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电子管

电子管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电子管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电子管问题。

分享

浏览

629

文章

11

中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1958年

1958年,计算机103型机(即DJS-1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字长31位,内存容量为1024字节,运算速度每秒450次。8月1日,该机成功运行了四条指令的短程序,标志着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我国从1957年开始硏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958年8月1日该机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为纪念这个日子,该机定名为八一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该机在738厂开始小量生产,改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共生产38台。

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58年8月1日,我国研制电子计算机始于1956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要求,1956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计算技术研究所。集中了科学院、二机部十局、部队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工厂的技术力量着手研制电子计算机。

为了进一步了解计算机技术,1956年派人去苏联考察。中苏双方协议提供M—3和M—20两种计算机图纸。二机部和科学院共同决定动手仿制。仿 M—3的定名为103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仿M—20(后决定改仿B3cM机)的定名为104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两机由两支队伍分头进行研制,并交北京738厂试制,揭开了我国电子计算机生产的序幕。103机试制工作从1957年下半年正式开始,1958年8月1日,全部调机工作结束。于8月1日进行了公开表演运算,从而宣告我国第一台电子管数字计算机的诞生。103机只有二进制30位,运算速度30次/秒,存贮器为1K磁鼓,全机共用700多只电子管,外部设备由电传打字机、苏式五单位F50型发送器改装。机器共三个大机柜,占地40平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综合效果器箱模和电子管音箱的区别是什么?你是否了解?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综合效果器箱模和电子管音箱发出的声音不同。

综合效果器模拟的是电子管音箱通过麦克风拾取声音后在全频喇叭里发出的声音。不同麦克风的型号、摆位都会影响最终展现的音色效果,因此直接区别于站在电子管音箱前听的声音。

如果要对比,正确的方式是将综合效果器箱模出来的声音和电子管音箱通过麦克风拾取的声音,同时在全频外放设备上使用,要确保综合效果器音箱的麦克风型号和电子管音箱的麦克风型号一致,并且保持麦克风的距离和位置选择接近。

综合效果器汇集了多种效果于一身,如包含失真、过载、延时、混响等,在功能上也更加丰富,功放模拟、箱体模拟、线路输出、鼓机、LOOPER 等等。

但是,综合效果器音箱模拟毕竟只是一种模拟形式,无法完全达到电子管音箱的动态和手感的,所以最好还是要有电子管音箱,并且建立正确的手感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划时代意义的发明——电子管

全文共 2375 字

+ 加入清单

1906年,一个贫穷的美国发明家德·福里斯特在试图开发一种用于无线电探测的电子管时,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想法,在电子管上加了一根电线。

然而,正是这种细小的金属线影响了20世纪电子技术的发展,因为德福雷·特斯发现了电子管的放大效应,从而发明了真空三极管。真空三极管首次使人类能够放大电信号,为无线电话通信奠定了基础。当时,德福雷·特斯自豪地宣称:“我发明了空中帝国的皇冠。”德·福里斯特的“空中国”指的是无线电,而皇冠是一个真空三极管。它的出现也真正标志着人类科技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电子时代。

小时候,德·弗雷斯特的理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机械技师。但是很快,他受到了19世纪末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启发。1893年,德·福里斯特获得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科学学院的奖学金,在该大学学习。在学校里,同学们都认为它是“学校里最平庸、最神经质的学生”。由于奖学金很少,他不得不经常工作来赚钱。同年,他参观了芝加哥世博会。

当时,著名的爱迪生和刚刚开始职业生涯的年轻电气工程师特斯拉之间爆发了一场关于交流电和直流电优点的争论。在这次博览会上,特斯拉只用了12台交流发电机就让90,000盏彩灯闪闪发光。随着交流电的胜利,比赛结束了。这也给德·福里斯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电学产生了非凡的兴趣,并决心把电学作为自己的终身目标。1899年,德·弗雷斯特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阀门

1899年秋天也举行了一次改变生活的会议。德·福里斯特曾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一篇介绍无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发明者马可尼的文章,非常钦佩他。同年,马可尼应邀参加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国际快艇比赛,并用他的电台报道了快艇比赛的实际情况。在五个小时的比赛中,马可尼向该报发送了4000多字的新闻报道。

为了满足观众的好奇心,马可尼在港口为公众进行了现场表演。德·福里斯特被马可尼的无线电设备迷住了,他自然也是旁观者之一。当马可尼的表演结束后,德·弗雷斯特仍然不愿意放弃,他盯着话筒想弄清楚。马可尼对德·弗雷斯特的一举一动非常感兴趣,并问他是否也从事无线电研究。德·弗雷斯特谈到了他在这一领域取得成就的强烈愿望,但他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他还问了马可尼一些无线电技术方面的难题,马可尼一一回答了。他还告诉德·弗雷斯特,要提高接收器的灵敏度,关键是要创新当前的金属芯片检测器。然而,他自己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改变它。

与马可尼的会面给迪福·福斯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非常兴奋,相信通过努力工作,一个新的探测器可能会在他手中诞生。他很快辞去了芝加哥西部电力公司研究所的工作,在纽约时代街租了一间破旧的小屋,开始研究如何改进探测器。由于没有正常收入,他去了一家餐馆工作,并做了一名家庭教师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为了做检测测试,他省吃俭用,省下钱买无线电设备。尽管困难重重,但没有人能动摇他的信心和决心。

到1900年底,在一个严冬的夜晚,实验设备被分散在一个简陋的房子里。蹂躏者号用一个线圈和一把电钥匙把两个自制电池连接起来,组成了一个发射器。只要按下按键,线圈就会打开电源,发出火花并辐射电磁信号。在桌子的另一端,有一个接收器,它是由金属芯片检测器和检流计连接而成的。然而,他一次又一次地更换金属碎片,从未在电流计指针上看到任何明显的变化。这一天,当他在观察探测器的反应时按下了电键,他突然发现他头顶上的灯闪得又亮又暗。起初,他以为是窗外的风。然而,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光线的明暗有规律地变化,这似乎与按下电键有关。蹂躏者号反复按下电键,煤气灯的火焰不停地闪烁。他突然想到:这种现象能用于无线电探测吗?

阀门

经过三年的反复试验,他发明了一种“气体探测器”,并成功地实现了船舶的无线电通信。然而,由于检测效率不高且使用不方便,蹂躏者号并不满意。他进一步从火焰探测中获得灵感:既然热火焰会受到电磁波的影响,灯泡中的热灯丝也应该受到影响。因此,他开始使用“灯泡”来探测无线电波,并开始开发真空管。

但是就在蹂躏者号的研究深入的时候,1904年的一天,有消息称弗莱明发明了真空二极管。对他来说,这就像是晴天霹雳。经过短暂的犹豫和思想斗争,他决定继续朝这个方向探索。他找到了介绍弗莱明发明真空二极管的报纸和文章,反复研究,最终找到了突破。他发现弗莱明的二极管比金属芯片检测器领先一步,但它只能用于全波和检测,不能放大电信号。因此,德·福里斯特决心通过改进弗莱明的真空二极管来做出一项新发明。

他请灯泡厂的技术人员帮他制作几个真空管,用铂丝做灯丝,并在灯丝附近安装一个小金属屏。德·弗雷斯特把它安装在无线电接收器上,而不是老式的金属芯片探测器上,这证明是非常有效的。然后,他将一片锡箔密封在真空管中,并将其置于灯丝和金属屏之间,成为第三个电极。在另一次尝试中,奇迹出现了:只要一个小信号被加到世界的屋顶上,金属屏幕上的电流就会发生变化,变化的规律与所加的信号是一致的。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寻常的电极,它可以控制屏幕电极的电流。只要屏幕电极的电流变化大于信号的变化,该信号就被放大。

德·福里斯特并不急于宣布他的发现,而是继续他的实验,改变小锡箔的形状及其在两极之间的位置,以提高控制的灵敏度。最后,发现最好的效果是用金属丝代替锡盒。所以他把一根铂丝缠绕成一张网,并把它包在灯丝和金属网之间。由于三极管的控制很像一个栅极,德弗雷特称之为“栅极”。因此,他的电子管有三个“极”——灯丝(阴极)、屏幕(阳极)和栅极。其中,栅极就像一个非常灵敏的控制栅极,它根据施加信号的变化有规律地改变屏幕电流的大小。真空三极管的屏幕电流比栅极电流大,所以微小的电信号通过真空三极管放大许多倍。

一个划时代的电子管,世界上第一个真空三极管,就是这样诞生的。1906年6月26日,德·福里斯特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真空三极管的发明专利。后世把这一天作为真空三极管的诞生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清新风格电子管箱有哪些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音箱一般分为电子管和晶体管,现在电吉他通常会搭配电子管箱,它的优点是空气感十足,高音比较平滑,柔和中略带模糊的声音非常的美丽,更是玩金属的首选,不过电子管箱中也有一些清新风格的。

清新风格电子管箱

电子管箱的种类很多,选择的时候可结合三个因素,分别是价格、使用场景、喜欢风格。首先它的价格可从千元到万元,需考虑自己的预算;其次使用场景分为家用、现场等等,如果是家用应该选择小瓦数;最后还需考虑喜欢的风格,可根据这三点来选择清新风格电子管箱。

轻盈好的电子管箱

目前市面上比较主流的品牌有马歇尔、fender、mesa、橘子、laney、黑星、百威等等,如果是家用的话最好不要超过20W,因为太高音量较大容易扰民,也可以选择一些能够接耳机练习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影响他人。

电子管箱头使用说明

箱头相当于功放机,而箱体则一般是四个12寸的大喇叭。 如果箱头不接箱体的话,本身是不会发声的。 箱头并不等于效果器,而是所有的效果器都是模拟的箱头的失真效果。所有的电子管箱头都适合拿来做金属,著名的有MARSHALL JCM2000,MESA BOOGIE,PEAVY 6505等。但价格昂贵,从几千到几万不等。

电子管箱头注意事项

箱头的电子管是需要一段时间后更换的,进口的一般是3000小时,国产的2000,可根据以下技巧来更换。

1.观察电子管顶部的颜色 正常的电子管,其顶部的颜色是银色或黑色。若顶部已变成乳白色或浅黑色,则说明该电子管已漏气或老化。

2.观察管内是否有杂物 轻轻摇动或用手指轻弹电子管玻壳,再上下颠倒几下仔细观察内是否有碎片、白色氧化物、碎云母片等杂物。若电子管内有杂物,则说明该管经过居中烈振动,其内部极间短路的可能性较大。

电子管的原理和从前的显像管电视机差不多的,他的寿命主要取决于灯丝,一般都是灯丝老化。

展开阅读全文

发烧音响的电子管保养知识

全文共 4321 字

+ 加入清单

发烧音响电子管保养知识

给管子戴上安全套?可行吗?呵呵 电子管吉他功放是否会影响音色???下面专题是从音响论坛拷的,不知对大家有用否?如何散热?开关机次数不能频繁等,如何更换管子?管子的寿命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高手和斑竹都来说说,谢谢。

转贴文章:

一般人面对真空管机器,最大的隐忧就是: 真空管什么时侯该换?特别是一些珍贵的老管子,用坏一只就少一只,再多钱都买不回来.有关真空管的寿命,正常的厂制机交到顾客手中前, 真空管都一定测试过,因为头一百小时其损坏率最高,过了以后大致就没什么问题,只是会随着时间老化而已.过去的观念认为真空管机器越少开关越好,否则真空管寿命会减少,或者在开机瞬间烧毁.对一些老古董机说得通,但新式真空管机在电源部分处理得都不错,一般开机都有延时送电装置,有些灯丝还特别稳压,上述的情况发生的机率实在太小了.另外, 灯丝电压只要是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也没有明显证据说每天开关会减少真空管的寿命,反而是永远不关机状态下, 真空管的老化会比较严重. 一般前级所用的双三极管,每天开机听4个小时(含热机时间),用上数年大概都没有问题,不过你要是频频开关那又另当别论了.据测定, 灯丝电压太高固然会提高素损坏率,但太低了也会降低性能,如果希望延长真空管的寿命,当然仍选择较低电压为益.平时避免频繁插拔管子,用散热套降低温度,做好避震措施,这些也是延长真空管寿命的有效方式.

下面是转贴的参考文献:

音响迷当中有许多属于真空管迷。很不幸的是真空管迷与真空管机为伍的日子里,往往要担心受怕棗深恐自己,心 爱的「管子」不知那一天就那么「不告而去」了;担心在兴致勃勃扭开电源开关之后,那些「管子」突然有甚么不测;担心众多发烧友来访之际,平日好端端的管子竟然恶劣起来;也担心在最不可能发生的时刻居然又出现无所不在的麦克风效应。未雨绸缪,谨防意外,所以我随时都保持著足够替换的真空管安全存量,虽然此乃一种有效的策略,但是不算十分完备棗而且过于昂贵。同时这种近乎坐以待毙的消极方式委实不是最适当的途径,我们应该要有更好的应变措施才对。真空管的内部组件属于机械结构,在实际使用之际,常有振动与共振的现象。当此共振发出显而可闻的声音时,特别称之为「麦克风效应」------此乃真空管最普通且最为人诟病的地方。 解决此一特别问题有一个很好的治疗工具,即AudioQuest公司的Sorbothane Tube Damper,简称STD,详见Stereophile Vo1.16 No.2, Dick Olsher的评论报告。每一STD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很宽很厚的橡皮垫圈。此STD很容易和真空管结合一起,只要把STD套在真空管上,亦即好像替真空管上了厚厚的橡皮圈一样。根据AudioQuest公司的建议,每一对真空管可以套上两个STD,一个在顶部,一个在底部,如此最不会妨碍真空管之散热。不论如何,我试用的结果认为最好的抑振作用是把STD套在接近真空管中央的部位。6DJ8真空管向来有麦克风效应显著的名声;多年来我一直为每一支我所用的6DJ8穿上STD,而且我也为所有的phono级真空管穿上STD。许是因为个人的运气奇佳之缘故,不少真空管迷时常抱怨的麦克风效应问题,我几乎可说不曾遭遇过。然而,这应该归功于我所使用的STD。我认为只要用上STD,自然能够让这个恼人的问题迎刃而解。虽然我不敢说STD绝对可以完全防止麦克风效应,但是基於以往的经验,我深信对所有新的真空管我都应该虔诚恭敬地套上STD。唯一的限制是尺寸方面:Tube Damper只能用于小型真空管,例如6DJ8、12AX7等等.

第二个问题是STD通常无法循环使用,有时候会直接与真空管壁黏在一起,有时候甚至受热而融解。因为Sorbothane的融点很低,所以不能用于热度更高的功率真空管或输出真空管(例如6550、KT88等等)。真空管过热向来是影响真空管寿命的主要原因。有鉴于此,许多相关的产品应运而生,其中之一就是Perkins E1ectro-Acoustic Research Laboratory(简称PEARL)产制的「真空管冷却器」(Tube Cooler)。此Cooler据称可以明显降低真空管玻璃套的操作温度,从而大幅度延长真空管的寿命。详细的理论与解释文件可以直接向PEARL的Bill Perkins索取,他准备了一系列名为Audio Notes的研究论文提供有兴趣的人士参考。

与前述STD不同的是Tube Cooler备有各式各样的尺寸,可用于各种大小不同的真空管上。最常用的是小型的Small-Signal Cooler(适用于6DJ8,12AX7等)以及较大型的Power-Tube Cooler(适用于6550、KT88等)。由于不同工厂生产的真空管往往有不同的尺寸,因此PEARL真空管冷却器可依特定的尺寸制作恰好配合的尺寸。每一Cooler均由黑色坚硬的铜膜组成辐射状的鱼鳍型式,看起来与一般扩大机的散热片十分近似。真空管即插在此Cooler中央,由耐高热的弹性带紧紧圈住并且固定(每一Coo1er有两个矽质弹性圈),此时好像真空管长出向外辐射的鳍一样,每一片鳍均与真空管呈垂直型式。

由于是以铜金属制成,所以Cooler对于真空管内之静电磁场会有不可预测的变化。在某些应用里,有人说对音质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充分发挥应有之效用,PEARL公司特别提供周详的安装解说,每一Cooler可以用三种接地方式单独使用一条导线;接地线两端均接上电阻;或者利用电阻与一个小电容。只要给予接地处理,Cooler即能持续达到延长真空管寿命的目的,不会有任何负面的影响。又由于以金属制作,所以Cooler本身有可能受到振动。此时Cooler上的两个松松圈套一方面使Cooler紧密固定,另一方面又可以当作阻尼,阻止Cooler振动。我在SL-1 Signature以及Model 333高电平前级/ phono级组合里装上这种Cooler之後,得知并无任何明显机械性振动的现象,也没有发现任何内部静电磁场可能被改变而形成的异常效应,装上Cooler之前与之後两者的声音品质并无差异。当然这极可能与Cooler已有良好的接地处理有关,因而使得原本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消失于无形。

改善真空管音质与延长其寿命方面,目前最新上市的是来自Ensemble公司的Tubesox(同样由Dick Olsher在本刊vo1.16 No.2,p.176介绍过)。Tubesox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能够同时处理麦克风效应与热度的问题。每一Tubesox大约1.25寸长,看起来好像是以铜线与一种纤维物质紧密编织而成,而且很像「 中国式手铐」,亦即严刑逼供时用来夹紧犯人手指,使其痛苦不堪的那种刑具。Tubesox之编织结构对于真空管有阻尼作用(防振),其铜线部份则有助于协助真空管玻璃之散热。

Tubesox之纤维部份好象是麦杆纤维,让我有些担心,不知会不会被点燃而酿成火灾。我把我的顾虑告诉Melos公司的George Bischoff,他建议不妨拿一个Tubesox点火烧烧看。于是,我备妥一个烟灰缸,然後点燃火柴。把Tubesox移至火焰当中,奇怪的是Tubesox并未著火。结果发现其纤维乃是Kevlar,难怪老是烧不起来!与Tube Damper一样,Tubesox只能用于小型真空管,例如12AX7、6DJ8等:与STD不同的是Tubesox体积很小,小真空管不论如何安置都可以套上Tubesox ,相对之下,STD或者Cooler均须占用较大的空间,当真空管安置过于紧密时,往往只有Tubesox派得上用场。与STD功用相同的是Tubesox同样紧密地套住真空管,防止其发生机械性振动,因而可以减少那些令人困扰的麦克风效应。虽然Tubesox与Cooler同样利用铜金属当作散热媒介,但是其散热能力显然不如Cooler,毕竟Cooler完全以铜制成,散热面积远大於Tubesox .不过,我没有进行实验去求证上述说法。另一方面, Tubesox所用的铜金属由于份量不多,所以不太可能使真空管内的静电磁场产生任何不可预料的效应,而且也不可能引起共振现象。

以上三种产品均有助于改善真空管的声音品质,并且/或者延长真空管寿命,对于真空管机仍然有一些十分基本的处理事宜值得重视。首先要有良好的通风散热------过热的温度必然缩短真空管寿命。换句话说,真空管机周围要有适当的空间(尤其上方),才可能通风良好,可能的话,应该使用低噪音凉风扇协助散热。如果所用的真空管机有特殊预热装置的话,一定要用。如果没有的话, 不要急著输入音讯,应该先温机二十至三十分钟再使用。如果所用真空管机有特殊关机装置(例如更高速更吵杂的风扇散热),应该在关机前多加利用。此外,还有其他特殊的设计------例如Simply Physics Variac棗可以让电流缓慢递增.

事实上“真空管迷不必消极地承受真空管的麦克风效应与其夭折的寿命。Tube Damper、Tube Coo1er以及Tubesox提供了改善的方式,同时提高了真空管的使用期限。STD能够消除真空管的麦克风效应;Coo1er大幅度延长真空管的寿命;Tubesox则一方面降低真空管之麦克风效应,另一方面也加长真空管之寿命。

再谈TUBESOX Ensemble公司的Mrs Wagner看过我在中文版三月号(Vol.16 No.2,p.176)对于Tubesox之评论之後,打电话与我讨论了一些彼此不同的观点。首先,关于我所说单独一个尺寸不足以适用于各种真空管的说法------值得商榷。他指出Tubesox具有数毫米(mm)的伸缩幅度,所以稍加拉长或推挤无妨。我试看没有错,只要用手指简单地推拉。就能够把Tubesox套妥于各种尺寸的前级真空管上. 第二,关于温度测量的问题: 我发现真空管套上Tubesox之後,在真空管的顶端会有好几度延迟上升的温差。根据Wagner的测试资料,在接近管子插座处(Tubesox的下端)会有小量温度较低的情形。这意味的是虽然真空管平均温度与Tubesox的温度一同上升至某一程度,然而,真空管最热的部份正由Tubesox 散逸著。果真如此的话(我没有尝试重复Wagner的实验) 除了改善真空管音质以外,Tubesox还有延长真空管寿命的功能,在此我怎再度强调的是使用Tubesox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真空管的声音品质,不在于延长使用寿命。装上Tubesox以後,普通的前级用真空管立即摇身一变提升为最高等级的真空管。

展开阅读全文

12AX7/ECC83电子管和选购技巧

全文共 2983 字

+ 加入清单

12AX7/ECC83电子管选购技巧

很多朋友想给自己的音箱或是电子管前级更换老化的电子管。其实我的建议是,如果不是对音色的追求。前级电子管寿命是很长的,一般五年十年都没有问题。有的可以达到三十年的使用寿命。 这里仅对九脚的前级增益管和一些常见电子管厂商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下面先说一下大致的这类增益前级管的分类。

12AX7A这个型号的声音就是参考该厂的美国经典之声

12AX7C这个型号是指中国管的那中厚实的音色,稍微暗淡些

12AX7EH是指以EH为首的俄罗斯或东欧国家的电子管音色

ECC83是指早期如MARSHALL的那样的欧洲管。它们有着更高的真空率,杂音也比12AX7稍微小一点点

7025一般是FENDER早期如60。70年代上使用的军工管

5751这个适合BLUES,增益度很低,声音平滑,杂音小,力度大而有力,声音硬朗反应好。

先说说美国的管子。

JANMilitaryTubes这个牌子大家可能都没听说过,但是在业界也是久负盛名的大厂,以前是个生产军用管的厂家。现在经营着高保真和吉他音箱等电子管的生产。

JANPhilips5751这个管子大家可能没听说过。它有着比12AX7低的增益和平滑的声音。有力,声音硬度大,而且反应迅速。

JANPhilips12AX7WA

JANSylvania12AX7WA

JANRaytheon12AX7WA

JANGE12AX7WA

JANGE12AX7

以上这些我没找到其他资料。所以没法介绍和比较。

GEGENERALELECTRIC美国通用电气估计是无人不知吧。但是它的管子和飞利浦的一样,都是美国产,但可以肯定的是差不多都是Sylvania代工出来的。

GE12AX7这个和其他的没太大区别,但是声音更老一些,增益也不是特别大。很暖的感觉

GE12AX7WA这个声音比较VINTAGE的,但不增益更小,很多FENDER的老箱子都在用。寿命超长,估计用个二十年三十年都可能。。。

GE5751这个声音很平滑,有层次感,有力度,同样寿命超长。

GE的东西价格都很贵,而且现在基本只能在专业的市场上才能找到,是可以用上N年的好东西。

GrooveTubes美国大厂,我们通常说的GT管。也有自己的电子管音箱等。品质的保证,深受FENDER等大厂的青睐。

GT-12AX7-C中国管的特点,温暖肥厚的音色,但不太亮

GT-12AX7-MMullard12AX7/ECC83的再版,采用双三级管设计,动静很大。声音经典。

GT-12AX7-R俄罗斯型的声音,有力度但声音比较紧稍显现代

GT-12AX7-R2采用LONGPLATE结构的俄罗斯管型,声音更硬

GT-12AX7-R3类似于ECC83,甜美饱满的中频。MARSHALL就换它就可以了。推荐

GT-5751M适合于BLUES使用的低增益管子,有力度,有硬度。

GT的管子价格不是很贵一般在25美元左右。货源充足,寿命和品质都很理想。最值得购买的产品之一。比如ZAKK的MARSHALL上就用的全是GT的管子。

SovtekTubes很经典的一个俄罗斯管厂,价格便宜量又足。世界上基本我们知道的所有大的音箱制造商都在使用它出的管子。比如FENDERMARSHALLMESABOOGIEORANGEBOGNERMATCHLESS等等等等。都曾经或正在使用这个牌子提供的高质量电子管产品。

Sovtek12AX7WA使用很广泛的管子,MESA一些箱子就在用它。参数W其实就是代表过去的老声音。有点儿像VINTAGE的那种意思,但不完全是。所以很多大厂喜欢使用12AX7W系列的管子就是因为稍微要比普通管子声音更好些。

Sovtek12AX7WB和WA很相似,但是有明显的撞击声,Rivera、Demeter和Kendrick常用的。

Sovtek12AX7WC最便宜的管子,有些FENDER还有MESA也常使用这个。

Sovtek12AX7LP

Sovtek12AX7LPS这两个LP系列因为采用了LAGERPLATE结构,适得电子管声音更硬,要预热更长时间才能得到干脆而有力的声音。适合BLUES或增益度不是特别大的。

JJAudioTubes-FormerlyTesla这个前东欧共产主义国家的品牌泰斯拉,当时被誉为唯一可以和业界的MullardTubes想抗衡的超便宜电子管生产商,倒闭后转为他人经营,JJ秉承了以前TESLA的很多优点。价格也很便宜。但是寿命不是特别长。没有以前TESLA的那种超级品质了。不过因为价格低廉,所以也是非常推荐的一个品牌。

JJ/TeslaECC803s/Hi-Gain12AX7这个一看就知道,高增益的管子。与传统的12AX7或ECC83不同的是,它具有高增益但低噪音的特性。声音也很保守,听上去很规矩。

JJ/TeslaECC83s/12AX7

JJ/TeslaECC83/12AX7GoldPin这两个型号其实区别也是管脚不同,后者是金管脚,价格也贵。MARSHALL的用户多数可以使用它来替代,非常理想。价格便宜。Ei/EiElitesTubes又是一个前东欧的共产主义国家。。。我们似乎管它叫南联盟或南斯拉夫。便宜又使用的管子,表现一般,寿命一般。

Ei12AX7EliteGold低噪音的管子,MIC上多用。。。

Ei12AX7平滑温暖,表现平平,价格也不高。

EH的常用前级增益管12AX7是分两种的。有金管脚和普通两种。

Electro-Harmonix12AX7GoldPin

Electro-Harmonix12AX7EH

这两种管子理论上没区别,但是金脚的要比普通的贵一倍。寿命也更长些。

因为这个厂以前也是电子管大厂,音色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在业界也被认为是一个经典。

曙光厂也很有意思,只出一种12AX7A的管,但是价格不定。。。因为要给其他国外厂家供货,所以在自己的产品介绍上都没有详细说名。生产的标准也没有严格控制。当然,电子管都是挑出来的,而不是随便买来的。所以,要去买曙光管的朋友,一定要会挑。而且厂里的人知道什么是好管什么是次管。所以价格也差别非常大。从几十元到300多一根的12AX7都是有的。

曙光管在自己的管子上会印有shuguang的字样,但是在国外,更为人知的是它叫SinoChinese。虽然业界用12AX7C来代表中国管,但这个中国厂只生产12AX7A的美国管。。。

还有其他的比如Mullard、RCA还有大名鼎鼎的西电,但是现在都退出市场了基本。有货的话,也都是三四百美元一根的天价。。。这里就不再介绍了。离我们太远。

这些管子只是前级管中用来做增益过载和平滑声音用的。还有诸如12AT712AU712AY7等等我就不介绍了。一般替换吉他音箱前级增益部分的,就是用12AX7/ECC83/7025/5751这样的就可以。一般没有太大的偏压问题。可以直接更换。但12AX7LPS这样的不推荐直接更换使用。当然不同的电路,使用的电压和其受饱和程度时间不同,真空度不同都会使其在使用效果和寿命上有细微差别。所以,自己要明确更换什么样的管子前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音色,而不是随随便便的买一套管子安上就了事。

希望通过这个简单介绍,能使大家对选购电子管有更近一步的认识。由于只花了一个小时来找资料和写这篇介绍,有不足或错误在所难免。欢迎大家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延长电子管寿命三大绝招

全文共 3134 字

+ 加入清单

延长电子管寿命三大绝招

一般名厂的功率管如we 300b、gec kt88、rca 2a3及tung?sol 6550等价钱都十分昂贵,而且除了we 300b外,其他的都已停产达20年以上,日趋罕有,正确使用这些管子以延长其寿命实在甚为必要。一只管子的工作期限与其工作环境如电路设计、电压供应及通风散热等有直接关系,厂方提出的10万工作小时寿命是指在正常且良好的情况下使用而言,同一只管子工作于设计不良的电路上,可以很快老化。单端机所使用的功率管耐用程度比甲乙类推挽机的功率管亦差一大截了。以下是笔者收集到的一些有关延长电子管寿命的方法,多是厂家提供的资料,供电子管机同好参考。 分段灯丝供电处理法功率管的老化是指其电子发射力减少到不能达到设计上的最低要求,此时无论如何调校偏压也不能得到所需的屏流,基本上该管已难以在原来的扩音机上工作,勉强使用也只落得个衰声的效果。如果所用的管子是十分稀有,并且价值不菲的话,则一套略为麻烦但可以大大延长管子工作期限的方法是值得考虑采用的,这套方法称为分段灯丝供电处理法。分段灯丝供电处理法其实是控制灯丝(阴极)的温度,使之能够长时期保持一定的发射力。如图1所示,一套新管子装上扩音机时,最初的200工作小时是将灯丝电压调到管子的特定灯丝电压(100%),例如kt88为6.3v或300b为5v。作用是令管子有足够的温度,使其集气环getter收集管子在制造过程中留在各材料内的残余气体。过了200工作小时后,管子基本上已经稳定了,将灯丝供电调低到95%的值,即由6.3v调到5.9v或5v者则调到4.75v。大量的实际数据证明此时管子的工作期限会提高为其在100%灯丝电压时的2.2倍,即原本10万小时寿命的管子会变为22万小时。直至使用到管子不能提供最低要求的屏流时,将灯丝供电调回100%即6.3v或5v,灯丝电压高了,屏流会因发射力转强而上升,管子又可以再工作一段时期,然后屏流才再回落。此时再将灯丝电压调高0.5%,即调到6.7v或5.25v以增加灯丝温度,管子的发射力便会再度增强一段短时间才回落,至此管子才告功成身退。基本上一只采用此种分段调整灯丝电压法的管子,其工作寿命是会比一只采用正确灯丝电压(6.3v)的管子增加达3倍之多,即由10万小时变成30万小时, 这是经过大量实际运作经验而得出的结论,很多电台的发射管是以这种方法使用的。灯丝电压对直热式管子的发射能力影响甚大,一只6.3v的管子可容许的电压范围只是5.8v至6.7v之间,当其长期工作在6.7v的灯丝供电时,10万小时的寿命会减为6万小时左右,这是由于发射力太活跃而加速了阴极的老化所致。有人会认为管子此时发声劲力十足,虽然是以短命为代价,也是值得的,此乃见仁见智了。相反地如灯丝供电电压太低时,同样会引起大问题,例如灯丝电压降到5.35v时,则一只原本能正常工作10万小时的新管便会缩短到只得2万小时左右,原因是管内的温度不足,反会使管中各结构材料内的残余气体大量释出,其中部分会依附到阴极表面,而阴极表面有残余气体依附的地方会引起物理变化,便永不再发射电子,这样阴极的发射面积便越来越小了,此乃著名的阴极中毒现象。久而久之,管子的发射力便告大降,换句话说,即是衰老了。灯丝的温度既然影响管子的性能是如此之大,准确的灯丝电压供应便十分重要的了。由于电源电压各地不同,以220v地区而言,就有香港的200v和u.k.的230v的分别,一般相差达10%是很平常的。厂机大部分都是设计以220v使用者,如此看来机内灯丝供电在不同地区的改变幅度会达±10%之多,这种情况对管子的耐用显然没有好处。灯丝电压的高低是机主自己的事,厂方是不理会的,扩音机厂只对声音质量有兴趣,笔者见过一台名厂扩音机的灯丝电压竟然高达7v,面对这种情形,机主如果不想年年换电子管,又怎么办呢?看来只有自行调节电压作为补救了。笔者建议给扩音机接驳一只500w的调压器用以调整输入电压,以便得到所需的灯丝电压,调校时应在管座上测量灯丝电压才能得出真正的数值,另外还要加装一个计时器(hour meter)以记录扩音机的工作时间(图2)。这种计时器在每次接通电源就开始计时,关上电源时读数保留着,直至再次加电时又再计时加在原来的读数上,如此就可以知道扩音机工作的总时间了。一套新管子上机时要记下其工作时间,再照上文的提示调校各段时期的灯丝电压,扩音机则要带着此调压器使用。这方法虽然有些不便,但一个500w的调压器及计时器十分便宜,比起一些将来有钱或许也买不到的经典功率管来说,这些不便的支出就微不足道了。

扩音机的软起动法电子管的灯丝在冷却(室温)状态时的阻抗很低,红热时则呈较高阻抗,这种特性令在灯丝电源接通的瞬间流过灯丝的电流十分大,数秒钟后才回复正常,所以常见一些管子在开机的刹那间灯丝突然大亮,然后才慢慢转暗。日子一长,当然对灯丝的耐用没有好处,一般灯丝烧断多与此情形有关,犹幸并不常见。针对这一问题,有人提出一种扩音机的软起动法,原理是开机时减低灯丝电压20%到25%,数秒钟后才恢复正常,这样便可以避开开机时的大电流脉冲,保护了电子管。最简单的软起动法是用一个延时继电器(delay on timer)或电路,配以一只大瓦数电阻,如图3所示连接。延时只需3至5秒,绝对不宜太久,电阻则以能将220v降到175v左右为合适。一般80w的扩音机耗电流约1.5a,则电阻的功率要有80w才能完全使用。阻值约为30Ω。有种电阻有铝质散热壳,体积只有2英寸长及半英寸直径,十分细小,可是要装在散热器上工作,正适合这种用途,软起动法与上文的分段灯丝供电法没有冲突,两者可以一起使用。

改善功率管的通风功率管所产生的热量大,工作时的温度很高,如想管子提供长期而可靠的服务,则管身的温度不能超过200℃。否则管子的结构将会受损。一般扩音机都是采用自然降温的,此时2只功率管的距离便不能太靠近,例如kt88等较大型的功率管,2管一起工作时,管座二个中心点的距离最少要有4英寸相隔,这是gec电子管手册上列明的,可是很多采用kt88或是6550a作输出的名厂机,其管座间的距离竟有少过3英寸者,机内亦没有装置散热风扇,显然是于法不合的,有人会认为没有问题,因为这是设计大师的作品,阁下不相信吗?厂机有这种情形相信是基于几个原因:一、管子温度高使发射力强,声音较劲。二、扩音机的外观及体积所限,不能照足电子管厂的间隔距离要求办事。三、管子耐用与否并非扩音机厂家所关注的要点,最重要是声音质素。在以前各电子管厂仍在大量生产的时候,功率管的价钱都很便宜,而且不愁缺货,电子管的寿命长些短些不是大问题。现在靓电子管渐渐有钱也买不到,作为用家是有必要做些工夫以求管子耐用的,对功率管散热不足的扩音机,似乎只有自行在其旁边加装一个仪器用的超静小风扇。当然不能钻孔装在机壳上,以免破坏全机的价值,最好是可以移动而放在一旁的装置,使名贵的管子能在其可接受的温度下工作。

结语上述三招都是切实可行的延长管子寿命的方法,对扩音机的声音不会有丝毫的影响,即使只使出任何一招。其好处也是立竿见影的,正所谓投资小而收效大也。其中的分段灯丝供电处理法特别适合使用在300b及2a3等30年代设计的直热式功率管上,效果十分显著。对旁热式的管子如kt88等则只有益处而非可以延长三倍的工作寿命。所有三种方法都是使用外部独立装置,不用改机,即使换机时也可以继续在新机上使用。上述几种改善原理都是从eimac、gec等电子管厂的技术资料中得来,虽然实行方式是笔者自己的设想,或许失之于粗糙简陋,但大方向是不会错的,值得向广大发烧友推介。

展开阅读全文

电子管,电子管是怎样工作的

全文共 4505 字

+ 加入清单

电子管,电子管是怎样工作的

电子管是一种在气密性封闭容器(一般为玻璃管)中产生电流传导,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电子流的作用以获得信号放大或振荡的电子器件。早期应用于电视机、收音机扩音机等电子产品中,近年来逐渐被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所取代,但目前在一些高保真音响器材中,仍然使用电子管作为音频功率放大器件(香港人称使用电子管功率放大器为“煲胆”)。

电子管在电器中用字母“V”或“VE”表示,旧标准用字母“G”表示。

电子管引脚的识别

电子管脚的识别

电子管的基本参数

1.灯丝电压:V;

2.灯丝电流:mA;

3.阳极电压:V;

4.阳极电流:mA;

5.栅极电压:V;

6.栅极电流:mA;

7.阴极接入电阻:Ω;

8.输出功率:W;

9.跨导:mA/v;

10.内阻: kΩ。

电子管的发明与盘尼西林以及轮胎的发现一样具有戏剧性:在实验室中靠近窗户几个未清洗的实验皿,不经意从窗外飘来一些霉菌落在实验皿上,科学家惊讶的发现某些落入实验皿中的霉菌,可以抑制坏菌的扩散与成长,加以实验分析之後这种霉菌就成为了有效且使用广泛的抗生素之一;同样的情景也发生在研究橡胶的实验中,偶然打破装在玻璃杯里的硫黄,倒入融化的橡胶液体中,凝固後橡胶变成了坚硬且颇富韧性的材质。电子管当然不是无缘无故做几片金属板封装在抽真空的玻璃瓶里进行实验的,它与发明大王爱迪生有著一段故事。电流与电子流动的方向恰巧相反

在此之前试问一个小问题:电路分析上「电流」的方向与实际上「电子」流动的方向是否相同?答案是否定的,电流与电子流的方向是恰巧相反的。过去的科学家无法观察电子流动的方向,于是统一说法,将电池的某一极设定为正极,其电压为正电压,电流由正极流至负极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由於大家统一说法与作法,因此多年来并没有发生任何冲突之事,直到了近代科学家有了更精良的设备,观察之後遂推翻了之前的说法:「原来电子是由电池的负端流出来的」!(换言之,电子是从扩大机的喇叭负端流出,而从喇叭正端回流的)

身为使用者并不需要在意何者为真,只要按照科学家的结论行事就可以了。说这一段就是因为当初爱迪生发明灯泡之後,发现他生产的灯泡灯丝老是从正极端烧断,于是进一步实验在灯泡中加入一块小金属板,点灯之後将金属板连接电表,分别施以正电压以及负电压,观察电流的情形。

对于当时的科学而言,位于真空状态下且不连接的金属板,不论如何连接是不可能产生电流的,但怪事发生了,爱迪生发现某种物质(其实就是电子)会透过金属板,会从电池的负极腾空「跳」到正极,此发现当然激起更大的实验动机,此现象便称为「爱迪生效应」。这也是科学家首次质疑电流流动的方向,以及自由电子在空间中流动的现象。

金属之所以能导电,就是因为金属的自由电子较多,便于电子的相互流动,因此电子材料必须由导电性佳的材质制成。电子还有个特性,带负电的电子容易受到正电压的吸引,所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又从爱迪生效应中得知,当加热金属物质时,活跃于质子外围的自由电子容易产生游离现象,温度高导致电子活性增强,此时若空间中有一正电压强力吸引,游离的电子就会在空间中流动。基於这几个当时已被了解的知识,弗来明(J.A. Fleming)于1904年制造出第一支二极电子管,李德科士(De Forest Lee)将二极管加以改良,于1907年制造出第一支三极管,既然成功研发了二极管,电子管的应用开始实现,电子管的发展从此一日千里。(详见图1)

screen.width-333) {this.width=screen.width-333;this.title=open new window;}" border=0 ;>

三极管是最基本的电子管

电子管又称「真空管」 (Vacuum Tube),代表玻璃瓶内部抽真空,以利于游离电子的流动,也可有效降低灯丝的氧化损耗。二极管、三极管、五极管,从字面意义代表电子管内部基本「极」的数量。电子管拥有三个最基本的极,第一是「阴极」(Cathode,以K代表):阴极当然是阴性的,它是释放出电子流的地方,它可以是一块金属板或是灯丝本身,当灯丝加热金属板时,电子就会游离而出,散布在小小的真空玻璃瓶里。第二个极是「屏极」(Plate,以P代表),基本上它是电子管最外围的金属板,眼睛见到电子管最外层深灰色或黑色的金属板,通常就是屏极。屏极连接正电压,它负责吸引从阴极散发出来的电子(利用异性相吸的原理),作为电子游离旅行的终点。第三个极为「栅极」(Gird,以G代表),从构造看来,它犹如一圈圈的细线圈,就如同栅栏一般,固定在阴极与屏极之间,电子流必须通过栅极而到屏极,在栅极之间通电压,可以控制电子的流量,它的作用就如同一个水龙头一般,具有流通与阻挡的功能。

引擎运转必须要有燃料,电子管的工作动力为电能。电子管的电极当中,最重要的应属阴极,它负责将电子释放出来,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

最早的电子管由于构造原理简单,直接将灯丝充当阴极使用,换句话说,当灯丝点亮时,由于灯丝温度提高,电子就从灯丝释放出来,经过栅极直奔屏极。这种电子管就叫“直热式电子管”。 300B,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电子管,相较於其他现代化的五极电子管, 300B 的构造简单,输出功率也低。

灯丝(Filament)可以使用不同的材质制成,由于直热式三极管直接将灯丝当作阴极,因此灯丝的特性直接影响著直热式电子管的性能。基本上,电子管的灯丝主要可分成三种材质构成,第一种当然是耐高温的钨丝。将纯度高的钨丝抽成细丝,卷绕在电子管的最内层,通电之後即可升高温度。但钨丝必须加温到两千多度时,电子才能发散,因此以钨丝制成灯丝的电子管点燃时,会发出光辉耀眼的亮度,同时温度高得吓人。别意外,不是电子管要烧掉了,而是它本来如此!但将钨丝点亮需要消耗较大的电力,优点是钨丝甚为耐用,普遍运用于较大功率或长寿命的电子管上。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真空管的寿命可达数万小时,拿来当作家里的灯泡,既耐用又有装饰的作用,一举数得! 另一种灯丝采用钍钨合金,它只须将灯丝加温至一千多度即可工作,相较之下较省电力。最常使用的应为氧化硷土灯丝,它的作法是在灯丝外,涂上一层厚厚的氧化硷土,看起来接近白灰色的物质,它只需要加温至约70度(看起来约为暗红色),即可获得足量的电子,因此工作温度最低、也最节省电力,一般而言只须供应6.3V左右的直流,就可以正常工作。

直热式电子管当然有它天生的优点,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阴极容易因灯丝的温度变化而改变特性。当灯丝电压变动时,或以交流电供应灯丝时,阴极呈现在不稳定的状态下。因此有人主张直热式电子管应采用直流供电,也有人强调必须以交流供电以免损伤阴极,这种争论过去在音响界早已成为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screen.width-333) {this.width=screen.width-333;this.title=open new window;}" border=0 ;>

旁热式电子管的稳定度较高

为了解决直热式电子管的灯丝问题,电子管设计者决定让灯丝与阴极分家独立,在灯丝的旁边套上一圈金属套筒,让灯丝直接对金属板加热,电子从金属板散发出来,这种加热方式就称为「旁热式电子管」。

如此,电子管似乎就稳定许多了,由于金属套筒的体积与储热量高高大于传统的灯丝,因此即使灯丝暂时的温度变动,甚至暂时几秒的停止加热,金属板的温度变化改变有限,这也就是为什么某些电子管机关机之後,它还能唱个十几秒的主要原因。既然阴极与灯丝独立,阴极板必须由灯丝间接加热,于是灯丝再度改成钨丝材质,以求耐久性,并在钨丝外层涂上一层白磁,一方面绝缘,另一方面也有定型的效果。由于间接加热效果较差,阴极金属板上会涂上钍、钡或其他有利于电子发散的物质。也因此,电子管的金属极板看起来总是灰黑色,不像正常的金属板,也由于制作组装时必须仰赖手工,因此金属板上总会留下许多细小的刮痕,用家购买电子管时不必意外担心。

直热式电子管与旁热式电子管使用上的差异呢?对于一般使用者而言是不必在乎直热式电子管与旁热式电子管的不同,但对于设计者而言,旁热式电子管由于间接加热的关系,灯丝电流通常较大,而且旁热式的结构必须对阴极金属板加温,因此开机后有一段缓慢的加温期,如果是前级,则必须做好延时设计,以免开机的脉冲伤了后级。

依据发展的过程来看,最早的电子管当然是直热式的设计,二极管是首先被发展出来的,二极管的功能犹如现在的二极晶体管,具有整流以及收音机内部检波的功能,二极管经过适当的设计,也可以成为稳压管。由于电子管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因此第一支电子管被成功的制造出来之後,就有许多科学家加入研发的工作。第一支三极管在l907年被一位美国科学家成功制造,从此便开启了无线电时代的来临,告别留声机,进入扩大机时代。

screen.width-333) {this.width=screen.width-333;this.title=open new window;}" border=0 ;>

电子管的工作原理

现在,我们更进一步来看看最简单的电子管工作原理。

将一支电子管拆开之後,绘於附图之中,从图可知,当点亮灯丝,灯丝温度逐渐升高,虽然是真空状态,但灯丝温度以辐射热的方式传导至阴极金属板上,等到阴极金属板温度达到电子游离的温度时,电子就会从金属板飞奔而出。此时在电子是带负电的,在屏极加上正电压,电子就会受到吸引而朝屏极金属板飞过去,穿过栅极而形成一电子流。栅极犹如一个开关,当栅极不带电时,电子流会稳定的穿过栅极到达屏极,当在栅极上加入正电压,对于电子是吸引作用,可以增强电子流动的速度与动力;反之在栅极上加入负电压,同性相斥的原理电子必须绕道才能到达屏极,若栅极的结构庞大,则电子流有可能全数被阻隔。

利用栅极可以轻易控制电子流的流量,将输入讯号连接在栅极上,并且加入适当的偏压,并且在屏极串上一个电阻,藉此即可达到讯号放大的目的。电子管也与晶体管一样,具有多种放大形式(事实上,晶体管的放大形式是从电子管延伸过来的应用),结合不同的电子材料如电阻、电感、变压器以及电容等,就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电子产品。

观察电子管的管壁内部可以看到一块类似水银的薄膜黏附在玻璃壁上,这是延长电子管寿命的设计。除了极少部份低压电子管外(并非指工作电压低,而是指电子管内部存在低压气体),大部分的电子管必须抽真空才能正常工作。电子管的接脚为金属脚,虽然以玻璃封装,但玻璃与金属接脚之间仍然有漏气的机会。玻璃管内的金属蒸镀物(即消气剂),会与气体进行作用,它存在的目的就在于吸收气体,以维持电子管内部的真空度。这一层薄薄的金属物氧化之後,会变成白色,表示电子管已经漏气不行了,所以若打破电子管时,这一层蒸镀物质也会变成白色,因此购买老电子管时,也要注意蒸镀物的情况,像水银一样的为佳,若开始苍白、剥落时,就表示这支电子管已经迈入老年了。

screen.width-333) {this.width=screen.width-333;this.title=open new window;}" border=0 ;>

展开阅读全文

发烧音响的电子管保养的借鉴

全文共 4322 字

+ 加入清单

发烧音响电子管保养借鉴

给管子戴上安全套?可行吗?呵呵 电子管吉他功放是否会影响音色???下面专题是从音响论坛拷的,不知对大家有用否?如何散热?开关机次数不能频繁等,如何更换管子?管子的寿命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高手和斑竹都来说说,谢谢。

转贴文章:

一般人面对真空管机器,最大的隐忧就是: 真空管什么时侯该换?特别是一些珍贵的老管子,用坏一只就少一只,再多钱都买不回来.有关真空管的寿命,正常的厂制机交到顾客手中前, 真空管都一定测试过,因为头一百小时其损坏率最高,过了以后大致就没什么问题,只是会随着时间老化而已.过去的观念认为真空管机器越少开关越好,否则真空管寿命会减少,或者在开机瞬间烧毁.对一些老古董机说得通,但新式真空管机在电源部分处理得都不错,一般开机都有延时送电装置,有些灯丝还特别稳压,上述的情况发生的机率实在太小了.另外, 灯丝电压只要是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也没有明显证据说每天开关会减少真空管的寿命,反而是永远不关机状态下, 真空管的老化会比较严重. 一般前级所用的双三极管,每天开机听4个小时(含热机时间),用上数年大概都没有问题,不过你要是频频开关那又另当别论了.据测定, 灯丝电压太高固然会提高素损坏率,但太低了也会降低性能,如果希望延长真空管的寿命,当然仍选择较低电压为益.平时避免频繁插拔管子,用散热套降低温度,做好避震措施,这些也是延长真空管寿命的有效方式.

下面是转贴的参考文献:

音响迷当中有许多属于真空管迷。很不幸的是真空管迷与真空管机为伍的日子里,往往要担心受怕棗深恐自己,心 爱的「管子」不知那一天就那么「不告而去」了;担心在兴致勃勃扭开电源开关之后,那些「管子」突然有甚么不测;担心众多发烧友来访之际,平日好端端的管子竟然恶劣起来;也担心在最不可能发生的时刻居然又出现无所不在的麦克风效应。未雨绸缪,谨防意外,所以我随时都保持著足够替换的真空管安全存量,虽然此乃一种有效的策略,但是不算十分完备棗而且过于昂贵。同时这种近乎坐以待毙的消极方式委实不是最适当的途径,我们应该要有更好的应变措施才对。真空管的内部组件属于机械结构,在实际使用之际,常有振动与共振的现象。当此共振发出显而可闻的声音时,特别称之为「麦克风效应」------此乃真空管最普通且最为人诟病的地方。 解决此一特别问题有一个很好的治疗工具,即AudioQuest公司的Sorbothane Tube Damper,简称STD,详见Stereophile Vo1.16 No.2, Dick Olsher的评论报告。每一STD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很宽很厚的橡皮垫圈。此STD很容易和真空管结合一起,只要把STD套在真空管上,亦即好像替真空管上了厚厚的橡皮圈一样。根据AudioQuest公司的建议,每一对真空管可以套上两个STD,一个在顶部,一个在底部,如此最不会妨碍真空管之散热。不论如何,我试用的结果认为最好的抑振作用是把STD套在接近真空管中央的部位。6DJ8真空管向来有麦克风效应显著的名声;多年来我一直为每一支我所用的6DJ8穿上STD,而且我也为所有的phono级真空管穿上STD。许是因为个人的运气奇佳之缘故,不少真空管迷时常抱怨的麦克风效应问题,我几乎可说不曾遭遇过。然而,这应该归功于我所使用的STD。我认为只要用上STD,自然能够让这个恼人的问题迎刃而解。虽然我不敢说STD绝对可以完全防止麦克风效应,但是基於以往的经验,我深信对所有新的真空管我都应该虔诚恭敬地套上STD。唯一的限制是尺寸方面:Tube Damper只能用于小型真空管,例如6DJ8、12AX7等等.

第二个问题是STD通常无法循环使用,有时候会直接与真空管壁黏在一起,有时候甚至受热而融解。因为Sorbothane的融点很低,所以不能用于热度更高的功率真空管或输出真空管(例如6550、KT88等等)。真空管过热向来是影响真空管寿命的主要原因。有鉴于此,许多相关的产品应运而生,其中之一就是Perkins E1ectro-Acoustic Research Laboratory(简称PEARL)产制的「真空管冷却器」(Tube Cooler)。此Cooler据称可以明显降低真空管玻璃套的操作温度,从而大幅度延长真空管的寿命。详细的理论与解释文件可以直接向PEARL的Bill Perkins索取,他准备了一系列名为Audio Notes的研究论文提供有兴趣的人士参考。

与前述STD不同的是Tube Cooler备有各式各样的尺寸,可用于各种大小不同的真空管上。最常用的是小型的Small-Signal Cooler(适用于6DJ8,12AX7等)以及较大型的Power-Tube Cooler(适用于6550、KT88等)。由于不同工厂生产的真空管往往有不同的尺寸,因此PEARL真空管冷却器可依特定的尺寸制作恰好配合的尺寸。每一Cooler均由黑色坚硬的铜膜组成辐射状的鱼鳍型式,看起来与一般扩大机的散热片十分近似。真空管即插在此Cooler中央,由耐高热的弹性带紧紧圈住并且固定(每一Coo1er有两个矽质弹性圈),此时好像真空管长出向外辐射的鳍一样,每一片鳍均与真空管呈垂直型式。

由于是以铜金属制成,所以Cooler对于真空管内之静电磁场会有不可预测的变化。在某些应用里,有人说对音质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充分发挥应有之效用,PEARL公司特别提供周详的安装解说,每一Cooler可以用三种接地方式单独使用一条导线;接地线两端均接上电阻;或者利用电阻与一个小电容。只要给予接地处理,Cooler即能持续达到延长真空管寿命的目的,不会有任何负面的影响。又由于以金属制作,所以Cooler本身有可能受到振动。此时Cooler上的两个松松圈套一方面使Cooler紧密固定,另一方面又可以当作阻尼,阻止Cooler振动。我在SL-1 Signature以及Model 333高电平前级/ phono级组合里装上这种Cooler之後,得知并无任何明显机械性振动的现象,也没有发现任何内部静电磁场可能被改变而形成的异常效应,装上Cooler之前与之後两者的声音品质并无差异。当然这极可能与Cooler已有良好的接地处理有关,因而使得原本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消失于无形。

改善真空管音质与延长其寿命方面,目前最新上市的是来自Ensemble公司的Tubesox(同样由Dick Olsher在本刊vo1.16 No.2,p.176介绍过)。Tubesox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能够同时处理麦克风效应与热度的问题。每一Tubesox大约1.25寸长,看起来好像是以铜线与一种纤维物质紧密编织而成,而且很像「 中国式手铐」,亦即严刑逼供时用来夹紧犯人手指,使其痛苦不堪的那种刑具。Tubesox之编织结构对于真空管有阻尼作用(防振),其铜线部份则有助于协助真空管玻璃之散热。

Tubesox之纤维部份好象是麦杆纤维,让我有些担心,不知会不会被点燃而酿成火灾。我把我的顾虑告诉Melos公司的George Bischoff,他建议不妨拿一个Tubesox点火烧烧看。于是,我备妥一个烟灰缸,然後点燃火柴。把Tubesox移至火焰当中,奇怪的是Tubesox并未著火。结果发现其纤维乃是Kevlar,难怪老是烧不起来!与Tube Damper一样,Tubesox只能用于小型真空管,例如12AX7、6DJ8等:与STD不同的是Tubesox体积很小,小真空管不论如何安置都可以套上Tubesox ,相对之下,STD或者Cooler均须占用较大的空间,当真空管安置过于紧密时,往往只有Tubesox派得上用场。与STD功用相同的是Tubesox同样紧密地套住真空管,防止其发生机械性振动,因而可以减少那些令人困扰的麦克风效应。虽然Tubesox与Cooler同样利用铜金属当作散热媒介,但是其散热能力显然不如Cooler,毕竟Cooler完全以铜制成,散热面积远大於Tubesox .不过,我没有进行实验去求证上述说法。另一方面, Tubesox所用的铜金属由于份量不多,所以不太可能使真空管内的静电磁场产生任何不可预料的效应,而且也不可能引起共振现象。

以上三种产品均有助于改善真空管的声音品质,并且/或者延长真空管寿命,对于真空管机仍然有一些十分基本的处理事宜值得重视。首先要有良好的通风散热------过热的温度必然缩短真空管寿命。换句话说,真空管机周围要有适当的空间(尤其上方),才可能通风良好,可能的话,应该使用低噪音凉风扇协助散热。如果所用的真空管机有特殊预热装置的话,一定要用。如果没有的话, 不要急著输入音讯,应该先温机二十至三十分钟再使用。如果所用真空管机有特殊关机装置(例如更高速更吵杂的风扇散热),应该在关机前多加利用。此外,还有其他特殊的设计------例如Simply Physics Variac棗可以让电流缓慢递增.

事实上“真空管迷不必消极地承受真空管的麦克风效应与其夭折的寿命。Tube Damper、Tube Coo1er以及Tubesox提供了改善的方式,同时提高了真空管的使用期限。STD能够消除真空管的麦克风效应;Coo1er大幅度延长真空管的寿命;Tubesox则一方面降低真空管之麦克风效应,另一方面也加长真空管之寿命。

再谈TUBESOX Ensemble公司的Mrs Wagner看过我在中文版三月号(Vol.16 No.2,p.176)对于Tubesox之评论之後,打电话与我讨论了一些彼此不同的观点。首先,关于我所说单独一个尺寸不足以适用于各种真空管的说法------值得商榷。他指出Tubesox具有数毫米(mm)的伸缩幅度,所以稍加拉长或推挤无妨。我试看没有错,只要用手指简单地推拉。就能够把Tubesox套妥于各种尺寸的前级真空管上. 第二,关于温度测量的问题: 我发现真空管套上Tubesox之後,在真空管的顶端会有好几度延迟上升的温差。根据Wagner的测试资料,在接近管子插座处(Tubesox的下端)会有小量温度较低的情形。这意味的是虽然真空管平均温度与Tubesox的温度一同上升至某一程度,然而,真空管最热的部份正由Tubesox 散逸著。果真如此的话(我没有尝试重复Wagner的实验) 除了改善真空管音质以外,Tubesox还有延长真空管寿命的功能,在此我怎再度强调的是使用Tubesox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真空管的声音品质,不在于延长使用寿命。装上Tubesox以後,普通的前级用真空管立即摇身一变提升为最高等级的真空管。

展开阅读全文

电子管功放音响怎么保养 电子管功放音响保养方法介绍

全文共 1060 字

+ 加入清单

音响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吧,在我们生活的周边随处可见音响的身影。那么大家一定对音响是有认识的,其实音响的种类很多功能也是有一定差异的,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电子管功放音响的保养相关知识吧。

电子管功放音响

电子管功放音响—电子管功放的发展历程

60年代以前,在声频领域占统治地位的一直是用电子管装置的各种音响设备,放大器也不例外。60年代后期,特别是70年代,可说是电子管最不幸的年代。由于其自身的缺点(体积大、功耗高等),使其渐成淘汰状态,尤其是在国内更是如此。70年代末期,在国外电子管又开始活跃起来。进入80年代电子管放大器越来越盛行。特别是高音质的音源CD机发明后,随着制约电子管放大器的输出变压器技术的进步,电子管放大器能“中和”CD唱机生硬的“数码声”,电子管放大器的地位在提高。加之老年发烧友当年均领略过其优美的放声,它的复出首先得到了这些人的欢迎。在国内外,电子管放大器有时甚至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电子管功放音响—电子管功放音响的保养

在使用上,电子管要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温度的过热必然缩短电子管寿命,所以要尽可能使电子管保持较低的温度。电子管怕振动,所以采取防震措施尽量避免振动也是很重要的。若做到这两点,电子管的使用寿命至少可提高一倍。为此,电子管设备的周围要有适当的空间,尤其是它的上方,以便有良好的对流通风,可能的话可用风扇帮助散热。

电子管阴极在尚未达到要求温度即加上高压电源时,它的阴极将受到损害,同样会缩短电子管寿命。所以电子管设备若有预热装置的话,一定要使用,例如先开灯丝低压电源预热,后开高压电源。假如没有预热装置,那你不要急着将输入信号接入,可将音量关到最小,待先开机20~30分钟进行温机再使用。如果使用旁热式整流管供给整机高压,那正好提供了简单又有效的高压延时。另外,在正常使用时,不要频繁开关电源。

当然,如果对电子管电路进行正确的设计,避免错误运用,就能使电子管不致"英年早逝",电子管使用数以千计的聆听时数应是正常的。电路设计中最常见的错误有电子管灯丝与阴极间的电位差过高、电子管屏极或帘栅极电压运用至最大值、电子管灯丝电压过低或过高、电子管安装位置不当造成电极过热及高压电源没有延时装置等。

以上是小编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电子管功放音响的相关知识,看了小编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音响的种类认识更多了吧。音响的使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同时也是一种生活的享受,电子管功放音响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我们必须注重保养,对于音乐发烧和具备经济条件的人可以选择哦。

展开阅读全文

电子管功放与晶体管功放哪个好 电子管功放与晶体管功放区别

全文共 2255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电子管音频功率放大器,以其卓越的重放音质,广受HiFi发烧友的青睐。市售成品电子管功放动辄数千元,乃至上万元,如此高价是大多数爱好者无法企及的。

【电子管功放】电子管功放与晶体管功放哪个好 怎样延长电子管功放使用寿命

电子管功放与晶体管功放哪个好

工作特点电路结构

晶体管放大器是在低电压大电流下工作,功放级的工作电压在几十伏之内,而电流达几安或数十安。电路设计上多采用直耦式(OCL、BTL等)无输出 变压器 电路,输出功率可以做得很大,可达数百瓦,各项电性能都做得很高。

电子管放大器是在高电压、低电流状态下工作。末极功放管的屏极电压可达到400-500V甚至上千伏,而流过电子管的电流仅几十毫安至几百毫安。输入动态范围大,转换速率快。

电子管放大器大多是采用分立元件、手工搭线、焊接,效率低,成本高。而晶体放大器多是采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相结合方式,广泛使用印刷电路板,效率高,焊接质量稳定,电性能指标高。

功率储备与抗过载能力

高保真放大器动态范围应做到120dB,这样才能满足声响从轻微到高潮顶峰的需要,放大器输出不削波,因此放大器要有足够的功率储备量。如果音频电压的动态范围为3:1,因功率与电压平方成正比,所以其功率动态范围即为9:1。也就是说功率为90W的功放,要达到高保真放音只能开到10W。因此,晶体管放大器需要有很大的功率储备,才不会出现过载失真,一旦过载,其失真几乎成垂直线上升,严重时能损坏晶体管。电子管放大器抗过载能力远比晶体管放大器强。如发生过载,其音乐信号巅峰只是变得比正常波形滑,声音听不出有多大程度的变坏。而对晶体管放大器来说,此时将出现削波,音质明显变坏。

开环指标与瞬态特性

电子管功放的开环指标优于晶体管,不需加深度的负反馈,不加相位补偿电容也能稳定地工作,因而其动态指标优于晶体管功放。晶体管功放的开环增益量(未加负反馈前的增益量)往往很大,它的优良的电声指标,是依靠加了很大量的负反馈来达到的,为了抑制寄生振荡,晶体管功放中又常常采用滞后补偿,这就带来了明显的瞬态互调畸变,严重地影响音质。

效率、寿命与成本

电子管放大器在重量、效率、寿命方面比晶体管放大器不占优势。电子管寿命较低,使用一两千小时后某些技术指标明显下降。而晶体管及集成电路寿命却要长得多。另外,电子管放大器耗电高,又常常工作在甲类状态,更降低了效率,但基不存在瞬态互调失真、开关失真及交越失真等有害音质的因素。在成本方面,对同一档次的放大器,电子管功放一般明显高于晶体管功放。主要原因是电子管、输出变压器成本高,及电子管功放生产工艺不易自动化,生产效率低等。这在发达国家尢为明显。

放大器与扬声器的匹配

晶体管放大器的输出内阻往往比电子管功放小的多,它的阻尼系数fd很大,可达到100-200以上,而电子管功放的fd最大也不过为10-20。因此功放类型不同,应搭配不同的扬声器。扬声器出厂时应标明fd,以便人们选配。如果把适合电子管功放阻尼系数的扬声器接在晶体管放大器上,则扬声器的电阻尼过大,瞬态响应会变劣,音质明显下降。反之,适合高阻尼系数的扬声器接在电子管功率放大器上,则由于欠阻尼,音质也不会好。总之,阻尼系数一定要合适,即要求放大器与扬声器得到合理匹配。

音质

由于以上提到的以及未提到的种种原因,电子管功放音质明显优于晶体管功放。晶体管功放听起来高频、中高频有偏多感觉,低频感觉偏少,晶体管功放听起来声音较硬,特别是低频声不够柔和,而高频声又显得尖刺、发燥,听起来有时感到高频段存在着交越畸变。当频率增高而音量又很大时,这些现象就更加明显。但晶体管功放的动态大、速度快,特别适宜于表现动态大一些的音乐。至于表现枪炮和雷电声当然更优于电子管功放了。

电子管功放的音质总的来说是柔和动听,具体一点说,电子管功放低频声柔和清晰,高频声纤细雨而洁净。表现人声是其强项,也因此更贵。

选购的考虑

既然电子管放大器能与晶体管放大器平分天下,那么其必有优越性存在。而晶体管放大器采用的新技术似乎明显优于电子管。因而到目前为止,晶体管放大器在声频领域仍然占有明显优势,而且由于其自身缺点的存在,而正在设法减少与回避这些自身的缺点。比如各种场效应管的越来越多的应用,甲类放大形式迅速地增多等都是与电子管放大器抗争的有效措施。

怎样延长电子管功放使用寿命

在使用上,电子管要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温度的过热必然缩短电子管寿命,所以要尽可能使电子管保持较低的温度。电子管怕振动,所以采取防震措施尽量避免振动也是很重要的。若做到这两点,电子管的使用寿命至少可提高一倍。为此,电子管设备的周围要有适当的空间,尤其是它的上方,以便有良好的对流通风,可能的话可用 风扇 帮助散热。

电子管阴极在尚未达到要求温度即加上高压电源时,它的阴极将受到损害,同样会缩短电子管寿命。所以电子管设备若有预热装置的话,一定要使用,例如先开灯丝低压电源预热,后开高压电源。假如没有预热装置,那你不要急着将输入信号接入,可将音量关到最小,待先开机20~30分钟进行温机再使用。如果使用旁热式整流管供给整机高压,那正好提供了简单又有效的高压延时。另外,在正常使用时,不要频繁开关电源。

当然,如果对电子管电路进行正确的设计,避免错误运用,就能使电子管不致"英年早逝",电子管使用数以千计的聆听时数应是正常的。电路设计中最常见的错误有电子管灯丝与阴极间的电位差过高、电子管屏极或帘栅极电压运用至最大值、电子管灯丝电压过低或过高、电子管安装位置不当造成电极过热及高压电源没有延时装置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