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元代青瓷窑口【热门20篇】

湖田窑位于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五代时烧造青瓷和白瓷,青瓷胎色青灰,白瓷洁白,产品以盘、碗为主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元代青瓷窑口,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6309

文章

39

篇1:岳州青瓷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岳州青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岳州青瓷素有盛名,历史悠久。青瓷源于商周,盛产于唐,具有造型古朴大方,晶莹润泽,清淡雅致等特点。古岳州窑窑址,在今湘阴县铁角咀窑头山,是唐朝六大青瓷名窑之一。岳阳瓷厂经过反复试验,新制的岳州青瓷,采用优质高岭土,经现代机械制作,再经过1360度高温烧制而成。它继承了古代青瓷的优点,并发展了豆青色釉、产品釉色葱翠,光泽柔和,饰以浮雕花方,更显得浓淡清晰,层次分明,给人以古朴高雅、气质非凡之感,它不需要彩绘贴花,镶金画银,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张家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代工专享购买指南:建行乾元代工专享对哪些客户开放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建行元代工专享系列从今年5月推出以来已经发行了十多期产品,该系列产品一般是在上一期申购结束之后几天又发行下一期产品,每期的产品区别不大,理财期和年化预期收益率偶有变动。所以如果没有买到的朋友不用担心,关注建设银行官网,过几天又会有可以申购的了。有些投资者不了解建行乾元代工专享对哪些客户开放,下面希财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建行乾元代工专享对哪些客户开放

根据建行乾元代工专享风险揭示书的说明,该产品的目标客户是预期收益型、稳健型、进取型、积极进取型个人客户,也就是说在购买建设银行理财产品之前,进行的个人测评结果包含以上类型的客户都可以购买。

根据建行乾元代工专享的风险说明,它的风险较低,虽然预期收益类型是非保本浮动预期收益,可是实际情况下,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和余额宝之类的理财产品差不多。结合所有银行此风险水平的理财产品来看,还没有出现过亏损的情况。所以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用户都是可以成功购买建行乾元代工专享这款产品的。

另外,建行乾元代工专享的起购金额是5万元,所以满足了建行规定的客户类型,也需要有5万元及以上存款的建设银行银行卡才能购买。

其实大家不用太纠结建行乾元代工专享对哪些客户开放,因为建行乾元代工专享的风险PR2,大多数用户都可以达到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

编后语: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都了解建行乾元代工专享对哪些客户开放了吧,希财新金融理财栏目还有很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关注。

相关阅读:建行乾元代工专享是什么意思不是代工也能买建行乾元代工专享可靠吗认准这两方面放心买银行2017保本理财预期收益排名这些预期收益超7%完爆非保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驿站在元代叫什么 驿站在元代称作为什么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在元代,驿站被称为站赤。据《元史·兵志》记载:“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

元朝建立以后,全国遍设站赤,构成以大都为中心的稠密的交通网。站赤又分为陆站和水站。陆站有马站、牛站、车站、轿站、步站之别,北方使用雪橇的地区有狗站。陆站间的距离,从五六十里至数百里不等。如果站程相距较长,中间又置有邀站,以供使者暂息。每站当役的上户及所备马、牛、舟、车等交通工具的数目,视其繁忙程度而定,从两三千户到百余户不等。对于乘(chéng)驿使者的车马船数、食宿标准等,皆有一定的规定,使命完毕后须立即将凭证交还原发部门,不得稽留。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南虎元代庄园遗址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南虎元代庄园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南虎元代庄园遗址

遗址在高碑店镇南虎村(原名南虎贲驿,占时这里驻过虎贲军)。整个村庄和村外的一部分耕地下面都是遗址,内藏十分丰富,仅瓷器一项就包括七个窖口。而且数量不少。属南方窑的有:影青、枢府卵白、龙泉青釉、湖田窑。属于北方窑的有磁州窑,定窑,均窖,以均窖瓷最多。其中还有不常见的天青两系罐、盘碗和小盂.有的具有典型的窑变和红斑,千变万化,鲜艳夺目。在同一文化层中,还采集到一块青花瓷片,胎薄质坚,青花料兰中带黑有钱锈斑,可能是苏麻离青。采集的陶器有建筑构件大吻残片、有盘龙纹的瓦当和简瓦。

另外此处还发现两门铁炮,长筒竹节形,长一米多,重约二百余斤,还有铁矛头,铁练子锤等。 村中一些老年人还能指出古时城墙的大概轮廓,并能指出几口古井(俗称浇花井)的位置和现在仍保留的井口,其位置是对称的。

据《一统志》载:“元英宗至治三年驻跸于高碑店,赐拜住为别墅”。根据出土器物判断,此处即元英宗时赐拜住的“别墅”(庄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青瓷杯是如何来的

全文共 121 字

+ 加入清单

青瓷杯主要是采用了一个粉青,在浙江龙泉当地特产的一种土叫紫金土,龙泉青瓷只有在浙江龙泉烧至出来的青瓷,颜色更加的温润如玉;

龙泉青瓷用料的话,因为它的流淌性比较大,口沿颜色浅一些,下面会深一些,温度控制一定要控制好,烧成温度大概在1230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元代四大悲剧是什么,具体包括什么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上过学的朋友们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那么元曲的四大悲剧作品分别是什么呢?都描述的什么故事呢?

可能说到元代四大悲剧,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窦娥冤》了,这是关汉卿的作品,除了《窦娥冤》之外,还有三部戏曲也是悲剧的,统称为元代四大悲剧,分别就是《赵氏孤儿》、《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相信大家对窦娥冤非常熟悉,《窦娥冤》也被拍成了电视剧,在电视上播放了。其实除了《窦娥冤》这个悲剧之外另外还有三部悲剧也是非常出名的。其中还有《赵氏孤儿》,《赵氏孤儿》也被拍成了电视剧,其实赵氏孤儿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元代四大悲剧分别是《赵氏孤儿》、《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其中《赵氏孤儿》与《窦娥冤》已经被老百姓所熟悉。曲四大悲剧代表着民间的四个悲剧的故事,其实中国元代的四大悲剧,一点都不逊色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龙泉青瓷

全文共 2952 字

+ 加入清单

龙泉青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龙泉青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龙泉青瓷

产品产地:丽水

产品特性:清丽、造型优美

产品简介:龙泉青瓷以其清丽的釉色、优美的造型而久负盛名。

产品历史:龙泉窑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窑址分布广,是享誉中外的名窑。根据文物普查和考古调查资料表明,龙泉古代窑址为350余处。自宋代起就远销亚、非、欧三大洲和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龙泉也因此闻名中外。龙泉青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的结晶,龙泉青瓷为中国的陶瓷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龙泉青瓷这一古老的祖国文化遗产中的一枝艺苑奇葩,将再度重放光彩,为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锦上添花。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浙江西南部,与江西、福建两省接壤,以出产青瓷著称。文物普查发现,这里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五百多处,仅龙泉市境内就有三百六十多处,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

龙泉窑始于西晋,北宋时已初具规模,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制瓷技艺登峰造极,梅子青、粉青釉达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传统龙泉窑中的哥窑与官、汝、定、钧等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龙泉窑的青瓷技艺推动了各地瓷窑的发展,从南宋至明代,福建、广东沿海和江西一带的瓷窑纷纷烧造出类似龙泉青瓷的产品。

龙泉窑青瓷在国外也有重大影响,宋元时期就大量出口,陈桥驿在《龙泉县地名志序》中说:“从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东非沿海,……无处没有龙泉青瓷的踪迹。”龙泉青瓷在宋元时达到高峰,明代生产规模不减,但质量下降,至清代逐渐衰落,晚清后曾一度停烧,仅有少数窑口从事仿古生产。

龙泉青瓷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五代到北宋早期、北宋后期到南宋、元明。

1、五代到北宋早期

三国两晋时期,当地的老百姓利用本土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和瓯窑的制瓷技术与经验,开始烧制青瓷。这一时期的青瓷作品制作粗糙,窑业规模也不大。但是,到五代和北宋,吴越国的统治者为了俯首称臣,每年向中原君主供上不计其数的“秘色瓷”,以示修好。如此庞大的生产数量致使越州窑场无力承担,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龙泉窑便以担负这样一个“和平”的贡器使命换来了它本身发展的契机。当时,龙泉窑业初具规模,烧制青瓷技术已有相当水平。加上越窑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一批优秀的瓷匠陆续在龙泉安家落户,龙泉窑产品的质量得以迅速提高。

这一时期的龙泉窑器皆为淡青色釉瓷,胎骨多为灰白色,少数灰黑色。胎壁薄而坚硬,质地坚实、细密。龙泉窑的制瓷作坊大多数建造在河流或溪沟两旁的山麓上。窑匠们在山的缓坡上建龙窑,窑旁小块平地造作坊和住宅,窑和作坊连在一起,布局合理,操作方便;山上有树木,附近有瓷石矿,生产瓷器所需的原料、燃料取用方便;附近的溪水与河流,既可为作坊提供工业用水,又可通过船筏等水上运输工具将产品运往销售地。从五代到北宋中期,龙泉一跃成为江南第一名窑。那些被无数人所吟咏赞叹的“秘色瓷”,也正是龙泉青瓷演绎它美仑美奂传奇的开始。

2、北宋后期到南宋

南宋可谓龙泉窑的黄金时期,青瓷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北宋覆灭后,北方人大量南迁,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而北方汝窑、定窑等名窑又被战争所破坏,瓯窑和越窑也相继衰落。到南宋晚期,由于北方制瓷技术的传入,龙泉窑结合南艺北技,创造了我国青瓷史上的顶峰。

这一时期,龙泉窑出现了一种碧玉般的厚釉瓷,这种厚釉瓷分黑胎和白胎两类。南宋统治者为解决财政困难,鼓励对外贸易,于是龙泉青瓷就藉海上贸易兴起之利,从海路大量出口,行销世界各国,成为当时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日本陶瓷学者三上次男把这条运输瓷器的海上航路誉为“陶瓷之路”。对外贸易产生的大量需求带动了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烧制技术质量不断提高。

南宋末期,龙泉窑进入鼎盛时期,粉青和梅子青的烧制成功,巧夺天工,在我国瓷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粉青、梅子青是公认的青瓷釉色的巅峰,它不仅意味着龙泉窑制瓷技术水平的提高,其本身也包含了更丰富的审美意蕴。南宋龙泉窑很多器皿的新造型都是传承古代青铜器演变而来的,如尊式瓶、鼎式炉等。人们在审视这些玲珑隽秀的南宋龙泉窑青瓷时不免要发出惊叹,它们身上带着太多官窑器的影子。官窑作为一种垄断,绝对不允许民间仿制,龙泉青瓷与官窑器的相似恰好说明了它受到了官窑器的影响。虽然尚未找到南宋龙泉设立官窑的明确记载,但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宫廷很可能派遣了技术人员和官僚在龙泉等地监制“贡器”。

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的制作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釉色追求一种青碧玉般的情调和效果。后来这种青瓷传入朝鲜,影响到高丽青瓷。日本人称之为砧青瓷,并大量仿造成。在欧注入龙泉青瓷叫做“雪拉同”(Seladon)。这个名字有着一段富浪漫色彩的传说。十七世纪初,法国作家雨费写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是当时法国最爱欢迎的读物之一。后来这个小说被改为戏剧,搬上舞台,上演后轰动一时。演出时,剧中的牧童雪拉同穿着一件像海水样碧绿,像青天一样美丽的青色外衣,逗人喜爱。而来自遥远东方充满神秘感的中国龙泉青瓷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艺术品,许多贵族对它的喜爱几乎达到着迷的程度,人们很想给它起个最能表达那种狂热感情的名称。恰好龙泉青瓷的色调和牧童所穿的衣裳相似,因而人们就把“雪拉同”赠给龙泉青瓷,直到现在,欧洲人还是把龙泉青瓷叫成“雪拉同”。

3、元明

或许元代统治者欣赏不了那种精致细腻的艺术,但瓷器仍然是贵族生活不可或缺的点缀。元代的龙泉窑依然为宫廷和贵族烧制瓷器,龙泉窑出现的八思巴文瓷器,便是一个力证。元代的龙泉窑瓷器在风格上更是焕然一新。其实元代的蒙古统治者不是单方面地被汉文化所同化,蒙古铁骑在征服一个王朝的同时也带来了草原的大气与粗犷。加上元代统治者继续奉行对外贸易政策,使龙泉青瓷生产规模在元代继续扩大,窑址和产品的数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产品品种增多,远销国外。

1975-1977年在韩国西南部的新安海底发现一艘元代沉船,打捞出1万多件瓷器,其中龙泉青瓷占了9000多件,可见龙泉青瓷在元代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元后期,随着阶级矛盾和-的加剧,严重影响着青瓷的生产。此时青瓷器的胎骨逐渐转厚,且较粗糙,多数瓷窑在坯体成型以后未经很好修整,釉层减薄,器皿釉色青中泛黄,造型也不及以前优美。而明代龙泉窑青瓷是在元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残片中仍可看出元代器物的影子。

到了公元1403-1435年(明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海外贸易促进青瓷生产。此后,青花瓷兴起,加之中国航海事业衰落,海上贸易之路变为西方殖民者侵略之路。明王朝实行海禁,青瓷外销量锐减。龙泉窑窑口纷纷倒闭,改烧民间通用青瓷,造型、烧制都不及以前精致。但是,明代龙泉窑也有精品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对照同时期的景德镇官窑器不禁豁然开朗,两者在造型纹饰上的不谋而合正昭示着这类龙泉窑青瓷器的正统身份。

到了公元1636年~1911年(清朝),龙泉窑窑场所剩无几,产品胎质粗糙,釉色青中泛黄。灿烂的龙泉青瓷之花至此凋零。但是,大明处州龙泉官窑,这个被历史遗忘湮没了很久的奇迹终究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被拨开尘土,重见天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龙泉青瓷博物馆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龙泉青瓷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龙泉青瓷博物馆就在龙泉城区南边,外观造型很奇特,内有多种珍贵的龙泉青瓷展品。博物馆免费。

龙泉青瓷博物馆是整个丽水市辖区最气派的博物馆,入口仿佛一个巨大的瓷窑,展厅内从古朴的五代作品,到盛于元代的精彩“哥窑”作品,还有今日大师们制作的青瓷精品,琳琅满目。在此游览,可让你对龙泉瓷业的发生、鼎盛、衰落和复兴的历史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博物馆后面是青瓷文化区,有不少当地业者的工作室可以参观。

地址:丽水龙泉市剑川大道旁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578-7129530

开放时间:

8:30-11:30;15:00-17:30(周一闭馆)。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龙泉青瓷的特点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龙泉青瓷特点是玻璃质釉,釉层薄,釉色为绿色,比较清淡,灰白胎,质地较粗,胎体厚重,造型古拙,口沿很薄,弧度较大的部位很厚,底部和口沿的厚薄相差四至五倍,因为原料加工不细,没有羼入改进瓷土性能的物料,焙烧时容易变形,工匠在制作时就在承受压力最大的地方增大厚度,所以造型厚重。

龙泉青瓷,浙江省龙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龙泉青瓷的烧制始于1700多年前,宋代达到鼎盛。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要求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历史名窑之一。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以生产青瓷著称,庞大古代窑址支撑起了著名的龙泉窑。据考证,青瓷的诞生始于汉代,瓷器质量以浙江的越窑为最好。20世纪70年代以来,浙江丽水地区陆续发掘一批三国两晋时期的古墓,墓内出土的瓷器与越窑瓷器略有差别,被推测为龙泉窑早期的产品,龙泉青瓷源于五代越窑秘色瓷的历史由此向前推进了600多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康津青瓷博物馆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康津青瓷博物馆坐落在韩国全南罗道著名的青瓷之乡—康津郡,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致力于青瓷研究与保护的博物馆。该博物馆总占地面积2108平方米,馆内系统的陈列着表现统一新罗(676-935)末期至高丽(918-1392)末期韩国青瓷发展史的资料,方便游客全方位的了解这期间韩国青瓷的发展。

康津青瓷博物馆通过收集、整理、受赠和购入的方式不断拓展规模,目前博物馆内收藏有175件完整的高丽青瓷、3万余件从188个青瓷瓷窑拾来的残缺品,其中日常展览65件完整品和 410件残缺品。游客在参观展览的同时,还可到博物馆专设的陶片场内亲自尝试青瓷制作,颇具教育意义和娱乐意义。

Gangjin Celadon Museum

必去理由:康津郡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韩国[Korea]

景点所在省、州:全罗南道 [South Jeolla Province]

景点所在城市:康津郡 [Gangjin County]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驿站在元代叫什么 在元代驿站的叫法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元代疆域辽阔,驿传运输发达。元代时的驿站,蒙古语叫站赤,“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汉文的“站”是蒙古语jam的音译,即汉语的“驿”之义。故而驿传在元代汉文文献中,也称驿站,由此产生了“驿站”的称呼。元代邮驿可上溯到蒙古国创始人成吉思汗时期。大规模的邮驿设置则开始于忽必烈时期。公元1264年忽必烈迁都燕京,公元1271年设燕京为大都,建国号为元。

同时,在耶律楚材的主政下,颁布《站赤条划》,并以此为依据,统一蒙古站赤及汉地邮驿制度;适应统治中心的转移,规划以大都为中心的邮驿系统;建立以驿站为主体的马递网路和以急递铺为主体的步递网路。从而形成规模庞大、称雄一时的元代邮驿,沟通了中央和地方及地方间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揭秘青瓷羊形烛台价格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青瓷羊形烛台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还是挺有内涵的一个文物了,而且也是国宝级别的,那么有的人想问了,这样的一个文物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呢?小编觉得还是造型和实用价值都是空前的给力,都达到了艺术的巅峰,所以它能成为国宝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青瓷羊形烛台价格又是多少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看看吧!青瓷羊形烛台价格

青瓷羊形烛台的价格其实小编不说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价格还是不好确定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那当然都是无价之宝的呀,所以价格估价也是亿级别的。青瓷羊形烛台故事

这件三国时期吴国的青瓷羊形烛台于1958年在江苏南京清凉山出土,羊的头顶有一个洞可以插蜡烛。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如果从原始瓷算起,中国瓷器制造已经有近4000年的历史。一般认为,瓷器至少要具备3个条件:只能用瓷土即高岭土做胎;胎的表面必须施用玻璃质釉;烧成温度至少要在1200℃。按照这样的要求,原始瓷胎釉结合还不牢固,温度控制还不到火候,只能视作瓷器的雏形。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出现在东汉末年,成熟则在三国时期。

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有关羊的故事,西晋的晋武帝司马炎平定吴国以后,常从事游乐宴饮,懈怠政事,宫中的人数将近一万人。常乘坐羊车,任由羊只拖拉,到了哪里就住在哪里,设置宴乐。宫女争着插上竹叶,地上洒上盐水,来吸引皇帝的羊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丰源元代瓷窑址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丰源元代瓷窑址为乐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丰源元代瓷窑址

丰源古瓷窑址,位于乐平市东南45公里十里港乡丰源村灯盏山。1987年在勘察瓷土矿时发现,该窑址烧造时间较长,自宋至明,鼎盛时为元代,属青瓷窑,面积达50,000平方米,堆积层达2-3米。以烧造青、褐釉瓷为主,有少量黑釉器。器物有碗、盘、高足杯、盏、碟和罐等。采用印花装饰,有菊花,莲瓣花、缠枝叶花、铜钱花等。器物胎釉肥厚,瓷质纯细。匣钵多呈圆桶状。

1983年10月公布为乐平县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青瓷大结局是什么?看完你就知道了!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青瓷结局:张仲平接到唐雯的电话后加快了车速,他见到徐艺后向他道歉,徐艺认为这一切都是张仲平逼的,他说这是在逼他走正道,徐艺心中充满了仇恨,他要报复张仲平,张仲平劝他要活着,他站在楼上想起了左达的话,徐艺清楚他自己愿赌不服输,张仲平劝他要证明给世界上的人看,唐雯也来到胜利大厦。张仲平明白是钱让他们变得人不人鬼不鬼,徐艺清楚颜若水的下场。张仲平是看着徐艺长大的,在徐艺心中他就是父亲,好像一座山一样,徐艺指责他多年来的坏榜样,张仲平听完他这样骂自己感觉他还有救。张仲平也一直在反醒自己,他知道太急功近利了,人也变得太过急躁,他想追求把追求真善美做为生活最后的目的。徐艺不知道该如何还钱,张仲平说他已经采取了自己的方式让莫大华的钱永远不能到祁雨账上,祁雨也在接受审查。张仲平那样做就是要挽救徐艺,他不能眼看着他出事,在张仲平心里他永远是自己的孩子。唐雯的到来让徐艺向她走了过去,徐艺跪在她面前请求原谅,他知道是自己错了。曾真将唐雯的真实病情告诉了张仲平,张仲平看着她和胡海洋离开,曾真离开这个城市前也给唐雯说了心里话,她取消了等张仲平一辈子的约定。张仲平和徐艺去了人民检察院,他清楚从此后可以踏踏实实地做人,安心地做事。

《青瓷》改编自浮石所著同名小说,由李骏执导,王志文、张国立领衔主演,此剧围绕张仲平所经手的三个房地产拍卖项目,讲述了他与形形色色各类人马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于2012年6月4日全国首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驿站在元代称为什么驿站在元代叫什么名字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当时被称之为站赤。成吉思汗的时候会有效加强每一个地区之间的联系,开始效仿中原驿传制度,在管辖的境内全部都会设定一些驿站。在颁布相应规定之后进入到元朝期间建立,全国各地全部都是驿站,已经构建以大都作为中间的交通网。当时元代的驿站主要是为了传递边疆的情况,主要是下达号令,可以快速的传递信息。

站赤的划分和管理

主要分成了两个大类,一个是水站,一个是陆站。每一个大类之间还有很多的小分类,比如陆战里面还会有布站,车站,牛站以及马站。水站里面又有着多个不一样的分类,常见的有海战。具有的精细的分类,而且还有明确的分工,能够保证信息全部都可以迅速的传。管理的中央机构在当时又被称之为都统领史司管理战,后来就改名成通政院。不过在明朝时期有过多年的变化,每一个不一样的时期政策有所区别。

驿站使用的凭证是什么?

勘合和火牌。但凡是准备向驿站运送公文以及物品,全部都需要看这些凭证。在使用这些凭证时都有严格的规定,对于过境的特定任务还需要派兵去保护。这就使得沿途各个驿站的接递会形成一个相互传递的效果,比如如果是公文就应该利用马上飞递,大概需要日行300公里。上面都会有明显的字样,需要按照时间限时送到,但不可以滥用这一些字样,在进入到清朝时就变得比较完善,有着严格的管理。

驿站在我国的古代有没有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的古代驿站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当时的原始情况下,通信的手段比较单调。驿站就承担着多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还有军事。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物流信息的,其中一个部分就等同于网络传递,还有网络运输。在我国古代驿站的各个时代,虽然有所区别,但有着严密的组织,分明的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越窑青瓷圈足特点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越窑持续烧制了1000多年,于北宋末、南宋初停烧,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窑系。越窑青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倍受人们的赞赏和青睐,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越瓷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越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贡品之一,而且又是唐代的一种重要的贸易陶瓷。同时与唐代精美工艺品和文苑艺术交相辉映,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

关于圈足:中国古陶瓷器的底足,随着时代的变化,窑口互相借鉴传承,陶瓷器圈足形状也有相应变化。越窑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足有玉璧底、圈足底、卧足底、外卷八字足等,折射出圈足发展变化的历史,且越窑瓷器圈足的变化,在中国陶瓷器底足变化发展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在越窑瓷器的唾壶中:三国、西晋初期为六大口、圆腹、高圈足、平底或饼形足。南朝及隋时,腹更高,饼形足加高,有的有盖,下有托盘。唐中、晚期演变成大口、细短颈、圆腹矮圈足。五代、宋沿袭,没有多大变化。

越窑瓷器的碗:东汉时为半圆形平底,腹较深。三国时口大,小平底,器身较矮。西晋时碗体逐渐加高,至南朝,已演变成与现代碗形相似,唯底足为较矮的圆饼形实足。隋及唐初碗形与前代相同,但腹加深,圆饼形实足加高,同时还出现一种折腹碗。唐中期后又趋于平坦,海棠式碗多见。五代北宋时又向高和深发展,圈足外撇,有一部分圈足是粘接上去的。

发展:越窑青瓷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考古调查证明,它的主要产地是在浙江省的宁绍地区。(即唐代明州慈溪县上林湖,五代时划归越州,唐代亦称越州)是中国主要的青瓷发源地。

六朝青瓷的造型,一般说来比较单纯而相对稳定,变化不是太大,样式也不算太多。早期的瓷器因袭两汉旧制,显得拙朴规整,淳厚稳重,只有西晋青瓷造形丰富,承前启后,艺术性又特别强,设计方面做到了在实用的条件下适当注意美观大方。总体感觉清新典雅、柔和轻巧。

到了唐代,各个艺术门类都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越窑青瓷在唐代辉煌璀璨文化的影响下,又有了突出的成就。唐代的“秘色瓷”是越窑的代表作品。

隋唐五代的越窑可以说是一个大发展的时期,窑场扩大、作坊激增。仅上虞县就有28处。官府设立贡窑,其产品地位空前提高,大大促进了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并跻身于社会上层的生活领域。也由于越窑产品与金银、宝器、丝绸、珍品并列,使越窑成为全国六大青瓷名窑之首。许多文人纷纷吟赋作诗来赞美越窑。如顾况的“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孟郊的“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施肩吾的“越碗初盛蜀茗新”;许浑的“越瓯秋水澄”;郑谷的“茶新换越瓯”;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反映了越窑瓷的釉色特点。或碧玉般晶莹,或嫩荷般透翠,或层峦叠翠般舒目,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元代戏曲形式有哪三种?分别是什么?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元代戏曲形式只有两种,即杂剧和南戏。这两种戏剧的剧本都包括了三个部分:曲词、宾白、科范,但是体制上有一些差别。

曲词主要是以一人主唱的形式来进行的;宾白的意思是说白,包括对白和独白;科范也叫做“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和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

杂剧和南戏在唱腔上是有区别的,杂剧的曲调是由北方民间歌曲、少数民族的乐曲和中原传统的曲调结合而成;而南戏的曲调则是以东南沿海的民间音乐和中原传统的音乐结合形成的。

关汉卿、郑德辉、白朴、马致远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比较著名的作品分别有关汉卿的《窦娥冤》、《单刀会》、《望江亭》和郑德辉的《倩女离魂》以及白朴的《梧桐雨》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等等。

被称为“天下夺魁”的《西厢记》是元代戏曲的高成就代表,由戏剧家王实甫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鸽子洞元代窖藏遗址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鸽子元代窖藏遗址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鸽子洞元代窖藏遗址为元古遗址,位于承德市隆化县白虎沟乡。 鸽子洞元代窖藏遗址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虎沟乡:白虎沟乡位于隆化县西北中部,地处蚁玛吐河中游,距隆化县城45公里,东邻庙子沟乡,西接湾沟门乡,南邻八达营乡,北邻步古沟镇,韩郭线、半通线途径此处,属三川汇聚之地,是西川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必经之处。白虎沟乡总面积96平方公里,地势呈西高东低走势,南北两侧为燕山余脉,平均海拔700米左右,1000米以上高峰33座,在河谷地带有大量肥沃适于耕种的土地,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上林湖越窑青瓷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上林湖越窑青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上林湖越窑遗址位于慈溪市匡堰镇境内的上林湖畔。上林湖越窑青瓷始烧于东汉,兴起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时期,至北宋末南宋初停烧,前后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内涵最为丰富的古窑系之一。据专家考证,上林湖越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窑”,最早的成熟青瓷就在上林湖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越窑青瓷因此也被称为“母亲瓷”。这里不仅是中国青瓷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航点。如今,在上林湖的四周沉睡着120多处古窑址和满地的碎瓷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瓷“露天博物馆”。1988年,上林湖越窑遗址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慈溪恢复上林湖越窑青瓷的生产,近年来已陆续研究开发生产出包括人物注子、鸡首壶、八棱瓶、倒流壶、平口牡丹瓶、原始瓷罐、瓷碗等5个系列的上万件仿制品。同时,还有4件工艺品获国家级和省级奖。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沉寂了上千年的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如今重放光彩。在日前举行的杭州西湖博览会上,首批出炉的50多件青瓷引起轰动,展出一结束即被抢购一空。首批出炉的这50多件青瓷,包括人物注子、鸡首壶、八棱瓶、倒流壶、平口牡丹瓶、原始瓷罐、瓷碗7个品种,造型独特,上面的人物峨冠博带,神态举止栩栩如生,样式和成色均达到了古代青瓷鼎盛时期的水平。上林湖越窑位于慈溪市匡堰镇的上林湖畔,始于东汉,兴起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窑”。这里不仅是中国青瓷文化的发祥地,还是“海上陶瓷之路”的发源地。1988年,上林湖越窑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有120多处越窑遗址。近年来,海内外一些专家学者频频到上林湖越窑遗址进行考察研究,青瓷文化的研究日渐升温。慈溪市因势利导,研究开发了越窑青瓷工艺,把恢复上林湖越窑青瓷作为挖掘民族文化瑰宝、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头戏。(宁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青瓷是什么窑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青瓷有越窑、官窑、汝窑、龙泉窑和耀州窑。

青瓷是一种表面带有青色釉的瓷器,是我国瓷器烧制领域的珍品。青瓷颜色清透似玉,表面瓷质光滑细腻,形态端庄浑朴、线条流畅轻快、是历史悠久且十分著名的瓷器,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无与伦比的智慧与非凡的审美观念。

瓷器的制作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原始青瓷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历经了春秋战国的发展,到了东汉之后有了十分重大突破。南北朝之后,我国南方和北方烧制的青瓷开始有了各自的特色。在北方,青瓷普遍胎体厚重,青中泛黄,且表面有开片,玻璃质感很强。而在南方,烧制的青瓷一般胎质坚硬,颜色淡灰,表面细腻纯净,如冰似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