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7596

文章

5

篇1:酒后驾车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全文共 2306 字

+ 加入清单

酒后驾车造成的后果往往是车毁人亡,可就是屡禁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那么你知道酒驾的危害有哪些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酒驾的危害,欢迎阅读。

酒后驾驶难以禁止的原因

不以酒后驾车为耻,反以为荣的大有人在:有的人认为不喝酒不够朋友,喝的尽兴方能表达各自诚意,对劝酒难以拒绝;有的人抱着侥幸心理以身拭法,认为自已车技好,喝点酒甚至比平时开车还顺溜,只要开慢点、小心点,不会出事的;有的人有“酒瘾”,不喝点全身不舒服。酒后异常兴奋,举止大胆狂妄,总想在女友、他人面前炫耀一下“身手”;有的人认为交警查处酒后驾车有“空”可钻,没这么巧碰到自己倒霉的;有的人认为开的是政府机关的车或是某领导、某明星,一般民警不敢拦车检查,酒后驾车者也就有恃无恐。

酒后驾车的预防措施

酒后驾车的危害大家有目共睹,要彻底治理酒后驾车这种违法行为,必须提前预防、齐抓共管。

1、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一些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虽然驾驶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违法,但因对其没有更深的理解,且抱着侥幸心理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我们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可以将因酒后驾车而导致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案例,制成光盘、展板,在媒体或人口集中的广场、学校、集市,进行播放和展览,让广大人民从中受到教育,从而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加大对酒后驾驶的查处力度,形成高压管控的态势。我们的交警在日常执法执勤中,要加大对驾驶人的检查力度。特别是在晚间,要在餐饮娱乐场所周边科学部署警力,加大查处力度。并充分利用酒精测试仪等仪器,一旦发现酒后驾驶人,要按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形成高压态势,让每个驾驶人都不敢碰这高压线,做到严格管理,来严禁酒后驾驶。

3、从源头抓起,进一步规范驾驶人考试制度及驾驶人管理制度,严把办证、安全教育培训关。通过对交通法规、车辆操作技术的学习,驾驶人就会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对于酒后驾车这一严重违章行为就有可能通过自觉遵守而得到有效地遏制。还有要在餐饮、娱乐等易发生酒后驾车的场所开展针对性宣传,张贴提示招贴画,开展温馨提示;鼓励餐饮行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履行社会公共职责,劝阻驾驶人不要酒后驾车。代驾服务尚存争议,是否可行仍需商榷,但至少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思路,值得鼓励。

4、家人及亲朋要监督、叮嘱好,让开车的人常思家中人,莫恋杯中物。有些驾驶人自控力不强,这时候就需要身边的家人进行提醒、监督;即使再好的朋友相见,只要开车就不饮酒,要改变“用酒加深感情”的思想,不妨“以茶代酒”,毕竟“君子之交淡如水”嘛!

5、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查处能力。现有的酒精检测仪,数量少且精度不高,以此来取证难度大。如果要抽血化验,则在时间、精力、财力等各方面均需大量投入,而且在化验期间又给违法人一些“找人说情”的机会,增大执法难度。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增加酒精检测仪数量、质量,提高查处能力,把“科技强警”落到实处。

6、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驾驶员,应该管好自己的嘴,远离酒杯,这才是扼制酒后驾驶行为的关键中的关键。酒伤身不说, 酒后驾车引发的事故带来的危害每个人也心知肚明。有人说,中国的国情决定了酒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此话不无道理。当然,亲朋好友共聚一堂或是有朋自远方来,高兴起来喝两盅无可厚非,此是人之常理,只要不过度,但饮无妨。但在你掏出车钥匙准备点火的那一刹那,请您想一想:家中有一盏灯在为您守侯,孩子和家人正倚门以待您的平安归来。请想一想那些血肉模糊的酒后驾车事故现场。“国情”与法律,一时的冲动和家人等待的目光,孰重孰轻,相信大家心中有数。笔者身边有许多同事、朋友在这方面做得就不错,出去吃饭要喝两杯的话,干脆就不开车,直接打的来回。有位同事更绝,把“五条禁令”打印成名片大小,出去吃饭遇有人劝酒则将之拿出来作挡箭牌,既宣传了“五条禁令”,又能不喝酒伤身,更不会违反法纪,可谓一举多得。

酒后驾车产生的危害

交通事故中,酒后驾车所造成的占了相当的比例,防范酒后驾车已成为世界性的一个研究课题。在日本,驾驶员酒后开车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全年交通事故的3%;因酒后开车肇事而死亡的人数,约占各种车祸死亡总人数的6%。在美国,曾对车祸中的死亡者作尸检,发现丧命的驾驶员中,有35%的人在开车前喝过酒。我国也不例外,据统计,2007年全国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中,酒后驾驶达30多万人次,驾驶员死亡档案中也有30%与酒后驾车有关。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也凸显了酒后驾车的危害程度。

“车祸猛于虎”,此言不虚。酒后驾车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一旦出事故,首先受到伤害的就是驾驶人和双方的乘车人员,轻者皮肉之苦,重者终身残疾甚至失去生命。身体上的残疾,给自己造成精神上的打击,留下终生遗憾和永久的伤痛。 车毁人亡则注定妻离子散,给幸福的家庭带来巨大的创伤。酒后驾驶夺去了多少驾驶人的生命?而幸存者往往成了残疾人,不仅造成了肉体、精神上的痛苦,家庭成员要照顾伤者,还要承担巨额费用。保险公司对酒后驾车造成的所有损失都是拒赔的。因此,酒后驾车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给受伤者的家庭所带来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

酒后驾驶的界定

酒后驾驶,是指驾驶人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后,于酒精作用期间(一般为8小时以内)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根据血液中酒精含量的高低不同,可分为饮酒后与醉酒后驾驶机动车两种行为。2004年5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实施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阀值与检验》规定,100毫升血液样本中酒精含量达到20-80毫克的驾驶人为酒后驾车,80毫克以上认定为醉酒驾车。该规定将喝酒驾车,分为酒后和醉酒两个档次进行处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明文规定酒后驾车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论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酒后驾车有什么危害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醉酒不光对自身有很大的伤害,还会危害饮酒者的生命。最最致命的还是醉酒后驾车,生死真的不夸张的说就在一瞬间。每年死于酒驾的人正在逐年增加。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家庭的悲剧。那么酒后驾车到底有哪些危害呢?下面由网小编来为大家介绍。

1、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对光、声刺激反应时间延长,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如眼、手、脚之间的配合功能发生障碍,因此,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

2、疲劳。饮酒后易困倦,表现为行驶不规律,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3、触觉能力降低。饮酒后驾车,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手、脚的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3、视觉障碍。饮酒后可使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辨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发现和正确领会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同时饮酒后视野大大减小,视像模糊,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易发生事故。

4、心理变态。在酒精的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周围人的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干出一些力不从心的事。

醉酒驾车的危害最严重的就是死亡,希望大家珍爱自己的生命,不要大量的饮酒,大量的饮酒之后请不要驾车,为了自己的生命健康,一定要远离酒精,避免酒精带来的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酒后驾车的危害表现有哪些

全文共 1893 字

+ 加入清单

饮酒危害健康,酒后驾车更是严重威胁到他人和自身的生命安全,酒后驾车的危害表现为触觉能力降低、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视觉障碍、心理变态、疲劳等。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酒后驾车的危害。

酒后驾车的心理

一是自以为没有醉。半斤不脸红,一斤不心跳,二斤倒不了!酒驾者都有超乎寻常的“自信”,觉得自己就是喝了酒,也能把车开到目的地;就是喝了酒,在遇上突发的事情时,也能从容应对和处理。他们显然已经忘记了酒精会使人神经麻痹、迟钝的亘古不变的真理。等出了车祸,悔之晚矣。

二是自以为经验老到,车技高超。同样是山东省的一项数据表明:1年以下驾龄的很少酒后驾车,大量的酒驾行为出现在驾龄在5到20年的司机身上。岂不知,酒精入体之后,它并不认得你有几年驾龄。而事故却恰好会因为驾龄高、自持高,从而重视度低、防范心理差而多发。

三是侥幸心理作祟。有些司机酒驾,总以为“不会那么巧被交警撞上”,或者在节日之前,觉得“交警也要过节”,认为过节相关检查就会少,于是借着酒劲儿开车上路。这种心理其实忽略了一个最起码的前提:检查酒驾、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其实并不是目的,禁止酒驾的目的是保护他人和驾驶员本人的生命安全,维护交通秩序、社会秩序。有交警检查,司机要做到不酒驾,就算没有交警查,不酒驾也应该是一个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和尊重生命的主动意识。

酒后驾车的影响后果

人们在喝酒过后,对驾驶车辆有六项很重要的影响:

(一)视觉障碍:一般人在平常状态下的外围视界可达180度,如果酒精含量超过0.08%,驾驶员的视野就会缩小。在这种情况下,人已经不具备驾驶能力。至于醉酒的驾驶员,甚至只能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很小一部分。

(二)运动反射神经迟钝:慢了一两秒。如车速为60km/h,一秒钟车子就已经跑了16.67米,必然会产生严重后果。

(三)触觉能力降低: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醉作用,人的手、脚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四) 使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五) 使心理变态。酒精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估计自己,对周围人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做出力不从心的事。

(六)易疲劳。饮酒后由酒精的作用,80%人易出现肝留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困倦、打磕睡,表现为行驶不规范、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而引发交通事故。

酒后驾车处罚标准

酒精含量20mg~40mg/100ml或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未驶入城市中心区域的,暂扣1-2个月驾驶证,罚款300元;

酒精含量60mg~80mg/100ml或一年内因饮酒后驾车第二次被处罚的,暂扣3个月驾驶证,罚款300元;

酒精含量80mg~100mg/100ml或醉驾机动车未驶入城市中心区域的,15日以下拘留、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驾驶证,并处1500元罚款;

酒精含量大于100mg/100ml或醉驾机动车驶入城市中心区域的,拘留15日、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500元罚款。

对于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罚标准又不同:饮酒后驾驶暂扣3个月驾驶证,处500元罚款;醉驾拘留15日、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2000元罚款。

此外,一年内有醉驾行为,被处罚2次以上的,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机动车教练员酒后随车从事教学活动的,按照机动车驾驶人酒驾的规定处罚。

酒后驾车的危害表现

醉驾入刑定罪,酒后驾车严重威胁到他人和自身的生命安全,酒后驾车的危害表现:

1、触觉能力降低。

饮酒后驾车,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手、脚的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2、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

饮酒后,对光、声刺激反应时间延长,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如眼、手、脚之间的配合功能发生障碍,因此,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

3、视觉障碍。

饮酒后可使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辨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发现和正确领会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同时饮酒后视野大大减小,视像模糊,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易发生事故。

4、心理变态。

在酒精的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周围人的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干出一些力不从心的事。

5、疲劳。

饮酒后易困倦,表现为行驶不规律,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

科学研究发现,驾驶员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行车,发现前方有危险情况,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器的动作中间的反应时间为0.75秒,饮酒后尚能驾车的情况下反应时间要减慢2-3倍,同速行驶下的制动距离也要相应延长,这大大增加了出事的可能性。资料表明,人呈微醉状开车,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为没有饮酒情况下开车的16倍。所以,饮酒驾车,特别是醉酒后驾车,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酒后驾车的危害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日常的行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是司机朋友们的责任和义务,司机朋友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驾驶观念,也要重视起酒后驾车的危险性,那么接下来我们的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酒后驾车的危害

酒后驾车有五大基本危害:

1、触觉能力降低

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醉作用,人的手、脚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2、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

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3、视觉障碍

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百分之0.3。就会导致视力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人已经不具备驾驶能力。如果酒精含量超过百分之0.8。,驾驶员的视野就会缩小。至于醉酒的驾驶员,甚至只能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很小一部分。

4、心理变态

酒精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估计自己,对周围人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做出力不从心的事。

5、疲劳

饮酒后易困倦,表现为驾车行驶不规律、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行为。

通过以上我们小编的介绍,您对酒驾有哪些危害了解了吗?建议大家要为了自身与他人的安全,不要酒后驾车,我们的小编今天就为您介绍到这,更多的安全驾驶知识尽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无危害酒后驾车行为的定性,你可知道?

全文共 905 字

+ 加入清单

危害酒后驾车行为在我国是不是就可以免受行政处罚了呢?我国刑法对无危害酒后驾车行为是怎样规定的?接下来,佰佰小编带您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对无危害酒后驾车行为的定性问题,以消除部分酒后驾驶者对无危害酒后驾驶行为的认识误区。

一、什么是无危害结果酒后驾车行为

所谓无危害结果酒后驾车行为,是指行为人虽然实施了酒后驾车行为,但没有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等损害结果的酒后驾车行为。酒后驾车无危害结果行为又可分为饮酒驾车无危害结果行为和醉酒驾车无危害结果行为。但数据表明,二者的社会危害性并没有质的区别。如根据最高法院《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案件法律适用问题新闻发布稿》披露的数据显示:2009年1月至8月,我国共发生酒后驾车肇事案件2162起,共造成893人死亡;醉酒驾车肇事案件1044起,共造成409人死亡。对比数据可知,酒后驾车行为导致肇事的事故总量虽比醉酒驾车多,但其事故发生数与造成人员死亡数的比值是相近的。因此,虽然在心理或经验层面,后者的行为危险性似乎稍大于前者,但将这两种行为归为同一类型在原则上是可以成立的。

二、我国刑法关于无危害酒后驾车行为的规定

除个别条款为惩罚故意或预防严重犯罪而设定法律责任外,我国法律原则上是根据法律后果而设定法律责任的而无危害结果行为的酒后驾车行为,既不能说酒驾行为人故意,更难说其行为构成严重犯罪,所以,我国刑法对此予以保留。我国规制无危害结果酒后驾车行为的法律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本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相对于域外法相关规定而言,法律责任可谓宽纵。

三、无危害酒后驾车行为的定性

由以上可知,无危害结果的酒后驾驶行为,在性质上属于普通的行政违法行为,这种规定和我国刑法重点打击严重犯罪的布局思维是一致的,在司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抓大放小可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但由于行政执法力量的不足和配制不均,对无危害结果的酒后驾驶行为规制不能做到及时有力,使较轻的法律责任也得不到落实。

无危害酒后驾车行为虽未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但其性质任属于行政违法行为,酒后驾驶者切莫因其法律责任相对轻微而抱有侥幸心理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