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沙沟

沙沟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沙沟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沙沟问题。

分享

浏览

572

文章

9

大沙沟遗址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沙沟遗址位于永登县城关镇五渠村西北约800米,庄浪河西岸二级台地,北临大沙沟,西依将军山。地表东高西低,北部地势下凹,整个台地地势较为平缓。遗址南北长500米、东西长40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遗址中部有一条贯通遗址南北的水渠,水渠南端东侧断面上可见文化堆积,文化层长约18米,文化层厚0.18—0.45米,距地表0.9—1.3米。地表均有陶片分布,地表采集到的标本,可辨识的器形有罐、盆、钵等,彩陶纹饰多为黑、红两色的平行线纹、折线、宽带纹等,属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该遗址于1958年发现发掘,出土文物有单孔石刀、石凿、双耳罐,现藏永登县博物馆。大沙沟遗址对研究永登庄浪河流域新石器文化聚落分布、文化谱系有重要的考古价值。198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关镇:永登县城关镇位于永登县境中心,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全省42个全国重点镇之一。南距省城兰州113公里,北至武威市167公里,是河西走廊的门户。总面积73平方公里,是永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城关镇海拔2109米,全年无霜期120天,年均降水量为3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全镇共辖6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4个社。

展开阅读全文

沙沟大鱼圆

全文共 1596 字

+ 加入清单

沙沟大鱼

地处里下河腹部的兴化西北部,有个风景秀丽的千年水乡古镇――沙沟。这里地处五县、市交界中心,芦苇成片、沟河纵横,盛产鱼虾,历史上有“金沙沟”之称。然而,这里最有名气的还是当地的乡土特产——沙沟大鱼圆。

地道的沙沟人戏称鱼圆为“鱼驼子”,是因为它的外形圆滑、饱满。沙沟人喜欢食鱼圆不但是鱼圆鲜美,还因为鱼圆寓意着年年有余、团团圆圆的吉祥内涵。

沙沟鱼圆外表色泽金黄,内面肉色雪白,吃起来鲜嫩爽口、油而不腻、风味独特,确是酒宴中的上等佳肴。

沙沟鱼圆选用沙沟湖产的新鲜的白鱼或青鱼为原料,因为这两种鱼肉鲜嫩且出肉率高。具体加工方法是:取一条鲜活的青鱼宰杀后洗净后,

用刀剔除鱼皮鱼刺取其精肉,经人工崭剁成细肉泥,再加淀粉、姜葱末、佐料由人工在盆中反复搅获,最后由操作人右手用羹匙舀一勺鱼泥到左手的虎口部,经虎口挤出成圆形状,再由右手的羹匙接入放到油锅中,先用稍大的火油炸,后用文火煎成。一般一斤重的青鱼可以加工20-25个鱼圆。制作鱼圆在配料比例上很讲究,一般一斤鱼肉放三钱盐,7-7.5两水,淀粉一两二钱

,姜葱末少许。其中水和盐的比例最为重要,水多了鱼圆会老,水少了鱼圆又会嫩。盐多盐少都会直接影响到鱼圆的口味和韧性。上酒席的鱼圆以现炸现吃为最佳,其色、香、味俱佳;冷却后的鱼圆用上等汤汁,辅之笋片、茨菇片、木耳片等烩制,其味道鲜美可口,别有一番风味。

每当贵客临门,好客的沙沟人总要买上几条鲜鱼,做上一盆鱼圆,配上其它菜肴热闹一番。至于庆贺生日、结婚定亲、新居落成等喜事更不必谈了,可以说在沙沟无鱼圆上桌莫称酒席了。许多外地来沙的宾客品尝过沙沟鱼圆总是赞不绝口,少不了总要带上一些回去给亲朋好友分享。特别是过年过节,沙沟镇上家家户户做鱼圆,大街小巷传出的有节奏的崭鱼声,恰似一台大型的打击乐会,那真是沙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沙沟鱼圆历史悠久,其产生相传于明末清初,古石梁镇(沙沟古称石梁)有一方姓民厨与一张姓平民合开一家名曰“同春楼酒馆”俗称方腊子茶馆。方腊子擅长做鱼菜,尤以鱼茸制作的菜肴最佳,在此基础上经过他的高超厨艺和改进,此时,鱼圆的制作技艺雏形已初步形成

继方大厨之后,经进数代厨师的传承和改进,沙沟鱼圆的制作烹饪技艺越来越成熟,已形成独特制作方法和配料模式。单说解放后就出现了一大批做鱼圆的高手,象已故的姜甫仁、江宝珍、吴士林、盛常青等名厨,他们制作的鱼圆风格独特、各有千秋。其中要数江宝珍的鱼圆最有特色,他当时供职于沙沟人民公社食堂。有一次有位-来沙沟检查工作,品尝过他做的鱼圆后十分赞赏,几番邀请他到北京去工作,由于他思乡情重舍不得离家才未能成行。新一代的厨师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出现了许多制作鱼圆的能人,象新世纪大酒店的沈龙友、粮贸酒家的郑德富、青年饭店的姜俊华、永宁菜馆的吴永林等厨师。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新世纪大酒店的中年厨师沈龙友,他在继承传统鱼圆制作方法的同时,在鱼肉的加工、配料、用油及制作等工艺上潜心研究,大胆探索,取得了新的进展。他采用鱼肉先冷冻后机器绞肉,替代了传统人工崭鱼的低效率工作,他采用剔除红鱼肉,用葱白替代葱叶和用纯猪油煎炸的方法,制作出的鱼圆里外雪白、圆滑而爽口,鲜嫩且有韧性,吃起来鲜美可口、令人叫绝。受到了众多行家和广大顾客的一致好评。使沙沟鱼圆的制作工艺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岁月悠悠,斗转星移,现代社会新的烹饪方式已溶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现代菜肴的五花八门、品种丰富,但鱼圆作为传统菜不但被保留下来,而且始终作为一道主菜出现在沙沟酒席桌上。这几年随着现代流通的深入,沙沟鱼圆也走出了镇门,一些打工簇将制作鱼圆的绝活带到了四面八方,“沙沟大鱼圆”的广告条幅、戗牌出现在兴化、泰州、扬州、苏锡常乃至上海的菜市场。小小鱼圆,拓宽了许多人的就业渠道,让更多的城市人品尝到水乡的这一传统特产,与此同时也提高了沙沟这一古老的水乡小镇的知名度。

展开阅读全文

沙沟芋头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沙沟芋头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沙沟芋头孝河藕、塘崖大米香满口”,这是被人们誉为“沂蒙三宝”的三大土特产。其中沙沟芋头和塘崖大米就出自临沂市罗庄区的册山街道和高都街道。沂蒙三宝的第一宝、已有300多年种植历史的沙沟芋头.

【沙沟芋头】 临沂市册山乡的房家沙沟、白家沙沟、顾家沙沟、唐家沙沟、刘家沙沟,盛产芋

头,因其产量高、质量好而闻名遐迩。群众中早就有“沙沟芋头孝河藕,塘崖大米香满口”的评价。

关于沙沟芋头,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清初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偕母赴京上任。路经

沙沟,母病不能同行,只得将母留在当地,嘱托白家沙沟名医白之隽为其诊治。月余,张急赴沙沟接

母,见母不仅病愈,而且面部红润,气色极好,甚为惊喜,忙问其故。母曰:“除医家精心诊治照料

外,我一日三餐,芋头蘸白糖,味美食香,得益不小。”张听母言,不仅自己亲口品尝,还买下许多

带至京城分送同僚共享,凡尝者皆赞不绝口,沙沟芋头也由此声名远扬。

沙沟芋头母大块多,短粗肥大,干面筋道,味美适口,向有“沙沟芋头好孩儿”的美称。据当地

群众介绍,这与土质和栽培技术有关。这一带濒临沂河,土壤多系冲积层沙壤土,质地疏松沃腴,透

气透水性强,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适宜芋头的生长。

现在,沙沟一带家家户户仍有种植芋头的习惯,一般亩产可达1500~2000公斤。除自己食用外,

多余部分拿到市场出售,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沙沟湖水杉公园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沙沟湖水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沙沟湖水杉公园,位于邳州市扬州路西侧,南临长江路,北依兴国路,总占地4000余亩。园内绿化面积近3000亩,栽有各类经济果树数十种。区内建有陇欣阁、新--大门、玉带桥、亭台、亲水平台、曲廊、游乐场、垂钓中心等多处景观及服务设施。公园的四个大门及亭台廊阁,整体风格以新--为主,造型古朴浑厚,体现了汉代建筑的雄浑典雅之美,以阕为造型的北大门高28.95米,被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刘庆柱所长称为“天下第一阙”。公园正中间的高达78米的陇鑫阁,酷似汉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祖先的皇家建筑,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游人不禁生发感慨:“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展开阅读全文

沙沟镇焦山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焦山

位于沙沟镇楼窝村东北,海拔265.4米。清《峄县志》记载:“焦山,县西北50公里,砠山也,童无草木,望之若焦,其阴有壑焉。旁皆峭壁,水出石穴,汇为潭,清波溅索,曲折流沙砾间。雨后泉涌。”称焦山泉,泉水汇于黑峪水库,流入宏图河。焦山是南部通往新城的咽喉,区位明显。

沙沟镇:枣庄市薛城区辖镇。明设城置巡检司、守备营,清设都司,后置镇,1958年属滕县临城公社,1961年改沙沟公社,1984年改镇。距区府7.5公里。面积25.8平方公里,人口2.6万。京沪铁路104国道过境。辖沙沟一村、二村、三村、四村和东五、西五、郭洼、杨庄、狄庄、潘庄、袁河、乔庙、戚庄、古庄、李庄、东郭、西郭、黄楼、班井、关庙、杜塘、黎旭、唐庄、李楼、庞庄、马。

展开阅读全文

沙沟遗址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沙沟遗址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沙沟遗址

位于薛城区沙沟镇东北约300米处,遗址分布在河流两岸高出河床约2米的平坦土地上,沙沟河从遗址中部自东向西穿过,将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岸遗址已被村庄覆盖,北岸遗址部分被民房覆盖。整个遗址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400米,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1992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沟镇:枣庄市薛城区辖镇。明设城置巡检司、守备营,清设都司,后置镇,1958年属滕县临城公社,1961年改沙沟公社,1984年改镇。距区府7.5公里。面积25.8平方公里,人口2.6万。京沪铁路104国道过境。辖沙沟一村、二村、三村、四村和东五、西五、郭洼、杨庄、狄庄、潘庄、袁河、乔庙、戚庄、古庄、李庄、东郭、西郭、黄楼、班井、关庙、杜塘、黎旭、唐庄、李楼、庞庄、马。

展开阅读全文

前沙沟遗址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沙沟遗址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前沙沟遗址位于莒南县团林镇前沙沟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 2006年12月7日,前沙沟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团林镇:团林镇地处临沂、日照、连云港三市交界处,北靠兖石铁路、东临204国道及同三高速公路,辖41个行政村,4.2万口人,面积81.5平方公里。该镇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建起了临沂茶叶高科技示范园和德福堂中草药研发基地,形成茶、桑林、果菜3个万亩园,1996年3月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活动组委会授予该镇“中国茶叶之乡”荣誉称号。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打造近海临港开。

展开阅读全文

冷家沙沟遗址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冷家沙沟遗址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冷家沙沟遗址】位于城阳区夏庄街道冷家沙沟村西,遗址东端压在冷家沙沟村下,西至贾家营村,南临白沙河,中有公路通过。地势东高西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遗址长约250米,南北宽200米。1981年12月文物普查时发现,1982年再次调查,发现一批石器和残陶器,其中一件黑陶片厚仅1.5毫米。从发现遗物分析,时代为龙山文化晚期至岳石文化时期,现保存完好。1984年崂山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2月12日,入选青岛市第十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夏庄街道:夏庄街道2009年,夏庄街道在区委、区0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创新、超越、实干、争一流”的总要求,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生产总值完成96亿元,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1.65亿元,增长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增长27%;实际利用内资19.2亿元,增长13.7%;到账外资完成3300万美元,增长2。

展开阅读全文

王沙沟石窟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沙沟石窟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沙沟石窟

时代:明

地点:米脂县银州镇王沙沟村

保护范围:东以石窑后山(沙梁山)200米为界,南以孙氏坐化娘娘庙南墙为界,西以210国道为界,北以沙梁山北山脚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东以A区外延300米为界,南以A区外延280米为界(王沙沟村王永延二层楼背墙为界),西以无定河畔为界,北以A区外延100米为界(罗汉殿石窑山)。

2008年,王沙沟石窟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