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华沙

华沙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华沙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华沙问题。

分享

浏览

588

文章

4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的影响 有哪些意义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战后东欧新格局的最终形成。与此同时,巴黎协议的生效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形成了两个军事政治集团之间的对抗。

华沙条约组织既是政治联盟,也是军事联盟,标志着战后东欧新格局的最终形成。

华约组织的最高决策是政治协商委员会,由第一书记、总理、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组成,轮流在各缔约国首都召开会议。委员会负责协商和决定缔约国的国防、政治、外交、经济等重大问题。

常设委员会是由各缔约国代表组成的辅助机构,负责制定有关外交政策的建议。会议由外长、副外长或国防部长出席。联合秘书处是政治协商委员会的执行机构,由各国代表组成,设有装备委员会和后勤委员会。联合军事武装部队司令部是一个军事指挥机构,负责华约武装部队的领导、培训、装备和调动。

缔约国派一名将军担任常驻代表,苏联国防部副部长担任总司令,其他成员国的国防部长或副部长担任副总司令。有联合武装部队军事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和总参谋部。联合武装部队由各成员国分配的部分军队组成,将根据联合防御的需要和这些国家的协议驻扎在缔约国领土上。

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应当作出最终决定,在战争发生时由司令部指挥,通常由所属国家领导。

巴黎协议的生效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形成了两个军事政治集团之间的对抗。

展开阅读全文

华沙旅游攻略

全文共 1734 字

+ 加入清单

华沙是波兰首都,也是波兰第一大城市,同时是波兰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到华沙应该逛哪里?玩什么?吃什么?小编为你献上波兰首都华沙旅游攻略,助你出行。

华沙交通攻略

乘飞机前往华沙可以经莫斯科或德国法兰克福中转。乘火车德国柏林有直达车到华沙。波兰的巴士有直达车(Pospiezny,红色)和慢车(Osobowy,黑色)两种。

华沙是全国交通中心,也是波兰和欧洲公路交通网的枢纽之一,还是波兰主要的航空港所在地。华沙目前拥有轨道交通包括:郊区火车、地铁、轻轨、市内公交、市郊公交。沙市内交通很方便,从机场到市区,各个旅游景点之间都有公交车,而且华沙的公交车是在报纸摊买票的,按照分钟算。

渡船:水运也非常方便,河运业务忙碌,客货运输来往频繁,观光客到此都会乘船欣赏维斯杜拉河两岸诱人的风光。

华沙美食攻略

近年来,华沙经历了一场美食革命。无论是最便宜的小吃摊,还是辉煌的国际标准的大饭店,都在各显神通招揽生意。只须到ul Nowy Swiat街一带转一转,就必能满意而归。最方便的购买食品杂货的地方是位于文化与科学宫大楼前的MarcPol超市,还有Galeria Centrum附近的地下超市Albert Supermarket。

华沙景点攻略

华沙城堡广场

华沙城堡广场又名王宫广场,是位于华沙老城区南端的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的中心地带有把波兰首都从克拉科夫迁至华沙的基格蒙特三世的纪念碑。 华沙王宫,也被称为华沙城堡,建于13世纪末。建筑呈五角形,美轮美奂,富丽堂皇。二战期间王宫遭破坏,1971年1月重建。王宫广场南端立有一根花岗石圆柱,顶端是奇格蒙特三世的青铜铸像,当年正是他决定定都华沙的。这根圆柱是华沙较古老的纪念碑,也是华沙的象征之一。

肖邦公园

肖邦公园原名瓦金基公园,是华沙最大的公园,因竖立有肖邦雕像而又名肖邦公园,其名字直译是皇家浴场公园。通过名字我们就能感受到它的大气。在夏天的周末,会有钢琴演奏会在肖邦雕像下举行,只要随意的找个凳子坐下就可以享受一下午的免费音乐会。公园中部有罗马剧院舞台,偶尔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表演秀。

华沙历史博物馆

华沙历史博物馆位于老城区的广场上,顾名思义,这是一座用于展示华沙历史的博物馆。这栋建筑物虽然不大,却很好地利用了空间,极具参观价值。最让人惊讶的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里被破坏的景象的展示,其中的几张照片是战争刚刚结束时拍摄下来的,照片上的华沙满目疮痍,到处是被战争破坏的建筑物,令人触目惊心。

特雷布林卡灭绝营

恐怖的特雷布林卡灭绝营位于华沙东北的小村特雷布林卡附近,是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的灭绝营。该集中营是作为1942年7月23日到1943年10月19日莱茵哈德行动的一部分而建立的。在此期间,780863到870000名男性、女性及儿童被杀。这其中包括超过80万犹太人和一些数量被低估的罗姆人。有统计估计死于特雷布林卡的人数量超过一百万。

华沙

华沙老城

华沙老城建筑都是后期修复重建的,但这并不影响人们欣赏它的精美与。老城中有众多景点,如美人鱼雕像、王宫、老城广场和居里夫人博物馆等。你大可以在老城区可以花费半天的时间慢慢欣赏周边的建筑,并顺便品尝地道的波兰特色美食。

华沙美人鱼

在波兰首都华沙维斯瓦河西岸,矗立着一座人身鱼尾的青铜雕塑,这就是英雄城华沙的象征——华沙美人鱼。在波兰,出海口在彼罗的海的维斯瓦河,传说有美人鱼。当时有一个名叫华尔的男青年和一个名叫沙娃的女青年结伴,顺流乘舟来到现在的波兰首都华沙开拓家园,当时河中的美人鱼是他们的见证人和庇护者。这里逐渐发展成一座城市,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便把他俩人的名字合称“华沙”作为该城的名称。同时,把美人鱼形象作为华沙的城徽。

最佳旅行时间

6-10月。华沙的气候属于大陆潮湿,平均气温为17℃,在一月最低时-5℃,华沙在七月时最高30℃。平均雨量每年680毫米,7月是最多雨量月份。春季和秋季通常是美丽的季节,前者,充满阳光和花朵,而后者则有阳光和薄雾,凉爽但不寒冷。

华沙住宿攻略

华沙的住宿费用在整个波兰是最高的。与波兰其他城市相比,华沙市区周围价格便宜且现代化的旅店数量很少,虽然呈逐年上升之势,但总的来说,想要找到价格合适的旅店,你必须远离市中心,旅游部门也将给你提供帮助。较便宜的住宿类型有青年旅舍、旅馆、露营。

展开阅读全文

1920华沙保卫战经过 1920华沙保卫战事件揭秘

全文共 2129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是1920年波兰华沙保卫战100周年,在这一年里,波兰发行了很多纪念币、纪念钞、邮票等等来纪念这场胜利。2020年发行,1920年华沙保卫战100周年,20兹罗提,发行量6万张,尺寸,77×150毫米。话说1918年11月11日,一战结束了,东欧的版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先是俄罗斯帝国崩溃,新生的苏维埃要应对国内敌人的反攻,无力顾及边境省份,于是周围一些被俄罗斯帝国吞并的国家终于看到了独立的机会。

这其中的波兰,这个历史上多灾多难的民族,则在大战的废墟中迎来了新生,终于摆脱了罗曼诺夫、哈布斯堡和霍亨索伦等王朝百余年的奴役,又一次获得了独立和自由。

1918年的大波兰起义,让波兰重新取得了独立

波兰第二共和国成立之后,其首脑毕苏斯基元帅,一心梦想以武力恢复波兰1772年强盛时期曾经拥有的疆域,向东扩张到基辅和第聂伯河,这些争议领土早在14世纪上半叶,就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一部分,只是在18世纪经过三次瓜分波兰之后,这些土地大部分成为了俄罗斯的地盘。

毕苏斯基元帅

而此时的苏俄则认为,这些土地应该依然属于苏维埃俄国的管辖,这样红军就可以经由这里去支援德国共产党,从而在整个欧洲完成革命。

一个想往东扩张,一个想往西扩张,而凡尔赛条约中对于苏、波边界又没有加以详细说明。

1919年,边境冲突不断,到了1920年俄波全面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先是苏俄计划在5月发动进攻,不过波兰方面发觉了苏军的意图,决定先发制人,在4月发动基辅行动,进攻乌克兰,目标是帮助乌克兰从苏俄手中独立,并加入波兰联盟。

不过乌克兰人并不买账,他们虽然不喜欢苏俄,但是更讨厌波兰人,因此波兰在乌克兰并没有得到当地人民的支援,在轻松的攻占了基辅之后,很快就遭到了苏俄红军的反击,并且节节败退。到了7月7日,波兰军队在整个战线上全面撤退,基辅也只能还给了苏俄。

苏俄红军接连的胜利,使得苏军将领的信心大增,胃口也就越来越大了,他们在一封电报里这样说: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地准备西线的攻势,我们有必要用一个新的口号了,那就是对波兰开战,越过波兰的尸体到柏林去。

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把波兰赶出自己的边境,而是要继续向西推进,直到德国,和那里的德国工人们会师。

此时,苏军以每天32公里的惊人速度向前推进,刚刚独立的波兰岌岌可危。

8月2日,苏军横渡纳雷夫河之后,距离华沙仅有97公里了。为了保卫自己的首都,波兰集结了自己最后的部队,试图做最后一搏。

俄波战争中的大决战,华沙战役打响了。

只是苏军这时候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这个错误也成为了日后二战中苏军的老毛病,那就是将领之间的不和。

对胜利和军功的渴望,引来了苏军指挥官之间的政治阴谋。

此时,进攻波兰的苏军有两个方面军,图哈切夫斯基的西方面军,和叶戈罗夫的西南方面军,其中西南方面军的军事委员就是日后的领袖斯大林同志。

为了军功,先是图哈切夫斯基拍着胸脯说,华沙已是囊中之物,我保证“能在8月16日攻克华沙”,苏俄红军总司令加米涅夫一听自然很高兴,于是命令图哈切夫斯基,西方面军不作战役休整,继续追歼败退的波军,最迟要于8月12日以前强渡维斯瓦河攻克华沙。

而西南方面军,则改为进攻利沃夫,西南方面军改变进攻方向后,露出了一个空挡,导致西方面军的左翼暴露了出来。

图哈切夫斯基毕竟也是元帅级别的军事家,他发现了这个空挡,十分担心自己暴露的侧翼,于是他一再坚持,希望西南方面军中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集团军能留下来,向北面的华沙进发,保障自己的侧翼。

可是,西南方面军司令叶戈罗夫本来就与图哈切夫斯基不和,而斯大林此时急于追求个人功绩,只顾着能攻占利沃夫,如果帮助攻打华沙,那功劳只是图哈切夫斯基的,斯大林捞不到多少好处。

于是斯大林在叶戈罗夫耳边煽风点火,最终布琼尼的部队违抗命令,并没有转向华沙方向前进,西方面军的侧翼还是暴露着。

于是,苏俄红军两支大军的协同因此遭到破坏,从而导致了后来苏俄红军在华沙城下的战败。

而与此同时,波兰军事情报部门已经破解了苏俄红军的无线电通信,对苏军的部署了如指掌。

毕苏斯基元帅敏锐地发现了这个破绽,而且他知道战机稍纵即逝,于是果断行动,用波兰仅有的5个集团军中的2个,从南进攻苏军16集团军的侧翼。

胜利险中求,此奇招收到了超乎预想的效果,波兰军队的侧翼包抄很快就导致了苏军雪崩式的溃败。

波兰第五军团司令西科尔斯基在指挥反击作战

当然,侧翼包抄能成功,也少不了西科尔斯基将军指挥的波兰第5集团军,他们在正面抵抗住了苏军对华沙城的进攻,在弗克拉河防线打得十分漂亮,击退了苏军的一次次攻击,争取到了时间。

西科尔斯基后来曾担任波兰第二共和国总理和外交部长,二战期间,西科尔斯基担任波兰流亡政府总理,波兰军队总司令。

到了8月20日,苏军已无法在华沙地区组织有效反击,图哈切夫斯基下令部队向西布格河全面撤退,至8月25日华沙战役结束,波军创造了“维斯瓦河奇迹”。

华沙战役被俘的近8万名苏军很多都客死异乡,这也是后来卡廷惨案发生的缘由之一。

波兰方面,华沙之战把毕苏斯基推上了事业的巅峰,这使他的野心和欲望进一步膨胀,1926年,他在波兰建立起了军事独裁政权,1935年病逝。

毕苏斯基作为一个民族英雄被载入了波兰历史。直到今天,华沙的毕苏斯基广场仍然是波兰独立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波兰共和国华沙---文化科学宫钟塔

全文共 1057 字

+ 加入清单

机械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早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以齿轮运转来模仿日月星辰周期的机械钟。对于现在的中国钟楼已经不在是报时的作用了,而是在逢年过节做为祈福被敲响。反观欧美国家城市中的钟楼往往做为该城市的标志,有的甚至名扬天下,人尽皆知。接下来小编整理了一下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时钟塔楼,随小编在城市文化中看看都有哪些吧!

文化科学宫钟塔高750英尺,曾是世界上最高的钟塔之一。时钟的指针长达20英尺,隔很远的距离也能准确辨认时间。文化科学宫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上面的时钟则是在2000年安装上去的。在日本电信电话公司钟楼和麦加皇家钟楼建成之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钟塔,如今也仍是华沙重要的城市景观。钟塔原本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向民主过渡时期,里面的斯大林塑像和共产主义艺术品均搬迁他处。

文化科学宫(Palaceof CultureandScience Warsaw),全名为约瑟夫·斯大林文化和科学宫。由苏联建筑师列夫·拉德内夫(LevRudnev)设计,是华沙最著名建筑物之一。它与自由女神像一样,文化科学宫是苏联送给波兰人民共和国(并非今波兰,今波兰名为“波兰共和国”)的“礼物”,文化科学宫矗立于华沙火车站旁。为“俄罗斯·苏联式”风格。

文化科学宫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早期,目前仍是波兰最大、最高的建筑物(高度达到230米,44层),不仅科技博物馆位于其中,更拥有一个雄伟大厅、3个剧院和1个电影院、书店和会议厅、3,000间以上的独立房间。为华沙主要的艺文展览场地。文化科学宫30楼的观景台上,整个华沙的市容尽收眼底。

文化科学宫的塔楼上安置了一个大钟,大钟每到华沙时间整点就报时。大钟的钟声就像北京的电报大楼一样,在刚建成时,钟声响彻华沙,是一代华沙人的记忆,但随着华沙建设脚步的推进,大钟的钟声已经“淡了”下去,2009年1月1日,当钟塔报完新年钟声之后便永远的停止了报时。科学宫的大钟声正式走入历史。

据报道,波兰外交代表拉多斯拉夫·西科尔斯基多次呼吁拆除华沙的“文化科学宫在原地建造一个公园。

但拆除了文化科学宫,就等于改变了华沙的轮廓线。

西科尔斯基说:“目前这幢建筑物的维护费用非常昂贵。它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很快需要大修,费用高达上千万美元。在这个位置建设一个带池塘的公园是非常好的构想,华沙的居民可以到这儿来游玩。‘柏林墙’的倒塌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拆毁这座宫殿也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拆毁这座宫殿对波兰将是一个‘宣泄的时刻’,可以比得19个世纪20年代中期‘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俄罗斯东正教堂’的拆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