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私营企业固定资产损失如何处理的(汇编十篇)

浏览

1633

文章

10

篇1: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怎样处理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内的相关部门一定要号召员工爱惜公司的固定财产,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固定资产损失。同时,平时还要积极预防因自然灾害导致的固定资产损失,双管齐下才能起到更好的预防作用。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怎样处理?下面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处理方法

固定资产报废有两种情况:

1、一是由于磨损或陈旧,使用期满不能继续使用;

2、二是由于技术进步,必须由先进设备替代。固定资产报废,一方面由于固定资产退出企业引起企业固定资产的减少,另一方面在清理过程中还会发生一些清理费用,同时还可能取得一定的变价收入。因此,固定资产报废的核算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注销报废固定资产的原值和已提折旧额。按固定资产的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按已提折旧额,借记“累计折旧”账户;按固定资产原值,贷记“固定资产”账户。

(2)结转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按收回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账户,贷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3)支付清理费用。按发生的清理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4)结转清理后的净损益。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收益”账户;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损失”账户,贷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相信大家看过上面的介绍之后,会对固定资产报废损失的处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如何确认固定资产损失?平时只要多关注财产损失安全小知识,解决问题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国企固定资产损失怎么处理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固定资产更是至关重要,那么国企固定资产损失怎么处理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

小编从各个方面收集资料总结以下几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国企固定资产损失怎么处理。

1.经公司事故调查委员会认定,给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由相关责任人赔偿。除赔偿外,对故意制造损失或在事故中有重大过失的员工,公司还要给予相应的惩罚。

2.发生事故的部门和责任人,应立即采取措施减小损失或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在24小时内报相关部门和领导,积极协助和配合事故调查委员会开展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工作。

3.当事人对公司事故调查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若有异议,可在15个工作日内向综合管理部提出书面申诉。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受理员工申诉,对公司事故调查委员会的调查处理活动进行监督,并有权向公司司务会建议撤销不当的处理决定或要求重新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固定资产非正常损失怎么处理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我国会计法规定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以及被执法部门依法没收或者强令自行销毁的货物。那么对于固定资产非正常损失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固定资产非正常损失怎么处理计税问题呢?现在就请跟随小编的脚步进入了解详情。

固定资产非正常损失怎么处理计税?详情如下

通过新旧细则对照,新细则对非正常损失规定了一个较窄的范围,仅包括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即增值税的相关规定中,地震造成的损失等自然灾害损失已不属于非正常损失。这一点不同于会计上的处理,主要是出于缴税的考虑,企业对于外购存货在地震中造成的毁损不再作进项税额转出。也就是说,自然灾害损失进项税额不做转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本条前4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

税法上所说的非正常损失,只是指因管理不善所造成的。自然灾害不是人为所能控制的,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属于非正常损失,不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这是考虑到受灾企业的负担,自然灾害造成的税额减少,不是企业管理不善等主观行为,这是国家税收政策公平公正人性化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处理固定资产损失时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处理固定资产损失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企业一定要有比较专业的人士,才会将这个问题处理得更好,处理固定资产损失时要注意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3号文件第十五条“企业申报扣除各项资产损失时,均应提供能够证明资产损失确属已实际发生的合法证据,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之规定,对于前述固定资产处置损失,企业应提供相关证据予以证明。

否则,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3号文件第五十一条“税务机关对企业自行申报扣除和经审批扣除的财产损失进行纳税检查时,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有关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对有确凿证据证明由于不真实、不合法或不合理的证据或估计而造成的税前扣除应依法进行纳税调整,并区分情况分清责任,按规定对纳税人和有关责任人依法进行处罚”之规定,企业将遭受相应的处理和处罚。

相信大家看过上面的介绍之后,会对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的注意事项有更多了解。如果想知道如何确认固定资产损失?平时就应该多关注财产损失安全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的损失如何处理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企业因为自然灾害或者其他因素,会出提前报废的现固定资产损失。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的损失如何处理?这也是很多企业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下面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根据《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2009]88号)规定:

“第五条企业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按税务管理方式可分为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和须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

下列资产损失,属于由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

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第二十四条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损失,其账面净值扣除残值、保险赔偿和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部分,依据下列相关证据认定损失:

(一)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出具的鉴定证明;

(二)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小的固定资产报废、毁损,可由企业逐项作出说明,并出具内部有关技术部门的技术鉴定证明;

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报废、毁损,企业应逐项作出专项说明,并出具专业技术鉴定机构的鉴定报告,也可以同时附送中介机构的经济鉴定证明。

(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原因造成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应当有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如消防部门出具受灾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事故现场处理报告、车辆报损证明,房管部门的房屋拆除证明,锅炉、电梯等安检部门的检验报告等;

(四)企业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内部核批文件;

(五)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

根据上述规定,您问题中描述固定资产账上已做提前报废处理,但实物仍在用或者虽然不在用,仍未进行处理,不属于自行申请计算扣除范围,应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税前扣除的。文件中的残值是指符合实际处置后收入而不是依预计比例计算出的预计残值,这样计算出的损失才是真实发生的损失,方可在税前扣除。

企业对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置后,方可作为损失在资产处置当年提出税前扣除申请。企业尚未处置但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的固定资产损失,应在实际处置后再申请报批。

相信大家看过上面的内容之后,会对本期介绍的问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何确认固定资产损失?就需要大家平时多掌握一些财产损失安全小知识,才会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如何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处理固定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处理固定资产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抵补处置费用和固定资产净值所发生的损失,属于企业营业外支出。如何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下面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根据《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3号)第六条“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因销售、转让、变卖资产发生的财产损失,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以及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发生的财产损失,应在有关财产损失实际发生当期申报扣除”,第四条“企业的各项财产损失,应在损失发生当年申报扣除,不得提前或延后。非因计算错误或其他客观原因,企业未及时申报的财产损失,逾期不得扣除。

按本办法规定须经有关税务机关审批的,应按规定时间和程序及时申报”之规定,企业的财产损失可在所得税前扣除。但对于依法应当经税务机关审批的财产损失,则必须按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批准后方可在税前扣除,否则即不能在税前扣除。但是,并非企业发生的所有财产损失,均必须经过税务机关批准后才能在税前税前扣除。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3号文件第七条的明文规定,对应当经税务机关审批才能在税前扣除的财产损失情形作了明确的列举式规定,除该条明确列举之外的其他情形财产损失,均无须经税务机关审批。而固定资产对外销售产生的处置损失,不属于前述条款明确列举之应予审批的情况,故该损失可以直接在所得税前扣除而无须向税务机关申报并获批准。

希望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会更加了解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的方法,如何确认固定资产损失?平时可以多关注财产损失安全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固定资产损失怎样处理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企业如果出现了固定资产损失,可不是一件小事情。轻者会导致企业财务出现漏洞,重者,甚至会影响企业的下一步发展。固定资产损失怎样处理?这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下面小编为您详解。

固定资产损失的处理方法有很多,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处理。把无论是报废还是丢失损失,都应该先进行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处置一般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

(一)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二)发生的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有关费用以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

(三)出售收入和残料等的处理。

企业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应冲减清理支出。按实际收到的出售价款以及残料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等科目。

(四)保险赔偿的处理。

企业计算或收到的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冲减清理支出,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五)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的净损失,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的净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固定资产损失的处理方法,如何确认固定资产损失?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多了解一些财产损失安全小知识,才会将这个问题处理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固定资产损失账务怎样处理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希望有损失,但固定资产损失也是避免不了的事情,固定资产损失账务怎样处理?这是很多人都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讲述一下。

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处置一般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

(一)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二)发生的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有关费用以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

(三)出售收入和残料等的处理

企业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应冲减清理支出。按实际收到的出售价款以及残料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等科目。

(四)保险赔偿的处理

企业计算或收到的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冲减清理支出,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五)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的净损失,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的净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温馨提示: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固定资产损失账务问题,如何确认固定资产损失?平时多了解一些财产损失安全小知识,这个问题就会更加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固定资产损失怎样处理最好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企业出现固定资产损失之后,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因为处理不及时而导致更大的损失出现。固定资产损失怎样处理最好?这也是很多企业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述。

固定资产损失囊括的内容非常多,比如,固定资产被盗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固定资产丢失损失、固定资产损毁损失等,这些损失出现之后,就需要有专业的人士进行核算并处理。

(一)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二)发生的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有关费用以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

(三)出售收入和残料等的处理。

企业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应冲减清理支出。按实际收到的出售价款以及残料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等科目。

(四)保险赔偿的处理。

企业计算或收到的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冲减清理支出,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五)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的净损失,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的净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已经了解了固定资产损失的处理方法。要想知道如何确认固定资产损失?就应该多了解一些财产损失安全小知识,才能让这个问题得到更加妥善的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固定资产损失怎么处理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一个个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在企业生产中有成本的投入,有收入也就有固定资产损失,那么固定资产损失怎么处理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

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处置一般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

(一)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二)发生的清理费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有关费用以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

(三)出售收入和残料等的处理。企业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应冲减清理支出。按实际收到的出售价款以及残料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等科目。

(四)保险赔偿的处理。企业计算或收到的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冲减清理支出,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五)清理净损益的处理。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的净损失,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的净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