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凤阳张氏宗祠【汇集20篇】

浏览

1704

文章

656

篇1:安海高氏宗祠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安海高宗祠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安海高氏宗祠位于安海镇小宗埔3号,年代为清-现代,类别为古建筑。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初焚毁,后重建,近年重修,坐北朝南,五开间两落,保存清代构件和闽南宗祠建筑风格。安海高氏历代人才辈出,移民至东南亚和台湾地区的人数众多。

2019年9月8日,安海高氏宗祠被公布为晋江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南、北各2米,西2.5米。

安海镇:晋江市辖镇。古称海湾,宋以后称安海。1958年成立五星公社,1985年改安海镇。位于市境西南部,面积67.7平方公里,人口11.8万。福厦高速公路、石厦公路过境。辖兴胜、海东、鸿塔、复兴、东鲤5个居委会及西安、型厝、安东、灵水、曾林、大山后、可慕、西畲、西门、梧山、山兜、桥头、菌柄、上安、社坛、坝头、赤店、前湖、新店、坑边、瑶前、前林、下山后、庄头、后蔡、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龙氏宗祠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龙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氏宗祠:该祠在大清道光年间开始筹建,宅基定在石寨子前,坐东向西,宅基占地面积51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365平方米,从奠基烧砖瓦、陶瓷文物、备木料、施工建修经过三个阶段,历时三十余年,几经会首、前赴后继、终将祠堂建成,祠堂前为八卦吊顶的乐楼,后为五岳朝天的正殿,两边为厢房,中有天井院坝,张氏宗祠四个大字嵌在前大门正上方的万岁牌中,大门两侧垟上有石窗户,窗户上雕刻“张、寿”二字。

祠内为正殿神龛,供奉历代宗友祖考,祭祀碑、复起会碑、建祠碑竖立两旁,阶沿上方有金字匾额数道,其中有皇恩宠赐巴图宵大人张碧禄的“武魁”匾额悬挂上方,前庭为乐楼,南北两侧为厢房,乐楼下还有枪房体外观雕龙画凤,扳爪座脊,陶制品木雕刻相嵌期间,建修别致典雅大方,解放后曾住过居民、知青、办过武校,文革中受到严重破坏,现已垮塌,仅围垟完好,用火砖砌码,每块砖上有“张氏宗祠”四字,原来是有名的花祠堂,祠堂院坝土改时操练过民兵,内石乐楼是文艺表演、唱川剧的好地方,因2008年5.12地震损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王莲塘王氏宗祠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王莲塘王氏宗祠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莲塘王氏宗祠位于义乌市义亭镇王莲塘村380号旁边,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

2006年6月公布为市级文保点,2011年8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2011.08.27义政发【2011】64号。

王莲塘村:王莲塘村概况义乌市义亭镇王莲塘村,地处义西丘陵地带,浙赣线电气化铁路穿村而过。全村576户,总人口为1382人,土地面积1280亩,十二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党员50名,村民代表12名,男女劳动力769人。村建有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团支部、民兵连、妇代会、治调委员会、老年协会、村民小组等组织。建有文体活动场所,丰富村民打球、跳舞等文体活动。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天堂程氏宗祠古戏台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天堂程氏宗祠戏台为桂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天堂程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桂阳县桥市乡天堂村,年代为清乾隆四十年,类别为古建筑。

2017年4月12日,天堂程氏宗祠古戏台被公布为桂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宗祠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5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米处。

天堂村:天堂村(tiantang Cun) 天堂村位于桥市乡西部,东与本乡友好村相邻,南与本乡珠溪村接界,西与欧阳海镇毗邻,北与本乡枫树村接壤。辖天堂、石龙头、干旱头、雷家冲、横头冲、混札岭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318户1260人。 村域经济主要产业为蔬菜、水果。工农业总产值1.01亿元,人均纯收入0.71万元;工业以农产品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泉井含周氏宗祠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泉井(含周氏宗祠)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泉井自然村文物遗存丰富,人文底蕴深厚,为秀美奇峻的江郎山增添了一抹厚重的人文色彩。

泉井自然村东依江郎山,西临仙霞古道,始建于南宋中期,现存一泉二祠、十多幢古民居,以及鸦片教所等文化遗产,零星分布的古建筑,为村庄增添了别样的风情。

宗祠因恢弘的建筑布局以及特殊的家族情结,展现出村庄独有的历史、人文和民俗,是古村落中一道特别的风景。据周氏家谱记载和村民介绍,泉井周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历经清乾隆、嘉庆重修,民国大修。泉井周氏宗祠名为“学坦世家”,2011年1月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朱河朱氏宗祠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朱河朱氏宗祠为安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朱河朱氏宗祠位于天华镇朱河村,年代为清代。

朱河朱氏宗祠太湖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宗祠主体建筑。

建设控制地带:宗祠主体建筑两侧外延10米,背后至排水沟后50米,南至公路下。

天华镇:“品遍锡兰和宇治,清芬独赏我天华”。“天华”之名即源于朴老这一朴实诗句。我镇做为太湖县进山第一镇,既是典型山区,又是重点库区。美丽的花亭湖风景区沿岸线该镇占2/3。188平方公里的总面积居全县之首,全镇辖39个行政村,357个村民小组,8426户,3.27万人。近年来,全镇人民紧紧围绕“集镇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做好旅游、山场、水面三篇文章”,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下灌李氏宗祠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下灌李氏宗祠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下灌古村也是“状元故里,麻将鼻祖”:孕育了唐朝状元李郃和宋代状元乐雷发,这里不论状元桥还是麻将广场都述说着麻将的起源。

祠堂的窗及门户的坚墙是欧式样式,整个祠堂占地2000平方米。进门的前殿是一个大戏台,台梁刻着“八仙”图,戏台今天仍可以作为演出用。200平方米的大天井地面,用鹅卵石铺墁。

中殿为一个大厅,大厅后是神位殿堂,祭祀李郃及李氏祖先。这个祠堂是永州至今发现的占地最宽、建筑最宏伟的一个。

势恢宏的李氏宗祠,祠堂最早建于宋太宗至道三年,经过几次重大修建,最近一次修建是在民国二十年大火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黄坦坑陆氏宗祠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黄坦坑陆氏宗祠为文成县文物保护单位。

陆氏宗祠位于文成县东龙乡黄坦坑村门前山西麓(因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淹没此处,现搬迁至黄坦镇塘底垟村)。建于道光五年(1825),坐东朝西,系五间木构合院式建筑。正厅面阔20.5米,进深9.75米。石砌条阶石压面普通台基,圆柱抬梁式构架,硬山顶屋面。前建戏台,平面呈方形,深阔皆4.7米,四柱歇山式。施五环八角藻井,环内彩绘戏文图案。左右有厢廊,面阔五间,进深一间。

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马畈邵大宗祠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马畈邵大宗祠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

马畈邵大宗祠位于义乌市大陈镇马畈村,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

2006年6月公布为市级文保点,2011年8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2011.08.27义政发【2011】64号。

马畈村:大陈镇马畈村庄坐落在大陈镇政府东北方约1公里,本村户籍人口774任,外来务工人员约300人,总面积2平方公里,本村在上级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村貌民风得到了大力改善,现村内实行了道路硬面化、路灯亮化、卫生清洁化,村二委根据村民的要求和本村的地形,进行了村前屋后的绿化工程,配装了健身器材、灯光球场,兴建了村办公大楼,安装了自来水工程,增加了文化娱乐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古溪姚氏宗祠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古溪姚氏宗祠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溪姚氏宗祠位于潮南区两英镇古溪社区寨内,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

2014年10月10日,古溪姚氏宗祠被公布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

两英镇:广东省汕头潮南区两英镇是中国针织名镇、广东省科技创新试点镇和广东省中心镇,全镇总面积72.4平方公里,总人口18.8万人,下辖30个村(居)70个自然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南通深汕高速公路,北接324国道 省道司神公路、田池公路贯穿全境。城镇功能日臻完善,镇村二级主干道基本实现水泥硬底化,并配套路灯;拥有中小型水库35宗、自来水厂1座、220千伏输变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赞梁氏大宗祠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高赞梁氏大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高赞梁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高赞东胜大街1号。清乾隆十三年(1748)建,光绪二十三年(1897)、1997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广三路,总面阔28米,中路面阔三间13.6米,进深三进47.8米。硬山顶,龙舟脊,人字封火山墙,青砖墙红砂岩石脚。头门进深两间9架,前廊双步。梁架通体雕刻缠枝花卉纹饰,繁细精致。墙楣有“瑶池宴乐”、“蓬莱仙境”等多幅壁画,有“光绪戊戌仲夏”、“陈瑶石画”。次间包台台身为红砂岩石,上浮雕麒麟、梅花鹿等瑞兽。台基上雕有缠枝花卉。门枕石雕龙纹、麒麟等瑞兽。中堂昌大堂进深三间11架,前后双步廊。乾隆年间的堂匾仍存。堂前两庑体量较大。后堂进深两间10架,前四步廊。祠堂规模大,用料较好,制作精良。

2009年7月,高赞梁氏大宗祠被列入第四批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顺德博物馆

高赞村:高赞村委会高赞村委会位于杏坛镇东南,与容桂隔河相望,距镇中心区5公里,面积10平方公里。辖高东、高南、高西、高北四个片,下设东一、东二、东三、东四、东五、东六、东七、东八、东九、东十;高一、高二、高三、高四、高五、高六;西一、西二、西三、西四、西五、西六、西七、西八、西九;北一、北二、北三、北四、北五、北六、北七、北八、北九、北十、北十一、北十三37个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相对方氏私己厅及相对方氏宗祠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对方氏私己厅及相对方氏宗祠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衢江区周家乡相对村方氏宗祠东面,2017年1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

相对方氏私己厅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坐北朝南,砖墙,硬山造,三合院式,正厅面阔三间,建筑占地面积135.22平方米。正厅明间梁架为抬梁式,五架梁带前单步后双步,次间梁架为穿斗式,五柱用八檩。有牛腿六只,牛腿雕刻为人物、花草、狮子,牛腿硕大,雕刻逼真。施有望砖,柱上有斗拱,梁柱用材粗大,门面墙上有彩绘,天井以长条石铺设,礩形柱础。正厅堂前有“椿靈毓秀”四字匾额一块,丙辰年仲春方桌然题,匾边有花纹。该厅为方氏族人所建,现为方延松民居。

相对方氏宗祠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周家乡相对村。据村民方石宝介绍,该宗祠建于清晚期(1821—1911)。2013年5月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坐北朝南,共三进,建筑占地面积315.28平方米。八字门,双坡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前厅面阔三间,明间梁架为抬梁式,五架梁带前后双步,次间穿斗式,分心五柱用九檩。厢房面阔二间。天井用鹅卵石铺设成钱纹,四周用长条石铺砌。中厅明间为五架梁带前双步后单步,次间为穿斗式,分心五柱用八檩。后厅明次间梁架均为穿斗式,五柱用五檩。过廊连接中厅与后厅,两边各设有小天井一个。前厅、中厅设有望砖,中厅采用踬形柱础,下垫覆盆,柱头设有斗拱。牛腿、雀替等木构件有人物、花草等图案。方氏宗祠格局基本完整,做工较考究,木雕精细美观,造作工艺水平较高,地方宗祠特征明显。据史料记载,元末方良森次子方瑞贤赘居于此,因与兄瑞享所居宅基相对,故名。

相对方氏私己厅、方氏宗祠所在相对村是省重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村,人文内涵深厚,生态环境秀美。两处文物布局规整,用材粗大,木构件雕刻精细,工艺精湛,文物价值较高,是中国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宗祠建筑,对反映近现代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周家乡:衢县辖乡。1950年设乡后改公社,1984年复设乡。位于县境北部,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1.5万。有公路两条。辖石井、后堆、诚村、板桥、川坑、江家、崇源、苦竹岗、坞溪桥、丰村、宋家、上林、蟠塘坞、周家、后溪塘、井头根、下清源、裴家、相对、上姜、宅基、春山坪、上岗头2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石灰、食品加工为主,农业以水稻、油菜、枇杷、茶叶、柑橘种植业和饲养业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张氏宗祠及长生桥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张氏宗祠及长生桥为歙县文物保护单位。

张氏宗祠及长生桥位于森村乡绍村,时代为清。

张氏宗祠及长生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绍村村:绍村村:地处天目山脉白际山系石耳山北麓,2010年11月由原绍村村与逢村村两村合并,村部设在原绍村村部所在地。绍村村现辖有20个村民组,621户、2331人。绍村村位于森村乡西北部,东南方与森村、渔岸村接壤,西南与王村镇为邻,西部与雄村镇交界,北与坑口乡毗连,敬绍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9207亩,耕地面积1283亩,茶园面积1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造罗寨蓝氏宗祠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造罗寨蓝氏宗祠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蓝氏宗祠位于阳春市三甲镇大垌村造罗寨自然村一口水塘边,座西南朝东北,背面和远处都是层层叠叠的山峦。据《蓝氏族谱》记载,蓝氏宗祠建于乾隆十年,即公元1745年,至今已有268年历史。

蓝氏宗祠是典型的岭南建筑,属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812平方米,其中宗祠建筑面积590.8平方米,宗祠共有三座九间,最外面的叫前座,往里走依次是中座、上座,且各座之间还有天井,祠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

1999年9月,蓝氏宗祠被列为阳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三甲镇:三甲镇位于阳春市西南38公里处,总面积181.3平方公里,总人口47000多人,辖1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 三甲镇有三茂铁路客货运站,广湛中线公路从境内通过。建有寻呼机、移动电话通信基站。已建成8座总装机容量3830千瓦、年发电量1565万度的小水电站,尚有10座装机容量6553千瓦、年发电量2265万度的小水电站资源;建有11万伏输变电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崔氏大宗祠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崔氏宗祠又称山南祠、崔氏始祖祠,是一处建于明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筑。位于佛山市南海区沙头镇城区内。宗祠坐北向南,面阔五间、纵深五进,有108个门口,现存有牌楼式的头进、牌坊及厢房。宗祠代表着家族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清光绪年间重修,1985年南海县政府拨款维修。现仅存前进、牌坊及厢房。前殿为牌楼式,抬梁木构架,莲花托斗拱建筑,每层檐脊有灰塑彩凤,梁架上下雕花鸟和故事人物的立体图案,生动精巧;石牌坊为四柱三间楼式建筑,正面刻“山南世家”,前面刻“缵服扬休”,顶饰莲花托灰塑,抱鼓石是西樵山粗面岩石制作,雕花鸟、竹木图案,设计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茶山镇:茶山镇位于东莞市中北部,座落在东江支流寒溪河畔,距市区10公里,下辖16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全镇面积5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5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4.5万人。 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据《茶山乡志》载,梁武帝时(502—519年)乡人创建雁塔寺,僧人沿山种茶,茶山之名由此而起,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自古茶山,人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吕家吕氏宗祠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吕家吕氏宗祠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吕家吕氏宗祠位于诸暨市次坞镇,年代为清。

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次坞镇:次坞,本作茨坞。因当地有山名茨峰,早年坞中多生荆茨而得名。次坞镇东邻浦阳,南接应店街镇,西连富阳,北界杭州,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杭金公路和兴建中的杭金衢高速公路,03省道复线贯穿全镇。次坞镇镇域面积97.2平方公里,辖3个管理处,52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39105人,其中非农人口1102人,暂住人口1200人.全年工农业总产值315711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诸葛宗祠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宗祠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

诸葛宗祠位于竹马乡白竹村。

2010年,金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竹村:白竹村位于北山脚下,省道金兰北线北侧,本村共有250余户,713人。以种植花卉苗木为主,是竹马白兰花、茉莉花的主产地。本村有一个团结干事的领导班子,这是本村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坚实保障。在上级各级领导的领导和支持下,本村顺利通过了村庄整治和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的验收。如今的白竹村处处鸟语花香,年轻人积极向上,老年人老有所求,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蒲塘王氏宗祠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蒲塘王氏宗祠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

蒲塘王氏宗祠位于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始建于明嘉靖丁亥年(1527年),见证了蒲塘的历史变迁。宗祠内陈列着3位王氏始祖像和祖先像赞18副,高悬于中堂之上的赫赫牌匾达50余方。

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蒲塘村:一、历程回顾:从2007年村庄整治开始,蒲塘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我村投入400多万元进行了村庄整治,全村34个生产组630户农户,户户墙体粉刷,并通上了水泥路。并成立了卫生保洁队伍,保证农户生活垃圾的正常清运,确保村庄卫生环境整洁。在2008年进行污水整治,使得渠道通畅,塘水清澈、塘岸绿美。在村庄整治的基础上,对全村主要道路两旁进行了绿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义亭叶大宗祠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义亭叶大宗祠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

义亭叶大宗祠位于义乌市义亭镇叶前村宗祠96号旁,时代为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类别为古建筑。

2011年8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2011.08.27义政发【2011】64号。

叶前村:叶前村概况义乌市义亭镇叶前村地处义乌江畔,两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432户,人口1080人,耕地1002亩,0员51名,村民代表23人。活动场所有:老年协会活动室、二个篮球场。白天、晚间村民匀可以进行打篮球、舞蹈、老年操等健身活动。交通便捷:义低线、佛低线公交车经村而过。并有村东、村西两个停靠站。本村土地平坦,地壤肥沃。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马固王氏宗祠

全文共 1046 字

+ 加入清单

马固王氏宗祠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马固王氏宗祠建于明神宗万历年间(1575年),创建人王汛。占地二十七亩。现存房子十八间,整体为明代建筑格局。正宫两进,东西厢房,门楼、影壁俱全。碑刻二十余通,含有宋代苏颂所撰的王田墓鋕,“狼吞日”的雕塑影壁。宋元明清的神道碑。

王氏宗祠坐北向南,由主院和西跨院两个四合院组成,中间不用围墙分隔,可自有贯通,只在两院外围做围墙以分内外。主院整个布局明朗均称,以中轴左右分列,主殿座中,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和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特点;中轴线上有的门楼、影壁、拜殿、寝殿,影壁两侧分立东西厢房;整个院落环境地形为北高南低,从大门拾级而上。西跨院有库房、休息室等建筑。主院大门布置在院落正中,正对照壁,主殿布置到最后,这种布局是中国传统寺庙和祠庙的布置方式,也是宫院院落布局的缩小形式,而不是传统民居四合院的布局形式,有着明显的区别。院内种植松柏,整个宗祠布局紧凑合理,给人以庄严、肃穆、古朴、端方之感。

门楼是一座硬山砖构建筑,面阔一间,五级青石台阶,青砖砌墙,正中墙体上辟两扇板门,墀头有精巧的砖雕,门前有精美的木雕挂落等。门头正中的匾额书曰:“三朝枢密”(系复制品),蓝底金字熠熠生辉,表明马固王氏的先祖曾有三代人在朝枢密院掌职。

影壁是一字形,庑殿顶式建筑,上下由影壁座、影壁身和上部顶构成,上做高浮雕,其主体是吉祥瑞兽甪端(犭贪),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影壁两边的对联曰:“大梁清和状元古门第,京洛鱼陵枢副旧世家”横批是“朝笏满窗”。影壁从整体造型到内容的设计都独具匠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国内十分罕见,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主建筑由前拜殿与后寝殿组成,是一座勾连搭建筑,俗称“前卷后殿”,两座建筑中间用天沟和地沟相连。前卷棚是硬山是建筑,灰色筒板瓦覆顶,青砖砌墙;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架,主体为木构,构架不用罗锅椽做成卷棚,是独特的地方特点;后殿是无梁殿的硬山建筑,灰色筒板瓦覆顶,前墙正中辟两扇板门,两次间圆窗,屋顶上塑以龙吻和不同形态的珍兽,异常威风,勾檐下的连檐板上面,会有花草虫鱼,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整个建筑错落有致,古香古色,非常美观。

另外,院内保存有众多宋、明、清等时代的碑刻,主要是记载王氏先贤钦赐封号、所任官职与生平事迹,还有关于世系渊源及外迁亲族去向的重要记载。还有记述王氏历代重大事件和帝王所赐石制圣旨与节孝匾额,还有将三世祖博文原墓地施入逍遥观的地籍石刻图。

地址: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马固村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马固村:马固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