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燕然典故出处(最新20篇)

浏览

1514

文章

261

篇1:掩骼埋胔什么意思?掩骼埋胔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56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昭没想到钟会竟然会背叛自己,所以得知钟会叛变的消息也是非常恼怒,后来听到竟然还有人替他收尸更是火上浇油。不过这人却说出了一番颇有道理、仁义的话,彻底说服了司马昭,看来司马昭还是能听取谏言的。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掩骼埋胔”,便出自此处,钟会和邓艾都是司马懿的得意门生,但钟会却不甘心沦为下人,想要利用蜀国完成自己的野心,可惜最终还是失败了。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钟会传》注引《汉晋春秋》,时间曹魏景元五年(公元264年),主人公名叫向雄。原文如下:

文王闻锺会功曹向雄之收葬会也,召而责之曰:“往者王经之死,卿哭于东市而我不问,今锺会躬为叛逆而又辄收葬,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雄曰:“昔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收葬哉?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雄感义收葬,教亦无阙。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以此训物,雄曰可矣!何必使雄背死违生,以立于时。殿下仇对枯骨,捐之中野,百岁之后,为臧获所笑,岂仁贤所掩哉?”王悦,与宴谈而遣之。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司马昭得知钟会的部下、功曹向雄为钟会收尸下葬,于是召见他并斥责道:“以前王经被杀后,你在东市为其痛哭,我没有计较。而今钟会身为叛国逆臣,被杀之后你又为其收尸下葬。如果和我还像当初那样宽容你,那么王法何在呢?”

向雄回答:“先王以前曾经收葬暴露于野的尸骨,恩德润泽枯骨。当时,为何不先占卜那些尸骨有否功过才决定是否安葬呢?大王如今既然杀了钟会,已经将其施之以法,向雄我有感于道义而为他收尸,与道义教化无关。法令在上面制定,但弘扬教化应该在下面发扬。若以此为看待事物的标准,我认为自己这么做是可以的,又何必一定要让我背死违生而随波逐流地立身于世呢?大王将钟会的枯骨依然充满愤怒,将其抛弃在荒郊野外,百年之后岂不将被作为话柄而遭人耻笑吗?”司马昭对向雄的回答非常满意,设宴与他畅谈,之后按照礼节将其放回。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向雄口中的“掩骼埋胔”,意为葬暴露于野的尸骨。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礼记》中的““[孟春之月]掩骼埋胔。”

这个成语故事中提到的王经和钟会,都是司马氏家族的敌人。王经当年曾参与曹髦刺杀司马昭的图谋,后来被杀。而钟会更是在灭亡蜀汉之后举兵叛乱,最终也死于司马昭之手。因此,司马昭对向雄先后为两人收尸的举动非常不满。

不过,向雄的回答合情合理。王经和钟会都曾经是向雄的上司,不问缘由为上司办理后事或表示哀悼,在当时被称之为“义”,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故此,当向雄说清楚这么做的理由后,司马昭对向雄的这种品德也非常欣赏,也是英明豁达之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以绝后患什么意思?以绝后患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467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恪是诸葛瑾长子,诸葛亮的大侄子。三国时期,诸葛恪为东吴权臣,从小被称为神童,陆逊病逝后诸葛恪升任为大将军,带起领兵。不过诸葛恪伐魏惨被而归,回国后为了掩盖自己错误,反而诬陷大臣,此举也是遭到了孙亮的不满。于是孙亮暗中联合孙峻等人将诸葛恪铲除。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以绝后患”,就和诸葛恪有关,下面就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是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八回,发生在新城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恪、孙亮和孙峻。原文如下:

忽报都督蔡林引本部军投魏去了。恪大惊,自乘马遍视各营,果见军士面色黄肿,各带病容。遂勒兵还吴。早有细作报知毋丘俭。俭尽起大兵,随后掩杀。吴兵大败而归,恪甚羞惭,托病不朝。吴主孙亮自幸其宅问安,文武官僚皆来拜见。恪恐人议论,先搜求众官将过失,轻则发遣边方,重则斩首示众。于是内外官僚,无不悚惧。又令心腹将张约、朱恩管御林军。以为牙爪。

却说孙峻字子远,乃孙坚弟孙静曾孙,孙恭之子也;孙权存日,甚爱之,命掌御林军马。今闻诸葛恪令张约、朱恩二人掌御林军,夺其权,心中大怒。太常卿滕胤,素与诸葛恪有隙,乃乘间说峻曰:“诸葛恪专权恣虐,杀害公卿,将有不臣之心。公系宗室,何不早图之?”峻曰:“我有是心久矣;今当即奏天子,请旨诛之。”于是孙峻、滕胤入见吴主孙亮,密奏其事。亮曰:“朕见此人,亦甚恐怖;常欲除之,未得其便。今卿等果有忠义,可密图之。”胤曰:“陛下可设席召恪,暗伏武士于壁衣中,掷杯为号,就席间杀之,以绝后患。”亮从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恪兴兵围攻合肥新城,守将张特顽强抵抗。诸葛恪久攻不下,反被张特设计射中前额。吴军士气低落,都督蔡林率部投敌。无奈之下,诸葛恪只得下令撤军。回到东吴后,诸葛恪唯恐遭到朝臣非议,故意陷害大臣,同时派心腹执掌御林军,进一步控制朝政。诸葛恪此举激起皇帝孙亮及孙峻、滕胤等人强烈不满。众人决定诛杀诸葛恪。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滕胤口中的“以绝后患”,意为消除祸根,来杜绝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无名氏元杂剧《谢金吾》第三折中的“如今朦胧奏过圣人,将他两个押赴市曹杀坏了,以绝后患。”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诸葛恪激起孙亮及朝臣的不满并最终被诛杀的情节,是符合历史原貌的。《三国志·诸葛恪传》载:“恪征行之后,曹所奏署令长职司,一罢更选,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又改易宿卫,用其亲近,复敕兵严,欲向青、徐。孙峻因民之多怨,众之所嫌,构恪欲为变,与亮谋。”最终要了诸葛恪的命。而导致这一变故的关键原因,是诸葛恪在合肥新城的惨败。正是由于曹魏合肥守将张特的突出表现,才令诸葛恪损兵折将,并引发东吴内部的权力之争,最终导致了诸葛恪的丧命。

关于这位曹魏中期的守城名将张特,其事迹散见于《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中。下面综合相关资料,对这个人物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据《三国志·三少帝纪》注引《魏略》载,张特字子产,幽州涿郡人氏,与汉昭烈帝刘备是同乡。张特早年在诸葛亮族弟诸葛诞手下任职,后来被毌丘俭任命为合肥新城守将。诸葛恪围攻该城期间,“特与将军乐方等三军众合有三千人,吏兵疾病及战死者过半”,而他面对的却是诸葛恪的二十万大军。面对敌众我寡的严峻局势,张特镇定自若,坚守城池九十多天力保不失。此后,张特又采用诈降之计诱使诸葛恪暂停进攻,并趁机加固防御工事。等到诸葛恪发觉中计并加紧进攻时,张特指挥若定,再度将诸葛恪拒于城池之外。最终,诸葛恪损失惨重,不得不全线撤退。张特不仅力保合肥新城不失,还引发了东吴政坛的一场巨大动荡,堪称三国中期头号守城名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处介绍 背后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1506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句诗在网上火了,很多小伙伴都在问其出处。其实这是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大家在上学的时候,应该都有学过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出塞》,全诗所表达的情感令人印象深刻,每读一遍就能感到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那“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首诗的背后,又有哪些典故呢?下面就一起了解看看吧。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柴侍御》,王昌龄有“七绝圣手”之誉,开元间进士,数次任官,多次被贬。《送柴侍御》是王昌龄被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县)期间所写,当时友人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临行前,王昌龄以这首诗为他送行。

全诗的意思是:沅江水路通达,连接着龙标与武冈,送你远行也便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两地青山同承云雨,一轮明月之下,我们又何曾身处两地?

在边塞诗上,王昌龄比高适、岑参更早漫游边塞,更真切体验边塞戍卒的勇敢与悲凉,他的“秦时明月汉时关”,被誉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以其普世价值和深厚的历史感,超越了高岑一派;

在送别诗上,王昌龄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比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含蓄更有豁达而坚定的力量;

王昌龄的闺怨诗深情委婉含蓄蕴藉, 将深情和悲伤蕴藏于清丽的语句和意象之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后来者王建、元稹等擅写闺怨的大师,也自叹弗如。

王昌龄是盛唐的七绝圣手,是开元天宝年间的“开天圣手”,是诗歌界的孔子,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美誉。

也许,一个天才卓绝的人,注定要承受无边的苦难。

在诗歌界,王昌龄做到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在仕途上,当道者把持的舆论场,却让王昌龄无路可走!

王昌龄是仕途最坎坷、品行备受争议的诗人。他为官三十年,二十年中沉沦下僚厕身县尉之职,三次被贬;他被人说成“不护细行,谤议沸腾”,但没有人能拿出实锤,没有根据的污谤,却坐实为被贬的理由。

王昌龄生于贫贱之家,小时候一边劳作一边读书,他深受儒家平治天下理念的影响,渴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与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样,他坚信“天生贤才,必有圣代之用”,他相信贫贱只是起点,而平治天下才是他理想的终点。

他年少时隐居嵩山学道;成年后策马边疆体验铁马秋风的边塞生活;他投书干谒,面见著名宰相张九龄,陈说渴望提携的心情;他广泛交友广闻博识,他的朋友圈就是京城诗坛大咖圈,几乎所有诗坛大咖都是他的知音与至交。

一个拥有无数出色朋友的人,无疑也是出色的,品行也根本无需怀疑。

面对铺天盖地的非议,王昌龄采取了超越无视的态度。最初他也有过反思,他说“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侠肝义胆不平则鸣,耿直的性格让他得罪了众多权贵;“卷舒形性表,脱略贤哲议”,不为世俗所限大大咧咧的做派又让所谓贤哲心有不平,所以自己才不断被人说成是品行有亏从而一贬再贬!

在龙标,与他一起被贬的朋友要先回去了,他高兴地为他写下千古送别的名篇,《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青山同承云雨润泽,明月普照大地,虽然分离却好似同在一地,又何必唱起伤感的离歌呢?王昌龄自己归期无望,却安慰朋友离别的愁肠,豁达放旷,从而让这首诗千古流芳。

大约在王昌龄六十岁的时候,在安史之乱中唐帝国发生了政权更替,李隆基黯然神伤做了太上皇,唐肃宗堂而皇之做了皇帝,天下大赦,王昌龄终于迎来了北归的消息。但命运弄人,王昌龄在路过亳州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原因不详,但这应该与王昌龄性格孤高耿直不愿妥协的性格有关,也许王昌龄是死于一场谋杀!

孔子说,士志于道,知道任重道远,所以“不可以不弘毅”,即使全世界都辜负了你,你也不能辜负全世界。

王昌龄一生,完美地践行了儒道合一的人生价值观。

文/好玩的国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衣冠不整什么意思?衣冠不整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664 字

+ 加入清单

庞统早年归降刘备时,刘备也不清楚庞统有何能力,就让庞统担任县令一职。但是新官上任的庞统怠慢公事,让刘备感到非常不满。其实庞统的能力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只是名气不怎么大,所以刘备刚开始也没准备重用他。不过在各方的推荐下,刘备逐渐悉知了庞统的过人之处,随后多次将重任交于庞统处理,两人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好。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衣冠不整“,就和庞统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发生在庞统担任耒阳县令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张飞、孙乾和庞统。原文如下:

飞问曰:“县令何在?”同僚覆曰:“庞县令自到任及今,将百余日,县中之事,并不理问,每日饮酒,自旦及夜,只在醉乡。今日宿酒未醒,犹卧不起。”张飞大怒,欲擒之。孙乾曰:“庞士元乃高明之人,未可轻忽。且到县问之。如果于理不当,治罪未晚。”飞乃入县,正厅上坐定,教县令来见。统衣冠不整,扶醉而出。飞怒曰:“吾兄以汝为人,令作县宰,汝焉敢尽废县事!”统笑曰:“将军以吾废了县中何事?”飞曰:“汝到任百余日,终日在醉乡,安得不废政事?”

统曰:“量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难决断!将军少坐,待我发落。”随即唤公吏,将百余日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断。吏皆纷然赍抱案卷上厅,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飞大惊,下席谢曰:“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庞统离开江东来到荆州投奔刘备,刘备嫌庞统相貌丑陋,心中不悦,将庞统打发到耒阳担任县令。庞统对此大为不满,到任后整日饮酒,不理政事。刘备随即派张飞、孙乾来到耒阳县调查,谁知庞统只用了几个时辰就将一百多天的政务处理完毕,令张飞大惊失色,对庞统佩服得五体投地。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庞统出现在张飞面前时的状态,叫做“衣冠不整”,意为穿戴不够整齐,也形容人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人邵雍《内外吟》中的“衣冠不整,谓之外惰。行义不修,谓之内惰。内外俱惰,何人不唾。”

小说中出现的这一情节,并非作者的虚构,而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期间刘备与庞统之间的冲突更甚于小说。按照小说的说法,庞统在耒阳不理政事,刘备好歹还派了张飞与孙乾前去调查,庞统也在张飞面前小试牛刀,表现了一把自己的能力。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情况这更为恶化。

据《三国志•庞统传》载:“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不过,显然庞统并不胜任基层管理工作,工作做得不好,刘备一怒之下将其免职。直到庞统和诸葛亮出面推荐,刘备这才重新启用庞统,将其任命为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平起平坐。

为何刘备一开始不待见庞统呢?其实并非庞统的能力不行,问题出在刘备对庞统的看法和态度上。虽然在当时庞统的名气比诸葛亮还大,但其来历非常复杂。据《三国志•庞统传》载,早在刘表执掌荆州之际,庞统就已经是南郡的功曹了。曹操占据荆州,庞统既没有加入刘备的阵营,也没有南下投靠东吴,而是留在荆州为曹操效力。赤壁之战后,东吴占领南郡,周瑜就任南郡太守,庞统又转而为周瑜服务。周瑜病逝后,庞统又护送周瑜的灵柩来到江东,并与江东名士们有过广泛的接触。

此后,庞统才离开江东回到南郡,而此时的南郡又被孙权借给了刘备,庞统这才成为刘备的下属。如此复杂而多变的经历,又怎么不让刘备有所顾忌呢?对于庞统的能力,刘备是不会怀疑的,因为早在刘备寄寓荆州时期,水镜先生司马徽就将庞统与诸葛亮并称为“俊杰”,刘备真正担心的是庞统的忠心。因此,刘备一开始并不敢对庞统放手任用,而庞统自己也不太争气,在耒阳没有政绩。这样一来,刘备对庞统的顾虑更甚。

此时,鲁肃和诸葛亮及时站出来进行推荐,使得庞统的命运发生巨变。其实,无论是鲁肃还是诸葛亮的推荐都有着两层用意,一是指出庞统的才能,二是不约而同肯定庞统对刘备的忠心,这才打消了刘备顾虑。从此,庞统便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狼子野心什么意思?狼子野心典故出处

全文共 1222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攻占天下的时候,特备喜欢用激将法来对付敌人,先让你自乱阵脚。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狼子野心的背景故事就发生在三国时期,曹操也是借用狼子野心讽刺一人,还完成了自己的计谋。对于曹操来说达不到目的绝不善罢甘休,也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才能让他完成北方的统一,成为三国当中最强大的存在。一起来看看狼子野心背后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陈登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主人公名叫陈登。原文如下:

布亦怨术初不己受也,女已在涂,追还绝婚,械送韩胤,枭首许市。珪欲使子登诣太祖,布不肯遣。会使者至,拜布左将军。布大喜,即听登往,并令奉章谢恩。登见太祖,因陈布勇而无计,轻于去就,宜早图之。太祖曰:“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非卿莫能究其情也。”即增珪秩中二千石,拜登广陵太守。临别,太祖执登手曰:“东方之事,便以相付。”令登阴合部众以为内应。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吕布也怨恨当初袁术不肯接纳自己,于是将已经走到半路的女儿追回,将韩胤带上刑具押往许昌枭首示众。陈珪想拍自己的儿子陈登前往许昌去见曹操,但遭到吕布的拒绝。恰巧此时朝廷的使者来到徐州,任命吕布为左将军。吕布非常高兴,就同意派遣陈登去许昌,让陈登带着自己的奏章去谢恩。

陈登来到许昌与曹操见面后,陈述吕布有勇无谋、亲率改换门第的事情,希望曹操早点对吕布动手。曹操说:“吕布这个人就像狼一样,生性残暴,怀有野心,实在不能久养,除了你之外没有人能这样透彻地了解实情。”于是将陈珪的俸禄增加至中二千石,任命陈登为广陵太守。临分别时,曹操拉着陈登的手说:“徐州的事情,以后就托付给你了。”并让陈登秘密召集人马作为内应。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曹操口中的“狼子野心”,意为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左传·宣公四年》中的“初;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费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这个故事出自吕布占据徐州期间。淮南割据势力袁术图谋称帝,想拉拢吕布增强势力,便提出娶吕布的女儿为儿媳妇,同时让吕布尽快送亲。而吕布则想借助袁术的力量在徐州站稳脚跟,不但一口答应,同时派人将女儿送往淮南。此时,徐州地方豪强陈珪一直想赶走吕布,自然非常担心袁术与吕布结盟,便不怀好意加以劝阻。而糊里糊涂的吕布居然又答应了,不但追回了女儿,还将袁术的使者送给了曹操。从此,吕布再无盟友。

眼看自己的第一步计划成功,陈珪又请求吕布让自己的儿子陈登出使许昌,目的是与曹操联络,希望曹操出兵赶走吕布。故此,陈登才会在曹操面前极力贬低吕布。对此,曹操心知肚明。他与吕布打过数年的交道,深知吕布的为人,借用了“狼子野心”这句成语表明对吕布的看法,并嘱咐陈登回到徐州后秘密召集人马,待自己出兵之际里应外合。只可惜有勇无谋的吕布一直被蒙在鼓里,还以为与曹操成了盟友,他最终的失败也就难以避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偷合取容什么意思?偷合取容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31 字

+ 加入清单

东吴算是三国中国力第二强的国家,但东吴也有过一次命运的转折点,就是在赤壁之战前夕。东吴朝内有很多大臣建议孙权向曹操投降,如果这时候孙权选择投降那就不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局势了。好在周瑜和鲁肃非常坚定的要孙权抗曹,最后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上大败曹操,为三国局势打下了基础。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偷合取容”就来自于东吴,当时东吴政权的元老级人物张昭渐渐不受诉孙权重用,就是因为他的理念和孙权发生了分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张昭传》,时间是在孙权称帝之后,主人公是江东老臣张昭。原文如下: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昭避席谢,权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焉。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张昭每次上朝议事,言辞都非常激烈,一脸正气,又常常因为直言而违背了孙权的意愿,孙权一度不让他上朝。后来蜀国派遣使者来到东吴,极力称赞蜀国的德政,东吴群臣都说不过他。孙权叹息道:“如果张公在坐,蜀国使者即使不被他折服,也会感到垂头丧气,怎么敢在朝堂上自卖自夸呢?”第二天,孙权派中使前去探望张昭,并将他招至宫中见面。两人见面后,张昭离席谢罪,孙权予以阻止。

张昭坐下之后,抬起头来对孙权说道:“当年太后、桓王没有将老臣托付给陛下,而是将陛下托付给老臣,从此我就一直在思索如何才能极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我死了之后有可以被人所称道的地方。由于我考虑事情不周,目光短浅,违背了陛下的意愿,自以为会从此受到冷落而沉沦,不敢再企望能得到陛下的召见和重用。但我的内心深处还是想为国家做事,尽忠报国,至死方休。如果想让我改变这一初衷,为了讨好取悦他人而窃取荣华富贵,这是我绝对做不到的。”孙权连连称谢。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张昭口中的“偷荣取容”,意为为了讨好取悦他人而窃取荣华富贵。这也是张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张昭是东吴帝国的开国元老,在孙策时期及孙权早年都深受重用。为何在赤壁之战之后张昭的地位却日益下降呢?这里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张昭曾经在如何应对曹操的问题上犯过大错,他极力主张归顺曹操,这与孙权“鼎足三分”的思路差别巨大。故此,孙权对张昭的重视程度日益下降。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个原因之外,张昭为人处世还有一个特点令孙权非常不满。孙权掌权之初,年仅十九岁,经验不足,需要张昭这样的老臣辅佐和指点。但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的增强,孙权也慢慢地成熟起来,有了自己的治国思路。但张昭却一直将孙权当成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总是摆出一副托孤重臣的嘴脸,总是不断提醒孙权自己的重要性,说话经常不顾场合,让孙权下不了台,这也让孙权非常的反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漫山遍野什么意思?漫山遍野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92 字

+ 加入清单

当年马超在曹操后方,给曹操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马腾被杀以后,马超更是接替了自己父亲的部队,向曹操发起抵抗。其实赤壁之战曹操会大败,就跟马超有着一定的关系,要不是曹操担心后方的马超可能就不会选择同吴蜀僵持,直接发起进攻也不会有后顾之忧,所以马超相当于是间接帮了他们一个忙。不过在演义中,有一件关于马超的事讲述的不太对,也跟这次要介绍的成语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和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发生在韩遂、马超叛乱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钟繇、马超和庞德。原文如下:

长安郡守钟繇,飞报曹操;一面引军拒敌,布阵于野。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钟繇上城守护。长安乃西汉建都之处,城郭坚固。壕堑险深,急切攻打不下。一连围了十日,不能攻破。庞德进计曰:“长安城中土硬水碱,甚不堪食,更兼无柴。今围十日,军民饥荒。不如暂且收军,只须如此如此,长安唾手可得。”马超曰:“此计大妙!”即时差“令”字旗传与各部,尽教退军,马超亲自断后。各部军马渐渐退去。

钟繇次日登城看时,军皆退了,只恐有计;令人哨探,果然远去,方才放心。纵令军民出城打柴取水,大开城门,放人出入。至第五日,人报马超兵又到,军民竞奔入城,钟繇仍复闭城坚守。却说钟繇弟钟进,守把西门,约近三更,城门里一把火起。钟进急来救时,城边转过一人,举刀纵马大喝曰:“庞德在此!”钟进措手不及,被庞德一刀斩于马下,杀散军校,斩关断锁,放马超、韩遂军马入城。钟繇从东门弃城而走。马超、韩遂得了城池。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杀死马腾全家,马超兴兵叛乱,率部围攻长安城。长安郡守钟繇坚守城池,令马超久攻不下。部将庞德献策,暂时放弃对长安的围困,暗中安排士卒混进城中。一切准备妥当后,马超发动突然袭击,庞德斩杀周瑜的弟弟钟进,终于拿下长安城。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漫山遍野”, 意为布满了山间和田野,形容数量很多或范围很广。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盘踞关中及西北一带的韩遂和马超等人举兵对抗曹操,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不过起因却与小说中的描述有着巨大的区别。在小说中,马超的谋反是因为马腾被杀,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却是马超叛乱在前,马腾被杀在后,马超也因此背负“背父叛君”的一世骂名。

至于小说中庞德献策夺取长安的情节,也并非历史的真实。从《三国志》的相关记载来看,马超叛乱后并未占据长安城,而庞德也没有斩杀曹军将领的记载,而小说中出现的这位钟进,只不过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人物,也根本不是钟繇的弟弟。作者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突出庞德的智勇兼备,为后来的庞德战关羽做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赴汤蹈火典故出处 赴汤蹈火什么意思?

全文共 112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来给大家讲讲赴汤蹈火这个成语的典故。赴汤蹈火这个成语平时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比较多,一般都是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对话,下属会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以表自己的忠心。那赴汤蹈火的出处到底是哪里呢?其实这个故事的背景就是在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国时期。而且和贾诩、诸葛亮还有刘表三人有关,一起来看看赴汤蹈火的典故到底是怎么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刘表传》注引《傅子》,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年间,主人公是时任荆州牧的刘表和荆州从事中郎韩嵩。原文如下:

初表谓嵩曰:“今天下大乱,未知所定,曹公拥天子都许,君为我观其衅。”嵩对曰:“圣达节,次守节。嵩,守节者也。夫事君为君,君臣名定,以死守之;今策名委质,唯将军所命,虽赴汤蹈火,死无辞也。以嵩观之,曹公至明,必济天下。将军能上顺天子,下归曹公,必享百世之利,楚国实受其佑,使嵩可也;设计未定,嵩使京师,天子假嵩一官,则天子之臣,而将军之故吏耳。在君为君,则嵩守天子之命,义不得复为将军死也。唯将军重思,无负嵩。”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当初刘表对韩嵩说:“如今天下大乱,不知何时才能稳定。曹操拥戴天子在许昌建都,你帮去观察一下他的弱点。”韩嵩回答:“高尚的人能通晓节操,较差一点的人能信守节操。我韩嵩是守节之人。为君王做事,为君王着想,是臣子应尽的职责。如今我听命于将军,自然会不惧艰险,虽死无憾。以我的观察,曹操为人英明,必将一统天下。将军若能对上归顺天子,对下依附曹操,一定会享百世的好处,荆州也能得到保护。如果将军也是这么想的,派我去理所应当。

但如果将军并不是这样想的,那么一旦派我前往许都,如果天子封我一个官职,那我就变成了天子的臣子,将军的故吏。在天下身边就要为天子做事,那我我应当遵从天子的命令,就不能再为将军卖命了。请将军好好想想,日后不要辜负我。”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韩嵩口中的“赴汤蹈火”,意为敢于投入沸水、跳进烈火当中,比喻不避艰险。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荀子.议兵》中的“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韩嵩这段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想告诉刘表,万一朝廷给予了自己一官半职,与刘表的关系就由君臣变成了同僚,因此也就要为听命于天子而非刘表,意图是希望刘表能够依附曹操。

而刘表的思路与韩嵩有着很大的不同,他是希望韩嵩去观察曹操的虚实,这就为后来的矛盾埋下了伏笔。韩嵩出使许昌后,朝廷封他为侍中,并担任零陵太守。结果韩嵩回来后盛赞曹操,并建议刘表将儿子送往许都作为人质,这让刘表非常恼火,认为韩嵩是为曹操做说客,将韩嵩抓捕拷打,最终才弄明白韩嵩并无背叛自己的心思,这才作罢。由此可见刘表虽然外表儒雅,内心却诸多疑惑猜忌,难怪诸葛亮、贾诩等人都认为刘表成不了大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鸣金收军什么意思?鸣金收军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483 字

+ 加入清单

蜀汉五虎将应该是三国当中,最出名的五位武将了。不过虽然他们都出自蜀汉,但各自之间的关系可能就没大家想象中那么好了。例如,当关羽得知自己和黄忠齐名后,就显得非常不高兴,还专门写信问诸葛亮他和黄忠究竟谁更厉害,看来关羽也非常在乎自己的名声。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鸣金收军”就跟关羽还有黄忠之间的事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背后的典故究竟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发生在黄忠在长沙与关羽激战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韩玄、黄忠和关羽。原文如下:

忠曰:“既知我名,焉敢犯我境!”云长曰:“特来取汝首级!”言罢,两马交锋。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韩玄恐黄忠有失,鸣金收军。黄忠收军入城。云长也退军,离城十里下寨,心中暗忖:“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次日早饭毕,又来城下搦战。韩玄坐在城上,教黄忠出马。忠引数百骑杀过吊桥,再与云长交马。又斗五六十合,胜负不分,两军齐声喝彩。

鼓声正急时,云长拨马便走。黄忠赶来。云长方欲用刀砍去,忽听得脑后一声响;急回头看时,见黄忠被战马前失,掀在地下。云长急回马,双手举刀猛喝曰:“我且饶你性命!快换马来厮杀!”黄忠急提起马蹄,飞身上马,弃入城中。玄惊问之。忠曰:“此马久不上阵,故有此失。”玄曰:“汝箭百发百中,何不射之?”忠曰:“来日再战,必然诈败,诱到吊桥边射之。”玄以自己所乘一匹青马与黄忠。忠拜谢而退,寻思:“难得云长如此义气!他不忍杀害我,我又安忍射他?若不射,又恐违了将令。”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带着五百名刀斧手进攻长沙,管军校尉杨龄不知死活,率先与关羽交战,结果仅仅三个回合就被关羽斩于马下,老将黄忠随即出城接战关羽。在首日的较量中,两人单挑一百回合不分胜负。等到了第二天,双方又激战了五六十个回合,依然难分输赢。关羽拨马便走,想用拖刀计斩杀黄忠。黄忠紧追不舍,却突然马失前蹄栽倒在地。见此情形,关羽不忍心下手,让黄忠回去换马再战。等黄忠回到城中后,太守韩玄让黄忠与关羽再战时射杀关羽,但黄忠对于关羽的不杀之恩非常感激,心中犹豫不决。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黄忠与关羽单挑一百回合后太守韩玄的反应,叫做“鸣金收军”,意为用敲钲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荀子?议兵》中的“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小说中这段关羽战黄忠的故事虽然精彩,在历史上却并不存在,无论是《三国志?关羽传》还是《三国志?黄忠传》中均无这次交锋的记载。更为有趣的是,史料中也根本没有黄忠箭法高明这一说法,凡此种种都是虚构出来的故事。

既然关羽战黄忠是虚构出来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又是谁的发明创造呢?从现存的资料来看,这个故事并非《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首创,而是宋元时期民间艺人的智慧结晶。这个故事的最早出处是元代三国话本《三国志平话》,这也是公认的对《三国演义》的成书起到巨大参考作用的一部作品。在该书中,已经出现了关羽战长沙这一故事的雏型。

在《三国志平话》当中,关羽与黄忠交锋的地方并不是长沙,而是在金陵郡。在关羽出场之前,魏延与张飞二人先后与黄忠交过手并无法获胜,黄忠更是发出“只识云长,岂识张飞”之语,令张飞气愤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后来关羽出手单挑黄忠,依然难分胜负,情急之下,关羽、张飞和魏延三人一起出手,依然与黄忠战成平手。最终,诸葛亮出面,这才劝降了黄忠。

当然,这个故事虽然热闹,但在情节设计上却有不少的漏洞,在抬高黄忠的同时也贬低了关羽、张飞和黄忠,体现出的是宋元时期民间艺人们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创作理念和思路,比起《三国演义》来自然要差了不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怒气填胸什么意思?怒气填胸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董卓死后,朝廷又陷入到了一片混乱当中,李榷和郭汜趁势带兵攻入长安,连吕布也没办法抵挡他们的攻势。王允虽然用连环计让吕布杀了董卓,但也没得到自己最想看到的结局,反而自己还被叛军所杀害。当时汉室早已失去了对朝廷的控制,可惜王允也不是真心想要重修汉天子的权威,除掉董卓后,王允也漏出自傲的一面,在朝中开始变得目中无人。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怒气填胸”,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回,发生在李傕、郭汜进犯长安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吕布、李傕和郭汜。原文如下:

却说吕布勒兵到山下,李傕引军搦战。布忿怒冲杀过去,傕退走上山。山上矢石如雨,布军不能进。忽报郭汜在阵后杀来,布急回战。只闻鼓声大震,汜军已退。布方欲收军,锣声响处,傕军又来。未及对敌,背后郭汜又领军杀到。及至吕布来时,却又擂鼓收军去了。激得吕布怒气填胸。

一连如此几日,欲战不得,欲止不得。正在恼怒,忽然飞马报来,说张济、樊稠两路军马,竟犯长安,京城危急。布急领军回,背后李傕、郭汜杀来。布无心恋战,只顾奔走,折了好些人马。比及到长安城下。贼兵云屯雨集,围定城池,布军与战不利。军士畏吕布暴厉,多有降贼者,布心甚忧。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董卓被杀后,其残余势力首领李傕、郭汜在谋士贾诩的鼓动下向长安发动进攻。李肃出兵应战,遭遇失利,被吕布斩首示众。之后吕布亲自率部应战,又被李傕、郭汜阻击。叛军张济、樊稠部趁机杀向长安,最终杀死王允,控制了汉末朝廷。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怒气填胸”,意为胸中充满了愤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也是《三国演义》作者首创的一句成语。

李傕、郭汜等人在贾诩的鼓动下进犯长安,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在《三国志》及《后汉书》等史料中均有记载。吕布出兵迎战,这也是事实,不过其过程却与小说有着不小的区别。仔细查阅相关史料发现,就在这次战斗中,出现了汉末三国时期极为罕见的单挑场面。对阵的双方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吕布,另一位则是盗马贼出身的郭汜。

据《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记载:“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为什么说郭汜是盗马贼呢?这个记载出现在《三国志•董卓传》注引《献帝起居注》中:“郭多,盗马虏耳。”文中的郭多又是谁呢?《三国志•董卓传》注引《英雄记》称:“(郭)汜,张掖人,一名多。”由此可见,盗马贼郭多就是与吕布单挑的郭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犬马之劳什么意思?犬马之劳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90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中,汉献帝曾下衣带诏,希望董承能够联络朝中大臣,一起铲除曹操,其中还包括刘备。但是计划最后以失败告终,董承等人被杀,而刘备则是逃过一劫。不过这件事在正史上,并无明确记载,所以不知道真假。不过当时汉献帝肯定是想除掉曹操,但苦于一直没有机会和能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犬马之劳”,就和衣带诏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发生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发生在刘备身处许都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董承、马腾和刘备。原文如下:

却说董承等问马腾曰:“公欲用何人?”马腾曰:“见有豫州牧刘玄德在此,何不求之?”承曰:“此人虽系皇叔,今正依附曹操,安肯行此事耶?”腾曰:“吾观前日围场之中,曹操迎受众贺之时,云长在玄德背后,挺刀欲杀操,玄德以目视之而止。玄德非不欲图操,恨操牙爪多,恐力不及耳。公试求之,当必应允。”吴硕曰:“此事不宜太速,当从容商议。”众皆散去。

次日黑夜里,董承怀诏,径往玄德公馆中来。门吏入报,玄德迎出,请入小阁坐定。关、张侍立于侧……董承取衣带诏令观之,玄德不胜悲愤。又将义状出示,上止有六位:一,车骑将军董承;二,工部侍郎王子服;三,长水校尉种辑;四,议郎吴硕;五,昭信将军吴子兰;六,西凉太守马腾。玄德曰:“公既奉诏讨贼,备敢不效犬马之劳。”承拜谢,便请书名。玄德亦书“左将军刘备”,押了字,付承收讫。承曰:“尚容再请三人,共聚十义,以图国贼,”玄德曰:“切宜缓缓施行,不可轻泄。”共议到五更,相别去了。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汉献帝写下衣带诏给董承,希望董承能够联络朝臣及诸侯铲除奸贼曹操。董承随即与王子服、种辑、吴硕、吴子兰、马腾等人组成同盟,商议诛杀曹操之策。这时,马腾提出可请刘备协助。随后,董承来到刘备府中,将献帝的诏书交给刘备。刘备悲愤不已,立即在诏书上押字。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刘备口中的“犬马之劳”,意为像犬马一样所做的操劳,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汉书?孔光传》中的“臣光智谋浅短,犬马齿载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

与真实的历史相比,小说中出现的“衣带诏”事件可谓半真半假。据《三国志?先主传》载:“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由此可见,衣带诏事件是真的,但参与的人员并非如小说所言是六位,而是只有五位。历史上的马腾此时并未来到许都,也没有参与过“衣带诏”事件。小说作者之所以将他拉进来,主要是为后面的与黄奎一起图谋曹操做铺垫。

在小说情节当中,马腾还对董承提过,在围场之时,关羽曾经打算刺杀曹操,结果被刘备所阻止,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出自《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据该书记载:“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后来刘备在荆州被曹操赶到了夏口,关羽想起当年的这件往事,耿耿于怀,不禁责怪刘备说:“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此言一出,令刘备非常尴尬,只得用“是时亦为国家惜之耳;若天道辅正,安知此不为福邪”加以搪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对答如流什么意思?对答如流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355 字

+ 加入清单

杨修才华横溢,聪明过人,这是他的长处。但杨修爱张扬的性格让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导致像曹操这样偏爱人才的人,也不惜拿杨修开刀。杨修虽能猜出曹操的心思,但这不是最让曹操担心的一点,反而是杨修不知轻重,竟然参与到嗣子之争当中,这才是最让曹操恼火的。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对答如流”,就和杨修有关,其实杨修如果有一点自知之明,或许最后成为朝中重臣的人就是他,而不是司马懿了。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发生在汉中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杨修、曹丕、曹植和曹操。原文如下:

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后人有诗曰:“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众官告免。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与刘备在汉中展开激战,形势对曹操非常不利。此时,曹操又向夏侯惇宣布了“鸡肋”的夜间口号。杨修闻讯后,立即收拾行囊。夏侯惇询问缘故,杨修认为此时的汉中对曹操而言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不久之后一定会撤出汉中。夏侯惇听信了杨修之语,下令所部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早就对杨修积极参与立嗣之争非常不满的曹操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下令将杨修处死。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所提到的“对答如流”,意为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反应快,口才好。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晋代王嘉《拾遗记》中的“魏文帝与之讲论;终日不息;应对如流;无有疑滞。”

上面介绍的小说中的这一情节,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俗称“杨修之死”,曾经入选过中学语文课本。这里既提到了所谓的鸡肋事件,也说到了杨修参与曹丕与曹植立嗣之争。不过,与真实的历史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杨修之死与鸡肋事件并无关系。

首先谈谈鸡肋事件。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出自《三国志•武帝纪》注引《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不过,杨修并未因此事而被杀。

那么,导致杨修被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后汉书•杨震列传》提到,曹操给出了这样的一个借口:“(曹操)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曹操是因为杨修的袁术的外甥,担心杨修事主不忠而将其诛杀。这个理由显然非常荒唐,也不是事实。那么,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结合《三国志》的相关传记来看,杨修深度参与曹丕与曹植的立嗣之争才是关键。只不过曹操不原因自己的这段家丑外扬,素以才编造了这个理由将杨修处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包藏祸心什么意思?包藏祸心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23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的手段是明了名的狠,挟持汉献帝也完全不带眨眼的。更可怕的是,曹操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当做政治的筹码,以此做要挟。这次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包藏祸心就跟曹操有关,包藏祸心并不算一个热门成语,而且意思也比较好理解,看字意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这次就专门为大家讲讲包藏祸心的由来和背后的典故,曹操又用了一招杀人诛心,重振自己的威严,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后汉书伏皇后纪》,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主人公是伏皇后与曹操。原文如下:

后自是怀惧,乃与父完书,言曹操残逼之状,令密图之。完不敢发,至十九年,事乃露泄。操追大怒,遂逼帝废后,假为策曰:“皇后寿,得由卑贱,登显尊极,自处椒房,二纪于兹。既无任、姒徽音之美,又乏谨身养己之福,而阴怀妒害,包藏祸心,弗可以承天命,奉祖宗。今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诏,其上皇后玺绶,退避中宫,迁于它馆。鸣呼伤哉!自寿取之,未致于理,为幸多焉。”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伏皇后从此对曹操心怀恐惧。于是,她悄悄写信给父亲伏完,讲述曹操残暴逼迫的凶相,要父亲秘密策划铲除曹操这个奸贼。不过,伏完却不敢行动。到了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这件事情被泄露出来。

曹操大怒,逼着汉献帝废掉伏皇后,并伪造策书说:“皇后伏寿,由卑贱之身入宫至得到皇后的尊位,已经有二十四年时间。她既没有文王母、武王母那样的徽音之美,又缺乏谨慎修身养怡之福,却嫉贤妒能,心中怀着害人的恶念,不可以承奉天命,祀奉祖宗。现在派御史大夫郗虑持节传达诏书,命令伏寿上交皇后印绶,离开中宫,迁到别的宫中。呜呼,悲伤啊!这是伏寿自取其祸,没有治她的罪,已经够宽容的了!”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故事,便是曹操伪造策书中的“包藏祸心”,意为心中怀着害人的恶意。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左传?昭公元年》中的“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介绍了成语,再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借故杀害了汉献帝刘协的嫔妃董贵人,引发皇后伏完的恐惧。于是,她写信给父亲伏寿,希望父亲能够秘密积蓄力量除掉曹操。不过,伏完不但未能采取行动,反而在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病逝。伏寿的希望也从此化为泡影。

又过了五年,伏寿当年与父亲伏完的信被曹操发现,曹操借此机会逼迫汉献帝废掉皇后伏寿,伏寿也因此被打入冷宫。据《后汉书?伏皇后纪》载,没过多久,伏寿就被幽闭而死。

这里附带说一下,尽管伏皇后被杀的经过在《后汉书》中记载甚详,但却在后来引发了不少争议。不少研究者认为,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一封信,伏完也不可能冒险将其留在身边长达九年之久,其家人更不可能在之后的五年时间内不做处理。

因此,极有可能是曹操捏造罪名将伏皇后害死。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因为就在伏寿被害的前一年,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送入宫中封为汉献帝的夫人。由此推测,伏寿的被害是因为曹操为进一步加强对汉献帝的控制、将自己的女儿立为皇后而采取的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大吉大利什么意思?大吉大利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302 字

+ 加入清单

孙权打算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完全是出于政治因素。孙权原本是想以此拿回荆州,而且还能顺便让孙尚香监视刘备的一举一动。刘备也明白孙权此举真正的目的是为何,期初还一直犹豫不决,但诸葛亮此时却告诉刘备不需要担心太多,这是一桩双赢的亲事,让刘备大胆前往东吴。此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大吉大利”便和此事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究竟发生什么了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发生在诸葛亮“三气周瑜”期间,主人公为诸葛亮。原文如下:

玄德曰:“吾年已半百,鬓发斑白;吴侯之妹,正当妙龄:恐非配偶。”范曰:“吴侯之妹,身虽女子,志胜男儿。常言:若非天下英雄,吾不事之。今皇叔名闻四海,正所谓淑女配君子,岂以年齿上下相嫌乎!”玄德曰:“公且少留,来日回报。”是日设宴相待,留于馆舍。至晚,与孔明商议。孔明曰:“来意亮已知道了。适间卜易,得一大吉大利之兆。主公便可应允。先教孙乾和吕范回见吴侯,面许已定,择日便去就亲。”玄德曰:“周瑜定计欲害刘备,岂可以身轻入危险之地?”孔明大笑曰:“周瑜虽能用计,岂能出诸葛亮之料乎!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吴侯之妹,又属主公;荆州万无一失。”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时值刘备之妻甘夫人因病去世,周瑜秘密向孙权建议,以将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为由,把刘备骗到江东囚禁,以此逼迫刘备归还荆州。孙权同意了这一建议,并派吕范荆州提亲。吕范向刘备说明来意后,刘备没有轻易答应,到了晚上与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说自己已经算过一卦,是大吉大利的征兆,表示刘备可以放心大胆地前往江东,并能顺利地与孙权的妹妹成亲。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诸葛亮表态时说出的“大吉大利”,意为非常吉祥、顺利。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一定记得,小说中“三气周瑜”的故事非常精彩,讲的是诸葛亮与周瑜斗法的那些事儿,本文介绍的这则成语故事便是其中之一。其实,这些故事所围绕的都是一件事:荆州。那么,历史上诸葛亮与周瑜真是因荆州之争发生过小说中描述的这些故事吗?

说起问题的答案还真的有些复杂。首先,对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迅速夺取荆州数郡,周瑜是非常不满的,认为这必将对东吴集团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周瑜曾向孙权提出过这样的建议:“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目的很明确,限制刘备集团的发展。

不过,孙权对周瑜的建议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三国志•周瑜传》载:“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而在《三国志•先主传》中更是明确地提到:“(孙权)进妹固好。”这个意思也非常明确,为了维系和加强孙刘联盟,孙权主动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期间也并未出现所谓“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情形。而后来周瑜也没有与诸葛亮连续斗法并被活活气死这么一说,周瑜是因病去世的。

那么,为什么小说家要将这一段原本孙刘两家共赢的结亲变成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斗法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也正是因为这个目的,作者才将原本在历史上器量恢弘的周瑜塑造成了一个心胸狭窄、不顾大局的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抑强扶弱什么意思?抑强扶弱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94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可能还是黄盖,毕竟黄盖通过自身高超的演技博取了曹操的信任,最后一把火将曹操80万大军击退。其实在演义中对于黄盖的描述并不算很多,这点对于黄盖来说还挺不公平的,作为赤壁之战最重要的人物甚至连最后怎么去世的都没有记载。那今天就借助抑强扶弱这个成语,为大家讲讲黄盖的其他故事,其实黄盖在众多武将中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一起来看看这次的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黄盖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至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之间,主人公是黄盖。原文如下:

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分主诸曹。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功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寇未平,有军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擿谬误。两掾所署,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

初皆布威,夙夜恭职;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盖曰:“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县中震栗。后转春谷长,寻阳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石城县衙的官吏特别难以约束和管理,黄盖便派了两个下属去分管各部门。黄盖发布公告说:“我这个作县长的缺乏德行,只能凭借武功做官,难以凭文治而被人称道。如今盗贼尚未平定,我有军务在身,所以将全部的文书委托给这两位官吏。他们一定会约束和管理好各部门,检举揭发错误。他们管理日常事务,如出现徇私枉法、欺上瞒下的现象,我的处罚将不仅限于施以鞭杖。希望他们两位以身作则,为其他人树立一个好榜样。”

这两位官吏就职之初,尚能尽职尽责,但时间一长却认为黄盖真的不会检阅文书及进行检查,便逐渐懈怠,做出了违法乱纪之事。黄盖对两人也有所怀疑,便对他们的日常工作进行检查,很快便发现了二人的违法之举。黄盖便将县衙的所有官吏都召集在一起,以酒食款待,拿出二人的一些违法事情当中问责。二人理屈词穷,叩头认错。黄盖表示:“以前我曾经发布公告,便是如果你们两人违法,我不会仅仅用鞭杖来处罚你们。我是不会言而不信的。”

于是,黄盖下令将二人处死,此举震动了全县,大小官吏都非常害怕。后来黄盖又转任春谷县长、寻阳县令等职,后来又陆续担任了九个县的县长或县令,所到之处都稳定了当地局势。此后,黄盖又升任丹阳都尉,压制强暴,扶助弱小,山越人都心悦诚服。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黄盖的表现,叫做“抑强扶弱”,意为压制强暴,辅助弱小。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袁康《越绝书•外传本事》中的“勾践之时,天子微弱,诸侯皆叛,于是勾践抑强扶弱。”

说到黄盖这个人物,大家较为熟悉的都是他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他不但提出了诈降之计,又献出了火攻之策,最终协助周瑜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但除此之外,很多人并黄盖的其他事迹并不了解。从这则成语故事来看,黄盖不仅仅是一位战场上智勇兼备的将领,对于地方管理也很有经验,称得上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大才。像他这样担任过九个县县长或县令的经历,别说是在东吴,就是在同时期的所有将领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纵虎归山什么意思?纵虎归山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477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将刘备困在许昌时,刘备心里也是很慌,急忙想找机会开溜。结果刘备得到消息,称袁绍和袁术即将汇合,就主动向曹操请缨前去拦截袁术,曹操这次也没多想就答应了。刘备心中暗喜这下总算脱离了曹操的控制。不过曹操有几位手下建议曹操让刘备返回许昌,如果把刘备放走无疑等于当虎归山。曹操虽然嘴上把刘备当英雄,实际上根本就没把刘备当一回事,这次要为大家讲述的成语“纵虎归山”就跟这个故事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发生在刘备奉曹操之命离开许昌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郭嘉、程昱、曹操和刘备。原文如下:

时郭嘉、程昱考较钱粮方回,知曹操已遣玄德进兵徐州,慌入谏曰:“丞相何故令刘备督军?”操曰:“欲截袁术耳。”程昱曰:“昔刘备为豫州牧时,某等请杀之,丞相不听;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郭嘉曰:“丞相纵不杀备,亦不当使之去。古人云:一日纵敌,万世之患。望丞相察之。”操然其言,遂令许褚将兵五百前往,务要追玄德转来。许褚应诺而去。

却说玄德正行之间,只见后面尘头骤起,谓关、张曰:“此必曹兵追至也。”遂下了营寨,令关、张各执军器,立于两边。许褚至,见严兵整甲,乃下马入营见玄德。玄德曰:“公来此何干?”褚曰:“奉丞相命,特请将军回去,别有商议。”玄德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吾面过君,又蒙丞相钧语。今别无他议,公可速回,为我禀覆丞相。”许褚寻思:“丞相与他一向交好,今番又不曾教我来厮杀,只得将他言语回覆,另候裁夺便了。”遂辞了玄德,领兵而回。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备在许昌被曹操所困,心中焦虑,苦思脱身之计。此时,曹操得到消息,说是袁术打算与袁绍会合。刘备趁机提出领兵前往徐州拦截袁术,曹操随即应允。刘备离开许昌不久,郭嘉和程昱力劝曹操下令让刘备返回许昌。但当曹操派许褚前去传达让刘备返回许昌的命令时,刘备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予以拒绝,继续率部前往徐州。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程昱口中的“纵虎归山”,意为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三国志?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中的“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小说中描述的这个情节并非作者的虚构,而是有历史根据的。据《三国志?先主传》载:“袁术自败于陈,稍困,袁谭自青州遣迎之。术欲从下邳北过,公遣刘备、朱灵要之。”刘备离开许昌不久,程昱便对曹操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刘备不可纵。”直到此时曹操才醒悟过来,派人去追,但已经来不及了。

不过,从这个记载又引申出两个疑问,一是程昱为何建议曹操不要放走刘备,曹操又为何会放走刘备呢?关于这两个问题,史料也给出了答案。

程昱为何建议不要放走刘备,其实是程昱对刘备看法的一个延续。据《三国志?武帝纪》载,早在刘备被吕布赶出徐州前来投靠曹操时,程昱就向曹操提出这样的建议:“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不过,程昱的这个建议被曹操否决。因此,刘备离许昌后,程昱旧事重提,请求曹操追回刘备。

至于曹操为何会放走刘备,这与曹操对待刘备的态度有关。上面已经提过,当初程昱建议杀掉刘备被曹操拒绝,拒绝的理由见于《三国志?武帝纪》中曹操的一段话:“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很显然,曹操是想利用刘备来收买人心。因此,曹操对刘备器重有加。而刘备隐藏真实想法的功夫也的确了得,硬是让曹操放松了警惕。曹操认为刘备是真心实意归顺自己,成了自己集团的一员。故此,曹操才会让刘备率部前去徐州。等到刘备离开许昌,程昱特意前来提醒,这时的曹操才缓过神来,但却为时已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相继而至什么意思?相继而至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57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去世以后,好像蜀国之中人才便凋零了,其实蜀汉还是有很多后起之秀的,但因为诸葛亮的光环实在太耀眼,导致他们好像并不是很突出。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相继而至”,说的就是蜀国后期大将王平的故事,当时曹爽带兵进攻,蜀军兵力并不占优,所以只能退守。但王平却说不能撤退,并且亲自带兵对抗曹爽,最后还将曹爽击退。这样看的话,王平还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一起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王平传》,时间是在蜀汉延熹七年(公元244年),主人公是王平。原文如下:

七年春,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余万向汉川,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敌,听当固守汉、乐二城,遇贼令入,比尔间,涪军足得救关。”平曰:“不然。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祸也。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惟护军刘敏与平意同,即便施行。涪诸军及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退还,如平本策。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延熹七年(公元244年)春,曹魏大将军曹爽率领步骑十万向汉川进犯,其先头部队进至骆谷。当时,汉中守军的兵力不足三万人,将领们惊恐不已,有人提出:“以我军的兵力难以抵挡敌军,应当退守汉、乐两城,先放敌军进来,到时候我们驻守涪城的军队足以援救关城。”

王平回答道:“不能这样做。汉中距离涪城将近一千里。敌军如果夺取关城,就会造成巨大隐患。现在应该首先派遣护军刘敏、参军杜祺占据兴势山,我作为全军后卫。如果敌军分兵向黄金谷进军,我则率领一千人自上而下对他较量。到时候涪城的军队再赶来支援,这才是上策。”

不过,对于王平的决定,只有护军刘敏表示赞同。随后,汉中蜀军按照王平的部署展开行动。驻扎在涪城的军队和大将军费祎接连不断地从各地赶来支援。曹魏的军队全线后撤,情况与王平战前预料的一模一样。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战斗开始后蜀军的状态,叫做“相继而至”,意为接连不断地到来。这也是由王平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王平原本是曹操的部下,在汉中一役中归顺了刘备。王平早期最大的功绩,便是在街亭之战期间沉着冷静,挡住了曹魏悍将张郃,减少了北伐大军的损失,从而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逐渐成为蜀汉大军的高级将领。

诸葛亮病逝后,王平的地位日益上升,先后历任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等职,负责镇守汉中地区。在此次曹爽进犯的战争中,王平不畏强敌,巧妙应对,终于为蜀军主力的赶到赢得了宝贵时间。在随后的数十年里,他也成了与马忠、邓芝等人齐名的蜀汉四大名将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晏然自若什么意思?晏然自若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92 字

+ 加入清单

晏然自若这个成语算是非常冷门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这次就来为大家讲讲晏然自若这个成语的意思,还有背后的典故故事。背景是在三国时期,东吴奠基者孙坚击退董卓立功,但因为天下诸侯不合最终也没能杀掉董卓。但是孙坚虽然立过很多功劳,但是他的名声在三国当中并不算好,而且很多人都想要杀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就随着这个成语一起来了解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孙破虏传》,时间是在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主人公是孙坚。原文如下:

灵帝崩,卓擅朝政,横恣京城。诸州郡并兴义兵,欲以讨卓。坚亦举兵。荆州刺史王睿素遇坚无礼,坚过杀之。比至南阳,众数万人。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晏然自若。坚以牛酒礼咨,咨明日亦答诣坚。酒酣,长沙主簿入白坚:“前移南阳,而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主簿推问意故。”咨大惧欲去,兵陈四周不得出。有顷,主簿复入白坚:“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便牵咨於军门斩之。郡中震栗,无求不获。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汉灵帝病逝后,董卓专权,在京城洛阳肆意妄为。各州郡纷纷起兵,准备讨伐董卓。孙坚也率部参与,向洛阳进军。荆州刺史王睿以前对孙坚非常无礼,孙坚途径荆州时就将他杀死了。等到了南阳,孙坚的兵力已经达到了数万人之多。南阳太守张咨听说孙坚大军来到,沉静如常,非常镇定。孙坚赠送酒肉给张咨,张咨也于次日来到孙坚军中答谢。

酒宴开始后不久,长沙郡主簿进来对孙坚说:“前日来到南阳,南阳郡既不休整道路,也不为我军准备军需物资,请您将南阳郡的主簿抓来问话。”张咨大为恐惧,想要离开,但却被孙坚的部卒团团围住。过了一会儿,主簿又进来对孙坚说:“南阳太守迟误阻碍义兵,导致我军不能迅速前往洛阳征讨董卓,请将他羁押,按照军法处置。”于是,孙坚便下令将张咨拉出去在军门前杀死。南阳郡士民大为惊恐,满足了孙坚军队的所有要求。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以上记载中所提到的“晏然自若”,意为沉静如常,非常镇定。这也是由《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提到孙坚,后人大都认为他一心为国铲除奸贼,杀敌有功。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的。董卓专权,关东诸侯群起而攻之,都在这乱世中为自己谋得最大利益。在这些人中,最早暴露狼子野心的便是孙坚。身为荆州长沙郡太守,孙坚利用北上讨伐董卓的机会,肆意杀害属同一阵营的顶头上司、荆州刺史王睿,由罗织罪名杀死了同僚、南阳郡太守张咨。他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想借机控制整个荆州。

孙坚的这一丑恶行径也遭到了不少关东诸侯的反感。虽然他在讨董战争期间战绩卓著,但却是臭名昭著。袁术之所以听从部下的建议停止孙坚军队的粮草供应,问题也就出在这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龙肝凤髓什么意思?龙肝凤髓典故出处

全文共 1169 字

+ 加入清单

徐庶出身寒门,为了避难来到荆州,与诸葛亮是关系密切的好友。刘备驻扎新野后,诸葛亮向刘备推荐了徐庶,刘备信任诸葛亮,自然就把徐庶给留了下来。不过徐庶的母亲后来被曹操抓获,逼徐庶回到老家,徐庶救母心切只能决定同刘备离别。不过徐庶在临走前答应刘备绝不为曹操贡献一计一策,这也让徐庶留下了一个忠孝两全的美名。这次介绍的成语“龙肝凤髓”,就跟徐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发生在徐庶得知母亲被曹操抓获之后,相关人物为徐庶和刘备。原文如下:

玄德请徐庶饮酒,庶曰:“今闻老母被囚,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诸将已于郭外安排筵席饯行。玄德与徐庶并马出城,至长亭,下马相辞。玄德举杯谓徐庶曰:“备分浅缘薄,不能与先生相聚。望先生善事新主,以成功名。”庶泣曰:“某才微智浅,深荷使君重用。今不幸半途而别,实为老母故也。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庶亦涕泣而别。玄德立马于林畔,看徐庶乘马与从者匆匆而去。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徐庶画名单福投靠刘备,在新野之战中大败曹军。曹操采纳谋士程昱的建议,将徐庶的母亲骗到许昌,以此逼迫徐庶离开刘备转投自己。无奈之下,徐庶与刘备挥泪而别。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刘备与徐庶分别时说出的“龙肝凤髓”,意为极难得的珍贵食品。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为宋代苏轼《江瑶柱传》中的“方其为席上之珍,风味蔼然。虽龙肝凤髓,有不及者。”

徐庶离开刘备投靠曹操,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不过,小说的描述的原因及经过却与历史有着不小的差异。按照小说的描述,徐庶是因在新野击败曹操而被程昱发现其真实身份,此后以徐母为要写被迫离开的。按照小说的时间顺序,这个事件发生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这一事件却发生时间却并非如此。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这个记载说明了两个事实。首先是徐庶离开刘备并非如小说所言是程昱用计,而是因为曹军在追击刘备时将其母亲俘获,徐庶被迫离开刘备。其次,徐庶离开刘备的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而非小说中的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那么,导致徐庶因母亲被俘而被迫离开刘备转投曹操的关键人物是谁呢?史料中虽无明确记载,但《三国志·曹纯传》中却有一段话值得注意:“(曹纯)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结合《三国志》其他传记来看,当时率领虎豹骑追击刘备的便是这位曹纯。正是他所率领的这支虎豹骑,导致了徐庶母亲的被俘与徐庶的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两虎相斗什么意思?两虎相斗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514 字

+ 加入清单

黄忠在《三国演义》中,算是老当益壮的典范人物了。赤壁之战后,黄忠镇守长沙,关羽率兵攻城将黄忠击败,最后黄忠和魏延一同归降刘备。此后黄忠在战场上多次立下功劳,汉中之战更是击杀曹魏大将夏侯渊。不过蜀汉营中不喜欢黄忠的人也是大有人在,其中关羽和魏延就都和黄忠产生过一些冲突。关羽和黄忠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挺熟悉了,那他和魏延之间的矛盾大家知道么?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发生在刘备进攻雒城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黄忠、魏延和庞统。原文如下:

人报刘璋拨四将前来,即日泠苞、邓贤领二万军离城六十里,扎下两个大寨。玄德聚众将问曰:“谁敢建头功,去取二将寨栅?”老将黄忠应声出曰:“老夫愿往。”玄德曰:“老将军率本部人马,前至雒城,如取得泠苞、邓贤营寨,必当重赏。”黄忠大喜,即领本部兵马,谢了要行。忽帐下一人出曰:“老将军年纪高大,如何去得?小将不才愿往。”玄德视之,乃是魏延。

黄忠曰:“我已领下将令,你如何敢搀越?”魏延曰:“老者不以筋骨为能。吾闻泠苞、邓贤乃蜀中名将,血气方刚。恐老将军近他不得,岂不误了主公大事?因此愿相替,本是好意。”黄忠大怒曰:“汝说吾老,敢与我比试武艺么?”魏延曰:“就主公之前,当面比试。赢得的便去,何如?”黄忠遂趋步下阶,便叫小校将刀来!玄德急止之曰:“不可!吾今提兵取川,全仗汝二人之力。今两虎相斗,必有一伤。须误了我大事。吾与你二人劝解,休得争论。”庞统曰:“汝二人不必相争。即今泠苞、邓贤下了两个营寨。今汝二人自领本部军马,各打一寨。如先夺得者,便为头功。”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备率部进攻雒城,刘璋遣泠苞、邓贤等四将前来抵抗。刘备询问众将,谁愿意去夺取对方的营寨。老将黄忠主动请缨,但魏延却认为黄忠年事已高,应该由自己领兵前去。黄忠大怒,提出与魏延比试武艺,魏延也不甘示弱。刘备见状,连忙出言劝解,谋士庞统提出黄忠与魏延两人各自进攻对手的一个营寨,谁先获胜便是头功。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刘备口中的“两虎相斗”,意为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战国策·秦策二》中的“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小说中提到的这个故事情节,与历史的真实差异颇大。首先,历史上刘璋集团中并无一位名叫泠苞的将领,这个人物的原名为冷苞。其次,这场战斗的发生地点也并非如小说所言的雒城,而是在涪县。《三国志?先主传》载:“先主径至关中,质诸将并士卒妻子,引兵与忠、膺等进到涪,据其城。璋遣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拒先主于涪,皆破败,退保绵竹。”虽然史料中并没有明确介绍黄忠与魏延参加过这场战斗,但从益州争夺战中刘备的将领安排来看,黄忠和魏延当时都在刘备军中,因此,参战的可能性很大。

说完了历史,再来说说小说中的这个故事情节。这个情节中有两点非常有趣,首先便是黄忠与魏延的争功。按照小说的描述,两人早在长沙时期已经相识,魏延还救过黄忠的命。既然如此,魏延为何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说黄忠年事已高、不便参战呢?这个情节的设计是作者有意为之的,以此来塑造魏延的性格弱点,为日后魏延与杨仪的内讧埋下伏笔。对于黄忠而言,作者在他一登场就将其定位为老将,而这位老将又最讨厌别人说自己年老,无论敌我,他都一定会勃然大怒。此时对魏延如此,后来面对张郃、刘备亦是如此。因此,这个情节起到了突出人物性格的作用。

说到这个情节,还有一个地方也非常有趣,成为三国武评爱好者关注的话题,这便是万一黄忠与魏延的武艺究竟孰高孰低。其实答案非常简单。以黄忠的武艺,在长沙能与关羽大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足见武艺之高强。而魏延连庞德都赢不了,这样的武艺又怎能与黄忠相提并论呢?真的动起手来,黄忠完胜魏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