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迄今为止宇宙的年龄约有多少亿年(精选九篇)

浏览

1129

文章

9

篇1:天体物理学家宣布宇宙“年龄”为141亿年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一国际天体物理学家小组日前宣布宇宙年龄”为141亿年,这一结论是研究人员在实施建立星空三维图像大规模计划中,收集大量资料基础上作出的。研究工作从1999年起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天文台利用一台“天文扫描仪”——天体望远镜进行的,先后获得有关离开地球20亿光年约20万颗天体的资料。

今年2月,美国宇航局曾公布自己对“宇宙年龄”的评估,美国宇航局专家认为,“宇 宙年龄”为137亿年。为了这项研究美国宇航局利用了最新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该探测器“悬挂”在距地球150万千米的太空,那里的地球与太阳的引力作用正好平衡。这项太空实验记录到所谓残余辐射波动,这种残余辐射是在大爆炸之后约40万年诞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宇宙年龄多大了?宇宙存在多少年了?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宇宙年龄多大了?宇宙存在多少年了?这一问题一直让科学家们争论不休。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对宇宙中最古老的光进行了重新观测,得到的观测结果,再加上一些宇宙几何学方面的计算,他们给出了宇宙的最新年龄:137.7亿岁,误差不超过4000万岁。

宇宙的具体年龄一直饱受争议,借助不同观测方法,科学家们给出了不同的年龄数值:138亿岁、114亿岁……但都未获得广泛认可。

2009年至2013年,欧洲航天局的普朗克卫星团队对宇宙大爆炸留下的“余晖”——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进行观测分析后,得出宇宙年龄为138.2亿岁。2015年,普朗克卫星的更新数据表明,宇宙年龄为137.87±0.02亿年。

2019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英夫·杰领导的团队,利用恒星的运动来测量宇宙膨胀的速度(宇宙膨胀率),以此估算宇宙的年龄,他们给出的宇宙年龄值为114亿岁。这种差异表明,科学家们可能需要一种新宇宙模型。此外,也有科学家据此担忧,其中一组测量结果可能不正确。

为解决上述问题,康奈尔大学领导的一支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利用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管理的阿塔卡马宇宙学望远镜(ACT)的数据和宇宙几何学,对宇宙年龄进行再次评估。他们的结果表明,宇宙年龄为137.77±0.4亿年,这一年龄值与标准宇宙模型提供的数值,以及欧洲航天局的普朗克卫星对同一光线的测量结果相吻合,有望消除有关宇宙年龄的争议。

天文学家们将上述最新发现写成两篇论文,发表于《宇宙学和天体粒子物理学杂志》。两篇论文第一作者西蒙尼·艾沃拉说:“现在我们找到了一个普朗克和ACT都一致的答案,这彰显了一个事实:这些测量是可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宇宙年龄实为137亿年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美国宇航局公布了探测器拍到的宇宙“婴儿期照片”,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新的依据。根据这些照片,科学家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宇宙的实际年龄是137亿年。

据报道,这些珍贵的照片是美国宇航局科学家通过威尔金森各向异性微波探测器经过一年时间的观测获得的结果。照片中包含了许多令人震惊的信息,为支持宇宙大爆炸和宇宙膨胀理论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为揭开暗能量之谜指引了道路。据有关人士估计,这项成果是近几年宇宙研究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微波探测器拍摄的(WMAP)显示130亿年的温度波动(表面颜色差异)。解析图片可以找到很多问题的答案:诸如,宇宙的年龄和宇宙几何学。W MAP小组第一次给出了宇宙最古老光线的详细光效图。红色表示温暖,蓝色表示寒冷。椭圆形图片是整个天空的投影,地球也可以看成椭圆形。图片中的微波光线来自宇宙大爆炸后的38万年。

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关于这个课题迄今有多种说法,其中,宇宙大爆炸模型有较多的观测成果来支持,又被称为“标准宇宙模型”。这一模型是俄裔美籍科学家伽莫夫在1948年提出的,认为现在观测到的宇宙开始于最初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使物质四散飞出,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随之下降,化学元素开始形成。宇宙间的物质包括质子光子电子和较轻的原子核相继出现,宇宙中的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和冷却的过程中形成的。作为这次大爆炸的遗迹和证据之一的便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说,这些片中可以观测到的辐射是一种电磁波,它充满了整个宇宙。电磁波里包含的微观模型信息,显示了形成星系以及我们周围一切结构的萌芽的特征。这次公开的宇宙“婴儿期照片”清晰地显示了这个遗迹的存在,有力地支持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贝内特认为,这些有关早期宇宙的照片是非常珍贵的,它告诉我们有关宇宙的各种信息。这些照片有两种用途。它不仅告诉我们宇宙的过去,还可以据此预测宇宙的将来。另外,图片(上图)还显示,宇宙中最早的恒星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发生的2亿年后,比许多科学家认为的要早很多。

报道称,根据这些照片,科学家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宇宙的实际年龄是137亿年,误差不超过1%。另外,图片中包含的信息还将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占宇宙成分73%的神秘暗能量的性质。科学家表示,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还将持续三年,相信在这个领域的探索会继续对宇宙膨胀理论和暗能量的研究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宇宙的年龄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7月29日,据外媒报道,之前有研究推测宇宙大约有138亿年的历史,来自美国俄勒冈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 宇宙的年龄可能比之前推测的要年轻12亿年。这项研究将地球与50个不同星系的“可观测量”进行了对比,并调整了哈勃常数,专家们通过调整后的数据重新配置了塔利-费舍尔关系,最终得出了新结论。

通过新的方法,研究人员计算出新的哈勃常数为75.1,这意味着宇宙大约有126亿年的历史。而主流观点认为哈勃常数是70,宇宙已经有138亿年的历史,这也意味着新得出的宇宙年龄要年轻12亿岁。

虽然该计算方法得出了一个新的数字,但这并不是第一个不同数字。由于众多天文学家使用的方法不同,而往往得出的数字也都不相同。

不过,随着上世纪90年代哈勃定律的提出,宇宙膨胀的观念逐渐确立。科学家们基本上都开始通过恒星运动来测量宇宙膨胀的速度以估计宇宙的年龄。

在2006年8月,来自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MSFC)的研究小组使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钱卓X射线天文台发现的哈勃常数是77(km/s)/Mpc,误差大约是15%。

2009年5月7日,美国宇航局NASA根据对遥远星系Ia超新星的最新测量结果,发布的Hubble常数为(74.2±3.6)(km/s)/Mpc,将不确定度进一步缩小到5%以内。

2019年9月,德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撰文称,利用引力透镜效应计算出哈勃常数为82.4,从而推算得到宇宙年龄为114亿岁,比主流观点认为的137亿岁年轻20多亿岁。

研究人员表示,一般情况下,哈勃常数被设定为75,但另一种测量宇宙的宇宙微波法,将其设定为67。目前有不同方法测量宇宙的年龄,也证明了我们对宇宙物理学的理解还不完整,希望未来的物理学能够带来更多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你知道宇宙的年龄吗?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知道宇宙年龄吗?

宇宙是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总称。过去有许多关于宇宙的神秘传说。随着人类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天文望远镜的逐渐改进和扩大,宇宙的可观测范围也越来越大。现在已经证实,较小的宇宙,如银河系和仙女座流星群(银河之外星系的流星群),离我们越远,它离我们越远。它的速度不是很精确,但据计算,离我们100万光年的小宇宙是16。离我们3公里远。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小宇宙和宇宙是何时诞生的。

一百万光年u 16.3公里/秒的答案可以用秒来计算。要知道宇宙存在了多久,只需要把它转换成一个成年人(1光年大约等于94605亿公里)。根据计算,宇宙应该有188亿年了。宇宙爆炸的速度相当快,但是由于天体之间的引力,速度稍微慢了下来。否则,宇宙会更年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你知道宇宙的年龄吗?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简介:100万光年÷ 16.3公里/秒的答案可以用秒来计算。要知道宇宙存在了多久,只需要把它转换成成人(1光年等于94605亿公里)。根据计算,宇宙应该有188亿年了。宇宙爆炸的速度相当快,但是由于天体之间的引力,速度稍微慢了下来。否则,宇宙会更年轻。

宇宙是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总称。过去有许多关于宇宙的神秘传说。随着人类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天文望远镜的逐渐改进和扩大,宇宙的可观测范围也越来越大。现在已经证实,较小的宇宙,如银河系和仙女座流星群(银河之外星系的流星群),离我们越远,它离我们越远。它的速度不是很精确,但据计算,离我们100万光年的小宇宙是16。离我们3公里远。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小宇宙和宇宙是何时诞生的。

一百万光年u 16.3公里/秒的答案可以用秒来计算。要知道宇宙存在了多久,只需要把它转换成一个成年人(1光年大约等于94605亿公里)。根据计算,宇宙应该有188亿年了。宇宙爆炸的速度相当快,但是由于天体之间的引力,速度稍微慢了下来。否则,宇宙会更年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你的视角决定宇宙的年龄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天体物理学家伊森·塞奇说,一系列不同的指标表明大爆炸发生在138亿年前(误差范围约为120万年)。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恒星和星系不是它们现在的样子,而是光开始时的样子。尽管如此,138亿年的时间尺度差异仍然不太大。即使对于10万光年以外的星座,你的宇宙年龄也只有137.99亿岁。

然而,如果你在另一个星球上,宇宙中的年龄差异可能会变得非常大。如果一些行星以每秒数千公里或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他们眼中的宇宙将与我们的大不相同:这些行星可能比构成宇宙的任何其他行星都要年轻。如果自10亿年前宇宙诞生以来,你一直以99%的光速旅行,那么你今天的有效寿命应该是18亿年,而不是138亿年。

对我们来说,这些行星似乎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尽管这不会改变宇宙的真实年龄,但这意味着高速运动的星系中的人们可能不相信你告诉他们的数据。

对几乎任何地方的所有观察者来说,宇宙都应该是一样的,具有相同的年龄和相同的属性。但是对于少数特定的观察者来说——那些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的观察者——宇宙看起来会非常奇怪。一旦他们放慢脚步休息,他们会发现自己很年轻。

当然,这样的星系不一定存在。事实上,我们还没有证据。然而,思考速度和光如何影响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是非常有趣的。通过适当的数据和计算,那些快速移动的行星上的人们可以得到138亿个宇宙年龄。然而,就他们而言,相对于他们周围的世界来说,他们会特别年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一颗比宇宙年龄还大20亿年的恒心

全文共 1800 字

+ 加入清单

在很久以前世界还是一片虚无,突然之间万物出现了,因为一个大爆炸宇宙诞生了,恒星和行星也接着出现了,很快便形成了星系和相关的系统。但有没有可能因为某种事物的出现,而使我们已知的一切化为泡影,令伟大天文学家的努力化为徒劳呢,比如说一颗比宇宙还要老的恒星。为此我们冒险前往遥远的未知宇宙,来看看这颗令人困惑的恒星,这趟旅程将带领我们前往地球200光年以外的天平座系中,就是那颗蓝色的光球HD140283,它也被称为玛士撒拉星,以神圣的经典中这位活了快1000年的人来命名,对人类来说非常久远。

但如果我们要谈论的是宇宙的话,数字就会变得令人难以想象了,你可能已经知道宇宙大概存在了138亿年。至于这颗恒星吗?10亿年,但你可能从没意识过这到底有多大,10亿秒等于30年,走10亿步能让你绕着地球赤道走15圈,如果你现在从一开始数要数到10亿,那大概要95年才能数完。现在再把这些数字乘上13.8次,我们不禁感慨宇宙真的很大。那这颗恒星有多少岁呢?它大概活了比宇宙还多出2亿年,又是一个大到难以想象的数字吧,让我来帮你吧,6又1/2年刚好就有21秒,因此这已经不是模棱两可的先来后到的时间。它确实比宇宙还要老得多,这就是它神秘的地方,科学家们也已经困惑了一个世纪。

最近的研究也许终于能解决这项世界之谜,不过也可能只是带来更多的后续疑问。首先让我们先将宇宙与我们人类来比较一下,和人类一样,宇宙中也有小颗恒星,它们年轻又稚嫩,它们努力燃烧充满生命力。宇宙中也有一些中年恒星,它们老了一点也重了不少,少了份慷慨激昂,我们的恒星太阳以46亿年的年纪来说就算是这一类。最后还有年长的恒星,它们变得更慢,暗淡了许多,肯定不再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玛士撒拉星就算是恒星中的老爷爷。而恒星的寿命取决于两个因素,恒星的质量以及比氦和氢重的元素数量,简单来说恒星中的金属越多就越年轻,利用这些数据就能帮助我们推测玛士撒拉星爷爷的年纪。

首先这颗巨星非常暗,因为它数10亿年来都一直在将氢气转化为氦气,而它的燃料也快用尽了,它的里面也几乎没有金属,尤其是铁。专家最终发现它形成时,宇宙中几乎没有这种元素,这也再次证实它的年纪真的是非常大。这违反了所有逻辑,因此科学家们竭尽全力反驳这一理论,而天文学家霍华德·邦德博士试图证明玛士撒拉星比宇宙还要年轻。他利用哈勃望远镜来取得更精确的资讯,并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事。邦德博士发现天文学家在计算恒星的年龄时,完全忘了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恒星与地球的距离,距离较远的明亮恒星,看起来和离我们较近的暗沉恒星会一样亮,而亮度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子,在他自己的计算中,他成功发现这颗最老的恒星并不像先前估计已经存在161亿年,其实只有145亿年,但还是显示它比宇宙老。

研究又中断了,但这次间隔时间不长,2014年天文学家再次降低了星体的年龄,玛士撒拉的年龄已经降到了142.7亿年,而如果考虑到评估中可能产生的错误,那误差值大约在700到800万年之间,因此玛士撒拉的年龄来到较为合理的138亿年,也许它并没有比宇宙老,不过大概跟宇宙差不多。至于让伟大天文学家的努力化为徒劳这件事,方德博士认为宇宙年龄和玛士撒拉之间的相似性使大爆炸确实存在的科学证明。它们可能一起在爆炸中出现,并自爆炸中心开始扩张。这也让我们想起德国天文学家提出的新数据显示,宇宙的年龄可能只有114亿年。

科学家透过测量恒星的运动来预测宇宙膨胀的速度,让我们做个小实验,拿一个气球,在上面画一些点,每个点都算是一个星系,现在帮气球充气,点和点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对吧,这就是宇宙扩张。只不过宇宙扩张的速度会随着时间加快,你会看到临近的星系和星系间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彼此远离,考虑到时间和扩张的速度,科学家才能算出宇宙的新年龄,而这又让宇宙比玛土撒拉还要年轻不少。

研究结果不断改变,但科学家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开始研究我们尚不熟悉的暗物质,我们无法直接侦测到暗物质,因为它不会发光,不会吸收光,甚至也不会与光产生反应。就是这样所以才会称为暗物质吗?但是它确实会影响周围的星体,因此我们才能发现它的存在。其实有点像空气,你看不见,但你知道你的确有吸入空气,还有你也能看见树被吹动着。另外就是飞机也是因为空气才能在天上飞,暗物质会是玛士撒拉起源的答案吗?目前还没有人知道,这颗古老恒星的谜团还没解决,我们只能继续等待,看看科学家还有什么新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宇宙年龄问题

全文共 2562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哈勃发现星系退行现象以后,天文学家便开始了测定宇宙年龄的工作。多年来,有好几个天文小组在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宇宙的年龄。他们的测定结果明显地互相矛盾,从 80 亿年到 200 亿年不等。因此,在研究人员中常常发生对测定方法的争论。

但大家一致同意,在估计宇宙的年龄时首先需要求得哈勃常数的现代值,因为哈勃常数是表明星系随距离而退行的速度。其次,宇宙年龄有赖于所考虑的宇宙模型(开放的、闭合的或者是平直的;宇宙常数是否为零)。有了这两个前题,我们才能确定若宇宙按现在的速率膨胀的话,其年龄应当是多少。

如果空间是平直的——理论工作者最感兴趣的暴涨宇宙模型——则哈勃常数与宇宙年龄的关系最简单,两者成反比。因此,对于平直宇宙学来说,一旦测出了哈勃常数,只需取其数学倒数便直接知道宇宙年龄了。

70  年代中期以来,最受大家信赖的宇宙年龄的估计值,是尊敬的天文学家桑德奇(Allan Sandage)所测定的值。他是哈勃的学生,在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卡内基天文台工作。他曾多年观测许多星系中的超新星,用这些超新星作为测定星系距离的标准。

桑德奇取超新星作为优秀的“标准烛光”是有许多理由在平直宇宙模型中,哈勃常数与宇宙的年龄成反比的。首要的是,超新星爆发时发生的光极强,即使是远方星系中爆发的超新星,我们也常能看得见。其次,虽然对任何一个星系而言,这类爆发很少发生,但天空有很多星系,平均每个星期在空间至少有一次新的超新星出现。第三,所有叫做 Ia 型的超新星,大体上都具有相同的绝对亮度。因此,这类超新星,不论它们离我们多远,都具有可预见的光输出。在椭圆星系和较年老的旋涡星系中,都会发生 Ia 型超新星爆发。

桑德奇的超新星技术非常之简单。将测得的一颗超新星的光输出与理论预期值比较,便能计算出该超新星距离我们有多远。自然,此距离也就是超新星所在星系的距离。从许多星系的距离和速度的数据,桑德奇测定出哈勃常数约每秒每百万秒差距 50 公里(1 秒差距=3.26 光年),从而宇宙年龄在 150~200 亿岁之间。

自从桑德奇得出上述结论以来,多年来,天文学家对这个宇宙年龄值感到较满意。因为这些年龄值足够地大,对宇宙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各类事件都能涵盖,没有矛盾。例如,它比银河系的年龄要大得多,后者估计为90~120 亿岁。

但近年来,由于一年轻科学工作者的挑战,桑德奇测定的哈勃常数值受到了怀疑。以弗里德曼女士为首的一个 15 人天文小组发展了一个估计哈勃常数的新方法。他们测得的哈勃常数之值比桑德奇的值要大得多,从而

所得宇宙年龄之值要小得多。

弗里德曼的技术——包含发现一个叫做 M100 的远方星系中的造父变星——极大地有赖于 HST 的敏锐的视力。在 HST 发射以前,天文学家经常用造父变星方法做为测量近邻星系,如仙女星系的距离。但人们发现,不可能用此方法让设置在高山上的望远镜去记录较远星系中的造父变星。由于此原因,较亮的天体如超新星,被视为更受青睐的标准烛光。其次,研究人员希望用更精确的仪器来延伸造父变星技术。他们视 HST 的发射为达到此目的难得的良机。自然地,HST 特别设计了去帮助天文学家在远方星系中猎取造父变星。

1994 年,弗里德曼小组将 HST 瞄准 M100 星系并观察其中的 4 万多个恒星达数月之久。从所得数据中,他们精确地选中了 20 颗星为造父变星。一旦发现了这些造父变星,并把它们的光变周期和绝对亮度记录下来,这些信息立即便可用于估计星系的距离。小组所得 M100 的距离为 5600 万± 600 万光年。

天文学家们相信,M100 位于室女座星系团的一群旋涡星系之中。已知室女团的退行速度多年,由于弗里德曼小组的工作,其距离也知道了。人们会认为这两个数值可直接用来求哈勃常数了。其实不然,因为室女团靠银河系所在的本星系群较近,两组星系之间有较强的引力吸引,故哈勃定律——星系退行速度与其距离成正比——不能完全适用于室女团。因此,以室女团的距离除以其退行速度所得哈勃常数值,将是不准确的。

为了求哈勃常数,弗里德曼小组需要应用一个更为精确的逼近——用他们 M100 的结果去获得更远的后发座星系团的距离。后发团离地球足够地远,其运动贴切地服从哈勃定律。弗里德曼及其合作者们认为,有关后发团的信息将能获得一个理想的准确哈勃常数。

在他们应用的方法中,首先假定所得 M100 之距离,与室女团中其近邻的旋涡星系的平均距离一样。其次,他们注视到后发团中一组相似的旋涡星系。假定这两组旋涡星系有相同的本身亮度,然后比较后发团的这组旋涡星系比室女团的一组旋涡星系暗多少。从这个比较,测定出后发团比室女团远 5.5 倍。这就是说,后发团距地球稍远于 3 亿光年。最后,他们将已知后发团的退行速度被其距离来除,得到的一个哈勃常数之值为每秒每百万秒差距 80 公里。由于对 M100 在室女团中位置测定的不确定性,他们估计所测出的哈勃常数值的误差在 20%左右。

弗里德曼小组测定的哈勃常数值比桑德奇的高得多,因而所得宇宙年龄要小得多。如果弗里德曼小组的结果是准确的,则宇宙只有 80~120 亿岁。但我们也注意到,在弗里德曼小组的计算中,既有因不确定性而发生的较大范围的哈勃常数之值,也没有考虑宇宙是开放的、平直的或闭合的问题。对大多数科学家来说,这一宇宙年龄的估计值显得荒唐。宇宙中一些最老的老年星的年龄被认为至少有 140 亿岁,显然,宇宙中的恒星不应

比它们所在空间的年龄还要老,就像人们不可能比他(她)的母亲还要老一样。

今天,宇宙学中最迫切的事是要解决年龄问题。为了说明估计的宇宙年龄与其组分年龄之间的矛盾,一些理论工作者在试图修改标准宇宙模型。有人建议恢复宇宙常数项,少数人主张完全抛弃大爆炸模型(或广义相对论)。另一些人认为弗里德曼和她的支持者提出的对宇宙年龄的估计不准确——太低,应不予考虑。确实,这是一个尚未定案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宇宙年龄窘境,最终需要详细了解大尺度空间内天体分布的情

况。为此,天文学家在忙于绘制出宇宙的一部分,试图理解其组织和历史。

正如我们的祖先在羊皮纸上记录地球错综复杂的地形一样,当代的“制图

家们”正在用天文仪器去显示出宇宙的肖像,这个宇宙在结构和多样性方

面也是很丰富多彩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