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儿麻疹护理三大忌口最新8篇

浏览

1555

文章

8

篇1:小儿麻疹的护理和食疗方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

麻疹多发于冬春两季,是一种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治疗不及时可能引起呼吸道、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并发症。有效防治小儿麻疹,离不开日常的正确护理食疗调养,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小儿麻疹的护理和食疗方。

麻疹

麻疹是一种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程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四个阶段。在潜伏期,患儿的体温可有轻度上升;在前驱期,患儿的症状类似于上呼吸道感染,如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并且会出现麻疹粘膜斑等症状;出疹期患儿的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度,并且开始出现皮疹,严重的还可能有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等症状;患者一般在出疹3至4天后,就进入恢复期,皮疹开始消退,食欲、精神也随之好转。

如果麻疹患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呼吸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并发症。

因此,及时护理麻疹患儿是防止出现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具体的护理要点包括:

1、孩子出生8个月时是麻疹疫苗初种的最佳时间;

2、居室内应常通风,麻疹病毒在阳光下或流动空气中20分钟会失去致病力,但要避免患儿被风直接吹到,为避免阳光直晒,可用深色窗帘遮盖,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地面可泼洒一些清水;

3、由于患儿高热时能量消耗较大,应鼓励病人少食多餐,进食一些流质、半流质饮食,多喝开水;

4、体温在39.5摄氏度以上时,可采用缓和的退热药物退热,应把握热度不能降得过猛,以免剧烈的退热会使疹子发散不充分,头部可敷温湿毛巾,切忌用酒精擦浴、冰袋降温;

5、患儿的口腔应保持湿润清洁,可采用盐水漱口,每天重复几次。

下面推荐一道适合麻疹患儿的食疗:马蹄萝卜粥

原料:马蹄80克胡萝卜100克大米50克

调料:冰糖10克

做法:

1、将马蹄、胡萝卜分别去皮,切块;

2、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倒入大米,用大火煮沸;

3、放入马蹄块、胡萝卜块,改用小火熬煮;

4、粥将成时,调入冰糖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止咳化痰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麻疹的护理和食疗方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儿麻疹的家庭治疗与护理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麻疹病儿和带病毒小儿是主要传染源,麻疹病毒可在病儿上呼吸道进行大量繁殖,随咳嗽和打喷嚏喷出飞沫带出大量病毒。出疹前5天和后5天传染性最大。如小儿没有出过麻疹,或新近没注射过麻疹疫苗,吸进了空气中的麻疹病毒,就有可能传染上麻疹,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小儿麻疹的家庭治疗护理

①休息

病儿应卧床休息。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新鲜湿润。避免冷风直吹病儿,强光直射病儿眼睛。此外,要多饮开水,也可用芦根30克煎水喝,以清势解毒。

②饮食

多吃易消化而又富有营养的食物,不需忌日,高烧去疹期间,可给小儿吃母乳、米汤、豆浆、藕粉、米粥、面片汤等,不要吃油腻大的食物,小儿开始退烧退疹时,可增加饭量,吃软饭、鸡蛋羹、蛋糕、瘦肉、猪肝、鱼、水果以及胡萝卜、西红柿等青菜。

③发烧的护理

发烧是小儿本身的一种机体反应,有利于透疹,所以家长指一见到小儿发烧就给小儿吃退烧药,这样易导致疹出不畅,甚至可继发肺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如果体温达39℃以上,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小量退烧药或温水擦浴。一般体温降到38.5℃即可,不宜把体温降得过快、过低、出汁也不宜太多,以保证病儿出疹顺利,安全康复。

④眼、鼻、口腔的护理

要常用温水擦洗病儿的眼睛、鼻子,保持口腔清洁,年长儿可以漱口,对小婴儿可用纱布、棉花蘸温开水清洗口腔。

⑤隔离与消毒

发现小儿患麻疹后要立即进行隔离。有条件时,病儿要单独居住,条件差者也要将患儿与未出疹的小儿分开居住。麻疹隔离时间为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的病儿要延长隔离时间。

由于麻疹病毒的抵抗力弱,一旦离开人体很快就会失去致病力,因此,对病儿的居室只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就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病儿的衣服、被褥、玩具等拿到室外晒l~2小时就可以了。

⑥注意发现并发症

单纯患麻疹的病儿通过良好的护理,大部分都能很快恢复健康,但年龄过小的婴儿及有佝楼病、营养不良或慢性咳嗽的小儿患麻疹后,由于身体抵抗力进一步降低,就易发生并发症。常见有肺炎、咽喉炎、结膜炎及中耳炎等。因此,应注意早期发现并发症:

发热时,疹子迟迟不出或出不齐,疹色发暗,或疹退后体温仍不退,病儿出现气短、气喘、咳嗽加重,可能是并发了肺炎;如果病儿发憋,哭不出志来,可能是并发了咽喉炎;眼睛发红,多为并发了结膜办耳朵流脓,年龄大的病儿说耳朵痛j儿哭闹、摇头,可能是并发了中耳炎。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麻疹的家庭治疗与护理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儿麻疹的家庭护理方法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麻疹在春季是一种高发病,当宝宝患上麻疹之后,很多妈妈都非常担心,但是,专家提醒给位家长,在宝宝患上麻疹之后,千万不要慌张,相反的,妈妈们应掌握一些日常的家庭方法,让宝宝能够早日摆脱麻疹的纠缠,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小儿麻疹的家庭护理方法。

1、确诊后隔离多休息

为保持体力,要保证让宝宝多休息。尽量使患儿不出门,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易感儿不要接触麻疹患儿。

2、饮食适当多补水

要给宝宝多补充水分。没有食欲时,不用勉强宝宝进食。即使l天左右都吃不下,或者体重减轻等情况也不用太担心,等痊愈后体重就会恢复。重要的是,须给宝宝喂食温开水或温的牛奶、米汤等,也可给宝宝喝鲜果汁等,并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喂食,来补充宝宝的水分。另外,也可尝试给宝宝一些他喜欢且又好吞咽的食物。

3、高热时可使用退热药

患麻疹时都会出现发烧,尤其在出疹期体温最高,体温在39℃以上,可用退热剂,使体温降至38.5℃左右,这样有利于皮疹出透,如降温太快、太低会对孩子不利。高热时,也可以冷敷宝宝的额头和腹股沟。

4、保持室内通风

以前人们常认为,麻疹最好不要让宝宝吹到风,要给宝宝保暖,家长采用紧闭门窗,穿厚棉衣裤,再捂热水袋等,这样过热,往往造成宝室大汗淋漓,体内水分大量失去,使其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这是错误的做法。注意室内的通风,避免对流风。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麻疹的家庭护理方法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儿麻疹护理三大忌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春季是小儿麻疹的高发期,小儿麻疹会出现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作为一定要好宝宝,好让宝宝早日康复,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小儿麻疹护理三大忌。

一忌不进行隔离

宝宝患麻疹时,一定要与他人隔离,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传染别的宝宝,另一方面也防止别人的疾病传染给患麻疹的宝宝,出现继发性交叉感染,导致病情加剧。

二忌擅用退烧药

宝宝出疹时会伴有发热。这时,家长不要擅自使用退烧药。退烧药一定要等体温升到38度以上时再给宝宝吃。否则容易引发心血管麻疹,加重宝宝病情,并延长病程。

三忌给宝宝捂汗

宝宝的衣着和被褥要薄厚适中,不要为了捂疹子,就给宝宝穿得过多或给盖的过厚。这样,不仅不利于身体散热,而且出太多的汗也不利于皮疹发透,还容易并发肺炎。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麻疹护理三大忌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儿麻疹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的传染性极强,好发于冬春两季,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但近几年成人麻疹患病率有所升高。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小儿麻疹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

本病的临床表现具有特征性:一患病即会出现高热、结膜充血、流涕等症状;患病2~3天后,在第二臼齿对面的颊粘膜上,出现蓝白色或紫色小点,周围有红晕,称为Koplik斑;起病后第4天开始发疹,按照耳后、发际、颜面、颈部、上肢、躯干、下肢的顺序出疹;5~7天后体温下降,症状减轻,皮疹按出疹顺序逐渐消退,病程约2周。可并发支气管肺炎、中耳炎脑炎、心血管功能不全以及结核病变播散等并发症,一般较为少见。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和分泌物传播,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麻疹流行的重要措施。在室内时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流通,也是预防感染的办法之一。

麻疹患者要注意护理。患病期间,一般要求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眼、鼻、口腔及皮肤的清洁,可用3%硼酸水或生理盐水洗眼、鼻和口腔。对咳嗽、高热等症状,给予镇咳、退热等对症治疗。如继发感染,可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麻疹患者一般要求易消化饮食,生、冷、硬、辛辣、刺激的食物应避免食用。此外患病期间应加强营养,以促进机体状态恢复。病情痊愈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麻疹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儿麻疹发热怎样护理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全身性的疹子,红色丘疹,有些部位会融合为大块斑疹。退烧后,皮肤会出现微细的粉糠状皮屑,并留下暗沉斑痕,过一阵子斑痕才会消失,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小儿麻疹发热怎样护理

小儿麻疹多以发热为最初症状,同时伴有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及麻疹粘膜斑等。大约于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伴发热增高,直到皮疹消退时体温开始逐渐下降,直至正常。

对麻疹的发热,一般不需要急于退热。应该给予足够水分,易于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饮食。同时,最好采用适当的中药治疗。中药治疗主要以清热解毒透疹为原则。常用药有桑叶、银花、连翘、蝉蜕、浮萍、葛根、升麻、紫草、牛蒡子等。亦可用西河柳、浮萍、芫荽等中药煮沸,用毛巾浸药液温敷患儿额面、四肢等部位,既可退热又可透疹。且在煮沸药液过程中,使水蒸气在室内布散,以保持室内的湿度。对体温过高的患儿可酌用小量退热剂,避免急骤退热而致虚脱。西药退热剂可选用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亦可用安乃近滴鼻。使用药物降温应使体温维持在38℃左右,不可降至过低。对麻疹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

小儿麻疹发热时,家长还应该注意做好皮肤护理,出汗要及时擦干,衣被不要过厚过暖。另外还要注意做好口腔护理,多饮水。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麻疹发热怎样护理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儿麻疹的护理有哪些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麻疹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是小儿麻疹病毒,晚冬和早春是此病的高发季节,这种传染病儿童极易感染,并且发病率很高。其潜伏期大概为7-14天,随后会出现一系列症状,比如发烧、长疹子、口腔黏膜有小儿麻疹粘膜斑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小儿麻疹的护理有哪些。

1.无并发症在家中隔离

隔离时间为五天左右,有并发症则要再多隔离五天。麻疹病毒只有在人体上才有致病力,所以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消毒、通风。患儿的衣物、用品也需要经常消毒,一般放在阳光下即可。

2.卧床休息至症状消失

给患儿提供一个安静的场所休息,常开窗换气,但以防患儿吹风受凉。在室内营造昏暗的氛围,避免强光。不宜给患儿穿盖过多,忌捂汗。

3.注意患儿五官的清洁

五官分泌物内携带大量病毒,要及时清理,避免分泌物刺激粘膜降低该部位抵抗力,使病毒有可乘之机。

4.注意孩子高热的护理

如果温度低于39摄氏度且无并发症,则无需担心。若高于39摄氏度,则遵医嘱服用少量退烧药,但不能冷敷和用酒精降温。

5.食物要清淡易消化

多喝热水、热汤帮助排毒、退热,也利于退疹。等疹子退去后才能摄入高营养食物。在此期间,要忌生冷油腻的食物。

6.注意观察病情

在出疹期如果发现孩子一直高热、疹色偏紫、疹子发出不顺利、肺部罗音增多等,那么就可能是肺炎,重度肺炎甚至能使心力衰竭;出现嗜睡、昏迷则是脑炎;出现咳嗽剧烈呼吸艰难,则是喉炎。如出现以上症状,请及时送医。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麻疹的护理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儿麻疹的食疗法和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宝宝可能会因为饮食不当或者自身体质的原因而患上小儿麻疹,这种疾病虽然常见,但是却有可能引起水肿、胸闷、闭气等并发症,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小儿麻疹的食疗法和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芜荽15克,葱头3个,豆豉10粒,三物共煮汤,汤成,入香油、盐调味。每日1剂,连服3日。用于初疹期。

黄豆50克,金针菜25克,黄豆浸一昼夜,金针菜洗净,共煮至熟,取汁代茶饮,每日1剂,3次服完,连服3天。用于初疹期。

甘蔗汁60毫升,荸荠汁30毫升,萝卜汁、梨汁各30毫升,西瓜汁60毫升,隔水共蒸熟,凉后代茶饮。每日l~2剂。用于疹后期。

梨皮20克,西瓜皮30克,洗净切碎共煎,去渣入冰糖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5—7天。用于疹后期。

淮山药、薏苡仁各20克,百合30克,粳米100克,洗净共煮,粥熟分3次服完,连服7~10天。用于疹后期。

莲子、百合各30克,冰糖15克,莲子去心,与百合冰糖文火慢炖,待莲子百合烂熟即可。每日1剂,连服7~10天,随意服。用于疹后期。

采用初患麻疹(疹前期)病儿的童便,浸泡鸡蛋7天以后,洗净煮熟,每次服1只,每日1次,连服2—3日。用于预防麻疹。

家庭中对麻疹患儿要细心护理,注意皮肤、黏膜清洁,经常洗脸,清洁口腔及鼻腔;住房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避免热、冷刺激。补充足够的水分及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还可采用饮食治疗,促使患儿早日康复。在出疹期,特别要注意患儿的饮食调理,并可选择一些有助出疹的食品,如红苋菜、红萝卜、鲜笋、蘑菇、葱头、鲫鱼、鲜虾、甜酒酿等,亦可用芫荽煎汤内服。麻疹患儿只要注意护理,大部分可顺利度过出疹期而痊愈。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麻疹的食疗法和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