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词语(经典20篇)

浏览

7032

文章

430

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常见词语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词语解释是初中语文试卷中常考的题目,这道题目虽然是一道比较基础的题目,但很难考得满分。为了方便大家更高效率地复习,小编整理了初中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词语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37)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因小失大

(38)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取:这里有"赶"的意思。

(39)这干系须是俺的干系:责任。

(40)且睡了,却理会却:且。

(41)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兀自:尚且,还。

(42)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逞辩:卖弄口舌。

(43)也合依我劝一劝:合: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语文重点词语解释豁然开朗等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豁然开朗解释: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词性:中性。

不可名状:解释:名:说出;状:形容。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词性:贬义。

不耻下问:解释: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词性:中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字词语解释触等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25、惩治邪恶,鼓励从善。(注:“惩”的读音为chéng)

26、触,触动。看到眼前的景象受到触动而激起某种情感。

27、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用于劝说、希望和警告的场合

(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28、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59.江苏省宿迁市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

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__A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与唐婉之间痛彻心fēi的告别。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xiè,我的双手考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烽先生_B____(大义凛然/平静超然)和这个世界的告别。

在这期节目当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作家曹文轩,他向我们娓娓而谈讲述了与父亲的告别,这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世间所有的文字,千百年米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选自《朗读者》,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改)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依次填写)。(3分)

锦书痛彻心fēi_不xiè

参考答案:⑴jīn扉屑

(2)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1分)

改为

⑵考改为烤

(3)结合语境,在A处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2分)

雨季是对于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

⑶示例:光明是对黑暗的告别。

(4)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B处横线上。(1分)

这是杨烽先生_(大义凛然/平静超然)和这个世界的告别。

⑷平静超然

(5)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⑸删掉“在,当中”或删掉“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同义词的辨析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1)同义词辨析

从构词成分上辨析:如“周密、严密、精密”,都含有“密”字,含有“事物的组织和结构紧密、完备”的意思,三个词的区别就在“周”“严”“精”上,结合这三个字的含义,就可辨明词义。

从词义的轻重不同上辨析:如“请求”“恳求”都有“要求”的意思,区别主要在语意的轻重上。

从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上辨析:如“事件”“事情”“事故”同义,但所指的范围大小不同。

从词的使用上辨析:如“树”和“树木”,“书”和“书籍”,前者指具体的、个别的,后者则用于指概括的。又如“爱护”和“爱戴”意义相同,后者只用于人,一般指下级对上级。前者没有此限制,两个词不能互换。另外,要注意词的搭配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常用词语解释础润知雨等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413、础润知雨chu3:屋的基石。看到基石湿润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

414、吹毛求疵:求,寻找;疵,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

415、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416、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

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417、蹉跎岁月:蹉跎,时间白白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常用词语解释近义词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弥漫—充满搜索—搜寻协助—帮助创造—创新燃烧—焚烧寻求—寻访永远—永恒颓然—颓丧光辉—光芒茂密—茂盛普照—遍洒追寻—追求

无比欣喜—欣喜若狂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各式各样—各种各样结结实实—扎扎实实恍然大悟—茅塞顿开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和颜悦色—和蔼可亲连绵不断—连绵起伏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蹑手蹑脚—轻脚轻手异口同声—不约而同寂静无声—鸦雀无声

无影无踪—踪迹全无语无伦次—颠三倒四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名不虚传—名副其实人烟稀少—地少人稀提心吊胆—心惊胆战

面如土色—面无血色禁不住—忍不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进阶词语解释百里挑一等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58.A.百里挑一[bǎilǐtiāoyī]

[解释]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B.精彩纷呈:精彩:表演、展览、言论、文章等)优美;出色纷呈:纷纷呈现

美好的场面和事物纷纷在眼前呈现出来?

C.旁征博引[pángzhēngbóyǐn]

[解释]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D.新颖别致拼音:xīnyǐngbíezhì解释:新颖,植物刚生的小芽,形容特别,有新意。别致,特别。形容精巧,精致的事物或与众不同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常用词语解释及造句相得益彰等

全文共 188 字

+ 加入清单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造句:由于它的内容太卓越了,朴拙的形式并不造成不良影响;相反的,却使它们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造句:学习和复习,是用以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造句:二者相提并论,则陈张两公之捐躯殉难,均有所迫而然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重点词语解释之字 作助词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二、作助词

1、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

2、补语的标志。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考语文词语真题汇编

全文共 1295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题。

生活全面数字化的今天,个人隐私的形态和观念已经发生重大改变。()说传统意义上,保险柜、房屋构成的物理空间就能守护我们的秘密,那么现代意义上的隐私,()可以转化为数据,借助一根网线、一个路由器传遍各个角落。问题在于,隐私是从个人生活过渡到社会生活的缓冲地带、安全阀门,一旦失去保护,不仅会扰乱日常生活,甚至可能让社会治理顾此失彼。经常接到的各类推销电话,对方甚至连你的喜好和近况都(),让人()。其扰更不寒而栗。一些电信诈骗案,甚至酿成社会的悲剧。

①可以想象,当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不得不让渡更多的周边信息,以享受更高效便捷的生活。②而,为了生活便利让渡出一部分个人信息,可能是信息社会必然出现的发展形态。③换句话讲,也只有将我们的生活细节数字化、虚拟化,更多优质的服务和体验才能实现。④无论是分享经济,还是云计算,方便你我生活的经济形态和先进技术,恰恰建立在信息和数据的广泛共享之上。⑤比如,出行信息能够为城市交通的合理规划提供依据,对手机应用的评价能够帮助开发者提升用户体验。

1.上文括号内依次应填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果还了如指掌不堪

B.即使却一目了然不烦

C.如果却了如指掌不堪

D.即使还洞若观火不耐

【答案】C

【解析】由"()说传统意义上----那么现代意义上--()可以转化----传遍各个角落"可得出第一个空的答案是"如果",第二个空的答案是"却",组成含有转折关系的假设关系的二重复句。尤其要注意:第二个空的前面意思"现代意义上的隐私"和第二个空的后面意思"传遍各个角落",构成明显的转折关系(用选项中的"却");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别人看,用在此,符合语境(甚至连你的喜好和近况都很清楚);不堪:忍受不了的意思,用在此,符合语境;所以答案选C。

如果不仔细研究,很多考生可能误选A项。

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如:

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如:

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多重复句: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叫多重复句。有两个层次的叫二重复句,有三个层次的叫三重复句,其余依次类推。多重复句是由一重复句扩展而成的。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以及成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重点词语解释之字 作助词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语文七年级词语注音与解释:第7课《短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贪婪】tānlán贪得无厌,不知足。

【堕落】duòluò1、沦落;流落。2、指思想行为趋于下流。文中是第一种含义。

【点缀】diǎnzhuì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冉冉】rǎnrǎn形容事物慢慢变化或移动。

【苦熬】kǔáo忍受着痛苦度过(日子)。

【雏形】chúxíng事物的初步形式。

【丰硕】fēngshuò丰富,丰盛。果实又多又大。

【稀疏】xīshū不稠密。

【累累】lěilěi连续不断;连接成串。

【低回】dīhuí纤回曲折。引申为情感或思绪萦回。

【沉甸甸】chéndiandian形容物体因重量过重,像要下坠的样子。此词可用来形容东西很重,有时也可形容心情沉重。

【眼巴巴】yǎnbābā①形容急切地盼望。②形容急切地看着不如意的事情发生而无可奈何

【繁弦急管】fánxiánjíguǎn管弦之音繁密而急促。

【红灯绿酒】hóngdēnglǜjiǔ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玲珑剔透】línglóngtītòu形容精工制造、结构奇巧、内部镂空的手工艺品。

【具体而微】jùtǐérwēi整体的各部分都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多姿多彩】duōzīduōcǎi丰富多彩,形容颜色多样,很多种形状和颜色。

【不可磨灭】bùkěmómiè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回味无穷】huíwèiwúqióng回味,从回忆中体会。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形容俊俏】xíngróngjùnqiào漂亮,聪明灵活。形容:指容貌神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语文病句快速辨析切入点:看关联词语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可能是搭配不当、位置不当、不合逻辑、滥用词语

1.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解析:“无论……都……”表无条件,“无论”后只能带由“还是”“或”组成的词语,而不能带并列短语,“干部和群众”应改为“干部还是群众”。

2.美国政府如果对进口钢铁实施紧急限制措施,那么几乎所有国家的钢铁业都会成为打击对象。

解析:“如果”位置不当,应放在“美国政府”前。

3.专家说,亲子鉴定不仅“鉴”出了社会世相,也“鉴”出了血肉亲情。

解析:先“血肉亲情”,后“社会世相”。

4.槐茂酱菜口味独特,深受百姓欢迎,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所以仍然畅销不衰。

解析:前后分句无因果关系,“所以”多余,这是滥用关联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部编版 |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词语注音与解释:第18课《天下第一楼》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1.鼎盛dǐngshèng:几乎到极端的盛世。

2.幌子huǎngzi:俗称酒帘。古代酒店以其容易引人注目,故用为招牌,以招揽顾客。比喻为了掩盖真实意图而假借的名义。

3.侦缉zhēnjī:侦查缉捕:~队。~盗匪。

4.怯懦qiènuò:胆小懦弱:生性~。

5.忌讳jìhuì:1.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过年过节~说不吉利的话。2.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在学习上,最~的是有始无终。

6.拾掇shíduo:整理;收拾。

7.捣蛋dǎodàn:借端生事,制造麻烦,无理取闹。

8.凄惨qīcǎn:凄凉悲惨。

9.雕梁画栋diāoliánghuàdòng: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10.赫赫扬扬hèhèyángyang:显赫的样子。

11.咬牙跺脚yǎoyáduòjiǎo:一般是用来形容人生气的样子或是表情比较无可奈何。

12.另请高明lìngqǐnggāomíng: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13.骂骂咧咧màmaliēliē: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重点词语解释熟视无睹等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熟视无睹:熟视,经常看到,看惯;睹,看见。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摇头晃脑: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脉脉含情: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进阶词语解释遏止等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50.A.遏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且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遏制:是指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

B.过江之鲫[guòjiāngzhījì]

[解释]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过江名士多于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

C.蓬荜生辉[péngbìshēnghuī]

[解释]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D.聪明反被聪明误[cōngmíngfǎnbèicōngmíngwù]

[解释]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21.【2018贵州省铜仁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我们进行分类辅导,真可谓是处心积虑。

B.要是我们不珍惜水资源,总有一天会无水可用,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C.在生活工作很多方面,我们如果找对了方法,就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小明同学的基础不太好,课堂上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么能提高学习成绩呢?

【答案】3.B

【解析】A处心积虑:存在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用于有爱心的老师,属于褒贬不分;C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倍、半:数词,和前面“找对了方法”相矛盾,应改用“事半功倍”;D无动于衷:意思是一点儿也不心动。指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也指这个人呢:面对他人的建言或者批评丝毫没有放在心上,两只耳朵听到就好像什么也收到一样,讲了也没用,说的也不听,丝毫不为所动。不合语境。B危言耸听: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符合语境,使用正确,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高级词语解释朝三暮四等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朝三暮四发音zhāosānmùsì释义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示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的。(鲁迅《坟·灯下漫笔》)

中流砥柱发音zhōngliúdǐzhù释义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修改病句之注意句子中词语的感情色彩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注意句子词语感情色彩

有些句子没有上述病态特征,从语法上也看没有语病,这时就要注意句子中的成语或词语的感情色彩,读题时要注意这个句子的褒贬义与使用的词感情色彩是否搭配。

例: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分析:“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能力提升:

1.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的行径。

2.这次演讲比赛暴露出了很多才思敏捷的学生。

3.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多句。

5.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泸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

以上介绍的这几种辨析语病的方法,简单易行、快速有效。当然,不是所有的语病都能通过这些方法辨析,做题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地运用解题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常见词语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词语解释是初中语文试卷中常考的题目,这道题目虽然是一道比较基础的题目,但很难考得满分。为了方便大家更高效率地复习,小编整理了初中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词语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7)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8)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尽职尽责。

(9)荒凉、冷落的意思。萧索

(10)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瑟索

(11)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惘然

(12)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隔膜

(13)看不起。鄙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