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归顺

归顺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归顺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归顺问题。

分享

浏览

527

文章

4

庞德原是西凉马超手下副将 为什么选择归顺曹操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是对马超的怨念,第二是对曹操的感激,第三是对妻子和儿子的顾忌。这三个原因让他选择留在曹操的身边,凭借着自己的勇猛也能够得到曹操的一致认可,甚至还可以让家人得到曹魏政权的优待,这么做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自己的家人着想。

对马超的怨念

庞德在年轻时一直跟随着马超的父亲以及马超。那个时候的马超并不具备优势,相反是一个极为落魄之人,但庞德却始终没有背叛,一直表现的忠心耿耿。马超在汉中郁郁不得志想要寻找机会,后来就独自一个人去了益州,把庞德独自一个人留在汉中。马超的突然出走,导致庞德的日子极为尴尬,每天都如同是如履薄冰一般。此时的庞德内心自然会有一些怨念,如果不是马超突然这么做,自己也不至于会如此的尴尬。

对曹操的感激

庞德后来就选择跟随在张鲁的身边,曹操是一个知人善任之人,在面对庞德时非常不错。庞德是一个极为勇猛之人,后来凭借着个人的实力还能够成为将军。当然曹操给的这一些待遇或许比不上原本的部下,但比起之前的领导,曹操的所作所为已经让庞德感激涕零。自然愿意为曹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对妻儿的顾及

在开启樊城之战时,庞德的妻子还有孩子都留在魏国。而一旦自己投降,这意味着家人的处境比较尴尬,随时都可能会有性命危险。作为叛臣的家属,相信在魏国是不会受到待见的。庞德自然就会选择留在曹操的身边,一旦自己成为忠烈之士,妻子和孩子会成为烈士的家属,能有效得到曹魏政权的优待。意味着在后期能拥有着较好的保障,有效避免多方面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张辽若归顺刘备,他能进入五虎将吗?

全文共 2654 字

+ 加入清单

张辽很多人应该也都是比较熟悉的了,作为曹魏的大将之一,张辽可以说是立下过赫赫战功,是一个绝对不能小觑的人物。不过既然是武将,自然会有一些排名,张辽在曹魏大将中,被后世人列为五子良将之首,当然这个排名也是根据他在本国大将中的战绩来看的,而与五子良将相对应的,蜀国也有五虎上将,但是同样的,两者之间的武力值都是根据他们在本国的大将之中的表现来排名的,那如果说张辽也归顺了刘备,在蜀国中,他能不能排入到五虎上将之列呢?张辽的武力值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西蜀的五虎将名气很大,这五个人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他们可以说是代表西蜀的最高战斗力,在蜀国都是十分勇猛的武将,他们为蜀国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功劳。这些都是刘备手底下的名将,但是三国人才辈出,还有许多优秀的将领在别人的手下,就比如张辽。说到张辽,就不得不提及和他相关的一个人,吕布。吕布可以说是三国第一名将。1.张辽的实力

如今有一句话“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见人们对于吕布的评价是多么高,张辽作为吕布的手下,他的实力自然也是很强。从另一方面来看,当时张辽跟随吕布出战,因为一些意外导致吕布身亡,那张辽自然成了俘虏,因为当时关羽在曹操阵营里面,有了吕布的求情,张辽才幸免于难。读过三国,知道吕布虽然武艺高强,但却是个十分骄傲自满的人,他有点看不起比自己弱小的人,但是对于将军张辽,他一直以来都是十分爱惜的,关羽和张辽关系很好,他甚至说张辽的武艺不在他之下。

连骄傲自满对关羽都这么说了,可见张辽的实力并非泛泛之辈,毕竟关羽是不会和比自己弱很多的人做朋友的。那我们不妨做一些假设,既然张辽这么厉害,又和关羽关系这么好,如果归顺了刘备,自然又是一员大将,但事实是相反的,这对于刘备来说也是损失。但如果他归顺刘备,会成为西蜀五虎将之一吗?答案自然是不能的,因为他们五个人可以评上五虎将,实力肯定也不差,在这其中有四位都是年轻力壮的勇士,只要黄忠是老将,可能体力方面有所跟不上。2.关羽黄忠实力对等

但是在实力方面就不输他们四个,黄忠也是关羽很敬佩的人,关羽曾经也和黄忠进行过大战,两个人的实力对等,大战很多回合都不分胜负,虽然最后是黄忠败下阵来,因为他的体力不行,但如果黄忠正当盛年和关羽交战,想必关羽也奈何不了他。再看看其他的四位,关羽不用多说,张飞被别人称作万人敌,和吕布都能打得不相上下,赵云可以凭一己之力对抗数万曹军。然后在谈到马超。

三国时流行一句“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是三国猛将的汇总,马超能够在里面排上名,他也是很强的。还可以通过一个中间人来看,这个人就是文丑。当时文丑和张辽对战,可以说没有花费太大的精力就把张辽打败了,可是在他和关羽对战的时候,他自己也知道打不过关羽,甚至都不敢和关羽对战。所以从这里看来张辽和关羽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大到几乎秒杀张辽却不敢和关羽对战,所以说他即使在刘备手底下也不会被评上五虎将。3.张辽能成为五虎上将之首吗

个人认为张辽当不上五虎上将之首,最多排第三,最少有关羽、张飞这两人能排在张辽前面,分析原因如下。

其一,关羽、张飞作为刘备的结拜兄弟,早已内定前两名,张辽最多排第三。

公元184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相遇于涿州,情投意合,越聊越投机,准备在张飞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结为异姓兄弟,一同参军,报效国家,平定黄巾余党。他们摆好祭品,论岁数,刘备最大,为大哥,关羽次之,为二哥,张飞最小,为三弟。他们一个头磕在地上,发誓“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祭拜天地完毕后,杀猪宰羊,招兵买马,招募了300多人。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

他们也是这么做的,刘关张三人一同打黄巾,战吕布,援徐州陶谦。在打下蜀汉基业时,刘备兑现诺言,将荆州交给关羽镇守,将阆中交给张飞坐镇。公元219年,刘备取得汉中后,自称汉中时,封五虎上将,前两位是关羽、张飞。别人即使功劳再大,也得靠边站。刘备没有曹操的曹氏、夏侯氏宗亲大将,却有关羽、张飞这两位异姓兄弟,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刘关张三人好得,连顿号都没有。

关羽、张飞就如同曹操的宗亲大将,啥好事都是他俩的。如这次大封文武大臣,关羽和张飞牢牢占据前两名,剩下的三个席位给别人竞争。因此,如果张辽归顺刘备,他即使立再大的功劳,也排不在关羽、张飞任何一个人的前面。这就和他在曹魏阵营是一个道理,他在曹魏立下了超一流的战功,却只得到了二流的官职,已经做到了外姓大将的顶峰,可是无论官职、爵位,还是待遇,他和曹魏宗亲大将相比还差得太远。

其次,张辽也不一定能得到刘备的重用,成不了五虎上将之首。

我们知道,刘备出身于草莽之间,身边的朋友大多是小混混。他比较喜欢武将,尤其是在遇到关羽、张飞等万人敌后,对他们非常器重,认为天下是靠武将夺取的,那些文人谋士无关大局。这就是刘备的用人理念,他对武将特别器重,对文官特别轻视。

如刘备早期没有一个像样的谋士,只有简雍、糜竺、孙乾之流,直到遇到徐庶、诸葛亮,他才对人生有了清晰的规划。徐庶化名单福,帮助刘备练兵,大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诸葛亮隆中对为刘备规划路线。这时,刘备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才逐渐开始重用、重视谋士文臣。

张辽是五子良将之首,曹魏的五子良将,主要侧重于谋略,武功相应次要。他如果归顺刘备,应该不如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些武夫们受到重用。这从刘备没有封魏延为五虎上将可知,魏延是蜀汉少有的以谋略见长的武将。他在汉中实施“重门之策”,使曹魏不能越雷池一步。

在诸葛亮第一次伐魏时,魏延向诸葛亮提出“子午谷奇谋”,准备带领五千士兵,走子午谷,奇袭长安,在潼关和诸葛亮大军会师。可惜的是,这个千古奇谋,被谨小慎微的诸葛亮否决了。如果诸葛亮采用“子午谷奇谋”,逐鹿中原,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

总结:如果张辽归顺刘备,不一定能得到刘备重用,肯定排不进五虎上将之首,他能排第三,就已经是极致了。主要就是以上两个原因,第一个为刘备已经内定关羽、张飞两个结拜兄弟为五虎上将第一和第二,第二个原因为刘备重武轻文思想,不一定会重用以谋略见长的张辽。因此,张辽如果归顺刘备,他的竞争对手是赵云、马超、黄忠等人,他可能超过这些人,位列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韩遂是靠什么起家的?韩遂选择归顺曹操的目的是什么?

全文共 1126 字

+ 加入清单

韩遂也算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之一,虽然实力并不算非常强劲,但也不能小看。韩遂和马腾原本都归顺曹操,但是马超却让韩遂抗曹,最后还失败了。看的出来韩遂也并不想制作一个为曹操打工的人,而是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方之霸,或者成立自己的国都。当然当时每位大军阀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最后能做到的也只有三位。

汉灵帝死后,洛阳形势越发混乱。先是大将军何进被杀、袁绍诛杀宦官,然后是董卓进京掌握政权,废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由于董卓这支劲旅离开凉州,因此,尽管皇甫嵩的军队仍与韩遂等对抗,但也使得凉州各割据势力的压力骤然得到缓解。

此时的韩遂集团将何去何从呢?《后汉书•董卓传》中说:“卓之入关,要韩遂﹑马腾共谋山东。”作为昨日不共戴天的死敌投来的橄榄枝,韩遂“见天下方乱,亦欲倚卓起兵。”为了表示诚意,韩遂和马腾也迅速行动起来:“遂、腾率众诣长安。会卓死,李等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腾为征西将军,遣屯。”

通过“率众诣长安”的举动,韩遂集团终于完成了转型。由以前的非法武装变成了镇西将军属下的政府军了。韩遂也终于顶着镇西将军的头衔风风光光地回到了故乡金城。而其真实的目的还是之前的“见天下方乱,亦欲倚卓起兵”。并不是向东汉政权投降,只是想利用此举为日后在凉州及三辅地区的割据寻找一个合法的理由。

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马腾与当时控制中央政府的李傕、郭汜交恶,刀兵相见。韩遂与马腾合兵一处,共同对抗李傕、郭汜。这场战争,除了有马腾与李傕之间的私人恩怨之外,还有汉末朝臣和地方诸侯的影子。

《后汉书•董卓传》中说,参与这场战争的除了马腾、韩遂之外,尚有前凉州刺史种邵、侍中马宇、右中郎将刘范、中郎将杜禀等朝中官吏;《后汉书•刘焉传》中也记载:“兴平元年,征西将军马腾与范谋诛李傕,焉遣叟兵五千助之。”

诸多力量的介入,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所谓马、李之间的私人恩怨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这场集合了多种政治势力参加的战争的真正目的,对于马腾、韩遂而言,既可以赢得勤王的美誉,为自己的将来谋得更大的政治利益,又可以展示自己的势力,削弱甚至消灭李傕、郭汜的力量,以便独霸凉州。

在这场战争中,韩遂还与李傕、郭汜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樊稠有一段意味深长的传话:“天下反复未可知,相与州里,今虽小违,要当大同,欲共一言。”这就更加说明了韩遂对于这场战争的投机心理。

尽管这场战争以韩遂和马腾的失败而结束,但由于始作俑者是马腾而非韩遂,因此相对来说韩遂的损失也就比较小。而且事后韩遂和马腾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李傕、郭汜在这场战争之后,发现了马腾、韩遂等凉州地方势力对自己的潜在威胁,不得不进行安抚,任命马腾为安狄将军,韩遂为安降将军,这也就等于再一次正式承认了两人在凉州及三辅地区的合法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曹操想要的三位武将只有一位归顺 曹操有多想得到关羽?

全文共 1056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欣赏关羽众所周知,一直都想把关羽招入麾下,但是关羽太过忠诚始终不肯背叛刘备。最后关羽死后曹操也是非常伤心,曹操爱人才也广纳人才,所以懂得心心相惜,只是曹操形象还不是100%的完美,至少为人有点杀戮成性。其实曹操一直都想得到的三位武将只有一位归顺,还成了他的贴身保镖,毕竟想要曹操死的人太多,一不小心就会被暗杀。

曹操虽然是一代英雄豪杰,但是前面还得加个“奸”字,谓之奸雄。人们不喜欢曹操,主要是因为他不符合正统观念。但是曹操统一半个中国,历史功绩在那儿摆着呢。今天咱们主要不是要评价曹操,而是说一说他的一个优点——爱惜人才。在曹操集团可以说名将如云,但是他还嫌不够,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招揽人才。你知道他最想得到的将领都有谁吗?

第一位是关羽。关羽的知名度不用说,他在三国里边,不说是最厉害的武将,起码也应该说是之一。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长于谋略,是一位儒将。更重要的是此人最讲情义,后人尊之为武圣,就是因为这一点。相比之下,吕布武艺要在关羽之上,但是此人没有操守,只有匹夫之勇,曹操根本看不上,所以才会毫不怜惜地杀掉。曹操亲眼目睹关羽斩华雄,后来又见他为自己屡建奇功,深知他的勇武和气魄,而曹操更看重的是他对刘备的情义。为了留住关羽,曹操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但是,他怎么能竞争得过刘备?所以这又暴露了曹操的不明智。但不管怎么说,曹操想得到关羽,那种心情可以说是太迫切了。

第二位赵云。刘备集团在长板被曹操打败,赵云负责保护刘备的妻儿。他孤身一人在曹操百万军中,七进七出,怀里还揣着幼主。曹操在山上看赵云杀自己的士兵如同割草,并且亲眼看他杀死自己的五十员战将,曹操不但不恨赵云还爱惜得不得了,于是下令活捉赵云。与其说是要活捉赵云,不如说是怕伤害了他。但是想活捉赵云哪有那么容易?这道命令不管曹操的目的是什么,至少客观上保护了赵云,让赵云安全冲出重围。当赵云把幼主交给刘备的时候,刘备居然把孩子摔在地上,他爱赵云胜过爱自己的孩子!把个赵云感动得稀里哗啦。就这君臣关系,曹操还想得到赵云,岂不是大白天做梦?

第三位典韦。典韦是曹操的警卫,可以说是曹操最忠诚最得力的警卫员。那他整天伴随左右,又何谈曹操最想得到呢,因为后来曹操永远失去了他。典韦因为膂力过人,又英勇无畏,被曹操提拔为校尉,做了曹的贴身保镖。在跟吕布作战时,仰赖典韦的拼死保护,让曹操躲过一劫。后来张绣叛曹,突袭曹操营寨,典韦为了保护曹操,死于乱军之中。典韦死后,曹操痛心不已,亲自祭奠,为之痛哭。并对左右说,我失去儿子、侄儿都没有这么伤心,足见曹操多么爱惜此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