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玄凤鹦鹉怎么养 注意事项【20篇】

浏览

4573

文章

1000

篇1:红面具锥尾鹦鹉的饲养知识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面具锥尾鹦鹉(详情介绍)

性格活跃的红面具锥尾鹦鹉在宠物鸟市场上售价相对其它鹦鹉比较便宜,人工饲养的繁殖率较野外的高。这种鹦鹉在野外主要以食水果、种子、浆果、坚果等。在厄瓜多西南部的族群约于1-3月的雨季时繁殖。筑巢在树洞或白蚁窝中,也有纪录在悬崖岩洞中筑巢,一次通常会产下3到4枚卵,孵化期间为23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50天。性成熟约3岁左右。人工豢养的红面具锥尾鹦鹉很容易繁殖,繁殖期从5月开始,可以提供30*30*50厘米的厚木巢箱。成对分开饲养繁殖效果较好,繁殖期将外在干扰减至最低,如幼鸟孵出时须每日准备充足的食物供亲鸟喂食,尤其是软性食物;一次约产3-4枚卵,通常3枚,孵化期约23-25天,羽毛长成约50天。鸟舍中的红面具锥尾鹦鹉很吵杂,尤其在有人接近时,适应环境后会与大部分的锥尾鹦鹉一样变的强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卫生不做好易致鹦鹉患滴虫病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蓝头金刚鹦鹉(详情介绍)

饲养鹦鹉除了每日正常的喂食外,环境卫生这一块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鹦鹉生病或许就是因为你的疏忽而导致的。像鹦鹉的滴虫症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那么导致这一疾病的根源在哪呢?

滴虫病的虫体呈梨型,有鞭毛,具有运动性,会造成鸟类并发口腔型、脐带型以及内脏型等三种型式的病变。口腔型病变最为常见,此病症主要将引起爱鸟的上、下颚、食道及喉部产生病变。

当我们打开爱鸟的喙,会发现黄白色干酪样团块,这些团块会阻碍爱鸟进食或饮水,严重还会压迫呼吸系统,造成爱鸟呼吸困难等问题,一般来说,感染口腔型病变的鸟会有下痢、食欲减退、口腔出现黏液的症状,并因此体重下降、生长不良,且容易二次感染其它种类疾病。

感染脐带型病变的雏鸟,脐带周围会出现黄色硬块,使得雏鸟发育迟缓。内脏型病变则会造成鸟儿内脏发生明显的病变,多半在肝、肺等器官会出现黄色、干酪样的结节,对幼鸟来说,伤害非常的大,而此病征多半是由父母鸟育雏时垂直传染、或是笼子中食物、饮水被虫体污染而产生。

一般来说,早期发现、接受治疗,鸟儿的治愈效果都不错,但饲主必须也同时带同笼饲养的其它鸟只一同接受治疗,饲主可以定期为爱鸟检验滴虫感染指数,如果没有办法做定期检查的话,也可以每季固定为爱鸟实施驱除滴虫疗程,维护爱鸟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牡丹鹦鹉寿命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牡丹鹦鹉是鹦鹉里面比较常见的一个品种,它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身体颜色多变,就像牡丹花一样美丽,所以才有此名字的由来。那么,牡丹鹦鹉寿命呢?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牡丹鹦鹉寿命是多少?

在雏鸟孵出后的期间宜提供营养且丰富的食物,抓出手养最佳天数约10-14天,不宜太晚将幼鸟移出巢外。牡丹鹦鹉的窝为两层,在上层应放一些碎木屑等物。木屑是为了让牡丹鹦鹉在窝内孵化时“磨牙”用,防止牡丹鹦鹉用喙咬窝或咬其它木质结构造成损失。

牡丹鹦鹉会与伴侣形景不离,相依相偎,而且多是会厮守终生。野生的牡丹鹦鹉生活在热带丛林中,常集小群生活,一般在树洞中营巢繁殖,以各种植物种子、水果、桨果、蔬菜、一些草及种子为食。黑领牡丹鹦鹉亦会食无花果。牡丹鹦鹉的寿命是10-15年,饲养良好的,偶然也会有寿命更长的牡丹鹦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鹦鹉鱼怎么养红

全文共 908 字

+ 加入清单

鹦鹉鱼很多时候养着养着颜色就退了,想要改变这个现象就要学习喂养技巧,那么,鹦鹉鱼怎么养红?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鹦鹉鱼怎么养红吧!

血鹦鹉鱼的风水作用

1 鱼缸摆放的高度

一般鱼缸摆放的高度不宜高过人的头部,如果高过头部就是“淋头水”,大凶,所以要十分注意鱼缸的高度。

2 血鹦鹉鱼的寓意

在居家环境哩饲养六条血鹦鹉鱼,能够使家里生财。因为六字数在风水上代表金,将其饲养在水里,金生水,令水源源不绝,因此,将六条血鹦鹉鱼放在水中饲养,应其金生水之意。

3 血鹦鹉鱼的条数

血鹦鹉的数目多少同样能够改变您家中的风水。在您的家中饲养一条血鹦鹉可以旺财;饲养六条血鹦鹉则六白金生水,有利财运;养把条鱼则八白土克水,但八白为左辅星为吉星;九条鱼则九紫火,但右弼星,为吉星,可以旺财。所以在家中用水族箱饲养血鹦鹉,饲养1条、6条、8条或者9条都是不错的选择。

鹦鹉鱼怎么养红

1、最好别把血鹦鹉鱼和其他鱼群混在一起养,避免它受到惊吓;血鹦鹉鱼怎么养最红?受到惊吓的鱼儿会变得瘦小和颜色变淡;而且养血鹦鹉鱼的数量不宜多,因为血鹦鹉鱼比较活跃,爱玩耍;如80厘米的水族箱,养血鹦鹉鱼20条左右。

2、喂养;其实血鹦鹉鱼最重要的还是靠吃含有色素的饲料,喂养出来的。血鹦鹉鱼怎么养最红?喂食一些从市面上买回的血鹦鹉鱼专用饲料,也可以适当的喂些虾,因虾的体内含有虾红素能保持血鹦鹉鱼体的颜色鲜艳。

3、水温;保持适当的温度和良好的水质,水温控制在28度最好。血鹦鹉鱼怎么养最红?避免因为水温的剧变,而造成鱼体的颜色变淡或出现其他颜色的纹路、斑点。控制好水温也可以在短时间内不容易出现叶儿受菌类的感染与死亡。

4、光照;放置鱼缸的地方最好有阳光照射2~3小时,血鹦鹉鱼怎么养最红?在没有阳光的照射地方可以用个15度含有紫外线的灯一天照几个小时。光照到一定的温度不仅可以杀菌还可以保持血鹦鹉鱼的色泽。

5、水质:必须保持在优良的状态,因此需要4天左右彻底的清理一次水族箱,避免水中的细菌过度滋生,而影响血鹦鹉鱼的健康。还没到清洗水族箱的时间时,可以适当的换四份一的水。

以上就是关于血鹦鹉鱼怎么养最红的讲解了,越红说明寓意越好,血鹦鹉鱼怎么养最红现在明白了吧,也希望血鹦鹉鱼怎么养最红的讲解你会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葵花凤头鹦鹉多少钱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葵花凤头鹦鹉是鹦形目凤头鹦鹉科的鸟类,共有4个亚种。体长35厘米,体羽主要为白色,雪白漂亮,头顶具形长的耸立型黄色凤头冠羽,愤怒时会竖起头冠呈扇状,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那么小葵花凤头鹦鹉多少钱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小葵花凤头鹦鹉多少钱

葵花凤头幼鸟价格:3000,一岁左右:5000到10000。

小葵花凤头鹦鹉是一个以白色羽毛为主的中型鹦鹉,体长35厘米。头顶有可以伸缩的黄冠,眼周有裸露的蓝色或白皮肤,耳羽,喉部的羽毛,脸颊浸润浅黄色。脚灰色,鸟喙黑色,两性相似。幼鸟与友鸟一样有着深黑褐色的虹膜,在一岁内的幼鸟较难辨别性别,雌鸟的虹膜则明显的呈红棕色。小葵花鹦鹉的羽冠颜色随产地不同而不同,有的几乎是白色的,而松巴岛的葵花鹦鹉羽冠几乎是橘黄色。华丽的羽冠,使它们成为鹦鹉中很特别的一族。小葵花凤头鹦鹉的羽冠展开时呈扇形,在不打开冠羽时,冠羽会在脑后形成一个微翘的“辫子”。

它们喜栖息于各种森林、开阔的林地、农地、森林边缘地区、半干燥的林地等等,大部分都成对或3-9只左右一起觅食与活动,但有时被发现会有较多的数量群集于有果实的树上觅食,也会与折衷鹦鹉一起聚集觅食,聚集时相当吵杂,休息时通常栖息在森林地区,之后会成群地到低海拔的地区与农作物区内觅食,有时会遭农民捕杀;天然食物包括种子、水果、谷物、浆果、坚果、嫩芽、花苞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适合新手饲养的三种鹦鹉

全文共 1107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一些新手鸟友来说,饲养鹦鹉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了,鹦鹉聪明又漂亮,饲养难度也不是很高,并且还有一定的训练性。但是新手应该饲养什么品种的鹦鹉却是新手鸟友比较好奇的,小编就为你介绍三种比较适合新手鸟友饲养的鹦鹉品种,供大家参考。

菲律宾悬吊鹦鹉(详情介绍)

一、菲律宾悬吊鹦鹉

1、整体概述

习性:又名菲律宾短尾鹦鹉。总数量约在2万只以上,近年来数种亚种的数量骤降。它们生活在各种森林、竹林、林地、田地、果园、椰子园等地,通常单独、成对或一群家族活动,一般都在树上高处活动,有时也会到低处。

体型特征:14CM。公鸟的颈部到胸部有类似围兜的红色羽毛,而母鸟没有,呈淡黄绿色,且母鸟面部为淡蓝色。

食性:花、花蜜、无花果、各类水果、蔬菜、种子等。

护理:笼养的菲律宾悬吊鹦鹉很害羞,无人在旁会较活泼。

2、繁殖

繁殖季节在4至8月间。一次通常产3-4颗卵,母鸟会在2天内下完蛋,蛋未受精的情形很常见,孵化期约20-22天,幼鸟在1个月大左右羽毛长成。

桃脸情侣鹦鹉

二、桃脸情侣鹦鹉

1、整体概述

习性:又称桃面爱情鸟。非常喜欢群居及深情亲切的鹦鹉。在野外,该鸟常集群危害农作物及果园,遭到当地农民驱赶。由于这种鸟羽色艳丽,常被捕捉饲养,致使野生数量越来越少。

体型特征:15CM。鸟体为绿色,前额、眼后的细窄条状羽毛为红色;头顶、鸟喙和眼睛之间、脸颊、喉咙和胸部上方为粉红色;身体两侧、腹部和尾巴内侧覆羽为黄绿色;尾部为亮蓝色,尾巴上方绿色,内侧蓝色;翅膀内侧覆羽为绿色;鸟喙黄白色,虹膜深棕色。幼鸟的鸟喙有黑色,头部为灰粉红色。

食性:以各种植物种子、水果和桨果为食。

2、繁殖

2-3月及4-10月会进入繁殖季,母鸟孵蛋,窝卵数约4-6颗。

面罩情侣鹦鹉

三、面罩情侣鹦鹉

1、整体概述

习性:又称面罩爱情鸟、黄领黑头牡丹鹦鹉、黄领情侣鹦鹉,与黑颊爱情鸟外表十分相似。好动活泼,惹人喜爱,也会调皮或是性情不稳,成鸟不易驯服,行动迅速敏捷。

体型特征:体长一般在14厘米左右,体重40克。它的颈部和胸部为黄色,背部、翅、尾和腿是绿色。跗跖很短,脚灰色较粗大。面罩情侣鹦鹉的显着特征是白眼圈和红色的喙。人工培育的面罩情侣鹦鹉身体的颜色出现变化。

食性:主要吃谷物种子,也吃果实和绿色蔬菜或草。

2、繁殖

全年均能繁殖,一次产4至6颗蛋,常有未受精的情形发生,孵化期约18~23天,有时母鸟在第2颗蛋生下后才开始孵蛋,幼鸟约1个月后羽毛长成,育雏期间需提供足量的食物供亲鸟喂食。

这里介绍的三种鹦鹉有体型小的也有体型偏大的,你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选择。鹦鹉都是非常聪明的,但不是所有的鹦鹉都能训练说话的,只有主人认真训练并且科学喂养,你的鹦鹉才能更加健康,更加漂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蓝头金刚鹦鹉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金刚鹦鹉属的鹦鹉,以其色彩美丽,体型多数都很大,又聪明,语言模仿力很强,具有表演天赋,接下来小编主要为大家讲解有关蓝头金刚鹦鹉这方面的常识。

蓝头金刚鹦鹉身长41厘米,体重205-295克,平均寿命约25年。蓝头鹦鹉本类鹦鹉中最常见的品种之一,体形短胖,短方形的尾巴,头部呈现亮丽的蓝色。成鸟的头至胸部是亮丽的蓝色羽毛,耳旁有一圈黑色的羽毛,黑色为底的鸟喙,两侧有一抹红色。身体和翅膀为深浅不一的黄绿色,尾羽带有一些蓝色的光泽。脚为灰色。幼鸟的头颈仍保留较多的绿色羽毛,随着年龄增加,才渐渐换成蓝色羽毛。公母外表无明显差异,公鸟的较圆,母鸟则较呈椭圆状。

蓝头金刚鹦鹉生活习性。

蓝头金刚鹦鹉群居性不强,大多两三只一起活动,常出现于集水区觅食与活动,它们也是南美洲最不容易在野外看到的金刚鹦鹉之一,所以其自然生态以及野外族群的相关记载与资料相较于其它金刚鹦鹉少了许多,野外繁殖季始于春天。

蓝头鹦鹉属不算太吵杂的鸟,啃咬的破坏性也较小,生性较沉稳、安静,个性害羞,容易紧张,温驯、高贵没有攻击性,不喜欢拥抱但热爱主人的抚摸。蓝头鹦鹉是很漂亮很有魅力且很理想的宠物鹦鹉,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母鸟的个性更是甜美亲人。

除繁殖期外通常群居,在栖息的树上或食物充足的地方常聚集大批的族群,夜间休息时则是小群栖息在树顶上,通常在树梢间觅食,偶尔也会到玉米田吃农作物,导致农业损失,除了部分地区,它们在当地算是常见的鸟类。

蓝头金刚同于一般金刚鹦鹉,需要较高热量与多样化的食物种类来维持良好健康,坚果类、种子类、蔬果类都是必备的日常食物,搭配适量的高品质鸟饼干与维他命等营养添加剂会使它们更加健康,人工繁殖的蓝头金刚容易驯服且相当健壮,适应力良好,与一般金刚鹦鹉一样很爱啃咬且破坏力强,饲养者多会提供树枝木材供其咬嚼,适当的洗澡会保持其羽毛色泽及健康,蓝头金刚适合养在较宽敞可供飞行的鸟舍里,饲养方式与同体型大小的金刚鹦鹉相去不远(如蓝翅、栗额、红腹金刚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蓝喉金刚鹦鹉的饲养知识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蓝喉金刚鹦鹉

家养的蓝喉金刚鹦鹉不像野外的鹦鹉见人就跑,当你饲养的鹦鹉跟你熟悉后它们会很活泼,与你一起玩耍,不会躲避你的。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关于饲养蓝喉金刚鹦鹉的常识。在饮食方面供它们多样化的食物,包括蔬果、谷类、种子、核果等等,野外繁殖期约在8月至10月间;人工饲养的蓝喉金刚对新饲主很快能适应,繁殖期外可与其它大型金刚鹦鹉饲养在一起,喜爱洗澡,啃咬力强,牠们是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的一级保育鹦鹉, 是非常珍贵稀有的鹦鹉。繁殖:蓝喉金刚鹦鹉的繁殖并不十分常见,因为有许多仍是来自野外盗捕的野生鸟,单对的繁殖较成群繁殖来的好,需提供大的笼舍,约于2月间开始繁殖,繁殖期间有攻击性,饲主观察巢箱的动作不宜太过频繁,一次约产2-4颗卵,孵化期26天,羽毛长成3个月, 一年可有2-3胎。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鹦鹉的羽毛如何护理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亚历山大鹦鹉(详情介绍)

饲养过鹦鹉的人应该都知道,鹦鹉每天会花大量的时间来整理自己的羽毛,旁人会有这样的感觉鹦鹉爱自己的羽毛胜过爱自己的生命。那么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应如何护理鹦鹉的羽毛呢?

在野生环境中,大多数鹦鹉隔几天便可以获得一阵雨水来湿透羽毛进行沐浴,这对于羽毛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而家养的鹦鹉也需要经常洗澡,就像它们在野外每天淋浴一样。我们可以给它的笼子里提供一个清洁的水盆,供它不定时的洗澡需要。如果你的鹦鹉不会自己洗澡,则需要我们喷洒一些清水来帮助它们。

鹦鹉羽毛的生命是有限的,需要定期更换,通常每年换毛一次,这个过程是根据体型的大小比例。一只非洲灰鹦鹉或亚马逊鹦鹉大概需要 7 至 9 个月才能完全更换所有羽毛,但较小的鸟类,如鸡尾鹦鹉可能只需要两,三个月。较大的鸟类,如金刚鹦鹉和鹦鹉,有些需要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换毛。因此,鹦鹉往往在换毛的时间比不换毛的时间更多。

我们在家养鹦鹉时候需要经常打扫笼舍除尘除毛,如果家里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更需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棕榈凤头鹦鹉的生活环境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棕榈凤头鹦鹉

当你打算饲养一只棕榈凤头鹦鹉时,千万不要等买好鹦鹉再购生活用具,这样对鹦鹉很不利的。在野外的棕榈凤头鹦鹉喜欢栖息在热带雨林地区,森林边缘地带、开阔稀树的草原地带等。家庭饲养在布置环境时尽量满足它们在野外的生活习性。棕榈凤头鹦鹉不喜欢脏兮兮的环境,因此一定要保证它的笼子是清洁的,要是粪便太多的话勤消毒,水盆和食盆勤清洗,防止细菌滋生。鹦鹉喜欢安静的环境,不能暴晒,也不能没有太阳,比如你放在阳台上就不要太靠外,不能成天被太阳晒,不要有穿堂风,只要是室内对温度没有特别要求,冬天不要在零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怎么饲养鹦鹉鱼

全文共 1650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不知道鹦鹉鱼怎么养,想要把鹦鹉鱼养好也是要下一番功夫的。那么,怎么饲养鹦鹉鱼?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怎么饲养鹦鹉鱼吧!

怎么饲养鹦鹉鱼?

在小鹦鹉鱼苗出生后,没有任何鹦鹉鱼的特色,反而有点像是一般中南美洲的慈鲷鱼种。经过约20天的养育,小鹦鹉鱼的外型会慢慢转变,头背部肌肉渐渐地隆起,厚度也开始增加,体色也由条纹黑慢慢变成灰银色。此时鹦鹉鱼体内的红色色素已经开始有累积增生的趋势,但是此时约3公分的小鹦鹉鱼体色不是红的,大约在出生后50天、大小约5公分时,才会显现出红色的体色。建议饲主在此时以“扬色饲料”喂食,不但能充分的提供小鹦鹉鱼营养所需,还可以加速鹦鹉鱼及早转成火红的红色。在这段时间鹦鹉鱼在营养上若未得到妥善照顾,体色没有变红,也不用期待她有变“天鹅”的一天了,因为此时是决定她一辈子体色的重要关键期。

鹦鹉鱼另一个特色是浑身圆滚滚的可爱造型,但是并不是因为他吃了很多饲料才造成的,想要培养如此浑圆饱满的鹦鹉鱼应该由两大方向着手:一是在小鱼苗阶段时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其发育,其二是饲料的选择应取蛋白质含量于32%上下的高蛋白饲料(一般产品外包装皆会注明成份),如此将能拥有鹦鹉鱼圆滚且约1:1的标准身材喔!!

水含氧量不足鹦鹉鱼第一个喊救命一般市面上的鹦鹉鱼大致分为三级,分别为特A级、A级、B级。当然会随着等级的不同有着不同的价差,鹦鹉鱼的寿命可长达4年至5年之久,但是大约三岁的鹦鹉鱼已经算是高龄了。不过根据亲鱼的年龄推算,我们评估鹦鹉鱼应该可以有十年左右的寿命。四、五年的鹦鹉鱼大约15至20公分,随着而来的将会是鱼只衰老的各种症状。一般鱼儿衰老的症状大致为体色褪色、脊椎骨弯曲、鱼鳞脱落、活动力降低等等,一旦这些症状出现在鹦鹉鱼中,饲主应该已经让这些逗趣可爱的鹦鹉鱼陪了一段不算短的时间了。鱼是以鳃部和水中氧气行呼吸作用为主,但因鹦鹉鱼有着先天呼吸器官的功能缺失,只有半套呼吸器官,进入鳃部的水流大减,因此鹦鹉鱼在呼吸方面就比其它鱼种更显艰难,一旦水中溶氧不足,鹦鹉鱼会是第一个感受到的;也就是说要有足够的氧气,虽然氧气的不足,鹦鹉鱼不会马上全部死亡,但是她对环境的耐受力与病毒的抵抗力将都会急遽降低,一缸病焉焉的鱼,看了也心疼。

因为呼吸器官的问题,现在将鹦鹉鱼常见的疾病大略简述,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疾病:1细菌性疾病:大致以鳃的溃烂与体表的损伤最常见。症状是鱼只的活动力降低、食欲不振、呼吸急促等,这时的鳃其实已经严重告急,但是外表却还是看不太出来,惟独将鳃盖掀开检查,方能看到溃烂的组织,在治疗和预防可用抗生素(Antibiotics)治疗,一般治疗烂鳃的药水可做简单的预防与防治。2真菌性疾病:这类疾病主要以霉菌为主。一般鱼只被真菌覆着,大都是生长在体表,此时鱼只会有磨底砂或缸壁的动作,一般以治疗水霉菌的药水就能简单的预防与治疗了,不过只要给予良好的环境,适宜的温度,反而能减少真菌的问题。3寄生虫性疾病:在水质极差的水族缸中会有寄生虫疾病发生,主要以白点虫、鞭毛虫为主。一旦身上寄生虫过多,鹦鹉鱼会逐渐变瘦、体色褪色,不过一般寄生虫疾病比较好治疗,只要来个药水浴,辅以市售的治白点虫病药水,白点虫自然就药到病除了喔!

疾病防治:(1)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大致以鳃的溃烂与体表的损伤最常见。症状是鱼只的活动力降低、食欲不振、呼吸急促,病鱼无力地漂在水面上无法下沉。这时的鳃其实已经严重告急,但是外表却还是看不出来,惟独将鳃盖掀开检查,方能看到溃烂的组织。严重时鳃丝失血发白,眼球暴凸又混浊,腹部肿胀积水,生殖孔及其附近的皮肤充血且红肿。治疗方法是用15毫升/立方米 。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一小时后,彻底换水。两天后可如此再用一次。同时用药饵喂鱼,按每天每千克鱼喂药5 0毫克的剂量将红霉素拌在饵料中,连续喂三周

其 他:就是饲养者的心态问题了!虽然在必备的生长条件置妥之后,并不需要太多的照顾,但是,有耐心的定期换水,检视水族箱中的配备,细心地观察水中鹦鹉鱼的健康状况,都是得花费一些精神和时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东玫瑰鹦鹉的简介 东玫瑰鹦鹉的产地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玫瑰鹦鹉的简介东玫瑰鹦鹉的产地

东玫瑰鹦鹉的简介

东玫瑰鹦鹉是较常见的澳洲长尾鹦鹉之一,价位不高,是许多刚开始尝试饲养澳洲长尾鹦鹉时经常选择的种类,身上的羽色十分鲜艳,母鸟头部与胸前的红羽比公鸟的羽色暗,面颊白色的部分呈淡灰色,头顶则有一点绿色,而公鸟的红羽为鲜红色,面颊纯白色,头顶红色无绿色参杂,野外数量较稳定,全世界约共超过50万只,有3种亚种。

东玫瑰鹦鹉在野外的数量属于比较稳定的,因此人工饲养的情况也比较多。据不完全统计,东玫瑰鹦鹉在全世界共约超过50万只。野外生存的东玫瑰鹦鹉喜欢栖息在开阔的林地、河流胖的森林等地。

东玫瑰鹦鹉体长30CM~33CM。身上的羽色十分鲜艳,母鸟头部与胸前的红羽比公鸟的羽色暗,面颊白色的部分呈淡灰色,头顶则有一点绿色,而公鸟的红羽为鲜红色,面颊纯白色,头顶红色无绿色参杂。

东玫瑰鹦鹉的产地

东玫瑰鹦鹉分布在澳洲的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及邻近的一些小岛内。

东玫瑰鹦鹉喜爱栖息在开阔的林地、各种林地、河流旁的森林、森林边缘地带、草原、尤佳利树林、灌木丛、农地等,多是年雨量400公厘以上,海拔1250m以下的地区,一般成对或一小群约8至20只左右聚集活动,在繁殖期结束时到初春这段时间偶尔可见较大群的聚集,常与深红玫瑰鹦鹉(红草,CrimsonRosella)、苍头玫瑰鹦鹉(褪草,Pale-headedRosella)以及红腰鹦鹉(美声,Red-rumpedParakeet)聚集;繁殖期通常在7-3月间,主要筑巢于树洞中,尤其喜爱尤佳利树,但也常筑巢于篱笆上、电线杆上、兔子的洞穴、白蚁洞与食蜂兽的洞穴中,一旦筑巢,公鸟会尽力保护巢穴以防入侵者,一窝约有4-6颗卵孵化期约需18天,母鸟独自孵雏,一天离巢2-3次让公鸟喂食,幼鸟孵出后前10天由母鸟独自喂食,之后公鸟也会帮忙喂食雏鸟,幼鸟约33天后羽毛长成,在与亲鸟相处一个月后即会离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什么才算是鹦鹉的攻击性行为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鹦鹉

我们都知道鹦鹉是非常聪明机灵的动物,这种动物如果没有训练好就会出现攻击性行为,主人千万不能溺爱,应该给予正确的训练才行。一、变成威胁状: 攻击鸟突然转向对手(被攻击者)二、喙微张: 攻击鸟喙微微打开巢向对手三、喙作势欲咬: 攻击鸟向对手攻击, 但并未接触四、轻啄: 双方互咬但仅持续短暂时间五、咬住不放六、拍翅: 攻击鸟向对手轻拍翅膀七、侧身靠近: 攻击鸟在栖木上侧身靠近对手八、缓步接近: 攻击鸟笔直接近对手九、疾步接近: 在栖木上的攻击鸟快步跑向对手十、飞近: 攻击鸟飞行靠近对手十一、羽毛压低或使身体羽毛光滑平顺十二、脸颊涨大或让颊部羽毛澎大让头看起来更大并吸引注意力到喙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玄凤鹦鹉一天吃多少食物正常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玄凤鹦鹉一天吃多少食物正常

鹦鹉每天喂20g~30g饲料。如果它们很大,它们可以多喂一点。喂食时可以选择一些谷物饲料混合喂食,可以保证能量摄入的平衡。但不建议喂太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可食用的谷物有大豆、玉米、小麦等。

鹦鹉是杂食动物,通常可以喂一些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可以刺激胃肠蠕动,提高身体免疫力。可食用的蔬菜有蔬菜、胡萝卜、卷心菜等,水果有苹果、草莓、香蕉等。

建议喂一些矿物饲料,如细沙、墨鱼骨、贝壳粉等。这些食物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矿物质,改善胃肠道消化,促进新陈代谢,长期食用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灰鹦鹉的价格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鹦鹉属于大型鹦鹉,是已知的几种可以和人类真正交谈的动物之一,这也使得它们成为知名度最高的宠物鸟之一,那么灰鹦鹉的价格是多少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灰鹦鹉是一种比较聪明的鹦鹉,它们说话能力是较强的,这种鹦鹉目前在国内市场上是比较少见的,因此它们的市场价格是比较贵的,成鸟的价格要在8千元以上,幼鸟的价格大概在6千元左右,喜欢非洲灰鹦鹉的朋友可以到市场上具体的了解一下行情。

个人认为购买4-7个月的幼鸟比较合适,因为这个时候的幼鸟,羽毛已经长好,能独立站立,开始断奶,甚至已经断奶的,照顾比较容易。在这里插一个问题,很多鸟贩会把未断奶的灰鹦鹉当断奶的卖,以吸引顾客,但很多主人不懂,以为真的自己会吃了,结果往往出现饿死幼鸟的情况,这个是十分值得注意的,买鸟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幼鸟在笼里面是否真的顺利进食,否则都应该回家喂食流质。

年纪太小的,喂食次数多,难照顾,保温也麻烦,所以一般不建议购买年纪太小的,而且购买年纪小的会更亲人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只要幼鸟不是超级怕人的,只要经过2-3次喂食后,就很容易跟主人建立关系的。如果购买8个月以上到1岁的,因为鸟贩多数只把鸟放鸟笼饲养,不会拿出来互动的,所以这些年龄的灰鹦鹉,很可能会有点攻击人的情况,所以如果要购买个年龄段的朋友,就要留意这个情况。

另外,选择灰鹦鹉之前,应该选择有信誉的鸟商,乱跟鸟贩购买灰鹦鹉,就很可能会出现野鸟带假脚环,假冒证书,甚至次货当正货卖,病鸟当健康鸟卖的情况,而且一般鸟商不会有很多灰鹦鹉供顾客挑选,甚至有些鸟商每次只进一个或者是定购的,所以选择有信誉的鸟商十分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栗额金刚鹦鹉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栗额金刚是市面上不是很常见的金刚鹦鹉,它们是小型金刚鹦鹉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之一,那么栗额金刚鹦鹉有哪些特点呢?接下来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栗额金刚鹦鹉:是鸟纲、鹦鹉科的攀禽。体长40-49厘米,体重307-387克。鸟体为绿色,前额靠近鸟喙的地方为深棕色,脸部有白色的裸皮,裸皮带有横向深棕色的细条状羽毛,翅膀前方弯曲的地方为红色,主要飞行羽之覆羽为蓝色。尾巴内侧羽毛底色为绿色,上方为红棕色,尖端带有蓝色。内侧的尾巴和飞行羽部份为深橘红色,鸟喙黑色,虹膜橙色。

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森林,有树木的草地、和森林相邻的平原、雨林地带的边缘地区。食谱由许多果实和花朵组成,食量大,有力的喙可将坚果啄开,用钝舌吸出果肉。在河岸的树上和崖洞里筑巢。比较容易接受人的训练,说话能力比较类似于大型金刚鹦鹉,也比小型金刚鹦鹉强一些。分布于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圭亚那、巴拿马、秘鲁、委内瑞拉等国。

关于栗额金刚鹦鹉的知识小编就为您介绍到这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金刚鹦鹉的知识,来来查询搜索相关栏目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超级鹦鹉的饲养要点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超级鹦鹉(详情介绍)

超级鹦鹉虽然美丽,体型优雅,但是想要作为宠物鸟来饲养的人却不多。这种鸟应该被饲养在宽敞的鸟舍,而不是狭小的笼子里,并且进口的超级鹦鹉的折损率也较高。所以,如果你想要饲养超级鹦鹉的话,就需要注意一些特别的饲养要点

成功的繁殖超级鹦鹉的案例不多,同于一般大型的澳洲长尾鹦鹉,繁殖笼舍以可供飞行的鸟舍为佳,以供其或得较足够的空间与运动量,一般用小型笼子的繁殖成功率并不高,宜使用较深的规格的巢箱或天然中空木头繁殖,母鸟约莫在1岁时成熟,公鸟则约于2岁时成熟,一窝约产4-6颗蛋,孵化期约20天左右,幼鸟在35-45天大时羽毛长成,幼鸟约在7-10个月时会完全长成如成鸟般的美丽羽色。

刚进口的超级鹦鹉并不是很好饲养,可能常因气候、湿度等问题而生病或死亡,也常因台湾湿度高的关系而有眼睛感染的问题,刚引进饲养的时候避免在寒冷或温差大的季节,也要避免持续的风吹,最好能替他们做定期驱虫,但是在良好饲养照顾下,适应环境后也会变的强壮,他们并不吵杂,声音与鸡尾鹦鹉很相似,宜饲养在宽敞的鸟舍内,以一般2、3尺的笼子饲养很不理想,喜爱洗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黄额鹦鹉的饲养知识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黄额鹦鹉

黄额鹦鹉的繁殖方式为卵生,在人类的干涉和保育下繁殖很有成效,这种鹦鹉在自然界中已没有大的种群,因此家庭饲养该鹦鹉的人也逐渐减少。黄额鹦鹉通常集聚在树林中,有时栖息在树洞里,常在有苔藓的地面上用羽毛、杂草絮窝,每次下5至9枚鸟卵,亲鸟喂养期为20天左右。人工养殖:用一个3.6米长×0.9米宽×1.8米高的木箱,另外要有一块空地提供给亲鸟作为活动空间。小鸟出壳后要将雄鸟和幼鸟分开,雄鸟有杀子行为。人工喂养这种鹦鹉不是很困难,一些混合的植物种子、苹果、梨、葡萄都可以作为它们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黑头凯克鹦鹉形态特征概述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黑头凯克鹦鹉

从外形上来看,雌雄黑头凯克鹦鹉很相似,因此以外形来区分它们的性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黑头凯克鹦鹉最容易被人记住的一个特征就是它们的黑色头部,除了这个特征外,黑头凯克鹦鹉也有一些与其他鸟儿不同的外形特点,比如它们的脸颊、颈部等为橙黄色,翅膀和大腿则呈现为绿色,胸腹部为白色等。

黑头凯克鹦鹉有两个亚种,不同的亚种,其形态有所不同,比如黑头凯克鹦鹉安第斯山亚种腿部就不是上面所述的绿色,而是为黄色。此外,安第斯山亚种中的一些个体的胸腹部不呈白色,而呈浅黄色。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繁殖的黑头凯克鹦鹉与野生的黑头凯克鹦鹉也有形态差异——人工繁殖的鸟儿羽毛状态较好,这些鸟儿不太会像野生鸟儿一样出现腹部白色会混有其他一些颜色的情况;同时,人工繁殖的鸟儿体型也较野生鸟更大。

黑头凯克鹦鹉形态特征描述

体长:23cm。

体重:150g左右。

头部:黑色。

两颊:橙黄色。

颈部:橙黄色。

翅膀:绿色。

胸部:白色。

腹部:白色。

其他:黑头凯克鹦鹉为攀禽,观察它们的脚趾你会发现,它们两趾向前、两趾向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非洲灰鹦鹉的简介 非洲灰鹦鹉的外形特点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非洲鹦鹉的简介非洲灰鹦鹉的外形特点

非洲灰鹦鹉的简介

非洲灰鹦鹉(学名:Psittacuserithacus)属于大型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尾巴短,头部圆,面部长毛,喜攀爬,不善飞翔。非洲灰鹦鹉是已知的几种可以和人类真正交谈的动物之一,这也使得它们成为知名度最高的宠物鸟之一。主食各类种子、坚果、水果、花蜜、浆果等。分布于非洲。

非洲灰鹦鹉通常栖息在低海拔地区及雨林。群居性,喜爱在近河流与湖泊边的树上或棕榈树上栖息,通常数只一起活动。非洲灰鹦鹉的人工繁殖在国际上非常成功,所以数量充足;但提姆那亚种则已面临绝种。

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及西部,西从几内亚比绍起,东到肯尼亚西部。分布国家包括安哥拉、科特迪瓦、布隆迪、喀麦垄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加蓬、加纳、肯尼亚、尼日利亚、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乌干达。偶进贝宁和多哥。

非洲灰鹦鹉的外形特点

非洲灰鹦鹉体长33-41厘米,体重480-560克,平均寿命约50年。属于大型鹦鹉,尾巴短,头部圆,面部长毛,喜攀爬,不善飞翔。身体为深浅不一的灰色,脸部眼睛周围有一片狭长的白色裸皮;头部和颈部的灰色羽毛带有浅灰色滚边,腹部的灰色羽毛则带有深色滚边;主要飞行羽灰黑色;尾羽鲜红色;鸟喙黑色,虹膜黄色。幼鸟尾羽尖端带有黑色,虹膜为浅灰色,随着年纪渐长会变为黄色。尼日利亚地区的非洲灰鹦鹉体色一般较深。

雌雄分辨方法:从外观雄性的头形较阔大,眼角两侧略尖成杏形,雌性相反头形较窄小,眼圈较圆。有2个亚种:非洲灰鹦鹉指名亚种(Psittacuserithacuserithacus)身上羽毛逞银灰色,尾羽鲜红色,喙部为黑色;非洲灰鹦鹉提姆那亚种(Psittacuserithacustimneh)外表跟指名亚种近乎相同,但体形却明显较小,身上的银色羽毛则较深色,尾羽逞红褐色,喙部为粉肉色,性格较活泼,相比没那么害羞,模仿人语能力跟指名亚种不相伯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