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锅贴有几种做法【最新20篇】

南京有一种传统小吃牛肉锅贴,外脆里嫩,尤其是锅贴里面的牛肉馅,味道极美,不愧是这道小吃的“灵魂”,下面小编就教你们怎么调制这种牛肉馅料。

浏览

7269

文章

30

篇1:锅贴鸡片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锅贴鸡片

原料:鸡胸脯肉250克,猪肥膘肉200克,冬笋200克,熟火腿70克,元白菜200克,鸡蛋1个。香油20克,蕃茄酱30克,醋10克,白糖20克,椒盐25克,湿淀粉30克。

作法:

1、把冬笋和生鸡胸脯肉切成宽2.5厘米、长4厘米的薄片。肥膘肉同样大小的片,在片上扎一些小眼。葱、姜均切片。火腿肉切细末。元白菜洗净后切细丝。

2、用蛋清和湿淀粉调成稀糊。再把葱、姜、料酒,味道、盐合在一起,将鸡片腌一下入味。用净布揩去肥膘肉上的油脂,继而将蛋糊抹在肥膘肉上,放上一片冬笋,再撒上火腿末。此时,把掩鸡片用的葱、姜挑去,把蛋糊与鸡片拌均匀后,放在笋片上。

3、烧锅注油,将鸡肉、肥膘肉面朝下一片一片地放入热油锅底,加火煎至底部发黄、鸡肉已熟的程度,即可取出,盛盘放在一端。元白菜丝用蕃茄酱、糖、味精和醋拌好、放在盘的另端、两侧各放些椒盐,即成。

特点:

鲜香嫩脆,形态美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锅贴和煎饺的区别 怎么煎饺子才香

全文共 1017 字

+ 加入清单

锅贴饺子都是大家喜欢吃的一种小吃,两者吃起来非常的相似,其实锅贴和饺子在形状上和馅料上确实非常相似,但是在制作的过程还是有区别的,例如饺子是可以水煮再煎的,而锅贴的制作过程中是不能水煮的哦。

锅贴和煎饺的区别

还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搞不懂锅贴和煎饺有什么不一样,认为它们是就是一样的,因为锅贴和煎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比如它们的形状和馅料,但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在制作方法上有着本质区别。煎饺是需要煮的,而锅贴只能煎,千万不能用水煮,过程中需要不停地晃动锅子,还需要洒水。

怎么煎饺子才香

除了外皮和内陷,做煎饺的时候,火候也是很重要的。火太大了,煎饺就糊了,一锅好饺子就砸在手里了。火候不够的时候,饺子皮就软绵绵的,没嚼劲儿,肉馅儿也不香。因此,在做这道煎饺的时候,建议用平底锅(平底锅受热均匀,最适合用来煎食物),加少许的植物油,油热后调成中火,把饺子的一面放在平底锅上慢慢煎,一面煎至金黄色之后,再翻一面继续煎,如果特别追求刺激性口味的朋友,也可以在煎饺出锅之前,在饺子的表面撒上一层孜然粉,这样的煎饺才够味儿。

冰花煎饺怎么做

1、平底锅里倒入适量的油,把饺子摆在锅里,(饺子是我前几天晚上包的韭菜猪肉饺子,冷冻过的。你们要是可以用新鲜饺子,也可以用速冻饺子)。

2、然后倒上少量的水,开中火盖上盖子,先把饺子焖一下。

3、趁这个空档,我们来调制作冰花的淀粉水,淀粉和水按照1:12的比例混合,搅均匀

4、等到锅里的水分差不多耗干了,饺子也半熟了,就把淀粉水倒进去,水量刚刚没过饺子底就行。

5、淀粉水下锅很快就会冒泡,这时就盖上盖子,转小火焖个5分钟,让饺子完全焖透。

6、5分钟后打开盖子,饺子这时候已经熟了,淀粉水的水分耗尽,冰花显露出来。

7、轻轻晃动一下锅子,煎饺连着冰花能在锅子里滑动,这时候就可以准备出锅了。

8、为了保持冰花的完整性,一定不要拿铲子像铲菜那样把煎饺扒拉出来。准备好盘子,直接把盘子扣在煎饺上,然后一手托着盘子,一手端起平底锅翻转一下,整张冰花连着煎饺就扣在盘子里了

最好凉油下锅

在下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凉油”来煎,不可以等油热再下饺子,因为凉油可以防止饺子粘锅,用热油就很不好把控了,饺子就容易粘锅,然后就不可避免的煎糊了!接着下饺子的时候注意不要让饺子隔的太近,相互之间留一点空隙,等饺子煎到稍微变了色之后,我们就可以加入适量的水进去了,盖上锅盖,改用温火开始煮,大概五分钟就可以了,这里的火候一定要把控好,不然饺子也容易煎糊。煮的过程中可以轻轻晃动锅,让饺子受热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牛肉锅贴饺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距“水货汤包”店约30米远的巷弯处,有一煎牛肉锅贴饺的小摊。摊主乃一中年妇女,使一小平底锅,每锅煎饺不过0.5公斤(每两4个,价一元)。其煎饺皮极薄,煎炸得黄“霜”了的,牛肉馅味纯正,无油腻感,食之香脆可口。惟一遗憾的是,该摊无椅凳,需到相邻的店中点食。

锅贴的做法:

面粉400克,牛肉250克洗净剁末,花生油适量。精盐、白糖各5克,味精3克,料酒10克,葱末30克,姜末15克。

制法:1、肉末内加入料,及适量清水,沿同一方向搅拌至肉馅有黏性。2、面粉中加入适量热水和成面团,揉匀后搓条摘剂.擀成薄皮,包入馅料,捏拢成月牙形生坯。3、平底锅内倒入花生油烧至五成热,将生坯摆放在锅内煎约5分钟,加入适量清水盖盖煎至水蒸干,再转动平底锅续煎片刻即成。

CCOTS旅游小贴士:

地址:硚口区桥口路唐家巷大排挡一条街

交通:2路 7路 558路 110路 588路 703路 708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汉中锅贴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汉中锅贴实际上是一种“花卷”。除了面以外,里面仅有一点点由"盐、花椒、肉末"组成的内馅。

据说在隋朝末期,兵慌马乱,战势处于下风,做饭的人也都是敷衍了事,打仗的士兵很难吃上热饭。有一天,那炊事员(姑且叫他)将锅烧热,准备给带兵的将领煮面,这时候突然传来了战斗的号角声,那厨子慌乱之下将未拉长的面条扔进锅里,等他开锅后才发现原来锅里根本没加水,面条全贴在了锅边,上面还是软的,下面已镀上了一层金黄,这时也故不了那么多,拿出来一吃,嘿,上软下脆,还很爽口。隋朝虽然被历史的浪潮所淹没,但这种面食却流传至今,便演化成了今天的锅贴。

后来人们在制作锅贴的工艺上做了更新,又添加了许多佐料,经过水蒸油煎,不仅保留了锅贴松软酥脆的舒适口感,吃起来油滋滋的,让人回味无穷。

制作方法:将发好的面擀成很薄的面片,里面抹上“油、盐、花椒粉”等作料,再卷成一个个很长很细的长卷,很多的这样的“卷子”并排放进大锅里面。这个大锅也不是小街锅贴使用的那种平底锅,而就是一般传统的那种尖底大锅。大锅里面放进了少许猪油,在大锅的尖底处创造性地放进了一个有点类似紫砂制作的有着很多小孔的“盆”,该盆是倒扣在大锅的尖底处。而那些做好的卷子就在这个大锅的锅沿上排列了,由于大锅的锅沿是倾斜的,所以本来是长长的卷子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就不断地向下集中,这样等到成熟的时候,本来是长长的卷子就演变成为了一个个下高上矮的“三寸金莲”形了,下面也被油煎成为了一片金黄色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上海最好吃的锅贴店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人的面食就好那几口,小笼、生煎、烧卖、锅贴,这些亲民小吃大多出现在小巷间、角落里,弹丸之地总能飘出令人迷恋的香味,小编为大家搜遍上海,盘点沪上最好吃的六家锅贴!

上海最好吃的锅贴店二、盛记一品锅贴

地址:各区均有分店

?爱吃锅贴的童鞋基本都知道“盛记”,出品的锅贴看上去似乎没烘透,但底却脆得出乎意料,加上皮薄肉多,汁水也足。美中不足的是分店很多,水准难免有些差距。

上海最好吃的锅贴店四、大王锅贴

地址:浦东新区长岛路(近荷五小区)、徐汇区东安路424号(零陵中学对面)

?“大王锅贴”--一个小小的店面几乎弱不禁风。但是,这里的人气绝对不弱,几度登上人气美食专栏,只因为那几个小小的锅贴,还有那无止尽的排着队争相购买的食客。

上海最好吃的锅贴店五、为民点心店

地址:虹口区惠民路62号(近杨树浦路)

?为民点心店也叫“老板娘锅贴”,店面真是很旧,但这是上海犄角旮旯真正的美食小吃。锅贴皮很薄,完全没有沾牙的感觉,馅是肉皮居多的,量不多,清淡不腻;汤里牛肉卷卷的,有好几片,不是那种河南拉面里薄薄的冰了几天的两片,汤头也是比较淡。

上海最好吃的锅贴店一、胡记特色锅贴

地址:嵩山路105号(近淮海中路)

?这是一家很有特色的小吃店,刚出炉的锅贴底脆、汤多、肉质饱满鲜嫩、还有撒得很均匀的芝麻,性价比很高。每天都排的很长的队伍,生意真好啊!

上海最好吃的锅贴店四海游龙

地址:各区均有分店

?四海游龙是在沪上迅速扩张的台湾连锁小吃店。锅贴是招牌主打,形状细细长长,皮薄而脆软,馅是菜肉混合,蘸上专门的调料,口感真是不赖。酸辣汤内容丰富,鸡蛋、豆腐、笋、鸭血、肉丝、木耳,喝上一碗又暖和又撑肚,价钱蛮实惠的。

上海最好吃的锅贴店三、章氏

地址:多家分店

?章氏可是虹口区的名店,物美价廉是最大特点。锅贴是经典,底脆皮香,汤汁浓郁,很美味。他家的本帮菜也不错,口感很清爽的。因为毗邻居民区,周边小区居民有事没事就会去吃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锅贴和煎饺的区别

全文共 249 字

+ 加入清单

锅贴和煎饺的区别:外形不同、做法不同、馅料种类不同。

锅贴是将中间捏起来,两边不封边,而煎饺是全封边;锅贴是将生的直接下油锅煎制,然后加入少量的水使锅内温度升高,用油温度煎熟锅贴即可,而煎饺是先蒸熟后放凉,在油锅中煎至金黄即可;锅贴有香菇海米韭菜馅、纯肉馅、牛绞肉馅等,而煎饺一般是纯肉馅、猪肉莲藕鸡蛋馅料以及小葱猪肉馅三种。

锅贴是中国北方的一种较为著名的传统小吃,全国其他地区都有分布,属于焦烙馅类的小食品。其制作精巧,味道可口,根据不同的季节能搭配不同的鲜蔬菜;成品灌汤流油,色泽黄亮,鲜美可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锅贴鱼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菜名】锅贴鱼 【所属菜系】 湘菜 【特点】 色似金黄闪光,鱼片腊香鲜嫩,临食蘸上椒盐,更显味道特佳。 【原料】 主料 青鱼肉200克,肥膘肉100克,火腿米50克,香菜末50克,鸡蛋1个,玉米粉适量。调料 植物油100克,香油25克,湿淀粉30克,料酒18克,味精2克,盐2克,椒盐少许,葱末10克,姜末10克。 【制作过程】 (1) 把青鱼肉和肥膘肉片成同样大小(鱼肉厚0.6厘米、猪肉厚0.3厘米)的4大片。 (2) 用盐、味精、香油、鸡蛋(多半)、料酒、葱末、姜末等分别煨好。(3) 用肥膘肉铺底,上面撕玉米粉,用少量鸡蛋、湿淀粉调成稀芡糊,在鱼片上挂上一层,然后放在猪肉上,中间撒上火腿米,两边撒上香菜末。(4) 炒勺内倒入植物油(50克),用文火烧热,猪肉面向下,放入勺内煎。(5) 移入旺火,倒入余量油炸至金黄色,捞出后切成小片,整齐地码在盘内即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南京锅贴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当年慈禧太后非常喜欢吃饺子,但是一旦凉了就不肯吃了,所以御膳厨房得不停煮出热腾腾的饺子,还得把冷掉的饺子丢掉。有一天太后到后花园赏花闻到宫墙外传来一阵香味,于是好奇的走出宫外,看到有人在煎煮状似饺子,面皮金黄的食物,尝了一口后,觉得皮酥脆陷多汁,相当美味。后来才知道,这是御膳厨房丢弃的饺子,因为凉掉了皮粘在一块,不容易用水煮,所以才用油煎热着吃。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呢,是有位广东师傅在偶然的机会下,到中国北方吃了煎饺,觉得很好吃,于是带回家乡,经过改良,才演变成今天的锅贴

锅贴是一种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制作精巧,味道精美,多以猪肉馅为常品,根据季节配以不同鲜蔬菜。包制时一般是馅面各半,呈月芽形。锅贴底面呈深黄色,酥脆,面皮软韧,馅味香美。锅贴的形状各地不同,一般是饺子形状,但天津锅贴类似褡裢火烧。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人所谓的饺子都是锅贴。锅贴是开封大众风味小吃。稻香居锅贴以其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品质优美而闻名古城。成品灌汤流油,色泽黄焦,鲜美溢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锅贴是哪个地方的小吃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锅贴是中国北方的一种著名传统小吃,全国其他地区皆有分布,据说起源于河南开封,主要属于煎烙馅类的小食品。是一种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制作精巧,味道可口。锅贴的形状各地不同,一般是细长饺子形状,但天津锅贴类似褡裢火烧。

有说是有位广东师傅在偶然的机会下,到中国山东青岛吃了煎饺,觉得很好吃,于是带回家乡,经过改良,才演变成如今的锅贴。所以锅贴也可以被叫做“煎饺”。

锅贴馅料同样有韭菜和猪肉,只是包的手法不同。包好之后,下锅煎成金黄色,就可以上碟。锅贴一般被当做早餐来吃,可以搭配豆浆、稀饭等,常常见于早餐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煎饺是先煮熟还是蒸熟?煎饺和锅贴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每次家里包饺子,总是有些人要吃煎饺,有些人要吃水煮或是蒸饺。那么,煎饺是先煮熟还是蒸熟?煎饺和锅贴有什么区别?

煎饺是先煮熟还是蒸熟

先蒸在煎,因为煮过的水饺再经过高温煎炸会比较烂,不太好吃。

用平底不粘锅最好,没有不粘锅起码也要过平底锅

1.平底锅倒一层油

2.将饺子排放整齐放码放在平底锅中

3.开小火慢慢的煎,等底部煎的有点金黄色的时候倒入一点水在饺子上,马上盖上锅盖,用水蒸气把饺子蒸熟。水一次不宜倒入太多,可反复的倒几次

4.注意期间的火不能够大,火太大,会导致煎焦,里面的馅也没能熟就是这么简单,我自己家就是这么烧的

但是注意煎饺的话里面馅一定要做得汁水充足,要不然吃起来很干,会影响口感

煎饺和锅贴有什么区别

其实都是饺子。两者只是做法不同。

锅贴与煎饺真正的区别在于:锅贴正宗做法是生饺而不是熟饺!

锅贴又叫生煎,做法是生饺子直接放入锅内闷煎。

煎饺则是把饺子蒸熟后再煎。口感来说就是皮的韧劲不同。

PS:就你的问题来说,一个煎的一个煮的,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怎么用速冻饺子做煎饺

速冻饺子200克

油15克

水100克

锅贴速冻饺子的做法

将锅烧热,放15克油,将油锅摇匀

关小火,整齐放入速冻饺子,可以紧贴摆放

开大火,将饺子底部煎至微黄,倒入水

盖上锅盖,5分钟

揭开锅盖,当水分已完全蒸发干时关小火

关小火,利用剩余的油继续将饺子煎熟

美味可口的锅贴饺子就做好了,蘸醋食用

小贴士

一开始用油可以防止饺子粘锅和饺子之间粘连在一起;

加水的步骤一定要加到饺子的一半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朱坝小鱼锅贴

全文共 1329 字

+ 加入清单

"活鱼锅贴",渔家称"小鱼锅塌",是洪泽湖渔民在长期的湖上生活实践中,在众多的因湖而宜的饮食习惯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名肴。"小鱼锅塌"起源很早,久负盛名。据传,幼年时期的明太祖朱元璋,在灾荒年月逃难来到淮水边,在与逮鱼的、放牛的、砍草的、讨饭的穷孩子聚到一起时,就将各人所获的东西凑在一起,在锅里煮(没有渔具,用手逮来的)小鱼,锅边贴(讨来的杂面或湖中捋来经捣碎的蒿苗王子米面)饼,用这种快而省事的办 法做饭填肚子。虽然做法简单原始,但吃起来却也脆香鲜嫩,后逐渐成为湖上渔民、沿湖农民的家常饭菜,称之为"小鱼锅塌"。朱元璋做皇帝后,吃腻了宫廷的宴席,特叫人把渔妇请进宫里,专为他做这种"小鱼锅塌"。从此以后,这种吃法官里称"三鲜(湖水甘甜、湖鱼鲜嫩、湖草种子清香)小鱼饼",民间则叫"皇帝饼"或"朱家饭"。朱元璋逝世后,宫内逐渐失传,而民间则一直沿传下来。

正宗的湖上渔家"小鱼锅塌",鱼是"小鱼",通常体长一二寸,锅是铁锅,急火烧之容易快熟,面和得较稀,贴在锅边总要往下坠,就"塌"下来了,熟后上簿下厚,故叫"锅塌"。传统的做法是:用刚捕到的小鱼,洗净后去鳞剖腹,取出肠胆等内脏,随即用清澈的湖水烧煮。同时和上一些面糊,在锅的中部四周贴上一层簿饼,饼底平水,或入水半寸,火烧水沸、汤汁四溅,故熟后饼底边有一溜子沾有鱼汤。乍一揭去锅盖,面饼沾着鱼鲜,鱼儿带着饼香,鲜香

美味扑面而来。"小鱼",鱼小,鱼鲜;"锅塌",饼脆、味香;"鱼汤",鲜美、爽口。用"锅塌"蘸上鱼汤食之,间品"小鱼"鲜香,顿感鱼香肉嫩,汤鲜饼脆,足令品尝者口津横流、举箸称赞。所有这些,只不过是湖上渔家的普通饭,不但省时省事,而且兼顾了"饭菜一锅熟"。现在,只要渔家的近亲好友到船上来,往往在早晚饭时常用此法待客,尤以临淮、半城、尚嘴、老子山、前码等一带湖上为常见。

现在,"小鱼锅塌"已被"发源地以?quot;的人们叫做"活鱼锅贴"了。叫"活鱼",是为了迎合现时人们的饮食习惯"活"则"鲜","鲜"则引人就餐;鱼也不是"小鱼",而是常 用个体较大的鱼;锅也不是"铁锅";面和后,也不是贴在锅上"塌",而是摊于锅边,通体变簿而成"贴"。"小鱼锅塌"已演变成了"活鱼锅贴"。细揣思,也不无道理,这种演变适应了时代发展和饮食结构变化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从洪泽湖湖边,及周边公路旁,已能屡屡见到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活鱼锅贴"招牌。人们只要从洪泽湖周边走过,总以吃到"活鱼锅贴"为口福。

近来年,"活鱼锅贴"又有新的发展。其做法已很少"一锅熟"了。普遍是将"锅贴"、"活鱼"分锅做。"锅贴"也不是贴在锅上,而是在锅边摊成"簿饼"。讲究的再在面里 放上芝麻、罗卜丝,或改用玉米面、高梁面等做成不同品味的"锅贴"。有的吃前将"鱼汤"涂在"锅贴"上,也有的吃时用"锅贴"蘸"鱼汤",这样食之既有原"韵",又添新味。夹着香脆的"锅贴",蘸上鲜浓的"鱼汤",你就会感到有说不完道不尽的生活韵味。即使宴席已尽尾声,你的情趣会依然如初,即便你离家千里之遥,也会令你留连忘返。不过,你如果有闲情逸致,还是请您到洪泽湖中的鱼船上,或者洪泽湖岸边的渔民家,尝一尝真正小鱼锅塌的味道,那才是地道正宗"小鱼锅贴"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开封锅贴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开封锅贴是闻名的风味小吃,其中,稻香居的锅贴以其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品质优美而闻名古城。稻香居锅贴以鲜净肉、嫩韭黄、原油、花生油、小磨油、料酒、姜末等为原料制成肉馅,用精粉面皮包成小船形,然后依次排放在平底锅内加入清水用武火煮制,水干后,再浇上稀面水。待水稍尽,淋入花生油,再用文火煎制,底呈柿红色即成。灌汤流油鲜美溢口,再配上香醋、蒜瓣,别有风味。

锅贴有讲究,须用平底锅,略抹一层油,将锅贴整整齐齐地摆好,要一个挨一个,煎时应均匀地洒上一些水,最好用有小嘴的水壶洒水,以洒在锅贴缝隙处,使之渗入平锅底部为好。盖上锅盖,煎烙二三分钟后,再洒一次水。再煎烙二三分钟,再洒水一次。此时可淋油少许,约五分钟后即可食用。用铁铲取出时,以五六个连在一起,底部呈金黄色,周边及上部稍软,热气腾腾,为最佳。食时,皮有脆有绵,馅亦烂亦酥,香气扑鼻,回味无穷。真是一美好享受。

相传当年慈禧太后非常喜欢吃饺子,但是一旦凉了就不肯吃了,所以御膳厨房得不停煮出热腾腾的饺子,还得把冷掉的饺子丢掉。有一天太后到后花园赏花闻到宫墙外传来一阵香味,于是好奇的走出宫外,看到有人在煎煮状似饺子,面皮金黄的食物,尝了一口后,觉得皮酥脆馅多汁,相当美味。后来才知道,这是御膳厨房丢弃的饺子,因为凉掉了皮粘在一块,不容易用水煮,所以才用油煎热着吃。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呢,有位广东师傅在偶然的机会下,到中国北方吃了煎饺,觉得很好吃,于是带回家乡,经过改良,才演变成今天的锅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便宜坊锅贴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锅贴,早在清朝初年已经成为济南人喜爱的一种传统食品。

便宜坊锅贴由天津人张月祥创办。张月祥自幼在天津便宜坊饭馆当伙计。1926年因天津发大水流落到济南,在纬四路云亭饭馆当伙计。1933年他联合戴长仁等6人,集资银元1200元,买下经营不善的治梅斋饭馆,在经三纬四路开设便宜坊饭馆。并选中锅贴作为饭馆的主要食品。锅贴,既可当主食、又可当菜吃,贫富皆宜;较大众化。

便宜坊的锅贴,制作讲究,皮薄、馅多,有:三鲜馅、猪肉馅、素馅三种馅料,都配有适合时令的应时蔬莱,春天配以韭菜、夏天配以蒲菜。制作时,按每市斤面出40个标准馅皮,包入馅料,左手托面皮,右手的拇指与食指捏起中间的面皮边缘,轻轻捏严,两端留口,微露馅料。包捏二三斤后,即向平鏊锅内摆放。摆锅贴前先在平鏊锅内淋一层花生油,再把锅贴紧紧摆放整齐,以便熟后锅贴之间相互粘连,再淋上清水(一斤锅贴二两水),然后盖上锅盖,焖煎约8分钟,揭开盖再淋一次花生油,再焖上山会,即可启锅。启锅时用长而平的锅铲顺底铲起,翻转锅贴,使其底面朝上装入盘内。这样制作的锅贴,底面深黄、酥脆,两端张口,馅料微露,色泽诱人,味美可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洪泽小鱼锅贴

全文共 1240 字

+ 加入清单

“活鱼锅贴”,渔家称“小鱼锅塌”,是洪泽湖渔民在长期的湖上生活实践中,在众多的因湖而宜的饮食习惯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名肴。“小鱼锅塌”起源很早,久负盛名。据传,幼年时期的明太祖朱元璋,在灾荒年月逃难来到淮水边,在与逮鱼的、放牛的、砍草的、讨饭的穷孩子聚到一起时,就将各人所获的东西凑在一起,在锅里煮(没有渔具,用手逮来的)小鱼,锅边贴(讨来的杂面或湖中捋来经捣碎的蒿苗王子米面)饼,用这种快而省事的办法做饭填肚子。虽然做法简单原始,但吃起来却也脆香鲜嫩,后逐渐成为湖上渔民、沿湖农民的家常饭菜,称之为“小鱼锅塌”。朱元璋做皇帝后,吃腻了宫廷的宴席,特叫人把渔妇请进宫里,专为他做这种“小鱼锅塌”。从此以后,这种吃法官里称“三鲜(湖水甘甜、湖鱼鲜嫩、湖草种子清香)小鱼饼”,民间则叫“皇帝饼”或“朱家饭”。朱元璋逝世后,宫内逐渐失传,而民间则一直沿传下来。

正宗的湖上渔家“小鱼锅塌”,鱼是“小鱼”,通常体长一二寸,锅是铁锅,急火烧之容易快熟,面和得较稀,贴在锅边总要往下坠,就“塌”下来了,熟后上簿下厚,故叫“锅塌”。传统的做法是:用刚捕到的小鱼,洗净后去鳞剖腹,取出肠胆等内脏,随即用清澈的湖水烧煮。同时和上一些面糊,在锅的中部四周贴上一层簿饼,饼底平水,或入水半寸,火烧水沸、汤汁四溅,故熟后饼底边有一溜子沾有鱼汤。乍一揭去锅盖,面饼沾着鱼鲜,鱼儿带着饼香,鲜香美味扑面而来。"小鱼",鱼小,鱼鲜;"锅塌",饼脆、味香;"鱼汤",鲜美、爽口。用"锅塌"蘸上鱼汤食之,间品"小鱼"鲜香,顿感鱼香肉嫩,汤鲜饼脆,足令品尝者口津横流、举箸称赞。所有这些,只不过是湖上渔家的普通饭,不但省时省事,而且兼顾了"饭菜一锅熟"。现在,只要渔家的近亲好友到船上来,往往在早晚饭时常用此法待客,尤以临淮、半城、尚嘴、老子山、前码等一带湖上为常见。

现在,“小鱼锅塌”已被发源地的人们叫做“活鱼锅贴”了。叫“活鱼”,是为了迎合现时人们的饮食习惯“活则鲜”,“鲜”则引人就餐;鱼也不是“小鱼”,而是常用个体较大的鱼;锅也不是“铁锅”;面和后,也不是贴在锅上“塌”,而是摊于锅边,通体变簿而成“贴”。“小鱼锅塌”已演变成了“活鱼锅贴”。细揣思,也不无道理,这种演变适应了时代发展和饮食结构变化的需要。

近来年,“活鱼锅贴”又有新的发展。其做法已很少“一锅熟”了。普遍是将“锅贴”、“活鱼”分锅做。“锅贴”也不是贴在锅上,而是在锅边摊成“簿饼”。讲究的再在面里放上芝麻、罗卜丝,或改用玉米面、高梁面等做成不同品味的“锅贴”。有的吃前将“鱼汤”涂在“锅贴”上,也有的吃时用“锅贴蘸鱼汤”,这样食之既有原“韵”,又添新味。夹着香脆的“锅贴”,蘸上鲜浓的“鱼汤”,你就会感到有说不完道不尽的生活韵味。即使宴席已尽尾声,你的情趣会依然如初,即便你离家千里之遥,也会令你留连忘返。不过,你如果有闲情逸致,还是请您到洪泽湖中的鱼船上,或者洪泽湖岸边的渔民家,尝一尝真正“小鱼锅塌”的味道,那才是地道正宗“小鱼锅贴”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大肉锅贴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制作技艺:

1、制馅:肉剁碎放盆里,加盐、酱油、甜面酱、姜米、香油,搅拌均匀,待调料浸入肉馅时倒进切好的韭菜,搅匀。

2、皮面:面粉2000克加水和好揉成面团,搓成条,揪20克重的面剂,擀成面皮,包入馅子,捏成蒸饺形(中间捏严,两头漏小口)。

3、烙制:⑴、平底锅里擦一层油,有次序的摆好锅贴,锅放火上烧热后,顺锅周围浇半碗热水,盖上锅盖,烙2分钟后,再倒入少许热水,过两分钟,揭盖;⑵、顺锅贴周围的空隙中,淋入少许油煎约2分钟后,用锅铲移动调换位置,调正火色,再烙约5分钟,翻过将底面朝上盛盘。

■特点:面皮柔软,底皮酥脆,色黄味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牛肉锅贴馅料怎么调嫩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牛肉中加入盐、酱油、耗油、白砂糖、香油和鸡蛋,再用筷子搅拌至牛肉上浆的状态。然后放置冰箱中冷藏半小时左右,就可以用来做锅贴了。

南京有一种传统小吃牛肉锅贴,外脆里嫩,尤其是锅贴里面的牛肉馅,味道极美,不愧是这道小吃的“灵魂”,下面小编就教你们怎么调制这种牛肉馅料。

详细内容

1

步骤一:先将牛肉和生姜切块,然后置入绞肉机中搅碎;再将花椒用白开水侵泡,大约需要15分钟左右。

2

步骤二:在搅碎的牛肉中加入一点米酒,搅拌均匀(筷子都朝着一个方向搅拌)。

3

步骤三:把香菇和大葱切块,放入之前搅碎牛肉的绞肉机中,然后将搅碎后的香菇和大葱倒入牛肉中搅拌均匀。

4

步骤四:接着往牛肉中加入盐、酱油、耗油、白砂糖、香油和鸡蛋,再用筷子搅拌至牛肉上浆的状态。

5

步骤五:捞出之前泡在水里的花椒,将花椒水分三次倒入牛肉馅中,顺着同一个方向搅拌均匀,然后放置冰箱中冷藏半小时左右,就可以用来做锅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锅贴浇面水和淀粉水的区别有哪些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锅贴浇面水和淀粉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口感方面。锅贴浇面水口感比较筋斗,色泽灰蒙,而淀粉水则比较软糯,颜色水晶明亮。锅糊炒一段时间之后,倒入一些面粉水或者淀粉水后,在蒸汽的作用下,锅贴可以熟化。

在制作锅贴的时候,馅料面通常为半个,呈月牙形。传统的锅贴是用半烫面制作的,食用起来皮比较软,没有筋,而用冷水和面做成的皮子,就会比较筋道一些。

锅贴的制作非常有讲究,必须用平锅贴底锅,在锅里略抹一层油,将锅贴整整齐齐地摆好,一个挨着一个,开始煎的时候应均匀地洒上一些水,以洒在锅贴缝隙处,使之渗入平锅底部为好。盖上锅盖,煎烙二三分钟之后,再洒一次水,再煎烙二三分钟,再洒水一次,这个时候就可以淋少许的油。大约五分钟之后就可以食用了。

锅贴属于中国北方的一种著名传统小吃,在全国其他地区都有其分布,是一种属于煎烙馅类的小食品。制作方法精巧,食用起来非常可口。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搭配不同的新鲜蔬菜,四季皆食。锅贴的形状一般是细长饺子的形状,但是天津锅贴有所区别,类似褡裢火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牛肉锅贴

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牛肉锅贴是南京赫赫有名的美食小吃,这种小吃上部柔嫩,底部酥脆,牛肉馅味道鲜美,别具风味。牛肉锅贴的做法有很多种,每家店做出的牛肉锅贴味道都不同。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两种简单易行而又美味可口的做法,供朋友们作为参考,希望大家都能做出适合自己胃口的牛肉锅贴。

牛肉锅贴做法一:面粉100g,牛肉末150g,白菜150g,鸡蛋1枚,葱末1汤匙,鸡精1茶匙,白砂糖1茶匙,老抽1茶匙,芝麻香油2茶匙,油1汤匙。面粉放入面盆中,将15ml开水慢慢淋入面盆中拌和均匀。然后再慢慢加入30ml凉水,用手搅合均匀,揉成面团,用保鲜膜包好,饧置20分钟。白菜清洗干净,沥去水分,剁成白菜末。白菜末不需要挤去其中的汁水,这样做出的锅贴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香浓的汁。鸡蛋在碗中打成蛋液。将牛肉末和切好的白菜末混合,加入打好的蛋液和葱末,调入鸡精、白砂糖、老抽和芝麻香油,用手将馅料抓拌均匀后,改用筷子沿一个方向搅打至馅料变得粘稠,腌制5分钟。将饧好的面团分成小块,擀成锅贴皮。每张锅贴皮中包入适量馅料,捏成饺子状。油倒入平底锅中,使油均匀地布满平底锅底,将包好的锅贴整齐地码放在平底锅中。中火加热平底锅,煎制1分钟后淋入50ml凉水,盖上锅盖煎至锅中的汤汁收干,锅贴底部呈焦黄色时盛出即可。

牛肉锅贴做法二:中筋面粉500克,精盐3克,约70℃热水300克,牛肉850克,酱油13克,味精5克,精盐5克,胡椒粉2克,香油5克,葱10克,姜5克,花生油10克。将牛肉去筋膜并剁成末,姜、葱均剁末,同放入盆中,加酱油、精盐、味精、胡椒粉、香油和水250克搅拌均匀,成为馅料待用。面粉放案板上,加入精盐和热水300克,均匀地和好面粉,并摊开晾凉(即烫面和面法),再揉搓至纯滑,即为汤面皮。将揉搓好的面团搓条摘成60块剂子,用擀面杖擀成中间较厚、边缘稍薄的皮子,各包入馅心,捏成褶纹饺。把锅贴饺摆入已抹油并烧热的平底锅里,先煎半分钟后,加水至锅贴的1/3处高,加盖煎至水干饺熟,底呈金黄焦色即可。

制作要领:煎制锅贴时加入的水量要特别合适,太多则容易干锅将锅贴煎糊,太少则又容易将锅贴变为煮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锅贴是什么 怎么做锅贴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锅贴是中国北方的一种著名传统小吃,属于煎烙馅类小食品。包制锅贴时,一般是馅、面各半,呈月牙形;煎后底面呈深黄色,酥脆、面皮软韧,馅味香美。成品灌汤流油,色泽黄焦,鲜美溢口。除此之外,锅贴在东北也称为“水煎包”。需要注意,锅贴与煎饺不能混淆,两者并不相同。

锅贴是什么

锅贴是大众风味小吃,制作精巧,味道可口。根据季节配以不同鲜蔬菜。锅贴的形状各地不同,一般是细长饺子形状,但天津锅贴类似褡裢火烧。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人所谓的饺子都是锅贴。稻香居锅贴以其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品质优美而闻名古城。

锅贴有讲究,须用平底锅,略抹一层油,将锅贴整整齐齐地摆好,要一个挨一个,煎时应均匀地洒上一些水,最好用有小嘴的水壶洒水,以洒在锅贴缝隙处,使之渗入平锅底部为好。盖上锅盖,煎烙二三分钟后,再洒一次水。再煎烙二三分钟,再洒水一次。此时可淋油少许。

做法:1、准备食材,肉馅里加水搅至黏稠,加姜末、葱末、盐、料酒、酱油,将海米、扇贝柱剁碎搅拌均匀;2、韭菜切碎、拌匀,用温水和面;3、活好面后,饧30分钟揉匀,切面、赶皮,比饺子大一些;4、锅里倒油烧热,将包好的锅贴摆放好;5、水里加少许面粉,浇到锅里,盖上锅盖中大火,直至收干水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锅贴怎么做才香脆好吃 外皮酥脆内馅爆汁

全文共 1163 字

+ 加入清单

锅贴酥脆外皮底部,带有不规则花纹的锅巴,光看就让人好想咬一口。多汁的内馅,是不是让你食指大动呢?有请达人传授在家自制外酥内软、口齿留香锅贴的撇步吧!

自做锅贴:挑对食材

食材(4人份):饺子皮1斤、绞肉1斤、韭黄2把、虾仁4两、葱末1大匙、姜末1大匙调味料盐2小匙、湿立软2大匙、香油1大匙;

饺子皮:做锅贴的饺子皮,一定要选择拉起来有Q劲、薄厚适中的皮,最好使用当天现擀的饺子皮。未用完的饺子皮放冰箱可保存2~3天。

虾仁:选用新鲜草虾,自己剥壳变成虾仁,口感吃起来比起冷冻虾仁更鲜甜,最适合用来制作内馅。

绞肉:选用当天温体猪的胛心肉,比起其他猪肉部位更来得鲜嫩。切成绞肉备用。

韭黄:韭黄比起韭菜来制作内馅会更加鲜甜多汁,尽量挑选韭黄叶较不干枯的,比较新鲜。

自做锅贴:包馅有功夫

1.将绞肉、虾仁丁、韭黄末做混合,加入葱末、姜末,接着加入调味料湿立软、盐、香油,还有水4大匙。湿立软在一般大卖场或是食品材料行都可以买到,可以去除肉腥味,增加馅料湿度及软嫩度。

2..将食材与调味料搅拌均匀,直接用手搅拌,比起机器搅拌更能让内馅入味,除了可以控制力道外,手劲还能让胛心肉的胶质跑出来,呈现黏稠状,与其他食材充分混合,更加入味。

3.包馅前,记得要先拉拉饺子皮,将饺子皮拉成适当大小,除了能拉出面皮的Q劲,吃起来口感会更好。饺子皮会有一面较多面粉,另一面较少面粉,选用面粉较少的那一面包内馅,面粉较多的那面朝外做为煎面,较不易黏锅。

4.包馅的手法其实不难。只要取约一汤匙大小的内馅,包入饺子皮之中,千万别一次包入太多,以免内馅露出来。

5.在饺子皮的两侧,沾上些许水,让接下来将饺子皮黏合的动作得以顺利。

6.用一只手扶住饺子底部,另一只手塑型,一边将肉馅往内压,以免内馅满出来。

7.接下来用手指将饺皮上方黏合,记得要黏紧,在煎煮的过程中才不会散开,两侧保留开口,包好后即可下锅香煎。

技巧:锅贴与煎饺不同之处,在于包法的差异,锅贴只要中间黏合,两旁留开口,煎饺则是包成水饺状,不留空隙。

自做锅贴:煎得香酥

1.选用较不沾锅的平底锅煎制,在平底锅上加入少许油,将包好的锅贴整齐排列入底部,先煎1~2分钟煎到底部微酥。

2.再慢慢加入以1大匙面粉和3/4杯的水调和而成的面粉水,沿着锅子边慢慢加,才能均匀分布在每一个锅贴底部。

3.盖上锅盖,利用焖锅的热气加速锅贴变熟,锅贴底部也会更加酥脆。小火煎约10分钟,至面粉水渐渐收干,在收干过程中,记得要时常观察进度,以免不小心就焦掉。煎至底部呈现香气四溢,微焦的冰花形状,即完成。

达人的小秘方:起锅前一定要加点香油,能增添香气又提味喔!将1大匙的香油沿着锅边慢慢倒入,让香油均匀分布在锅底即可。

美味第4关:自制蘸酱更对味

食材:传统酱油3大匙、香油1大匙、白醋1大匙、辣油1大匙、葱末1小匙、辣椒末1小匙、蒜末1小匙

把所有材料调和均匀即可,就成了锅贴的最佳伙伴,蘸上一口酱,吃起来更加的够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