货币,由被拆迁人自行解决过渡时期住房问题。那么什么是临时安置补助费

临时安置补助费就是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过渡期可能发生费用的补助,一般又称为过渡费。补助对象是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由拆迁人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

郑州市2016临时补助费标准

临时安置补助费老标准:民宅每平方米每月3元 新标准:民宅每平方米每月8元按规定,在过渡期内,被拆迁人自行安排住处过渡的,拆迁人应当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过渡费),具体标准以下:住宅房:实行期房安置的,被拆迁人自行解决临时安置房的,在临时安置期间拆迁人按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每平方米每月8元的标准发给被拆迁人临时安置补助费。现房安置或货币补偿的,拆迁人一次性支付3个月的临时安置补助费。多层住宅临时安置期限不超过18个月,高层住宅临时安置期限不超过30个月,超过议定临时安置期限的,按《郑州市城市建设拆迁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非住宅房屋因拆迁造成停产、停业的,期房安置按被拆迁房屋房地产市场评估价的8%支付,现房安置或货币补偿的,按被拆迁房屋房地产市场评估价的4%支付。同时,新标准在一定程度解决超期过渡的难题。因为如果开发商超过期限,过渡费将提高1倍,达到每平方米16元,将大大增加开发成本。市拆迁办拆迁处处长李留保说,超期过渡曾经是个普遍问题,有一个住户房屋拆迁后,在外租房过渡长达8年之久。为什么开发商敢超期如此之久?因为当时1个月每平方米3元的补助费实在太低了。据了解,新标准的适用范围为城市的规划区,李留保称“城中村”在处理搬迁补偿时也要执行本标准。

更多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与补偿方式,尽在的财物损失维权小知识库,或者请咨询小编!

展开阅读全文

医疗事故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计算方法

全文共 1513 字

+ 加入清单

残疾生活补助是指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而必须生存而给予的生活费用的赔偿。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相关法律知识。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补偿计算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工资计算

关于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问题,按照《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第11条规定:“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而对于上述条款中的“工资”的范围,按照《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3条的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予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在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这一问题上,最容易引发混淆和纠纷的地方常见于计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是否包括加班加点劳动报酬的问题。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支付给职工的加班加点劳动报酬属于工资的组成部分,计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应包括加班加点的劳动报酬。

看过“医疗事故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计算方法

医疗事故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计算方法

一、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计算方法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残疾生活补助费计算方法是: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具体计算公式是:平均生活费×赔偿年限×赔偿系数。

医疗事故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计算方法

二、残疾生活补助费相关项目的来源

1、平均生活费:可以从医疗事故发生地统计部门(如统计局)得到。部分地区的该项统计指标不是以“平均生活费”表示,而是以“人均消费性支出”等概念表示。

2、赔偿年限:最高不超过30年,但是《条例》没有规定如何具体计算赔偿年限,实践中多是按最高年限计算。

由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假定我国的人均寿命是75周岁,故该项中“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的规定,可按60周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的方式进行计算:60周岁计算15年、61周岁计算14年、62周岁计算13年、…68周岁计算7年、69周岁计算6年,依次递减,70周岁以上按5年计算。须注意计算年限确定后,仍要乘以伤残等级系数。

3、赔偿系数:与伤残等级具有对应关系。

伤残等级越重,赔偿系数越大。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的规定,医疗事故的等级与伤残等级具有对应关系,即医疗事故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对应伤残等级一至十级,具体是一级乙等医疗事故患者的伤残等级为一级,二级甲等为二级伤残,二级乙等为三级伤残,以此类推。这样,最重的一级伤残,赔偿系数为100%,二级伤残为90%,以此类推,十级伤残的赔偿系数为10%。评定伤残等级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赔偿系数。

4、关于伤残评定的时间,该时间将直接影响伤残等级。但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没有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可参照“治疗终结”规定。例如,《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规定为“医疗期满”,《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规定为“治疗终结”。

5、伤残生活补助费赔偿=伤残等级×医疗事故发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赔偿期限。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