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语文仿句联句专项训练题二年级下册(汇编20篇)

浏览

5094

文章

99

语文知识点修辞手法之专项训练及解析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修辞是增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和方法。为了让同学们更准确的运用修辞手法,今天小编整理了中考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及解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考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及解析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下列一段话所用的修辞手法列举正确的一项是()

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者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簌簌的声音。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

A.比喻排比反问B.比喻拟人设问C.排比拟人反问D.比喻排比设问

.A【解析】

试题分析:“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这句话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这句话运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者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簌簌的声音”这句话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经分析,答案A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点评:课标与教材对修辞手法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在阅读过程中能判断常用修辞方法的种类并理解其表达作用;在交流和写作实践中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修辞方法运用的正误。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顶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语文病句表意不明专项训练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表意不明专项训练

下列句子都有表意不明的毛病。指出错处并改正。

19.发现有关曹雪芹的史料已属不易,鉴定并用于科学的"红学"研究更不容易,"红学界"过去很多专家主要精力就花费在这方面。

19."……花费在鉴定、应用方面。"

20.农林部的老林是个复员老兵,生性耿直,有时有些偏激,部领导对他的批语是有相当充分的准备的。

20."……部领导批语他是有……"或"……偏激,他批评,部领导是有……"

21.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竞争法则的冷面无情,势必会有一些"老面孔"的产品处于尴尬境地而令其入不敷出。

21."……而令生产厂家入不敷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仿句题专项训练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31.人们都爱秋天,爱他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病句不合逻辑专项训练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不合逻辑专项训练

下列句子都有不合逻辑的毛病。指出错处并改正。

7.为了防备美术博物馆内的珍贵油画免遭盗窃,HTK公司研制的全息报警系统已广受馆方和展方的青睐。

7.去掉"防备"或"免"

8.曾在橙红色跑道上出尽风头的王军霞,在这次城运会女子5000比赛中,竟比自己平时最好成绩慢了近几30秒,似乎大失水准,让人百思不解。

8.去掉"似乎"

9.上一学年全美获得数学博士学位的933人中,非美国籍的华裔就有204人,充分展示了汉民族的数学天赋。

9.改"非美国籍的华裔"为"美籍华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仿句题专项训练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4.依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仿写句子。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非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划线部分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1)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造下面“不是”和“如同”的句子,各造一个句子,表达你对承诺的理解。

承诺不是蓝天上的一片白云,逍遥飘逸。承诺不是__________________;承诺如同珍珠,它的莹润是河蚌痛苦的代价,也是河蚌的荣耀;承诺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字音专项训练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易错字音训练

1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数落数学数米而炊数见不鲜

B.恶心可恶恶性循环疾恶如仇

C.差遣差劲参差不齐差之毫厘

D.星宿宿敌三天两宿露天宿营

1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仆倒仆人风尘仆仆前仆后继

B.剥皮剥离剥削阶级生吞活剥

C.寥落寥寥谬种流传未雨绸缪

D.札记扎营垂死挣扎荆棘扎手

13.选出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

A.奇偶奇异奇光异彩奇货可居

B.拣选缄默言语蹇涩命运多蹇

C.兴致兴旺兴师动众兴妖作怪

D.薄弱鄙薄薄物细故厚今薄古

14.下列加点字的音、调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看管看青看守看跌

B.朴刀朴质俭朴朴实

C.堤埂哽塞绠绳梗直(耿直鲠直)

D.闷气闷倦窒闷闷热

1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啜泣缀文辍笔拾掇

B.挑动挑衅挑选挑唆

C.缭绕镣铐瞭望潦草

D.行政行旅行箧行乞

11.答案选择C

Ashǔ、shù、shǔ、shuò

Bě、wù、è、è

Cchāi、chà、cī、chā

Dxiù、sù、xiǔ、sù

命题思路:本题考查的都是非常常见的几个多音字,基本上把这几个多音字的所有读音都考查了,要加以区分和识记。

12.答案选择C

Apū、pú、pú、pū

Bbāo、bō、bō、bō

Cliáo、liào、miù、móu

Dzhá、zhā、zhá、zhā

命题思路:"仆"当"倒下"的意思讲时,读"pū"。"扎营"不要读错。

13.答案选择D

Ajī、qí、qí、qí

Bjiǎn、jiān、jiǎn、jiǎn

Cxìng、xīng、xīng、xīng

D项均念bó

命题思路:"言语蹇涩、命运多蹇"相对中学生而言较不常见,要记忆。多音字"薄"还有"báo、bù"两读音没有考。其中,读"báo"时多与"厚"意思相对,但成语"厚古薄今"例外,因为成语是约定俗成的。

14.答案选择C

Akān、kān、kān、kàn

Bpō、pǔ、pǔ、pǔ

C项均念gěng

Dmèn或mēn、mèn、mēn、mēn

命题思路:多音字"朴刀"要加以记忆。"闷"的两个读音"mēn、mèn"要区分,一般"心情不舒畅或密闭不透气"时读"mèn",其余读"mēn"。

15.答案选择D

Achuò、zhuì、chuò、duo

Btiǎo、tiǎo、tiāo、tiǎ;

Cliáo、liào、liào、liáo

D项均念xíng

命题思路:主要考查形似字。"拾掇"是轻音。"镣铐、瞭望"容易读错,加以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病句修改指导专项训练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4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自然环境里有整饬的规划,野生的动物植物衬托出人工饲养和栽培的匠心独运。

B、外国朋友来武汉作客,往往会盛情约请他们品尝一下汉味小吃。’

C、他们把我写的文章,全都记在鲁迅先生的名下,并且施展叭儿狗的伎俩,指桑骂槐,向鲁迅先生“呜呜不已”。

D、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4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母亲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

D.就目前来讲,我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4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B.大约在西汉时期,我们祖先就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气象观测了,但那时比较简单。

C.传统画竹采用直幅,因为这样能较好地体现篁竹的挺拔、气势与高洁。

D.经过几年试行,实践证明,颁发《考试说明》有利于实验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也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减轻不必要的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知识点修辞手法之专项训练及解析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山雀是顽皮的,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它们跳跃像一群精灵轻移。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A.选段中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撒野”、“呼朋唤友”、“吵闹”,形象地写出了山雀顽山雀们的皮可爱的特点。

B.选段将山雀们的歌声比喻成“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的,把人“全身淋透”的“音乐雨”,生动地写出了雨势大而急促的特点。

C.选段中运用“它们……像……”的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雀们轻捷、活跃、美好的生活情态。x.k.b.1

D.选段最后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山雀们因为生长在“这片深山广林”才能快乐自由地歌唱。

B

解析

试题分析:“生动地写出了雨势大而急促的特点”的说法不对,这个比喻句写出了山雀们的鸣叫短促而嘹亮的特点。

考点:考查学生对修辞的分辨能力。

点评:在语文学习中,要把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夸张等等知识学通学懂,做到心中有概念,见到会判断,平时会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仿句题专项训练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37.例句:贪婪是灵魂的蛀虫,侵蚀了多少善良的本性。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仍以“人生”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知识点修辞手法之专项训练及解析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和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草原是这样无边的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当你尽情策马在这千里草原上驰骋的时候,②处处都可以看见千百成群肥壮的羊群、马群和牛群。③它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毛色格外发亮,好像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④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红羊,在太阳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

A.①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片草原平整宽阔的特点。

B.②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强调了这片草原上马牛羊等牲畜众多的特点。

C.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地表现了这片草原上的牲畜含奶量高的特点。

D.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片草原的绿以及牲畜的颜色多、种类多。

C【解析

试题分析:C句没有运用拟人,而是夸张:毛色格外发亮,好像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

考点:修辞手法

点评:本题不难,容易判断。此类题一般要说明“表达效果”,“表达”,指运用什么方法,“效果”,指对所写物有什么突出作用,可从这两方面来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字音字形专项训练

全文共 931 字

+ 加入清单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掎角(jǐ)蟠桃(pān)稼穑(s)沆瀣一气(hng)

B.炮烙(po)针砭(biān)肇事(zho)栉风沐雨(ji)

C.噱头(xu)中听(zhōng)踱步(du)高屋建瓴(lng)

D.饿殍(piǎo)堤岸(t)勾当(gu)日臻完善(zhē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篡权羸弱觊觎以身作责

B.塑像整饬驯服恬不知耻

C.高亢涣散溃乏美轮美奂

D.钓杆砥砺信札贻人口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江南书苑位于蜀山区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生活设施完善,占尽天时、地利,当仁不让地成为该地区房产板块中的一颗新星。

B.进也好,退也罢,这都不是问题,怕就怕做事首鼠两端没个准主意,耽误了时间不说,到头来落得两手空空。

C.当年襄阳一别,倏忽已有十个年头,昨偶然接到您寄来的手书,获悉您一切安好,真所谓空谷足音,我喜不自胜。

D.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各国均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全球股市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未见好转迹象。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还记得那个芳香满径的午后,我带着一只新油漆的木箱和一床新被褥,辗转来到县城,挤上公共汽车来到这所学校。

B.每到暑假,门前那条滔滔的襄江,饱涨着盛夏的雨水,在阳光下卷起一条条银色的白练,那么地耀眼,那么地迷人。

C.他是那种一讲话就能给人震撼的作家,他的从容、大度和无拘无束,全是我很少见到过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企业员工通过共同努力,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圆满的结果,获得了检查团全体成员的一致好评。

1.C[A.蟠桃pnB.栉zhD.堤dī]

2.B[A.以身作则C.匮乏D.钓竿]

3.A[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B.首鼠两端:首鼠,鼠性多疑,出洞时一进一退,不能自决;两端,拿不定主意。指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左右动摇不定。C.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的音信、言论或来访。D.风雨飘摇: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4.D[语序不当、暗换主语。宜改为: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通过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迎检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圆满的结果,获得了检查团全体成员的一致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病句结构混乱专项训练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结构混乱(句式杂糅)专项训练

7、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造。(2002年全国卷)

7、可以说成“本栏目将……进行了再创造”,可以说成“本栏目是……进行的再创造”,现在则杂糅成了一个句子。

8、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2000年春季高考题)

8、“自问世以来”和“问世近三百年来”是两种说法,杂糅在一起造成句子歧义:可以理解为《古文观止》问世已很久时间,只是“近三百年来”才广为流传;也可以理解为《古文观止》从问世到如今将近三百年。

9、古往今来,谁也不否认有伟大成就的天才,都是具有刻苦勤奋的精神。

9、谓语部分是判断句和陈述句杂糅,可在句末加“的”,形成“是……的”强调型结构,也可去掉“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病句不合逻辑专项训练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不合逻辑专项训练

下列句子都有不合逻辑的毛病。指出错处并改正。

19.深化体制改革,推行市场经济的今天,判断党员干部是否称职,不只要看他的业绩,尤其要看他的清廉。

19."……他是否清廉。"

20.统计表明,目前社会上已有近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人把储蓄视为未来的保险金,这对鼓励消费相当不利。

20.去掉"近"或"左右"

21.近年来,我国对保护濒危物种虽然做了全面努力,;但差距尚远,特别是植物保护根本没有得到重视。

21.改"全面"为"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字音专项训练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易错字音训练

6.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折秤折腾折耗不折不扣

B.侍奉窥伺伺候伺机而动

C.供稿供给供销供不应求

D.宁静宁可宁肯宁缺毋滥

7.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百战不殆指日可待不知好歹严惩不贷

B.不拘一格居安思危举世闻名笑容可掬

C.容颜憔悴粹而不杂心力交瘁出类拔萃

D.风光绮丽奇货可居歧路亡羊星罗棋布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强人所难强颜欢笑强弩之末

B.字里行间间不容发黑白相间

C.禁闭三日令行禁止毫无禁忌

D.分庭抗礼分外妖娆分斤掰两

9.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惋伤绾髻婉言谢绝音容宛在

B.拾掇舵手惰性气体腐化堕落

C.扁柏扁豆神医扁鹊一叶扁舟

D.肖像俏皮硝烟弥漫销声匿迹

10.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拙涩罢黜咄嗟立办相形见绌

B.萃取淬炼鞠躬尽瘁猝不及防

C.辟举开辟鞭辟入里独辟蹊径

D.掉转转念转败为胜转危为安

6.答案选择C

Ashé、zhē、shé、zhé

Bshì、sì、cì、sì

C项均念gōng

Dníng、nìng、nìng、nìng

7.答案选择C

A项"歹"念dǎi,其他念dài

B项"举"念jǔ,其他念jū

C项均念cuì

D项"绮"念qǐ,其他念qí

8.答案选择C

Aqiǎng、qiǎng、qiáng

Bjiān、jiān、jiàn

C项"禁"均念jìn

Dfēn、fèn、fēn

9.答案选择A

A项均念wǎn

Bduo、duò、duò、duò

Cbiǎn、biǎn、biǎn、piān

Dxiào、qiào、xiāo、xiāo

10.答案选择D

Azhuō、chù、duō、chù

Bcuì、cuì、cuì、cù

Cbì、pì、pì、pì

D项均念zhuǎn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字音字形专项训练

全文共 1768 字

+ 加入清单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倩影(qiàn)告罄(qìng)栉风沐雨(jié)呕心沥血(ǒu)

B.框架(kuāng)确凿(záo)桀骜不驯(xùn)从容不迫(cóng)

C.给予(gěi)瘦削(xuē)无济于事(jì)载歌载舞(zài)

D.卓越(zhuó)氛围(fēn)荒谬绝伦(miù)味同嚼蜡(ji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殒落莫须有夷为平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B.泽被迷魂汤璀灿夺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窥测里程碑言简意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回环破天荒欲扬先抑明查秋毫,不见舆薪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物理课上,李文君对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___,可刘老师却说无数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不容___________的问题。②在这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李强事先没有对他的课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___________做出了错误的结论。③高考有两个功能:其一为评价功能,其二为选拔功能。高考的逻辑很简单,_________在基础教育中接受了良好训练的学生________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

A.置疑/质疑以致只要/就B.质疑/置疑以至只要/就

C.质疑/置疑以致只有/才D.置疑/质疑以至只有/才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听说我们学校最近有人事变动,主管教学的教务处主任将另有重用。相信这个消息绝非空穴来风。

B.小姐,买一张汤姆?汉克斯的巨幅艺术照吧,将它挂在您的卧室里,一定会让你的卧室蓬荜生辉!

C.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你不能理解我们公司的宗旨,那就请"另寻高就吧"。

D.他想通过出售这种假冒伪劣产品多挣儿个钱,不料,被有关部门查出,不仅被没收了非法所得,他本人还进了拘留所,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型激光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精确制导、定向爆破的高科技医疗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许多血管瘤患者解除了"心腹之患"。

B.青年学生担负着在二十一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C.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呢?只要是稍有常识的人,就不会对此提出异议。

D.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我曾一度徘徊了很久,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因为听说学理科大学毕业后更有机会到国外去发展。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B.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不像平","怎么了?你?"

C.明代一位诗人写了一首《咏荔枝膜》",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D.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1.D.A项"栉风沐雨"的"栉"读zhì;B项"框架"的"框"读kuàng;C项"给予"的"给"读jǐ。

2.C.A项"殒落"应为"陨落",B项"璀灿夺目"应为"璀璨夺目",D项"明查秋毫"应为"明察秋毫"。

3.C."质疑"意思是"提出疑问","置疑"意为"怀疑(用于否定)"。"以至"和"以致"都是连词,都用于下半句话的开头。"以至"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即具有某种充足的条件便会产生相应结果:"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即要达到某种结果必须具备某种条件。

4.B.A项:"空穴来风"比喻传言不是完全没有来由的。使用恰当。B项:"蓬荜生辉"表示因别人来访或得到别人诗文书画等赠品而感到荣幸。谦词,用在此处敬谦失当。C项:"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思想主张不一样,就不必在一起商议。D项:"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5.A.B项成分残缺,应在"强国"后补上宾语"的重任"。C项多重否定失当,应删除"不是"。D项句式杂糅,要么说"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要么说"在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不能杂在一起说。

6.C.A项冒号应改为逗号。B项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D项逗号应放在括号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病句表意不明专项训练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表意不明专项训练

下列句子都有表意不明的毛病。指出错处并改正。

7.郭沫若先生认为杜甫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诗歌艺术成就不如李白,以及死于吃了腐坏牛肉食物中毒的等等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7."……观点,都是……"

8.有关法律曾作出明确规定,触犯刑法,因16岁未成年不受处罚的,应责令督护人或家长加以管教。

8."……因不到16岁……"

9.他公开说不适当的布置作业,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没有好处,教导处应当予以制止。

9."他公开说:……"或"……没有好处。教导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病句不合逻辑专项训练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不合逻辑专项训练

下列句子都有不合逻辑的毛病。指出错处并改正。

16.这是一次团结、胜利的大会,会议期间,全体代表经过认真讨论、反复修改,最终并通过大会决议。

16.去掉"并"

17.精粹的语言是简洁的;就是铺陈、排比的语句,在意思上也不能无意义的重复,否则,将会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

17.去掉"了"

18.在考场作文中,语言是重要的;可审题也一样不可小视,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往往是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

18.改"成败"为"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病句不合逻辑专项训练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不合逻辑专项训练

下列句子都有不合逻辑的毛病。指出错处并改正。

13.本协议自1985年1月1日起至1990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5年,其间如无特殊原因,双方均有恪守协议的义务。

13.改"5年"为"6年"

14.同学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自己当然要耐心给他们讲解;自己有问题,也要虚心向老师请教,不能死顾面子。

14.去掉"虚心"

15.社会具有监督和批评领袖人物的机制,是进步的标志,因为任何人都难免不犯错误,领袖人物也不例外。

15.去掉"不犯"的"不",或改"难免"为"难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病句修改指导专项训练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38.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作品深刻地控诉了极左路线对知识分子的迫害,使我们深深感到,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最可怕的、难以弥补的破坏和损失。

B、只有充分掌握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情况,才能发现机会,把握机会。’

C、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

D、选集中收入了他注释《阿Q正传》和《理水》两部作品的成绩,证明他是较早注意到普及鲁迅著作的工作。

39.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这几年,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相当明显的进步,市场较以前丰富得多了。

B、他所指挥的15000军队在伤亡过半后,不得不转移阵地。

C、近几年,享受专家津贴的人员名单上,人数不断有所增加。’

D、生了病,不知求医,一味求神拜佛,只会更加严重。

40.下面是一则广告,有人对其中六处提出修改意见,这些意见分成四组,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个工厂经工程技术人员精心研究设计,推出新产品彩色搪瓷浴缸,具有造型美观,瓷面光滑,色彩鲜艳,质量稳定,经久耐用等特点,适应中、高档宾馆、饭店及现代住宅理想卫生洁具。

(1)“经久”改为“坚固”(2)“洁具”改为“用具”

(3)“适应”改为“适宜作”(4)“理想”前加“的”字

(5)“卫生”前加“的”字(6)“新产品”后加破折号

A、(1)(4)(6)B、(1)(2)(6)C、(2)(3)(4)D、(3)(5)(6)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口语交际专项训练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

中考语文试题-口语交际专项训练

附答案

1.【答案】(1)暴露老板急于获取更多利益的心态。(1分)(2)讽刺老板短斤少两,坑害顾客。(1分)(意近即可)

【答案】(1)不设统一答案,与下面的示例意思接近亦可。

示例:"压岁钱!"--民间习俗,过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子贺新年的钱,含有暖暖的亲情(1分)。"压谁钱?"--"谁"是"岁"的谐音,一语中的,说明现在变味的"压岁钱"更像"人情债",而且数目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长辈不堪其"压",以致喘不过气来(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仿句题专项训练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7.请以“生活”为话题,按照下面的文字进行仿写。

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弹奏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飞马牌大钟,上紧发条,便会使人获得浓缩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下面的例句,围绕“一”展开,仿写一段话,60字左右。

例句:起跑线上迈出的第一步,种子绽开的第一牙蕾,新生儿的第一次啼哭……这个“一”虽然幼小稚嫩,但却是美的胚芽,美的根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