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2171

文章

6

篇1:上海吴昌硕故居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吴昌硕故居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吴昌硕晚年(民国2~16年)寓居于1幢旧式五库门两层楼房,吴住2楼东厢房,卧室兼书房,画室设在2楼中间,陈设简朴.吴氏84岁高龄时,在此画室挥毫创作最后一幅杰作《兰花》.民国16年病故,家属他迁。

1985年8月24日,经吴昌硕先生的弟子刘海粟、王个等大声疾呼,本市山西北路457弄一所普通房子门边,挂上了一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昌硕故居”的铜牌子。

闸北区人大代表陆静源为此建议以吴昌硕故居为品牌中心,打造闸北区的文化特色区域。打造成历史风貌区,届时这一带将有望变成北上海的“景观名片”。

乘车线路

地址:上海市闸北区山西北路457弄12号

乘车线路:573路 申川专线 510路 25路 14路 41路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画家吴昌硕的风月往事

全文共 2115 字

+ 加入清单

陈巨来说《吴昌硕轶事》:“常老70年前娶了一个妃子,但两年后,他不想离开别人。常老一直在想这件事,然后笑着对他叔叔说:“我深深地爱着她,她已经走了。“我觉得很有趣。”用“安赤人物邹毅”说吴昌硕滑稽,黄裳早期的《珠亦集》也有“吴仓硕小记”,是说傅老时吃华三的奇闻轶事。

在旧社会,文人与妓女的交接是自我成名的必要程序之一。老疯子毛鹤亭和赛金花之间挥之不去的关系被当作笑话传了下去。然而,螳螂在捕蝉,黄雀在后面。相反,毛鹤亭发起反击,写下了《关于聂海花的闲话》,毫不客气地揭露了吴昌硕与赛金花的尴尬遭遇。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雪灾,“聂海花之言”再次出现在江湖上。有一个生动的插曲:吴昌硕尝易蔡赟,谁请你的班当县长。问江苏哪个省。蔡赟笑着说:“当我和特使在一起的时候,你们的知县来拜见他。他从人群中摊开双手,看起来像一把折扇。”常淑莲的声音不灭,人群爆发出一阵大笑。

戊戌变法后,齐白石60岁,吴昌硕的名字比齐白石晚。它在1913年才开始运作,并成为西陵印刷厂的第一任社长。今年,在王一婷的帮助下,这位老画家搬到了李继清市区。初春,吴昌硕在王一婷的安排下,第一次来到“63花园”,聆听日本艺妓严良的鼓乐。第二年,他在花园举办了个人展,赢得了日本“嘉岛一人”的美誉。是在嘉荫的年龄,吴昌硕71岁。叶德辉的《关谷堂诗集》中有一幅为魏父欧孝廉和他的妻子傅蔡赟题写的牡丹卷轴。这幅画是畚箕神所作,墨汁颇为奇特和奔放。我的妻子是赛金花,我也有两个吴昌硕的笔记:1。吴昌硕《元明采菊图》:第二,日本驻上海领事馆有凶光邀请人们在第63花园喝酒。他送给他们即席的礼物,送给林楚先、吴昌硕和王一亭的其他学者。下一首歌特别描述了快乐的相遇-

在客人的酷热和痛苦中,海上的神仙们突然挥手。赵翔戏剧饮料63花园,阳台金碧辉煌无纤秤。蜀黄古柳夹溪桥,细草花杂弓亩。带纸窗的竹屋被漆成了敞开的,主宾坐下来品酒。拥有纪明的主人是一个热爱牛和耳朵联盟的年轻人。王朗的画笔把三脚架扛在肩上,但他等着唐和吴升来填补这个场景。诗人坐在林和靖上,为我的成就感到羞愧。掀开窗帘,让女人跪下吃东西,听系鞋带的声音。一个女孩很迷人,一个胖女孩,但是她看起来像一朵桃花和一朵梅花。桃李独占早春风光,人如花一般美丽而衰老。神山原来是太后的部门,它不时从琼飞到瑶岛。我保存了卢琳圞酱,用米做了胡马国贤枣。主人饕餮客忘归,不巧遇见我衰老。我的生活又老又悲伤。我喝酒,以深刻的理解写诗。在花园里,夕阳西下,清澈的池边有一轮明月。在四点钟,美好的时光不会在早上和晚上结束,过去的日子总是被别人嘲笑。这里的夜市像白天一样,所以我不羡慕回家的延迟。雷声隆隆,闪电闪烁,天空晴朗。扶桑树枝开花的第一天。我试着去想我歌曲中所有的好客人,今天中国和外国什么时候会开心?我会看着天河冲走装甲战士的空气,瀛海就像一面朝霞升起的镜子。

谢衍感慨地说:“吴仓一直是近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印度人。我也读过他的几本传记,其中大多记录了他是如何煞费苦心地绘画、吟诗和刻章的故事,但画家生活的全貌并不清楚。这张纸条让我们知道他有时会吃华三,这很有价值。似乎他们也不会厌倦盛德。因为他生活在那个时代,无法跳出那个特定的环境,这很自然。”是的,美国学者叶·凯蒂的新书《海上花:名妓、知识分子与娱乐文化》(1850-1910)为的和平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持。那时,只有纵情声色,才能从文人的作品中获得巨大的广告效果。

作为一代名人和藏书家,叶德辉还创作了《消夏诗百首》和《观画诗百首》,堪称美术史上的优秀参考资料。讨厌这个男的靠能力骄傲,反复吃不懂时事的亏。苏静写了《现代藏书三十册》,并说管谷堂:“辛亥革命期间,叶德辉暂时留在山里。事件发生后,他曾因嘲笑中华民国而被湖南当局逮捕。被王闿运等人救出后,他去上海呆了六个月,然后返回湖南。后来,叶德辉经常在吴县旅游或逗留。民国四年(1915年),他当选为湖南省教育学会会长。由于叶嘉在光绪年间向俄国出售安化红茶致富,他还被选为长沙总商会会长。民国十六年(1927年)四月,共产党在湖南发起了农民运动。在打倒地主土豪劣绅的口号下,叶德辉于四月八日被捕,并接受公开审判。他于11日被处决。他已经64岁了。”可以这样说,“这篇文章太奇怪了,不会伤害游戏,因为它知道死亡的奖赏是不会被吓倒的”。叶德辉为他的朋友易舜鼎写的诗已经成为他自己命运的预言。传说他写了一副奇怪的对联诽谤和批评农民协会。他激怒了红色农民运动的领袖刘志勋,被当场判处死刑。作为那个时代的“大谣言”,叶德辉最终遭遇“严厉的惩罚”并不奇怪。

齐白石和吴昌硕都因日本人热爱他们的作品而闻名。那时候,大量的日本学者真诚地崇拜中国的文学艺术,并经常借助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优秀作品来拉近两国之间的友谊。然而,傅老在“第六和第三花园”的活动一直持续到他去世的第一年。回顾他现存的书画作品,以及《画日本雪凤仕女图》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极其优雅的:“头发就像一团古老的织锦,毕竟美丽来自东方。如果你给我一份礼物,我就去金屋给黛玉安排一张床。”这幅画是由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于2009年6月在上海书店出版的《一残赋桑——日本藏吴昌硕作品的精华》中编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吴昌硕墓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吴昌硕墓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吴昌硕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近代

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

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超山大明堂外西侧200米山坡上。吴昌硕(1844-1927),名俊卿,字昌硕,别号缶庐。安吉人。中国篆刻家、书画家。为海上画派代表人物,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著有《缶庐集》。遵其生前遗愿,1932年墓成,灵柩由沪移葬今址。60年代墓曾被破坏,1980年修复。墓高2米、直径3米。墓碑刻“安吉吴昌硕先生墓”八字。高1.4米,宽0.65米。系诸乐三补书。墓右前侧亭内立墓表一通,记述其生平事迹。冯?撰文,于右任书丹,章炳麟篆额。墓台下左前方塑吴昌硕全身立像一躯。墓左侧建有吴昌硕纪念馆。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安吉旅游景点 吴昌硕纪念馆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大部分人去浙江旅游大多会选择那些热门景点,比如乌镇、杭州……除了这些网红景点外,还有一个地区,也很受大众的青睐,这个地方就是安吉啦。那安吉旅游景点有哪些呢?一起和城市文化来看看吧!

吴昌硕纪念馆

安吉吴昌硕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吴昌硕(1844--1927),名俊、俊卿,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大聋,浙江省安吉县人。吴昌硕诞生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青少年时期即逢战乱,辗转逃亡,历尽艰险。中年时期过着“饥看天”的窘迫生活,一生饱经风霜,而这正是其艺术得以深广博大的生活基础,时代造就了这位巨人,树起了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家乡人民为纪念这位杰出的艺术家,于1986年在安吉县城递铺镇东侧建成了吴昌硕纪念馆,1998年吴昌硕纪念馆新馆交付使用,新馆坐落在昌硕公园内,馆舍与环境融为一体。纪念馆共有展厅面积600平方米,二楼设有《吴昌硕生平图片展》及《吴昌硕作品展》,一楼为临时展厅,可供举办各类展览,馆内藏有吴昌硕的书画印章、诗文信札、生前用物,其后人、弟子以及当代知名书画家的作品。纪念馆出版了《馆藏吴昌硕作品集》、《吴昌硕》等。

基本信息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天目路572号

交通线路:2路、4路公交车直达

开放时间:淡季8:30~11:00,13:30~16:30

旺季8:30~11:00,14:00~17: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说吴昌硕是开启一代画风的画家是什么原因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说吴昌硕开启一代画风画家?

吴昌硕(1844~1927),是近代杰出画家,书画皆能。他30岁以后才开始学画。据说他在向当时的大画家任伯年请教学画时,任让他先画几笔以见其程度,画后,任伯年大为惊叹,称他今后在绘画上必有发展。果然,吴昌硕成为近代绘画史上一位影响深远的大画家。日本人称赞吴昌硕为“唐之后第一人”,可见其的影响力。吴昌硕最擅长写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他自己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他的独特画风,使他成为了开启了一代画风的画家,对后世影响极大。

吴昌硕 (清末画家)百科

吴昌硕(1844.8.1 —1927.11.29),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老缶、缶道人等等,浙江湖州安吉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绘画题材以花卉为主,亦偶作山水。前期得到任颐指点,后又参用赵之谦画法,并博采徐渭、八大山人、石涛和扬州八怪诸家之长,兼用篆、隶、狂草笔意入画,色酣墨饱,雄健古拙,亦创新貌。其作品重整体,尚气势,主张“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富有金石气。讲求用笔、施墨、敷彩、题款、钤印等的疏密轻重,配合得宜。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1] 吴昌硕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诗作有《缶庐集》。

吴昌硕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上海吴昌硕纪念馆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吴昌硕纪念馆座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华夏文化旅游区华夏文化公园内,个建筑仿上海北山西路吉庆里吴昌硕沪上故居而建,为二层石库门建筑,建筑面积972平方米。

吴昌硕纪念馆内设“吴昌硕艺术生平展”展室,分“根植沃土”、“磨历艰难”、“盛名沪上”和“树帜华夏”四个部分,展出图片79幅,画集、书刊20多本,并展出吴昌硕及其弟子、传人和其艺术研究人士的书画作品,以及生前所用的文房四宝、书信、诗稿用具等。

地址:陆家嘴东路15号(近世纪大道)

类型:纪念馆

电话:021-58787252,021-58786863

门票

10元

开放时间

冬令:08:00-11:30,13:30-17:00

夏令:08:00-11:30,14:00-17:30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