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绿颊锥尾鹦鹉怕冷吗推荐20篇

浏览

4402

文章

1000

篇1:白腹凯克鹦鹉的养护要点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白腹凯克鹦鹉

笼养的白腹凯克偶尔会发出尖锐刺耳的叫声,但不会太吵杂,野生鸟不多,个性相当活泼与好奇,啃咬力强,须提供新鲜树枝或玩具等东西供牠们啃咬,只能与同类饲养在一起;如欲细分白腹凯克的亚种可分为3种 ─ 白腹凯克(Pionites l. leucogaster,数量比较稀少,价位高)、黄腿凯克(Pionites l. xanthomeria)还有黄尾凯克(Pionites l. xanthurus,数量更稀少,价位更高);适应环境后大多很强健,外表非常的可爱与讨人喜欢,喜爱沐浴。繁殖季外常成对或小群群集活动,在当地属于常见的鸟类。

白腹凯克鹦鹉为群居性,通常成对或聚集10只左右在树上觅食,有时会聚集至30只以上。嘈杂,是很容易观察到的鸟类。经常能听到从森林的一个部分移动到另一处,翅膀拍击的声音很响,它们通常停留在在树梢的顶部,稍有动静就会不时的尖叫。以食种子为主,也吃蔬果、坚果等各类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吸蜜鹦鹉繁殖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吸蜜鹦鹉体长约30厘米,寿命约20年,体重约130克。市场上常见品种:彩虹吸蜜、鹿鼎客吸蜜鹦鹉、红色吸蜜鹦鹉又名红菱(伶)吸蜜鹦、青海吸蜜、黄兜吸蜜鹦鹉、喋喋吸蜜鹦鹉、黑帽吸蜜鹦鹉等,那么吸蜜鹦鹉繁殖需注意什么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吸蜜鹦鹉因气候、环境、鸟种的关系,非常适合小型养殖户饲养,但繁殖仍应切记以下几点:

一、选择

1、野生吸蜜鹦鹉依国内外资料和经验显示,中小型吸蜜(红伶、青海......等)约需4~5年才有微薄的繁殖机会,大型吸蜜(黑头乙女、黄兜、红猩猩......等)则约须6~7年始有微薄的繁殖机会,且购入时因易适应不良、紧张压迫、无法确定性别、死亡率高等问题,即使完成配对想达成繁殖目的也旷日费时,实属不易,若野生吸蜜开始繁殖,繁殖数量与品质皆相当不稳定,无法与人工繁殖吸蜜的多产繁殖能力比较,要购买时须多方考量。

2、人工繁殖吸蜜鹦鹉择优良鸟商购入人工繁殖鸟种是成功繁殖的先决条件,配合良好的饲养管理,少许时日便有繁殖的可能,且饲养不易损失,适应力强,繁殖数量和品质稳定,是初养者较好的选择。

二、饲养

在饮食方面以进口吸蜜鸟专用粉料、麻籽或向日葵籽为主食,配合新鲜蔬菜水果,亦可将新鲜蔬果打成果浆喂食效果更佳,(切忌随意使用偏方或其他速效品),管理方面须定期清洗、消毒鸟舍,并做好除虫和疾病的预防。

三、繁殖

首先配对时必须先确定是否成对(可采DNA检验),以避免争斗打架,待配对完成后应尽量减少无谓的打扰,除日常必要的喂食、清理与观察外,尽可能不要改变鸟舍与鸟笼的环境,只要耐心等待,用心饲养管理,应就会有不错的收获。

吸蜜鹦鹉除少数几种品种能产下2~4颗蛋外,一般皆以2个蛋为主,若顺利孵出幼鸟除让母鸟喂食外,亦可于二周左右取出幼鸟加以人工饲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牡丹鹦鹉易患疾病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饲养鹦鹉不仅可以解闷还能让你越来越懂得如何照顾小生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陶怡情操。当然在饲养鹦鹉期间肯定会碰到一些常见疾病。那么,牡丹鹦鹉易患疾病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牡丹鹦鹉易患疾病如下:

1、消化器官疾病。这也是鸟儿冬季的常见病。症状是下腹部沾有粪便,病情加重时,鸟儿羽毛竖起,全身缩成一团,不久会倒下死亡,白文鸟、灰文鸟出现此症状后,发展迅速,须及早采取措施;五彩文鸟发现此症以后医治困难。因此这种病贵在预防,增加鸟儿的抵抗能力。平时可以加喂蜂王浆,每天2滴,食料中放些抗生素,不要仅仅喂素小米或素大米,还应喂些蛋米。冬季喂的油菜、白菜不可缺少,这样可以满足鸟儿对维生素的需求。

2、寄生虫病。冬季鸟儿最容易长吸血虫及羽虱。鸣禽类有了吸血虫就会停止产卵、孵卵,坐立不安,急躁不进巢;有羽虱,鸟儿则消瘦、呆滞、不爱吃食。所以一定要注意冬季卫生,水缸要及时清洗、及时换水,食缸也要注意清洁。鸟儿得了羽虱病要及时清除,翅上放除虫菊即可,做好器具消毒。四是产卵难症。母鸟产卵困难会羽毛竖起,身体缩成一团,不爱吃喝。

3、呼吸器官疾病。最常见的是感冒。其症状是打喷嚏、流鼻水、呼吸急促,见到这种情况应将病鸟隔离,单独饲养,并把鸟放置在温暖无风处,夜间温度最好也在20℃左右,在饮食中放点抗生素或磺胺嘧啶粉末,饮用水中滴葡萄酒或果酒2-5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鹦鹉学舌的奥秘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鹦鹉是少数能模仿声音的特殊鸟类之一。科学家们一直试图找出为什么鹦鹉更擅长模仿声音。除了这些鸟在大脑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没有更好更有用的信息。

杜克大学的一个国际联合研究小组发现,鹦鹉大脑的独特结构可能导致这种美丽的鸟拥有独特而高超的语言模仿技能。鹦鹉的大脑中有许多巢状结构。语言学习的许多核心领域都被一层“外壳”所包围。这些“壳”区的神经元影响语言学习和其他运动功能。这项研究不同于以前的观点,即这个“壳”区可能与语言学习无关。

他们仔细比较了八只鹦鹉的大脑区域,并试图找到可能影响语言学习的特殊标记基因。通过神经元通路的消失和基因表达模式的分析,这项新的研究发现,与其他鸣禽的大脑不同,鹦鹉的大脑不仅有控制声音模仿的核心区域,还有“壳”区域(覆盖这些核心区域),这些区域也会影响语言学习。即使是最古老的新西兰食肉鹦鹉也有相似的“壳”和核心区域,尽管在这个种群中鹦鹉大脑的“壳”和核心区域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这意味着早在2900万年前,“外壳”区域的神经元群就开始出现了。

在人类和其他能够模仿语言的动物中,有许多与语言学习相关的核心领域。科学家推测,这些动物模仿技能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大脑功能路径的冗余和重复。然而,尚不清楚为什么大脑进化的“复制”和“粘贴”会导致语言模仿能力的出现。因为在鹦鹉中,语言学习的核心区域被一个“壳”区域所包围。对大多数鸟类来说,语言学习的核心区域是分开的,这些区域也会影响它们的身体运动。一些鹦鹉能随着音乐跳舞,这也可能与它们语言学习核心的“壳”区有关。

因此,对这些“壳”领域的深入研究尤为重要和有趣。这些研究对人类语言学习能力的研究也具有参考意义。研究结果是一个更大的国际合作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名为“10K鸟类”,旨在未来五年内对10,000种鸟类的整个基因组进行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绿颊锥尾鹦鹉的品种简介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绿颊锥尾鹦鹉

绿颊锥尾鹦鹉Green-cheeked Conure)别名绿颊太阳鹦哥,是典型的攀禽,鸟体羽毛的颜色比较丰富,这种鹦鹉主要分布在玻利维亚东部的高地。绿颊锥尾鹦鹉属晚成雏。栖息于各种树木林立的区域、沼泽、充满小树的森林、生长次要植被的区域以及2900米高云雾弥漫的林区。食物为种子、浆果、水果、坚果、昆虫以及其幼虫等。分布于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中文学名: 绿颊锥尾鹦鹉中文别名: 绿颊太阳鹦哥英文名: Green-cheeked Conure二名法: Pyrrhura molinae界: 动物界门: 脊索动物门纲: 鸟纲目: 鹦形目科: 鹦鹉科族: 锥尾鹦鹉族亚种: 5种分布: 玻利维亚东部的高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亚历山大鹦鹉的简介 亚历山大鹦鹉的产地

全文共 1065 字

+ 加入清单

亚历山大鹦鹉的简介亚历山大鹦鹉的产地

亚历山大鹦鹉的简介

亚历山大鹦鹉(学名:Psittaculaeupatria)是亚洲最大的长尾鹦鹉,共有5种亚种,身长依照不同亚种为56~62厘米,体重198~258克。分布地区十分广阔,横跨数个国家,野生鸟栖息于海拔900米以下各种干燥与潮湿的地方,包括森林、农作物区、红树林、椰子园等地。外表有点类似环颈鹦鹉,但是体型明显大的多,且翅膀上有明显红斑,有不错的学话能力,天性温和,人工饲养可训练学会一些技巧,出现许多颜色的变种。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捕寨、越南等国。

繁殖季节约在11-4月间;购买人工繁殖成鸟来繁殖的话,难度不高,提供坚固的巢箱,巢箱位置越高越好,且深度宜深一些,亚历山大鹦鹉是很尽职的父母,一窝雏鸟诞生后通常会受到父母完善的照顾,繁殖期间须提供亲鸟充足的食物,通常在2月时进入繁殖期,一窝产3-4枚卵,约28天后孵化,7至8星期后羽毛长成,手养的亚历山大鹦鹉幼鸟可成为很不错的宠物,它们个性温和,体型大,手养鸟安静又聪明,爱与主人玩耍,说话能力在亚洲长尾鹦鹉算是较好的。人工繁殖鸟在适应新环境及饲主上不用花太多时间,适应环境后十分强壮且生命力强韧,在鸟舍中是蛮活跃的鹦鹉,不宜与其它种类混养,啃咬力强劲,最好能提供数种玩具和新鲜树枝供其啃咬及玩耍。

亚历山大鹦鹉的产地

可能在中国,你并不太容易见到亚历山大鹦鹉,但像在泰国、越南、缅甸这样的国家,你见到亚历山大鹦鹉的几率可能就大了很多,因为亚历山大鹦鹉主要就分布在这些国家。当然,你也不是随处都能见到它们,想要发现它们的踪迹,你得了解它们喜欢待在哪些地方。

一般情况下,你不用到高海拔地区去寻找它们,因为它们生活的区域海拔都在千米之下。食物较多的地方是它们最常出没的,比如森林等。不过在有些地方,亚历山大鹦鹉是农民们的“眼中钉”,因为它们会以农作物为食,所以农民们看到它们可能就没有想要把它们当成宠物养的冲动了。

其实亚历山大鹦鹉也会出现在城市,比如人较少的郊区、树木较多的公园等地,也有人看到过它们。虽然我们很少能见到数量非常多的亚历山大鹦鹉聚集在一起,但它们通常也不会单独出现,如果你看到一只亚历山大鹦鹉,那么周围一定还有其他的亚历山大鹦鹉。

人工饲养亚历山大鹦鹉时,主人首先需要给它们准备一个较大的笼子,因为亚历山大鹦鹉体型可不小;其次,亚历山大鹦鹉的啃咬力可能超乎你的想象,所以你不能将它们跟其他种鸟儿混养;第三,为鸟儿准备新鲜的树枝不仅可以让它们尽情地啃咬,还能给它们当做玩具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鸡尾鹦鹉的品种简介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鸡尾鹦鹉

鸡尾鹦鹉(Cockatiel)在不同地区的称呼也有所不同, 像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多称玄凤鹦鹉,鸡尾鹦鹉属世界上最常见的中型鹦鹉之一。人工饲养的幼鸟十分活泼,喜爱亲近主人。鸡尾鹦鹉有许多的变种,较常见的是灰色、白色、珍珠等品种;据说鸡尾鹦鹉Cockatiel名称的由来是荷兰船员在澳洲发现它们时,以葡萄牙语称它们“cacatitho”,意思是“小型的巴丹”,因而得名,它们在全世界的总数量超过1百万只,而且数量仍继续地成长中,其族群十分稳定且安全。中文学名: 鸡尾鹦鹉中文别名: 玄凤鹦鹉 高冠鹦鹉英文名: Cockatiel二名法: Nymphicus hollandicus,Kerr, 1792界: 动物界门: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纲: 鸟纲(Aves)亚纲: 今鸟亚纲(Neornithes)目: 鹦形目(Psittaciformes)科: 鹦鹉科(Psittacidae)亚科: 凤头鹦鹉亚科(Cacatuinae)族: 鸡尾鹦鹉族属: 鸡尾鹦鹉属(Nymphicus)亚属: 无种: 鸡尾鹦鹉 N. hollandicus亚种: 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蓝喉锥尾鹦鹉产自哪里?蓝喉锥尾鹦鹉的简介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蓝喉锥尾鹦鹉产自哪里?蓝喉锥尾鹦鹉的简介

蓝喉锥尾鹦鹉的简介

蓝喉锥尾鹦鹉(学名:Pyrrhuracruentata)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鸟体羽毛为绿色,头部以及颈部为暗棕色,前额、眼睛周围以及耳羽部分为红棕色,颈部两侧为桔黄色;喉咙和胸部上方为蓝色。栖息于森林地区或森林地区的边缘地带。主要以水果、花朵、种子、浆果为食。有时候也会前往农耕区觅食谷类和水果等。通常成对活动,繁殖期聚小群,分布于巴西。

蓝喉锥尾鹦鹉体长30厘米,体重90克。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前额、头顶、头部后方以及颈部为暗棕色,每片羽毛均有黄棕色的滚边;前额、眼睛周围以及耳羽部分为红棕色,颈部两侧为桔黄色;喉咙和胸部上方为蓝色,下腹部以及背部后方为暗红色;翅膀弯曲的部份为红色,翅膀外侧的主要飞行羽为蓝色,内侧的飞行羽为橄榄色;尾巴上方为橄榄色,内侧为红棕色;眼睛外围有一圈白色的裸皮,鸟喙为黑灰色,虹膜为黄色。幼鸟的体色较深,头顶的羽毛为黑色并带有点浅红色的滚边,翅膀弯曲的地方只有一点点红色,鸟喙为浅灰色,虹膜深色。

蓝喉锥尾鹦鹉产自哪里?

蓝喉锥尾鹦鹉主要栖息于森林地区、森林地区的边缘地带、毗连的开阔乡村地区;会时常前往可可种植园中高大可以提供庇荫的树木休憩活动,偶尔也会造访当地的农耕区。

蓝喉锥尾鹦鹉在繁殖季通常会组成4到10只的小群体,如果在提供食物的树木附近会聚集更多的数量。偏好树荫浓密的高大林木,但是会避开最高的枝叶顶端;在浓密的林间活动时相当难以察觉,因为蓝喉锥尾鹦鹉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但在危险逼近的时候,会静止不动,借着掉落地面的残渣才得以发现它们;曾经有季节性迁移的习性;通常在黄昏时候比较容易被发现,因为蓝喉锥尾鹦鹉在黄昏回巢时会发出很刺耳的叫声,此时它们会栖息于光秃秃无庇护的树枝上或是顶端,中午炎热的时候则会安静下来,一边在树荫下乘凉休憩,一边彼此交互用鸟喙理毛联络感情。

主要以水果、花朵、种子、浆果为食。有时候也会前往农耕区觅食谷类和水果等。

分布于巴西东部,从巴伊亚到里约热内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非洲灰鹦鹉的饲养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鹦鹉是它们最优选的一个种类,并不是说它们的外表是多么的漂亮,最主要是它们有着非常不错的语言天赋。那么非洲灰鹦鹉饲养环境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非洲灰鹦鹉在野外是群居鸟类,因此整天把牠独自关在笼内是很残忍的事,而因为牠们拥在像人类一样的智慧,如果长期被困在笼中的话,会发展出行为问题,甚至会精神失常!灰鹦鹉非常适合跟其他鹦鹉一同饲养,或是整天都有人在活动的家庭,这样它们可以融入成为群体中的一名成员。

跟其他鹦鹉一样,非洲灰鹦鹉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而咬人。例如你可能不是牠们选中的主人、或者是,如果你怕牠会咬你,那麽便会愿望成真。鹦鹉能感受到谁怕牠们,并会尽力成全你的期望或恐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彼斯奎氏鹦鹉的简介 彼斯奎氏鹦鹉的产地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彼斯奎氏鹦鹉的简介彼斯奎氏鹦鹉的产地

彼斯奎氏鹦鹉的简介

彼斯奎氏鹦鹉,拉丁文名称:Psittrichasfulgidus,英文名称:PesquetsParrot。彼斯奎氏鹦鹉是新几内亚岛上一种独立种类的珍稀鸟类,脸部没有羽毛、鹰喙状的喙部等特征状似兀鹰,外表与一般的鹦鹉较不相像,黑色与鲜亮的红色毛羽相当美丽,笼养的数量非常非常地少,然而野外数量也日益危急,饮食习惯与营养需求特殊,不易繁殖与饲养,走私鸟经常容易死亡,并无亚种记载,但是研究发现有些族群的体型差异甚大,成熟的派斯奎特氏鹦鹉可由外表区分性别,公鸟在脸上耳部附近有一块红色的斑点,母鸟则无。

派斯奎特氏鹦鹉体长46厘米,体重600~800克。脸部没有羽毛、鹰喙状的喙部等特征状似兀鹰或秃鹫,外表与一般的鹦鹉很不相像,黑色与鲜亮的红色毛羽相当美丽,有些族群的体型差异甚大,该鹦鹉不会与其他任何物种的鹦鹉混淆,体羽仅有黑色和红色的颜色,有裸露的面部皮肤和长喙,方尾加强了其特殊的形体轮廓。

在成年雄鸟的脸上耳部附近有一块红色的斑点,胸部和上腹部的羽毛棕色,有浅灰色边框,这些地方呈现出鳞片状外观;底部的其他的地方的和翅膀的一部分覆羽鲜红色;顶帽、颈部和背部黑色,臀部和尾巴形成明显的对比,是暗红色。一、二级飞羽和外侧覆羽深红色。尾巴相对较短,为黑色。鸟喙黑色,虹膜酱色,腿灰色。

彼斯奎氏鹦鹉的产地

彼斯奎氏鹦鹉偶尔在平原活动,大部分的时间都仅限于丘陵地区、森林、山区和有大树的次森林区。这些鹦鹉主要栖息在海拔600至1200米的高度,但偶尔也会出现在海拔2000米与50米高的地区。分布密度很不均匀,在同一区域也会出现相当大的差异。这些是因为森林局部非常稀疏,使该物种的分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一些偏远的地方,仍然有传统的狩猎来猎取该物种的羽毛,用于仪式上的装饰。

分布于新几内亚岛上的山区,包括印尼的艾利安爪哇与巴布亚新几内亚。

彼斯奎氏鹦鹉人工繁殖成果相当罕见,也相当困难,无法提供幼鸟合适的饲料是主因,因为派斯奎特氏鹦鹉幼鸟所需的蛋白质较一般的鹦鹉低。繁殖需要大的笼舍,提供天然中空树干作巢较易激起它们繁殖的欲望,需成对分开饲养,一窝产下2枚卵,孵化期约28-31天,3-4个月大羽毛长成;也许是幼鸟食物的关系,幼鸟常常在一个月大时会无征兆的死亡,并不容易照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葵花凤头鹦鹉形态特征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葵花凤头鹦鹉

小葵花凤头鹦鹉拥有能让人一眼辨认出的独特外表,它们的身体主要是白色,头顶通常竖立着黄色的头冠。如果你惹恼了它们,它们的头冠会展开呈扇状以示警告。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小葵花凤头鹦鹉的头冠都是黄色,在有些地方,小葵花凤头鹦鹉的头冠是橘黄色的,在另外一些地方,它们的头冠则干脆为白色。此外,它们的身体也并不是纯白色,喉部、脸颊等部位的羽毛也会呈现淡黄色。

虽然名字中有个“小”字,但它们却属于中型鹦鹉,一般情况下,它们的体长可达35cm左右。如果想要饲养这样一种鸟,主人必须准备一个大一点的鸟笼。

小葵花凤头鹦鹉详细形态特征描述

体长:35cm左右。

头部:有头冠,头冠通常呈黄色,也可见橘黄色或白色等。头冠展开时呈扇状。

眼睛:眼睛周围皮肤裸露,皮肤颜色有两种——蓝色和白色。

脸颊:羽毛为浅黄色。

喉部:羽毛为浅黄色。

喙:灰色。

身体:羽毛白色为主。羽粉多。

脚:灰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蓝喉金刚鹦鹉的生活环境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蓝喉金刚鹦鹉

蓝喉金刚鹦鹉与其它鹦鹉相比它们比较安静,它们不会随意尖叫的,很适合当宠物鸟饲养。鸟类都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洗澡,因此定期的为它们提供水浴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在饲养蓝喉金刚鹦鹉时在生活环境上应注意哪些问题呢?1.保持干燥通风。因蓝喉金刚鹦鹉活动时会产生羽屑,所以鸟笼不要挂在卧室内。2.做好防寒防暑工作。对蓝喉金刚鹦鹉最合适的温度是20℃—24℃,温度太高太低都将对蓝喉金刚鹦鹉带来不利的影响。炎热的夏季要防暑降温,以防中暑。不让阳光直接照射,其他季节适当照射阳光。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冷风直吹,但不要将鸟笼置于暖气上方或煤炉旁。3.注意锻炼鸟的胆量。对蓝喉金刚鹦鹉不要娇惯,让它常接触生人和噪音,否则一旦有生人或噪音出现会造成鸟儿受惊。繁殖期会造成弃巢、弃卵和不育雏的现象。4.防止蚊子、苍蝇。蚊子叮咬鸟爪,引起发炎,致使鸟爪脱落。苍蝇叮食饲料,引起饲料腐败。预防方法是鸟房加装纱门纱窗。5.防止猫、狗、老鼠、黄鼠狼、蛇等动物进入饲养场所伤害蓝喉金刚鹦鹉。不要将鸟笼置于户外无人照管,以防止灰喜鹊、鹰、隼等捕食蓝喉金刚鹦鹉。6.繁殖期不要换笼或改变繁殖笼的摆放方向和位置。雏鸟出壳10天内不要打扫鸟笼。7.时常保持鸟笼及餐具的清洁和卫生,防止羽蚤、螨虫的滋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太阳鹦鹉多少钱一只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鹦鹉羽毛色彩艳丽,长相十分讨喜。喜欢和人一起玩耍,开口率比别的品种鹦鹉低一点。但是个性很好,性格温顺十分亲人,比较活泼好奇心重很调皮。那么,小太阳鹦鹉多少钱一只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小太阳鹦鹉多少钱一只?

小太阳鹦鹉的价格需要根据品种而定,一般情况下普通的小太阳鹦鹉在200至300元左右一只,但如果质量较好,需要1000至2000元左右一只。

小太阳鹦鹉根据具体品相来说一般两三百的也有,一两千的也有。所以在购买的时候要多加咨询,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自己需要的品种。

选择小太阳鹦鹉时,需要仔细观察小太阳鹦鹉的眼睛是否有神,如果可以,你可以故意的挑逗下鹦鹉,以便于观察鹦鹉的动作是否敏捷,翅膀和脚是否有残疾,身体是否健康。成年鹦鹉指甲长而弯,脚上鳞片顺滑有光泽,体型细长但不肥胖,羽毛光泽明亮,色彩鲜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彩绘锥尾鹦鹉的饲养方法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彩绘锥尾鹦鹉饲养方法

彩绘锥尾鹦鹉的饲养方法

饲养彩绘锥尾鹦鹉这种小型锥尾鹦鹉的时候需要注意饲养环境的干净问题,要知道,环境的不洁容易引起彩绘锥尾鹦鹉的疾病,我们也要根据彩绘锥尾鹦鹉的习性来为他们打造合适的生活环境。

彩绘锥尾鹦鹉主要栖息于森林、森林的边缘地带、和连接开阔乡村的地区;通常在600米左右的高度活动;在秘鲁和哥伦比亚他们的活动区域高度为1200米,其中的亚种潘塔臣可锥尾鹦鹉活动范围更可以高达2000米的山区。离哥伦比亚和巴拿马比较远的彩绘锥尾鹦鹉种类比较常见,在许多地区都可以发现他们的踪迹。

保持彩绘锥尾鹦鹉的环境卫生

1、日光浴杀病菌

日光浴能吸收热能,使鸟体温度增高,加速血液循环,增进食欲。而且阳光能刺激脑垂体,增强性激素和甲状腺素的分泌,促进鸟类的生长发育,并且还有杀菌消毒的功能。夏季最好上午将鸟笼挂于阴处,用反射光进行日浴,冬季则全日可以进行日浴。

2、清水自由洗浴

水浴时可将鸟笼放在盛有清水的盆中,让鸟自由洗裕入笼时间不长,不会主动洗浴的鸟,可用清水从笼顶淋在鸟体上,使其逐渐适应笼内洗裕夏季应每天一次,冬季则可3天左右一次。

3、洗完澡不吹风

下雨天或阴天感觉要下雨,不要帮鹦鹉洗澡,洗完澡千万不要吹风。建议帮鸟儿洗完澡後,不要立刻把鸟儿通风处,以使鸟儿感冒。

1、蛋白质助生命

蛋白质可以产生氨基酸来维持生命成长。许多的蛋白质来源的营养价值都很低,主要是氨基酸完全不均衡的关系。不完全的蛋白质来源可以跟完全的蛋白质来源一起供应。主要来源有脱脂纯乳酪、适量的脱脂或低脂起司、豆腐、鸡蛋、白鱼、火鸡肉或低脂肪肉类、水煮鲔鱼等等。

2、维生素A重要

大量含有维生素A的蔬菜,是彩绘锥尾鹦鹉饮食中最重要的食物。维生素A有助於皮肤、羽毛、视力以及保持黏膜帮助身体抵抗传染玻蔬菜或水果越新鲜、深色,则胡萝卜素的含量越高。当新陈代谢时,利用消化系统将葫萝卜素转换成维生素A。蔬菜可以生的喂食。

3、面粉带壳谷粒

谷类面包或吐司、低糖或无糖的麦片、全麦面团、糙米、低脂肪的格兰诺拉燕麦卷、小麦胚芽、菰米、燕麦、苋菜以及无盐的马铃薯片、椒盐脆饼、薄脆饼干。

4、碳水化合需求

水果、面团、谷类、面包、玉米、豆类、马铃薯、豌豆、乳制品、坚果、种子。最後三项可以提供彩绘锥尾鹦鹉的脂肪需求。不要给它牛油果、朱古力、含酒精、咖啡因、高糖、高脂肪和高盐份的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亚历山大鹦鹉品种简介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亚历山大鹦鹉

亚历山大鹦鹉不是宠物市场中比较常见的鸟类,但它们的粉丝却不少。人们喜欢它们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是它们拥有美丽的羽毛;其二是它们能学会说话;其三则是它们有个好脾气。虽然亚历山大鹦鹉在亚洲的很多国家都有分布,但它们的数量却在逐渐减少,人为的捕猎导致它们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于亚历山大鹦鹉,你可能还不知道,它们是亚洲最大的长尾鹦鹉,它们的体长可超过60cm,如果想要饲养它们,那么你可能要准备一个较大的笼子。

与野生的亚历山大鹦鹉相比,人工繁殖鸟儿来到新主人的家中会更快地适应,并且它们也更容易繁殖下一代。

中文学名:亚历山大鹦鹉

二名法:Psittacula eupatri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鹦形目

科:鹦鹉科

族:环颈鹦鹉族

种:亚历山大鹦鹉

亚种:5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黑头凯克鹦鹉形态特征概述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黑头凯克鹦鹉

从外形上来看,雌雄黑头凯克鹦鹉很相似,因此以外形来区分它们的性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黑头凯克鹦鹉最容易被人记住的一个特征就是它们的黑色头部,除了这个特征外,黑头凯克鹦鹉也有一些与其他鸟儿不同的外形特点,比如它们的脸颊、颈部等为橙黄色,翅膀和大腿则呈现为绿色,胸腹部为白色等。

黑头凯克鹦鹉有两个亚种,不同的亚种,其形态有所不同,比如黑头凯克鹦鹉安第斯山亚种腿部就不是上面所述的绿色,而是为黄色。此外,安第斯山亚种中的一些个体的胸腹部不呈白色,而呈浅黄色。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繁殖的黑头凯克鹦鹉与野生的黑头凯克鹦鹉也有形态差异——人工繁殖的鸟儿羽毛状态较好,这些鸟儿不太会像野生鸟儿一样出现腹部白色会混有其他一些颜色的情况;同时,人工繁殖的鸟儿体型也较野生鸟更大。

黑头凯克鹦鹉形态特征描述

体长:23cm。

体重:150g左右。

头部:黑色。

两颊:橙黄色。

颈部:橙黄色。

翅膀:绿色。

胸部:白色。

腹部:白色。

其他:黑头凯克鹦鹉为攀禽,观察它们的脚趾你会发现,它们两趾向前、两趾向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虎皮鹦鹉的饲养问题

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虎皮鹦鹉(详情介绍)

虎皮鹦鹉是鹦鹉中体型偏小的一科,而且因为该品种的体质较为强健,所以饲养该鹦鹉的人也占着大多数。尽管相对来说虎皮鹦鹉容易饲养,可错误的饲养方法还是无法培养出健康的鹦鹉,因此对于一些饲养上的细节,我们还是要多加注意,以免阴沟里翻船,在一些小问题上出错。

一、食物

众所周知,虎皮鹦鹉的主要食物一般都是喂小米的。关于是喂带壳的还是去壳的,最好还是去壳。去壳的小米可能会导致一部分的营养流失。不过,这些营养可以从其它的一些地方补回。而且,喂去壳的小米对主人和虎皮都方便,省时省力,完全是利大于弊!

对于要繁殖的虎皮来讲,只是喂以小米,我觉得是不够的。这会使得,老鸟可能不堪育雏的艰辛,寿命缩短,甚至奇异夭折。对雏鸟而言,也可能导致它们发育缓慢/不良,成活率低。

所以除小米外,应还要增加:

1.墨鱼骨一根,用铁丝吊起。既可以使得鸟可以啃食补充钙质,也能充当雄鸟在孵化期的玩具。雄性好的公鸟体力充沛,非常活跃。当雌鸟孵卵时,他很有可能在孵卵期和幼鸟刚破壳时期频繁进出孵化箱,肆意践踏卵和幼雏,导致不良后果。让公鸟一直有事可做是重要的。

2.绿叶菜和水果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也可以提高亲鸟呕性。但是要注意水果蔬菜上不要留有农药。

3.大米。一开始,虎皮一般都不喜欢吃大米。给点时间,让鸟慢慢适应,吃大米,是为了给虎皮(特别是小鸟)补充碳水化合物以及一定的植物脂肪质。从小吃大米的虎皮明显个子较大,体力好,发育的快。

4.沙土或碎砖粒(注意要消毒)。另用瓶子挂起,用以补充鸟儿的矿物质摄取。

二、巢箱

虎皮的巢箱,一般选用就一层的。讲究通风透气,但尽量不要见光。通风透气度要根据地方的气候(温度,湿度),季节而定。

虎皮巢箱的材料选用,我也是有所考虑的。

底板:要有一定的厚度(约三cm厚以上,但也别太厚,使得巢箱很笨重),木料一般用松木,容易得到,有自然清香,基本耐用度一年以上,而且不太加重巢箱的整体重量。

重点:巢箱底板上凿一个蛋坑。衔接宽度的木板,一般稍厚一些就可以了,可以订上钉子,承重,那就是它们的任务了。前后的门面板,一般的复合板就可以了。薄一些便于打洞。上顶盖,铁皮做的盖子。巢箱尽量挂笼外,以便于观察,清理。巢箱内应铺垫锯木屑,以保持巢箱的清爽整洁。每窝小鸟出窝,对巢箱应消毒清理。建议,用沸盐水(或适量高锰酸钾水)对巢箱清晰消毒,再清水洗净,置烈日下暴晒消毒。暴晒法也适用于对木屑的处理。

对于鹦鹉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它们的饮食与居住环境问题,如果这两样不出现差错的话,那么一般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平时尽量减少一些无谓的进食,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印度鹦鹉吃罂粟成瘾 农民不堪重负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印度中央邦的罂粟果实已经成熟。然而,当地农民鹦鹉群不断的攻击感到困扰。

根据ZEE电视新闻频道的相关视频图像,鹦鹉来了,停在罂粟果实上,用嘴干净地戳进壳里,或者直接咬掉下面的茎,然后飞走。

据报道,一些“聪明”的鹦鹉甚至会用它们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并故意“隐藏”在农民周围,直到它们刺破罂粟荚露出乳胶(乳胶中含有麻醉性生物碱,包括吗啡和可待因等)。),然后无声无息地潜过去。

据《每日邮报》报道,中央邦曼陀罗的专家R.S .春达瓦特说,事实上,罂粟籽中的麻醉成分对鹦鹉和人类的影响是一样的。一旦鹦鹉体验到这种感觉,它们很快就会上瘾。

照片来自印度媒体ANI

罂粟种植者南基肖尔在接受亚洲新闻社采访时说,“一朵罂粟花可以生产大约20-25克鸦片,但是一大群鹦鹉每天飞30-40次来吃这些植物,有些甚至带着罂粟果实飞走。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产出。”

美国希望之声报道说,在印度种植鸦片并不容易,因为它是一种特殊的药材,农民必须获得政府的特别许可才能合法种植罂粟。

然而,由于当地刚刚经历了不均匀天气条件的影响,这无异于增加了农民被鹦鹉袭击的痛苦。

南基肖尔透露,农民已经与当地官员沟通过多次,希望政府能安装扬声器,并播放一些噪音赶走鹦鹉,但政府一直无动于衷。因此,他们只能整夜呆在罂粟地里,不停地发出一些声音,希望能有所作为。“我们有时放鞭炮,但似乎没多大区别。”

印度《每日新闻与分析》(DNA)称,这不是农民第一次遭到鹦鹉袭击,去年,鹦鹉集体袭击了拉贾斯坦邦的一片罂粟田。

根据美国之音此前的报道,当地农民长期以来一直被农作物价格下跌、柴油和化肥价格上涨所困扰,因此多次与相关部门发生激烈冲突。去年(2018年)12月,中央邦新领导层上台,承诺向当地农民提供债务减免,以弥补农作物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

2017年,印度许多地方也采取了类似的债务减免政策。英国《金融时报》曾报道称,在印度,农民债务豁免有着悠久而有争议的历史。2008年,由印度前国大党领导的政府免除了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1.8%的农业贷款。但这项措施被农业经济学家批评为民粹主义措施。这些经济学家指出,这些措施未能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也未能持续提高农业生产率或农民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亚历山大鹦鹉的饲养要点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亚历山大鹦鹉

亚历山大鹦鹉是亚洲中最大型的长尾鹦鹉,他们的个性温和乖巧,那么这种大型鸟类该如何饲养呢?一、适应力非常强人工繁殖鸟在适应新环境及饲主上不用花太多时间,适应环境後十分强壮且生命力强韧,在鸟舍中是蛮活跃的鹦鹉,这类亚洲长尾鹦鹉如能提供宽敞的飞行鸟舍是更理想的。二、不建议其混养不宜与其它种类鹦鹉混养,亚历山大鹦鹉活动力十分高。啃咬力强劲,最好能提供数种玩具和新鲜树枝供其啃咬及玩耍。三、卫生清洁重要维持清洁卫生对鸟儿的健康甚为重要,所以要经常要帮它洗澡,另外定期要替它们灭虫。四、食物多不挑食亚历山大鹦鹉并不挑食,种子、硬壳果、小麦、稻谷、花生和市面上有售的合成粮等均可作为主粮。另外日常给予一些青菜、苹果、木瓜、蕃茄等蔬果作为副食。对其健康亦甚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牡丹鹦鹉繁殖期的饲料建议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牡丹鹦鹉

牡丹鹦鹉在孵化过程中,雄鸟守在巢外看护并饲喂雌鸟,而雌鸟除取食、饮水和排粪时出窝外,其余全部时间始终坚持孵化。雏鸟出壳後由亲鸟饲喂,35-40天方能离巢,50天左右才可独立生活,6个半月达到性成熟。公园或动物园内大量饲养,可用虎皮鹦鹉混合粒料为主要饲料,同时饲予足量的青菜及水果,即可顺利达到繁殖。育雏期间加饲熟玉米粉70%,熟鸡蛋28%,骨粉2%的混合湿粉料。有利雏鸟正常成长。多种野生青草及蒲公英等,均为牡丹鹦鹉的理想青绿饲料。牡丹鹦鹉经过7个月左右的饲养,都可以进行配对上窝进行繁殖了。牡丹鹦鹉一年中除炎热的夏季外,其它季节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鸟每窝产蛋6-8枚,孵化期约19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