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宣战

宣战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宣战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宣战问题。

分享

浏览

3906

文章

7

中国历史上唯一向全世界宣战的是谁?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慈禧太后

1900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廿五,当时中国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做了一件空前绝后的大事——向全世界宣战。慈禧在《诏书》中信誓旦旦地说:“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慈禧是晚清重要的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给后人的印象一直都是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使华夏大地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何以如此硬气,竟向全世界宣战呢?

起因源于一起假消息。

当时的大臣荣禄说各国的使节对慈禧剿灭义和团的态度不满,准备要联合起来“勒令慈禧太后归政”(归政:归还政权的意思),由光绪皇帝主持对义和团的剿灭。慈禧太后听后一瞬间老泪纵横,她悲痛的说:我的丈夫就是被他们逼死的,现在洋人还想要我的老命啊,只有一条路了,和洋人死拼到底,要死大家一起死。

慈禧在《诏书》中说信誓旦旦地说:"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如此气势,完全不是那个丧权辱国的老佛爷作风。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诏书,正式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匈十一国列强同时宣战。《对万国宣战诏书》名义上是光绪皇帝颁布,但大清朝的实际掌权者是慈禧老佛爷,所以说1900年对全世界宣战的人是慈禧。

虽热清朝军队人数更多,但士兵战斗力、士气都可谓是历史最低,而且由于武器差距悬殊过大,接下来的战争就是一边倒的局面。7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天津;8月2日,自天津沿运河两岸进发,不久,占领廊坊;8月14日凌晨,来到北京城外向北京发起总攻,仅仅两天后,就基本占领北京全城。

慈禧太后的这次宣战,完全不是出于民族大义、保家卫国等思想,只是为了保全自己利益所做的个人斗争,只不过她拉上了腐朽的清朝。这次宣战的清朝显然是败者,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清朝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再一次割地赔款,无数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

全文共 322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因为她是我们唯一能生存的地方。我们离不开阳光,离不开植物,离不开氧气,也离不开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希望大家喜欢。

世界环境日历年主题

70年代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 )

1975年:人类居住(Human Settlements)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Water: Vital Resource for Life)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Ozone 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 Degradation;Firewood)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79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Only 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80年代

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A New Challenge 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Ground Water; 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保境识 Ten 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Managing and Disposing Hazardous Waste: Acid Rain and Energy)

1984年:沙漠化(Desertification)

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Youth: 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1986年:环境与和平(A Tree for Peace)

1987年:环境与居住(Environment and Shelter: More Than A Roof)

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When 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 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

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ning)

90年代

1990年:儿童与环境(Children and the Environment)

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Climate Change. Need for Global Partnership)

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Only One Earth, Care and Share)

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Poverty and the Environment -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

1994年: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庭(One Earth One Family)

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We the Peoples: United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For Life on Earth)

1998年: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For Life on Earth - Save Our Seas)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Our Earth - Our Future - Just Save It!)

21世纪

2000年:环境千年,行动起来(2000 The Environment Millennium - Time to Act)

世界环境保护日2001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Connect with the World Wide Web of life)

2002年:让地球充满生机(Give Earth a Chance)

2003年:水--二十亿人生于它!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Water - 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

2004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责(Wanted! Seas and Oceans——Dead or Alive? )

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Green Cities---Plan for the Planet)

向污染宣战是我国2014年的主题

2014年: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Raise your voice not the sea level)

中国主题:向污染宣战

世界环境日环境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一些物种消失。所以说,生物多样性是在不断变化的。 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在中国,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大约已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约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大约还有398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约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慈禧太后为什么硬要向西方列强宣战?真正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295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慈禧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慈禧太后是中国古代史上算的上是一位非常老奸巨猾的人物,当然了,在慈禧太后在位期间,当时的皇帝是光绪帝,与其说光绪帝是皇帝,还不如说是被慈溪太后掌握的一个工具而已。当时的光绪帝没有任何权利,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慈禧太后为什么硬要向西方列强宣战呢?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1861年,清朝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与慈安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又称西太后,上徽号曰慈禧皇太后,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除掉顾命八大臣。同治即位后,以圣母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自光绪年间,宫中及朝廷开始以“老佛爷”尊称之。慈禧太后因丧权辱国而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为什么她在二十世纪初叶曾经不顾一切地向西方列强宣战呢?其中究竟有什么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光绪二十六年,即公元1900年6月21日,当时掌控大清王朝的实际军政大权的慈禧太后作了一件空前绝后的大事,就是向全世界宣战。慈禧在《诏书》中说信誓旦旦地说:“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如此君临天下的气魄,完全不是那个丧权辱国的老佛爷作风。当然,这也是一件令史学界匪夷所思的事情,因为此前三十年的时候,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的时候,慈禧太后的丈夫咸丰皇帝就是被洋鬼子们逼着一路小跑到了热河承德避暑山庄避难,然后才一命呜呼的。记忆犹新的慈禧不会不记得洋人的厉害,更不会忘记仅仅发生在五年前的甲午战争的惨败之痛,难道年逾花甲的她会改弦更张、挺起了腰杆做大清的皇太后了吗?

作为一个已统驭中国历史四十年的女人,慈禧当然不会改变她的一贯作风。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她做出这个敢于和外国人叫板的举动的呢?据唐德刚先生在《晚清七十年》里的说法,慈禧太后的突然法飙,是因为一封假情报所引起的。那么这是怎样的一封假情报呢?这事还得从她最信任的奴才荣禄说起。还是在5月20日,慈禧太后在御前会议经过一番商议,决定召回李鸿章和袁世凯,意在和洋人讲和,赔点银子,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就在这天的深夜,一个黑影急匆匆的敲开荣禄家的大门,荣禄起来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心腹江苏粮道罗嘉杰的儿子,奉父亲之命星夜赶来告密。罗公子带来一个令荣禄大为震惊的消息:各国公使已经联合决定,“勒令皇太后归政”,荣禄听后大惊失色,手足无措。他很清楚自己在戊戌政变里所发挥的作用,如果十一国勒令皇太后归政,光绪帝复出,自己就是十个脑袋,也得搬家了!

这可真是个难熬的夜晚啊!荣禄彷徨终夜,天刚蒙蒙亮,就紧急入宫禀告慈禧太后。这一下,轮到老太后魂飞魄散了!慈禧太后是知道洋人厉害的,当年他的丈夫咸丰皇帝可不就是给洋人逼死在热河的?现在她终于明白,洋人不肯朝贺王储的原因,原来是要逼她归政,拥光绪帝复出!如今一切都明白了,慈禧太后最担心的这个可能,想不到如今竟然要成为事实。

当时慈禧太后不禁老泪纵横,悲愤交集,洋人这是在要她的老命!如今的一条路,只能是和洋人拼了!要毁灭就大家一起去死吧!在自尽之前,慈禧太后此时哪里还管得了什么大清江山和万千黎民百姓?

在翌日清晨的御前会议上,慈禧太后泣不成声,语无伦次。当她把这个消息公布后,全场惊愕。据说端王以下的亲贵二十余人,竟相拥哭成一片!激动之余,这些北京的当权派们发誓要效忠皇太后,不惜一切和洋人拼了。慈禧太后也说,“既然战亦亡,不战亦亡,等亡也,一战而亡不犹愈乎?”

就这样,第二次御前会议,居然变成了“战前总动员”。于是京师九门大开,义和团大批进京,日夜不绝。其实,慈禧太后此时已经在大清的政坛上呼风唤雨四十年,何至于这次如此冲动呢?美国历史学家摩尔斯也说,“太后一向做事是留有余地的,但只有这次她这个政治家却只剩下女人家了。”也许,迫其归政,是打中慈禧,也是一切独裁者的要害了。

然而令慈禧始料不及的是,荣禄的得到的是一份假情报。那么,这个弄得皇宫内院鸡飞狗跳的假情报是哪里来的呢?后来查此来源,原来是在上海英商所办的英文报纸《北华捷报》(North-ChinaDairyNews)上发表的一篇社论,后来此文又转载在《字林西报》上。可能是在此文刊登前,被报社华裔职工获悉,辗转被粮道罗嘉杰所悉,结果被添油加醋当成情报给汇报了。

历史往往无数的偶然性构成的,一念之差,生灵涂炭,夫庸何言?事实上,慈禧太后虽然一时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但还是留有余地的。下令进攻各国驻华使馆,也许只是想胁迫各国公使撤回归政要求。何况,即使把洋公使给拼掉,到时候她也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借口推托,把责任往诸将身上一推了事。后来证明她就是这么干的。但问题是,各国公使们哪里知道有什么要求归政的要求,在清兵的进攻之下,他们也只能选择抵抗待援了!

身为武卫军头领的荣禄也不是傻瓜,他知道万一到时把使馆夷为平地,杀死公使,洋人要是追究起来,那可不是好玩的。于是乎,从一开始荣禄就装病在家,把袁世凯全是德式装备的武卫右军调开。后来上面逼得紧了,就让董福祥的甘军去拼命打。

在广州观战的李鸿章听说此事后,不由哈哈大笑,在接见媒体朋友时候说,“使馆无恙,大家尽管放心!”原来,以董福祥土匪军的能力,是不可能攻下使馆的。理由很简单,董福祥的军队没有西洋大炮,有的都是些土制大炮,只听炮声轰轰响,却不见炮弹在哪里!再说,诡计多端的荣禄见慈禧太后的对外政策前后反复,矛盾百出,一会高调宣战,一会却又送进西瓜蔬菜慰问品,自己怎么着也得给自己留条后路。于是,荣禄不仅消极对待战事,而且还“里通外国”。他令人假扮盗匪,大量接济使馆内军火子弹,那可都是崭新的德国军火,而不是甘军的土火药!

最令人可笑的是,当董福祥的甘军猛攻使馆十数天并不笺进展而一筹莫展的时候,端王载漪以太后上谕的方式,调来武卫中军分统张怀芝派“开花大炮”前来助战。张分统军人出身,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后来的“贿选总统”曹锟,就是他的老同学。

刚开始助战的时候,张怀芝还真的以为自己立功的机会到了。要知道,这德制“开花大炮”威力巨大,是当时德国最新的武器,只三五炮下去,就足可将使馆夷为平地!但是正当要下令开炮的时候,张怀芝忽然又觉得不妥:万一这炮声一响,后果就无法收拾了!于是他又下令缓发,自己立马奔上司荣禄那里去,非要荣大人下手谕作为命令的证据。荣禄是个老狐狸,当然不肯亲自发命令,最后被缠不过,只好说,“横竖炮声一响,里面是听得见的!”荣禄所说的“里面”就是指皇宫里的。

张怀芝听后一下就明白了。回去后他谎称炮位不准,需要重新准,调整后把目标定在了使馆后的空地,一时间众炮齐发,好不热闹!各国使馆虽然是受了一夜虚惊,但坐在宫中的慈禧太后在隆隆炮声中不禁露出得意的笑容。这位张怀芝大人果然不是愚笨之人,一阵假炮便受到了慈禧太后的垂青,后来一路做到大清朝的山东巡抚,以至民国后还做过山东督军。

慈禧对外宣战50天后,一大队打着英国旗帜的印度锡克兵冲进了北京的街头巷尾,为各国的使馆解了围。就这样,仗打完了,慈禧也乐了,因为她非但没有被当做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被洋人惩办,反而继续垂帘听政,做大清王朝的太上皇。一份捕风捉影的假情报,带给慈禧的只是几天不舒心的日子,但带给中国人民的却是深重的苦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二战中第一个向俄国宣战的是哪个国家?

全文共 149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二战时期的俄国其实还是很强大的,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二战时期如果有人攻打你的话,他会做出宣战的,那么当时的饿过很强大,谁又敢正式的向俄国宣战呢?其实还真的是有的,而且还是并不知名的国家了,多的不说了,小编下面就给大家来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具体的原因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

1944年7月5日作为世界第二小国的圣马力诺正式向我国宣战,它是第一个向我国宣战的国家。

日本为什么没有向我国宣战呢?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日战了14年。怎么说日本都该是第一个向我国宣战的国家。其实,事实是:

日本不宣而战

日本因发展资本主义困难,急需对外扩张。它极力推行军国主义,把目标瞄准了中国。1931年,日军找了个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日战争正式开始。蒋介石和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日本占领东北,并不断对中国进行侵吞。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而中国向日方宣战是在1941年的12月份,与此同时,中国也向与日军同盟的德国、意大利宣战。

日本为什么不宣而战?不宣而战对日本来说既能得到好处,又能更好地行动。

1,日本利用借口发动侵略战争,本来就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如果宣布战争不仅会遭到国内反战人士的反对,而且会遭到国际舆论的谴责和制裁。这样落人口实,不打自招,它才不会授人以柄,足见日本的阴险。

2,有《海牙公约》卡着呢,如果两国宣战,侵略方就会受到国际制裁,不再提供军用物资的进口。日本不宣战,可免受国际法的制约。对于资源匮乏的日本来说,就可以无忧地向美国等国家进口石油、钢铁、机械设备等大量的军用物资,以满足日本海外战争的目标,日本自然选择不宣二战。

3,抗战爆发后,由于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改变侵略方式,扶持汪精卫傀儡政权。日本人认定汪伪政权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并在1940年11月与之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日本不承认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代表中国,怎么会对“自己人”宣战呢?

4,不宣战,日本就可以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进行狡辩,更好地玩文字游戏而免收战争的制裁。甲级战犯武藤章在东京审判时即宣称,中日间的战事是“事变”,不是“战争”,不宣二战,压根就不能称之为“战争”。作战抓捕的人员就不是“战俘”,不能享有《日内瓦公约》里规定的权利。

(战犯武藤章受审)

圣马力诺为什么向中国宣战

圣马力诺这个国家位于欧洲南部,意大利半岛东部,介于德国和英国的中间,整个国家被意大利包围,属于“国中国”。面积60.75平方公里,人口27,336。是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二小国,也是世界上最袖珍的国家之一。

(由于它太小了,在地图上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

两次世界大战圣马力诺都保持中立。二战后期被逼无奈的圣马力诺宣战,在国际上狠狠地刷了一次存在感。

1944年,接纳难民的圣马力诺挨揍了。做好事还挨揍?因为难民是德国人。英国连续进行了4次“无差别轰炸”。圣马力诺,愤怒了,冲动了。学习慈禧好榜样。于7月5日向全世界宣布,向世界宣战!而中国作为同盟国中的一员,自然成了圣马力诺宣战的对象。咱们真是躺中枪啊!

宣战后

1944年8月10日,纳粹德国国防军残部逃窜到圣马力诺。宣战之后圣马力诺怕极了闪电战,于是它闪电般地投降了。圣马力诺国防军,全军覆没,军火尽丢。损失就是200人装备佩刀和弓箭和枪械,全部成德国残军找回雄风的途径。

德军还没刚自豪,就哭了。9月19日,英军第4步兵师追至圣马力诺,两军交战于蒂塔诺山下。圣马力诺两面讨好救助英、德伤兵。40分钟后,德军放弃圣马力诺。圣马力诺被英国占领了2个月。11月,圣马力诺政府与英国签署了和平协定,英军撤出圣马力诺。圣马力诺后来向英军要赔偿,英军假装听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金融大鳄向中国宣战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金融大鳄向中国宣战是怎么回事?近日,有“金融大鳄”之称的索罗斯公开向中国宣战,称自己已经做空亚洲货币。这可信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今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金融大鳄”之称的索罗斯再度成为最引人关注的风云人物之一。去年,他利用这个平台宣布“永久退休”,不再涉足金融投资的江湖,转而专注其所谓的“政治慈善”;今年,同样是在这个平台上,他却公开向中国“宣战”,声称自己已经大手笔做空亚洲货币。由于他的影响力,国际金融市场上已经存在的波动有所加剧,亚洲货币明显感受到更大的投机性攻击压力。

但有专家表示,索罗斯对人民币和港元的挑战绝对不可能成功。 尽管去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下行、股市波动、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但在这个全球经济增速下滑时期,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在大国之中相对较好。中国的宏观经济稳定性远远好于其他金砖国家和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单纯的经济冲击不可能倾覆中国。

更有人称,当下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国家都在遭遇经济放缓甚至下滑的危机,连一向高高在上的美国也不能独善其身,但因此放出做空中国经济的言论显然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拓展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二战日本为何敢对美国宣战 有什么实力叫板

全文共 1579 字

+ 加入清单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了美国珍珠港,从此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其实此时日本与美国对比,日本的实力远远比不上美国,可以说悬殊是相当大的,用蚂蚁啃大象都不为过。不过在这种实力悬殊巨大的情况下,日本还是向美国宣战了,最终等美国苏醒过来被打的是满地找牙。那么既然实力悬殊如此巨大,为何还要强行叫板美国呢?

其实,日本之所以敢偷袭美国,向美国发起挑战,并非仅仅是日本人过于膨胀,而是日本人走投无路,只能和美国人硬杠。当时日本已经入侵中国好几年,在中国战场节节胜利,占领了中国的中部和东部的大片土地。为了征服中国,日本几乎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这场战争中。而就在这时,美国人跳了出来,美国人不断制裁日本,并强硬要求日本人放弃占领的土地,退回到东北。对于美国人的要求,日本人自然不能接受。由于当时日本的很多战略物资都来自美国,日本想要维持战争只有两条路走,一条是和美国人妥协,放弃已经占领的土地,把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另一条路就是放手一搏,向美英宣战,占领资源丰富的东南亚,以继续维持战争。

对于狂热的日本人而言,第一条路日本人显然不能接受,日本人几乎把国力都掏空了,好不容易占领了半个中国,日本人自然不会同意放弃。如果日本政府敢接受美国人的条件,估计政府官员和军人都得自裁,所以日本人只能选择第二条路,和美英放手一搏。从当时的国际环境看,日本人也不会妥协。当时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联合起来发动了疯狂地侵略。由于日本已经和德国、意大利绑在了一起,所以三国必须步调一致。而当时的德国在苏德战场一路高歌,意大利在北非和巴尔干等地不断扩张,日本也在东亚占领了中国的大片土地,轴心国形势一片大好。这大大增强了日本人的信心,刺激了日本人的侵略欲望,日本人认为,坚信轴心国必将取得战争的胜利,三国将瓜分世界。而在三国的扩张道路上,美国人无疑是最大的绊脚石,日本人早晚要清除掉这个对手,所以日本决定先下手为强,开始酝酿对美国人开战。

开战前,日本政府和军部对战争局势进行了分析。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大将(一说日本内阁首相山本五十六)问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皇国一旦对美开战,阁下认为有多大把握?曾经当过十几年驻美武官的山本说:阁下要是到过美国,看看底特律的汽车,堪萨斯的石油就知道,皇国对美开战没有把握。永野修身很不高兴:军部都决定打了,你就说能坚持多久吧。山本考虑了一下:也就半年吧。永野:够了,大日本皇军武运长久,跟丫干了!当然,事情的真伪已经很难考证,但很明显,日本在开战前进行了研究,而且是深思熟虑的。当时来讲,虽然日本的国力远远比不上美国,但由于提前开动战争机器,日本的军力超过美国,日本对美国开战是有一定优势的,所以日本才敢和美国掰一掰手腕。

当然,日本人自知实力不如美国,因此日本的目的并不是干掉美国,而是希望打疼美国以达到让美国人妥协的目的。即使美国人不妥协,日本在占领东南亚后,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和财富,也有能力和美国长期相持。等到德国人干掉苏联,德意日联手,日本自然不怕美国,搞不好反把美国瓜分了。不过日本人想的很好,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不仅美国的实力远远超过日本的估算,而且自己给予厚望的德国人陷入苏德战争的泥潭。由于自己把美国人拉进了战场,所以德国人不仅没有干掉苏联,反而在美苏英三国的围攻下挂了。等到德国战败后,日本人独木难支,在美苏英的联合围攻下被吓破了胆,所以没多久就投降了。

太平洋战争就像星际争霸,日本1矿打美国7矿,日本4个机场生产航母,经济还跟不上,美国家里十几二十个机场有钱只是没生产,日本在美国没暴兵的时候灭了美国点部队,但却没实力一波干掉美国。因此,等到美国缓了一段时间,疯狂暴兵的美国一队航母对推过去,日本人根本扛不住,几个回合下来,日本人就挂了。就这样,游戏毫无悬念地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义和团运动之向十一国宣战和八国联军

全文共 1363 字

+ 加入清单

6月20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KlemensFreiherrvonKetteler)代表各国前去总理衙门要求保护,途中被清兵伏击(由于克林德曾经枪杀义和团众,此次行为被认为是报复);酿成战争的导火线。

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

清廷向各国宣战的同时,也悬赏捕杀洋人,规定"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义和团及朝廷军队围攻各国在北京的使馆。使馆区内被围人数约3,000人,当中约2000为寻求保护之华人;400人为外国男性平民,147名妇女及76名小童。另有士兵、水兵及陆战队共409人,武装有3挺机枪及四门小口径火炮。各国在准备以武力解救使馆的同时,各使馆筑起防御工事,由英国公使窦纳乐负责指挥抵抗。

6月25日,清廷当权派载漪、载勋、载濂、载滢四兄弟率义和团六十多人直奔瀛台欲弑光绪,被慈禧太后阻止而未果。

事件最终演变为国际军事冲突,在事件平息之前,约有45,000名来自日本、美国、奥匈帝国、英国(英军中包括英在威海卫训练的由中国人组成的中国兵团)、法国、德国、意大利及俄国的八国联军以及反抗拳乱的中国军队与义和团拳民对战。7月至8月进军北京的联军指挥官是俄国人GeneralLinevitch。

7月14日,联军占领了天津;直隶总督裕禄兵败后自杀。

7月28日,主和的大臣许景澄及袁昶被清廷处死。

8月4日,联军向北京进逼,沿途并没有遇到真正有力的抵抗。当时沿途的清兵和义和拳民估计有15万之多,而联军总数开始时仅3万多人(后来有所增加)。时值8月,气候炎热而潮湿,加上沿途浓密的玉米地形成天然屏障,为进军增添了种种困难。

8月11日,清廷处死主和的大臣联元、立山及徐用仪。

8月14日凌晨,联军来到北京城外,经两天的激战,到8月15日逐步攻占了北京各城门,随即与清军在京城各处展开巷战。

8月16日晚,八国联军已基本占领北京全城。慈禧及皇室在北京陷落之后立即仓皇离开,逃到西安。

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在美国的历史记载里,称这次军事解除公使馆危机行动为中国解救远征,中国则称之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在德皇威廉二世的坚持下,瓦德西?(CountWaldersee)于8月7日被任为联军总司令。然而瓦德西?及德军在联军攻进北京后两个月才到达中国。他们因为热切执行威廉二世7月2日发布的命令:"你们知道,你们面对一个狡猾的、勇敢的、武备良好的和残忍的敌人。假如你们遇到他,记住:不要同情他,不要接收战俘。你们要勇敢地作战,让中国人在一千年后还不敢窥视德国人。"四处掳掠,而备受批评。威廉二世的这段讲话是对5世纪匈奴入侵欧洲的回忆。后来这段话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英国人借用来贬损他们的德国敌人。

俄国除了与随联军进攻北京外,更另外从南北两路派二十余万人进占中国东北。北路俄军8月攻占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至9月占领吉林省城吉林;南路8月占据营口,10月占领沈阳,10月6日两军会师,占据了东北全境。

八国联军兵力

国家军舰(首)陆战队(人)陆军(人)

日本1854020,300

俄国1075012,400

英国82,02010,000

法国53903,130

美国22953,125

德国5600300

意大利280

奥匈帝国175

总计514,75049,255

编辑推荐:义和团运动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