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上吊阳线和上吊阴线【合集9篇】

浏览

6248

文章

9

篇1:崇祯上吊的大槐树为什么要用铁链子拴着

全文共 1121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644年3月17日,此时的北京城已是火光冲天,在第二天的夜里,崇祯帝与太监王承恩上了煤山。苦苦等待数日的吴三桂援军始终是没有来,而此时的农民军已经攻到了彰义门,对此崇祯只能哀声长叹。当夜他返回皇宫,赐死周皇后和袁贵妃等妃嫔数人。19日,李自成正式杀入北京,崇祯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临终前的他,不由得长叹道:“诸臣误朕也,国死君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最终和王承恩来到煤山,随后上吊至自尽,结束了自己一生。

截止到如今,史书上对崇祯,依然难以做出评价,有人认为他执政期间,明朝已经无力回天,也有人认为,他执政期间种种错误做法,导致勤政比懒政更加可怕,促使了明代的灭亡。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尽管崇祯去世,他上吊的那一棵大槐树,却也因此受到了风波,被铁链捆绑了200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不得不回顾一下后面的故事。

李自成进入北京,第一件事便是寻找崇祯的下落:“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在崇祯上吊4天后,大顺军队才发现在煤山上的尸首,最初的做法,是将其移出宫门,放在东华门示众,但是李自成为了安抚百姓,最终还是决定将其“以礼葬之”,棺椁放在了紫禁城北面的河边,之后又被城中居民放在了田贵妃的墓室当中。

李自成在北京也没有呆多少天,随后被吴三桂清军联手击溃,让人有些讽刺的是,原本是明死对头的清军,却是打着为崇祯帝复仇的名号进入京城。

顺治帝随后下令,将崇祯帝下葬的田贵妃墓重新修葺,也就是之后的思陵,当听闻崇祯是在煤山的大槐树上吊死,顺治多少也有些“兔死狐悲”之感觉,本着笼络汉人士族的意思,随即下令将其用铁链锁上,称之为“罪槐”,言下之意无非是惩罚槐树吊死皇帝的罪过,虽然这多少有些牵强,但“罪槐”也被清廷下令妥善处理,以至于其存在200年依然存活,成为了当时一个著名的地标。

在《康熙王朝》当中,康熙怒斥群臣中有这么一句台词:“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才几年哪?那棵老歪脖子树,还站在皇宫后边,天天的盯着你们呢!”倒也并非空穴来风,最终这棵槐树的命运,又是如何呢?

1900年,八国联军进城,同时也看到了这棵被铁链捆着的歪脖子树,一时间洋人也百思不得其解,树上绑着铁链干什么?但考虑到铁链可能是文物,竟然将其掳走,这反而让树轻松了不少。

此后这棵老槐树依然存活,到了1956年,文物部门拆除树圈,改成栏杆,作为一处可以游览的景点,遗憾的是,在1966年的特殊时期,进京的年轻人,却将其剥去当成纪念品,老槐树因此死亡,成为了枯木,一直到1981年,工作人员将一颗小槐树移植到了原地,等到1996年,一株150多年寿命的古槐树成为新移植树苗的取代品,而在这里,它会继续见证历史的变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上吊阳线是什么意思?k线上吊阳线代表什么?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在瞬息万变的股票投资市场中,投资者该如何抓住上涨的机遇呢?光靠运气肯定是靠不住的,那么我们就要掌握一些k线入门知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说说上吊阳线是什么意思?k线上吊阳线代表什么?

一、上吊阳线是什么意思?

上吊阳线又称远天夕阳谱。股价于高档开盘,先前的买方因获利了结而杀出,使得大势随之滑落,低档又逢有力承接,股价再度攀升,形成下影线,为实体的3倍以上。此图形看起来似乎买盘转强,然宜慎防主力拉高出货,空手者不宜冒然进入,持股者宜逢高抛售。该图形虽为阳线,但多为全日走势疲弱,靠尾市拔高拉出的上吊阳线,故称为“远天夕阳”谱。

二、k线上吊阳线代表什么?

上吊阳线也叫吊颈线,是k线的一种形态。一般出现在高价区,k线实体很小,无上影院或有很短的上影线,但下影线很长,通常是k线实体的2倍以上。下影线越长转势信号越强烈。吊颈线可阴可阳,如果以阴线形式出现吊颈线,跌势要比阳吊颈线猛烈些。

1、如果在低价位区域出现上吊阳线,随着股价的逐步攀高,成家量均匀放大,并最终以阳线报收,预示后市股价看涨。

2、如果在高价位区域出现上吊阳线,则可能是庄家在拉高出货,需要留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崇祯上吊自杀后 崇祯的子女又是什么结局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崇祯上吊自杀后崇祯的子女如何下场

崇祯皇帝在上吊自杀之后,这一些子女也同样受到牵连,长平公主18岁就已经去世,崇祯总共有7个儿子,但是能够活下来的只有三个儿子。

崇祯在离开之后,人们在血泊中也找到了长平公主,于是就把长平公主带到国丈的家中。公主在5天之后苏醒过来,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明朝早就已经被取代国丈担心引火上身,所以就主动交代了长平公主的事情。李自成觉得这件事情有一些奇怪,但是也并没有选择把长平公主给杀死。

只是很可惜,长平公主伤势可能比较严重,即便李自成并没有选择伤害他,很快他也离开了人世。

崇祯一共有7个儿子,但是能够活下来的却只有三个儿子。李自成在攻陷北京之后,也有三个皇子还留在世上,从中为了能够有效保住血脉,所以就让几个儿子全部都更换成平民的衣服,然后把他们送出了京城。但是这几个皇子据说已经被朝廷杀害,清军在进入到北京之后,李自成等人也同样落荒而逃,这几个皇子马上就被吴三桂抓住,直接就送给了多尔衮。多尔衮在经过一番辨认之后,确认了真实的身份,直接就选择全部的杀掉。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三个皇子可能都是被吴三桂杀掉,李自成在进入到北京之后就选择活着,这三位皇子李自成为了活命保障,所以就选择交换条件,把三位皇子交出来,吴三桂就需要把自己放走,就是因为如此,最终这三个皇子就流落到吴三桂的手中。那么吴三桂在此时估计也并不会如此的好心,自然就会选择杀之而后快,因此崇祯在上吊自杀之后,这一些子孙后代也同样会受到影响。其实有许多的人都会觉得,如果当初没有选择这么做,或许也不可能会有这样的结果,只是很可惜一切都没有办法重新来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上上吊自杀的皇帝是谁?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上吊自杀皇帝有哪些

历史上上吊自杀的皇帝其实也有很多,这中间就会包括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是一个命运比较悲催的皇帝,如果生活在太平盛世,这必然就是一个能够有效继承家业的好皇帝。

一、崇祯皇帝的故事

这原本是一个好皇帝,但是很可惜投错了胎,来到了一个乱世,在这个乱世中所面对面和明显要更加的艰难。在小冰河时代肯定崇祯皇帝不知道,但是在那个时候如果老百姓活不下去,必然就会选择揭竿而起,整个西北还有中原全部都会乱成一锅粥,没有数10万的居民镇压,那么在此时京城必然就会被威胁。从皇太极登上皇位开始,就更不会满足于成为一方霸主,因此就会有了南北朝。

二、吴三桂等人拥兵自重

吴三桂以及祖大寿等众多的人拥兵自重,每年一直都会拿着来自于朝廷几百万的粮饷,但是却始终一事无成。接着又会拿出几个人头来有效充当完事,这本身就是一个填不满的大坑,基本上就会把财政逐渐的拖垮,要想改变这一个局面,就只能够用强势的军队守护。

三、无数的人忽略崇祯皇帝

虽然江南到处都是经济繁荣的样子,处处是文化昌盛,而且全部都是歌舞升平的样子。但问题就是朝廷根本就没有办法收上税收,这些人全部都忽略了崇祯皇帝。最后的真金白银全部都会归置一些,江南地方绅士,因此忠贞皇帝就会每一天都在节衣缩食,认为自己只要节省就能够有机会救治一个国家。只是很可惜,李自成在直接攻破北京,这些大臣一眨眼直接就会卖掉崇祯皇帝,因此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就只能够选择保全气节,这其实是为了自保,但是这样的自杀也会让人觉得特别的勇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崇祯皇帝为什么要上吊自杀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崇祯皇帝为什么要吊死

崇祯皇帝选择这么做,首先是因为性格决定,另外也是为了恪守祖信,用自己去表明自己的立场。崇祯皇帝的死其实也并非是一种懦弱,反而是一种极其负责任的表现,用自杀来告诉别人自己的尊严自己的立场,永远都不会妥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会被抓。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会被折磨被侮辱。

第一:崇祯性格决定

一直都有着较强的自尊心,是一个好面子,是一个多疑的人,如果不是自己选择上吊自杀,难道应该选择去求和,难道选择去下跪吗?崇祯皇帝肯定是做不到的,与其等待着被人侮辱,还不如直接选择自杀,最起码还能够来的痛快,而且这也是一个比较体面的选择,因此崇祯皇帝就选择保全自己的尊严,放弃抵抗。要知道选择死这本身有一些不容易,因此这样的一番做法也会让人觉得佩服。

第二:恪守的组训

人人都怕死,但是崇祯皇帝却不敢相信大明江山,百年基业居然毁在自己的手中,但现在内忧外患,瘟疫不断,没有粮食,早就已经开始,全部都是流寇。明朝的军队也已经没有任何的战斗能力,从这里也会看到大明已经结束。崇祯皇帝无能为力,因此就只能够选择以身殉国选择自杀,这就是一种无奈,是为了老百姓。

第三:用自尽表明自己的立场

崇祯皇帝在自杀之前首先就料理好一家老小,把儿子送走,让皇后上吊,又把公主杀掉。许多人认为这难道不是一个残忍的做法吗,确实这是一个让人觉得有一些心酸的做法,但如果自己的女儿或者是嫔妃落入到敌人的手中,或许就会遭受到更大的侮辱。在做完这所有的一切之后,崇祯皇帝就决定自尽,然后离开了人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青龙县上访者上吊自杀 我们应如何安全上访正当维权

全文共 978 字

+ 加入清单

前日上午,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一上访村民在县政府门前一棵树上上吊死亡。事件一出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在痛惜一个鲜活生命逝去的同时,也呼吁有关部门应该对事件背后隐藏的问题加以分析。目前普通民众维权存在障碍,一些民众由于对于法律问题的不了解而导致自己不知如何寻找正当的维权途径,即便是选择上访亦是会遭到各位部门打太极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上访问题而言,来看一下我们应当如何安全上访,正当维权!

我国是一个法制性的国家,对于安全上访问题首先就需要保证行为的合法性。接下拉看一下我国对于上访问题的法律规定。在我国有一部专门的法规应对上访问题,即《上方条例》;看一下法规对于上访问题的相关规定,这《条例》其实立法倾向还是有利弱势群体的。当然,也不允许上访者有过激行为。

曾经有人试过,将此条例及相关法律附件与请愿书一同上交,结果临走时要求接待人员开了一纸收条,说将在法定答复期届满后“越级上访”,这一招吓倒了他们,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接下来看一下对于上访问题的相关法律规定: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国务院第431号令,颁布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该条例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条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的;

(二)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的;

(三)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四)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的;

(五)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的;

(六)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二十条规定的,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对信访人进行劝阻、批评或者教育。

经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训诫或者制止;违反集会游行示威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必要的现场处置措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信访人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拉钩上吊什么意思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1、吊是以前的“钱串子”的量如:一吊钱,古时铜钱不好保管, 就用绳子串起来,就不会掉了。这个上吊就是比喻把某件事说定了,不改了的意思

2、是流传时间非常长的童谣,小时候打勾勾的事。

3、“拉钩”是“拉勾”,小拇指彼此相拉相勾。 “上吊”是“上调”,是彼此大拇指继小指拉勾后上翻相挨。其实这个拉勾上调一百年不许变的童谣应该是这样两个动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简化的只剩下小指拉勾了。拉勾上调是四个动词,一百年不许变,则是这个童谣中产生的意义。

4、另有一种民谚:拉弓,放箭,一百年,不许变。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能反悔之意。且押韵。

5、这是非常广泛许诺的一种方式!表示这个诺言的真实性!除以上提到的含义外还有用作书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宋江死了之后,为什么吴用要在他坟前上吊?

全文共 2192 字

+ 加入清单

吴用被称为梁山的军师,他足智多谋,在《水浒传》里面几乎就相当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样的存在。不过最终,宋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梁山好汉们也死了不少人,宋江自己也死了。但是为什么在宋江死后,吴用要选择吊死在宋江的坟前?吴用做了些什么事情,宋江又做了些什么,这样的选择又意味着什么?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水浒英雄们也是这样,在前期众位英雄齐聚,豪气云天,让后世的读者也是热血沸腾。但是到了后期就十分的悲凉。当时宋江主张招安后,有的兄弟已经和宋江分道扬镳,离开了众位好汉。有的是誓死追随宋江,即使宋江最后被毒酒害死,也自吊在宋江的坟前。那么为什么这些人为什么要自杀,而不选择继续苟且偷生呢?

首先我们下来说一下,水浒中最后陪宋江死的这几个人,是“黑旋风”李逵、“小李广”花荣和“智多星”吴用。李逵我们就不用说了,他是誓死追随自己的宋江哥哥的,即使最后知道宋江递给自己的是一杯毒酒,也是毫不犹豫的一饮而尽。由此可见李逵对宋江绝对是真爱。

而花荣和吴用为什么要一起上吊自杀子宋江的坟前。花荣是为了报答宋江哥哥的义气而甘愿陪死。那么梁山上最聪明的军师为什么也要自尽呢?吴用在水浒中第一次出场就是和晁盖他们一起智取生辰纲。

其中就是吴用制定了计策,最后才获得了成功。后来晁盖死后,吴用跟随着宋江三打祝家庄、智取大名府、计鸠邬梨等等都是吴用作为军师,出谋划策。而且吴用常用诸葛亮自比,可谓是足智多谋。就是吴用看到哥哥宋江死了,也大可以隐居脱身啊!关于吴用为什么自尽,总结下来有三个原因。

第一,就是繁华后的孤独。想当初大家齐聚梁山,后来招安后受到朝廷的指派四处南征北战,各位兄弟还是在一起的,所以大家并不孤独。但是招安回朝,有些兄弟厌倦了朝廷,所以纷纷离开了,例如燕青、鲁智深等人;各位兄弟走的走,散的散,繁华喧闹后的苍凉,最是折磨人。

第二,就是识清朝廷的真面目。除了回朝的时候离开的兄弟,接受招安的兄弟们大多结局悲惨,例如卢俊义被水银毒死等等。仅有几位兄弟得到了善终。所以吴用知道朝廷招安,其实并不是把他们纳为己用,而是要分而化之,一个一个的解决他们。

所以朝廷会逐个解决自己的这些兄弟,宋江哥哥已经被毒死,那么朝廷腾出手来,恐怕下一个解决的就是自己了。与其被朝廷毒死,还不如自己早日做了了结。

第三个原因就是和宋江的情谊深厚,也是为了保全宋江的面子。因为是宋江主张接受招安,但是接受招安的兄弟们下场悲惨,这可是狠狠打了宋江的脸。所以为了保全宋江的颜面,也是因为哥哥宋江被毒死的悲愤交加,所以吴用和花荣一起在宋江的坟前上吊自尽了。

果然后来人们被他们的兄弟情深所感动,所以最后将他们四人葬在了一起。这样即使死后也算是有伴了,黄泉路上不孤单,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由于这些原因,所以吴用最后没有选择苟且偷生,而是陪着自己的哥哥宋江一块走向了另一个世界。这样看来,虽然有时候吴用跟着宋江对其他兄弟或许不够厚道,但是对宋江也算是一腔赤诚。

《水浒传》讲述的一百多位英雄好汉在乱世中的英雄事迹,一百零八个人特色各异,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因为有着共同的追求和理想而相互结义,然而,故事的结局,他们都没有很好的下场,相反,可以说一个更比一个惨,令人唏嘘。而导致这些的悲剧,就是他们的大哥,宋江投降了当时的朝廷,于是,本来朝廷答应的招安,变成了诛杀,尤其是那些与宋江兄弟情深的好汉也一起相信了朝廷,结果也是下场悲惨。宋江去世后,吴用为什么要在他坟前上吊自尽?原因让人扼腕。

后来更有两个好汉,虽然朝廷没有对他们斩尽杀绝,然而他们还是自己选择了在宋江的墓前自尽。这两人就是吴用和花荣。今天就来说一说,为何吴用宁可选择以自尽的方式去追随被毒死的宋江、也不愿意躲进山林里隐居避世呢?在一百零八个好汉中,有好几个人物都对宋江忠心无二,愿意誓死跟随的,比方说李逵,花荣和吴用等人。

就拿李逵来说,他是被宋江亲手毒死的,当时虽然他知道宋江递给他的碗里下了毒的酒,李逵也依然毫不犹豫地喝了下去,足以看出他对宋江的至死不渝。花荣最后之所以吊死在宋江的墓前,则是因为想报答宋江当年对他的恩情。是完全出于兄弟义气的行为。那么,吴用自尽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在水浒的一百零八人物中,聪明多谋的吴用被称为智多星,他跟在松江身边充当的是锦囊的角色。这也帮助宋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按理说,这么聪明的人物,在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会尽可能地自保,吴用也明明有机会选择归隐山林的,然而他却依然选择在松江墓前吊死。

这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也许是因为心冷吧。大家都知道,《水浒传》宣扬的很大一部分是男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信任和义气,当年跟随宋江上梁山的人都是敬服与宋江的仁厚和义气,他们亲密无间,彼此都可以以命相护,正是因为他们共同经历了生死,既能共享荣华,也能共担苦难,他们是真正的兄弟,而不是现代我们常常调侃的“塑料情谊”。

后来宋江决定接受朝廷的招安,这令不少兄弟失望,自愿离他而去,因为他们都明白,招安后等待他们的绝对不会是所谓的富贵荣华,而事实证明,朝廷的确也打着将他们赶尽杀绝的主意,将留在宋江身边的那些人逐步消灭掉。吴用自然也清楚认识到了这一点,尤其是在宋江也没能躲过朝廷的毒手,被毒酒毒死后,他更是心灰意冷。选择在宋江的坟前吊死,也是他出于想全了宋江的脸面,全了自己与他兄弟一场的情谊的想法吧。这种悲壮的结局,也让小说宣扬的兄弟情义有了更深的升华,既令人扼腕,更令人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花荣为什么要上吊自杀?

全文共 115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水浒传很多人都看过吧,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事情了,因为这个剧虽然好看,但是有些剧情让人看得太过难受了,就比方说小李广花荣自杀这件事情,真的是尴尬死了,那么这个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

花荣是水泊梁山108位好汉之一,人称“小李广”花荣。他的箭术高超,有百步穿杨的功夫。他和浪子燕青有得一拼,都是帅的掉渣的人物。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如此优秀的人物,最后却没有一个好的结果,当平定方腊后,却意外的和军师吴用双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了。这一切谜团到底为何?(秉烛读春秋)为你答疑解惑。

花荣在上梁山之前,其实是宋朝体制内人员,有个铁饭碗――清风寨的副寨主。如此看来,花荣和宋江宋押司是同僚吧。假如不是宋江的出现,估计小李广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但由于清风寨的正寨主有个爱惹事的老婆,她无缘无故的恩将仇报诬陷宋江为贼人。副寨主花荣为救宋江,因此卷入纷争,同时设计和身体力行的营救宋江。

这次遭遇的变故,花荣受到牵连,被正寨主刘高擒获,当然,他的铁饭碗也因此被打破。

刘高和黄信设计抓到花荣后,将二人押解上州途中被王英、燕顺、郑天寿所救,杀刘高,收秦明、黄信,后被逼上梁山了。

花荣从此跟定了义兄宋江,说实话,他也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说到底,花荣为义兄宋江自杀,是践行了“不愿同年同月生,但愿同年同月死”的结拜誓言。为友殉葬,我觉得花荣死的伟大但死的不值。

桃园三结义的大哥刘备是为关羽复仇失败而死的。花荣和吴用的死,觉得有点窝窝囊囊。但这一切还不能怪罪其二人,刘备尚且有仇人目标孙权,但花荣和吴用去找谁为宋江报仇呢?

吴用和花荣两人不是都受了诏安了吗?都为宋朝卖命,难道他俩找发工资的皇帝宋徽宗报仇不成?说到底还是宋江自作自受,这怪不得别人,作为他的小弟花荣,除了抛妻弃子追随大哥宋江外,还有更高好的办法啊?

吴用这家伙死的不冤,诏安就是他给宋江二人暗中撮合成的。现在天下大定,他这个不入流的文人,上马不能杀敌,主意都是馊主意。大宋人才济济,他自知无用武之地了,没有妻儿子女的牵挂,死了也是一种解脱吧。

只可惜了小李广花荣,本来大好的前途,认识了义兄宋江,后面的路越走越窄,直至自缢而亡,可悲可叹也!

我总觉得是吴用在花荣上吊时,最后推了花荣一把。吴用临死还找了一个花荣垫背。

〖吴用道:“我得异梦,亦是如此,与贤弟无异,因此而来看探坟所。今得贤弟知而到来在此,最好。吴某心中想念宋公明恩义难报,交情难舍,正欲就此处自缢一死,魂魄与仁兄同聚一处,以表忠义之心(引自水浒传)〗

吴用首先提出上吊自杀,还提出让花荣为其收尸,你想想看,这不是逼着花荣表态也上吊吗?

吴用觉得自己对大宋真的无用了,他死不足惜。再说了,花荣看了义兄宋江坟,走了后吴用上吊也不迟吧,要死滚远点,别连累小李广花荣不好吗?为什么不给大宋留一个有用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