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智能监测项目(精彩20篇)

中国有很多名山,是休闲游玩的好去处,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紫柏山森林公园一日游攻略。

浏览

6150

文章

417

篇1: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总面积661公顷。

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江口县境内,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主要包括从江口两江交汇后的锦江坝址沿河向上的太平河流域,止于与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交界处的寨沙太平河小桥,涉及两岸部分林地,以及闵孝河部分河段。四至界限范围为:东至县城附近两江交汇后的锦江大坝,南至闵孝河县城附近桥头,西至大坡,北至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界,地理坐标为108°45′17″-108°52′3″E,27°41′34″-27°49′55″N,南北长45km,规划总面积661.0hm2,湿地率41.8%。

湿地公园规划区地处江口县的太平镇和双江镇,呈狭长地带,山青水绿,风景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集民族风情与佛教文化于一身,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优选之地。

江口湿地公园规划区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面积达80%以上,发源于梵净山,位于太平镇境内,园内河道全长45km,依托梵净山旅游景区将江口打造成国家湿地公园,与梵净山景区连成一线,增加旅游景点、延长旅游线。沿河两岸原始林和次生林结合,主要植物群落类有:枫杨林、醉鱼草群落、水麻灌丛、黄荆群落等。

江口湿地水生动物资源丰富,具有特有经济鱼类,如白甲鱼、光唇鱼、铜鱼、鳜鱼等,以及中国特有的珍稀贝类,如瓶圆田螺、球河螺、卵河螺和三带田螺等。湿地还栖息着珍稀特有的两栖爬行动物,除有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鲵外,还有中国特有的尾斑瘰螈、峨眉髭蟾、山溪后棱蛇和乌梢蛇等,构成了江口湿地生命最为活跃的动物世界,境内有寨沙佛教文化苑、云舍土家民族文化村等。

江口县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有以梵净山景区为主体的A类区、以县城及其他景区为辅助的B类区和C类区。目前,梵净山~太平河景区被列为“中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云舍被列为“贵州省乡村旅游示范点”。2012年共接待旅游人数3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6亿元。

2013年12月31日国家林业局下发《国家林业局关于同意天津武清永定河道等131处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的通知》(林湿发[2013]243号)批准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单位。目前,江口县人民政府成立了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领导小组,组建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机构和人员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醴陵官庄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醴陵官庄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国家湿地公园是指经国家湿地主管部门批准建立的湿地公园,是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为宗旨,可供公众游览、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动的特定湿地区域。

我市官庄国家湿地公园是以官庄水库和涧江、潭塘江、桃花江和小横江的部分江段为主体,以及水库和河流第一层山脊内的部分生态公益林地等周边部分区域,总面积1363.7公顷,涉及官庄乡的6个行政村。建立官庄国家湿地公园是维护官庄水库水资源环境健康,保障长株潭"两型"社会生态安全,保护官庄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观资源的重要举措。

2014年3月,我市成立市长为组长的官庄湖湿地公园申报领导小组,积极申报官庄湖国家湿地公园。4月初,经邀约竞标,选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湖南醴陵官庄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单位。4-5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组织植物、动物、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相关专家组成科考组对官庄湖进行实地科学考察。6月5日,《湖南醴陵官庄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4-2021)》顺利通过省级初审。6月10日,醴陵市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建立湖南醴陵官庄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机构的承诺函》,承诺合理确定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将管理机构所需人员工资及运转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同时,市人民政府向国家林业局申请批准建设湖南醴陵官庄国家湿地公园,并出具《关于湖南醴陵官庄国家湿地公园土地权属的报告》及《关于确保湖南醴陵官庄国家湿地公园相关利益主体无争议的报告》,明确公园四至界线清楚,土地权属清晰无争议,土地使用经营权明确,相关权利人同意纳入湿地公园统一管理;并采取政府主导、部门支持、法律护航、群众参与的建设模式,确保湿地公园各相关利益主体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和湿地公园与各利益主体之间无利益冲突、矛盾与争议。9月22日,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进行了现场考察,对总规提出了修改意见。10月20日,修改后的总体规划上报国家林业局。12月18日-12月24日在《株洲日报》、醴陵电视台等媒体完成公示。12月31日,国家林业局正式发文同意官庄湖湿地公园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452 字

+ 加入清单

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吉林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境内,地处长白山脉北麓、沙河支流二道河上游,距敦化市大石头镇13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8°32′—128°35′,北纬43°09′—43°11′,总面积为2291公顷。

吉林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中的各类湿地在东北东部山区具有十分明显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公园内的“亚光湖”水质为国家Ⅲ类水质,是大石头镇和林业局重要的水源地,对流域水源涵养、调节二道河上游水量分配及水源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流域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亚光湖区域广泛分布的大面积湿地对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和生态保障均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吉林省东部山区、特别是湿地公园所处的敦化市及周边地区是东北东部山区“泥炭地”公布最为集中的区域,该地区泥炭沼泽湿地的保护,对于保护我国的山区泥炭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境内山峦重叠,岭脉相连,海拔在500—700米之间。主要湿地类型包括白桦落叶松-灌木森林沼泽、苔草沼泽、蒲草芦苇沼泽和库湖水域(即大石头镇镇饮用水源——亚光湖水库)。湿地面积1380公顷,占公园面积的60.2%。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野生植物60科140属248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5种,分别是红松、水曲柳、黄菠萝、紫椴、野生大豆。野生动物241种,约占长白山区野生动物种数的65%,其中鱼类2科6种、两栖类2目6科12种、爬行类1目2科11种、鸟类14目35科176种、兽类5目14科36种。陆生野生动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7种,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有26种,鸟类有鸳鸯、花尾榛鸡以及鸢、苍鹰、毛脚鵟、白尾鹞、红脚隼和长尾林鸮、纵纹腹小鸮等隼形目、鸮型目猛禽21种;兽类有黑熊、青鼬、豹猫3种。上述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也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中的世界濒危物种,为濒危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尤其是为珍贵水禽提供栖息地,是具有国际意义的重要功能。同时大石头湿地是典型的长白山低山丘陵森林—沼泽—水域自然综合体,对长白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具有特定贡献。

大石头亚光湖区自然生态特征和地域景观突出,湿地与生物资源多样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处在敦化市六鼎山国家风景区、长白山国家五A级风景区与张广才岭的老白山风景区的中部连线上,距著名的长白山国家五A级风景区140公里,距著名的黑龙江镜泊湖不到百公里,联合进行旅游项目挖掘与旅游路线整合,丰富区域旅游产品,提升区域旅游品牌,有助于完善区域旅游结构,拓展生态旅游空间。

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经过几年的保护与恢复性建设,湿地生态景观得到了极大改善,动植物种类数量明显增多。公园湖区水天一色,周边林木茂盛、水草丰茂,道路两侧,绿荫匝地。成为依托敦化市“六鼎山”和南去长白山、北到境泊湖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业厅

大石头镇:(1)自然概况大石头镇位于敦化市区东25公里,地处东经128028`至128032`之间,北纬43014`至43018`之间,辖区总面积为1398.6平方公里,现辖3个街道办事处,19个行政村,46个自然屯,驻镇有大石头林业局、延边火柴厂、养鸡场、太平林场、敖东集团养鹿二分场、三分场、乾康木业等州、市属企业。全镇总人口61173人,总户数17264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安阳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安阳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安阳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安阳县都里镇境内,西起都里镇上寺坪村,东至吴家河,南邻马不罗沟,北接盘金垴村。规划总面积646.38公顷,全长18公里,湿地率为35.48%,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的重要中部通道。

境内河滩地、浅水湿地、河岸及岸边山坡构成较为完善的生态体系,原生态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共有野生动物30目76科167属244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2种(黑鹳、金雕);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26种(青鼬、鸳鸯、黑鸢、凤头蜂鹰等)。共有野生植物70科167属330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南方红豆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有4种(草麻黄、野大豆、鹅掌楸、榉树);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3种(白皮松、胡桃楸、鹅耳枥)。

该公园总体规划建设期限为2014年至2020年,规划期内总投资1.7亿元,分为五个功能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

2013年12月,该湿地公园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正式纳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四川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四川新津白鹤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于2013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同意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规划总面积约588公顷,分为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及综合管理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分区,其中湿地保育区6530亩,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74%。整个项目计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面积约1000余亩,为湿地公园示范展示区, 2014年10月启动建设,目前已完成示范展示区A区木栈道、青石板、水湄台、绿野台建设和一批水生植物栽植工作,其余区域的木栈道和水生植物种植正在加快推进中。二期建设面积约8000亩,计划2015年10月全面开工,2016年底基本完成,力争将白鹤滩湿地建设成为全国河流——沙洲湿地复合体以及城郊型国家湿地公园示范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郁南大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郁南大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广东郁南大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郁南县北部,湿地公园以大河水库为主体,还包括源于广西的入库溪流及大河水库大坝至西江河的河道及其洪泛湿地。

广东郁南大河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东经111°2310"-111°3130",北纬23°1031"-23°1334"之间,面积280.1公顷,其中湿地133.9 公顷,湿地率为47.8%。

湿地公园内湿地可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其中,自然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间歇性河流和洪泛湿地等;人工湿地主要包括水库、农用池塘和废水处理场所。

湿地公园内生物资源丰富,有维管植物155科429属662种,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金毛狗、水蕨、樟树等3种,CITES附录列入种有见血清、石仙桃等2种;有鱼类及陆生脊椎动物199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蟒蛇,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虎蚊蛙、穿山甲、小灵猫、花鳗丽等18种。广东省省级保护野生动物沼蛙Rana guentheri、白鹭Egretta garzetta、池鹭Ardeola bacchu等13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双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双龙湖湿地公园位于襄汾县境内,总面积1080公顷,水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自然、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双龙湖"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开发,被确定为襄汾县2010年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襄汾县委、县政府加大旅游开发力度,旅游、林业等部门、相关乡镇、农村全力配合,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多元投资,加快开发速度。目前,景区环湖道路12.9公里路基建设已基本完成,规划中的3700余亩绿化工程已完成80%。景区码头、望龙楼、农家乐度假村、关圣岛、水上乐园、室外游泳池、室外温泉池等七个景点建设项目将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双龙湖湿地公园项目前身是原襄汾县七一水库,库容总量5578万立方米,水库蓄水除满足于下游和周边乡镇3.5万亩农业用水外,还为襄汾县及周边的侯马、曲沃等县市的大中型企业供水。

“从卫星地图上审视,这里恰似两条嬉戏的游龙,故称为双龙湖。双龙湖为一中型人造湖,作为当地农业灌溉以及调洪和供水之用途。其西湖建于1958年、东湖建于1978年,两湖总水域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襄汾县林业局局长于文珍介绍,“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无意中成就了这片难能可贵的湿地,形成了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较高的湿地生态系统。

该公园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野趣十足的湿地景观,清秀娇美的湖光秋色和丰厚的人文景观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增添了双龙湖的意蕴和魅力,将成为都市人们了解湿地、回归自然、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沙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沙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河南漯河市沙河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行政管辖范围内,位于北舞渡镇、莲花镇、太尉镇三镇交界处的泥河洼滞洪区处,此处受人为破坏干扰程度小,每年有丰富的雨水,自然条件良好,这保证了此处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在此处建立国家湿地公园将对此处的基因库的保护起到重要的积极的作用。漯河市沙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面积651.33hm2,其中湿地面积449.90hm2,湿地率69.07%。规划区湿地内,河流湿地386.78hm2,占湿地面积的86.00%;人工湿地63.12hm2,占湿地面积的14.00%。沙河湿地是漯河市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是中原地区河流湿地的典型代表,区域内滩涂广阔,候鸟云集。

其次,湿地在净化水源、缓解污染、涵养土壤上起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因而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地球之肾”。沙河国家湿地公园可以有效的补给当地的地下用水,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缓解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它的神奇之处是在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

沙河国家湿地公园能够有效的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它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水旱灾害。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许多湖泊曾经发挥着储水功能,防止了无数次洪涝灾害;许多水库,在防洪、抗旱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舞阳县的湿地大部分区域为沼泽,在此方面有着共同的作用。此外,湿地的蒸发在附近区域制造降雨,使区域气候条件稳定,具有调节区域气候作用。

沙河国家湿地公园具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部分发育在负地貌类型中,长期积水,生长了茂密的植物,其下根茎交织,残体堆积。潜育沼泽一般也有几十厘米的草根层。草根层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持水能力,它能保持大于本身绝对干重3~15 倍的水量。不仅能储蓄大量水分,还能通过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环中起着良好的作用。据实验研究,一公顷的沼泽在生长季节可蒸发掉7415吨水分,可见其调节气候的巨大功能。此外,湿地还具有生物地球化学功能。湿地储存了大量的储碳和氮。据调查,湿地泥炭中的碳储量为120-260PgC,约在地球总碳量的15%,在生物固碳的同时,缓慢的向大气中排放CO2及CH4,减缓地球变暖。现在,全球变暖、温室气体的排放的问题不容忽视。而湿地的储碳作用正符合当前“低碳”生活的理念,对全球气候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兴安岭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大兴安岭根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大兴安岭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59060.48公顷,各类湿地面积20291.01公顷,湿地率34.36%。湿地公园拥有森林、沼泽、河流、湖泊等多种生态系统,森林与湿地交错分布,处于原始或者自然状态,是众多东亚水禽的繁殖地,是目前我国保持原生状态最完好最典型的温带湿地生态系统。公园的主体—根河,是额尔古纳河最大支流之一,担负着额尔古纳河水量供给和水生态安全的重任,维系着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生态安全。

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被专家誉为“中国冷极湿地天然博物馆”和“中国环境教育的珠穆朗玛峰”,是集森林生态观光、房车自驾车营地、木屋住宿、餐饮娱乐、会议接待、野生动物观赏、冷极湾漂流、高尔夫体验、野生浆果采摘、野外拓展训练、自驾车环线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景区。

2014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游钓协会把湿地公园确定为“中国游钓基地”;

2014年8月被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授予“职工疗休养基地”。

2014年被第一房车旅游网评为“中国最受欢迎十佳露营基地”。

2015年2月4日被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共同评审为2014年度【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015年8月14日晋升为【国家AAAA级景区】

2016年被中国林产业联合会森林休闲分会评为国内首批【中国森林养生基地】

景区内的大兴安岭房车自驾车露营基地荣获2012年—2013年“中国最受欢迎六大露营地”荣誉;

地址: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东北方向7公里处

类型:国家公园湿地

等级:AAAA

开放时间:

8:00-18: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366 字

+ 加入清单

石阡鸳鸯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贵州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石阡县中部,核心区距县城18.8公里,是2011年3月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的贵州省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6年8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鸳鸯湖为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全省第三个、全市第一个通过国家验收的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77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56公顷,占总面积的32.9%,规划范围由鸳鸯湖、包溪河两个片区组成,辖石阡县枫香、五德、坪山3个乡镇和中坝、汤山、泉都3个街道办事处,主要涉及鸳鸯湖村、回龙村、地沟村、坪贯村、江河村、双溪村、龙凤村、溪口村、石坪村等9个行政村。为加强湿地保护,县人民政府成立了贵州省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副县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6名,内设7个科(站)。

自然景观独特,山水风光秀丽。湿地公园山高谷深、林幽水静、气候宜人,奇崖峭壁遍布,湖鸟相依、山水相连相映成景,相思岩、八戒石、情人十八湾、金象饮水、湾塘风光、河口苗寨等自然景观和鸳鸯戏水、白鹭飞翔、鱼游浅底等众多生态景象交织成画,让人流连忘返,彰显了和谐生态的自然魅力,素有"情鸟情侣天堂、旅游休闲胜地"的美誉,是科考、观光、休闲、养生的理想场所。

生态环境良好,物种资源丰富。鸳鸯湖水质达到国家Ⅱ级饮用水标准,为湿地公园周边群众及县城居民提供了安全的用水保障。湿地公园周边森林覆盖率高达90%,是县城龙川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为多种动植物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境内有理想的鸳鸯栖息地,最多时有鸳鸯1500余只,成为留鸟的有700余只;境内有脊椎动物231种,分别为兽类36种、鸟类143种、两栖爬行类动物41种、鱼类11种,其中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2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23种;有维管束植物156科455属816种,分别为蕨类植物23科34属66种、裸子植物5科6属7种、被子植物128科415属743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17种,其中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有3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有14种。是一个种类多、种群大的物质基因库。

文化底蕴浓厚,后发优势强劲。湿地公园周边民居传统建筑翘角飞檐,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爱情文化等民风民俗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湿地文化、候鸟文化等文化特色独树一帜,为湿地公园建设与发展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湿地公园划分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五区一体"的建设格局,奠定了环境保护、生态旅游协调发展的坚实基础;目前,已吸引众多省内外新闻媒体、专家学者、游客前来采风、科考和旅游观光。

基础设施跟进,建设效果明显。按照以项目夯基础、以基础保生态、以生态促旅游的发展思路。整合资金4300余万元投入湿地公园建设,建设完成了鸳鸯湖湿地公园8公里油路、湿地公园1700m2停车场和鸳鸯湖景区大门、观鸟亭1座、河口风雨桥、电力工程、自来水和防洪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公园界碑建设工程、公园通道绿化工程、宣教管护中心、生态旅游步道、人工湿地及湿地植物认知园建设工程,园区拥有管理船只2艘、科考船只2艘。编制完成了《贵州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森林防火智能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资金约4亿元,正待批复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巴楚邦克尔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巴楚邦克尔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邦克尔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叶尔羌河流域中下游巴楚段,由民生渠供水,河流特征显著,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三大类。湿地公园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9.725°~北纬39.592°,东经77.918°~东经77.997°之间,面积5817.8公顷。

湿地公园规划以邦克尔水库为主体,涵盖河流两侧的草本沼泽和灌丛沼泽等湿地资源,西至博热其,东抵赛木尔汗,北部至崩库勒,南至艾西勒克,是黑鹳、红嘴鸥、灰雁、凤头、大白鹭等20多种鸟类的栖息和繁殖地,具有典型的荒漠湿地的地域特征,具备较高的景观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重庆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重庆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重庆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重庆市荣昌区,范围涉及万灵古镇、昌元街道、古昌镇、荣隆镇等多个镇街,总面积914.5公顷,湿地面积386.6公顷,湿地率为42.28%。公园分为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科普宣教区、管理服务区五个部分。自2009年12月试点建设以来,荣昌区共整合、筹措资金3.62亿元,在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内实施了濑溪河两岸绿化、荣路路生态景观长廊、濑溪河水质保护等工程,建设了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和宣教长廊,探索发展了具有濑溪河特色的森林-湿地产业模式“林野湿地”,对湿地公园内动植物、水质进行了长期的监测和保护。

濑溪河是荣昌区的母亲河,是荣昌区人民的饮用水源地。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2492公顷,其中湿地面积750公顷,具有以河流湿地为主的多种湿地类型。濑溪河蜿蜒的河道和两岸的生境造就了“百里画廊”的生态景观,阡陌纵横的水田及池塘展示着鱼米之乡的村野风情,以水兴市的古镇人家和历史遗迹承载了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

2009年12月,濑溪河湿地公园被批准纳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经过建设打造,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独特性、多样性的特征,生态功能表现良好的特点。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资源中,包含着丰富的湿地植物资源,有湿地维管束植物150种,占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总种数的10.28%;有脊椎动物227种,隶属3目77科188属。

2016年8月28日,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评审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通道玉带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通道玉带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湖南通道玉带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中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9°32′12″~109°49′5″,北纬26°12′59″~26°22′33″之间,范围包括临口、下乡、双江、菁芜洲、县溪、播阳、锅冲、江口等8个乡镇29个行政村,玉带河涵盖了临口至江口水域、河洲漫滩、滩涂、晒口水库和周边部分林地,湿地公园总面积1503.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984.5公顷,湿地率为65.46%。 玉带河是湖南四条主要河流沅水流域的上游是维系云贵高原与雪峰山脉间的生态屏障,是全国珍稀野生动物重要的栖息地,公园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共有种子植物153科533属832种,发现新种湖南报春。珍稀野生植物有香樟、闽楠、银杏、野大豆、金乔麦、花榈木、中华结缕草等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野生脊椎动物共5纲29目80科224种,其中有白颈长尾雉国家保护动物1种。鸳鸯、白鹇、斑头鸺鹠、褐冠鹃隼、黑冠鹃隼、红隼、阿穆尔隼、灰背隼、雀鹰、日本松雀鹰、黑耳鸢、红腹锦鸡、白尾鹞、褐林鸮、虎纹蛙、东方角鸮、领角鸮、领鸺鹠、猴面鹰(草鸮)、灰鹤、猫头鹰等21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是全国重点鸟类迁徙地及通道。区域外为侗族群众聚居地,传承延续至今的民族文化仍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稻作文化金光闪耀,建筑艺术流光溢彩,侗医侗药疗效独特,侗族大歌天籁之音,道德规范和谐为上。特别是重大历史事件红军长征“通道转兵”,就发生在湿地公园的县溪镇,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教育意义。玉带河蜿蜒流淌,沿岸有大量绿洲、浅滩,两岸绿树青葱,古树藤蔓缠绕,风光不与四时同,春天百花盛开、树发新芽,夏天鱼游浅滩、水鸟嬉戏,秋天稻穗金黄、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是湖南省现存保护最完好、景色最优美的湿地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湖南邵阳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湖南邵阳天子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湖南邵阳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13年12月31日获得国家林业局正式批文(林湿发字〔2013〕243号)批准同意试点建设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为784.2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72.1公顷,湿地率为60.2%,建设期为8年(2013-2020年),概算投资为12.8亿元。

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邵阳县城西北,为资江两大支流赧水和夫夷江汇合地,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湿地资源,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生态良好,具有独特的保护价值。湿地公园内有微管束植物106科、430种,脊椎动物有5纲25目63科15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省级81种。

这里气候湿润、雨量充沛、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由中国南方岩溶区域库区蓄水后形成的由库塘湿地、此生的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喀斯特溶洞湿地等多种湿地类型组成的典型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是中国南方鸳鸯、鹭鸟的重要栖息地。每年冬季,有大量的鸟类在这里越冬,春夏时节,有上万鹭鸟在这里群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赣县大湖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赣县大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赣县大湖江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6655公顷,湿地面积有5353.7公顷,湿地率80.45% 。

江西大湖江国家湿地公园于2011年3月被国家批准为试点建设,五年来,在上级的关心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总规》和国家有关湿地建设的要求,突出抓好湿地动植物保护,重点治理赣江水污染源,全面实行河长制,大力宣传湿地知识,不断强化湿地保护意识,加快湿地修复和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公园内打造了赣南客家名人(樱花)公园、桃花岛、夏浒十八花厅是一批旅游景点,并不断将客家文化和湿地文化相融,逐步将大湖江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生态文明示范基地。2016年8月3—4日,国家林业局领导和专家对我县试点建设进行了验收评估,并对我县试点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最终通过国家验收并授予“国家湿地公园”荣誉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肥东管湾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肥东管湾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安徽省肥东县管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皖中腹地、包公故里的肥东县北部丘陵岗丘区,江淮丘陵区森林生态安全屏障东南侧。这里是滁河的源头,湿地公园紧邻滁河干渠,是维持管湾湖周边生物多样性、保障江淮分水岭地区区域生态安全、完善环巢湖地区湿地保护网络的关键区域。其中管湾湖不仅是省会合肥的备用水源地,更是肥东县饮用水水源地,承担下游城镇供水及防洪任务;陂塘湿地则保留了当地的历史记忆,是公园内涵养水源、生态安全维护的有机组成部分。

目前,受周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内水体水质下降,管湾湖及周边湿地的鸟类和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面临威胁。根据《安徽省“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和建设大富美强的合肥现代化东部新城目标,“十三五”期间,肥东县委县政府决定在确保灌溉、防洪及饮用水源安全的前提下,以管湾湖为主体,北部河流、东部陂塘为补充,启动管湾国家湿地公园申报建设工作。拟建的安徽肥东管湾国家湿地公园,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4.79°~117.54°、北纬32.02°~32.08°之间,规划范围涉及梁园镇、杨店乡和牌坊回族满族乡,东起肥东县X30县道,西至管湾湖大坝,南至滁河干渠,北到店乡刘集村。规划总面积664.24hm2,湿地面积412.81hm2,湿地率62.00%。湿地公园内主要包括人工湿地和河流湿地两个湿地类,内陆滩涂、永久性河流、库塘湿地三个湿地型。管湾湖湿地境内拥有大小陂塘近百座,且历史悠久,据相关史料记载,距今约1200年。这里陂塘成群、星罗棋布,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江淮分水岭脊背。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建设,未来的肥东管湾国家湿地公园将成为保育肥东生命之源的生态高地,江淮分水岭湿地文化、陂塘文化宣教的示范的窗口,皖中地区库塘—河流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典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个规划合理,生态自然,环境秀美,景色迷人的国家湿地公园,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广东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广东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广东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县境内的西南部,地理概貌为由南向北呈狭长型廊道走向,大致范围包括南水湖环湖公路及其周边第一层山脊集水面。整个湿地公园东西垂直长约为10.0公里,南北垂直宽约为18.7公里,规划总面积为6283.7公顷,以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森林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为主体,在中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并且在水资源保护、湿地学、生态学、生物学、地学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南水湖湿地是广东北部的重要生态屏障,植被类型多样,物种丰富,共有植物2400多种,其中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35种;野生脊椎动物438种,非脊椎动物有3000种以上,其中有国家级保护动物34种。

南水湖湿地公园管理处的成立,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南水湖优良的水质和充足的水量,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南水湖的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证珠江流域和粤北地区的生态安全,保障珠江流域整体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鹰潭信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鹰潭信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江西鹰潭信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西省鹰潭市,总面积1684.68公顷。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对于保护湿地生态功能和原始景观风貌、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我市湿地资源丰富,全市大小河流164条、中小型水库351座,河网密布,水系众多。近年来,为切实保护信江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我市充分发挥湿地资源效益,提出了建设信江国家湿地公园的战略构想,按照“原生态、近自然”的模式,打造了信江两岸一批景观绿化工程和湿地公园,为建设宜居城市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高密胶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高密胶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高密胶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1558公顷,湿地面积为1064.35公顷,湿地率达68.32%。该湿地公园内湿地资源丰富,景观独特,生态系统多样,珍稀濒危鸟类繁多,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或迁徙驿站。公园同时又承载了丰富的湿地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人文底蕴深厚,具有较高的生态保护和旅游观赏价值。高密胶河湿地公园设立为国家湿地公园,对进一步保护胶河湿地资源,有效改善区域湿地生态系统,维护周边地区的生态平衡,发挥湿地生态保护、科普宣教及生态旅游功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新疆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新疆哈密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新疆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总面积1500公顷。

哈密河湿地公园分为东哈密河和西哈密河,北起哈密河出水口,流经哈密市城区,南至鹤鸣湖。拟建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面积1200公顷,湿地面积830公顷。根据国家湿地公园分期建设目标,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期限7年,分为三期,近期3年(2014-2016年),中期2年(2017-2018),远期2年(2019-2020年),经初步概算,总投资1.135亿。今年是项目实施的第一年,计划建设项目有植被恢复、水域清淤、围栏工程、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增置科研设备、配置巡视设备等。

哈密河流域湿地,被誉为哈密绿洲之肾,流域内湿地生物资源丰富,也是咱们哈密区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密集的场所之一,经过两年建设的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建设美丽哈密、城在林中、天蓝水清、郁郁葱葱的宜居环境的示范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