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哪些(汇集八篇)

近日新冠肺炎的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着,这不免让很多人想起了2003年的非典,非典当年的疫情让人闻风色变,一直到今天都深深的烙印在那代人的心里,那么2003年非典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浏览

2680

文章

8

篇1:哪些细菌可以引起食物中毒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食物中毒都是有细菌引起的,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哪些细菌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

(1)沙门菌:是引起食物中毒最多见的一种细菌,沙门菌污染主要来源于污水、动物及人畜粪便,患病或带菌牲畜的肠道内含有大量沙门菌,血液和内脏带菌率更高。

(2)葡萄球菌:多存在于人和动物的鼻腔、咽喉、皮肤、头发及化脓性感染处。

(3)肉毒梭菌:这种细菌不喜欢氧,它产生的毒素毒性极强,多见于家庭自制的发酵豆、谷类制品(面酱、臭豆腐),其次为罐头、腊肠等食品。

(4)椰毒假单胞菌:多见于发酵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等食品中。

(5)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海洋细菌,主要来源于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

(6)李斯特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污水、动物的粪便、健康带菌者、蔬菜、青贮饲料。这种细菌不怕冷,即使在冰箱里也能生长。

(7)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存在于任何动物的肠道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为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和肠集聚性副大肠埃希菌。

(8)蜡样芽胞杆菌:是食用剩米饭、剩菜、凉拌菜等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

(9)产气荚膜梭菌:常在人和牲畜的粪便、土壤、污水中,外面裹着芽胞,不怕热。

(10)志贺菌:即通常称为痢疾杆菌的细菌,中毒食品以冷盘和凉拌菜为主。

以上是为大家介绍的哪些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我们在平时要多学习食物中毒安全知识,这样我们才知道食物中毒如何预防的方法,更多的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儿童食物中毒,不同细菌所引起的中毒特点有哪些?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孩子发生食物中毒是非常常见的一件事,然而很多家长对于儿童食物中毒相关的知识并不是很了解,比如儿童食物中毒究竟有哪些细菌引起这些细菌会引起哪些症状?今天小编就来讲解儿童食物中毒,不同细菌所引起的中毒特点有哪些?

宝宝食物中毒有哪些表现

夏秋季多见,起病急,常常同时有数人或数十人发病,症状相似,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常有发热,不同细菌所引起的中毒临床各有特点:

1、沙门菌中毒

多由食肉或内脏引起,尤其是病死的家畜,潜伏期6~24h,最长可2~3天,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全身乏力,可伴皮疹,大便有脓血,病程1~3周,可死亡。

2、葡萄球菌中毒

剩饭菜,污染的肉,奶,蛋类食后引起,潜伏期短,一般3h,表现吐,泻,以吐为主,发热不明显。

3、嗜盐菌中毒

由食海产品或用盐腌渍的食物引起,潜伏期8~12h,有腹痛,腹泻伴呕吐,中度发热,大便呈洗肉水样或脓血便。

4、肉毒杆菌中毒

肉毒杆菌为厌氧菌,多因食过期罐头,腊肠或密闭贮存食物引起,潜伏期1天至数天,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有头痛,眩晕瞳孔散大,软弱无力,眼睑下垂,复视,视力模糊,甚至失明,吞咽和呼吸困难,失音,可因呼吸麻痹死亡。

5、大肠埃希杆菌

潜伏期短,一般4~12h,症状轻,以腹泻为主,大便腥臭味,很少发热。

6、真菌

一般先有胃肠道症状,而后出现肝,肾损害或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烦躁,惊厥,昏迷,有些真菌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血小板减少等。或者干脆让孩子饿一会儿,到了下一餐的时间给他吃饱。

当发现孩子食物中毒,一定要紧急催吐,若孩子经过急救后情况未好转,或中毒较重,请立即拨打120或紧急送医治疗。如果你想掌握更多宝宝食物中毒怎么办的方法这方面知识,请锁定接下来的的持续更新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细菌易“藏”在哪些食物中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细菌食物中毒,就是由食用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按临床表现可分为胃肠型与神经型两类,胃肠型食物中毒在临床上最为多见。那细菌易“藏”在哪些食物中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呢?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

细菌性食物中毒通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气候炎热的季节。一方面由于较高的气温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内人体防御能力有所降低,易感性增高,因而常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鱼、奶和蛋类等;少数是植物性食品,如剩余饭菜、糯米凉糕、面类发酵食品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甚短,通常为数小时至l两三天不等。临床表现多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腹泻粪便多为稀便或黏液便。抵抗力降低的人,如病弱者、老人和儿童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急性胃肠炎症较严重,但此类食物中毒病死率较低,愈后良好。

常见的变质食物的中毒及预防

※变质的剩饭菜易中毒:造成剩饭、剩菜变质的原因多为食品存放温度较高(20℃以上)和放置时间较长。

※变质的奶及奶制品易中毒:造成奶及奶制品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在较高温度下存放时间过长(如在25℃~30℃环境中存放5-15小时),导致产生足以引起中毒的细菌毒素。

※变质的鱼虾易中毒:造成鱼虾变质的原因多为在淡盐水中存放时间较长或烹调时未烧熟煮透。

※凉拌菜加工不当易中毒:凉拌菜加工和存放不当会导致细菌污染及大量细菌繁殖,人们食用后会引起食物中毒。凉拌菜加工不当的原因多为:存放生、熟食品的工具、容器未严格分开使用;凉菜原料未彻底清洗干净;凉菜加工人员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冷菜制作间卫生状况差等。

※变质或污染的肉及肉制品易中毒:造成肉类及肉制品变质的原因多为: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手污染熟食品;受污染的熟食肉制品在较高的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细菌大量繁殖;食用前未回锅加热或加热不彻底等。

预防措施

食品加工经营环节保持清洁、消毒;选用新鲜原料,不用病死的禽畜肉和变质食品;生熟分开;被加热食品的中心温度至少要达到70℃以上;食品在室温下存放不超过4小时;储存食物需要10℃以下冷藏,或60℃以上热藏。生吃食物要彻底清洗或消毒;剩余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重新加热;还有肠道传染病、皮肤化脓性感染的人禁止加工直接入口食品。

总之,预防变质食物的中毒,记住勤洗手,讲究个人卫生,搞好食具、容器和工具的消毒等。如果您对宝宝食物中毒怎么办的常识感兴趣,就请到我们来查询搜索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引起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细菌有哪些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一些被细菌污染、隔夜食物等,这些都会引发食物中毒,因此在选择原料的时候,一定要选购新鲜食物。那么引起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细菌有哪些呢?

(1)沙门菌:是引起食物中毒最多见的一种细菌,沙门菌污染主要来源于污水、动物及人畜粪便,患病或带菌牲畜的肠道内含有大量沙门菌,血液和内脏带菌率更高。

(2)葡萄球菌:多存在于人和动物的鼻腔、咽喉、皮肤、头发及化脓性感染处。

(3)肉毒梭菌:这种细菌不喜欢氧,它产生的毒素毒性极强,多见于家庭自制的发酵豆、谷类制品(面酱、臭豆腐),其次为罐头、腊肠等食品。

(4)椰毒假单胞菌:多见于发酵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等食品中。

(5)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海洋细菌,主要来源于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

(6)李斯特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污水、动物的粪便、健康带菌者、蔬菜、青贮饲料。这种细菌不怕冷,即使在冰箱里也能生长。

(7)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存在于任何动物的肠道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为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和肠集聚性副大肠埃希菌。

(8)蜡样芽胞杆菌:是食用剩米饭、剩菜、凉拌菜等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

(9)产气荚膜梭菌:常在人和牲畜的粪便、土壤、污水中,外面裹着芽胞,不怕热。

(10)志贺菌:即通常称为痢疾杆菌的细菌,中毒食品以冷盘和凉拌菜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哪些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的食物中毒是由细菌引起的。那么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哪些?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1)沙门菌:是引起食物中毒最多见的一种细菌,沙门菌污染主要来源于污水、动物及人畜粪便,患病或带菌牲畜的肠道内含有大量沙门菌,血液和内脏带菌率更高。

(2)葡萄球菌:多存在于人和动物的鼻腔、咽喉、皮肤、头发及化脓性感染处。

(3)肉毒梭菌:这种细菌不喜欢氧,它产生的毒素毒性极强,多见于家庭自制的发酵豆、谷类制品(面酱、臭豆腐),其次为罐头、腊肠等食品。

(4)椰毒假单胞菌:多见于发酵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等食品中。

(5)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海洋细菌,主要来源于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

(6)李斯特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污水、动物的粪便、健康带菌者、蔬菜、青贮饲料。这种细菌不怕冷,即使在冰箱里也能生长。

(7)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存在于任何动物的肠道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为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和肠集聚性副大肠埃希菌。

(8)蜡样芽胞杆菌:是食用剩米饭、剩菜、凉拌菜等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

(9)产气荚膜梭菌:常在人和牲畜的粪便、土壤、污水中,外面裹着芽胞,不怕热。

(10)志贺菌:即通常称为痢疾杆菌的细菌,中毒食品以冷盘和凉拌菜为主。

以上是为大家介绍的哪些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我们在平时要多学习食物中毒安全知识,这样我们才可以找到食物中毒如何预防的方法,更多的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哪些?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细菌食物中毒区分于一般的食物中毒,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疾病。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可甚至会被大家忽略。如食物在烹制过程中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且食物夹生,这些都有可能会导致细菌性的食物中毒。那么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主要有哪几种呢?

(1)沙门菌:此类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各种动物的肠道中。屠宰的猪牛羊等健康家畜,其沙门菌带菌率约为1%一4%;患病的动物带菌率较高。吃了被沙门菌污染的食物就可以引起中毒,病人以儿童和青壮年较多。大部分患者起病急,有高热、畏寒、全身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大便;严重者出现抽搐和昏迷。病程一般为3—7天。

(2)副溶血性弧茵(嗜盐菌):此类细菌为非抗酸性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海水、海产品、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中。它所引起的食物中毒以沿海地区发生较多,多由于生吃海产品和食用未烧熟煮透的鱼虾贝类而引起。起病很急,一般为先泻后吐,腹部有明显的压痛,腹泻每日5一10次,开始为血水便,以后转为脓血样便;少数病人出现意识不清、痉挛、血压下降及休克等症状。病程一般为l一7天,预后良好。

(3)葡萄球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两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空气、土壤、水及物品上;人和动物的鼻腔、皮肤、咽喉和肠道的带菌率较高。此菌一经污染食物,则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食入含大量葡萄球菌肠毒素的食物则引起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5小时。突出的症状是呕吐特别严重,呕吐物中可含有胆汁、血液及粘液。中毒者还有头痛、腹痛、脱水等症状,儿童的发病率较高,也较严重。病程一般为1—2天。

现在你知道哪些细菌容易引起食物中毒了吧。通常食物中毒的患者会有恶心、呕吐、先腹痛后腹泻、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因此很容易区分。如果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一定要尽快去医院介绍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哪些细菌可以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全文共 1810 字

+ 加入清单

食物中毒很多时候都是由于细菌所感染造成的,那么哪些细菌可以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呢?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沙门氏菌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据其抗原结构和生化试验,目前已有2000余种血清型,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较为多见。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需氧,不产生芽胞,无荚膜,绝大多数有鞭毛,能运动。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水和土壤中能活数月,粪便中能活1~2个月,在冰冻土壤中能越冬。不耐热,55℃、1h或60℃、10~20分钟死亡,5%石炭酸或1:500升汞5分钟内即可将其杀灭。

(二)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为革兰氏阴性、椭园形、荚膜球杆菌。菌体两端浓染,一端有鞭毛,运动活泼。本菌广泛存在于海水中,偶亦见淡水。在海水中能存活47日以上,淡水中生存1~2日。在37℃、ph7.7、含氯化钠3~4%的环境中生长最好。对酸敏感,食醋中3分钟即死。不耐热,56℃、5分钟即可杀死,90℃、1分钟灭活。对低温及高浓度氯代钠抵抗力甚强。目前已发现本菌有12种菌分为ⅰ、ⅱ、ⅲ、ⅳ、ⅴ型。从患者粪便分离出菌株属于ⅰ、ⅱ、ⅲ型,自致病食物分离的菌株90%以上属于ⅳ、ⅴ型。致病性菌株能溶解人及家兔红细胞,称为“神奈川”试验(kanagawatest)阳性。其致病力与其溶血能力平行,这是由一种不耐热的溶血素(分子量42000)所致。本菌能否产生肠毒素尚待证明。带鱼、黄鱼、乌贼、梭子蟹等海产品带菌率极高,被海水污染的食物、某些地区的淡水产品如鲫鱼、鲤鱼等及被污染其他含盐量较高的食物如咸菜、咸肉、咸蛋亦可带菌。

(三)大肠杆菌为两端钝园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多数菌株有周鞭毛,能运动,可有荚膜。体外抵抗力较强,在水和土壤中能存活数月,在阴凉处室内尘埃可存活1个月,含余氯0.2ppm的水中不能生存。本菌属以菌体(o)抗原分群,以荚膜(k)抗原(a、b、l)和鞭毛(h)抗原分型,目前已发现170多个血清型。本菌为人和动物肠道正常寄居菌,特殊条件下可致病。在大肠杆菌中,能引起食物中毒的菌种有16个血清型,亦称为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ecoliepec),其中常见的血清型为o111、o114、o128、o55、o20、o119、o86、o125、o127等。

(四)变形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两端纯园、无芽胞多形性小杆菌,有鞭毛与动力。其抗原结构有菌体(o)及鞭毛(h)抗原2种。依生化反应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奇异、莫根、雷极及不定变形杆菌5种。前三种能引起食物中毒。本菌广泛存在于水、土壤、腐败的有机物及人和家禽、家禽的肠道中。此菌在食物中能产生肠毒素。莫根变形杆菌并可使蛋白质中的组氨酸脱羧成组织胺,从而引起过敏反应。致病食物以鱼蟹类为多,尤其以赤身青皮鱼最多见。近年来,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有相对增多趋势。

(五)葡萄球菌主要是由能产生血浆凝固酸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少数可由表皮(白色)葡萄球菌引起。该菌为革兰氏阳性,不形成芽胞,无荚膜。在乳类、肉类食物中极易繁殖,在剩饭菜中亦易生长,在30℃经1小时后即可产生耐热性很强的外毒素(肠毒素enterotoxin),此种毒素属于一种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可分5个血清型(a、b、c、d、e),其中以a型引起食物中毒最多见,b、c型次之。此菌污染食物后,在37℃经6~12小时繁殖而产生肠毒素。此毒素对热的抵抗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能致病。常因带菌炊事人员的鼻咽部粘膜或手指污染食物致病。

(六)产气荚膜杆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又名魏氏杆菌(cl,wilchil)为厌氧革兰氏阳性粗大芽胞杆菌,常单独、成双或短链状排列,芽胞常位于次极端;在体内形成荚膜,无鞭毛,不活动。芽胞体外抵抗力极强,能在110℃存活1~4小时,能分泌强烈的外毒素,依毒素性质可分六型(a、b、c、d、e、f),引起食物中毒者主要是a型和f型,其中以a型(能产生肠毒素)为多,c及f型偶可引起出血坏死性肠炎。本病在自然界分布较广,污水、垃圾、土壤、人和动物的粪便、昆虫以及食品等均可检出。致病食物由于存放较久或加热不足,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非常的危险,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了,要多了解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哪些特征,要是出现了这些症状应该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救治,想了解更多的食物中毒安全知识请到,我们为你解决各种生活中的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吃海产品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什么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受海洋污染的影响,海产品内往往含有毒素和有害物质,过量食用易导致脾胃受损,引发胃肠道疾病。若食用方法不当,重者还会发生食物中毒。那么吃海产品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什么?

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海洋细菌,主要来源于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此菌对酸敏感,是海产品引起的细菌,这种细菌在普通食醋中5分钟即可杀死;对热的抵抗力也较弱。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多发生在6~10月,海产品大量上市时。中毒食品主要是海产品,其次为咸菜、熟肉类、禽肉、禽蛋类,约有半数中毒者为食用了腌制品后。中毒原因主要是烹调时未烧熟煮透或熟制品被污染。

中毒表现

进食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后10小时左右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绞痛、腹泻,多数患者在腹泻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多为水样便,重者为黏液便和黏血便。呕吐、腹泻严重,失水过多者可引起虚脱并伴有血压下降。大部分病人发病后2~3天恢复正常,少数严重病人由于休克、昏迷而死亡。

紧急处理

发生中毒后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并到医院医治。副溶血性弧菌对氯霉素敏感。呕吐、腹泻严重者要补充水和盐。

中毒预防

调查显示,加工海产品的案板上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为87.9%。因此,对加工海产品的器具必须严格清洗、消毒。海产品一定要烧熟煮透,加工过程中生熟用具要分开。烹调和调制海产品拼盘时可加适量食醋。食品烧熟至食用的放置时间不要超过4个小时。

我们平时的饮食一定要注意,要合理的饮食,避免食物中毒,想要知道食物中毒如何预防,不妨到,让我们有个健康、安全的生活,这里有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等你来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