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拱桥

拱桥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拱桥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拱桥问题。

分享

浏览

5164

文章

15

卢沟桥是不是拱桥

全文共 1698 字

+ 加入清单

卢沟桥拱桥,卢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的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卢沟桥建筑结构

卢沟桥桥面略呈弧形,两端较低,中间隆起。桥墩、拱券以及望柱、栏板、抱鼓石、华表等都用天然石英砂岩及大理石砌筑,而桥面却是用天然花岗岩巨大条石铺设的。

卢沟桥桥下河床铺设几米厚的鹅卵石和石英砂,整个桥体砌筑其上十分坚实稳固。桥墩平面呈平底船形,北为上游,是进水面,砌筑分水尖,状若船头,长4.5-5.2米,约占桥墩四分之一。在每个分水尖的前端,各装有一根三角铸铁,边宽26厘米,锐角向外,以减轻洪流和冰块冲击,保护分水尖的稳定。在分水尖上面,又盖了六层分水石板,称风凰台,下两层挑出,以上各层逐次收进,高1.83米,既加固了分水尖的稳定性,对桥墩的承载压力也起到了平衡作用。

卢沟桥桥墩南面顺水,砌作流线型,形似船尾,以分散水流,减轻洪流对券洞的压力。桥面的大理石护栏,是由281根望柱和279块栏板交替组成的。南侧望柱141根,栏板140块;北侧望柱140根,栏板139块。

卢沟桥望柱和栏板石迎面雕有精美的花卉图案,望柱项端各雕有一头大石狮,在其头上、足下或胸前背后又雕有一些小石狮。桥两端作为抱鼓石用的,东端是两头大石狮,西端是两头大石象,身躯硕大,憨态可掬。在顶栏石狮、石象之外,各竖华表一个,高4.65米,下设八角须弥座,上穿云板石,莲座圆盘之上雕有一头石狮,迎向桥外、神态自若,有如迎送行人。

卢沟桥东端北侧立有乾隆御笔“卢沟晓月”碑,及碑亭。

康熙皇帝重修卢沟桥碑立于碑亭之外。乾隆皇帝重修卢沟桥碑立于桥西端北侧。

卢沟桥桥面两旁有石栏杆,栏杆望柱头上雕刻着石狮子,桥头立有石制华表。石栏杆共有279个,南面为139个。栏板平均高度约85厘米,断面呈现下大上小的形状,底厚约23-30厘米,顶端厚约20-25厘米,收分表现较为明显。栏板内部涵盖了立枋、瘿项等几部分。寻杖呈八边形,但去掉了四角,瘿项部分并非镂空,隐约展示出瓶形,造型粗壮,同明清时期的宝瓶风格有着较大差异。花纹大多为云头图案,表现出简约的特点,体现出《营造法式》石栏杆的“云拱”之味。裙板部分的构件囊括了上枋及装板等,同明清时期石栏板风格相像,不过整体扁平化特点明显,中部未设置立枋。另外就是部分暗红色砂石,雕刻有宝瓶荷叶,风化程度尚可,推测为康乾时代所做;最后是某些较新的石质,雕刻不够精细,推测制作时期约为晚清至解放前。因其数多,且小狮子多雕于隐蔽处,故明代即有“卢沟桥的狮子一数不清”的歇后语。金元时期的石狮身躯比较瘦长,狮子头比例特别大,显得脑袋大,面部较窄,嘴巴上翘,下巴不丰满,嘴部微微张开,但总体上雕刻的狮嘴中间不掏空,类似一种假的张开。腿也特别短,前腿上还有些鳞状的盔甲纹。头上卷毛不甚高凸,全神贯注,颈部系带飘逸。头前挂一个小铃。这些都是金元时期狮子的特征。明代的石狮身躯稍微粗短,或足踏绣球,或足踏小狮,或身上有小狮。狮子嘴部张开,舌头向上舔着,嘴方且大,中间是空的。清代的石狮突胸张嘴,雕刻细腻,身上间有小狮,颈下有一宽大的系带,卷毛非常高凸。雕刻的纹路比较深,神情的表现主要在脸部,眼睛拉长,眯缝着眼。这时候的狮子应该说不像以前那么凶猛。雕工精细,身上的花纹包括铃铛上的花纹都刻得相当细。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的石狮外表甚新,雕刻比较粗陋,狮子后头卷发变大了,以前都是九圈十圈,现在就一圈两圈。狮嘴、鼻子、眼睛不刻那么深了,明显很随意的,没有什么比例。所用石质颜色不。这些雕刻上的变化,反映出这个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处于动荡和萧条之中。新中国成立之后,对卢沟桥的石狮子进行了多次大修或翻修。但是在修缮时没有按照原来的数据去翻刻。石料选择的标准也不同,有好有坏,参差不齐。总体来说,卢沟桥上的501个石狮子历经金、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各个时期的修补,融汇了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成为一座自金代以来历朝石雕艺术的博物馆。

卢沟桥是不是拱桥

卢沟桥是一座联拱石造桥,卢沟桥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展开阅读全文

小排拱桥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小排拱桥为邵武文物保护单位。

小排拱桥位于邵武市沿山镇红路村,时代为宋代。

小排拱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路村: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7°15′—117°24′,北纬27°14′—27°26′。地处邵武西北部,与光泽县、金坑乡接壤,距镇区10公里,距市区28公里。政区划分:1958年成立沿山公社神宿大队,1965年改为红路大队,1984年改为红路村。辖街上、邓家、小排、黄家窠等4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人口面积:全村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53亩,。

展开阅读全文

锦江拱桥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锦江拱桥为湘东区文物保护单位。

锦江拱桥位于麻山镇景星村景岗组,年代为宋代,类别为古建筑。

2012年3月29日,湘东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20米、南10米、西10米、北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30米、南40米、西50米、北30米。

麻山镇:萍乡市湘东区辖镇。1958年置麻山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改镇。位于区境东部,镇府驻麻山村,距区府10公里。面积39平方公里,人口3.6万。萍(乡)白(竺)、麻(山)腊(市)等公路过境。辖麻山、新塘、小桥、大山、善洲、桐田、津源、景星、下横、岭背、三山、连山、高车、横岗、汶泉、中坪、桃源、苏坊、茶溪、船形、仙峰21个村委会。地处丘陵地带,萍水河流经境。

展开阅读全文

清代拱桥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1)众埠阳岗桥 众埠阳岗桥位于众埠镇倪家村,桥长42米,宽6米,为三孔石拱桥,单孔跨度7米。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两端各有七米长斜坡作引桥。桥西桥栏均用青石砌成。桥东建有一亭,内存高2米青石大桥碑两块。据桥碑载,此桥是连接乐平、弋阳、德兴的主要陆路通道。1983年10月公布为乐平县文物保护单位。

(2)涌山金坊桥 金坊桥位于涌山镇车溪村,桥长72米,宽8米,为五孔石拱桥,单孔跨度11米。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桥上立有一座八棱经幢。据车溪《朱氏宗谱》载,桥上原有亭宇25间,可惜今天已无遗存。1983年10月公布为乐平县文物保护单位。

(3)上徐饮泉桥 饮泉桥位于塔前镇上徐村前??溪河水下口。桥长40米,宽6米,三孔石桥,单孔跨度7米。该桥正中嵌一方扇形石碑,题“乾隆壬辰冬月上浣”,书“饮泉桥”。桥之一侧是座神峰山,山中有数处树包石,石包树奇景。

(4)下徐报春桥 报春桥位于塔前镇下徐村前??溪河水上口,桥长40米,宽6米,三孔石桥,单孔跨度7米。桥碑题“乾隆六十年十月六日”,书“报春桥”。桥之一头沿金沟坞古驿道十余里通横路,另一头沿鲁丹街古驿道十余里通浮梁。

(5)山下赛泉桥 赛泉桥位于塔前镇山下村前??溪河水下口,桥长40米,宽6米,三孔石桥,单孔跨度7米。桥碑题“嘉庆戊寅冬月吉旦”,书“赛泉桥”,跋“合族有士募资建造”。桥之两头设有直径大小不一的风轮水车三架,是为经年椿臼瓷石的作坊。饮泉桥,报春桥,赛泉桥,座落在乐平塔科丘盆地的??溪河西支上游,三桥相望不出一公里,乾嘉盛世建造。

(6)石潭村单孔石桥 单孔石桥位于涌山镇石潭村,桥长12米、宽4米,拱跨7米。据桥碑载,此桥始建宋元之际,是乐平北乡进入婺源、浮梁的必经之路。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按原制重造,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复修。

(7)陈家卜村板石桥 石板长桥位于礼林镇陈家村,桥长百余米,桥墩24节,每节3.5米,宽1米。据传该桥有200余年历史。

(8)永镇桥 永镇桥位于双田镇横路村口南,旧墩三开平板式石桥。全长20米,三条长石板拼铺宽1米。谱载永镇桥始建清乾隆年间,清道光二十年丁末冬月重修。桥向往南直通县城。

展开阅读全文

伶仃湾拱桥

全文共 187 字

+ 加入清单

•外伶仃岛的标志性建筑物,“拱桥渡水”为伶仃八景之一,许多游客来此拍照留念。

景点介绍

伶仃湾拱桥位于外伶仃岛的伶仃湾广场上,离码头不远处,是整个岛屿的标志性建筑。天气晴好的时候,拱桥配上蓝天白云,成为了岛上靓丽的一道风景线,许多游客都会来此拍照留念,“拱桥渡水”也是伶仃八景之一。

地址:珠海市外伶仃岛上

类型:桥

游玩时间: 建议5-10分钟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展开阅读全文

拱桥岭遗址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拱桥遗址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拱桥岭遗址位于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樟市村委拱桥岭村北面的山丘。年代为商周。1982年发现。遗址面积4000平方米。经试掘,文化内涵分两期。第一期文化发现有柱洞、灰坑遗迹。陶器多为泥质陶,可辨器类有尊、罐、鼎等,纹饰有重圈纹、云雷纹、曲折纹、方格纹、长方格纹、编织纹等。石器有梯形锛、镞以及一些经打击的石块。属商时期。第二期文化陶器烧造火候很高,器类主要是瓮、罐,纹饰有夔纹、云雷纹、曲折纹、方格凸点纹、篦点纹等。属西周至春秋时期。

1984年曲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樟市村:曲江区樟市镇樟市村位于樟市镇中部,下辖26个村小组,共有916户4309人。全村有水田4890多亩,旱地3750多亩,主要种植优质谷、花生、竹笋。当地特产是优质谷、竹笋。。

展开阅读全文

金华拱桥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金华拱桥为马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金华拱桥位于马山县乔利乡乔利街西约100米,时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

2011年,金华拱桥被公布为马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乔利乡:乔利乡位于马山县西部,与本县的白山、林圩、周鹿镇及大化、都安两县接壤,乡政府驻地距马山县城12公里,距大化县城14公里,都南高速公路和大化至马山二级路呈十字型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全乡共辖10个行政村,111个自然屯,辖区总面积172.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42.4公顷; 2009年年末总人口约3.85万人,外出务工人员9000人左右。2010年农民人。

展开阅读全文

下巴拱桥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下巴拱桥为马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下巴拱桥位于马山县白山镇大同村下巴屯,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

1989年,下巴拱桥被公布为马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大同村:大同村位于马山县白山镇南部,距县城约2公里,辖10个自然屯,共有890多户4300多人。耕地面积3200多亩,其中水田2400多亩。全村设有党总支部1个,党支部6个,共有党员85人,其中男64名,女21名,流动党员20多人。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大同村党总支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引导群众发家致富,建立下岭、东关、百榜屯莲。

展开阅读全文

旧圩拱桥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旧圩拱桥为马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旧圩拱桥位于马山县古零镇扬圩旧街,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

1989年,旧圩拱桥被公布为马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古零镇:古零镇位于马山县东部、大明山北麓,东与上林县西燕、镇圩乡接壤,西与白山镇相靠,南与武鸣县两江镇为邻,北与加方乡、古寨乡相连,镇政府驻地距马山县城22公里。全镇共辖14个行政村,504个村民小组,辖区总面积255.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75.93公顷,其中水田837.13公顷,旱地1938.8公顷,总人口50705人,居住有汉、壮、瑶、仫佬、侗、黎等六个民。

展开阅读全文

思练双拱桥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拱桥位于思练镇牌坊村头的练江上,始建于明万历年十一年(1583),土官莫镇威建。久坍塌,乾隆十六年(1751),土知县莫景隆按原样重建。该桥用青石方料干砌,无灰浆勾缝。一礅双拱,上铺石板和条石栏杆,造型古雅。桥身长36米,呈阶梯形,两头各有石阶l0余级,桥面宽3.3米,是思练西部村民赶思练街必经之处。民国初年,桥又坍塌。民国14年,乡绅刘联辉等发起捐款,按原样再次重建,仍保持明代桥梁建筑风格。桥下流水清澈,桥拱倒影,波光摇曳,故有“双拱摇波”之美称,为思练八景之一。l984年此桥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达县高拱桥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拱桥位于达县大风乡政府所在地街头,东西横跨明月江,是连接大风、檀木等乡的交通要道。远处看去,形如弯弓,近处相观,桥水倒影,若初月悬天,雄伟壮观,一百多年前就被誉为“郡诸桥之冠”。据民国《达县县志》记载:唐代以来,这里是沟通达县、开江、万县、梁平线的要道,明代建有铁索桥。拱桥建于清同治7年(1866年),筹资建桥时,“麋米万元”,故又有“万元桥”之称。该桥为单拱大跨度飞架石桥,桥长45米,高27米,面宽10.3米,均用青石砌成半圆形拱。从桥头上拱顶,两端共有石梯76级,坡度六十五度。桥两侧石栏高1米,为糯米和石灰拌浆交错相连,至拱顶化为弧形。拱顶桥面呈瓦背形,宽9米,长6米。桥两头的引桥是用石板铺成的8×9的平坝。民国《达县县志》记载:桥下原有铜钟一对,每遇风吹,嗡嗡长鸣,数里可闻。桥的两端原各置有2.5米高,座围3米的石狮一对,相视嬉戏,跃跃欲奔,两岸的石壁上还各建二郎庙一座,庙内各有威武雄伟的二郎神,只可惜这些镇桥之宝皆失于鼠辈、毁于“文革”。可幸的是大桥经历了百多年的沧 海桑田,依然挺立,至今完好如故。为了保护大桥,公路另辟其道,达开公路从桥旁蜿蜒远伸,但是越来越多的游人对大风高拱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建桥工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该桥为达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大风高拱桥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大风拱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高拱桥位于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大风乡政府所在地街头,东西横跨明月江,是连接大风、檀木等乡的交通要道。远处看去,形如弯弓,近处相观,桥水倒影,若初月悬天,雄伟壮观,一百多年前被誉为“郡诸桥之冠”。

高拱桥建于清同治7年(1866年),筹资建桥时,“麋米万元”,故又有“万元桥”之称。该桥为单拱大跨度飞架石桥,桥长45米,高27米,面宽10.3米,均用青石砌成半圆形拱。从桥头上拱顶,两端共有石梯76级,坡度六十五度。桥两侧石栏高1米,为糯米和石灰拌浆交错相连,至拱顶化为弧形。拱顶桥面呈瓦背形,宽9米,长6米。桥两头的引桥是用石板铺成的8×9的平坝。大桥经历了百多年的沧海桑田,依然挺立,至今完好如故。

为了保护大桥,公路另辟其道,达开公路从桥旁蜿蜒远伸,但是越来越多的游人对大风高拱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建桥工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该桥为达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展开阅读全文

拉巴拱桥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简介

这座18世纪的输水拱桥,是过去里约热内卢夜生活的象征。灵感取自里斯本的自由输水桥的拉巴拱桥,系由黑人奴隶和原住民在1719至1725年间建成。这座拱桥高64公尺,长270公尺,用巴西花岗石、石灰、沙和鱼油建成。目的在于输送圣安东纽山上的卡里欧卡河的水到圣达特里萨区卡里欧卡广场的一座喷水池.

不过,自1896年起,拱桥上面铺设了一条路轨车轨道,变成连接二区的桥梁。1995年,拉巴拱桥和轨道都被翻新,一直到今天,路轨车依然是圣达特里萨区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

巴西巴西利亚

展开阅读全文

摩托罗拉路由器M1:拱桥形状设计 外置4根天线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摩托罗拉要发布路由器的消息已不胫而走,根据官方微博曝光的产品预告海报可知,产品名为“摩路由”。近日微博“C科技”又曝光了一组“摩路由”的谍照,话不多说先上图。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摩路由”采用外置4天线,整体拱桥形状设计,产品型号为M1,机身没有设计多余的按键。同时可以看出,机身接口采用现行路由器的主流配置,或是内置了4个百兆LAN口和一个百兆WAN口,疑面向高端家庭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包装盒上,右下角写有“Beta样机”字样,说明摩路由还在测试阶段,但也说明具体上市时间应该也不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

拱桥式锻炼要领 腰部拱桥运动怎么做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拱桥跟一字马一样,可以靠伸展身体,逐步练成!跟住以下动作,可以帮助伸展腰背,改善腰痛以及姿势不正,非常适合长期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你!初学者不用勉强自己做到全部动作,可以按自己的身体状况作出调整。

另可看看(6个动作帮你练一字马)。

腰部拱桥运动怎么做

先做热身运动!向左右两侧伸展,维持5秒。

手抓住腿,腰向后弯,维持6秒。初学者可以稍微调整姿势,不用勉强自己。

脚伸直,双手着地,维持7秒。

右脚伸直,左脚屈向右边,身体向右边压,维持10秒。做完后换另一边。

手撑地,腰向后弯。每次10秒,重复做2次。

头向后仰,屈膝,头和脚尽量靠近,维持10秒。

手抓住脚,腹部尽量朝头部方向伸展,维持10秒。

双脚跪地,弯腰,手抓住脚,维持15秒。

双手撑地,抬高臀部。双脚交替踮起脚尖,做6次。

双手撑地,踮起脚尖,膝盖离地,维持10秒。

手靠墙,弯腰,身体尽量向下移,然后回到一开始的姿势,重复做3次。

手伸直,胸贴墙,伸展腰部,维持14秒。

手抓住脚,头和腿尽量靠近。做2次,每次5秒。

双膝跪地,头垂下,背部向上弯曲,维持5秒。慢慢抬头,背部向下弯曲,维持5秒。

做拱桥,尽量用手撑起身体,维持5-10秒。

合上双脚,臀部稍微向下移,维持4秒。休息一会,然后重复一次。

腹部贴住大腿,双手伸直,放松。

拱桥运动的好处

久坐工作的人,如办公室白领、司机等,坐着的时候,腰部往往会不自主地向前弯曲,腰部、背部的肌肉处于紧张收缩的“工作”状态。时间长了,这些肌肉会积聚大量工作时产生的代谢废物,刺激局部神经感受器,就会产生腰酸背痛的症状。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进行拱桥运动时,会使腰背部的肌肉产生强烈的收缩、放松,能够强烈挤压肌肉内的血管,促进血液流动,有利于局部积累的大量代谢废物被排走。因此,做完这两个动作后,肌肉的感觉会变得舒服。此外,长期坚持这两个动作,使腰肌强壮,肌肉的耐久性增加,肌肉就不易发生劳损,不会出现腰痛的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